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5804
阅读:10180
发表:2012/9/20
都市
小说
送你去远方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月亮那边
没有风声从黄河走过
麦田开始返青
石头细碎的语言沉淀下来
很薄的窗外
一两声柳哨带着浓重的乡音
初春丰满了
榆钱
一串串记忆
鸟声流传的的林子
阳光很柔软 童年
秋千歌声悠扬
迈过低低的沙崗和田埂
那些没做完的梦
古老的化石忘情地回想
远方 美丽的岛上
鸟蛋 野花 白天鹅
细细的泉水爬过石缝
果子和神话多么芬芳
柳哨之外
乌篷船 曲子和着水声
他乡的一个水手摇着浆儿
许多往事
情节已不太真切
五
春天的黄河岸最美。野菜小草都是最先发芽的。岸上如翠烟的垂柳加上黄河泥土的清香,你不想赞叹都不行!这时节如梦和海总是带上学生,采来各式各样的野花来装饰那个浪漫的小屋。他们还用柳枝编草帽戴在头上,海不仅戴在头上还系在腰上扎在裤腿上,走起路来一摇一摇的,弄得孩子们哈哈大笑。他们拧许多小柳哨,长的短的粗的细的,戴着草帽吹着柳哨捉迷藏。趁如梦不防备的时候,海也会很坏得把一大把野花插在她的发辫上,孩子们说她像个鲜花新娘。
北方的冬天很冷,雪积得很深,黄河的冰冻得厚厚的,都能禁得动大型拖拉机。这时节他们喜欢沿着冰封的黄河去寻找黄河的源头。他们走啊走啊,有一次都差点走丢了。阿公阿婆说他们是两个傻孩子。黄河太长了,是找不到头的呀!可是他们还是找了一个冬天又一个冬天。他们曾在向阳的岸边挖到过将萌芽的野菜,解救过封在冰下的小鱼,拾到过被迁徙的鸟们落下的受伤的鸟,追赶过惊慌失措的野兔。他们还常常眺望黄河那边,黄河那边的遥远的地方,听说有个繁华的大城市,它的夜晚亮得和白天一样,它的楼房多得和阿婆纳的鞋底上的针脚一样。所有有出息和想有出息的人都去了那个城市……
他们的浪漫小屋在四季中不停地变换着颜色和样式。
他们的诗歌也在一篇又一篇地发表。
阿婆有时絮絮叨叨地说,天仙绝配,天仙绝配,你俩真是天仙绝配。
阿婆的话含糊不清,海没听清,如梦也没听清,或许他们根本没仔细听过。阿婆不识字,哪里懂得写作的事呢,他们两个谈论的可都是写作的大事呢!
…… ……
六
不知谁家里,在放开天雷,惊得如梦从回忆中清醒。她摸了摸头发,长长地叹了口气。
外面的雪没有停的意思。
几朵非常美丽的烟花突然亮遍整个天空又突然不见了。
一曲愁肠欲断的《雁南飞》隐隐约约传来:雁南飞 , 雁南飞, 雁叫声声心欲碎!~~~~~ 我把心揉碎,我把心啊揉碎!~~~~~~~
七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一群又一群大雁,迁徙了一次又一次;黄河里的水满了又干干了又满。河岸长短高低的柳哨声响了一个春天又一个春天。老家槐的叶子绿了又黄绿了又黄。
老家槐叶子又黄了的一个秋天,总是下雨,秋雨把如梦的小屋湿透也凉透了。海已有很长时间没来玩,那个骑着被擦得闪亮的英克莱自行车的诗人哪里去了?如梦精心收拾着他们谈天说地的浪漫小屋,心里很是失落。
秋风真的凉了,院子里那棵老家槐,忍不住落了叶子。阿公每天十分准时地来敲钟,偶然问起海,如梦总是摇摇头。
一群群的大雁,叹息着向南飞去,就没有一封信么?就没有!这个粗心的人啊!
老槐树落光叶子的时候,阿婆急忙跑来给如梦说,“我听说,海去河南上中专去了。学费很贵,守寡的娘根本拿不起,是村支书给拿上的。海长得帅,支书的女儿看上了他,所以海就和村支书的女儿订了婚,订的是一毕业就和支书的女儿结婚的。”
阿婆老了,经常说糊涂话。可是海真的再没来过。
如梦狠下心来复习功课,不久她就考上了县城里一所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信息也不灵通,他们从此失去了联系。
新的城市很是喧嚣,偶然安静下来的时候,如梦总是在心里想想,海怎么样了呢?他去了哪里?为什么不辞而别?!
八
转眼三年的大学就毕业了。如梦很优秀,很多男同学追求过她,但她都没同意,在她心里,自始至终有一个少年,在和他谈论着她心爱的诗句。她拒绝了大学里把她留校的决定,自己要求分配回那个村里的小学校,又住进了她的浪漫小屋。阿婆和其他人给他介绍了好多对象,她都没有同意。家人着急得不行,如梦已经29岁了呀!
那棵老家槐旁边的小家槐,也早就籽实满枝。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连那口铜钟都老得发黑了啊!
九
1999年的年三十下午,如梦正忙着织当时一种正流行的围巾,母亲一边忙着备办年货一边嘟囔那些说了一万遍的话,什么老大不小了,和你一样大的人家的孩子都很大了等等。如梦就不耐烦地想躲出去。她一出门愣住了:她看见一辆旧了的英克莱自行车!那辆车子虽然旧了可依然擦得很干净,甚至有点闪光!她不明白是车子还是自己的眼睛,她只感觉晶莹的亮光闪了闪,鼻子突然酸了一下。一个人很慢地从车上下来,又很慢地走过来,几乎是磨磨蹭蹭地走过来。他的头发居然白了一些,没有什么样式地乱着。衣服依然很旧很整洁,满脸沧桑,那种朝气蓬勃的感觉不见了,他的眼神里隐含着一种捉摸不定的东西。
“如梦”,他轻轻地很紧张地叫了一声。
“是 海么?”
“是我!”
“你 , 你, 成家了么?”海万分紧张地看着如梦的眼睛,额头渗出了汗珠。“你 , 成家了?”
“没有!你呢?!”如梦有些紧张又有些怨恨地问。
“没!”海松了一口气,更确切地说是放心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如梦怨恨地瞪着他。他们默默地对视了很久,彼此心里的紧张才稍微缓和了些。
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一种惊喜顿时开放在眼角。他的眼角有了几条与年龄很不相称的无比沧桑的皱纹。
“我们找个地方说说话好么?”海建议道。
“去哪里?”
“从前的那个浪漫小屋啊。”海无限柔情地看着如梦,大大的眼睛里有种晶莹的东西闪了闪,他努力忍着没有让它掉下来。
他们回到那个小小的屋子 ,海升起炉子,屋里顿时暖和起来。
“你快说,这些年你去哪里了?”如梦无限怨恨地问。
“哎 ,一言难尽!”海轻轻地走过来,满含柔情地问:“这些年,你想过我么?我可是,可是总是想起你,挥之不去。”
泪水一大滴一大滴从如梦的眼里落下来。海把她抱在怀里,很心疼地亲着她,他轻声但很坚定地喃喃自语:我亲爱的人啊,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受一丁点委屈!再也再也不会了!他像哄孩子一样,轻轻地拍打着她的背,把她的脸贴在自己的脸上,泪水终于从那沧桑的有几条皱纹的眼角流下来。
亲爱的人啊,把你紧紧抱在怀里,放在心上,天天和你厮守在一起,我依然想你想得心很痛!
亲爱的人啊,把你含在嘴里,捧在手心,夜夜和你在一起,我依然想你想得无法入眠!
十
原来当年,村支书看上了海,就找人去说动海的娘。海的娘守寡多年,自己拉扯着五个儿子。老大老二刚结婚,老三老四快要结婚,海最小,没钱再供他上学。村支书不仅答应帮老三老四说亲还说让海和自己女儿一起去上中专,上完中专就是铁饭碗了,上学的钱由他出,生活费也由他拿。海的娘心里非常高兴,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么,村支书的女儿长得又很好!于是,她就忙不迭地答应了。海那头她会去说的,自己的儿子还不了解么!她千方百计叫支书的女儿来自己家吃饭,故意让儿子陪她,总之制造一切机会让儿子和支书的女儿在一起。儿子总是躲着,她就瞒着儿子收了支书的钱谎说哥哥们凑钱叫他去上中专,就这样他们把海和支书的女儿一起送去了河南一所中专学校。海临走给如梦写了个纸条夹在诗集里,让阿婆给如梦,偏如梦有好几天没去学校,就这样阿婆把纸条弄丢了,她可不知道书里掉出来的这张小纸条有什么用啊!她只把诗集给了如梦。如梦其实在以后的日子里把这本诗集翻看过多次,并没发现什么。她感觉应该有点什么,可找遍了就是没有。她曾在心里无数次怨恨过海。
中专三年,海躲了支书的女儿三年。课余时间海自己打工挣钱赚学费。他放假回家的时候如梦已经考上大学走了,阿婆也说不清如梦上了什么大学。那时候信息太不灵通,他们从此就失去了联系。
中专毕业以后,海就分到当地效益很差的一个厂子当了一名工人。别人给他介绍过很多对象,可他都没有同意。“如梦在哪里?”他常常这样问自己。
一个偶然的机会,如梦村里的一个收鹅毛鸭子毛的去海村子里收鹅毛鸭子毛,偶然说起了如梦,海于是慌慌忙忙找了去。如梦住的村子太远,他骑了一天车子,连口水也没有喝!
我终于找到你了,亲爱的人啊,世界这么大,我终于找到你了!
亲爱的人啊,你可知道,这些年我经历多少磨难,我是怎样的辛苦?!
十一
“娘,来找我的那个人就是我从前给你说过的那个海。”如梦临睡觉前很激动的和娘说。
“我早打问过收鹅毛鸭子毛的了,他家穷的!全中国找不出第二家!!住的屋那也叫屋么?茅草屋,还是借的,还没有咱家的猪圈盖的好!现在谁家还吃不上饭?他家就吃不上!他从小没有爸爸,他娘人也不行。他待的那个厂子根本发不出工资,吃不上饭,咱可不能跟他。不是娘势利眼,娘是为你着想,你跟了他,将来怎么生活?”娘越说越激动。“娘好不容易把你供成大学生,你看我们村只有你一个大学生,有模样又有文凭,不说找个比你条件高的,至少也要找个和你条件一样的。”
“他的家庭和工作虽然不好,可人特别有才,长得也最好?!”
“长得好能当饭吃么?”一直在一旁没说话的父亲突然发话了。
“我有工资,我可以养他!”
……
就这样全家人在乱七八糟的鞭炮声中过了年三十。
娘蒸的年糕忘了放枣。亲戚邻居们都无限诧异:她可是村里蒸年糕的好手呐!
最后善良的父母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女儿说找对象只看人,其他都不重要。娘说以后要是吃不上饭就回娘家来背粮食。爸说日子全凭人过,只要勤快有头脑,现在不行将来不一定不行。
十二
他们的婚礼非常特别。嫂嫂们说了反正如梦和海结婚后就回学校去住,所以打扫好牛棚当临时洞房就行了,又宽敞明亮,主要是省钱。哥哥们不同意但不敢说,只有海的娘说得在牛棚四周挂上红花才像办喜事。后来盘算挂红花更费钱就没挂。还是大哥最大方,他买了一挂质量最好的鞭炮,这可是这个婚礼最贵最喜庆的东西。婶子大娘们不停地议论,如梦是当老师的,知书达理,一定不会不满意,知书达理的人什么都该满意。海的娘也说海长得帅,愿意跟的女孩多了,不光如梦!
如梦学校里的浪漫小屋可是打扮的焕然一新。海和同事阿公阿婆等给小小的房子安上了彩灯。五颜六色的彩灯在洁白的墙上和顶棚上闪闪闪烁,如梦的同学叠的千纸鹤,绣着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窗帘,还有学生老师们送的各种野花八音盒,真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婚礼在五月,这时节草已长花已开,枝头的杏子很青,酸酸的,已有馋嘴的小孩尝过了。海家拿不起彩礼,如梦的父母只是说他们看中的是人东西多少不重要。弟弟把如梦送上车。那是两辆怎样的接亲的车!一辆老式吉普加另一辆旧式吉普,漆都掉了,轱辘也在晃。两张通红的喜字贴在车头,显得通红的喜字格外崭新车又格外旧。父母突然苍老了很多,嫁女儿的心情让两个突然老了的父母老泪纵横。娘说要孝敬婆婆妯娌和睦,爸说既然我们看中的是人其它的就什么也不要在乎了啊!亲友村人都来送如梦,挤了满满一街道。
没有风声从黄河走过
麦田开始返青
石头细碎的语言沉淀下来
很薄的窗外
一两声柳哨带着浓重的乡音
初春丰满了
榆钱
一串串记忆
鸟声流传的的林子
阳光很柔软 童年
秋千歌声悠扬
迈过低低的沙崗和田埂
那些没做完的梦
古老的化石忘情地回想
远方 美丽的岛上
鸟蛋 野花 白天鹅
细细的泉水爬过石缝
果子和神话多么芬芳
柳哨之外
乌篷船 曲子和着水声
他乡的一个水手摇着浆儿
许多往事
情节已不太真切
五
春天的黄河岸最美。野菜小草都是最先发芽的。岸上如翠烟的垂柳加上黄河泥土的清香,你不想赞叹都不行!这时节如梦和海总是带上学生,采来各式各样的野花来装饰那个浪漫的小屋。他们还用柳枝编草帽戴在头上,海不仅戴在头上还系在腰上扎在裤腿上,走起路来一摇一摇的,弄得孩子们哈哈大笑。他们拧许多小柳哨,长的短的粗的细的,戴着草帽吹着柳哨捉迷藏。趁如梦不防备的时候,海也会很坏得把一大把野花插在她的发辫上,孩子们说她像个鲜花新娘。
北方的冬天很冷,雪积得很深,黄河的冰冻得厚厚的,都能禁得动大型拖拉机。这时节他们喜欢沿着冰封的黄河去寻找黄河的源头。他们走啊走啊,有一次都差点走丢了。阿公阿婆说他们是两个傻孩子。黄河太长了,是找不到头的呀!可是他们还是找了一个冬天又一个冬天。他们曾在向阳的岸边挖到过将萌芽的野菜,解救过封在冰下的小鱼,拾到过被迁徙的鸟们落下的受伤的鸟,追赶过惊慌失措的野兔。他们还常常眺望黄河那边,黄河那边的遥远的地方,听说有个繁华的大城市,它的夜晚亮得和白天一样,它的楼房多得和阿婆纳的鞋底上的针脚一样。所有有出息和想有出息的人都去了那个城市……
他们的浪漫小屋在四季中不停地变换着颜色和样式。
他们的诗歌也在一篇又一篇地发表。
阿婆有时絮絮叨叨地说,天仙绝配,天仙绝配,你俩真是天仙绝配。
阿婆的话含糊不清,海没听清,如梦也没听清,或许他们根本没仔细听过。阿婆不识字,哪里懂得写作的事呢,他们两个谈论的可都是写作的大事呢!
…… ……
六
不知谁家里,在放开天雷,惊得如梦从回忆中清醒。她摸了摸头发,长长地叹了口气。
外面的雪没有停的意思。
几朵非常美丽的烟花突然亮遍整个天空又突然不见了。
一曲愁肠欲断的《雁南飞》隐隐约约传来:雁南飞 , 雁南飞, 雁叫声声心欲碎!~~~~~ 我把心揉碎,我把心啊揉碎!~~~~~~~
七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一群又一群大雁,迁徙了一次又一次;黄河里的水满了又干干了又满。河岸长短高低的柳哨声响了一个春天又一个春天。老家槐的叶子绿了又黄绿了又黄。
老家槐叶子又黄了的一个秋天,总是下雨,秋雨把如梦的小屋湿透也凉透了。海已有很长时间没来玩,那个骑着被擦得闪亮的英克莱自行车的诗人哪里去了?如梦精心收拾着他们谈天说地的浪漫小屋,心里很是失落。
秋风真的凉了,院子里那棵老家槐,忍不住落了叶子。阿公每天十分准时地来敲钟,偶然问起海,如梦总是摇摇头。
一群群的大雁,叹息着向南飞去,就没有一封信么?就没有!这个粗心的人啊!
老槐树落光叶子的时候,阿婆急忙跑来给如梦说,“我听说,海去河南上中专去了。学费很贵,守寡的娘根本拿不起,是村支书给拿上的。海长得帅,支书的女儿看上了他,所以海就和村支书的女儿订了婚,订的是一毕业就和支书的女儿结婚的。”
阿婆老了,经常说糊涂话。可是海真的再没来过。
如梦狠下心来复习功课,不久她就考上了县城里一所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信息也不灵通,他们从此失去了联系。
新的城市很是喧嚣,偶然安静下来的时候,如梦总是在心里想想,海怎么样了呢?他去了哪里?为什么不辞而别?!
八
转眼三年的大学就毕业了。如梦很优秀,很多男同学追求过她,但她都没同意,在她心里,自始至终有一个少年,在和他谈论着她心爱的诗句。她拒绝了大学里把她留校的决定,自己要求分配回那个村里的小学校,又住进了她的浪漫小屋。阿婆和其他人给他介绍了好多对象,她都没有同意。家人着急得不行,如梦已经29岁了呀!
那棵老家槐旁边的小家槐,也早就籽实满枝。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连那口铜钟都老得发黑了啊!
九
1999年的年三十下午,如梦正忙着织当时一种正流行的围巾,母亲一边忙着备办年货一边嘟囔那些说了一万遍的话,什么老大不小了,和你一样大的人家的孩子都很大了等等。如梦就不耐烦地想躲出去。她一出门愣住了:她看见一辆旧了的英克莱自行车!那辆车子虽然旧了可依然擦得很干净,甚至有点闪光!她不明白是车子还是自己的眼睛,她只感觉晶莹的亮光闪了闪,鼻子突然酸了一下。一个人很慢地从车上下来,又很慢地走过来,几乎是磨磨蹭蹭地走过来。他的头发居然白了一些,没有什么样式地乱着。衣服依然很旧很整洁,满脸沧桑,那种朝气蓬勃的感觉不见了,他的眼神里隐含着一种捉摸不定的东西。
“如梦”,他轻轻地很紧张地叫了一声。
“是 海么?”
“是我!”
“你 , 你, 成家了么?”海万分紧张地看着如梦的眼睛,额头渗出了汗珠。“你 , 成家了?”
“没有!你呢?!”如梦有些紧张又有些怨恨地问。
“没!”海松了一口气,更确切地说是放心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如梦怨恨地瞪着他。他们默默地对视了很久,彼此心里的紧张才稍微缓和了些。
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一种惊喜顿时开放在眼角。他的眼角有了几条与年龄很不相称的无比沧桑的皱纹。
“我们找个地方说说话好么?”海建议道。
“去哪里?”
“从前的那个浪漫小屋啊。”海无限柔情地看着如梦,大大的眼睛里有种晶莹的东西闪了闪,他努力忍着没有让它掉下来。
他们回到那个小小的屋子 ,海升起炉子,屋里顿时暖和起来。
“你快说,这些年你去哪里了?”如梦无限怨恨地问。
“哎 ,一言难尽!”海轻轻地走过来,满含柔情地问:“这些年,你想过我么?我可是,可是总是想起你,挥之不去。”
泪水一大滴一大滴从如梦的眼里落下来。海把她抱在怀里,很心疼地亲着她,他轻声但很坚定地喃喃自语:我亲爱的人啊,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受一丁点委屈!再也再也不会了!他像哄孩子一样,轻轻地拍打着她的背,把她的脸贴在自己的脸上,泪水终于从那沧桑的有几条皱纹的眼角流下来。
亲爱的人啊,把你紧紧抱在怀里,放在心上,天天和你厮守在一起,我依然想你想得心很痛!
亲爱的人啊,把你含在嘴里,捧在手心,夜夜和你在一起,我依然想你想得无法入眠!
十
原来当年,村支书看上了海,就找人去说动海的娘。海的娘守寡多年,自己拉扯着五个儿子。老大老二刚结婚,老三老四快要结婚,海最小,没钱再供他上学。村支书不仅答应帮老三老四说亲还说让海和自己女儿一起去上中专,上完中专就是铁饭碗了,上学的钱由他出,生活费也由他拿。海的娘心里非常高兴,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么,村支书的女儿长得又很好!于是,她就忙不迭地答应了。海那头她会去说的,自己的儿子还不了解么!她千方百计叫支书的女儿来自己家吃饭,故意让儿子陪她,总之制造一切机会让儿子和支书的女儿在一起。儿子总是躲着,她就瞒着儿子收了支书的钱谎说哥哥们凑钱叫他去上中专,就这样他们把海和支书的女儿一起送去了河南一所中专学校。海临走给如梦写了个纸条夹在诗集里,让阿婆给如梦,偏如梦有好几天没去学校,就这样阿婆把纸条弄丢了,她可不知道书里掉出来的这张小纸条有什么用啊!她只把诗集给了如梦。如梦其实在以后的日子里把这本诗集翻看过多次,并没发现什么。她感觉应该有点什么,可找遍了就是没有。她曾在心里无数次怨恨过海。
中专三年,海躲了支书的女儿三年。课余时间海自己打工挣钱赚学费。他放假回家的时候如梦已经考上大学走了,阿婆也说不清如梦上了什么大学。那时候信息太不灵通,他们从此就失去了联系。
中专毕业以后,海就分到当地效益很差的一个厂子当了一名工人。别人给他介绍过很多对象,可他都没有同意。“如梦在哪里?”他常常这样问自己。
一个偶然的机会,如梦村里的一个收鹅毛鸭子毛的去海村子里收鹅毛鸭子毛,偶然说起了如梦,海于是慌慌忙忙找了去。如梦住的村子太远,他骑了一天车子,连口水也没有喝!
我终于找到你了,亲爱的人啊,世界这么大,我终于找到你了!
亲爱的人啊,你可知道,这些年我经历多少磨难,我是怎样的辛苦?!
十一
“娘,来找我的那个人就是我从前给你说过的那个海。”如梦临睡觉前很激动的和娘说。
“我早打问过收鹅毛鸭子毛的了,他家穷的!全中国找不出第二家!!住的屋那也叫屋么?茅草屋,还是借的,还没有咱家的猪圈盖的好!现在谁家还吃不上饭?他家就吃不上!他从小没有爸爸,他娘人也不行。他待的那个厂子根本发不出工资,吃不上饭,咱可不能跟他。不是娘势利眼,娘是为你着想,你跟了他,将来怎么生活?”娘越说越激动。“娘好不容易把你供成大学生,你看我们村只有你一个大学生,有模样又有文凭,不说找个比你条件高的,至少也要找个和你条件一样的。”
“他的家庭和工作虽然不好,可人特别有才,长得也最好?!”
“长得好能当饭吃么?”一直在一旁没说话的父亲突然发话了。
“我有工资,我可以养他!”
……
就这样全家人在乱七八糟的鞭炮声中过了年三十。
娘蒸的年糕忘了放枣。亲戚邻居们都无限诧异:她可是村里蒸年糕的好手呐!
最后善良的父母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女儿说找对象只看人,其他都不重要。娘说以后要是吃不上饭就回娘家来背粮食。爸说日子全凭人过,只要勤快有头脑,现在不行将来不一定不行。
十二
他们的婚礼非常特别。嫂嫂们说了反正如梦和海结婚后就回学校去住,所以打扫好牛棚当临时洞房就行了,又宽敞明亮,主要是省钱。哥哥们不同意但不敢说,只有海的娘说得在牛棚四周挂上红花才像办喜事。后来盘算挂红花更费钱就没挂。还是大哥最大方,他买了一挂质量最好的鞭炮,这可是这个婚礼最贵最喜庆的东西。婶子大娘们不停地议论,如梦是当老师的,知书达理,一定不会不满意,知书达理的人什么都该满意。海的娘也说海长得帅,愿意跟的女孩多了,不光如梦!
如梦学校里的浪漫小屋可是打扮的焕然一新。海和同事阿公阿婆等给小小的房子安上了彩灯。五颜六色的彩灯在洁白的墙上和顶棚上闪闪闪烁,如梦的同学叠的千纸鹤,绣着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窗帘,还有学生老师们送的各种野花八音盒,真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婚礼在五月,这时节草已长花已开,枝头的杏子很青,酸酸的,已有馋嘴的小孩尝过了。海家拿不起彩礼,如梦的父母只是说他们看中的是人东西多少不重要。弟弟把如梦送上车。那是两辆怎样的接亲的车!一辆老式吉普加另一辆旧式吉普,漆都掉了,轱辘也在晃。两张通红的喜字贴在车头,显得通红的喜字格外崭新车又格外旧。父母突然苍老了很多,嫁女儿的心情让两个突然老了的父母老泪纵横。娘说要孝敬婆婆妯娌和睦,爸说既然我们看中的是人其它的就什么也不要在乎了啊!亲友村人都来送如梦,挤了满满一街道。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