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0731
成片时长:每集约27分钟
阅读:14793
发表:2016/11/5 修改:2016/11/27
20集 主旋律,爱情,军事 电视剧剧本
《归去来兮》第1-6集
1-6
7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简要梗概:
姬翔同白惠玲是大学同班恋人。毕业分配分别到南海岛上的海军部队和天山脚下的建设兵团,约定三年内互不进行任何联系。三年期满,各自前往联系对方途中,分获“见证人”所告病故和已婚。
26年后,八一一研究所的所长程芳,来到美国进行研修。12月4日生日这一天,她发现指导自己研修的寿柳博士胸前的毛衣上,由加密走针织的“爱”字,正是自己的杰作。寿柳正是姬翔,程芳相应地成为“死而复生”的白惠玲 。
详细梗概:(5453字)
距省会西塬市不甚远的一座小城,有一所由八一O研究院所辖的八一一研究所。该所所长程芳,是一位年近五十岁的独身女人。为了使计划中的本院011工程项目如期上马,程芳受命于本年度的11月中旬,将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比拉大学航行研究所研修两年,届时回国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时值9月上旬,八一O研究院院长岑高,从首都北京只身亲赴八一一研究所调研,旨在尽早选任新所长,以便在程芳出国之前让新老所长共同工作一段时间。
西塬市的老市长甄禾桑,曾是岑高抗美援朝战场的老首长,早已 “离休”在家。岑高趁去八一一研究所调研之机,特地来到甄禾桑家中,祝愿这位老首长健康长寿,同时了解其女儿甄玉的近况。二十二年前,岑高担任南海高炮某团政委时,甄玉是该团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员。
在与甄禾桑及其妻子韦丽兰的交谈中,岑高得知甄玉时任海军某研究所的所长,43岁的年龄,一直未婚。未婚的原因,岑高一听,联想起当年所在部队意外出现的一件所谓政治事故,对甄玉所深藏奥秘,此时总算明白了。岑高窃喜,甄玉应是接任程芳的八一一研究所所长最合适人选,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把甄玉从海军“挖”过来。
一个多月后,甄玉果然从海军调任为八一一研究所的所长。
甄玉和程芳两位新老所长,朝夕相处工作将近半个月。星期日,两人相约到本所公共浴室洗澡,然后晚上再痛痛快快地交心长谈。
在浴池里,浸泡在热水里的女职工中,有人借用听到的男职工所说的话,来夸奖八一一研究所的新老所长,说八一一研究所的最大特点就是独身美女当家,因而女浴池里霎时而起的哈哈大笑,也让隔墙的男浴室议论甚欢。
晚上交谈中,甄玉首先表示,她本人并不是独身主义者,仅是一直都在寻找和等待一位男子的出现。当甄玉将所说的男子的身着海军干部服装半身照片,递给程芳过目时,程芳瞠目结舌。因为她一眼就认出,这正是自己的大学同班同学和恋人姬翔。程芳之所以近五十岁的年龄尚未婚配,也是因为大学毕业分配时,她给姬翔提出了一个为期三年的 “三不约定” :即互相之间不准来往,不准通信打电话,不准打听对方的任何消息。本是三年期的“三不约定”,却成为莫名其妙的遥遥无期的结果。
甄玉视程芳为知心姐姐,第一次要把连母亲在内任何人都不知道的隐私,向程芳讲述。程芳镇静下来,急切的想知道姬翔在部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自己的隐情当然不宜同时告知甄玉,好让甄玉无拘无束地讲个利索。
甄玉讲述。一天下午,姬翔到团卫生队看病,甄玉给他打针。两人都已经在本团部队度过了三个春秋,却是素昧平生的第一次相见。打针时,甄玉无意中发现姬翔上额有一道较深的伤痕,便联想起自己在当兵前的一个深夜,遭遇流氓但安全获救的情况。那位救助她的青年被流氓击伤的部位,与姬翔伤痕位置一致。当时她从自己头上解下白纱巾为那位青年的伤口绑扎后,在那位青年催促赶快走开的慌慌张张当中,没有顾及问明对方的住址和姓名。想呀想,忘了手中正在注射药液,又因姬翔本人的眼光也一直是避开注射位置,以致针管内的药液注射完后,变为倒抽了满针管的血液,却仍然两眼呆滞地盯着那道伤痕。过后,在接受卫生队教导员的批评时,获知姬翔大学毕业当兵锻炼三年期满,近两三天便将启程去科技研究单位报到,于是按照教导员的意见,当晚专程到一连营区找姬翔检讨。对此她心中窃喜,因为可以趁机要姬翔讲一讲上额伤痕的来历。未料姬翔却说是七、八岁时淘气好玩上树捅鸟窝,不慎从树上跌下来,被身体下方阻挡的树枝划伤而导致的伤痕。姬翔所回忆的小时候与小伙伴们捅鸟窝的故事,一气呵成,讲得栩栩如生,趣味盎然。甄玉听后,半信半疑中,本想接着也主动讲出自己的遭遇和获救过程,却在姬翔的辩解当中,唯恐的确与自己的经历无关,让姬翔误解为自作多情讨个没趣,于是欲言又止,天色很晚,相互告别。
甄玉对关于姬翔伤痕的说法并不相信,打算在他离开前,再主动去给他讲一讲自己的遭遇及获救经过。姬翔若真是救过自己的人,如果还未找对像,她将要向姊妹战友们公开宣布,自己和姬翔,正是在高歌“英雄救美女,美女配英雄”的幸福美好动听的一曲恋歌。
岂料,再也没有机会了。
第三天清晨,姬翔所在连队因上级一个检查工作的政治干事要求,进行点验。点验发现,姬翔保藏有一条沾满紫红色血迹的女人用的白色纱巾。对此,团党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先找去姬翔给全体与会者讲了纱巾的来历和保藏的动机。按姬翔这一次所说,伤痕来历并不是前一天晚上讲的捣鸟窝,而是在一次旅行中,在火车站爬火车车窗上车时,被早先坐在车窗下的乘客打伤上额,一位好心女乘客见状后,从自己头上解下白色纱巾为他包扎,为了纪念好人的帮助,所以就将纱巾留下保藏起来。会议决定对纱巾问题立即组织调查,暂时取消姬翔前往新的工作单位的通知命令,安排到本团的农业生产队待命。待命期间,除来往信件需经过组织审查外,一切自行安排。
甄玉知道这一突发情况是在当天下午,即使再讲出自己的遭遇和获救经过,不仅无济于事,反倒不利于姬翔。好在自己是被抽调对姬翔的交代外出核实调查的两人之一,于是暗中打算,一定要设法让证人证言与姬翔的交代一致吻合。
出发前姬翔交给甄玉三封信,请求专案组过目审查并给与发出。三封信中,一封是给病重中牵挂自己婚姻问题的母亲的回信,回答母亲谎称自己最近已经完婚,并且说新婚儿媳将很快会来到婆婆身边;一封是给三年当中毫无音讯的大学同班同学、恋人白惠玲的信,嘱咐她照一张与随信寄去的自己的照片相配的照片,合成一张新婚照,然后带在身上迅速前往拜访婆母。同时,还将病重母亲的来信附寄在给白惠玲的信内,以表示婆母盼望儿媳的急切心情。给白惠玲的信,因不知对方地址单位,是寄给从未通过信的白惠玲的父亲代收后转寄。为保证白惠玲悉收不误,甄玉暗地打算亲自面交。
外出调查所获得的目击者与打人者两证人的证言,与姬翔的交代完全一致,
外调任务顺利完成。调查组的其他人员带着证言材料先回部队,甄玉因出发前已获准顺便探望当兵以来分别三年的父母,休假一月。首先,她便是马不停蹄寻找白惠玲,先后奔波于白惠玲的父亲工作单位和白惠玲锻炼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没有寻访到蛛丝马迹。无奈之下,甄玉决定按姬翔在信中对白惠玲的要求,制造了自己与姬翔的新婚合影,然后充当儿媳白惠玲,急速前往拜见病重的婆母。
姬母见到儿媳,欣慰当中一直都是讲有关儿子的故事。在讲到大学毕业回家告诉妈妈分配到海军部队,发现上额多了一道伤痕时,甄玉抓住机宜,请姬母详细讲一讲伤痕的来历。结果,与甄玉的遭遇和获救情况完全相同。姬母尤其说到,那条包扎伤口而沾满血迹的纱巾,儿子把它收藏起来了,说那是比纪念章还要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
甄玉回到部队时,姬翔已先一天“复员”离队。半年后,复员接收单位鉴于迟迟未见姬翔前来报到,给部队退回了人事档案。姬翔失踪了。
程芳在听甄玉的讲述中,始终饱含泪水,感激甄玉的高风亮节。第二天上午一早上班,程芳告知甄玉,她打算立即去美国。程芳出国不久,甄玉前往首都八一O研究院开会时告诉岑高,她通过与程芳的短期接触和交谈当中,怀疑程芳正是姬翔的大学同学、恋人白惠玲。同时,根据自己当年外出调查姬翔纱巾问题所得到的一些意外细节,认为姬翔也是在美国。因此,白惠玲一旦在美国公开露面,姬翔也就找到了。
程芳到达美国比拉大学时,寿柳尚在欧洲讲学。当寿柳回来一经与程芳见面,程芳便联想到姬翔。程芳声称自己有个同事,也有与寿柳相同的形状和位置的伤痕,所讲的伤痕原因,让寿柳大惊。
当天晚上,寿柳来到恩师拓海申家中,报告拓海申夫妇说,国内来的程芳女士,除真心实意前来比拉大学研修学问之外,同时兼负了核实他的去处和身份的重大政治任务。其根据就是他在解放军海军高炮当兵锻炼时,即兴给一位女性卫生兵编造的自己的伤痕来历,是因小时候淘气爬树捅鸟窝,从树上跌下来造成的故事。而程芳女士在谈到她有个同事的伤痕时,居然原因相同,而且能把寿柳编造的那个故事情节,描绘得滴水不漏。
另一方面,程芳为确认寿柳是否就是姬翔,则设想了多种方式,突然眼睛一亮,想到绝妙之处。大学毕业告别时,姬翔曾表示,每年的12月4 日白惠玲生日这一天,他都要把白惠玲为他亲手织的毛衣穿在身上。天公作美,本年度的12月4 日恰巧是星期天,过几天就到了。程芳特邀寿柳届时到自己的寓所,以吃饺子的方式庆祝自己的生日。当寿柳进屋脱去外套,程芳靠近胸前一看,就确认了寿柳果然正是姬翔,因为毛衣上加密走针织的“爱”字,正是自己的杰作。
程芳认出寿柳是姬翔,但寿柳并不认识程芳是白惠玲。在程芳呼喊“姬翔”之名时,寿柳并不惊奇,反倒对二十三年后第一次有人这样叫他,非常激动。程芳试探寿柳是否认识自己就是曾经的谁,未料寿柳说他认识程芳比程芳认识自己还要早,而他所谓的认识的程芳,是指程芳兼有“党的地下工作者”身份,以核实美国比拉大学的寿柳,是否就是中国失踪了23年之久的姬翔。寿柳表示,他要把程芳视作党组织的代表和知己,向程芳坦陈一切。程芳觉得,这应该是更好的交谈方式,表示愿意洗耳恭听。
寿柳首先讲的情况是大学生活,最主要的内容体现在与同班女同学白惠玲从势不两立到党员同志,从党员同志到知己知心,从知己知心到生死之恋,这些过程无疑也是他俩的共同回忆。
寿柳接着讲的便是由中国的姬翔何以成为在美国的寿柳的经过,其间悉心关照和周密安排他出境出国的人,正是白惠玲的父亲白明月。在“复员”途中的海轮上,姬翔与白明月一番交谈偶然相识后 ,被告知白惠玲英年早逝。姬翔根据启程离队前三天收到的乡亲来信中,已说到白惠玲安葬好婆母后才返回新疆,无论怎样都不肯相信。但当白明月那颤抖的手当面取出女儿的照片,使他看清照片背面注写有死于心肌梗塞的日期后,在天昏地暗中不得不认了。
寿柳最后感慨万千的表示说,他由中国的姬翔成为美国比拉大学的终身教授寿柳,其实也就成为了他与祖国二十多年的分离和思念。在这期间,每一年的三个相同日子里的自我安排,是任何别的事情都不能占用,任何其他人都不能干扰的。第一个日子,每年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这一天,他会找出校党委柳书记送给他的那几本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的读本,并按照柳书记的提示,以马克思“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胸怀,认真学习。
讲到此,程芳猜说,第二个日子,一定是每年的10月1日,新中国的国庆节了。
此话一出,寿柳非常感激,说程女士到底是他的知心同行,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以向党组织汇报般的忠诚,痛痛快快的向程女士倾吐。寿柳说,在这一天,他会想到跟着奶奶当乞丐的幼年和童年;会想到爷爷和父亲相继死在日本侵略者手里的惨状;会想到中学物理老师对他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意外鼓励。特别是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毛主席向全世界的宣告,因为身处异国,更感到振聋发聩。
第三个日子,程芳猜不出,寿柳却认为按理可想而知,因为前面讲的内容,都是与白惠玲相关,所以第三个日子,就是每年的12月4日,白惠玲的生日。这一天,他闭门不出,滴水不进,粒米不沾,绝食。这一天,也唯有这一天,一定要穿上现在正穿在身上的这件毛衣,同白惠玲阴阳两界交心。说到此,寿柳呜呜直哭。程芳泪流满面的提示,假如有一个真实的白惠玲,现在就在寿博士眼前,那么也就是姬翔和白惠玲在太阳底下的同一世界交谈了。
于是程芳提出与寿柳一起做个游戏,游戏的规则与寿柳讲的当年姬翔与白惠玲在水库游泳的规则,有异曲同工之处。游戏作了两遍,第一遍,寿柳一看到程芳的裸体后身,立即羞涩的向后转,不成功;第二遍,程芳提示,自己腰臀部位也有个像白惠玲那样的“钢印” ,请寿博士测量比较与记忆中的白惠玲的差异。寿柳虽然勉强,但测量之后,丝毫不差,万分惊异,眼前的程女士不是别人,正是第三次“死而复生”的白惠玲。两人相拥而泪。
此后,凡是两人在一起时,依旧以姬翔和白惠玲相称。
接着,白惠玲告诉姬翔,父亲的作法正是为了成就他俩的事业,圆满他们团聚之梦。白惠玲声称,她这次来美国,除研修学问之外,确实有个寻人义务和责任,但绝非受组织委派核实寿柳的身份,而是寻访自己的亲生父母。
原来,白明月并不是白惠玲的亲生父亲。据白明月、鲁安养父母生前所说,白惠玲的乳名是梅岭,受亲生父母石梅田、金枝花之托,白明月、鲁安夫妇将两岁多的石梅玲先行带回中国,打算交给住在南京的小梅玲舅父金枝叶家中。然而,在刚刚离开美国路经英国途中,就因美国的指使而遭到扣留,以致在英国被迫停留将近两年。因为养父母坚决不走回头路,也就没有把情况告诉亲生父母,以免为途中的生活来源和安全忧虑。期间,养母虽有身孕,但为了集中精力照看小梅岭的身心健康,便自愿做了人工流产。1951年初,一回到祖国,未等工作和生活安排妥当,第一件事就是去南京找小梅玲的舅父,未料舅父母及外祖父母一家,全都去台湾了。考虑到中美两国之间和台湾海峡两岸之间的复杂形势,恐怕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一世,也难以看到石梅玲与自己的亲生父母骨肉团聚,白明月、鲁安夫妇在觉得石梅玲事实上已经当了他们两年的宝贝女儿的情况下,便拿定主意,不再找别的抚养人家。养父母为了集中精力投入新中国建设,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抚育好养女,也就没有再生儿育女。
双喜临门。拓海申、靳芝华夫妇,正是白惠玲的亲生父母石梅田、金枝花。
到美国将近半年,程芳与寿柳确定一同回国工作。同时商定要在天山脚下,牵手捧着雪莲完婚,特邀甄玉为主婚人。寿柳归国手续正在办理的同时,岑高在八一O研究院党委扩大会上向与会人员“吹风” :他的退休手续正在审批,院长职务将由程芳接替担任;原计划两年后才启动的O11项目立即上马,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随同程芳一起归国的寿柳博士。
姬翔同白惠玲是大学同班恋人。毕业分配分别到南海岛上的海军部队和天山脚下的建设兵团,约定三年内互不进行任何联系。三年期满,各自前往联系对方途中,分获“见证人”所告病故和已婚。
26年后,八一一研究所的所长程芳,来到美国进行研修。12月4日生日这一天,她发现指导自己研修的寿柳博士胸前的毛衣上,由加密走针织的“爱”字,正是自己的杰作。寿柳正是姬翔,程芳相应地成为“死而复生”的白惠玲 。
详细梗概:(5453字)
距省会西塬市不甚远的一座小城,有一所由八一O研究院所辖的八一一研究所。该所所长程芳,是一位年近五十岁的独身女人。为了使计划中的本院011工程项目如期上马,程芳受命于本年度的11月中旬,将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比拉大学航行研究所研修两年,届时回国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时值9月上旬,八一O研究院院长岑高,从首都北京只身亲赴八一一研究所调研,旨在尽早选任新所长,以便在程芳出国之前让新老所长共同工作一段时间。
西塬市的老市长甄禾桑,曾是岑高抗美援朝战场的老首长,早已 “离休”在家。岑高趁去八一一研究所调研之机,特地来到甄禾桑家中,祝愿这位老首长健康长寿,同时了解其女儿甄玉的近况。二十二年前,岑高担任南海高炮某团政委时,甄玉是该团卫生队的一名卫生员。
在与甄禾桑及其妻子韦丽兰的交谈中,岑高得知甄玉时任海军某研究所的所长,43岁的年龄,一直未婚。未婚的原因,岑高一听,联想起当年所在部队意外出现的一件所谓政治事故,对甄玉所深藏奥秘,此时总算明白了。岑高窃喜,甄玉应是接任程芳的八一一研究所所长最合适人选,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把甄玉从海军“挖”过来。
一个多月后,甄玉果然从海军调任为八一一研究所的所长。
甄玉和程芳两位新老所长,朝夕相处工作将近半个月。星期日,两人相约到本所公共浴室洗澡,然后晚上再痛痛快快地交心长谈。
在浴池里,浸泡在热水里的女职工中,有人借用听到的男职工所说的话,来夸奖八一一研究所的新老所长,说八一一研究所的最大特点就是独身美女当家,因而女浴池里霎时而起的哈哈大笑,也让隔墙的男浴室议论甚欢。
晚上交谈中,甄玉首先表示,她本人并不是独身主义者,仅是一直都在寻找和等待一位男子的出现。当甄玉将所说的男子的身着海军干部服装半身照片,递给程芳过目时,程芳瞠目结舌。因为她一眼就认出,这正是自己的大学同班同学和恋人姬翔。程芳之所以近五十岁的年龄尚未婚配,也是因为大学毕业分配时,她给姬翔提出了一个为期三年的 “三不约定” :即互相之间不准来往,不准通信打电话,不准打听对方的任何消息。本是三年期的“三不约定”,却成为莫名其妙的遥遥无期的结果。
甄玉视程芳为知心姐姐,第一次要把连母亲在内任何人都不知道的隐私,向程芳讲述。程芳镇静下来,急切的想知道姬翔在部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而自己的隐情当然不宜同时告知甄玉,好让甄玉无拘无束地讲个利索。
甄玉讲述。一天下午,姬翔到团卫生队看病,甄玉给他打针。两人都已经在本团部队度过了三个春秋,却是素昧平生的第一次相见。打针时,甄玉无意中发现姬翔上额有一道较深的伤痕,便联想起自己在当兵前的一个深夜,遭遇流氓但安全获救的情况。那位救助她的青年被流氓击伤的部位,与姬翔伤痕位置一致。当时她从自己头上解下白纱巾为那位青年的伤口绑扎后,在那位青年催促赶快走开的慌慌张张当中,没有顾及问明对方的住址和姓名。想呀想,忘了手中正在注射药液,又因姬翔本人的眼光也一直是避开注射位置,以致针管内的药液注射完后,变为倒抽了满针管的血液,却仍然两眼呆滞地盯着那道伤痕。过后,在接受卫生队教导员的批评时,获知姬翔大学毕业当兵锻炼三年期满,近两三天便将启程去科技研究单位报到,于是按照教导员的意见,当晚专程到一连营区找姬翔检讨。对此她心中窃喜,因为可以趁机要姬翔讲一讲上额伤痕的来历。未料姬翔却说是七、八岁时淘气好玩上树捅鸟窝,不慎从树上跌下来,被身体下方阻挡的树枝划伤而导致的伤痕。姬翔所回忆的小时候与小伙伴们捅鸟窝的故事,一气呵成,讲得栩栩如生,趣味盎然。甄玉听后,半信半疑中,本想接着也主动讲出自己的遭遇和获救过程,却在姬翔的辩解当中,唯恐的确与自己的经历无关,让姬翔误解为自作多情讨个没趣,于是欲言又止,天色很晚,相互告别。
甄玉对关于姬翔伤痕的说法并不相信,打算在他离开前,再主动去给他讲一讲自己的遭遇及获救经过。姬翔若真是救过自己的人,如果还未找对像,她将要向姊妹战友们公开宣布,自己和姬翔,正是在高歌“英雄救美女,美女配英雄”的幸福美好动听的一曲恋歌。
岂料,再也没有机会了。
第三天清晨,姬翔所在连队因上级一个检查工作的政治干事要求,进行点验。点验发现,姬翔保藏有一条沾满紫红色血迹的女人用的白色纱巾。对此,团党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会上先找去姬翔给全体与会者讲了纱巾的来历和保藏的动机。按姬翔这一次所说,伤痕来历并不是前一天晚上讲的捣鸟窝,而是在一次旅行中,在火车站爬火车车窗上车时,被早先坐在车窗下的乘客打伤上额,一位好心女乘客见状后,从自己头上解下白色纱巾为他包扎,为了纪念好人的帮助,所以就将纱巾留下保藏起来。会议决定对纱巾问题立即组织调查,暂时取消姬翔前往新的工作单位的通知命令,安排到本团的农业生产队待命。待命期间,除来往信件需经过组织审查外,一切自行安排。
甄玉知道这一突发情况是在当天下午,即使再讲出自己的遭遇和获救经过,不仅无济于事,反倒不利于姬翔。好在自己是被抽调对姬翔的交代外出核实调查的两人之一,于是暗中打算,一定要设法让证人证言与姬翔的交代一致吻合。
出发前姬翔交给甄玉三封信,请求专案组过目审查并给与发出。三封信中,一封是给病重中牵挂自己婚姻问题的母亲的回信,回答母亲谎称自己最近已经完婚,并且说新婚儿媳将很快会来到婆婆身边;一封是给三年当中毫无音讯的大学同班同学、恋人白惠玲的信,嘱咐她照一张与随信寄去的自己的照片相配的照片,合成一张新婚照,然后带在身上迅速前往拜访婆母。同时,还将病重母亲的来信附寄在给白惠玲的信内,以表示婆母盼望儿媳的急切心情。给白惠玲的信,因不知对方地址单位,是寄给从未通过信的白惠玲的父亲代收后转寄。为保证白惠玲悉收不误,甄玉暗地打算亲自面交。
外出调查所获得的目击者与打人者两证人的证言,与姬翔的交代完全一致,
外调任务顺利完成。调查组的其他人员带着证言材料先回部队,甄玉因出发前已获准顺便探望当兵以来分别三年的父母,休假一月。首先,她便是马不停蹄寻找白惠玲,先后奔波于白惠玲的父亲工作单位和白惠玲锻炼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没有寻访到蛛丝马迹。无奈之下,甄玉决定按姬翔在信中对白惠玲的要求,制造了自己与姬翔的新婚合影,然后充当儿媳白惠玲,急速前往拜见病重的婆母。
姬母见到儿媳,欣慰当中一直都是讲有关儿子的故事。在讲到大学毕业回家告诉妈妈分配到海军部队,发现上额多了一道伤痕时,甄玉抓住机宜,请姬母详细讲一讲伤痕的来历。结果,与甄玉的遭遇和获救情况完全相同。姬母尤其说到,那条包扎伤口而沾满血迹的纱巾,儿子把它收藏起来了,说那是比纪念章还要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
甄玉回到部队时,姬翔已先一天“复员”离队。半年后,复员接收单位鉴于迟迟未见姬翔前来报到,给部队退回了人事档案。姬翔失踪了。
程芳在听甄玉的讲述中,始终饱含泪水,感激甄玉的高风亮节。第二天上午一早上班,程芳告知甄玉,她打算立即去美国。程芳出国不久,甄玉前往首都八一O研究院开会时告诉岑高,她通过与程芳的短期接触和交谈当中,怀疑程芳正是姬翔的大学同学、恋人白惠玲。同时,根据自己当年外出调查姬翔纱巾问题所得到的一些意外细节,认为姬翔也是在美国。因此,白惠玲一旦在美国公开露面,姬翔也就找到了。
程芳到达美国比拉大学时,寿柳尚在欧洲讲学。当寿柳回来一经与程芳见面,程芳便联想到姬翔。程芳声称自己有个同事,也有与寿柳相同的形状和位置的伤痕,所讲的伤痕原因,让寿柳大惊。
当天晚上,寿柳来到恩师拓海申家中,报告拓海申夫妇说,国内来的程芳女士,除真心实意前来比拉大学研修学问之外,同时兼负了核实他的去处和身份的重大政治任务。其根据就是他在解放军海军高炮当兵锻炼时,即兴给一位女性卫生兵编造的自己的伤痕来历,是因小时候淘气爬树捅鸟窝,从树上跌下来造成的故事。而程芳女士在谈到她有个同事的伤痕时,居然原因相同,而且能把寿柳编造的那个故事情节,描绘得滴水不漏。
另一方面,程芳为确认寿柳是否就是姬翔,则设想了多种方式,突然眼睛一亮,想到绝妙之处。大学毕业告别时,姬翔曾表示,每年的12月4 日白惠玲生日这一天,他都要把白惠玲为他亲手织的毛衣穿在身上。天公作美,本年度的12月4 日恰巧是星期天,过几天就到了。程芳特邀寿柳届时到自己的寓所,以吃饺子的方式庆祝自己的生日。当寿柳进屋脱去外套,程芳靠近胸前一看,就确认了寿柳果然正是姬翔,因为毛衣上加密走针织的“爱”字,正是自己的杰作。
程芳认出寿柳是姬翔,但寿柳并不认识程芳是白惠玲。在程芳呼喊“姬翔”之名时,寿柳并不惊奇,反倒对二十三年后第一次有人这样叫他,非常激动。程芳试探寿柳是否认识自己就是曾经的谁,未料寿柳说他认识程芳比程芳认识自己还要早,而他所谓的认识的程芳,是指程芳兼有“党的地下工作者”身份,以核实美国比拉大学的寿柳,是否就是中国失踪了23年之久的姬翔。寿柳表示,他要把程芳视作党组织的代表和知己,向程芳坦陈一切。程芳觉得,这应该是更好的交谈方式,表示愿意洗耳恭听。
寿柳首先讲的情况是大学生活,最主要的内容体现在与同班女同学白惠玲从势不两立到党员同志,从党员同志到知己知心,从知己知心到生死之恋,这些过程无疑也是他俩的共同回忆。
寿柳接着讲的便是由中国的姬翔何以成为在美国的寿柳的经过,其间悉心关照和周密安排他出境出国的人,正是白惠玲的父亲白明月。在“复员”途中的海轮上,姬翔与白明月一番交谈偶然相识后 ,被告知白惠玲英年早逝。姬翔根据启程离队前三天收到的乡亲来信中,已说到白惠玲安葬好婆母后才返回新疆,无论怎样都不肯相信。但当白明月那颤抖的手当面取出女儿的照片,使他看清照片背面注写有死于心肌梗塞的日期后,在天昏地暗中不得不认了。
寿柳最后感慨万千的表示说,他由中国的姬翔成为美国比拉大学的终身教授寿柳,其实也就成为了他与祖国二十多年的分离和思念。在这期间,每一年的三个相同日子里的自我安排,是任何别的事情都不能占用,任何其他人都不能干扰的。第一个日子,每年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这一天,他会找出校党委柳书记送给他的那几本马列和毛主席著作的读本,并按照柳书记的提示,以马克思“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胸怀,认真学习。
讲到此,程芳猜说,第二个日子,一定是每年的10月1日,新中国的国庆节了。
此话一出,寿柳非常感激,说程女士到底是他的知心同行,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以向党组织汇报般的忠诚,痛痛快快的向程女士倾吐。寿柳说,在这一天,他会想到跟着奶奶当乞丐的幼年和童年;会想到爷爷和父亲相继死在日本侵略者手里的惨状;会想到中学物理老师对他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意外鼓励。特别是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毛主席向全世界的宣告,因为身处异国,更感到振聋发聩。
第三个日子,程芳猜不出,寿柳却认为按理可想而知,因为前面讲的内容,都是与白惠玲相关,所以第三个日子,就是每年的12月4日,白惠玲的生日。这一天,他闭门不出,滴水不进,粒米不沾,绝食。这一天,也唯有这一天,一定要穿上现在正穿在身上的这件毛衣,同白惠玲阴阳两界交心。说到此,寿柳呜呜直哭。程芳泪流满面的提示,假如有一个真实的白惠玲,现在就在寿博士眼前,那么也就是姬翔和白惠玲在太阳底下的同一世界交谈了。
于是程芳提出与寿柳一起做个游戏,游戏的规则与寿柳讲的当年姬翔与白惠玲在水库游泳的规则,有异曲同工之处。游戏作了两遍,第一遍,寿柳一看到程芳的裸体后身,立即羞涩的向后转,不成功;第二遍,程芳提示,自己腰臀部位也有个像白惠玲那样的“钢印” ,请寿博士测量比较与记忆中的白惠玲的差异。寿柳虽然勉强,但测量之后,丝毫不差,万分惊异,眼前的程女士不是别人,正是第三次“死而复生”的白惠玲。两人相拥而泪。
此后,凡是两人在一起时,依旧以姬翔和白惠玲相称。
接着,白惠玲告诉姬翔,父亲的作法正是为了成就他俩的事业,圆满他们团聚之梦。白惠玲声称,她这次来美国,除研修学问之外,确实有个寻人义务和责任,但绝非受组织委派核实寿柳的身份,而是寻访自己的亲生父母。
原来,白明月并不是白惠玲的亲生父亲。据白明月、鲁安养父母生前所说,白惠玲的乳名是梅岭,受亲生父母石梅田、金枝花之托,白明月、鲁安夫妇将两岁多的石梅玲先行带回中国,打算交给住在南京的小梅玲舅父金枝叶家中。然而,在刚刚离开美国路经英国途中,就因美国的指使而遭到扣留,以致在英国被迫停留将近两年。因为养父母坚决不走回头路,也就没有把情况告诉亲生父母,以免为途中的生活来源和安全忧虑。期间,养母虽有身孕,但为了集中精力照看小梅岭的身心健康,便自愿做了人工流产。1951年初,一回到祖国,未等工作和生活安排妥当,第一件事就是去南京找小梅玲的舅父,未料舅父母及外祖父母一家,全都去台湾了。考虑到中美两国之间和台湾海峡两岸之间的复杂形势,恐怕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一世,也难以看到石梅玲与自己的亲生父母骨肉团聚,白明月、鲁安夫妇在觉得石梅玲事实上已经当了他们两年的宝贝女儿的情况下,便拿定主意,不再找别的抚养人家。养父母为了集中精力投入新中国建设,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抚育好养女,也就没有再生儿育女。
双喜临门。拓海申、靳芝华夫妇,正是白惠玲的亲生父母石梅田、金枝花。
到美国将近半年,程芳与寿柳确定一同回国工作。同时商定要在天山脚下,牵手捧着雪莲完婚,特邀甄玉为主婚人。寿柳归国手续正在办理的同时,岑高在八一O研究院党委扩大会上向与会人员“吹风” :他的退休手续正在审批,院长职务将由程芳接替担任;原计划两年后才启动的O11项目立即上马,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随同程芳一起归国的寿柳博士。
阅读剧本正文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