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集
1、衙门 日
众相公手拿诉状等候在门口。
一位衙役走了出来:“众位请回吧,县大老爷忙于公事,无暇相见。”
相公们面面相观,嘁嚓着:“这可如何是好?还得找一找侯押司吧……”
有人一回头看到了侯二,惊喜道“侯押司来了!”
大家围拢过来,齐:“侯押司,你可来了,快帮帮忙吧!”
侯二笑:“看到了吧,见大老爷就这么不容易。稍等,我进去打点打点。”
2、衙门大厅 日
知县在得意的品尝着香茶。
侯二来到知县身边,从怀中掏出三十两银子,悄声说几句话,就出来了。
一个衙役推开门,露出脸来,喊:“把诉状递上来!”
黄相公把诉状交给了衙役。衙役关上门,把诉状交给知县。知县看都没看,拿起笔来,在呈状尾部,写道,‘多此一举’啪,摔在地上:“给他们扔出去!”
衙役一开门,伸出手就把诉状扔在了地上。
黄秀才捡起诉状,众相公凑上前来一看,都傻眼了。只好:“进喜,知县不答复我们,你拿着诉状回家吧,我们是无能为力了。”
进喜哭哭啼啼回到家里,把诉状给了小姐,小姐看着诉状,只是啼哭。进喜:“小姐,不可着急,小子打听的曹爷不久要回来了,等他一到,就是我家相公的救星到了。”小姐含泪点头。
3、寇府 日
“咚咚”有人敲门。进喜茫茫走来,自语:“想是我曹爷回来了。”遂把门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头、夫妇俩,站在门外。
进喜:“你们二老是哪里来,到我家可有事吗?”
老头:“我们是从小燕山、渔阳郡来的,是镇国府高老爷家的仆人,我叫郑昆,她是我老伴梁氏,是来看我家姑爷来了。”
进喜立刻泪流满面:“老人家,我家相公被屈含冤入狱了。是这么、这么、这么一码事。”说完放声大哭。
郑昆夫妇大惊失色,梁氏也哭了起来。郑昆拉着进喜的手:“孩子别哭,你是家里的什么人?家里还有什么人?”
进喜抽泣着:“我叫进喜,是书童,家里只剩小姐和二奶奶了。”
郑昆:“我们去找老爷,路过此地,想看看姑爷家,还忙着赶路。烦劳小弟让我们进去拜见小姐,和二奶奶,然后带我们进监。去看姑爷。不知小弟是否答应?”
进喜点头。拉着郑昆夫妇二人进了院子。
4、监中 日
寇公子受刑之后,卧床不起,病在监中,面黄肌瘦,气息奄奄。好心的水清禁子正给他洗伤敷药。
进喜领着郑昆夫妇,走进来就:“多谢水清大哥,细心照料我家公子,日后定要将恩图报。”
水清:“唉,你家公子是好人哪,我只能帮这点忙,还讲什么报恩哪。你看你今早送来的那饭,公子一口也没吃,这样哪行啊?真叫人着急。”
进喜擦了一下眼泪,向水清点点头。然后对公子:“相公,这是江北渔阳郡,小燕山下麒麟村镇国王,高亲亲家高老爷的院公,姓郑,老夫妻俩前来看望相公。”
公子闻言,咬牙挣扎坐起,郑昆夫妻向前叩头,齐:“姑爷安康,老奴拜见。”
公子:“快快请起,千里拔涉,多多辛苦了。”
郑昆:“我们俩去上岭南见老爷,路过此地,顺便来看看姑爷,何谈辛苦。姑爷保重就是老奴的幸福了。”
公子:“闻岳父大人被发岭南,小生不胜牵挂,只说来年服满进京赴考,再至燕山镇国府去拜岳母,不料遭此不幸,至亲同运,信非虚语了。”
郑昆:“我家主人之事,但不知姑爷何以得知?”
公子:“春天时,岳父大人被充军岭南,路过松陵驿时,被一伙强盗给打劫了,险些丧命。正巧小生的知友,曹文豹赶到,搭救了我岳父,使他老人家转危为安。小生从曹兄那里得知的。”
郑昆夫妻惊喜万分,只:“谢天谢地!”
公子又:“夫人、小姐可安康?你老夫妇因何,远道而行来到了这邦?”
老夫妇流着泪:“姑爷问起家中事,老奴实在没法讲,继室夫人太软弱,耳软心活无主张。溺爱内侄伏公子,胡作非为太猖狂。去年小姐回家转,狂生见色起不良。我家小姐貌美无双,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武艺超群才华超众,冰清玉洁品格端庄。拒绝伏生几次他不知悔,还耍阴谋毒计害姑娘。小姐一怒离家下,岭南寻父走他乡。老奴夫妇险些被他打死,决定也去寻恩主,随后追赶找姑娘。一路问寻无踪影,想必是人急马快先渡江了。我夫妻今朝到此顺便看看姑爷,没想到姑爷如此遭祸殃。”
公子发愣多时:“苍天哪!高寇两家无大恶呀!为什么如此遭到横祸?”又对郑昆:“老人家若到岭南见到岳父,替学生传言致意禀禀衷肠。我现在体带刑伤难忍痛,大料活不了几日。”
郑昆忽地想起金丹妙药,忙:“不妨,小人现有金丹妙药,服下立时就止住疼痛。”说着从葫芦里倒出一粒金丹,只见金霞滚滚阵阵香。
进喜慌忙取来水,服侍公子用药。
公子刚服下金丹,立时止住了疼痛,自觉精神气力胜于平日。心中大喜,问郑昆:“老人家,可有原方?与我留下一纸,我这官司还未定案,知县一定还要动刑取招,仍要带伤,我好依方配服。”
郑昆:“这是当初我家公子满月时,吕主亲自到我家,给公子医治手疾,临行时老奴送他到郊外,给他银两,他不要,反而送我十粒金丹,说是这金丹能致死复活,止痛养身,专为我家主人,悲欢离合而制。老农这里还有五粒,与姑爷留下三粒,那两粒老奴收藏备用便了。”
公子眼望窗外:“感谢吕主搭救!弟子何幸与此仙缘,日后兴许还有出头之日,也未可定。”遂从腰中取出当日高公的回定,百花紫锦囊来,把金丹用纸包好,藏在暖玉香圆一处。
郑昆向着公子,抱拳:“姑爷保重!老奴告辞。”大家洒泪而别。
5、旁白:(画外音)
“寇公子服金丹之后,不但伤好,饮食也加倍,十分健壮。此时知县留个旁门,专等原、被告两家送银子,那家多送,好顺哪家,然后定案。正好借处暑因由,停刑收监不问。琼花小姐把些家当都折变了钱,买些好吃的,打发进喜天天送饭,将养兄长。槐氏见了折卖家产,连要带枪,打劫去一半。还说夜里发恐,把邹婆子叫来作伴。
(入画)夜
琼花小姐、进喜,两人各在自己的房间,睡熟了,槐氏与邹婆在她的房里,暗暗买些酒肉,俩人吃喝起来,吃个半醉。
邹婆子:“做两碗酸笋汤喝,解解酒。”
槐氏:“那不现成,丫头和进喜睡的象死猪似的,咱俩到厨房去做。
两个人来到厨房,一个烧火、一个动手,将汤做好,端到房中去喝,然后解衣就寝了。也不管厨房的乱柴、灶中的余火,引来引去,起了明火。火苗穿出门缝,被风一吹,烘燃着起火来。槐氏与邹婆睡得正浓,大火就蔓延了。噼噼啪啪,惊醒了琼花小姐和进喜。主仆二人各自出门去,见大火凶猛的向槐氏的寝房烧去。
琼花小姐推了一把进喜:“快!快去把二娘叫醒。”
进喜不顾火烤,跑向槐氏的门前“咣咣咣”使劲敲门,大声喊:“着火了!二奶奶快快起来……”
槐氏与邹婆猛然惊醒,睁眼一看,满院通红,顾不得穿上外衣,拽着衣裤,塔拉着鞋跑了
出去。左右邻居一片喧哗,火势凶猛,无法靠近。邹婆子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大火烧着了她家的两间茅巢。霎时间栋梁落架,砖瓦崩溃,,寇府一座庄严的府第,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幸亏是南风,只剩了南大门旁的一间门房,还有三间书房。仅够将就栖身。小姐悲痛不已。
进喜:“小姐不必伤心,我去找几位闲汉,帮咱们把那些未烧尽的,家具、木材贱贱的卖了钱,也够给公子送饭,大家糊口了。”
小姐点头。
6、寇府门房 日
槐氏在床上连哭再叨叨:“虎儿呀,你可想死妈妈了,儿子没了,房子也没了,你可让妈妈咋活呀……”
门一开,邹婆子进屋来:“别叨叨了,叨叨也没用,你家大相公不死,你连命都没了。还不赶快叫你哥哥,催霍黑子递呈再审啊!快快结案,不然翻过案来,你、我都活不成。”
槐氏:“那咋办呀?叫我哥哥来,连个说话的地方都没有。”
婆子:“那你就到他家去说拜,那天晚间你不就那样找他的吗。”
槐氏来到她原来住过的那间房子,找到了她藏银子的地方,四外瞅瞅没人,找了一个镐头,把她埋在地下的,用红布包着的二百两银子,挖了出来,揣在怀里。来到大街,顾台小轿,坐上就走了。
7、槐忠家 日
槐中、槐氏隔着茶桌,对面坐着,边喝茶边说话。
槐中:“妹妹,你说的那些,哥哥都明白,可是知县不是咱的孝子,不与咱们白使着,要他一死还得家兄再去,空着手咋去呀?”
槐氏只得又拿出一百两银子,交与了槐忠。
8、巡捕房 晚间
槐忠见到侯二:“侯押司,为了大家净心,我这还有六十两银子,你再费费心吧。”
侯二来到知县府第,见了知县:“原告又拿出四十两银子,要求提审。”知县揣起银子说,“立即动刑究问!要偿命,再送钱来。”
9、衙门 日
知县升堂,两旁衙役肃然站立,喊堂倌喊:“威——武——!”
两个青衣把公子拖进大堂,公子跪在大堂。:“大人,小人冤枉,告状之人是无中生有,小人没做伤天害理的勾当,请大人明察。”
知县,啪!一拍惊堂木:“大胆寇潜,竟敢藐视公堂,人脏俱在,拗口不招,纯属抵赖!给我严刑拷打!”
衙役们不分三期二十一,拿起家伙就打。只累的衙役劈头是汗,公子却一声未哼。
知县喊:“停,收监。退堂!”
10、槐中家 日
槐中正在家里闷坐。
槐氏坐着小轿在街上杉达、杉达的来到槐中家的大门外,下了轿,拿个手绢摆来摆去的走进屋来:“正好,屋里没有别人”
槐忠乐了:“坐下,咱们哥俩说说话,多方便啊。”
槐氏坐在一旁:“你不说,只要提审,你给执刑的,两个衙役二两银子,就一定把他打死吗?怎么没打死呢?”
槐忠:“是了的呢,我也纳闷,刚才我找了侯二,侯二说,‘不但没打死他,反而更精神了,不知为什么。看来是打不死他了。再拿三百两银子来,保管致他于死地。’”
槐氏大怒:“放他娘的狗臭屁!我不花了五百两了吗?五百两银子,连个口供都没问出来,再花三百两够八百两咧。他爱办不办!惹恼了我,我往上司连官带隶一起告上,谁也干净不了。”
槐中:“我的姑奶奶,你可别高声了,这都够呛了。”
槐氏:“我就不信五六百两银子,连个口供都问不出来,都是到他娘的哪里去了?哪个爹多娘少的,王八蛋赚去了?”
槐中:“姑奶奶呀,你咋不想想,子虚无有的事,那寇云龙,死都不会承认的呀!要不你再给我拿一百两银子,我再跟他好好说说,讲明利害,让他只得答应。”
槐氏从怀里掏出一百两银子:“给你。这回可啥也没有了,哥哥,你可得把事给我办好。”
11、巡捕房 晚间
侯二正和两个衙役说话,见槐中进来,两个衙役打个招呼就走了。
侯二热情的:“来,槐老大,坐下。”
槐中向门外看了一眼,就挪了一下椅子,坐在了侯二的对面。:“侯押司,我来还是为寇、霍两家官司的事。被告前天失了一场大火,烧的片瓦不存,一无所有了,看来只得听天由命了。原告霍黑子哭天喊地的,不知从哪弄来八十两银子奉送。”说着从怀里掏出八十两银子,交与侯二。接着:“你就将就把这件事完结了吧,大家都免去后患。不然拖延时间久了,老爷高升去,新官到任,知他什么性格?”
侯二点头:“明天我亲自去见知县。”
12、知县府第 日
谭知县在书房正得意的品着茶水。
侯二走了进来。一抱拳:“大人安好,小人有事与你相商。”
知县:“坐下吧,有事慢慢说来。”
侯二:“小人觉得,寇潜之事,无有口供,终非了局,万一上司查考下来,与老爷前程有碍;若不早作主意,老爷高升了去,后任老爷若问出岔来,可就大家不好了。如今被告失了天火,烧得一无所有,原告祈天求地,弄来六十两银子,又奉这点博意,老爷看光景作了吧。”
知县:“无有口供怎能定罪?”
侯二:“无非是耽点小险,用套空文,只说把他解到府里去,路从五松山所过,那里有条路,僻静少人,吩咐解役结果了他的性命,回来就说他坠涧身亡就完事,免得以后滋生后患。”
知县把银子收起来,笑笑滋滋的,点点头。抄起笔墨,刷刷刷,行文一纸,递给了侯二。
13、监中 日
进喜又来给公子送饭,打开木匣,把饭菜端到公子面前。:“相公,快吃吧,还热着哪。”
公子拿起碗筷,三爬了两咽把一大碗饭和一小盒,带肉的菜都吃了:“以后别给我送这么好的食物了,家里也不宽用,只从我服了仙丹,他们打我,我也不感到疼痛,而且吃啥都香了。”
进喜高兴的拿起厨具就走。刚一出门口,迎面遇到禁子水情,水清小声对进喜:“进喜老弟,你主人眼下就要解到嘉兴府去,你不想与他备些盘费、秋衣吗?”说完就走了
进喜一惊,沉吟了一阵,自语:“相公啊,你哪知咱家失了天火,烧得片瓦皆无哇,为了你的官司,小姐把自己的衣服、首饰都当用了,哪里去弄钱给你备用盘费、秋衣呀。
进喜坐在街头思量了一会,叹口气,自语:“艾!相公啊、小姐呀,进喜只有这个办法了。”说着弯腰拾起一根草,插在头上,在闹市街心,流着眼泪走来走去,走了半晌无人问津。进喜为难的坐下哭了。这时,走过来一个乡宦样打扮的长者,后面跟着个家丁。
长者:“你这孩子头插草标,是要卖身吗?”
进喜:“正是。”
长者:“你叫什么名子,多大年纪?家中还有何人?因何卖身?”
进喜:“小人名叫进喜,今年十四岁,从小就给我主人当书童,如今我家相公被冤含屈,收入了监中,家里又失了大火,烧得一无所有,眼下又要把我家相公押解嘉兴府去,没有盘费、又没有秋衣,小人实在想不出办法弄钱,因此卖身。”
长者点头赞叹:“可赞你小小年纪有此忠肝义胆,令人可爱,你要多少身价呀?”
进喜:“只求老爷资助几两,济我主人之难,便是天地之恩了。”
那乡宦点头回头对家丁:“你取出三十两银子给与进喜。”又:“你可不值这些银两,我念你忠心为主,多几两银子,权当助你。此时与我家丁同去把银子交付你主人,回来随我回家。我在广信居等你们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