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189
阅读:6224
发表:2018/11/22
77章 农村 小说
《酸甜百味话人生》第66章:刘立本深明大义
崔志远 [内蒙古赤峰]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66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8-B-03689】


  励志  情感  人生百态

  
  
  
  人老珠黄看身旁,
  后代孝顺有主张。
  家家都有经难念,
  此处孝感泪双行。
  赵有智回到家里,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儿子说:“爸爸,现在正上班,您想说点啥事?”本来赵有智想把儿媳妇和几个男人打麻将的事,和儿子说说,可转念一想,不行,不能给儿子分心。就随口和儿子说:“没啥事,想问问啥时回来。”
  儿媳妇对公公去棋牌室瞭望自己,产生了抵触心里,回来做饭不及时了,有时中午饭不回来做,饿了,在棋牌室那里买点零食。常言说:有负心的儿女,没负心的爹娘。时间长了,还是放心不下,进了腊月的一天,赵有智又来棋牌室,赵有成的儿子赵发,和翠云说:“嫂子,大伯又来看你。”翠云说:“赵发,你歪在我身上。”赵有智在院里转了一下,用眼扫一下打麻将的几人,见一男人靠在儿媳妇的肩上摸牌,心里不知是啥滋味。回到家里,又给儿子打去了电话。
  
  秀云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丽萍也在县里招待所上班了。今天天气不好, 阴沉沉地,没有阳光,时不时地飘下雪花来。吃完早饭,铁英说:“我去二婶家,铁晖走时嘱咐我,有时间照顾一下妈妈,这冷的天,我去看看。” 刘庆生说:“过去看看对,一个人太孤单。”
  虽然寒冷的三九天还没来到,但陈兰英一个人顶着一个大院子,不冷也觉得冷。早晨吃了一点剩饭,不是没东西,也不是不愿意做,就是觉得做了啥好的东西也吃不多少,白费劲。儿子打电话来,说腊月十五才回来,今年要在家一个月。想到这里,心里一阵美滋滋的,要是孩子们常在家多好。那次儿子接我去城里,在那里住不惯,跑回来,回想起来,并不是城里不好,就是城里没人说话,怪闷的。
  陈兰英正在想着心事,铁英推门进了屋。陈兰英见铁英进屋来,说:“铁英,这两天你没来,把我闷得没法,再不来我就去你家了,一个人的滋味太难了。”铁英说:“知道难还回来,在那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多好。”陈兰英说:“那是在一起吗?吃完早饭走了,黑天才回,和我一个人有啥区别。”铁英说:“婶子,这几天我有一个想法,不知该不该说?”陈兰英说:“你有啥想法?”铁英说:“我想叫婶子去我们家,一日三餐都在我们家吃住。”陈兰英说:“铁英,你说的啥话?”铁英说:“婶子,我说的话你没听透,还是不愿意?”陈兰英说:“你说的事,是他们爷三个都知道,还是你自己的想法?”铁英说:“婶子说的啥意思?”陈兰英说:“我没啥意思,不管咋着,你都的轻轻的放下。”铁英说:“您不愿意?”陈兰英说:“这事不是我不愿意,因为这些年两家的关系不太好,我去了无法面对。再就是,铁晖已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妈妈搞对象,儿子的脸面不好看。”铁英说:“婶子,你说的难事都不用你管,你只要说同意,就啥事都在我身上了,走!去我家,帮我包饺子。”陈兰英说:“去你家可以,在儿子不说同意之前,不能把话挑明了。”
  陈兰英在刘家吃完饭,说话到下半晌, 天快黑了,铁英送走了婶娘,回来做晚饭。一边做饭,一边和公公说:“爸爸,以后让婶娘常在咱家就行。”刘庆生说:“铁英,你说的是啥话?以后可不许再说。”铁英说:“爸,我说的事您不同意?”刘庆生说:“马上就进单间了,不想那些事了。”铁英说:“爸,不管您愿不愿意,刘盛一会回来再说。”正说着,刘盛开车回来,立本也从粮店回来了。
  吃完晚饭,立本要走,铁英说:“立本,在家说一会话再走。”立本说:“小妈,有啥话,还用我在家?”铁英说:“立本,白天你没在家,铁晖的妈妈在咱家吃的午饭,快黑天才回去。送我婶子回来,突发奇想,如果长期的叫这个人在咱家,挺好的。不知你们爷俩同意不同意?”没等刘盛爷俩说话,刘庆生说:“铁英,不让你说这事,你咋还说?绝对不行。”刘盛说:“爸爸,铁英说的事很好,妈妈走时就嘱咐我们给您办这事。”铁英说:“爸爸,怎么个不行?您是不是考虑前些年我叔对您们不好?”刘庆生说:“不是那回事,你爸今年已经七十三岁,陈兰英才六十五,岁数相差甚多。再者说,人老了,不知得啥病,我不能给你们的以后生活找麻烦。”立本说:“怪不得小妈叫我晚走一会,这事还真的我表态,爷爷,您觉得您的岁数大几岁,这事咱家的人不能说,只要二奶奶不挑,就不算个事。您说不给我们找麻烦,这话放在别人家也许对,在咱家就不对,爸爸,您说呢?”刘盛说:“立本说的对,只要那老太太愿意,马上就办。咱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前几天我去北炉,听说那里有一户人家,儿子和爸爸单过,儿子用三轮车给爸爸垃几车玉米棒,和爸爸要油钱。真不可思议。”立本说:“离粮店不远的地方,前几天死了一老婆,这老婆本不应该死,愣是死了。原因是,她儿子想开一个小卖部,钱不够,和他妈要,他妈不给。他妈和儿子单过多年,据说,也没有太多的钱,老人没病,不吃药,平常舍不得花钱,只是亲属们年节的给点压兜钱,儿子见妈妈不给,要打妈妈,被东邻西舍拉开,当天夜里,妈妈悬梁自尽,老人临死前,把手里的钱烧成纸灰,早上人们去时看到了钱没燃尽的边缘才知道。回想奶奶临终时的话,现在才觉得有味道。奶奶告诫我们,不要太自私,妈妈走时又重复奶奶的话,千万不要太自私。今天听了爷爷说的话,我才懂得了奶奶和妈妈说的话,有深深的含义。爸爸,这事是妈妈发起的,只要二奶奶同意,以后的一切都是我的事。再者,只要和爷爷过一天,就是我奶奶,我就有养老送终的义务。以后老了,不管生啥病,都没有二话。爷爷,您不要有一点精神负担,我说这话也许不受听,如将来奶奶临终时,我铁晖叔叔不上前,我会把二奶奶埋在爷爷的身边。”铁英说:“立本,你说的啥话?没有你说的那严重。”立本说:“咋不严重,那是我刚去粮店时间不长的时候,离那不远的一家,老头的晚老伴都咽气了,两个儿子还没来。”停了一会,立本又接着说:“小妈,今晚叫我晚走一会,就想叫我说这些话吧?天不早了,我走了,明天去姐姐那里,和姐姐说,我们不会忘记奶奶的话,绝不自私。”刘盛说:“爸爸,立本说了隔着锅台上炕的话,我就啥也不说了。”刘庆生听了儿子和孙子的话,滴下几滴泪来,说:“我有这样的儿孙,知足了。”
  立本走了不一会,有人给刘盛打电话,刘盛一看,是表弟王青山打来的。接通了电话,王青山说:“表哥,你明天来这里一趟。”刘盛说:“你在二道沟还是在北炉?”只听那头说:“把电话给我。”接着,电话里出现了女人的声音:“大哥,我是玉霞。我和青山现在在二道沟,给你打电话是这么个事,婆婆已经去世两年了,我爸爸前些天也走了,我们想叫公公到北炉生活,北炉离县城近,挣钱容易,土质好,产粮也多。这一个月来不止一次的和公公商量,可公公就是不动身,大哥,你办事有力度,我们家的事离不开你,明天你开运输车过来,只有你能说服你舅舅。你来后,把值钱的东西,装车拉去北炉。大哥,你来不来?”刘盛听了兄弟媳妇这话,心里一愣!快速的反应过来,赶急说:“去!一定去!”
  铁英见刘盛把电话放下,说:“是谁打的电话?”刘盛说:“这是我表兄弟媳妇,北炉的,你不认识。”铁英说:“都说了啥?”刘盛说:“这些年表弟夫妻二人不容易呀!虽然表弟是上门女婿,可两头四个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两个人都管着。两年前舅妈去世了,两个月前表弟的岳父也走了,这两口子要把两头的两个老人凑到一起,这样就不用两头跑了,可舅舅又不通情理,任凭咋说,就是不去。表弟和弟媳打电话,叫我去作舅舅的思想工作。不知舅舅赏不赏这个脸。”铁英说:“这是好事,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我记得你和我说过,你的表兄弟媳妇说话冒失,我倒要看看这个孙玉霞。”
  车到二道沟时,舅舅一家刚吃完饭。孙玉霞和王青山迎出了门外。刘盛的舅舅比刘庆生大两岁,今年七十五岁。但身板还行,老伴病了十几年,都是老头子伺候,老伴死了,虽然儿子媳妇两头跑, 可有些家务事还得自己做。
  老人不知昨晚儿子给外甥打电话,见刘盛开车来,打开了话匣子,说:“刘盛,你说,这两个人多不懂事,我一个人好好的,非叫我去北炉,不方不便的,去哪里干啥?”孙玉霞说:“爸爸,咋还不方不便的,您去了,我妈给你当晚老伴。”王强说:“那我更不去,都七十五了,还闹啥?”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寒石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sie
  • 学生
    k12
  • 学生
    rob
  • 学生
    f7c
  • 学生
    akt
  • 学生
    莉莉丝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2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三个女人一台戏(爱情, 农村)
玛瑙(喜剧)
孙儿的孝道(农村)
鼠与猫的冤仇(动漫)
童年往事(儿童)
买鸡(主旋律, 农村)
酸甜百味话人生(农村)
宦官死谏(主旋律)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潺潺流过的清溪(爱情, 农村)
白洋淀的孩子们(农村)

同类最新作品

小小(农村)
赤裸人生(爱情, 农村)
我的朋友马小军(农村)
走在思恋中(爱情, 农村, 奇幻)
孕事(农村, 家庭)
2022年的第一场雪(爱情, 农村)
井下的真相(农村)
白洋淀的孩子们(农村)

同类随机作品

这里的夏天有蝉鸣(主旋律, 喜剧, 农村)
村官(农村)
偷情(爱情, 农村, 家庭)
看电影(农村)
小小(农村)
(农村, 家庭)
村霸刘十六(农村)
父亲的摩托车(农村, 家庭)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