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94454
                                    
                                    
                                        阅读:11672
                                    
                                    
										发表:2017/1/18 修改:2017/3/4
                                    
                                    
                                    
                                        
                                                都市,惊悚 
                                            小说
                                    
                                    
                                    
                                    
                                        鬼界魔都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三人各自找了房间,苟句就和户内大娘聊起了天,这位大娘也不见外,与苟句侃侃而谈。当苟句问道:“大妈,为什么晚上不能出门呢?难道是有什么不便吗?”
大娘压低了声音,看了看四周,说:“村里这两天要处罚一个人,犯了杀头罪,就在今夜子时处决,你们可不能出去,乱跑被阴兵看到,会抓你们进鬼门关的。”
“啊?这么邪?”苟句惊讶的说道。
“当然邪了。这里的阴官直通地府,管辖方圆百里呢,什么都逃不过他们。”大娘继续说。
苟句听完这位大娘的话,悻悻地躲回了屋,太可怕了。
夜幕降临,馨柔和司机老王听苟句说得怪邪的,就趁吃晚饭的时间,问了大娘,这位大娘也是个很能说的人。
“大妈,这里晚上真的不能出去吗?”馨柔说。
“是啊!这位大嫂子,你们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吗?”司机老王犹豫岁数与户内大娘年龄相仿,于是,没有像馨柔和苟句那样称呼她为‘大妈’。
“这位大兄弟啊!你可不知道俺们这儿,俺们农村不比你们城里,出门转过去就是坟,大晚上的你不慎得慌啊!”
“慎得慌!慎得慌!”司机老王平时本不善言词,这一句话被大娘给反驳了,连忙附和着。
“大妈,您能给我们讲讲你们村吗?我们还是头一次来这里。”馨柔试图能从这位户内大娘嘴里套出些有用的信息。
“听您说,您这里还有什么阴兵?怎么回事?没事儿的,您给我们讲讲。”苟句一边扒着饭一边说。
“你说,俺也不知道你们来俺们村是干嘛咧!按说,俺都应该跟村长说。但是俺一看你们就是城里的有钱人,俺也愿意与你们结这个缘。俺就破例,不跟俺们村长汇报嘞!”户内大娘豪情万丈地继续说道,“你不知道俺们这个村,可有历史嘞!俺们家在这村落都世世代代嘞!你找到俺,算是你们找对人嘞!100年前,咱们这里有过军队驻扎,与俺们这儿的当地豪绅、地主都达成了协议,说是永远世代守护俺们这个村,我也是听老人儿讲滴。那个时候,地主允许军民驻扎民房,耕种土地播种粮食食用。后来呢,有一户地主家的傻儿子,要娶亲,惊动了军队的上级领导。这个地主家的儿子呢,是个傻子,按现在说就叫智力残疾,想要迎娶一户豪绅家的女儿,人家那个女儿啊!人漂亮,还读过私塾,接受过教育,有教养,还是个大家闺秀嘞!这豪绅嘞,就看不上地主家的那个傻儿子,心说,不能让女儿的一生葬送在那个傻子身上啊!
那时候,红卫兵刚刚兴起苗头,很多长工、佃农家的男丁都与时俱进地去参了军。这豪绅抵不过地主家的势头和权势,只能将苦楚藏于心中,苦不堪言啊!而豪绅家那个漂亮娃儿啊,也是终日以泪洗面,最终郁郁寡欢上吊而亡。哎!你说好好地一条人命就给逼死了。
再后来呢,这个事情就被驻守在一公里以外的军队首领知道了,觉着说,都这个年代了,咋还出这样子的事?真是荒谬至极。于是,当时的军阀和豪绅就一起到地主家中,说和此事,人都死喽,还结啥子婚嘛!豪绅的女儿已经上吊而亡,地主婆满大地负气不高兴。兴师问罪豪绅家‘什么意思,是不是我这地主家的门槛配不上你这乡绅家的小姐?’豪绅当然吃罪不起地主,忙说道 ‘可是眼下小女已经上吊自尽,再过两日就是出殡之日。’地主婆给气得没话说。军阀是个愣头青出身,几杯酒下肚,一语道破其中玄机,‘你家那傻子还想娶个漂亮小妞?说不准洞房都不会,嫁过门不是让人家守活寡吗?哈哈~~’地主当时就翻脸急眼了,心说,我许你们这些乌合之俑在此吃住,我的家事岂容你们如此放肆!大胆狂徒,口无遮拦。”
“那后来呢?是不是这个军阀和豪绅被地主用椅子腿打出了门,满地找牙。”苟句说。
“那倒没有,俺们这儿这个地主啊!脾气好,听说,当时也只是清了清嗓子,说了一句‘送客’。”大娘说着。
“那这位地主胸怀还挺能海涵的。”苟句看了看馨柔。
“过不两天,地主家就差人去收地收房了,地上种的菜都毁了,房里的民兵们也被哄了出去,军队就连忙上报他们上级,后来,听说是得到了上级指令,军阀就带着军队闯进了地主家中,质问地主为何收房毁地,如此不讲信用。地主地主婆将当日一事一说,表示很生气,但是看着人家军队的阵仗,心中也发颤,语气也就缓和了下来,军阀也意识到那天酒后失言,因此造成的事情,于是,他向地主地主婆道了歉,地主看到军队驻守在自己家门口,也很识时务,说那晚之言不计较在心上,但是,如若再难以管教,就要收房租地租。军阀算是默许了地主和地主婆的规则,有言好汉不吃眼前亏,就退回了军营。这军阀和上级汇报了此事。上级一听,火冒三丈啊,还有这种事情?还要收租?!于是,就下了命令,说是,在地方上不惯着这些地主的贪婪性情,后来就有了红卫兵。
再后来,就解放了,地主地主婆一家也老死了。有了红卫兵以后,地主和地主婆也相继地死了,地主的傻儿子顺利地继承了老地主的家产,后来,据说经常和那个军阀一起玩,据说是被军阀给弄死了,然后军阀登堂入室霸占了地主的家产,自己养起了女人寻欢作乐。战争爆发,他们就都死在了这片土地上,然后轮回投胎转世。”
“大妈,那您怎么知道轮回投胎转世了呢?”苟句像个天真的孩子,问着这位大娘。
“我咋知道的,听老人说滴呗,老人说这军阀投胎后和俺们这老百姓都不一样,一看就看出来,就像你们这城里人与我们这成天种地滴农民就不一样。”
“哦!大妈说得有道理。”
在农村,吃过晚饭后就入夜了,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日清早,大娘已经开始一天的劳作了。这户家中,只有大娘一个人,四十来岁的样子,老公据说前几年因为意外去世了,剩下儿子也在外面城里买了楼,娶了媳妇,不经常回来。
早起,馨柔看起来疲惫不堪,坐在大娘家的炕台上,低头不语。司机老王看着馨柔失魂落魄的样子,担心她出事,就叫了苟句商量对策,赶紧找到法器的方位和下落才行。
“馨柔,你怎么样了?我看你脸色不太对。”苟句也发现了端倪。
“我,我… … ”馨柔看了看司机老王和苟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别支支吾吾的,有什么就直说出来,老王不也在这里嘛。”苟句安慰着馨柔。
“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参加了这个村子的一个特殊仪式,好像是一个木板桌台,一个头发很长很长的女人头颅,被人抱着放在了木板桌台上,头发也被切断了,附近围绕着的都是村民,而且那颗头颅可以360°旋转,差一点就看到我了,而且我竟然看到了你。”馨柔说着,用手指向苟句。
“我?我昨天晚上可哪里都没去啊?是不是想太多了。”苟句也很惊讶馨柔的话。
正说着,大娘从外屋厨房吆喝着“吃早饭喽”,端着一锅粥就到了客厅,看到三人都在,笑着脸说:“你们都起来啦!快来吃早饭吧,昨天我讲得故事没吓着你们吧?”
“哦,没没。”三人赶忙说。
“那没什么,赶紧吃饭吧。要不一会儿就凉了。”户内大娘热情地招呼着。
“大妈,您昨天说的,这村子里有什么杀头之罪的事情,真的假的?”馨柔一边喝着米粥,一边问着。
“哦,你问这干啥,闺女,都已经过去了。”大娘在这个话题上有些隐讳。
“哦,我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村里是一个女人被砍头了吗?馨柔觉着必须得说出来,说清楚,不然的话,总是这样灵异地折磨自己,自己就快要疯掉了。
大娘一个错愕,手中筷子夹着的菜,掉在了桌上,瞬间就又恢复了笑容,“没想到,闺女还是个奇人啊!”
“哦,其实我们这次来是来找一个东西的。”
“哦?找什么东西?能跟我说说吗?我帮你们一起找。”
得到了大娘的支持,三个人会心一笑,觉着有门,于是,将地址拿给了大娘看,大娘看了半天,说,这个地址和俺村二娃家的位置特别像嘛。这样,一会儿吃过早饭,我带你们过去问问。
三人没想到,地址到了大娘手里,很快就被精准的定位,这也让三人放下了心。
  
  
  
  
  
  
  
第十三章僵尸,你别跑
吃过饭后,大娘收拾了碗筷,和馨柔三个人说:“你们先坐会儿,我收拾收拾碗筷再带你们过去。二娃家现在还不找准儿回来人嘞!咱们过去看看~”
“好啊!有劳大妈了。”馨柔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离开过家,这是第一次自己在外面过夜,哦!不是自己,还有苟句和司机老王。
“哈哈~闺女真会说笑,俺姓柳,夫家姓林,俺不姓劳。”大娘一边洗着碗筷,听馨柔这么一说,爽朗地笑着辩解道。
“噗~”大娘的一番解释,让苟句一口水喷在了地上。
还是司机老王镇定,“哦,大嫂子,我家大小姐的意思是劳烦您照顾了。”
“咋?这闺女还是个大小姐嘞!俺滴亲娘。看来是俺误解了你的意思,别见笑。”
“哦,没事儿,没事儿。”馨柔也忙解释着。
大娘很快就将碗筷洗好了,解下了围裙,招呼着馨柔等人,“走,俺带你们过去。”
大娘锁了院门,馨柔三人紧跟着大娘后面往二娃家走去。很近,距离大娘家也就大约100米。到了二娃家,二娃家大门开着,大娘径直走了进去,馨柔三人也紧随其后,跟了进去。只见一个身穿花袄的中年妇女,大概是听到院里有动静,站在屋门口,吆喝着:“哎呦!俺可说,是什么风把林家大嫂吹来嘞!”
“二娃娘,在家嘞!啥风?没风俺就不能来嘞?”二娃娘将大娘让进了屋,馨柔三人也随着进了屋。
“我说,咋着?林山在城里的朋友?”二娃娘看着大娘问道,示意着馨柔等人。
“噢!可不?这林山在城里忙,这不这几个朋友来咱们这边旅游,就过来嘞!”大娘应和着说。
“噢,是这样啊,林大嫂。哎~我说娃他爹,林大嫂带客人来嘞!你快给沏个茶,招呼招呼。”
“哎。来喽!”内屋中一个中年男人应着声。
两个妇女唠着家常,馨柔三人被中年男人招呼着,苟句问道:“这位大叔,我们可否到您的院中看看。”
“可以。可以。”中年男人忙答应着,“俺们这农村也没啥好玩意。”
“大妈,您呆着,我们到院子里看看。”苟句说着。
“诶,好好。去吧。”大娘应着苟句,转头又和二娃娘聊着,“这城里人啊,到咱这儿啥也没见过,别管他们,咱们接着说,刚才说到哪儿了?你们二娃这么小就交女朋友了?”
“可不嘞?给我和他爹起得呦!”
“现在这些孩子们啊,真不好管。与咱们那会儿都没法比嘞,没有一个听话的。”
“哎~,谁家比得上你家林山有出息嘞。”
屋中两个婆媳还唠着家常,馨柔和苟句、老王三人已经来到院里,二娃爹也跟着出了院,主随客便,尽着东道主之谊。
环顾二娃家的院子,是比较老式的院子,比起大娘家刚刚翻新的房子,看起来老旧很多。院子的西侧是一个用木头搭起的凉棚,棚子里放着许多杂物,大多都落满了灰,可以看出是许久不用过的农用工具。
司机老王和二娃爹没事儿闲唠着,他觉着,这样漫无目的地找,也不知要找到猴年马月,“这位大哥,不瞒你说,我们这次从城里来到这里,是来找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呢?应该是有年头的。请问你们这村里有没有什么年头久远的古董?”
“大兄弟,真是让你们见笑了,你看我这院里,我这家徒四壁滴,也没什么值钱的玩意儿。你要说这村里,年头久远嘞,也就是俺们村东头那口老井,有个上百年嘞。你们好端端地找古董做甚嘞?反正你看俺们家,估计没有啥古董。”
苟句看司机老王在一旁和中年男人聊着天,再看看这院里确实没什么,于是,随手抄起手边的一根木棍,‘俺来孙来也。’手中挥舞着木棒,惹得馨柔一阵发笑。
“小柔,你觉着这个是不是就是咱们要找的,最起码,流氓来了咱也不怕。”苟句挥舞着木棒,说着。
“去,一边去,别闹。正事儿。”馨柔笑着说。
“大兄弟,你要说俺这院里你要的古董,俺真没有,不骗你。但是这棍子,随便拿,你看娃儿玩得多开心。”二娃爹一边和司机老王说,一边看向馨柔和苟句二人。
“呵呵,是啊!没事儿的,大哥,我们也不要你的木棒。主要也不是俺们要找的东西。”司机老王说。
“大兄弟,真是让你们见笑了。”中年男人客气着。
这时,大娘和花袄妇女走出了屋里,两人还相互客气着,“林大嫂,有空就多上这儿待会儿。”
“哎!二娃娘。”
司机老王看主家都开始送客了,也问道:“大小姐,看到喜欢的东西了吗?”
“噢!没什么我喜欢的。”
“行,那二娃娘,我就先回去了,有空家待着去啊。”大娘知道馨柔他们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与二娃娘寒暄着。
“行嘞,林大嫂,俺让二娃爹送送你们,俺就不出去了。”
“行,甭客气了,甭送了。”
回到了大娘家,四个人坐在大娘的炕台上,大娘率先发了话:“我说,你们找到你们要找的东西了吗?”
“没有。”苟句看了看馨柔,看了看大娘。
“那,你们到底是想找个啥?什么样子?”大娘关切地问道。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要找的东西是什么样子,总之是法器之类的。”馨柔说。
“法器?俺们这村子里哪儿来的法器嘞?真是开玩笑。”大娘一副‘你们没毛病吧?’的表情。
“地址,就是法器所在的位置。”苟句说。
“你们这个事,还真不好找,这样吧,你们今天再在这里住两天,反正俺看你们找不到东西,也不会回去的。不行俺明天叫来村长帮你们一起找。”
“那真是太谢谢您了,大妈,这两天实在是叨扰您了,这点心意您先收下,找到法器后,我们还会加倍给您的。”馨柔从随身带的包中掏出了一千块钱,放在了炕台的桌上。
“您收下吧,这也是刚开始咱们说好的。”苟句说着。
“那行,俺就不客气了。”大娘笑着收起钱,“今天还是俺们这儿的大集嘞,俺这就去集上给你们买点好吃的。”
“谢谢大妈了,您快去快回。”
“哎,你们在家等我,愿意看电视,就打开电视,别拘谨。”
大娘去了镇上集市,馨柔打算去村子里转转,经过商量,谁也不愿单独留在大娘家中,但是又不放心馨柔一个人出去,所以,三人商量好,等大娘回来吃过午饭,再一起出去转转。这个方案得到了馨柔的赞同,于是,三个人无聊透顶,打开电视机,播着电视台。
大约一个多小时,大娘就从镇子上的集市回来了,满载而归地买了好多东西回来,让馨柔、苟句、司机老王三人看得也是满心欢喜,看来今天中午终于要改善伙食了。只见,大娘买了排骨、鱼、虾、蚌,还特意为三人买了小吃,糖葫芦、瓜子、核桃碎,还有一些蔬菜水果,美人瓜、草莓、苹果,黄瓜、胡萝卜、青菜,整整将大娘骑去的三轮车装了个满。
“闺女,小句,快来看,大妈买了啥给你们。”大娘刚刚进院里,就吆喝着馨柔和苟句,停好三轮车,将放在车筐里的糖葫芦拿给闻声出来的三人,“快,拿着,这糖葫芦啊,还是热乎的嘞!”
“糖葫芦吔!谢谢大妈。”馨柔接过大娘手里的糖葫芦。
“瞧给你高兴嘞!就是给你买滴。快嘞,帮我把东西都拿屋里去。”大娘一边说着,一边拿着买回来的物品。
“哎!我来帮您拿吧。”司机老王两手一把抓着好几个袋子,都拿进了屋。
紧接着,就是大娘在厨房改善伙食中。
馨柔、苟句跟大娘说了想出去村子中转转的愿望,很快得到了大娘的许可,并且让他们早点回来吃饭。司机老王因为不方便和大娘独处,所以,也紧跟着馨柔和苟句,出了门。
出了大娘家,馨柔和苟句、老王三人,顺着大娘家的小路一直往前走着,走过一户,就是一片树林地,郁郁葱葱的杨树整齐茂密地生长着,显然是有人种的。
穿过树林,就是一片庄稼地了。苟句突发奇想,会不会这法器就藏在树林中?
这个想法,让三人不禁认真的思考起来,于是,三个人猫着腰,一寸寸的在这树林中寻找着,时不时还看向树冠,恨不能不会是被小鸟叼在鸟窝中了吧?
找寻无果,毛馨柔追着苟句,说他乱出主意,两人嬉闹着跑出树林,继续在小路上往前走着,大概走了30米,前面一个奇形怪状的坦克车用铁臂在地上抓着土,这一举动让追逐地苟句和馨柔停了下来。刚刚跑过来的时候,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啊,而在这里,这个拥有着一只手怪物一样的坦克车,声音分贝很高。像是穿越了结界一样,司机老王紧追在两个人的后面,看到两个人停了下来,老王慢慢地走了过去。
“噢!这是抓土车,是农民们用的。”老王向两个看得一脸疑惑的人说着。
“噢!他们这是在干嘛呢?”馨柔还是不解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样做着奇怪事情的人。
“看样子,是他们好像在建造房子,这样的车在很多开发商项目的施工现场也可以看到。”老王说。
“哦。原来如此。”
“我们回去吧,估计大妈这会儿也做好饭了。”司机老王和苟句都很奇怪馨柔没有主动回去的决定,反正现在法器还没找到,户内大娘又那么热情,回去就回去,先吃了午饭再做下来的打算,两人跟在馨柔后面就折回去了。
馨柔没有告诉他们,当她走出大娘门口的那一瞬间,就好像有一种记忆重启的感觉,小树林、小路,那个情景,好似曾经发生过。都是她那次在医院醒来后,自己在梦中经历的。
回到大娘家中,大娘热情地招呼着馨柔三人洗手吃饭,香喷喷的盐焗虾、排骨汤、糖醋鱼、还有几个清炒菜,虾仁炒玉米,芹菜炒肉片,凉拌青菜,满满地丰盛的一桌午餐。
“大妈,您好厨艺啊!”苟句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不禁赞叹道。
“哈哈~快洗手尝尝味道如何?”大娘说道。
饭桌上,馨柔吃着饭,还沉浸在恍惚与现实中,直觉告诉她,接下来有一件大事发生。
“诶?你们刚刚出去哪里玩了?俺们村就这么大。”大娘一边吃着饭,一边问着他们三人。
“哦,也没去哪儿,就是到前面小树林里走了走,然后看到一个抓土车。”苟句说。
“哦,那儿啊,那儿是柳芬家在盖新房,还特意找了风水大师,给看了风水嘞!”大娘听苟句说,他们看到了一个抓土车在工作,心里一喜,接过话来说着。
“那,大娘,风水大师有没有说那里有宝贝啊?”苟句问着。
“风水大师可没说,哈哈~我看是你这小子掉得宝贝堆里了,咱们这穷村,哪儿来的宝贝嘞!”大娘说笑着。
吃过饭后,馨柔和苟句一商量,感觉说是按照地址上的位置,大概那个位置也在范围中,所以,他们跟大娘说,决定再住一宿。馨柔把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苟句说了,苟句毛骨悚然,把那天馨柔在医院时候的情况说给了她听,馨柔听完之后,也不寒而栗。
于是,整个下午,馨柔三人都待在大娘的家里,馨柔觉着,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第十四章梦中断案
农村的一天时间,是很闲暇的,娱乐都是靠人际和关系,譬如,坐在一起闲话,唠家常。
午后的时光,就是和大娘在一起嗑瓜子,聊天,听大娘讲着这里过去有趣的事情。
“大娘,您这里还有什么好玩的趣事吗?”苟句一脸天真的问着,口中还含着未咀嚼的核桃碎。”
“嘿嘿~”大娘很开怀的笑着,“当然有了,到大妈我这里啊!有你听不尽的好故事嘞!我给你们讲一个俺们村的爱情故事吧。”
“嗯。大妈,我去给您倒杯水。”苟句屁颠屁颠地殷勤着。
“抗日战争的时候啊,俺们村有一家大户。大户家呢,有个丫头,嫁给了俺们这临市的一个地主家,那排场啊!聘金就不下几十万两大洋票,还宴请全村的人家,白吃白喝三天,那可算得上那个年代的喜事嘞。那个时候穷人家的孩子连肉都吃不起,所以,当时全村的人,老的少的,都在外吃大户人家的喜宴,就这样,三天后,这家大户风风光光的把女儿嫁出去了。那可真是大花轿子抬呀!抬呀!抬到了临市的地主家嘞!进门就做了姨太太,日子也算过得安逸舒适。
后来,赶上了抗日战争爆发,听说临市已经被鬼子包围了,俺村大户家着了急,自己家的女儿还在临市哪!于是就差人去问。
那个时候,临市已经爆发了战争,地主家几个成年的儿子,也都参加了保家卫国,抗日战争的活动。俺村大户差过去的人,找到了那个闺女,说了情况,闺女说和老爷商量商量,就给了钱把人给打发回来了。于是,这个姨太太回到家,就和地主家老爷商量了,老爷气愤地甩了衣袖,说了一句,‘是看我枝散叶落,佑不得你了吗?’就进了内堂。姨太太连忙劝这个老爷别生气,现在局势那么紧张,娘家不也是放心不下吗?
就这样又过了半年多,前线传来了噩耗,老爷的几个儿子都陆续的战死在了战场上,而且,临市也很快就失陷了。渐渐地,开始家无宁日,老爷的五儿子,有一天也因为和日本人发生口角,被刺刀扎死在院门口,年老的老爷也一病不起。
俺村大户闺女觉着不行,还是逃命要紧,于是,就收拾了金银细软,带着一双儿女和两个男孩,逃回了娘家。后来,俺村大户闺女回去临市看过,家里一直吃斋念佛的妻子,被日本兵用刺刀扎死在了佛堂,年老病弱的老爷被刺刀扎死在太师椅上,大屋的妾也悬梁自尽了,一家就这么没了。俺村闺女回村喊了人,把地主家的人都收了尸,出了殡,办了白事。后来,俺村大户闺女就守寡住回了娘家,在临市的房子也托人卖了,说是养活四个孩子上学、有出息、报仇。
那两个孩一个都十多岁了,一个刚七岁。刚来的时候,孩子像是吓傻了似的。眼睁睁地看着日本鬼子把自己的哥哥杀死在自己面前,那孩子们心里都难受的很。
所幸都是有出息,懂事的孩子。
后来,都长大成人了。那个七岁的小孩嘞,也长成大小伙子了,跟村里老人学了沾糖葫芦,说这是手艺。后来,就走街串巷地做开了卖糖葫芦的生意,这孩子心眼儿勤。卖糖葫芦攒了钱,自己盖了五间大瓦房,总算在村里扬眉吐气了,村里的人都眼羡这小子勤劳,会赚钱,十里八乡的口碑就传开嘞!”
“那是不是也找了一个特别能干的媳妇?”苟句问道。
大娘喝了一口放在炕桌上的茶,接着说道:“后来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带领下,战争结束了,人民解放了。”
馨柔、苟句和司机老王三人津津乐道的看着大娘,笑着继续听大娘说。
“国家实行知识分子下乡的时候,那一年,一个带着眼睛的北京女孩来到了俺们村,就是这个女孩,后来成了这个小伙子的妻子。那时的人们都无法接受她,穿着裙子,带着个眼睛,村里很多妇女背地里都视她为怪物,她满腹经纶的学问在这个村里也变成了一文不值,她们不懂她的知识。
那时候,这个小伙子经常骑着车去北京卖糖葫芦,因为这里的人穷,穷得也吃不起他的糖葫芦了,所以,每天他都会起个大早,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沾一锅去北京走街串巷叫卖,啥时候卖完了啥时候回来。后来,与众不同的小伙子引起了知青女孩的关注,知青女孩嘞看他经常去北京,就让这个小伙子给她家里送平安信,渐渐地,这一来二去,两个人话题就多了,就相爱了。知青女孩也不住在大队部安排的宿舍房里了,住进了五间大瓦房内,搭起的土炕冬天烧得暖暖的,不会觉得寒冷,村里的女人啊也都说知青女孩有福气;夏天,小伙子骑着自行车从北京回来,会从供销社买回来一台电风扇,于是啊,他家就成了俺们村第一家通电的人家。”
                                            
                                            
                                大娘压低了声音,看了看四周,说:“村里这两天要处罚一个人,犯了杀头罪,就在今夜子时处决,你们可不能出去,乱跑被阴兵看到,会抓你们进鬼门关的。”
“啊?这么邪?”苟句惊讶的说道。
“当然邪了。这里的阴官直通地府,管辖方圆百里呢,什么都逃不过他们。”大娘继续说。
苟句听完这位大娘的话,悻悻地躲回了屋,太可怕了。
夜幕降临,馨柔和司机老王听苟句说得怪邪的,就趁吃晚饭的时间,问了大娘,这位大娘也是个很能说的人。
“大妈,这里晚上真的不能出去吗?”馨柔说。
“是啊!这位大嫂子,你们这里有什么特殊的吗?”司机老王犹豫岁数与户内大娘年龄相仿,于是,没有像馨柔和苟句那样称呼她为‘大妈’。
“这位大兄弟啊!你可不知道俺们这儿,俺们农村不比你们城里,出门转过去就是坟,大晚上的你不慎得慌啊!”
“慎得慌!慎得慌!”司机老王平时本不善言词,这一句话被大娘给反驳了,连忙附和着。
“大妈,您能给我们讲讲你们村吗?我们还是头一次来这里。”馨柔试图能从这位户内大娘嘴里套出些有用的信息。
“听您说,您这里还有什么阴兵?怎么回事?没事儿的,您给我们讲讲。”苟句一边扒着饭一边说。
“你说,俺也不知道你们来俺们村是干嘛咧!按说,俺都应该跟村长说。但是俺一看你们就是城里的有钱人,俺也愿意与你们结这个缘。俺就破例,不跟俺们村长汇报嘞!”户内大娘豪情万丈地继续说道,“你不知道俺们这个村,可有历史嘞!俺们家在这村落都世世代代嘞!你找到俺,算是你们找对人嘞!100年前,咱们这里有过军队驻扎,与俺们这儿的当地豪绅、地主都达成了协议,说是永远世代守护俺们这个村,我也是听老人儿讲滴。那个时候,地主允许军民驻扎民房,耕种土地播种粮食食用。后来呢,有一户地主家的傻儿子,要娶亲,惊动了军队的上级领导。这个地主家的儿子呢,是个傻子,按现在说就叫智力残疾,想要迎娶一户豪绅家的女儿,人家那个女儿啊!人漂亮,还读过私塾,接受过教育,有教养,还是个大家闺秀嘞!这豪绅嘞,就看不上地主家的那个傻儿子,心说,不能让女儿的一生葬送在那个傻子身上啊!
那时候,红卫兵刚刚兴起苗头,很多长工、佃农家的男丁都与时俱进地去参了军。这豪绅抵不过地主家的势头和权势,只能将苦楚藏于心中,苦不堪言啊!而豪绅家那个漂亮娃儿啊,也是终日以泪洗面,最终郁郁寡欢上吊而亡。哎!你说好好地一条人命就给逼死了。
再后来呢,这个事情就被驻守在一公里以外的军队首领知道了,觉着说,都这个年代了,咋还出这样子的事?真是荒谬至极。于是,当时的军阀和豪绅就一起到地主家中,说和此事,人都死喽,还结啥子婚嘛!豪绅的女儿已经上吊而亡,地主婆满大地负气不高兴。兴师问罪豪绅家‘什么意思,是不是我这地主家的门槛配不上你这乡绅家的小姐?’豪绅当然吃罪不起地主,忙说道 ‘可是眼下小女已经上吊自尽,再过两日就是出殡之日。’地主婆给气得没话说。军阀是个愣头青出身,几杯酒下肚,一语道破其中玄机,‘你家那傻子还想娶个漂亮小妞?说不准洞房都不会,嫁过门不是让人家守活寡吗?哈哈~~’地主当时就翻脸急眼了,心说,我许你们这些乌合之俑在此吃住,我的家事岂容你们如此放肆!大胆狂徒,口无遮拦。”
“那后来呢?是不是这个军阀和豪绅被地主用椅子腿打出了门,满地找牙。”苟句说。
“那倒没有,俺们这儿这个地主啊!脾气好,听说,当时也只是清了清嗓子,说了一句‘送客’。”大娘说着。
“那这位地主胸怀还挺能海涵的。”苟句看了看馨柔。
“过不两天,地主家就差人去收地收房了,地上种的菜都毁了,房里的民兵们也被哄了出去,军队就连忙上报他们上级,后来,听说是得到了上级指令,军阀就带着军队闯进了地主家中,质问地主为何收房毁地,如此不讲信用。地主地主婆将当日一事一说,表示很生气,但是看着人家军队的阵仗,心中也发颤,语气也就缓和了下来,军阀也意识到那天酒后失言,因此造成的事情,于是,他向地主地主婆道了歉,地主看到军队驻守在自己家门口,也很识时务,说那晚之言不计较在心上,但是,如若再难以管教,就要收房租地租。军阀算是默许了地主和地主婆的规则,有言好汉不吃眼前亏,就退回了军营。这军阀和上级汇报了此事。上级一听,火冒三丈啊,还有这种事情?还要收租?!于是,就下了命令,说是,在地方上不惯着这些地主的贪婪性情,后来就有了红卫兵。
再后来,就解放了,地主地主婆一家也老死了。有了红卫兵以后,地主和地主婆也相继地死了,地主的傻儿子顺利地继承了老地主的家产,后来,据说经常和那个军阀一起玩,据说是被军阀给弄死了,然后军阀登堂入室霸占了地主的家产,自己养起了女人寻欢作乐。战争爆发,他们就都死在了这片土地上,然后轮回投胎转世。”
“大妈,那您怎么知道轮回投胎转世了呢?”苟句像个天真的孩子,问着这位大娘。
“我咋知道的,听老人说滴呗,老人说这军阀投胎后和俺们这老百姓都不一样,一看就看出来,就像你们这城里人与我们这成天种地滴农民就不一样。”
“哦!大妈说得有道理。”
在农村,吃过晚饭后就入夜了,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日清早,大娘已经开始一天的劳作了。这户家中,只有大娘一个人,四十来岁的样子,老公据说前几年因为意外去世了,剩下儿子也在外面城里买了楼,娶了媳妇,不经常回来。
早起,馨柔看起来疲惫不堪,坐在大娘家的炕台上,低头不语。司机老王看着馨柔失魂落魄的样子,担心她出事,就叫了苟句商量对策,赶紧找到法器的方位和下落才行。
“馨柔,你怎么样了?我看你脸色不太对。”苟句也发现了端倪。
“我,我… … ”馨柔看了看司机老王和苟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别支支吾吾的,有什么就直说出来,老王不也在这里嘛。”苟句安慰着馨柔。
“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参加了这个村子的一个特殊仪式,好像是一个木板桌台,一个头发很长很长的女人头颅,被人抱着放在了木板桌台上,头发也被切断了,附近围绕着的都是村民,而且那颗头颅可以360°旋转,差一点就看到我了,而且我竟然看到了你。”馨柔说着,用手指向苟句。
“我?我昨天晚上可哪里都没去啊?是不是想太多了。”苟句也很惊讶馨柔的话。
正说着,大娘从外屋厨房吆喝着“吃早饭喽”,端着一锅粥就到了客厅,看到三人都在,笑着脸说:“你们都起来啦!快来吃早饭吧,昨天我讲得故事没吓着你们吧?”
“哦,没没。”三人赶忙说。
“那没什么,赶紧吃饭吧。要不一会儿就凉了。”户内大娘热情地招呼着。
“大妈,您昨天说的,这村子里有什么杀头之罪的事情,真的假的?”馨柔一边喝着米粥,一边问着。
“哦,你问这干啥,闺女,都已经过去了。”大娘在这个话题上有些隐讳。
“哦,我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你们村里是一个女人被砍头了吗?馨柔觉着必须得说出来,说清楚,不然的话,总是这样灵异地折磨自己,自己就快要疯掉了。
大娘一个错愕,手中筷子夹着的菜,掉在了桌上,瞬间就又恢复了笑容,“没想到,闺女还是个奇人啊!”
“哦,其实我们这次来是来找一个东西的。”
“哦?找什么东西?能跟我说说吗?我帮你们一起找。”
得到了大娘的支持,三个人会心一笑,觉着有门,于是,将地址拿给了大娘看,大娘看了半天,说,这个地址和俺村二娃家的位置特别像嘛。这样,一会儿吃过早饭,我带你们过去问问。
三人没想到,地址到了大娘手里,很快就被精准的定位,这也让三人放下了心。
第十三章僵尸,你别跑
吃过饭后,大娘收拾了碗筷,和馨柔三个人说:“你们先坐会儿,我收拾收拾碗筷再带你们过去。二娃家现在还不找准儿回来人嘞!咱们过去看看~”
“好啊!有劳大妈了。”馨柔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离开过家,这是第一次自己在外面过夜,哦!不是自己,还有苟句和司机老王。
“哈哈~闺女真会说笑,俺姓柳,夫家姓林,俺不姓劳。”大娘一边洗着碗筷,听馨柔这么一说,爽朗地笑着辩解道。
“噗~”大娘的一番解释,让苟句一口水喷在了地上。
还是司机老王镇定,“哦,大嫂子,我家大小姐的意思是劳烦您照顾了。”
“咋?这闺女还是个大小姐嘞!俺滴亲娘。看来是俺误解了你的意思,别见笑。”
“哦,没事儿,没事儿。”馨柔也忙解释着。
大娘很快就将碗筷洗好了,解下了围裙,招呼着馨柔等人,“走,俺带你们过去。”
大娘锁了院门,馨柔三人紧跟着大娘后面往二娃家走去。很近,距离大娘家也就大约100米。到了二娃家,二娃家大门开着,大娘径直走了进去,馨柔三人也紧随其后,跟了进去。只见一个身穿花袄的中年妇女,大概是听到院里有动静,站在屋门口,吆喝着:“哎呦!俺可说,是什么风把林家大嫂吹来嘞!”
“二娃娘,在家嘞!啥风?没风俺就不能来嘞?”二娃娘将大娘让进了屋,馨柔三人也随着进了屋。
“我说,咋着?林山在城里的朋友?”二娃娘看着大娘问道,示意着馨柔等人。
“噢!可不?这林山在城里忙,这不这几个朋友来咱们这边旅游,就过来嘞!”大娘应和着说。
“噢,是这样啊,林大嫂。哎~我说娃他爹,林大嫂带客人来嘞!你快给沏个茶,招呼招呼。”
“哎。来喽!”内屋中一个中年男人应着声。
两个妇女唠着家常,馨柔三人被中年男人招呼着,苟句问道:“这位大叔,我们可否到您的院中看看。”
“可以。可以。”中年男人忙答应着,“俺们这农村也没啥好玩意。”
“大妈,您呆着,我们到院子里看看。”苟句说着。
“诶,好好。去吧。”大娘应着苟句,转头又和二娃娘聊着,“这城里人啊,到咱这儿啥也没见过,别管他们,咱们接着说,刚才说到哪儿了?你们二娃这么小就交女朋友了?”
“可不嘞?给我和他爹起得呦!”
“现在这些孩子们啊,真不好管。与咱们那会儿都没法比嘞,没有一个听话的。”
“哎~,谁家比得上你家林山有出息嘞。”
屋中两个婆媳还唠着家常,馨柔和苟句、老王三人已经来到院里,二娃爹也跟着出了院,主随客便,尽着东道主之谊。
环顾二娃家的院子,是比较老式的院子,比起大娘家刚刚翻新的房子,看起来老旧很多。院子的西侧是一个用木头搭起的凉棚,棚子里放着许多杂物,大多都落满了灰,可以看出是许久不用过的农用工具。
司机老王和二娃爹没事儿闲唠着,他觉着,这样漫无目的地找,也不知要找到猴年马月,“这位大哥,不瞒你说,我们这次从城里来到这里,是来找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呢?应该是有年头的。请问你们这村里有没有什么年头久远的古董?”
“大兄弟,真是让你们见笑了,你看我这院里,我这家徒四壁滴,也没什么值钱的玩意儿。你要说这村里,年头久远嘞,也就是俺们村东头那口老井,有个上百年嘞。你们好端端地找古董做甚嘞?反正你看俺们家,估计没有啥古董。”
苟句看司机老王在一旁和中年男人聊着天,再看看这院里确实没什么,于是,随手抄起手边的一根木棍,‘俺来孙来也。’手中挥舞着木棒,惹得馨柔一阵发笑。
“小柔,你觉着这个是不是就是咱们要找的,最起码,流氓来了咱也不怕。”苟句挥舞着木棒,说着。
“去,一边去,别闹。正事儿。”馨柔笑着说。
“大兄弟,你要说俺这院里你要的古董,俺真没有,不骗你。但是这棍子,随便拿,你看娃儿玩得多开心。”二娃爹一边和司机老王说,一边看向馨柔和苟句二人。
“呵呵,是啊!没事儿的,大哥,我们也不要你的木棒。主要也不是俺们要找的东西。”司机老王说。
“大兄弟,真是让你们见笑了。”中年男人客气着。
这时,大娘和花袄妇女走出了屋里,两人还相互客气着,“林大嫂,有空就多上这儿待会儿。”
“哎!二娃娘。”
司机老王看主家都开始送客了,也问道:“大小姐,看到喜欢的东西了吗?”
“噢!没什么我喜欢的。”
“行,那二娃娘,我就先回去了,有空家待着去啊。”大娘知道馨柔他们没有找到他们想要的,与二娃娘寒暄着。
“行嘞,林大嫂,俺让二娃爹送送你们,俺就不出去了。”
“行,甭客气了,甭送了。”
回到了大娘家,四个人坐在大娘的炕台上,大娘率先发了话:“我说,你们找到你们要找的东西了吗?”
“没有。”苟句看了看馨柔,看了看大娘。
“那,你们到底是想找个啥?什么样子?”大娘关切地问道。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要找的东西是什么样子,总之是法器之类的。”馨柔说。
“法器?俺们这村子里哪儿来的法器嘞?真是开玩笑。”大娘一副‘你们没毛病吧?’的表情。
“地址,就是法器所在的位置。”苟句说。
“你们这个事,还真不好找,这样吧,你们今天再在这里住两天,反正俺看你们找不到东西,也不会回去的。不行俺明天叫来村长帮你们一起找。”
“那真是太谢谢您了,大妈,这两天实在是叨扰您了,这点心意您先收下,找到法器后,我们还会加倍给您的。”馨柔从随身带的包中掏出了一千块钱,放在了炕台的桌上。
“您收下吧,这也是刚开始咱们说好的。”苟句说着。
“那行,俺就不客气了。”大娘笑着收起钱,“今天还是俺们这儿的大集嘞,俺这就去集上给你们买点好吃的。”
“谢谢大妈了,您快去快回。”
“哎,你们在家等我,愿意看电视,就打开电视,别拘谨。”
大娘去了镇上集市,馨柔打算去村子里转转,经过商量,谁也不愿单独留在大娘家中,但是又不放心馨柔一个人出去,所以,三人商量好,等大娘回来吃过午饭,再一起出去转转。这个方案得到了馨柔的赞同,于是,三个人无聊透顶,打开电视机,播着电视台。
大约一个多小时,大娘就从镇子上的集市回来了,满载而归地买了好多东西回来,让馨柔、苟句、司机老王三人看得也是满心欢喜,看来今天中午终于要改善伙食了。只见,大娘买了排骨、鱼、虾、蚌,还特意为三人买了小吃,糖葫芦、瓜子、核桃碎,还有一些蔬菜水果,美人瓜、草莓、苹果,黄瓜、胡萝卜、青菜,整整将大娘骑去的三轮车装了个满。
“闺女,小句,快来看,大妈买了啥给你们。”大娘刚刚进院里,就吆喝着馨柔和苟句,停好三轮车,将放在车筐里的糖葫芦拿给闻声出来的三人,“快,拿着,这糖葫芦啊,还是热乎的嘞!”
“糖葫芦吔!谢谢大妈。”馨柔接过大娘手里的糖葫芦。
“瞧给你高兴嘞!就是给你买滴。快嘞,帮我把东西都拿屋里去。”大娘一边说着,一边拿着买回来的物品。
“哎!我来帮您拿吧。”司机老王两手一把抓着好几个袋子,都拿进了屋。
紧接着,就是大娘在厨房改善伙食中。
馨柔、苟句跟大娘说了想出去村子中转转的愿望,很快得到了大娘的许可,并且让他们早点回来吃饭。司机老王因为不方便和大娘独处,所以,也紧跟着馨柔和苟句,出了门。
出了大娘家,馨柔和苟句、老王三人,顺着大娘家的小路一直往前走着,走过一户,就是一片树林地,郁郁葱葱的杨树整齐茂密地生长着,显然是有人种的。
穿过树林,就是一片庄稼地了。苟句突发奇想,会不会这法器就藏在树林中?
这个想法,让三人不禁认真的思考起来,于是,三个人猫着腰,一寸寸的在这树林中寻找着,时不时还看向树冠,恨不能不会是被小鸟叼在鸟窝中了吧?
找寻无果,毛馨柔追着苟句,说他乱出主意,两人嬉闹着跑出树林,继续在小路上往前走着,大概走了30米,前面一个奇形怪状的坦克车用铁臂在地上抓着土,这一举动让追逐地苟句和馨柔停了下来。刚刚跑过来的时候,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啊,而在这里,这个拥有着一只手怪物一样的坦克车,声音分贝很高。像是穿越了结界一样,司机老王紧追在两个人的后面,看到两个人停了下来,老王慢慢地走了过去。
“噢!这是抓土车,是农民们用的。”老王向两个看得一脸疑惑的人说着。
“噢!他们这是在干嘛呢?”馨柔还是不解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样做着奇怪事情的人。
“看样子,是他们好像在建造房子,这样的车在很多开发商项目的施工现场也可以看到。”老王说。
“哦。原来如此。”
“我们回去吧,估计大妈这会儿也做好饭了。”司机老王和苟句都很奇怪馨柔没有主动回去的决定,反正现在法器还没找到,户内大娘又那么热情,回去就回去,先吃了午饭再做下来的打算,两人跟在馨柔后面就折回去了。
馨柔没有告诉他们,当她走出大娘门口的那一瞬间,就好像有一种记忆重启的感觉,小树林、小路,那个情景,好似曾经发生过。都是她那次在医院醒来后,自己在梦中经历的。
回到大娘家中,大娘热情地招呼着馨柔三人洗手吃饭,香喷喷的盐焗虾、排骨汤、糖醋鱼、还有几个清炒菜,虾仁炒玉米,芹菜炒肉片,凉拌青菜,满满地丰盛的一桌午餐。
“大妈,您好厨艺啊!”苟句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不禁赞叹道。
“哈哈~快洗手尝尝味道如何?”大娘说道。
饭桌上,馨柔吃着饭,还沉浸在恍惚与现实中,直觉告诉她,接下来有一件大事发生。
“诶?你们刚刚出去哪里玩了?俺们村就这么大。”大娘一边吃着饭,一边问着他们三人。
“哦,也没去哪儿,就是到前面小树林里走了走,然后看到一个抓土车。”苟句说。
“哦,那儿啊,那儿是柳芬家在盖新房,还特意找了风水大师,给看了风水嘞!”大娘听苟句说,他们看到了一个抓土车在工作,心里一喜,接过话来说着。
“那,大娘,风水大师有没有说那里有宝贝啊?”苟句问着。
“风水大师可没说,哈哈~我看是你这小子掉得宝贝堆里了,咱们这穷村,哪儿来的宝贝嘞!”大娘说笑着。
吃过饭后,馨柔和苟句一商量,感觉说是按照地址上的位置,大概那个位置也在范围中,所以,他们跟大娘说,决定再住一宿。馨柔把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苟句说了,苟句毛骨悚然,把那天馨柔在医院时候的情况说给了她听,馨柔听完之后,也不寒而栗。
于是,整个下午,馨柔三人都待在大娘的家里,馨柔觉着,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第十四章梦中断案
农村的一天时间,是很闲暇的,娱乐都是靠人际和关系,譬如,坐在一起闲话,唠家常。
午后的时光,就是和大娘在一起嗑瓜子,聊天,听大娘讲着这里过去有趣的事情。
“大娘,您这里还有什么好玩的趣事吗?”苟句一脸天真的问着,口中还含着未咀嚼的核桃碎。”
“嘿嘿~”大娘很开怀的笑着,“当然有了,到大妈我这里啊!有你听不尽的好故事嘞!我给你们讲一个俺们村的爱情故事吧。”
“嗯。大妈,我去给您倒杯水。”苟句屁颠屁颠地殷勤着。
“抗日战争的时候啊,俺们村有一家大户。大户家呢,有个丫头,嫁给了俺们这临市的一个地主家,那排场啊!聘金就不下几十万两大洋票,还宴请全村的人家,白吃白喝三天,那可算得上那个年代的喜事嘞。那个时候穷人家的孩子连肉都吃不起,所以,当时全村的人,老的少的,都在外吃大户人家的喜宴,就这样,三天后,这家大户风风光光的把女儿嫁出去了。那可真是大花轿子抬呀!抬呀!抬到了临市的地主家嘞!进门就做了姨太太,日子也算过得安逸舒适。
后来,赶上了抗日战争爆发,听说临市已经被鬼子包围了,俺村大户家着了急,自己家的女儿还在临市哪!于是就差人去问。
那个时候,临市已经爆发了战争,地主家几个成年的儿子,也都参加了保家卫国,抗日战争的活动。俺村大户差过去的人,找到了那个闺女,说了情况,闺女说和老爷商量商量,就给了钱把人给打发回来了。于是,这个姨太太回到家,就和地主家老爷商量了,老爷气愤地甩了衣袖,说了一句,‘是看我枝散叶落,佑不得你了吗?’就进了内堂。姨太太连忙劝这个老爷别生气,现在局势那么紧张,娘家不也是放心不下吗?
就这样又过了半年多,前线传来了噩耗,老爷的几个儿子都陆续的战死在了战场上,而且,临市也很快就失陷了。渐渐地,开始家无宁日,老爷的五儿子,有一天也因为和日本人发生口角,被刺刀扎死在院门口,年老的老爷也一病不起。
俺村大户闺女觉着不行,还是逃命要紧,于是,就收拾了金银细软,带着一双儿女和两个男孩,逃回了娘家。后来,俺村大户闺女回去临市看过,家里一直吃斋念佛的妻子,被日本兵用刺刀扎死在了佛堂,年老病弱的老爷被刺刀扎死在太师椅上,大屋的妾也悬梁自尽了,一家就这么没了。俺村闺女回村喊了人,把地主家的人都收了尸,出了殡,办了白事。后来,俺村大户闺女就守寡住回了娘家,在临市的房子也托人卖了,说是养活四个孩子上学、有出息、报仇。
那两个孩一个都十多岁了,一个刚七岁。刚来的时候,孩子像是吓傻了似的。眼睁睁地看着日本鬼子把自己的哥哥杀死在自己面前,那孩子们心里都难受的很。
所幸都是有出息,懂事的孩子。
后来,都长大成人了。那个七岁的小孩嘞,也长成大小伙子了,跟村里老人学了沾糖葫芦,说这是手艺。后来,就走街串巷地做开了卖糖葫芦的生意,这孩子心眼儿勤。卖糖葫芦攒了钱,自己盖了五间大瓦房,总算在村里扬眉吐气了,村里的人都眼羡这小子勤劳,会赚钱,十里八乡的口碑就传开嘞!”
“那是不是也找了一个特别能干的媳妇?”苟句问道。
大娘喝了一口放在炕桌上的茶,接着说道:“后来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带领下,战争结束了,人民解放了。”
馨柔、苟句和司机老王三人津津乐道的看着大娘,笑着继续听大娘说。
“国家实行知识分子下乡的时候,那一年,一个带着眼睛的北京女孩来到了俺们村,就是这个女孩,后来成了这个小伙子的妻子。那时的人们都无法接受她,穿着裙子,带着个眼睛,村里很多妇女背地里都视她为怪物,她满腹经纶的学问在这个村里也变成了一文不值,她们不懂她的知识。
那时候,这个小伙子经常骑着车去北京卖糖葫芦,因为这里的人穷,穷得也吃不起他的糖葫芦了,所以,每天他都会起个大早,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沾一锅去北京走街串巷叫卖,啥时候卖完了啥时候回来。后来,与众不同的小伙子引起了知青女孩的关注,知青女孩嘞看他经常去北京,就让这个小伙子给她家里送平安信,渐渐地,这一来二去,两个人话题就多了,就相爱了。知青女孩也不住在大队部安排的宿舍房里了,住进了五间大瓦房内,搭起的土炕冬天烧得暖暖的,不会觉得寒冷,村里的女人啊也都说知青女孩有福气;夏天,小伙子骑着自行车从北京回来,会从供销社买回来一台电风扇,于是啊,他家就成了俺们村第一家通电的人家。”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ICP备案号:
 ICP备案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039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