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窗外
我已经离开你四年了,杨过。张皑书看着北京的天空,自言。
大学毕业后,张皑书进了北京一家国企单位开始上班。之所以选择北京,是因为她不能回家,也不能离得太远。
在上班之前,张皑书约着萧晓一起去了坤云一中,她们的母校。萧晓没有考上梦寐以求的研究生大学,准备再复习一年,继续备考。
她们俩走过曾经走过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又盖了两栋新教学楼,以前她们经常去的小食堂也被拆了。一切都在改变,一切都会改变,何况是人。
学生们刚考完试回家去了,教学楼里空空的。她们爬上五楼,去了高三时的那个教室。
张皑书走到门口,停顿了一下,然后慢慢的走进去。从前她一进教室便会看向讲台,这次她仍下意识的看过去,空空荡荡。她叹了口气,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来。好像被强迫的,她深呼吸了好几次,她感觉有东西使劲儿的压着心脏。那是时间,已经过去的四年的时间。
她低头看了看课桌,又抬头看了看讲台,像从前一样。她想起了李清照的那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萧晓,跟你说件搞笑的事。”张皑书看向萧晓。
“嗯。”萧晓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沉思。
“记得高三有一天,我下第一节课就把凳子搬到桌子上了,我以为是课间操时间了,准备值日,那时候学得脑子都傻了。然后我昏昏沉沉的看见杨过在讲台上笑,还纳闷怎么回事,然后刘阿美戳我,说这是第一节课。我尴尬死了,赶快假装低头去地上捡东西,然后又装着样把凳子搬下来,想想真是丢死人了。最讨厌的是杨过,他一个劲儿的在那儿笑,气煞我了。”
“大书……”
“嗯?”
“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忘记高中生活。”
“永远都忘不了吧。”
两个人都看着对方,长长深深的叹气。
“萧晓……”
“嗯?”
“你说他喜欢过我吗?”张皑书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杨过从前就是这样看着她的。
“又是这个问题。你觉得我的回答有用吗?”
“你再回答一次,好吗?”
“喜欢过,我觉得喜欢过。”
“真的吗?”
“嗯。你应该去问他。”
“你还喜欢楚奥杰吗?”
萧晓不做声。
“你给他写信,他给你回了吗?”张皑书问。
“没有。再也没有联系。”
“所以我不敢给杨过写。他沉默,比拒绝更能杀死我。”
“至少我现在轻松了,我已经让他知道了我的心意。”萧晓说。
“萧晓,上研究生好好找个男朋友,听到了吗?”
“别说我,你呢?你什么时候找?”
“我?我会找的。”
在离开教室之前,张皑书在黑板上留下一行字:319,杨过。
回到家后,张皑书给杨过发了一个短信。
“老师,我今天回咱们学校了,我把曾经待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回顾了一遍,还去了咱们高三的教室,摸了摸我曾坐在靠窗那边的暖气,所有美好的回忆都涌上心头,却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老师,我好想你们,好想咱们班。我还去了你原来的办公室,可是已经变成语文组了。老师,高中三年你对我太好了,以致现在再没有一个人对我这么好。老师,你永远都是我的老师,我永远都是你的学生。老师,你一定别忘了我。你的学生,张皑书。”她鼻子发酸,眼睛里渗着眼泪。
她没有再叫他哥哥。因为只要她是他的学生,他就永远不能赖账。她要做他一辈子的学生。
她等了两天,从期待到寞落,最后放弃。他已经有家了,他哪有时间和心思再想起这个几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呢。
可是,晚上,她拿过手机接收新短信时,看到那个名字是老师。她摁下打开键。
“过去是美好的,明天我们带着憧憬和希望开拓崭新的未来,你是优秀的,所有人都支持你。”
张皑书读完,她能感觉到杨过在尽量远离她。对不起,我又犯错了,我发誓,这是最后一次给你发这种短信,以后纯粹是师生的语气。
她合上手机,关了灯,躺下,让自己睡觉。有温热的液体从眼角往下流。
从学生转换为一个工作人员,这个角色的大变换,对张皑书来说有些难适应。尤其在国企里,不仅要把工作做好,还必须要会察领导言,观领导脸色。说得俗点,就是要学会讨好领导。
也许以张皑书以前的性格,她可以做到。最起码总是笑嘻嘻的,开朗外向爱说话,也会惹领导喜欢。可是,她已不是以前的她。现在,也许是年龄的增长,也许是感情的磨练,她变成了一个喜欢安静的人。
她问自己,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以前那个调皮捣蛋,让所有人头疼,时刻都在欢笑的我,还是现在这个不爱说话,却喜欢上从前最头疼的文学和安静的我。她感觉自己的青春,被一个强霸的东西,分裂成两半,而横在中间的是一道看不见底的深渊。
两个都是吧,只是不同阶段的我而已。
张皑书每天上班,要不然和要好的几个女同事一起逛逛街,唱唱歌,其余的时间她都在看书,她爱上了看小说。仍然,她与所有男同事保持距离。
《窗外》,是张皑书无意中发现的一本琼瑶的小说。她上网查后知道,这是琼瑶的处女座,而且可以算是自传。是关于师生恋的故事。
她怀着急切的心情看了,看了两遍,用两个晚上的时间。整夜,泪流不止。
“老师,你要我走?”她轻轻的问,站直了身子,转向门口。康南迅速的把手压在她的手背上,于是,一股旋干转坤般的力量征服了他,他握紧了这只手,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口。江雁容的眼睛燃烧着,嘴里模糊的重复的说:“老师,老师,老师。”
康南抚摸着这只手,这手是冰冷的。
“你穿得太少了!”他说。
“中午脱了一件毛衣,下午忘了穿。”她说,轻声的,眼睛里在微笑。
康南不再说话,就这样,他静静的站了好一会儿。然后,康南叹了口气,把江雁容揽到自己的胸前,他揽住她,让她弱的,黑发的头靠在他的胸口。他不再费力和自己挣扎,他低声说:“从没有一个时候,我这么渴望自己年轻些!”
随着故事向前推进,张皑书的心脏被挤入狭隘的黑洞。她回想当初杨过握住她整只左手时温暖和神奇的感觉,至今她一直保护着它,不让任何男生碰到。直到看见“揽到自己的胸前”,她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
我知道,忘记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许用尽一生性命也做不到。你以前是不是也想这样,只是你知道你不能,你怕毁了我的未来。你是对的,你是为我好,走到这一步,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看到结尾,康南那样悲戚的结局,张皑书心里哭想:康南,幸亏你是康南,不是杨过,幸亏我们接受了命运,虽然痛苦不堪,但是我好庆幸,好庆幸!杨过,你要幸福的生活,我不乞求你想我,我只要你幸福!
未来好多天,张皑书睁着两只大核桃眼去上班。
“你最近怎么了,好像每天晚上都哭?”和她最要好的一个女同事麦晓夕问她。
张皑书看向她,肿胀的眼睛努力睁开一条缝。“呵呵,没有,只是没睡好而已。”
“你也和你男朋友分手了?”晓夕猜道。
“没有,我没有男朋友。”
“骗人,我才不信呢。你条件这么好,怎么可能没有男朋友。”
“真没有,有男朋友还和条件好不好有关系?”
“也不是,只是感觉你应该男朋友才对。”
“你有吗?”
“快分了。”晓夕的语气轻松。
“为什么?也是所谓的性格不合适?”
“不是。因为他不愿意为了我来北京,我也不可能和他回老家,所以,就这样了。”晓夕耸耸肩。
“那你可以为了他跟他回去。”
“我不想回去。我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他来北京,要不然就拜拜啦。”
“哦。”张皑书多么希望杨过需要她,只要他一句话,她立刻会放弃一切回去找他。甚至,她曾不厚道的想象,如果有一天他的妻子离开他,不论她身在何处,她都会回去与他在一起,她会把他的孩子当自己孩子来疼爱。
可是,他并不需要我,他完全不需要我。甚至,他几乎想不起我。
“还是不要这么轻易就分手,再想想办法,两个人能在一起,是老天爷给的太大的恩惠,你们要珍惜。”张皑书对晓夕说。
“没办法,除了他来北京。”
“你也可以回去。”
“我不会为他付出那么多的,到时候我一定会后悔的。”
“那你男朋友也是人啊,他也很可能害怕这样付出以后代价太大,毕竟在北京混确实不那么容易。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付出才行,他不行,那你就付出吧。”
“大书,是你太感性了,又或是我太理性了。总之,我不会那么做。如果他爱我就会为我来北京,如果不来,只能说明他不爱我,那我们也没有在一起的必要了。”
“好吧。”张皑书不再说了。
在她心里,对杨过,从未想过谁付出多少与值不值这种问题。这样计较,只能怪,爱的不够深。
上班后,张皑书的第一个生日,自己一个人过。她什么都没有做,除了在诗集中写下这首诗。
《今天是我的生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
所以我允许自己,
想念你,
想念整整二十四个小时。
允许自己翻开,
徐志摩那本诗集,
直接翻到那一页,
流着眼泪默读《雪花的快乐》,
允许自己想象,
是一朵雪花,
在茫茫的天空里,
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我永远清楚从不彷徨,
悄悄地飘入你温暖的心胸,
消溶……
然后我将永远属于你,
再不会因为思念太深,
伤害自己。
我允许自己继续安静沉迷,
允许这颗疲惫的心牢牢靠在左岸,
深深依偎,
……
直到明天来临。
野鸟记
“老师,最近好吗?”张皑书在看过《窗外》后几天,给杨过发了一条问候短信。
这条信息是她在稍微的憧憬中发送的,憧憬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也许只是抱着尝试的心情想得到他的一点音讯,也许还带着一点害怕,害怕她在他心里如果不存在了……
上次杨过跟她说,他有女儿了,张皑书顺了好长时间才顺过来这个事实。他当爸爸了,不仅更幸福,肩上也有了责任,我真的不应该再去打扰他,我怎么又给他发短信了。
她对他的思念,已经成了不可挽救的悲伤。
杨过,希望你没收到这条短信,就当我没发。
张皑书从水房回来,听到手机震动停止了。她一看,是杨过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