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25700
成片时长:约85分钟
阅读:7824
发表:2021/1/7
主旋律,古装 电影剧本
稷下学宫风云
王魁 [天津]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1-A-00111】


  邹衍倔强地。
  邹衍:我已经如实都招了。
  司寇压抑着愤怒。
  司徒用手按住司寇,叫牢房外的两个美女。
  司徒:进来进来。
  两个美女用手在鼻子前扇动着进来。
  司徒对邹衍说。
  司徒:看见了吗?说出黄金在哪,这两个美女就归你,找回黄金你也有份儿。
  邹衍蔑视地。
  邹衍:你们懂得黄金吗?南山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多金玉;西山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其上多金玉;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多金玉,你们懂吗?连黄金都不懂,金玉你们更不懂了!哏!
  两个美女用手在鼻子前扇动着,扭动着扭出牢房,与满身雪花的记述官在牢房门口撞个满怀。
  记述官急急挤进门。
  记述官:大王急等要看卷宗呢!
  司寇、司徒两人脸变色。
  
  场号:065
  时间:日
  人物:燕惠王、宫人
  场景:王府内/王府外下雪
  宫人守在门内。
  燕惠王面朝窗外,看着王府外下雪,自语。
  燕惠王:看来他没有对燕国产生敌意,更没有颠覆燕国的行为,所发表的言论只是限于文化······这六月降雪,看来是一起冤案·····
  燕惠王转过身来,对站在门边的宫人命令。
  燕惠王:传司寇、司徒,释放邹衍。
  宫人:是。
  宫人退下。
  
  场号:066
  时间:夜
  人物:邹衍
  场景:土屋内
  在油灯下,邹衍低头在木简上书写。
  木简上有醒目的三个大字:山海经。
  邹衍一边写一边坚定地自语。
  邹衍:我要将未完成的《山海经》再记录下自己反省的过程,叫经不但是经典的经,也成为经过的经。
  闪回场号039:
  10岁的邹衍:老师,您说每个字都有阴阳,我想了半天也没找出阴阳来。
  鬼谷子:那你说说“白”字。
  10岁的邹衍:洁白。
  鬼谷子:徒然;没效果。
  10岁的邹衍想了想
  10岁的邹衍:“黑”字是暗的看不见。
  鬼谷子:不公开的;狠毒;坏。
  10岁的邹衍:成熟的“黄”。
  鬼谷子: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的“黄”。
  10岁的邹衍:黑色的“青”
  鬼谷子:年轻;不成熟;茂盛的样子,这都属于“青”。
  10岁的邹衍:“牛”的神气。
  鬼谷子:固执、轴。
  10岁的邹衍:褐色的“赤”。
  鬼谷子:空;裸露。
  10岁的邹衍:“木”,成才。
  鬼谷子:呆木。
  10岁的邹衍:“鬼”:死后的灵。
  鬼谷子:机灵;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
  10岁的邹衍:“天”,最高;上空。
  鬼谷子:天生;经历阴阳的昼夜。
  10岁的邹衍:“土”:也为民俗。
  鬼谷子:质朴。
  10岁的邹衍:“怪”,与人不一样。
  鬼谷子:也为埋怨。
  10岁的邹衍:“水”,柔弱胜刚强。
  鬼谷子:也为含水分的不实、假。
  10岁的邹衍仰脸思考。
  鬼谷子:专注的看一面,把眼放在中间,也会把事情看偏的。
  10岁的邹衍疑惑地。
  10岁的邹衍:一只眼长在中间,那不成了怪物了?
  鬼谷子:你看人,都是两只眼睛,一只眼睛不就看见了吗,长两只眼睛就是要两面,两只耳朵就是要听两面······
  10岁的邹衍抢着问。
  10岁的邹衍:老师,两个鼻子眼我知道,那嘴怎么就一张呢?
  鬼谷子:东西你从嘴里吃进去了,从哪出来呢?
  10岁的邹衍笑。
  10岁的邹衍:老师,我明白了,字都有两个意思,用上哪个意思就为阳,用不上的就为阴。
  鬼谷子笑。
  闪回场号043:
  邹衍:我只跟老师学了字,还没跟老师学文呢!
  鬼谷子:文是字拼出来的,字包含天下的文,懂得了字就能编出天下奇章。
  邹衍恍然悟。
  闪回场号043:
  鬼谷子:要记住,辨别事物的道理也是识字的道理,聚合、颠倒,不可一概而论。
  邹衍:老师,学生记住了。
  鬼谷子:尤其要记住那个“四”,那是我最新写出来的,只传给了你一人。
  邹衍:老师放心,学生都记住了。
  墙边的桌子上堆满一小卷一小卷捆着的木简。
  邹衍迟疑地扭头看看堆着的木简自语。
  邹衍:就到三十二章结束,不能超过《中庸》的三十三章···
  邹衍又低头沉思,渐渐坚定,自语。
  邹衍:···不能署名···还要用字加密!加密!
  在油灯下,邹衍低头继续在木简上书写。
  
  场号:067
  时间:日
  人物:司徒、两个役卒
  场景:司徒府内
  司徒与两个役卒密语,然后交给两个役卒两个装的满满的布兜。
  两个役卒分别揣起布兜,退下。
  
  场号:068
  时间:日
  人物:司寇、另两个役卒
  场景:司寇府内
  司寇与另两个役卒密语,然后交给另两个役卒两个装的满满的布兜。
  另两个役卒分别揣起布兜,退下。
  
  场号:069
  时间:日
  人物:司寇、两个役卒
  场景:司寇府内
  司寇被两个役卒刺杀而亡。
  
  场号:070
  时间:日
  人物:司徒、两个役卒
  场景:司徒府内
  司徒被另两个役卒刺杀而亡。
  
  场号:071
  字幕:燕齐两国的战事停息,齐闵王已死,齐襄王继位,稷下学宫又恢复了过去的繁华。
  
  场号:072
  时间:日
  人物:齐襄王(中老年)、四名武士、宫人、邹奭(66岁)、无名学子6—15(60岁左右)、众学子(年轻)、两名鼓手
  场景:稷下学宫内
  齐襄王坐在亭子下高大的石椅上。
  (齐襄王的头像旁有齐襄王名字的字样)
  四名武士分列在两旁。
  石椅前放一个宽大的石头桌案。
  桌案齐襄王的左手端,站立一个宫人。
  石头桌案前面的左右,各摆放一块略略有点厚度的四方石头。
  邹奭坐在石头桌案前面左边的一块略略有点厚度的四方石头上。
  高大的石椅前亭子的三面,地下都有些间隔地摆放一块块略略有点厚度的四方石头,石头上散坐着盘腿而坐的众学子。
  亭子的一边,摆放两个两边是凤头、中间立着的鼓,两名鼓手守在后边。
  齐襄王问盘坐在眼前的邹奭。
  齐襄王:传播《山海经》,为什都不解?
  邹奭:大王,博闻强识的屈原看了《山海经》不解,忧闷的都投了江,何况我等。
  无名学子6:屈原投江可不单是为了不解《山海经》,还因为屈原被流放后,楚国在对战秦国的战争中不断败退,屈原也心如死灰,最终在汨罗江投江。
  无名学子6:屈原在《天问》长诗中有一百多个问的不解呢,怎么会不忧闷。
  齐襄王问邹奭。
  齐襄王:屈原不解《山海经》什么呢?
  邹奭:屈原在《天问》长诗中有七个对《山海经》的不解。
  齐襄王:哪七个?
  邹奭: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斡维焉系,天极焉加?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昆仑悬圃,其尻安在? 河海应龙,何尽何历?日安不到,烛龙何照?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齐襄王:你怎么看?
  邹奭连说带比划。
  邹奭:阴阳参合而生天,道是本体的演变;阴阳是系在天体轴的绳,天极不动是设在阴阳的枢纽;大禹由鲧生出,是失败变化于成功;昆仑山上玄圃仙境,它的尾部是设在高高在上的伦理上;应龙是以应该的能耐画在实处,河海是以低流通顺利;太阳光辉,照明能耐才能普照;蛇能吞下大象,那是灵的贪心无止。
  齐襄王:嘿!不愧为“雕龙奭”。
  齐襄王伸手示意两个鼓手击鼓。
  两个鼓手击鼓。
  鼓声雷动。
  无名学子7:《管子地数》中说的里数,在《山海经》中却说是大禹说的,这是在抄袭。
1 ... 5 6 7 8 9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虚谷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编剧
    江山多
  • 学生
    没有昵
  • 学生
    没有昵
  • 编剧
    潭希
  • 学生
    J20
  • 学生
    Tin
  • 其他
    pet
  • 学生
    钟玖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9号)
      *

该编剧的其他作品

家运(主旋律, 家庭)
苏醒(喜剧)
悲情秋海棠(爱情,)
镜花缘之女儿国(喜剧, 奇幻)
镜中花仙缘(奇幻)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血战飞云岭(主旋律, 军事)
解放青海(主旋律, 军事)
逃出传销窝(主旋律)
特战穿越:锦衣卫之路(动作, 奇幻, 古装)
天鹰行动(主旋律, 动作)
大军南下之人在征途(主旋律, 军事)
立正,别闹!(主旋律, 喜剧, 农村)
望夫崖下的女人(主旋律, 爱情)

同类推荐作品

一王六十妃(喜剧, 古装)
山城剿匪记(主旋律, 动作)
老板,别跑!(主旋律, 喜剧,)
老支书(主旋律, 农村,)
大受降(主旋律)
解放青海(主旋律, 军事)
唐东杰布(古装)

同类最新作品

三国·太平篇(古装)
崖山海战(古装, 军事)
芝麻花开(主旋律, 喜剧, 农村)
身份(主旋律, 悬疑, 犯罪)
不凡的间谍生涯(主旋律, 谍战, 犯罪)
草原集结令(动作, 古装, 军事)
孤绝:恐怖如斯的炼狱(奇幻, 冒险, 古装)
孤绝:意识形态的觉醒(动作, 奇幻, 古装)

同类随机作品

原始森林的婚礼(主旋律)
江山(主旋律, 农村)
民国大劫案(主旋律)
义重于生(下)(古装, 军事)
龙脉Ⅰ:妖神之乱(下)(主旋律, 动作)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