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04301
阅读:11862
发表:2017/10/30
奇幻
小说
撰纸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撰纸
第一章
第一节. 日出与日落的时间是对称的
窗子的位置很高,只折进来了一点光线。屋子里暗得要命,勉强只能看到桌椅的轮廓,元启斜靠在椅子上坐着,从那个角度望向窗子只可以看到天空,天空是很浑浊的橙色。她感觉自己已经在这里坐了很久了,于是挪挪身抬起胳膊,意识到手中握着一面小镜子,她看向镜子中的自己,看到自己的眼睛。映像是模模糊糊的,有阴影从边缘漫向中心,黑色的阴影像是墨汁在水中扩散开一样从镜面溢出了双手形状的雾气,牢牢抓住她的肩膀使她动弹不得,她用力挣扎着手却不放开那面镜子,随后一个激灵睁大了眼睛。
元启从梦境中醒来,注意了一下身边的环境,高高的窗子外边是橙色的天空,不过这时候的光线稍微明晰了一些,室内虽然还是很昏暗但感觉很清亮,周围稀稀拉拉坐了几个还在看书的人,书架、桌椅的轮廓都很清晰,每一片阴影的方向都很协调,应该不是梦了。元启知道,区分梦境与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细节,梦会将细节简化,但是在梦中总是注意不到这一点。她神情恍惚地笑了笑,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显示是十九点多,图书馆马上要关门了。她将桌子上的书整理归还后准备回家,临走时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脖子上的配饰,用手指蹭了蹭它突出的纹路,那是一个形状像眼睛一样的图腾,中心还镶嵌了一块透明的晶体。梦中的镜子上也出现了同样的图腾。
走出室外她才知道刚才下雨了,地面湿湿的,天上的云才刚散开。她一边看着天空一边用余光瞥着车来的方向,十五分钟过去了,公车来得很慢,这里稍微有些偏远,还有一段山路,蝉鸣声很响亮,透着饱满的荒凉。又过了一会儿车才来,元启急忙窜上去,车上只有三四个人零散地坐在前方。她挑了最后一排靠窗的角落里开了一点窗子,那个角度风不会吹到别人。太阳正在一点点沉到云线之后,如果说刚才的天色是朱红加点黄,那么现在太阳的颜色还要再添点深红。血?不像,她在脑子里琢磨着,光的颜色是透明的含了更多的水,而水本身若是这种颜色则没有透明感。车驶上了桥,弯曲河身上的苇草还有栖息的水鸟使被它们打碎的天空映像圆满起来。或许是桥身下陷的缘故,道面上积了足以淹过半只脚的雨水,完整地映出了天空中刚散开的云,紫色的、红色的、紫红色的,和河中的映影形成高低台效应。元启把窗户稍微开大了点,看到车轮在水面上留下了一串串颤动的波纹,这时对面的方向驶来一辆公交,交擦而过只有一瞬间,这一瞬间掀进来一阵风,把她的头发吹得散开,她仿佛听到发带断开的声音,就赶紧将窗户关上,与此同时看到对面车上有个短发女孩在盯着自己,然后一闪而过。她一恍惚以为自己的影子映到对面的玻璃上了,因为那个女孩,总感觉和她长得一样。元启摸摸自己的后脑勺,系发绳并没有断开。
车渐渐驶远了。刚才元启觉得那个女孩和她长得一样的意识看着玻璃上的自己,发现自己变成短头发了,是刚才那个女孩,自己是进入她的梦中了吗?她赶紧翻找手机想确认一下,可是手机不见了。不仅如此,其他带着的东西也都不见了,现在她身上穿的是高中时期的夏季校服,衣服口袋里是已经丢失的手表。她再抬起头时,看到太阳正在一点点从云线之后升起。
第二节. 复活计划
“门雏先生:
近来可好。前几日,我临时做决定回了一趟坞山,那天午觉醒来的时候感觉很疲惫,工作上不太顺利,不干了。就想着暂时回一趟坞山好了,我想去看看他,我承认当这个想法冒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足够使我坐立不安了。因为我一直想着再看到你(们)一眼,我被这样的想法激动,几乎是奔跑着去买了列车票。车上很难熬,我睡着了,当我被列车员叫醒的时候是凌晨,已经到站了。下车后我向南方望去,注意到了过山桥上那两列惨白的路灯,灯光并不刺眼,在夜色中尤其遥远……我居然用了“遥远”两个字,这种感觉说不出的奇妙,被我称作无论如何的愿望实现起来像一场梦,我着急想要快点回到那个我们以前生活过的地方,身体因激动而哆嗦,使冷更甚,然而气氛有些许温暖。我异常思念这里。
我在给你写信的时候就在想,为何我总是迟迟不肯提笔去描述我要讲的事,而总在描述这些无用的前景呢?有些踌躇,怕写下的话语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你知道,我的言语表达不过如此。好了,我现在要说重要的事了,你知道我发现了什么吗,当我走上山顶的台子的时候,看见房子周围的树木还有房内几间屋子的陈设都被地下长出来的一个奇怪的东西给挤开了。于是我拨开灰尘,把上面的杂物都移开,看到那东西的表面布满了像大脑皮层一样的纹路。我们不是把塔图的头颅埋在房子的地底下了吗,我就在想,难道是他的头颅长大了?生长这种事,岂不是像活物一样,难道他还活着吗?我又清理剩下的地方,越觉得露出地表的部分像是大脑的顶部一样,其它的部分应该是长到地下去了。虽然我们住在山顶上很偏僻,但是偶尔会有翻山的人路过,我一直想着这件事也休息不好,等到了傍晚的时候,我就开始动身挖地下,我没挖得了多深,但可以确定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脑形。比较奇怪的是,我没有发现有头骨的痕迹,而且这个脑袋一样的东西像墙壁一样坚硬。说实话,我在这整个过程中一直是一身冷汗,如果让它继续暴露在这里生长的话迟早会引起人的注意。另一方面,如果他真的还活着,或者说有你的帮助他就能复活的话,这是不是能让你在意一下呢?我在坞山等你。
阿莫士 ”
在这封来信整张纸上的字句没有改动过的痕迹,但字迹过分潦草,名字的笔画蘸水过重,在纸上印作一团,粘上了几处墨迹的指纹,好像是匆匆忙忙一口气写成的。门雏看完后呆坐了片刻,脑袋里没有任何抗拒,他长叹了一口气,将信纸折起来小心呈回信封,并用钥匙打开一个抽屉将信封放了进去。午饭吃毕后,他又作了一些准备,收拾好行李就出发了。
十一月的下午已经像夜晚一样清冽,湿漉漉的沥青路面映着路灯冰冷的光,风一阵一阵地把雨点刮过来,他只觉得牙齿被冻得快速张阖。为了赶时间他直接坐了客车,等他出站的时候,看见阿莫士就站在路边,五年不见,他比原来长高了很多,黑黝黝的头发稍稍有些蓬乱,眼睛里疲劳的神色很明显。早晨很冷,他轻跺着脚。
“你来得真快。”
门雏走到阿莫士身边时感受到一阵冰凉的气息,“等很久了吧,身上的温度都跑光了。”
“这是巴不得见你。”他满脸的笑容,鼻子红红的。
门雏知道,自己于阿莫士的到来,牵出另一个人的场合跟随到来,这也是阿莫士想见他的原因。他倒是对过去的一切没起过什么杂念,于是欣慰地笑着回应:“你在这里的这几天呢,情况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目前还没有,我没有察觉到它明显正在长大的这种迹象。”
“但也不排除它已经停止生长了。”
“是,毕竟已经五年了,光是算我们没来这里的时间也有三年了。一定是之前都是在地下进行着生长的。”他们边说边向山上走去,这个季节山上的植被基本凋落了,沿路都是光秃秃的树干,脚下是烂掉的叶子。
“为什么不直接发短信。我在收到你信的那天给你回了短信,可是一直没有回音才简单写了回信。”
“这里半山腰以上好像是没有信号的。”
“没有信号?我记得以前是有的。”
“不知道。”
门雏比较在意这个问题,在接近山顶的时候打开手机试了一下,的确如同阿莫士所说的那样,不是信号弱而是完全没有信号。
“这个,给你。”阿莫士从口袋里掏出几节蜡烛。“我想你一定第一时间就想去看看,是我在写信之后才发现的,那上面一些小洞口延伸出的通道,进去之后有大量壁画一样的映影。”
第一章
第一节. 日出与日落的时间是对称的
窗子的位置很高,只折进来了一点光线。屋子里暗得要命,勉强只能看到桌椅的轮廓,元启斜靠在椅子上坐着,从那个角度望向窗子只可以看到天空,天空是很浑浊的橙色。她感觉自己已经在这里坐了很久了,于是挪挪身抬起胳膊,意识到手中握着一面小镜子,她看向镜子中的自己,看到自己的眼睛。映像是模模糊糊的,有阴影从边缘漫向中心,黑色的阴影像是墨汁在水中扩散开一样从镜面溢出了双手形状的雾气,牢牢抓住她的肩膀使她动弹不得,她用力挣扎着手却不放开那面镜子,随后一个激灵睁大了眼睛。
元启从梦境中醒来,注意了一下身边的环境,高高的窗子外边是橙色的天空,不过这时候的光线稍微明晰了一些,室内虽然还是很昏暗但感觉很清亮,周围稀稀拉拉坐了几个还在看书的人,书架、桌椅的轮廓都很清晰,每一片阴影的方向都很协调,应该不是梦了。元启知道,区分梦境与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细节,梦会将细节简化,但是在梦中总是注意不到这一点。她神情恍惚地笑了笑,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显示是十九点多,图书馆马上要关门了。她将桌子上的书整理归还后准备回家,临走时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脖子上的配饰,用手指蹭了蹭它突出的纹路,那是一个形状像眼睛一样的图腾,中心还镶嵌了一块透明的晶体。梦中的镜子上也出现了同样的图腾。
走出室外她才知道刚才下雨了,地面湿湿的,天上的云才刚散开。她一边看着天空一边用余光瞥着车来的方向,十五分钟过去了,公车来得很慢,这里稍微有些偏远,还有一段山路,蝉鸣声很响亮,透着饱满的荒凉。又过了一会儿车才来,元启急忙窜上去,车上只有三四个人零散地坐在前方。她挑了最后一排靠窗的角落里开了一点窗子,那个角度风不会吹到别人。太阳正在一点点沉到云线之后,如果说刚才的天色是朱红加点黄,那么现在太阳的颜色还要再添点深红。血?不像,她在脑子里琢磨着,光的颜色是透明的含了更多的水,而水本身若是这种颜色则没有透明感。车驶上了桥,弯曲河身上的苇草还有栖息的水鸟使被它们打碎的天空映像圆满起来。或许是桥身下陷的缘故,道面上积了足以淹过半只脚的雨水,完整地映出了天空中刚散开的云,紫色的、红色的、紫红色的,和河中的映影形成高低台效应。元启把窗户稍微开大了点,看到车轮在水面上留下了一串串颤动的波纹,这时对面的方向驶来一辆公交,交擦而过只有一瞬间,这一瞬间掀进来一阵风,把她的头发吹得散开,她仿佛听到发带断开的声音,就赶紧将窗户关上,与此同时看到对面车上有个短发女孩在盯着自己,然后一闪而过。她一恍惚以为自己的影子映到对面的玻璃上了,因为那个女孩,总感觉和她长得一样。元启摸摸自己的后脑勺,系发绳并没有断开。
车渐渐驶远了。刚才元启觉得那个女孩和她长得一样的意识看着玻璃上的自己,发现自己变成短头发了,是刚才那个女孩,自己是进入她的梦中了吗?她赶紧翻找手机想确认一下,可是手机不见了。不仅如此,其他带着的东西也都不见了,现在她身上穿的是高中时期的夏季校服,衣服口袋里是已经丢失的手表。她再抬起头时,看到太阳正在一点点从云线之后升起。
第二节. 复活计划
“门雏先生:
近来可好。前几日,我临时做决定回了一趟坞山,那天午觉醒来的时候感觉很疲惫,工作上不太顺利,不干了。就想着暂时回一趟坞山好了,我想去看看他,我承认当这个想法冒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足够使我坐立不安了。因为我一直想着再看到你(们)一眼,我被这样的想法激动,几乎是奔跑着去买了列车票。车上很难熬,我睡着了,当我被列车员叫醒的时候是凌晨,已经到站了。下车后我向南方望去,注意到了过山桥上那两列惨白的路灯,灯光并不刺眼,在夜色中尤其遥远……我居然用了“遥远”两个字,这种感觉说不出的奇妙,被我称作无论如何的愿望实现起来像一场梦,我着急想要快点回到那个我们以前生活过的地方,身体因激动而哆嗦,使冷更甚,然而气氛有些许温暖。我异常思念这里。
我在给你写信的时候就在想,为何我总是迟迟不肯提笔去描述我要讲的事,而总在描述这些无用的前景呢?有些踌躇,怕写下的话语无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你知道,我的言语表达不过如此。好了,我现在要说重要的事了,你知道我发现了什么吗,当我走上山顶的台子的时候,看见房子周围的树木还有房内几间屋子的陈设都被地下长出来的一个奇怪的东西给挤开了。于是我拨开灰尘,把上面的杂物都移开,看到那东西的表面布满了像大脑皮层一样的纹路。我们不是把塔图的头颅埋在房子的地底下了吗,我就在想,难道是他的头颅长大了?生长这种事,岂不是像活物一样,难道他还活着吗?我又清理剩下的地方,越觉得露出地表的部分像是大脑的顶部一样,其它的部分应该是长到地下去了。虽然我们住在山顶上很偏僻,但是偶尔会有翻山的人路过,我一直想着这件事也休息不好,等到了傍晚的时候,我就开始动身挖地下,我没挖得了多深,但可以确定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脑形。比较奇怪的是,我没有发现有头骨的痕迹,而且这个脑袋一样的东西像墙壁一样坚硬。说实话,我在这整个过程中一直是一身冷汗,如果让它继续暴露在这里生长的话迟早会引起人的注意。另一方面,如果他真的还活着,或者说有你的帮助他就能复活的话,这是不是能让你在意一下呢?我在坞山等你。
阿莫士 ”
在这封来信整张纸上的字句没有改动过的痕迹,但字迹过分潦草,名字的笔画蘸水过重,在纸上印作一团,粘上了几处墨迹的指纹,好像是匆匆忙忙一口气写成的。门雏看完后呆坐了片刻,脑袋里没有任何抗拒,他长叹了一口气,将信纸折起来小心呈回信封,并用钥匙打开一个抽屉将信封放了进去。午饭吃毕后,他又作了一些准备,收拾好行李就出发了。
十一月的下午已经像夜晚一样清冽,湿漉漉的沥青路面映着路灯冰冷的光,风一阵一阵地把雨点刮过来,他只觉得牙齿被冻得快速张阖。为了赶时间他直接坐了客车,等他出站的时候,看见阿莫士就站在路边,五年不见,他比原来长高了很多,黑黝黝的头发稍稍有些蓬乱,眼睛里疲劳的神色很明显。早晨很冷,他轻跺着脚。
“你来得真快。”
门雏走到阿莫士身边时感受到一阵冰凉的气息,“等很久了吧,身上的温度都跑光了。”
“这是巴不得见你。”他满脸的笑容,鼻子红红的。
门雏知道,自己于阿莫士的到来,牵出另一个人的场合跟随到来,这也是阿莫士想见他的原因。他倒是对过去的一切没起过什么杂念,于是欣慰地笑着回应:“你在这里的这几天呢,情况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目前还没有,我没有察觉到它明显正在长大的这种迹象。”
“但也不排除它已经停止生长了。”
“是,毕竟已经五年了,光是算我们没来这里的时间也有三年了。一定是之前都是在地下进行着生长的。”他们边说边向山上走去,这个季节山上的植被基本凋落了,沿路都是光秃秃的树干,脚下是烂掉的叶子。
“为什么不直接发短信。我在收到你信的那天给你回了短信,可是一直没有回音才简单写了回信。”
“这里半山腰以上好像是没有信号的。”
“没有信号?我记得以前是有的。”
“不知道。”
门雏比较在意这个问题,在接近山顶的时候打开手机试了一下,的确如同阿莫士所说的那样,不是信号弱而是完全没有信号。
“这个,给你。”阿莫士从口袋里掏出几节蜡烛。“我想你一定第一时间就想去看看,是我在写信之后才发现的,那上面一些小洞口延伸出的通道,进去之后有大量壁画一样的映影。”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