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0787
成片时长:约102分钟
阅读:12483
发表:2019/10/8
谍战,悬疑,犯罪
电影剧本
密室凶杀案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密室凶杀案
淡入:
黑屏
字幕: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勿自套用。
文字慢慢淡出,将我们带入——
滴滴,滴,滴滴……(电台发报声)
轰炸机挂弹“嗡嗡”地向城市上空飞来。
城市上空响起防空警报声。
飞机机翼下炸弹落下,城市遭到轰炸。
高射机枪向天上开火。
轰炸机盘旋着飞离。
地面上一片废墟。
废墟中人们在哭泣。
(以上画面依次呈现)
背景声:1949年,北方某省城获得解放,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派出大批特务对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大肆破坏。刚刚成立的人民警察,同敌特份子做着坚苦卓绝地斗争,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这个故事就是通过破解一个谋杀案,却成功地抓捕了敌特头领,缴获了敌方电台,抓获了一批敌方特务,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卫了人民的胜利果实……
一张占满画面的电报纸。
(画面展开)看电报纸的人正在沉思,手里夹着一只烧到一半的香烟,身上披着军大衣。
字幕:国民党保密局特务代号“狐狸”潜入泉水市,已于3月27日与台湾总台通报。
外景,凌晨
三股泉水自兽头处潺潺流出,流入池中,流进护城河内。
字幕:1950年
护城河两岸柳树发出新芽,春天来了。
字幕:北方某省城
拉粪的牛车叮叮当当地响着走过并不太宽敞的街道。(刚刚解放不久,即使是省城的街道也是土路,两边都是低矮的土制民房。)
街道两旁的墙上刷着标语——打击敌特份子、建设新中国
路上行人不多,牛车在接进一个院门时迎面走来一个三十来岁的解放军战士,他叫李义雷。到院门口,战士停了下来(特写可以看到,他背着背包,但帽子上的红星和衣服上的领章都没有了),看着门口挂着的牌子:泉水特别市公安局第十一分局。
外景,院内,凌晨
李义雷走到传达,问询了下,在院子里左右看看,然后走向一间屋子,门口牌子上写着“局长办公室”。
内景,局长室,凌晨
屋内烟雾缭绕,里面的一张办公桌后坐着个手夹香烟的中年人,披着件军大衣,正在看电报,旁边有张小床。
李义雷(敬礼):报告,原第35军105师316团1营侦察排长李义雷前来报道。(接着,把手中的介绍信递了过去。)
中年人把埋在电报纸里的头抬起来,看了看李义雷,然后站起身,接过介绍信打开看了下,似乎突然醒过神来,一把握住李义雷的手(高兴地):噢!李义雷同志。你好,你好,太好了!我叫谢明志。
李义雷(下意识地):首长好!
谢明志摆了摆手:地方上不兴这个。我就负责这个分局,现在就十来号人,你就叫我老谢吧。
李义雷:那哪儿行,您是领导,还是叫谢局长吧。
谢明志(笑笑):我呢,是29军87师的,也是侦察兵出身,咱们可是同行啊。过后咱俩好好聊聊。
李义雷:好的,谢局长。
谢明志:行了,你也别跟我客气。组织上安排你来当我的副职,我也只比你早来一年多。来得好啊,侦察兵同志,我们这里正缺像你这样的人啊!
李义雷(不好意思):可是,我没接触过地方工作。
谢明志:我原来也没接触过,熟悉一段时间就好了。我们这个工作,和侦察兵差不多,都是要胆大心细,多动脑子,广泛联系群众。
停了一下,谢明志(想了想):这样,你先熟悉下人,熟悉下工作。跟我来。
谢明志走出房间,李义雷跟了去。
内景,另一间办公室
谢明志走进来,李义雷跟在后面,一个女干部正在整理房间。
谢明志:小郭。
郭芳(手里抱着一罗材料):谢局长。
谢明志:这是新来的副局长李义雷同志。
郭芳赶忙放下材料,冲着李义雷打了个敬礼:李副局长好。---------李义雷还了个礼。
谢明志转向李义雷:这是侦察组的郭芳同志,年轻,有文化,高中生毕业呢。以后就跟着你吧。
郭芳再行一礼:请首长指示!
李义雷有些慌乱:好,好。工作上的事儿,我还得多向你请教。
郭芳:请首长放心。
谢明志(满脸地笑):哈哈……咱们别整天首长、首长的,这里可不是部队。哎,小张呢?
郭芳:小张出现场了。
谢明志:小张,大名叫张天亮。小伙子本地人,刚来一年,挺能干,是个好手,以后你见了就知道了。小郭,你先领着李副局长各屋转转,认认人,然后熟悉熟悉业务,尽快融入工作。
谢明志(又转向李义雷):咱们局目前人手少,还在从各个地方调人。你暂时负责刑事这块儿,同时还要注意反敌特。城市刚解放一年多,敌人的特务组织暗流涌动,猖獗得很,不得不防啊。
李义雷:是,谢局长。
谢明志满意地点点头:好,你们先忙吧。
谢明志刚转身正准备出去,从屋外跑进来一个小伙子,浓眉大眼,一表人才。
谢明志:说曹操,曹操到,这就是小张。
小张:报告谢局长,向阳火柴厂发生命案,一人死亡,另两名同在案发现场的已被控制,工厂治保队正在维护现场。
谢明志:命案?这两天不是天天死人?国民党天天在头顶上拉铁疙瘩,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是有治保队、救护队吗?怎么找我们了?
小张:谢局长,这次不一样。这次不是炸死的,是被杀死的,还是在地下室里。是凶杀。
谢明志再转身,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李义雷:一起去看看?
李义雷坚定得点了点头。
外景,地下室外,日
谢明志带着李义雷、郭芳和小张匆匆走来,对面厂治保队队长韩又廷赶紧迎了过来。
韩又廷:谢局长,杀人了,杀人了!
谢明志:别着急,慢慢说。
韩又廷:今天一早,段瘸子他娘……
谢明志看了看他。
韩又廷:……段光平他娘过来找我,说瘸子不见了,我以为是打完媳妇又不知道跑哪儿鬼混去了,谁知道左找右找找不到,周围该问的都问遍了,最后找到这儿。这里以前是个粮库的地下室,进到地下室里一看,外面门用铁丝拧死了。我就砸门,砸了半天,里面人才把门开开。出来两个人,一个是街上的小混混唐三,一个是咱厂的小学教员赵幸原赵老师。我闻着有血腥味,进去一看,段瘸子就躺地上,死得透透的。我就叫人先把唐三和赵老师给绑起来了。
谢明志:把他俩先送局里去,我们先去看现场。地下室入口?
韩又廷指着一段破墙:那儿。
破墙周围站着几个警戒的治保队员,有两人被绑着坐在地上。
韩又廷(冲着治保队员):把他俩送公安局去。
一行人穿过乱石堆,绕过破墙,里面有个入口,众人拾阶而下。
内景,地下室通道,日
台阶往下不远,光线已经暗了下来。韩又廷打开手电筒,众人穿过过道,走到一个小门前。门是打开的,是那种老式木头门。众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去。
内景,地下室内,日
一股血腥味迎面而来。里面漆黑一片,刚进得门来,谢明志伸开两手拦住大家。
谢明志:不要破坏现场。
谢明志伸手接过韩又廷的手电筒,向四周照了照。
手电灯光首先照向正前方地面,一个人满脸是血躺在地上,光线前移,一个类似书架的东西靠在前方的墙上,然后向左右移动,四周都是墙,再往上是天花板——整个屋子不大,有个十来个平方的样子。
韩又廷:这里整个是日本鬼子藏粮食的地方,这间屋子是看管的人住的,鬼子走后就废弃了,只剩下个破木架子。这片地儿后来建厂的时候被圈起来了,当时圈的地儿大,厂里用不上,也就荒了。这儿偏,底下又黑,一般没人敢来,他们三个不知怎么跑这儿来了。
谢明志又仔细地照了下地面,地是泥地,还有几块砖头,其中几块上沾着血迹;地上因长时间没人堆积些土,脚印混乱,还有拖拽的痕迹。
韩又廷:刚发现人的时候都进来了,现场有点儿乱。没保护好现场,我也有责任。
谢明志:韩队长,你安排个人,去厂里扯条电线过来,把屋里接上电灯。线要足够长,人别进屋,把灯挂门口上。
韩又廷答应着转身走出去。
谢明志:小郭,你先进去照相。
外景,地下室外空地,日
谢明志和李义雷从地下室入口走出来,走向外面的空场地。
谢明志:义雷同志,你对今天的凶杀案有什么看法?
李义雷:死者额头两侧各有一个砸伤的痕迹,而且根据伤痕都是可以一击致命,为什么要一边各砸一下?一般习惯用砖头砸得话也是在同一地点连砸至少两下,但根据地上两边的砖头来看,却是像用了两块砖,一边砸一下。
谢明志:嗯,有道理。还有吗?
李义雷:另外,这两下每一下砸得都挺狠,这得多大仇?我看仇杀的可能性要大些。要调查下另外两个人和死者的关系。
谢明志连连点头:嗯,继续。
李义雷:我还看了看门口的木门。那个木门是老式木门,可以从里面锁死,而且门和门框间隔缝隙很小,不可能从外边拨开。而看门外的把手和门框之间,也有铁丝缠绕的痕迹。假如里面栓了门栓,外面缠上铁丝,那不就内外都打不开了吗?如果死者是进地窖后才被杀,那地窖内活着的两个人岂不就是至少有一个是凶手或者两个都是,那么凶手为什么要把自己和被害人锁在一起,是想明确告诉人们他杀了人?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功夫跑地窖来杀?直接在外边不就行了?另外,他是怎么把门从外面“锁”、或者说“封”上的?这些都不合常理啊!
谢明志:嗯,很好,你观察还是很仔细嘛,不亏是侦察员出身。我上午还要去市局开个会,你留下先负责这个案子。另外,义雷同志,在这个案件,以及近期所有案件上,你都要留心一点儿:新中国刚刚成立,这个城市也刚刚解放一年多,敌特分子不甘心,妄图对新生的工农政权搞破坏。你也看到了,最近“母鸡”天天在我们头顶飞,动不动就给我们拉铁疙瘩,我们怀疑有电台,所以要时刻提防敌人的疯狂反扑。遇到案子,要多发动群众,同时要事先考虑下同敌特分子有没有关联?会不会是特务组织潜伏在我们中间搞破坏?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汇报。
李义雷:是,局长。
外景,公安局院内,日
李义雷带郭芳和小张走进院内,正准备进办公室,隔壁传来一个老年妇女的哭喊声。
李义雷停下,皱发皱眉头:小张,看看怎么回事?
小张:是。
李义雷走进办公室
内景,李义雷办公室,日
办公桌前,李义雷正扶案写着什么。
(画外音,男声):报告。
淡入:
黑屏
字幕: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勿自套用。
文字慢慢淡出,将我们带入——
滴滴,滴,滴滴……(电台发报声)
轰炸机挂弹“嗡嗡”地向城市上空飞来。
城市上空响起防空警报声。
飞机机翼下炸弹落下,城市遭到轰炸。
高射机枪向天上开火。
轰炸机盘旋着飞离。
地面上一片废墟。
废墟中人们在哭泣。
(以上画面依次呈现)
背景声:1949年,北方某省城获得解放,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派出大批特务对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大肆破坏。刚刚成立的人民警察,同敌特份子做着坚苦卓绝地斗争,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这个故事就是通过破解一个谋杀案,却成功地抓捕了敌特头领,缴获了敌方电台,抓获了一批敌方特务,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卫了人民的胜利果实……
一张占满画面的电报纸。
(画面展开)看电报纸的人正在沉思,手里夹着一只烧到一半的香烟,身上披着军大衣。
字幕:国民党保密局特务代号“狐狸”潜入泉水市,已于3月27日与台湾总台通报。
外景,凌晨
三股泉水自兽头处潺潺流出,流入池中,流进护城河内。
字幕:1950年
护城河两岸柳树发出新芽,春天来了。
字幕:北方某省城
拉粪的牛车叮叮当当地响着走过并不太宽敞的街道。(刚刚解放不久,即使是省城的街道也是土路,两边都是低矮的土制民房。)
街道两旁的墙上刷着标语——打击敌特份子、建设新中国
路上行人不多,牛车在接进一个院门时迎面走来一个三十来岁的解放军战士,他叫李义雷。到院门口,战士停了下来(特写可以看到,他背着背包,但帽子上的红星和衣服上的领章都没有了),看着门口挂着的牌子:泉水特别市公安局第十一分局。
外景,院内,凌晨
李义雷走到传达,问询了下,在院子里左右看看,然后走向一间屋子,门口牌子上写着“局长办公室”。
内景,局长室,凌晨
屋内烟雾缭绕,里面的一张办公桌后坐着个手夹香烟的中年人,披着件军大衣,正在看电报,旁边有张小床。
李义雷(敬礼):报告,原第35军105师316团1营侦察排长李义雷前来报道。(接着,把手中的介绍信递了过去。)
中年人把埋在电报纸里的头抬起来,看了看李义雷,然后站起身,接过介绍信打开看了下,似乎突然醒过神来,一把握住李义雷的手(高兴地):噢!李义雷同志。你好,你好,太好了!我叫谢明志。
李义雷(下意识地):首长好!
谢明志摆了摆手:地方上不兴这个。我就负责这个分局,现在就十来号人,你就叫我老谢吧。
李义雷:那哪儿行,您是领导,还是叫谢局长吧。
谢明志(笑笑):我呢,是29军87师的,也是侦察兵出身,咱们可是同行啊。过后咱俩好好聊聊。
李义雷:好的,谢局长。
谢明志:行了,你也别跟我客气。组织上安排你来当我的副职,我也只比你早来一年多。来得好啊,侦察兵同志,我们这里正缺像你这样的人啊!
李义雷(不好意思):可是,我没接触过地方工作。
谢明志:我原来也没接触过,熟悉一段时间就好了。我们这个工作,和侦察兵差不多,都是要胆大心细,多动脑子,广泛联系群众。
停了一下,谢明志(想了想):这样,你先熟悉下人,熟悉下工作。跟我来。
谢明志走出房间,李义雷跟了去。
内景,另一间办公室
谢明志走进来,李义雷跟在后面,一个女干部正在整理房间。
谢明志:小郭。
郭芳(手里抱着一罗材料):谢局长。
谢明志:这是新来的副局长李义雷同志。
郭芳赶忙放下材料,冲着李义雷打了个敬礼:李副局长好。---------李义雷还了个礼。
谢明志转向李义雷:这是侦察组的郭芳同志,年轻,有文化,高中生毕业呢。以后就跟着你吧。
郭芳再行一礼:请首长指示!
李义雷有些慌乱:好,好。工作上的事儿,我还得多向你请教。
郭芳:请首长放心。
谢明志(满脸地笑):哈哈……咱们别整天首长、首长的,这里可不是部队。哎,小张呢?
郭芳:小张出现场了。
谢明志:小张,大名叫张天亮。小伙子本地人,刚来一年,挺能干,是个好手,以后你见了就知道了。小郭,你先领着李副局长各屋转转,认认人,然后熟悉熟悉业务,尽快融入工作。
谢明志(又转向李义雷):咱们局目前人手少,还在从各个地方调人。你暂时负责刑事这块儿,同时还要注意反敌特。城市刚解放一年多,敌人的特务组织暗流涌动,猖獗得很,不得不防啊。
李义雷:是,谢局长。
谢明志满意地点点头:好,你们先忙吧。
谢明志刚转身正准备出去,从屋外跑进来一个小伙子,浓眉大眼,一表人才。
谢明志:说曹操,曹操到,这就是小张。
小张:报告谢局长,向阳火柴厂发生命案,一人死亡,另两名同在案发现场的已被控制,工厂治保队正在维护现场。
谢明志:命案?这两天不是天天死人?国民党天天在头顶上拉铁疙瘩,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是有治保队、救护队吗?怎么找我们了?
小张:谢局长,这次不一样。这次不是炸死的,是被杀死的,还是在地下室里。是凶杀。
谢明志再转身,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李义雷:一起去看看?
李义雷坚定得点了点头。
外景,地下室外,日
谢明志带着李义雷、郭芳和小张匆匆走来,对面厂治保队队长韩又廷赶紧迎了过来。
韩又廷:谢局长,杀人了,杀人了!
谢明志:别着急,慢慢说。
韩又廷:今天一早,段瘸子他娘……
谢明志看了看他。
韩又廷:……段光平他娘过来找我,说瘸子不见了,我以为是打完媳妇又不知道跑哪儿鬼混去了,谁知道左找右找找不到,周围该问的都问遍了,最后找到这儿。这里以前是个粮库的地下室,进到地下室里一看,外面门用铁丝拧死了。我就砸门,砸了半天,里面人才把门开开。出来两个人,一个是街上的小混混唐三,一个是咱厂的小学教员赵幸原赵老师。我闻着有血腥味,进去一看,段瘸子就躺地上,死得透透的。我就叫人先把唐三和赵老师给绑起来了。
谢明志:把他俩先送局里去,我们先去看现场。地下室入口?
韩又廷指着一段破墙:那儿。
破墙周围站着几个警戒的治保队员,有两人被绑着坐在地上。
韩又廷(冲着治保队员):把他俩送公安局去。
一行人穿过乱石堆,绕过破墙,里面有个入口,众人拾阶而下。
内景,地下室通道,日
台阶往下不远,光线已经暗了下来。韩又廷打开手电筒,众人穿过过道,走到一个小门前。门是打开的,是那种老式木头门。众人小心翼翼地走进去。
内景,地下室内,日
一股血腥味迎面而来。里面漆黑一片,刚进得门来,谢明志伸开两手拦住大家。
谢明志:不要破坏现场。
谢明志伸手接过韩又廷的手电筒,向四周照了照。
手电灯光首先照向正前方地面,一个人满脸是血躺在地上,光线前移,一个类似书架的东西靠在前方的墙上,然后向左右移动,四周都是墙,再往上是天花板——整个屋子不大,有个十来个平方的样子。
韩又廷:这里整个是日本鬼子藏粮食的地方,这间屋子是看管的人住的,鬼子走后就废弃了,只剩下个破木架子。这片地儿后来建厂的时候被圈起来了,当时圈的地儿大,厂里用不上,也就荒了。这儿偏,底下又黑,一般没人敢来,他们三个不知怎么跑这儿来了。
谢明志又仔细地照了下地面,地是泥地,还有几块砖头,其中几块上沾着血迹;地上因长时间没人堆积些土,脚印混乱,还有拖拽的痕迹。
韩又廷:刚发现人的时候都进来了,现场有点儿乱。没保护好现场,我也有责任。
谢明志:韩队长,你安排个人,去厂里扯条电线过来,把屋里接上电灯。线要足够长,人别进屋,把灯挂门口上。
韩又廷答应着转身走出去。
谢明志:小郭,你先进去照相。
外景,地下室外空地,日
谢明志和李义雷从地下室入口走出来,走向外面的空场地。
谢明志:义雷同志,你对今天的凶杀案有什么看法?
李义雷:死者额头两侧各有一个砸伤的痕迹,而且根据伤痕都是可以一击致命,为什么要一边各砸一下?一般习惯用砖头砸得话也是在同一地点连砸至少两下,但根据地上两边的砖头来看,却是像用了两块砖,一边砸一下。
谢明志:嗯,有道理。还有吗?
李义雷:另外,这两下每一下砸得都挺狠,这得多大仇?我看仇杀的可能性要大些。要调查下另外两个人和死者的关系。
谢明志连连点头:嗯,继续。
李义雷:我还看了看门口的木门。那个木门是老式木门,可以从里面锁死,而且门和门框间隔缝隙很小,不可能从外边拨开。而看门外的把手和门框之间,也有铁丝缠绕的痕迹。假如里面栓了门栓,外面缠上铁丝,那不就内外都打不开了吗?如果死者是进地窖后才被杀,那地窖内活着的两个人岂不就是至少有一个是凶手或者两个都是,那么凶手为什么要把自己和被害人锁在一起,是想明确告诉人们他杀了人?为什么要费这么多功夫跑地窖来杀?直接在外边不就行了?另外,他是怎么把门从外面“锁”、或者说“封”上的?这些都不合常理啊!
谢明志:嗯,很好,你观察还是很仔细嘛,不亏是侦察员出身。我上午还要去市局开个会,你留下先负责这个案子。另外,义雷同志,在这个案件,以及近期所有案件上,你都要留心一点儿:新中国刚刚成立,这个城市也刚刚解放一年多,敌特分子不甘心,妄图对新生的工农政权搞破坏。你也看到了,最近“母鸡”天天在我们头顶飞,动不动就给我们拉铁疙瘩,我们怀疑有电台,所以要时刻提防敌人的疯狂反扑。遇到案子,要多发动群众,同时要事先考虑下同敌特分子有没有关联?会不会是特务组织潜伏在我们中间搞破坏?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汇报。
李义雷:是,局长。
外景,公安局院内,日
李义雷带郭芳和小张走进院内,正准备进办公室,隔壁传来一个老年妇女的哭喊声。
李义雷停下,皱发皱眉头:小张,看看怎么回事?
小张:是。
李义雷走进办公室
内景,李义雷办公室,日
办公桌前,李义雷正扶案写着什么。
(画外音,男声):报告。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