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2273
成片时长:约40分钟
阅读:7940
发表:2019/10/28
话剧舞台剧剧本
中国救捞
免费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贺 伟:快,方舟,红烧肉拌大米饭,来一碗。
卢栋梁:“生松618” 轮沉没位置在主航道上,马上与上海打捞局联系,实施船体打捞。
【方舟递过来一个资料夹。
方 舟:杜处长,这是“生松618” 轮的资料。
杜 江:“生松618” 轮是集装箱型船,船长49.8米,宽10.2米,型深3.4米,载重1000吨,途经长江口南支航道海域时,船体破损进水正位沉没,29个货柜沉入大海。
卢栋梁:马上和上海打捞局组织联合潜水小组和船舶设备,对难船进行水下探摸,查清“生松618” 轮沉没水域水深情况。
杜 江:好。
卢栋梁:尽快对难船进行打捞清障工作,将“生松618” 轮打捞出水。
【方舟正吃饭,手机铃响。
方 舟:喂,成欣。
成 欣:昨晚累了吧?
方 舟:嗯, 4起险情。
成 欣:找时间眯一会儿,10:00还有救助演习呢。
方 舟:没事儿,习惯了。你几点到?我去接你。
成 欣:不用,局里会派车接我们的。不和你说了,你先睡一会儿吧。
方 舟:好,一会儿见。
【杜江指指方舟,悄悄和卢栋梁说。
杜 江:小女朋友电话,北京搜救中心的成欣。
卢栋梁:嗯,金童玉女啊。
【卢栋梁和杜江边说边下。
第二幕 救助演练 2017年 [背景是东海救助局救助演练现场]
【杜江、方舟等在紧张地忙碌着,卢栋梁引宋辉、王亮等领导上。
杜 江:局长好。
方 舟:局长好。
王 亮:你们好。
卢栋梁:本次演练,救助直升机B-7346、“东海救115”轮、“东海救311”艇、“华英399”艇等专业力量全程参与,并完成各项演练科目。
【杜江递上文件夹。
杜 江:局长,这是演练预案。
【王亮等认真地看着预案。
卢栋梁:演练模拟一艘货船航行时失火,导致人员落水失踪险情的应急处置响应。
王 亮:预定科目有哪些?
卢栋梁:参演专业救助力量要完成救助直升机紧急救援、近海高速艇水面救生、直升机快速转运及紧急医疗救护、船舶消防等项目。
【王亮看看手表。
王 亮:还有10分钟,准备开始吧。
【屏幕上展示救助演练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EyNjAxNjI3Mg==.html
成 欣:随着一声号令,东海救助局2017年救助演练正式开始,演练模拟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受集装箱船和散货船撞击影响,船上船员不慎受伤,掉落水中,东海救助局接到报警后,救助人员迅速携带救助设备赶往现场,展开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救助行动。在无人机搜寻到落水人员位置后,无人艇水面运送救生圈,救助直升机、救助轮先后救起两名落水人员,并通过直升机将受伤人员迅速转移。随后碰撞船只火势增大,救助船前往起火船只附近进行灭火作业,经过喷水灭火和冷却,火势得到有效控制。而船体撞击后,破损船体出现燃油泄漏问题,在无人机进行油污情况勘查取证后,救助直升机装载潜水员滑翔至破损寻测水面,完成了水下应急封堵。本次演练,共动用了6艘救助船艇、2架直升机和一系列的应急装备和救助力量,150人参加了演练。通过救助演练,检验了海上综合救助能力。
【演练结束,王亮简单地做了总结。
王 亮:本次救助演练,按照“装备应用娴熟、技术手段先进、行动程序科学”的既定目标,突出了技术综合、练战合一的特色。
【郑志手机铃响。
郑 志:喂,你好,我是郑志。
值班员:局长,昨天晚上有两个出浅救助。
郑 志:嗯,请讲。
值班员:一艘6.5万吨级外籍滚装船,因操纵不当在西沙海域搁浅。“南海救115”轮、“南海救117”轮分别奔赴事发海域,与广州打捞局“德兴”轮会合。“南海救117”轮和“德兴”轮在遇险船艉部并拖、“南海救115” 轮在遇险船艏部横拖,采用三船联合的方式拖带出浅。遇险船按照预定轨迹成功穿越复杂浅滩区,被拖至预定水域抛锚。
郑 志:嗯,辛苦了。
值班员:一艘35米无名改装油船在阳江港9号浮标附近水域因避让它船搁浅。“南海救302”艇全速赶往现场。发现油船左船尾搁浅,载货油50吨,暂无进水情况,经多次拖带出浅未果。“南海救204”轮抵达现场增援。通过过驳货油作业,利用涨潮时机,遇险油船脱浅。
郑 志:好,你们辛苦了。
【郑斌对王亮道。
郑 志:昨天晚上,两起出浅救助。
王 亮:一场强台风,惹了多少祸。
郑 志:是啊。
王 亮:下个月,和香港民航处联合组织的航空器事故搜救和打捞桌面推演,准备得怎么样了?
郑 志:基本准备就绪。桌面推演分为接警响应、现场搜救和水下打捞三个阶段,模拟一架小型客机在香港国际机场东南约20海里处引擎突发故障,尝试水面迫降未果之后遇险。接到香港民航请求搜救支援的信息后,交通运输部救捞局第一时间派遣专业救助船、救助直升机和打捞工程船等救捞力量赶赴现场,随即展开海陆空立体搜救。
王 亮:南海救助局准备出动多少救助力量?
郑 志: 4艘专业救助船携带应急反应救助队和水下扫测设备赶到事发海域,展开拉网式搜寻,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和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的4架救助直升机联合搜救,救起落水人员。最后,广州打捞局专业打捞力量在前期水下扫测的基础上,打捞起遇险飞机残骸,找到模拟失踪人员“遗体”和黑匣子。
王 亮:桌面推演要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提升能力的预定目标,使救捞系统与香港民航处协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郑 志:准备围绕桌面推演情况,就深化合作机制和强化应急联动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对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置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
王 亮:好,要充分发挥应急响应、信息共享、装备互补、行动衔接、联合保障方面的资源优势,提高救助一线的应急处置能力。
宋 辉:东海局去年做的防化救援就很有亮点。结合海上危化品灾害事故的客观风险、环境特点和应急处置需求,设置了个人防护、侦察检测、人员搜救、洗消处置等基础科目,突出了实战性强的综合防化救生演练。
王 亮:是啊,他们模拟危化品船“长虹轮”在长江口水域发生氯气罐泄漏事故后的侦检警戒、伤员救助、处置回收、洗消卸装等应急处置程序,积累了处置海上危化品船舶泄漏事故的经验,增强了救助一线应对海上防化救生任务的应急处置能力。
宋 辉:上个月,北海救助局的职工技能大比武。有撇缆、水下探摸、水下电焊、水下切割、打绳结等,一共12项。参赛选手团结协作、比学赶帮,达到了锻炼队伍、提升技能、岗位技能大练兵的目的。
王 亮:北海局还开展了一次“虹吸遇险”救助专项训练,搞得也相当不错。在水下制造吸力,参训队员轮流入水接近“压力差部位”,体验总结身体不同部位被吸住的自救和被救方法,掌握水下救助“由于压力差被困”的遇险人员,提高“虹吸遇险”专项救助能力。
【方舟和成欣在一旁说悄悄话。
王 亮:方舟,什么时候喝你们的喜酒啊?
方 舟:不知道,这个要听成欣的。
王 亮:傻小子,这种事儿,哪有姑娘先开口的。
宋 辉:方舟,记着啊,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这好姑娘给我盯紧喽。
【几个人一起笑起来。
王 亮:怎么样,卢局长,把方舟借给我吧。别让人家小朋友一南一北的总不在一起呀。
卢栋梁:呵呵,还借,借出去就还不回来啦。
王 亮:老兄,你们东海救助局,是老大哥单位,要有全局观念吗。
【卢栋梁转身对宋辉道。
卢栋梁:老局长,你给评评理,这些年,我培养一个调走一个,培养一个调走一个,真把我们东海局当黄埔军校了?
郑 志:哎哎,卢局长,你可别这么说,我们南海局不也一样,这几年接二连三的借调、借调,我的后备力量也是严重不足啊。
王 亮:是啊,人才贮备、人才贮备。从2009年开始,救助打捞局与大连海事大学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对口培养救助打捞人才,这几年已经初见成效了。
【王亮指着方舟等道。
王 亮:前几届毕业生,已经初露头角,发挥作用了。
【一队穿大连海事大学校服的大学生走过来。
王 亮:看看,我们救助队伍的接班人来了。
【大学生七嘴八舌。
A同学:局长好。
B同学:局长好。
王 亮:同学们好,来看救助演练了?
C同学:是,我们前几天到上海基地实习,正好赶上这次海上救助演练。
王 亮:有什么感受?
D同学:风暴潮头,彰显英雄本色。
E同学:惊涛骇浪,炼我赤胆忠心。
【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王 亮:知道什么是救捞作风吗?
ABCD: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王 亮:对,我们的救捞作风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我们的救捞使命就是:保障水上人命、环境、财产安全。
宋 辉:我们国家的海上专业救捞机构1951年成立,60多年了,中国救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救捞队伍刚刚建立的时候才120人,当时靠手拉、肩扛,发展到现在,空中有救助直升机、水面上有大型专业救捞船舶、水下有抢险打捞装备,形成“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救捞人为救捞事业前赴后继,与时间争速度,与狂风争力量,与恶浪争高低,把生死置之度外,把青春年华奉献给救捞事业,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海上救生抢险和沉船打捞的壮丽诗篇。中国救捞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奋斗史。
郑 志:随着国家对海上救捞事业的重视,我们的救捞队伍取得了快速发展。我们现在有各类救捞船舶195艘,救助直升机20架,饱和潜水作业能力达到300米,还有水下机器人ROV作业能力达到3000米,水下扫视能力深度达到6000米。北起鸭绿江江口,南到西沙海域,我们建立了24个救助基地、84个海上救助值班待命点,有8个飞行救助基地和71个飞行起降点,建立了覆盖我国重点水域的立体救捞网络体系。
卢栋梁:是啊,60多年来,中国救捞已经成为国家海上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承担起我国海上人命救助、海上应急抢险打捞、海洋环境保护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使命,为人民群众海上安全出行和国家海洋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王 亮:中国空中救助体系从零起步,目前拥有4支飞行队,12架救助飞机。救助队伍、打捞队伍、飞行队伍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三位一体的岗位职责;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潜水打捞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这一体系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可以应对海上发生的任何类型的事故灾难。
宋 辉:我们的救捞愿景就是:建设一支精干、实用的国家专业应急抢险救助打捞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我们的救助目标就是: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在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我们的救助精神就是……
ABCD: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第三幕 “桑吉”之殇 2018年 [背景上海搜救指挥中心]
【王亮等在紧张地听取应急领导小组专家汇报。
洪 青:2018年1月6日20时许,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与中国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事发时“桑吉”轮载有凝析油11.13万吨,船上有伊朗籍船员30人、孟加拉籍船员2人。“长峰水晶”轮载有高粱约6.4万吨,船上有船员21人,均为中国籍。碰撞事故导致“桑吉”轮货舱起火燃烧并且持续剧烈燃爆,32名船员失踪。
【屏幕上展示救助“桑吉”轮视频。
http://newvod.mot.gov.cn/jtbvod/Player/playWMV.aspx?VideoId=2019422947312761&StorageId=10&KindId=102&VideoAffixId=1642&VideoName=%E6%95%91%E6%8D%9E-%E6%A1%91%E5%90%89%E8%BD%AE0428.wmv(交通部局网站视频)
肖 越:碰撞发生后,“桑吉”轮一直在燃烧,不时发生爆燃,船体右倾,受海流、风力影响向东南方向漂移。火势猛烈,浓烟较大,船体发生长时间燃烧,温度较高,存在爆炸、沉没等危险,挥发和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大,加上海况恶劣,现场救援工作的难度巨大。
洪 青:碰撞事故导致“桑吉”轮货舱起火燃烧并且持续剧烈燃爆,32名船员失踪;“长峰水晶”轮受损起火,21名船员弃船逃生后被附近渔船救起。
卢栋梁: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上海海上搜救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协调指派海事执法船“海巡01”轮和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1”轮、“东海救117”轮,第一时间赶赴事发水域,协调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的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通知附近8艘渔船扩大搜寻范围,协调事发水域附近的“马士基山姆”轮等6艘过往商船参与搜救。
洪 青:在搜救过程中,我们还协调了韩国、日本等国搜救力量参与海上救援。7日上午,韩国海洋警察厅派出1艘海警船和1架固定翼飞机抵达现场展开搜寻。
肖 越:8日上午,“东海救117”轮在事发水域发现并打捞起1具身着浸水保温服的落水人员遗体,后经确认为“桑吉”轮遇难船员。9日下午,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组织专家对安排救助船舶靠近“桑吉”轮并喷洒泡沫灭火进行评估,制定登船预案。
卢栋梁: 10日12时许,日本海警“KOSHIKI”轮抵达现场,并与现场指挥船“海巡01”轮建立联系。连日来,现场指挥船“海巡01”轮组织10多艘救助船舶以“桑吉”轮为基点,在1000多平方海里水域展开不间断搜寻。
洪 青:由于“桑吉”轮仍有燃爆现象并有较大浓烟,随时都有沉没危险,救援船舶只能实施喷洒泡沫灭火作业。在10日和11日的作业过程中,“桑吉”轮均发生剧烈爆燃,一度迫使作业船舶后撤。据事故应急处置进展情况、“桑吉”轮起火爆燃位置以及现场气象海况,现场指挥部组织制定了登轮搜寻救助工作方案并于13日实施。
肖 越:13日上午,由上海打捞局徐军林、徐震涛、卢平、冯亚军4人,组成救援小组登船搜寻。这是单反相机记录的我们通过对讲机和救援人员的对话。
【屏幕上展示救援小组登船搜寻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MzNjQ3ODk2NA==.html
洪 青:上午7时,上海打捞局“深潜号”向“桑吉”轮船尾靠近。8时37分,4名救助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测温仪、单反相机等救援设备,被吊臂吊到“桑吉”轮船艉甲板。在甲板左舷,发现2具遇难船员遗体,驾驶台全部烧光了,取下黑匣子,从左舷返回。他们找到船员休息舱,由于室温高达89摄氏度,无法进入。
肖 越:因现场风向转变,“桑吉”轮燃烧产生的有毒浓烟不时向船艉扩散。救助人员对2具遇难船员遗体进行妥善处置,连同“桑吉”轮黑匣子一同带回。9时03分,搜救26分钟后,搜救小组4人安全返回“深潜号”。但现场船只并没有离去,“东海救117”轮、“东海救101”轮、“深潜号”分批抵近“桑吉”轮继续灭火。
【电话铃响起,方舟接起电话。
方 舟:局长,何部长电话。
【王亮接过电话。
何 建:上海搜救指挥中心吗?我是何建。我代表部领导,向1月13日冒着生命危险,登上“桑吉”轮完成搜寻任务的上海打捞局4名救助人员表示诚挚慰问,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海上救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把生的希望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危险时刻冲锋在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一次国际海上救援,搜救难度大,国际关注度高,在整个搜救过程中,我国政府始终将人命救助作为首要任务,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前期救援工作特别是登轮搜寻工作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效,你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和部领导的批示精神,立足国家政治和外交大局,按照统一部署指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桑吉”轮后续处置。
卢栋梁:“生松618” 轮沉没位置在主航道上,马上与上海打捞局联系,实施船体打捞。
【方舟递过来一个资料夹。
方 舟:杜处长,这是“生松618” 轮的资料。
杜 江:“生松618” 轮是集装箱型船,船长49.8米,宽10.2米,型深3.4米,载重1000吨,途经长江口南支航道海域时,船体破损进水正位沉没,29个货柜沉入大海。
卢栋梁:马上和上海打捞局组织联合潜水小组和船舶设备,对难船进行水下探摸,查清“生松618” 轮沉没水域水深情况。
杜 江:好。
卢栋梁:尽快对难船进行打捞清障工作,将“生松618” 轮打捞出水。
【方舟正吃饭,手机铃响。
方 舟:喂,成欣。
成 欣:昨晚累了吧?
方 舟:嗯, 4起险情。
成 欣:找时间眯一会儿,10:00还有救助演习呢。
方 舟:没事儿,习惯了。你几点到?我去接你。
成 欣:不用,局里会派车接我们的。不和你说了,你先睡一会儿吧。
方 舟:好,一会儿见。
【杜江指指方舟,悄悄和卢栋梁说。
杜 江:小女朋友电话,北京搜救中心的成欣。
卢栋梁:嗯,金童玉女啊。
【卢栋梁和杜江边说边下。
第二幕 救助演练 2017年 [背景是东海救助局救助演练现场]
【杜江、方舟等在紧张地忙碌着,卢栋梁引宋辉、王亮等领导上。
杜 江:局长好。
方 舟:局长好。
王 亮:你们好。
卢栋梁:本次演练,救助直升机B-7346、“东海救115”轮、“东海救311”艇、“华英399”艇等专业力量全程参与,并完成各项演练科目。
【杜江递上文件夹。
杜 江:局长,这是演练预案。
【王亮等认真地看着预案。
卢栋梁:演练模拟一艘货船航行时失火,导致人员落水失踪险情的应急处置响应。
王 亮:预定科目有哪些?
卢栋梁:参演专业救助力量要完成救助直升机紧急救援、近海高速艇水面救生、直升机快速转运及紧急医疗救护、船舶消防等项目。
【王亮看看手表。
王 亮:还有10分钟,准备开始吧。
【屏幕上展示救助演练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EyNjAxNjI3Mg==.html
成 欣:随着一声号令,东海救助局2017年救助演练正式开始,演练模拟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受集装箱船和散货船撞击影响,船上船员不慎受伤,掉落水中,东海救助局接到报警后,救助人员迅速携带救助设备赶往现场,展开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救助行动。在无人机搜寻到落水人员位置后,无人艇水面运送救生圈,救助直升机、救助轮先后救起两名落水人员,并通过直升机将受伤人员迅速转移。随后碰撞船只火势增大,救助船前往起火船只附近进行灭火作业,经过喷水灭火和冷却,火势得到有效控制。而船体撞击后,破损船体出现燃油泄漏问题,在无人机进行油污情况勘查取证后,救助直升机装载潜水员滑翔至破损寻测水面,完成了水下应急封堵。本次演练,共动用了6艘救助船艇、2架直升机和一系列的应急装备和救助力量,150人参加了演练。通过救助演练,检验了海上综合救助能力。
【演练结束,王亮简单地做了总结。
王 亮:本次救助演练,按照“装备应用娴熟、技术手段先进、行动程序科学”的既定目标,突出了技术综合、练战合一的特色。
【郑志手机铃响。
郑 志:喂,你好,我是郑志。
值班员:局长,昨天晚上有两个出浅救助。
郑 志:嗯,请讲。
值班员:一艘6.5万吨级外籍滚装船,因操纵不当在西沙海域搁浅。“南海救115”轮、“南海救117”轮分别奔赴事发海域,与广州打捞局“德兴”轮会合。“南海救117”轮和“德兴”轮在遇险船艉部并拖、“南海救115” 轮在遇险船艏部横拖,采用三船联合的方式拖带出浅。遇险船按照预定轨迹成功穿越复杂浅滩区,被拖至预定水域抛锚。
郑 志:嗯,辛苦了。
值班员:一艘35米无名改装油船在阳江港9号浮标附近水域因避让它船搁浅。“南海救302”艇全速赶往现场。发现油船左船尾搁浅,载货油50吨,暂无进水情况,经多次拖带出浅未果。“南海救204”轮抵达现场增援。通过过驳货油作业,利用涨潮时机,遇险油船脱浅。
郑 志:好,你们辛苦了。
【郑斌对王亮道。
郑 志:昨天晚上,两起出浅救助。
王 亮:一场强台风,惹了多少祸。
郑 志:是啊。
王 亮:下个月,和香港民航处联合组织的航空器事故搜救和打捞桌面推演,准备得怎么样了?
郑 志:基本准备就绪。桌面推演分为接警响应、现场搜救和水下打捞三个阶段,模拟一架小型客机在香港国际机场东南约20海里处引擎突发故障,尝试水面迫降未果之后遇险。接到香港民航请求搜救支援的信息后,交通运输部救捞局第一时间派遣专业救助船、救助直升机和打捞工程船等救捞力量赶赴现场,随即展开海陆空立体搜救。
王 亮:南海救助局准备出动多少救助力量?
郑 志: 4艘专业救助船携带应急反应救助队和水下扫测设备赶到事发海域,展开拉网式搜寻,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和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的4架救助直升机联合搜救,救起落水人员。最后,广州打捞局专业打捞力量在前期水下扫测的基础上,打捞起遇险飞机残骸,找到模拟失踪人员“遗体”和黑匣子。
王 亮:桌面推演要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提升能力的预定目标,使救捞系统与香港民航处协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郑 志:准备围绕桌面推演情况,就深化合作机制和强化应急联动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对航空器事故应急处置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
王 亮:好,要充分发挥应急响应、信息共享、装备互补、行动衔接、联合保障方面的资源优势,提高救助一线的应急处置能力。
宋 辉:东海局去年做的防化救援就很有亮点。结合海上危化品灾害事故的客观风险、环境特点和应急处置需求,设置了个人防护、侦察检测、人员搜救、洗消处置等基础科目,突出了实战性强的综合防化救生演练。
王 亮:是啊,他们模拟危化品船“长虹轮”在长江口水域发生氯气罐泄漏事故后的侦检警戒、伤员救助、处置回收、洗消卸装等应急处置程序,积累了处置海上危化品船舶泄漏事故的经验,增强了救助一线应对海上防化救生任务的应急处置能力。
宋 辉:上个月,北海救助局的职工技能大比武。有撇缆、水下探摸、水下电焊、水下切割、打绳结等,一共12项。参赛选手团结协作、比学赶帮,达到了锻炼队伍、提升技能、岗位技能大练兵的目的。
王 亮:北海局还开展了一次“虹吸遇险”救助专项训练,搞得也相当不错。在水下制造吸力,参训队员轮流入水接近“压力差部位”,体验总结身体不同部位被吸住的自救和被救方法,掌握水下救助“由于压力差被困”的遇险人员,提高“虹吸遇险”专项救助能力。
【方舟和成欣在一旁说悄悄话。
王 亮:方舟,什么时候喝你们的喜酒啊?
方 舟:不知道,这个要听成欣的。
王 亮:傻小子,这种事儿,哪有姑娘先开口的。
宋 辉:方舟,记着啊,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这好姑娘给我盯紧喽。
【几个人一起笑起来。
王 亮:怎么样,卢局长,把方舟借给我吧。别让人家小朋友一南一北的总不在一起呀。
卢栋梁:呵呵,还借,借出去就还不回来啦。
王 亮:老兄,你们东海救助局,是老大哥单位,要有全局观念吗。
【卢栋梁转身对宋辉道。
卢栋梁:老局长,你给评评理,这些年,我培养一个调走一个,培养一个调走一个,真把我们东海局当黄埔军校了?
郑 志:哎哎,卢局长,你可别这么说,我们南海局不也一样,这几年接二连三的借调、借调,我的后备力量也是严重不足啊。
王 亮:是啊,人才贮备、人才贮备。从2009年开始,救助打捞局与大连海事大学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对口培养救助打捞人才,这几年已经初见成效了。
【王亮指着方舟等道。
王 亮:前几届毕业生,已经初露头角,发挥作用了。
【一队穿大连海事大学校服的大学生走过来。
王 亮:看看,我们救助队伍的接班人来了。
【大学生七嘴八舌。
A同学:局长好。
B同学:局长好。
王 亮:同学们好,来看救助演练了?
C同学:是,我们前几天到上海基地实习,正好赶上这次海上救助演练。
王 亮:有什么感受?
D同学:风暴潮头,彰显英雄本色。
E同学:惊涛骇浪,炼我赤胆忠心。
【大家一起哈哈大笑。
王 亮:知道什么是救捞作风吗?
ABCD: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王 亮:对,我们的救捞作风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我们的救捞使命就是:保障水上人命、环境、财产安全。
宋 辉:我们国家的海上专业救捞机构1951年成立,60多年了,中国救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救捞队伍刚刚建立的时候才120人,当时靠手拉、肩扛,发展到现在,空中有救助直升机、水面上有大型专业救捞船舶、水下有抢险打捞装备,形成“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救捞人为救捞事业前赴后继,与时间争速度,与狂风争力量,与恶浪争高低,把生死置之度外,把青春年华奉献给救捞事业,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海上救生抢险和沉船打捞的壮丽诗篇。中国救捞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奋斗史。
郑 志:随着国家对海上救捞事业的重视,我们的救捞队伍取得了快速发展。我们现在有各类救捞船舶195艘,救助直升机20架,饱和潜水作业能力达到300米,还有水下机器人ROV作业能力达到3000米,水下扫视能力深度达到6000米。北起鸭绿江江口,南到西沙海域,我们建立了24个救助基地、84个海上救助值班待命点,有8个飞行救助基地和71个飞行起降点,建立了覆盖我国重点水域的立体救捞网络体系。
卢栋梁:是啊,60多年来,中国救捞已经成为国家海上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承担起我国海上人命救助、海上应急抢险打捞、海洋环境保护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使命,为人民群众海上安全出行和国家海洋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
王 亮:中国空中救助体系从零起步,目前拥有4支飞行队,12架救助飞机。救助队伍、打捞队伍、飞行队伍三位一体的队伍建制;人命救助、环境救助、财产救助三位一体的岗位职责;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潜水打捞三位一体的综合功能。这一体系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可以应对海上发生的任何类型的事故灾难。
宋 辉:我们的救捞愿景就是:建设一支精干、实用的国家专业应急抢险救助打捞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我们的救助目标就是:人员精干、装备精良、技术精湛、在关键时刻起关键作用。我们的救助精神就是……
ABCD: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第三幕 “桑吉”之殇 2018年 [背景上海搜救指挥中心]
【王亮等在紧张地听取应急领导小组专家汇报。
洪 青:2018年1月6日20时许,巴拿马籍油船“桑吉”轮与中国香港籍散货船“长峰水晶”轮在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事发时“桑吉”轮载有凝析油11.13万吨,船上有伊朗籍船员30人、孟加拉籍船员2人。“长峰水晶”轮载有高粱约6.4万吨,船上有船员21人,均为中国籍。碰撞事故导致“桑吉”轮货舱起火燃烧并且持续剧烈燃爆,32名船员失踪。
【屏幕上展示救助“桑吉”轮视频。
http://newvod.mot.gov.cn/jtbvod/Player/playWMV.aspx?VideoId=2019422947312761&StorageId=10&KindId=102&VideoAffixId=1642&VideoName=%E6%95%91%E6%8D%9E-%E6%A1%91%E5%90%89%E8%BD%AE0428.wmv(交通部局网站视频)
肖 越:碰撞发生后,“桑吉”轮一直在燃烧,不时发生爆燃,船体右倾,受海流、风力影响向东南方向漂移。火势猛烈,浓烟较大,船体发生长时间燃烧,温度较高,存在爆炸、沉没等危险,挥发和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大,加上海况恶劣,现场救援工作的难度巨大。
洪 青:碰撞事故导致“桑吉”轮货舱起火燃烧并且持续剧烈燃爆,32名船员失踪;“长峰水晶”轮受损起火,21名船员弃船逃生后被附近渔船救起。
卢栋梁: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上海海上搜救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协调指派海事执法船“海巡01”轮和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1”轮、“东海救117”轮,第一时间赶赴事发水域,协调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的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通知附近8艘渔船扩大搜寻范围,协调事发水域附近的“马士基山姆”轮等6艘过往商船参与搜救。
洪 青:在搜救过程中,我们还协调了韩国、日本等国搜救力量参与海上救援。7日上午,韩国海洋警察厅派出1艘海警船和1架固定翼飞机抵达现场展开搜寻。
肖 越:8日上午,“东海救117”轮在事发水域发现并打捞起1具身着浸水保温服的落水人员遗体,后经确认为“桑吉”轮遇难船员。9日下午,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组织专家对安排救助船舶靠近“桑吉”轮并喷洒泡沫灭火进行评估,制定登船预案。
卢栋梁: 10日12时许,日本海警“KOSHIKI”轮抵达现场,并与现场指挥船“海巡01”轮建立联系。连日来,现场指挥船“海巡01”轮组织10多艘救助船舶以“桑吉”轮为基点,在1000多平方海里水域展开不间断搜寻。
洪 青:由于“桑吉”轮仍有燃爆现象并有较大浓烟,随时都有沉没危险,救援船舶只能实施喷洒泡沫灭火作业。在10日和11日的作业过程中,“桑吉”轮均发生剧烈爆燃,一度迫使作业船舶后撤。据事故应急处置进展情况、“桑吉”轮起火爆燃位置以及现场气象海况,现场指挥部组织制定了登轮搜寻救助工作方案并于13日实施。
肖 越:13日上午,由上海打捞局徐军林、徐震涛、卢平、冯亚军4人,组成救援小组登船搜寻。这是单反相机记录的我们通过对讲机和救援人员的对话。
【屏幕上展示救援小组登船搜寻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zMzNjQ3ODk2NA==.html
洪 青:上午7时,上海打捞局“深潜号”向“桑吉”轮船尾靠近。8时37分,4名救助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测温仪、单反相机等救援设备,被吊臂吊到“桑吉”轮船艉甲板。在甲板左舷,发现2具遇难船员遗体,驾驶台全部烧光了,取下黑匣子,从左舷返回。他们找到船员休息舱,由于室温高达89摄氏度,无法进入。
肖 越:因现场风向转变,“桑吉”轮燃烧产生的有毒浓烟不时向船艉扩散。救助人员对2具遇难船员遗体进行妥善处置,连同“桑吉”轮黑匣子一同带回。9时03分,搜救26分钟后,搜救小组4人安全返回“深潜号”。但现场船只并没有离去,“东海救117”轮、“东海救101”轮、“深潜号”分批抵近“桑吉”轮继续灭火。
【电话铃响起,方舟接起电话。
方 舟:局长,何部长电话。
【王亮接过电话。
何 建:上海搜救指挥中心吗?我是何建。我代表部领导,向1月13日冒着生命危险,登上“桑吉”轮完成搜寻任务的上海打捞局4名救助人员表示诚挚慰问,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海上救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把生的希望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危险时刻冲锋在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是一次国际海上救援,搜救难度大,国际关注度高,在整个搜救过程中,我国政府始终将人命救助作为首要任务,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前期救援工作特别是登轮搜寻工作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效,你们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和部领导的批示精神,立足国家政治和外交大局,按照统一部署指挥,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桑吉”轮后续处置。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