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5742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7141
发表:2015/10/25
28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十粒金丹》第5-6集
1-2
3-4
5-6
7-8
…
27-28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6690】
第五集
1、渔阳界的乡村 春雨过后 日
村庄里的住户,有的人家的屋檐上,还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水。广阔的大地,庄稼人扶着木犁,哄着老牛,在犁地。
2、豪华的镇国府,鹤立鸡群般的,屹立在麒麟村西 日
高公坐在上房的一把凳子上,痴痴发呆,眼前出现杨夫人的影像,越来越真切。只见杨夫人手里拿着风衣,笑吟吟的向高公走来。高公忙站起身,迎上去。
杨夫人:“千岁,早春坐在凉凳上,不冷吗?披上风衣,小心着凉。”
高公刚一近前,夫人却没影了
高公恍然大悟,长叹一声,自语:“哎!哪来的夫人呐,这纯是白日做梦……”冷落凄凉的又坐下了。
黎素娘抱着小公子走近前来,把公子抱至高公面前:“老爷半天没看公子了,快亲亲他吧。”
高公接过孩子。亲了一口。
仆人近前回话:“老爷、二夫人,看坟的老任来与千岁、二夫人叩节,是叫她进来,还是叫她回去?”
旁白:(画外音)
“说来也巧,原来任婆朱氏,与黎素娘都是山东省,曲阜县、平安村人氏,见面时彼此认识很如意,十分看着顺眼。婆子专会小意殷勤,百般亲热,哄得素娘甚是喜欢。又知她口角伶俐,便善谈、能诙谐,欲取个笑话儿解闷。因此欲试高公叫她进来。
(入画)
高公:“那就叫她进来。”
仆人答应,转身而去。
任婆子跟随仆妇进房门,她满面含春,跪下:“谢老爷、二夫人召见,婢女愿老爷二夫人,福如流水东洋海,寿比南山松万春。”
黎素娘:“站起来说话。”
高公:“难为你看坟守墓,小心谨慎。”
婆子:“犬马之劳应该的,点水难报涌泉恩哪。”
高公:“你那哑弟可好哇?”
婆子:“拾柴拣粪倒殷勤。”
素娘:“今年他有多少岁?”
婆子:“再有六年就三旬了。”
高公:“可曾与他定媳妇?”
婆子:“谁家的闺女嫁废人。”
素娘:“看他的面貌挺好的呀。”
婆子:“心里啥都明白,就是不会说。”
素娘:“哪怕娶个贫贱的女人呐,也好传条后哇。”
婆子:“何曾不是这般想,可惜无钱少金银。”
高公:“等你说成来见我,助你几两雪花银。”
婆子复又跪下:“谢老爷屡次鸿恩相待。”
高公:“快些起来,不必如此。”
婆子站起来,看见双印,夸:“好位福相的公子,将来定做大官,不知多大了?”
素娘:“今日初五,整整八个月了。”
婆子:“好大的身材,活像三四岁的样子。听说夫人留下一位小姐,不知今年多大了?”
素娘:“五岁了。”
婆子:“夫人仙寿多少?”
素娘:“三十六岁。”
婆子:“哎呀!可惜那一位佛心的夫人,怎么未带了寿来?自从那年上京之后,老婢时常想念,指望还有相见之期,不意她老升仙去了。想起来昔日的恩惠,由不得令人伤心。”说着眼泪往下乱掉,高公、素娘一齐伤感。
素娘向仆妇:“你领老任吃饭去,天气甚冷,多与她几杯酒喝。”
3、镇国府 上房
仆妇领婆子进来。
素娘:“老任,你吃好了?”
婆子高兴的笑:“吃好了,也喝足了,我得走了。”
高公:“赏给她两贯铜钱。”
婆子接过铜钱刚要走。
素娘:“老任,你且站住,咱们这里附近村庄的人家,若有会浆洗生活的妇女,你与我雇个月工,二月中旬领来,好拆洗被褥。”
婆子:“我的奶奶,若讲描鸾刺凤,我可是多年的乱头发,一点不通;要说浆洗这一道,那可是窗台上放饽饽,还带着卖药的说嘴。”
丫鬟秋月:“怎么讲呢?”
婆子:“保管能好。”
引得高公、素娘都笑了。
素娘:“既然你会,等天暖了,我着人唤你去便了。”
婆子连声地答应:“是、是。”拜辞而去了。
4、旁白(画外音):
“自此无事,高公闷倦之时,便邀几个旧日相识的父老,携酒提杯,游山玩水。和相知的故友谈古论今,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度光阴。高公得了闲中趣,观花看柳乐自然。为爱群芳重修里,兴工添造健家园。拿出大量的银两,引导当地百姓,开渠引水,防旱排涝,给父老乡亲们,建造了一片旱涝保收的福地。 春去夏来秋又至,杨夫人的服期已满到周年。高公归家已经一载,牵挂着梦鸾小姐,又思念着隆太君,遂命郑昆采办些土物,修了书信,打发张和、王平,到无佞府问候太君,打听小姐。”
(入画)
5、镇国府 书房 重阳节
高公坐在案边,看书。
家丁进内,打个千:“启禀千岁,门外有四位老者,前来邀请老爷,说是到燕山上观菊。”
高公笑了,合上书:“知道了。”
家丁退下。
高公更上便衣,提壶携杯,走出府门与老者们,说说笑笑,上山去了。
黎素娘坐在床上,从窗口看着高公,提壶携杯向门外走去,面带孤独,哄得双印入睡:“秋月,你在一旁看着小公子,看他醒来旁边无人,掉在地上。”
秋月:“是了,小人一定尽心。”
素娘无精打采,信步走至西书院小轩中。只见纱窗半启,廊下摆着二十多盆各色菊花,开的十分锦灿,素娘坐在窗下,不由的想起了夫人,眼望着菊花,泪水扑簌簌的往下掉,长叹一声,自语:“咳!想当初,我与夫人进花园,姐姐你,亲手折下一朵俊花,笑吟吟的给妾身,插在鬓角旁,爱惜为奴,常给小妹画双眉。着热知冷如亲母,形贴影靠紧相随。到而今,回想旧景人何在,好叫奴,独自伤心总是悲。天大的深恩无补报,冷落凄凉诉与谁……。”
“好一盆齐整的醉杨妃。”
听到有人说话,黎素娘抬头一看,却是任婆子朱氏走了进来,她夸:“好俊的菊花、好俊的菊花儿呀!”又看着素娘:“我的奶奶,叫我好找,原来在此看花儿呢。”
素娘:“你找我作甚?”
婆子:“印哥的小褥子,糠口袋都浆洗出来了,是那么做上,还是等添些新的呢?”
素娘:“还是将就做上吧,老爷与去世的夫人,最怕因孩子糟蹋东西,恐折了他们的福寿。”
婆子:“阿弥陀佛。这才是会养儿女的呢,怎不叫他增幅延寿。似千岁赫赫王侯之家,要穿什么样的没有。我见如今外面这些新发户,毛财主家,有几个臭钱,不知怎样的卖弄好了,把孩子打扮的花花绿绿,金锁子、银铃铛、项圈、镯子,戴在身边,一眼看不到,丢了东西还算小事,往往连孩子都拐了去。”
素娘笑:“我们印哥儿就因怕人拐了去,所以不与他上好穿戴。”
婆子也笑:“哪个七个头八个胆的王八蛋,赶来这里拐人。再者,这样深宅大院,生人也不容易进来。”
素娘:“真话,除了你,别人可是进不来的。”
婆子闻言哈哈大笑:“好奶奶你老要骂我个王八蛋,就照直的说罢了,又何必绕弯子。”
素娘:“我是个比喻,谁骂你来。”
婆子见素娘面有泪痕:“奶奶想是过节间,又想起夫人来,伤感了吧。常言:人死不能复生,徒悲也无益,我劝奶奶保养身子要紧。”
素娘长叹了一声:“唉,任妈妈,你哪里知道,自从我进了高门,夫人何曾把我当过偏房,她与我同心协力,没有分毫的猜忌。满以为能地久天长,不料她早早的升天了,撇下我少魂失魄无主张。出来进去成孤鬼,过节逢时通断肠。怎么能得绿窗再续同心侣,百年相聚不分开。”
任婆子咂嘴:“砸、砸,咦,奶奶你的心性太善良了。向人家嫡庶像仇人似的常打闹,巴不得大房夫人早早亡呐。哪像你这样常思念,高兴还来不及呐。奶奶既然常寂寞,何不与千岁商量商量,断弦再续不一样吗?那样话,我心里可有个绝好的姑娘,正相当。”
素娘:“她是谁家女,今年多大了,在哪住?”
任婆子往东南一指:“就在离此五里四贤庄住。这个姑娘今年二十四岁,才貌双全世上无双啊!”
素娘:“这么大的姑娘怎么还没受聘?”
任婆子:“呦,那要提起来,话可就长了。她们家姓伏,世代书香,去世的老爷做过县宰,膝下一儿一女,小姐就是我说的这位姑娘,乳名顺娘。公子伏华,是个国学,上年死了,娘子滑氏,膝下有个小公子,名叫准郎,今年八岁了,家中不太富足。滑氏娘子与伏小姐姑嫂二人,十分和美,又因小姐四德咸备,伏大娘子不肯草草许婚,恐怕委屈了小姐。如今的事态瞒不过你老人家,都是景上添花的多,轻财重义的少,那些缙绅乡宦、富足人家,嫌她无父无兄,孀嫂嫁妹,妆奁不能丰盛,不愿结亲。次等人家,有钱无名,伏大奶奶又不肯许,这就叫做高门不成,低门不就,所以至今还未受聘。我想老爷续弦,不过挑个好姑娘,断无计较妆奁的话。奶奶问千岁,若愿意的时候,这宗喜线,就照顾老婢子吧。我明日就去一说管保十层有准。”
素娘:“你怎么就知道那姑娘甚好呢,可曾见过她?”
婆子哈哈笑:“那是知她底里深。四贤庄离咱坟园没二里路,常去常来都走破门了,就连他家的小公子,当年就是我接的喜,到如今都八九年了。还认我干妈了呢,姑嫂俩见我可近彼了。伏大娘子有痨病,时不时的就叫我去,给她砸腿捶腰住几天。伏小姐因嫂子有病,竟是她抚养小公子,比他娘都疼准儿,可有耐性了。要是到了咱家,一定把印郎怜如掌上明珠。与奶奶二贤相会到一起,保证赶上去世的夫人。”
黎素娘粉面生春:“若你这等说来,这姑娘果是个贤良性格,就怕你那张嘴,有些言过其实。”
婆子:“呀!我的二夫人,我有多大的胆子,赶来这里谎哄千岁,老婢子若有一句谎言,就是个狗入的!”
素娘忍不住,笑了一声:“既然如此,那我就与千岁商议商议,若要允了,就烦你作个冰人。”
婆子连连答应:“效劳、效劳。”
丫鬟近前:“千岁回来了,找二夫人呐。”
素娘起身,回至上房。
6、镇国府 上房
黎素娘向前:“老爷回来了。”
高公点头:“你往哪儿去了?”
素娘:“我到西轩看了看菊花,老任也找了去,我二人说起话来儿了。”
高公笑了一笑:“与她有些什么话说?”
素娘:“说起夫人服期已过,内堂无人,何不续娶一位妇人?妾身:恐无相当女子。她:四贤庄就有一家乡宦的姑娘,四德具备,老爷要愿意我就去说。”
高公摇头不语,取过一本书来,放在桌上观看。
素娘见老爷有些郁闷,也不便再言,退到一旁。
高公看了一页书,眼睛的余光中看见素娘站在那里,就:“你怎么不坐下?”
素娘:“话还没说完,妾身怎能坐下。”
高公看着书:“那就说吧。”
素娘:“妾身以为,老爷在世道上,是一位刺诧风云的人物,内堂没有一位德能兼备的夫人,岂不是件憾事。”
高公:“你只是再三劝我续弦,我反复思量,有三不可:一则儿女双全,二则年已四旬,三则室中有你,又何必多生烦恼。”
素娘陪笑:“老爷的三不可,依妾身想来,却是三可。若说因室内有我不娶正室,这句话被人闻之,关乎老爷的声名不美了。”
高公:“却是为何?”
素娘:“岂不议论千岁溺婢妾,不娶正室!况且千岁并非老迈年衰呀,而是三十内外正青春吗。鸾胶重续鸳鸯侣,携带妾身香闺有伴结同心。只当是好性的夫人还阳世,家庭乐事又重新。”
高公长叹一声:“哎,素娘啊,你真是年轻无远虑呀,世间哪有和夫人一般的人哪。万一娶个不贤之妇,岂不是烦恼无门自己寻吗。”
素娘带笑:“无大碍,我已从头仔仔细细过问过老任了,千岁若是不放意,唤来一问不就知道了吗。”
高公没有言语,侧身仰面自己沉吟了。
素娘:“丫鬟,速去把任氏找来说话。”
7、镇国府 上房 日
丫鬟把任婆子领进来,任婆子叩头:“仆妇叩见老爷、二夫人,”
素娘:“你快起来,我有话跟你说。就是咱们昨日说的那件事,你可细细说与千岁听听,若还中意,就烦你为媒。”
婆子又把对素娘说的话,眉欢眼笑加以粉饰的,(免去声音)说了一遍。
高公:“虽是续弦,关乎终身,不可一时冒昧,且过几天再说不迟。”
8、镇国府 上房 日
黎素娘满面陪笑的:“老爷,老任又来听信来了,她说,这门亲事再好不过了……。”
高公一摆手,遂:“让郑昆来见我。”
1、渔阳界的乡村 春雨过后 日
村庄里的住户,有的人家的屋檐上,还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水。广阔的大地,庄稼人扶着木犁,哄着老牛,在犁地。
2、豪华的镇国府,鹤立鸡群般的,屹立在麒麟村西 日
高公坐在上房的一把凳子上,痴痴发呆,眼前出现杨夫人的影像,越来越真切。只见杨夫人手里拿着风衣,笑吟吟的向高公走来。高公忙站起身,迎上去。
杨夫人:“千岁,早春坐在凉凳上,不冷吗?披上风衣,小心着凉。”
高公刚一近前,夫人却没影了
高公恍然大悟,长叹一声,自语:“哎!哪来的夫人呐,这纯是白日做梦……”冷落凄凉的又坐下了。
黎素娘抱着小公子走近前来,把公子抱至高公面前:“老爷半天没看公子了,快亲亲他吧。”
高公接过孩子。亲了一口。
仆人近前回话:“老爷、二夫人,看坟的老任来与千岁、二夫人叩节,是叫她进来,还是叫她回去?”
旁白:(画外音)
“说来也巧,原来任婆朱氏,与黎素娘都是山东省,曲阜县、平安村人氏,见面时彼此认识很如意,十分看着顺眼。婆子专会小意殷勤,百般亲热,哄得素娘甚是喜欢。又知她口角伶俐,便善谈、能诙谐,欲取个笑话儿解闷。因此欲试高公叫她进来。
(入画)
高公:“那就叫她进来。”
仆人答应,转身而去。
任婆子跟随仆妇进房门,她满面含春,跪下:“谢老爷、二夫人召见,婢女愿老爷二夫人,福如流水东洋海,寿比南山松万春。”
黎素娘:“站起来说话。”
高公:“难为你看坟守墓,小心谨慎。”
婆子:“犬马之劳应该的,点水难报涌泉恩哪。”
高公:“你那哑弟可好哇?”
婆子:“拾柴拣粪倒殷勤。”
素娘:“今年他有多少岁?”
婆子:“再有六年就三旬了。”
高公:“可曾与他定媳妇?”
婆子:“谁家的闺女嫁废人。”
素娘:“看他的面貌挺好的呀。”
婆子:“心里啥都明白,就是不会说。”
素娘:“哪怕娶个贫贱的女人呐,也好传条后哇。”
婆子:“何曾不是这般想,可惜无钱少金银。”
高公:“等你说成来见我,助你几两雪花银。”
婆子复又跪下:“谢老爷屡次鸿恩相待。”
高公:“快些起来,不必如此。”
婆子站起来,看见双印,夸:“好位福相的公子,将来定做大官,不知多大了?”
素娘:“今日初五,整整八个月了。”
婆子:“好大的身材,活像三四岁的样子。听说夫人留下一位小姐,不知今年多大了?”
素娘:“五岁了。”
婆子:“夫人仙寿多少?”
素娘:“三十六岁。”
婆子:“哎呀!可惜那一位佛心的夫人,怎么未带了寿来?自从那年上京之后,老婢时常想念,指望还有相见之期,不意她老升仙去了。想起来昔日的恩惠,由不得令人伤心。”说着眼泪往下乱掉,高公、素娘一齐伤感。
素娘向仆妇:“你领老任吃饭去,天气甚冷,多与她几杯酒喝。”
3、镇国府 上房
仆妇领婆子进来。
素娘:“老任,你吃好了?”
婆子高兴的笑:“吃好了,也喝足了,我得走了。”
高公:“赏给她两贯铜钱。”
婆子接过铜钱刚要走。
素娘:“老任,你且站住,咱们这里附近村庄的人家,若有会浆洗生活的妇女,你与我雇个月工,二月中旬领来,好拆洗被褥。”
婆子:“我的奶奶,若讲描鸾刺凤,我可是多年的乱头发,一点不通;要说浆洗这一道,那可是窗台上放饽饽,还带着卖药的说嘴。”
丫鬟秋月:“怎么讲呢?”
婆子:“保管能好。”
引得高公、素娘都笑了。
素娘:“既然你会,等天暖了,我着人唤你去便了。”
婆子连声地答应:“是、是。”拜辞而去了。
4、旁白(画外音):
“自此无事,高公闷倦之时,便邀几个旧日相识的父老,携酒提杯,游山玩水。和相知的故友谈古论今,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度光阴。高公得了闲中趣,观花看柳乐自然。为爱群芳重修里,兴工添造健家园。拿出大量的银两,引导当地百姓,开渠引水,防旱排涝,给父老乡亲们,建造了一片旱涝保收的福地。 春去夏来秋又至,杨夫人的服期已满到周年。高公归家已经一载,牵挂着梦鸾小姐,又思念着隆太君,遂命郑昆采办些土物,修了书信,打发张和、王平,到无佞府问候太君,打听小姐。”
(入画)
5、镇国府 书房 重阳节
高公坐在案边,看书。
家丁进内,打个千:“启禀千岁,门外有四位老者,前来邀请老爷,说是到燕山上观菊。”
高公笑了,合上书:“知道了。”
家丁退下。
高公更上便衣,提壶携杯,走出府门与老者们,说说笑笑,上山去了。
黎素娘坐在床上,从窗口看着高公,提壶携杯向门外走去,面带孤独,哄得双印入睡:“秋月,你在一旁看着小公子,看他醒来旁边无人,掉在地上。”
秋月:“是了,小人一定尽心。”
素娘无精打采,信步走至西书院小轩中。只见纱窗半启,廊下摆着二十多盆各色菊花,开的十分锦灿,素娘坐在窗下,不由的想起了夫人,眼望着菊花,泪水扑簌簌的往下掉,长叹一声,自语:“咳!想当初,我与夫人进花园,姐姐你,亲手折下一朵俊花,笑吟吟的给妾身,插在鬓角旁,爱惜为奴,常给小妹画双眉。着热知冷如亲母,形贴影靠紧相随。到而今,回想旧景人何在,好叫奴,独自伤心总是悲。天大的深恩无补报,冷落凄凉诉与谁……。”
“好一盆齐整的醉杨妃。”
听到有人说话,黎素娘抬头一看,却是任婆子朱氏走了进来,她夸:“好俊的菊花、好俊的菊花儿呀!”又看着素娘:“我的奶奶,叫我好找,原来在此看花儿呢。”
素娘:“你找我作甚?”
婆子:“印哥的小褥子,糠口袋都浆洗出来了,是那么做上,还是等添些新的呢?”
素娘:“还是将就做上吧,老爷与去世的夫人,最怕因孩子糟蹋东西,恐折了他们的福寿。”
婆子:“阿弥陀佛。这才是会养儿女的呢,怎不叫他增幅延寿。似千岁赫赫王侯之家,要穿什么样的没有。我见如今外面这些新发户,毛财主家,有几个臭钱,不知怎样的卖弄好了,把孩子打扮的花花绿绿,金锁子、银铃铛、项圈、镯子,戴在身边,一眼看不到,丢了东西还算小事,往往连孩子都拐了去。”
素娘笑:“我们印哥儿就因怕人拐了去,所以不与他上好穿戴。”
婆子也笑:“哪个七个头八个胆的王八蛋,赶来这里拐人。再者,这样深宅大院,生人也不容易进来。”
素娘:“真话,除了你,别人可是进不来的。”
婆子闻言哈哈大笑:“好奶奶你老要骂我个王八蛋,就照直的说罢了,又何必绕弯子。”
素娘:“我是个比喻,谁骂你来。”
婆子见素娘面有泪痕:“奶奶想是过节间,又想起夫人来,伤感了吧。常言:人死不能复生,徒悲也无益,我劝奶奶保养身子要紧。”
素娘长叹了一声:“唉,任妈妈,你哪里知道,自从我进了高门,夫人何曾把我当过偏房,她与我同心协力,没有分毫的猜忌。满以为能地久天长,不料她早早的升天了,撇下我少魂失魄无主张。出来进去成孤鬼,过节逢时通断肠。怎么能得绿窗再续同心侣,百年相聚不分开。”
任婆子咂嘴:“砸、砸,咦,奶奶你的心性太善良了。向人家嫡庶像仇人似的常打闹,巴不得大房夫人早早亡呐。哪像你这样常思念,高兴还来不及呐。奶奶既然常寂寞,何不与千岁商量商量,断弦再续不一样吗?那样话,我心里可有个绝好的姑娘,正相当。”
素娘:“她是谁家女,今年多大了,在哪住?”
任婆子往东南一指:“就在离此五里四贤庄住。这个姑娘今年二十四岁,才貌双全世上无双啊!”
素娘:“这么大的姑娘怎么还没受聘?”
任婆子:“呦,那要提起来,话可就长了。她们家姓伏,世代书香,去世的老爷做过县宰,膝下一儿一女,小姐就是我说的这位姑娘,乳名顺娘。公子伏华,是个国学,上年死了,娘子滑氏,膝下有个小公子,名叫准郎,今年八岁了,家中不太富足。滑氏娘子与伏小姐姑嫂二人,十分和美,又因小姐四德咸备,伏大娘子不肯草草许婚,恐怕委屈了小姐。如今的事态瞒不过你老人家,都是景上添花的多,轻财重义的少,那些缙绅乡宦、富足人家,嫌她无父无兄,孀嫂嫁妹,妆奁不能丰盛,不愿结亲。次等人家,有钱无名,伏大奶奶又不肯许,这就叫做高门不成,低门不就,所以至今还未受聘。我想老爷续弦,不过挑个好姑娘,断无计较妆奁的话。奶奶问千岁,若愿意的时候,这宗喜线,就照顾老婢子吧。我明日就去一说管保十层有准。”
素娘:“你怎么就知道那姑娘甚好呢,可曾见过她?”
婆子哈哈笑:“那是知她底里深。四贤庄离咱坟园没二里路,常去常来都走破门了,就连他家的小公子,当年就是我接的喜,到如今都八九年了。还认我干妈了呢,姑嫂俩见我可近彼了。伏大娘子有痨病,时不时的就叫我去,给她砸腿捶腰住几天。伏小姐因嫂子有病,竟是她抚养小公子,比他娘都疼准儿,可有耐性了。要是到了咱家,一定把印郎怜如掌上明珠。与奶奶二贤相会到一起,保证赶上去世的夫人。”
黎素娘粉面生春:“若你这等说来,这姑娘果是个贤良性格,就怕你那张嘴,有些言过其实。”
婆子:“呀!我的二夫人,我有多大的胆子,赶来这里谎哄千岁,老婢子若有一句谎言,就是个狗入的!”
素娘忍不住,笑了一声:“既然如此,那我就与千岁商议商议,若要允了,就烦你作个冰人。”
婆子连连答应:“效劳、效劳。”
丫鬟近前:“千岁回来了,找二夫人呐。”
素娘起身,回至上房。
6、镇国府 上房
黎素娘向前:“老爷回来了。”
高公点头:“你往哪儿去了?”
素娘:“我到西轩看了看菊花,老任也找了去,我二人说起话来儿了。”
高公笑了一笑:“与她有些什么话说?”
素娘:“说起夫人服期已过,内堂无人,何不续娶一位妇人?妾身:恐无相当女子。她:四贤庄就有一家乡宦的姑娘,四德具备,老爷要愿意我就去说。”
高公摇头不语,取过一本书来,放在桌上观看。
素娘见老爷有些郁闷,也不便再言,退到一旁。
高公看了一页书,眼睛的余光中看见素娘站在那里,就:“你怎么不坐下?”
素娘:“话还没说完,妾身怎能坐下。”
高公看着书:“那就说吧。”
素娘:“妾身以为,老爷在世道上,是一位刺诧风云的人物,内堂没有一位德能兼备的夫人,岂不是件憾事。”
高公:“你只是再三劝我续弦,我反复思量,有三不可:一则儿女双全,二则年已四旬,三则室中有你,又何必多生烦恼。”
素娘陪笑:“老爷的三不可,依妾身想来,却是三可。若说因室内有我不娶正室,这句话被人闻之,关乎老爷的声名不美了。”
高公:“却是为何?”
素娘:“岂不议论千岁溺婢妾,不娶正室!况且千岁并非老迈年衰呀,而是三十内外正青春吗。鸾胶重续鸳鸯侣,携带妾身香闺有伴结同心。只当是好性的夫人还阳世,家庭乐事又重新。”
高公长叹一声:“哎,素娘啊,你真是年轻无远虑呀,世间哪有和夫人一般的人哪。万一娶个不贤之妇,岂不是烦恼无门自己寻吗。”
素娘带笑:“无大碍,我已从头仔仔细细过问过老任了,千岁若是不放意,唤来一问不就知道了吗。”
高公没有言语,侧身仰面自己沉吟了。
素娘:“丫鬟,速去把任氏找来说话。”
7、镇国府 上房 日
丫鬟把任婆子领进来,任婆子叩头:“仆妇叩见老爷、二夫人,”
素娘:“你快起来,我有话跟你说。就是咱们昨日说的那件事,你可细细说与千岁听听,若还中意,就烦你为媒。”
婆子又把对素娘说的话,眉欢眼笑加以粉饰的,(免去声音)说了一遍。
高公:“虽是续弦,关乎终身,不可一时冒昧,且过几天再说不迟。”
8、镇国府 上房 日
黎素娘满面陪笑的:“老爷,老任又来听信来了,她说,这门亲事再好不过了……。”
高公一摆手,遂:“让郑昆来见我。”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