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白天,琉球群岛。
蓝天,白云。大海上空,六架小型无人驾驶飞机像一群鸟儿,向吐噶喇列岛上空飞去。
悬崖,礁石,沙滩。海浪滚滚涌来,扑向岸边,拥抱海岛,发出冷酷的声音,瞬间消失。海浪前赴后继,队伍排满了大海,延到了天边。
崖壁下,一扇铁门自动打开,发出隆隆的声响。山洞里,开出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旁边,约十几米处,又打开了一扇铁门,铁门内,现出一个洞口,洞内,又见三个洞口,每一个洞口,可见一条轨道,右侧洞口,轨道上,停着一列“小火车”,车厢酷似冰柜,每节车厢长约2.3米,宽约1米。
沙滩上,六架无人驾驶飞机垂直降落。
无人汽车托起一节“小火车”的车厢,向小型飞机开去,慢慢靠拢,伸到一架无人飞机的后舱门口,飞机后舱门自动打开,“小火车”车厢的透明顶盖也自动翻开。飞机舱门内,摇臂送出一位被捆绑的中年男子,送进小车厢内。
无人驾驶汽车托起小车厢,倒车,转向,向小洞口开去。汽车开到了“小火车”洞口,将小车厢放入洞内的轨道上,小车厢顶盖开着,在轨道上自动前进,向洞内驶去。
无人驾驶汽车又托起一节“小火车”的车厢,向小型飞机开去,慢慢靠拢,伸到一架无人飞机的后舱门口,飞机后舱门自动打开,“小火车”车厢的透明顶盖也自动翻开。飞机舱门内,摇臂送出一位衣衫褴褛的老汉,送进小车厢内。
无人驾驶汽车托起小车厢,倒车,转向,向小洞口开去。汽车开到“小火车”洞门口,将小车厢放入洞内的轨道上,小车厢在轨道上自动前进,向洞内驶去。
无人驾驶汽车又托起一节“小火车”的车厢,向小型飞机开去,慢慢靠拢,伸到一架无人飞机的后舱门口,飞机后舱门自动打开,“小火车”车厢的透明顶盖自动翻开……
深夜,天桥。
桥下,睡着许多人。
两位民工模样的人,各自提着一只大袋子走来,他俩找了一块空地,坐下。
一位民工(程玉辉)向四周看了看,沮丧的样子,说:“这里不好啊,又脏又臭,我们还是住旅店去吧?”
另一位民工(沈涛)愁苦的样子,说:“还是算了吧,将就一下,住旅店,太不合算了,老板跑了,咱们好几个月的工资,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外面也是住,旅店也是住,还是节约点吧。”
程玉辉叹息一声,坐着,头伏在臂弯里,不再说话。
沈涛从袋子里取出报纸,一张叠一张铺下,摆成长方形的地铺,坐下去,取出一件棉裤,穿上,又取出一件棉袄,穿上。他躺下,用袋子做枕头,垫在头下。
很快,沈涛鼾声如雷。程玉辉坐在他身边,睡意朦胧,朝他看了看。鼾声惹怒了旁边一位脸上脏兮兮的流浪汉,他吃力坐起,瞪着他俩,愤怒的样子,终于,他忍无可忍,站起,走来。
程玉辉看到流浪汉愤怒地走来,赶紧踢了沈涛一脚,抬头,尴尬的表情,歉意笑笑,对流浪汉说:“对不起对不起,没事了没事了,我推他,就不会打鼾了,呵呵。”
流浪汉瞪着他俩,恍惚的样子,又站了一阵,才转身,回到原地,侧身躺下。
过了一会儿,沈涛发出如雷的鼾声。程玉辉一惊,赶紧用脚踢他,鼾声戛然而止。
程玉辉愤愤地瞪着他,火大的样子。他抬头,向远处看了看,他看到:街上,没有一个行人,桥洞另一端,停着一辆面包车,距面包车约五米处,天桥下,地上,睡着一人。车上,下来几个人,抬起地上睡觉的人,塞进了后箱,大家快速上车,离去。
程玉辉看着发呆,想着想着,突然,他一惊,差点叫出声音来。他惊恐的样子,使劲儿推醒沈涛,小声喊道:“起来啊,起来啊,快起来,快起来!”
沈涛咽着唾沫,揉着的眼睛,坐起,骂道:“你发什么鬼神经呐!”
“这里不能呆啦,刚才,我看到,前面那个人被抬走啦,快,咱们快走!”程玉辉焦急的样子,小声喊道。
“哎呀,你真是大惊小怪,可能是他的家人找来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啊?”沈涛坐着,烦躁的样子,说。
“不对啊,不对,我看到,那人被抬起,一动不动啊,我看,像是打麻药了,而且啊,他们把那人胡乱塞进了后备箱,就算是抬死人,也不能乱塞啊,你说,是不是啊?”程玉辉摇着他的肩膀,焦虑的样子,说。
“啊,你说什么?”沈涛如梦初醒,惊恐的样子,猛站起,瞪着他,问:“你,你不是做梦吧,啊?”
“哎呀,做什么梦啊,你的打鼾像打雷一样,我根本就没法睡觉,我一直都没睡,能看错吗?”程玉辉也站起,紧张的样子,说。
“你确定?”沈涛严肃的样子,瞪着他,问。
“哎呀,你怎么不相信我啊,我真的很确定啊。”程玉辉满脸恐惧,跺着脚说。
沈涛疑惑的表情,向四周看了看,突然,他提着袋子就跑。程玉辉也提起袋子,跟着跑过去。俩人跑着跑着,放慢脚步,精疲力尽的样子,时不时还回头看一看,气喘吁吁,向前走去。
夜晚,派出所
室内,沈涛和程玉辉惶恐的表情,坐着,桌前,坐着两位警察,一位警察(杨阳)在作记录。一位警察说:“你们刚才反应的情况很重要,在没查出真相之前,你们俩,一定要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明白吗?”
“哦,好。”“明白。”他俩疑惑的表情,答。
杨阳(警察)看了看挂钟,看着他俩,说:“好了,现在,快凌晨四点了,我建议你们,还是不要在外面睡觉了,免得感冒,影响了健康。”
“哦,好。”“明白。”他俩紧张的样子,答。
“好,就这样吧,都来签字,这是我的名片,有事联系我,随时,都可以打我的电话。”杨阳(警察)说着,递给他俩名片。他俩接过名片,余悸未消的样子,弯腰签字。
夜晚(凌晨四点),街道
沈涛与程玉辉在街道上走着,晃晃悠悠,漫无目的。
程玉辉疲倦的样子,说:“我们还是去旅店住吧?”
沈涛疲倦的样子,说:“哎呀,你的钱是不是太多啦,都快天亮了,还浪费钱干啥呀?”
“可是,我真的不敢在外面住了呀。”程玉辉为难的表情,说。
“真是胆小鬼,哼哼,我真的怀疑,你对警察说的那些,到底是不是你的幻觉。”沈涛鄙夷地看了他一眼。
“好啦好啦,幻觉就幻觉,反正,我受不了了,我还一直没睡呢。”程玉辉气鼓鼓地说。
“好好好,开房开房,走走走!”沈涛气愤的样子,说。
凌晨,旅店
走进两人:沈涛与程玉辉。一位中年妇女坐在里面,正在看着他俩。
“老板,开房,睡到早上七点,多少钱?”沈涛说。
“四十。”中年妇女回答,坐着,没起身。
“四十?太贵了吧,只有三个小时了,就三十吧?”沈涛说。
“如果只有一个人,还可以少点,你们有两个人,不能再少了。”中年妇女还坐着,没起身。
“两个人与一个人有什么区别嘛,少十块钱嘛,就三十吧?”沈涛生气的表情,说。
“不行,一分都不能少。”中年妇女看着他俩,还是没起身,说。
“哪有你这么做生意的啊,算了算了,马上就要天亮了,我在外面等,就他一个人住算了。”沈涛生气的样子,头也不回,走了出去。
“喂喂喂,沈涛,回来,回来,外面危险,你回来!”程玉辉喊道。
“胆小鬼!”沈涛回头瞪着他,又说:“我就坐在门口,你去睡好了,早上,你出来就可以看到我了。”
“哎呀,来啊,一起睡吧,这钱,我一个人出,好吧?”程玉辉为难的表情,喊道。
“不要钱我都不住了,你去睡吧,我就在门口眯一会儿,不会走远的,放心好了。”沈涛说着,来到门边,蹲下,一屁股坐了下去。
“哎呀,好啦好啦,我懒得管你了!”程玉辉生气的样子,随着老板娘上楼。
门口,沈涛坐着,头靠着门档,张大嘴巴,呼噜震天响。
这时,一双脚已踏在他的身边,沈涛全然不知,靠在门档上,张大嘴巴打呼噜。他做了一个梦,梦见:
梦境1.他背着行李,笑呵呵进了村庄,村里,许多女人在偷偷看他。妻子跑了过来,喊着他的名字。突然,他脚底一滑……
(梦结束)
他醒了,坐在门边,吓了一跳,大汗淋漓,差点儿摔倒。原来,是老板娘用脚在踢他的鞋子,说:“你睡在这里,我们还怎么做生意啊?”
沈涛深吸一口气,咽吓口水,不情愿的样子,站起,打了个哈气,伸了个懒腰,说:“现在还做什么生意啊。”
“谁说的,你以为,现在,外面的客人,只有你们想睡觉啊?”老板娘没好气地说。
“好好好,我坐远一点,哎呀,天都快亮了,还说要做生意。”沈涛打着哈欠,不耐烦的样子,摇摇晃晃,出了大门。他左右看了看,走到离大门约五米处,靠墙,坐下。
很快,沈涛鼾声如雷。他闭着眼睛,歪着头,流着口水,上口气难接下口气,打着呼噜。
老板娘探出头来,看了看,讶异的表情,又缩了回去。
夜晚,街道
街道上,空无一人,远处,十字路口,偶有车辆路过。
前方,一组车灯射过来,快速行驶,从旅店门口路过,掉头,车灯再次射过来,一辆面包车开过旅店大门,停下。
面包车停在路边,没开门,车窗放下了一条缝。这时,车窗继续下放,里面,伸出一把机械枪,瞄准了旅店门外的沈涛,红外线亮点在他腹部游移。
远处,又一组灯光射过来,一辆小车驶过来,飞驰而过。旅店里面,老板娘困倦的样子,抬头,看了看,又埋头,伏在桌子上,闭着眼睛休息。
面包车内,坐着四位男子。持枪男子(盗猎活人组织成员)收起机械枪。等车辆走远,他再次举枪,说:“老大,这一次,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浑身都是宝啊。”
开车的男子(盗猎活人组织小头目)说:“不一定,要验了货才知道。”
持枪男子(外号:虎皮)嘿嘿一笑,说:“老大啊,这回,你要相信我,咱们赚大了,等验了货,你要请我们喝酒啊。”
“哎呀,别废话了,快点啊,我还没睡觉呢。”老大(盗猎活人组织小头目)皱着眉头,对他说。
虎皮(盗猎活人组织成员)瞪了他一眼,没说话,握住手枪,准备开枪,他看到:墙边,沈涛已站起,踉踉跄跄,走到前面,站在树旁撒尿。
车内,窗户已升起,四人盯着沈涛,现出紧张的表情。
沈涛方便完毕,疲惫不堪的样子,又摇摇晃晃,回到原地,坐下,头靠着墙,张开嘴巴,继续睡大觉。
“这货很值钱,快,开枪!”老大(盗猎活人组织小头目)瞪大眼睛,看着窗外,说。
虎皮(盗猎活人组织成员)没说话,他紧张的样子,小心翼翼,再次伸出机械枪,瞄准旅店门外的沈涛,红外线亮点又出现在他的腹部上。“咔嚓!”一声响,他扣动了扳机,一支细小针管飞出,不偏不倚,射中了沈涛的小腹。
沈涛一怔,睁开眼睛,他左看右看,手臂挥舞着,吃力的样子,歪歪倒倒地站起,双腿一软,又倒了下去。
第2章
面包车门打开,下来四个人,他们快速跑来,抬起他,跑向车尾,打开后备箱,将沈涛塞了进去。有人又跑到了墙边,打开电筒,弯腰,寻找着什么,找了一阵,没找到,他失望的表情,提起墙边的包裹,跑上车,关门。
面包车启动,向前驶去,很快,消失在灰蒙蒙的夜色中,街道恢复了平静。
旅店内,老板娘困倦的样子,走出,向外看了看,讶异的表情,她看到:墙边,沈涛不见了,他的行李也不见了。她疑惑的表情,想了想,返回,打了个哈欠,坐回原处,呆了一阵子,又伏在台上,继续睡觉。
早上,旅店。
街道上,车来车往,行人匆匆。
店门外,有位妇人在扫街,扫帚从路坑扫过,扫出一些垃圾和砂砾,她看到:砂砾上,赫然出现一支奇怪的射针。她疑惑的表情,捡起射针,仔细看了看,扔进垃圾车,她站定,想了想,又走到垃圾车旁,再次找到射针,来到旁边的树下,看了看:树下的泥土里,有一片尿湿的痕迹,她弯腰,将射针插在树旁的泥土里,又看了看,想了想,返回,继续扫街。
旅店内,程玉辉(民工)提着包裹,走下楼梯,径直向外走去。门口,他一怔,疑惑的表情。他看到:门口空无一人。他探头,向外观望:外面,也没有沈涛(民工)的身影。他警惕的表情,回头,问老板娘:“老板娘,和我一起来的那个人呢?”
“不知道,你打他电话呀。”老板娘看着他,说。
“他,他不是坐在这里睡觉的吗?”程玉辉惊恐的表情,指着门口,问。
“没有啊,后来,他坐到门外去了,我开始还看到他睡在那里,后来,有汽车开过的声响,我又去看了看,就不见人了。”老板娘疑惑的表情,看着他,说。
“啊,完啦,一定是被抬走啦,完啦,哎呀!”程玉辉放下包裹,焦急的样子,跺着脚,拿出手机,慌乱地拨打电话,电话语音响起:“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他再次拨打,两手开始发抖,他一边拨打电话,一边回忆,回忆内容:
回忆1.旅店里,沈涛生气的样子,说:“不要钱我都不住了,你去睡吧,我就在门口眯一会儿,不会走远的,放心好了。”沈涛说着,走到门口,蹲下,一屁股坐了下去。
(回忆结束)
程玉辉(民工)无比恐惧的样子,在旅店外跑来跑去,他来到一棵树旁,又慌乱地拨打电话,电话语音响起:“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他站定,张大嘴巴,惊恐地向四周察看,神情恍惚,又低头想着什么,突然,他一惊,看到:眼前的树下,插着一支射针,射针旁,还有尿湿的痕迹。
他大惊失色,无比恐惧的表情,慌乱地在衣兜里摸索,颤抖地掏出一张名片,名片上,姓名显示:杨阳(警官)
他惊恐的样子,看着名片,颤抖地拨打电话,电话已接通……
白天,公安局
楼道上,许多警察跑下楼,大院,许多警察上了警车。四辆警车,闪着警灯,浩浩荡荡,开出公安局大院。
白天,旅店
有警察在拉警戒线,有警察在拍照。有位警察戴着手套,小心翼翼,拾起大树旁的射针,放进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旅店大厅,有警察在询问老板娘,警察(杨阳)在询问程玉辉(民工),并作笔录。
白天,公安局
会议室,坐着许多警察,大家严肃的表情,都在认真看监控视频。屏幕上,监控视频显示:红灯路口,一辆无牌面包车驶过。镜头转换,显示:街道,一辆无牌面包车驶过。镜头转换,显示:二手车市场,一辆无牌面包车驶入。
主席台上,刑事侦查局何局长关掉视频屏幕,说:“目前,我们掌握的线索只有这么多,参照上月三例失踪案的调查情况来看,这几起失踪案,作案手法高度相似,很可能,就是同一伙人所为,国际刑警组织发来的资料显示:随着人体器官移植技术高速发展,人体器官需求量也大幅增加,自1993年以来,东亚地区某些国家大力发展器官移植项目,许多阿拉伯国家的器官需求者,也把目光转向了东亚器官移植市场,因此,在亚洲多地,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能够做上手术的还不到1%。需求量太大,供体稀缺,导致黑市交易盛行,某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不折手段,盗猎活人,进行黑市交易。因此,很有可能,这一次的绑架案,不是一起孤立的案件,我们面对的,并非小区域作案的犯罪团伙,而是一个庞大的盗猎活人、以及盗卖活体器官的国际犯罪集团,牵一发,势必动全身,目前,这一发,已摆在了我们的案头,刚才,上级已下了死命令,要求我们全力以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追查线索,奋战十天,一定要侦破此案,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大家义愤填膺的表情,异口同声喊道。
刑事侦查局何局长继续说:“好,下面,我传达公安部的指示:为了快速侦破此案,从现在开始,我局各参战警员,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恪尽职守,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力争十天之内,侦破此案,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尽快给人民一个交代。大家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大家严肃的表情,异口同声地回答。
“各就各位,准备出发,散会!”刑事侦查局何局长说完,收起文件夹,转身走出了会议室。各警员站起,纷纷走出。
夜晚,天桥。
桥下,一辆小车开过来。车门打开,下来一位衣衫褴褛的年轻人,他提着一只大袋子,向桥下空地走去。此人正是:便衣警察——杨阳。他走到一处偏僻的角落,放下袋子,铺好报纸,坐下。
对面,又走来两位民工着装的人,都提着一只大袋子。这两人正是:程玉辉以及刑事侦查局何局长。
桥下,睡着许多流浪人。程玉辉与何局长放下袋子,坐下。何局长低头,对着衣领内的受话器喊话:“各分队请注意,各分队请注意,与车辆保持距离,必须超过三百米,与车辆保持距离,必须超过三百米,轮流上车休息,轮流上车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