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5697
成片时长:约52分钟
阅读:9755
发表:2013/11/13
20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奶奶》第3集
1
2
3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小龙在炕上翻着小人书看,小阳不敢凑前,用眼睛斜着偷看。
小龙抬头看看小阳,小阳赶紧低头。
小龙骂道:小杂种你要是再斜眼偷看,我把你的眼珠子挤出来!你是不是又欠收拾了?
小兰:小龙哥哥,小弟不懂事,你别生气,他不敢偷看了,不敢了……
小阳:哥哥,我不敢了,不敢了。
奶奶端着姜汤进来:小兰你把这汤喝了,姜汤能驱寒。
孙子小龙抬起头,看看姜汤,又看看小兰。
小兰回应:奶奶您忙吧,我一会就喝。
奶奶心急地说:快喝呀,我做饭去了。奶奶转身到外屋烧饭去了。
小兰把姜汤端着递给小龙说:哥,你喝吧。
小龙接过姜汤,喝了两口吐到地上:啊,这么辣。他把碗放到炕上,继续看小人书。
小兰坐那,看看姜汤,又看看小龙她说:小龙哥你还喝不?
小龙抬起头:你喝吧,臭丫头片子,我不喝了。
小兰端起汤碗喝了下去。她把碗送到外屋,在厨房帮奶奶添柴烧饭。
奶奶:姜汤能驱寒,感冒受凉喝了就好。
27赵家大门口 白天
邮递员小朱骑个绿色的飞鸽自行车,停在门口喊道:赵大娘,你的信。
一家都跑出去了。奶奶心跳地问:谁来的信?哪来的信?
邮递员:不知道谁来的,是县城来的。
奶奶进屋,把信递给儿子赵亮。
赵亮羞愧地说:你给我干啥?我也不认字。
孙子小龙把信拿过来问奶奶:这信能是谁来的?信上说的是啥呀?
奶奶:你问我?我问谁去呀!
小龙着急地喊道:二叔!你知道就告诉我们呗,这多折磨人啊!你就快念给我们听听呗,这多折磨人呀?
奶奶和小龙两眼紧盯二叔,奶奶又一次地将信送的赵亮跟前。
二叔格外为难地说:我还想知道是什么信,什么内容呢。
小龙:那你就给我们念念呗?我们小孩不认得字,你这么大人了,还不认得呀?你饭白吃了?
二叔从奶奶手里接过信,朝着小龙头上抽了两下骂道:小兔崽子!就你事多,大人的事,小孩子少跟着掺和,滚出去!去去……玩去。
奶奶护住孙子,推了儿子一把:自己没能耐,拿孩子出啥气!跟孩子较什么劲?龙啊!别搭理他,自己玩去。
。
28小队 白天
奶奶气的拿过信转身走了,她要去小队找人看信。
一群男女社员聚集在粪堆旁边干活,老崔头蹲在粪堆旁磨镰刀。
奶奶乞求:他崔大爷,你把手里活停会,帮我看看这封信。
老崔头大惊小怪地说:哎呀,大妹子,你不知道?我就上过小学二年级,看不下来信啊!要是看个钱啥的还行,几元、几角、几分、都认识哈哈……钱我都认得哈哈……
奶奶半信半疑道:光认识钱呢?真看不下来啊?
崔大爷:那我还能谦虚呀!你——你呀这么的!你到三队找朱仓,那小子念了几年书,让他给你看看。
奶奶:朱仓能看吗?他念过书吗?
崔大爷:念过……那小子上过几年学。
奶奶犹豫不决地站在那:能不能在家?
崔大爷:你溜达过去看看呗!去吧,去看看。
29三队 白天
赵奶顺着弯路来到三队。
她在村里来回趟了三遍才找到朱仓家,走进朱仓家,屋里没人,她站在大门外嘹望。
三队妇女姜云:大姐,你在这等谁呢?
赵奶表情为难:我想找朱仓看看信。
妇女姜云:朱仓到他老岳父家去了!老岳父有病了,他们两口子都去了!你不如到大队让李会计给你看看。
奶奶心里没底地说:李会计一天挺忙的,我也不好意思求人家,也不知道人家能给看不?
姜云肯定的说:能帮你看,看完了顺便让他给你写封回信多好啊。
奶奶不敢相信地说:那得多大人情,给看看就不得了了,还帮你写回信,那得多大交情。
姜云:去吧,能帮能帮,那人还行……这点忙能帮。
奶奶犹豫不决:那我去求求他。
姜云:去吧!李会计现在大队呢,我中午还看到他了。
30家里 中午
奶奶急匆匆的跑回家,她从烟筐里拿出一小把旱烟。
赵亮问:到底是谁的来信呀?
奶奶烦躁地说:还没找到人看呢!
赵亮:那你拿烟干啥呀?
奶奶不耐烦道:我这不是要找李会计给看看,让他连给写封回信。给他拿把烟,哪能白求人哪!
奶奶急切的想知道信的内容,她匆匆地走出家门。
孙子小龙:奶奶等我一会,我也跟你去……我也去。
奶奶:小犊子!一步不离我,上哪都要跟着。
小龙嬉笑道:奶奶!我是你的警卫员,也是您的保镖。
奶奶心急:要去就快走,别贫嘴,我没有功夫听你耍贫嘴。
31李会计家 白天
奶奶带着小龙走进李会计的家门,寒暄客气了一番
李会计纳闷问:大嫂你来有事吧?
奶奶赶紧从衣兜里掏出信:啊,想求你看封信,今天早晨邮递员送来的。家里没有一个人识字,就得麻烦你给看看吧。
李会计接过信说道:是你大儿子来的,说是在县城机械铸造厂上班学徒,还处了个对象,挺好的你不要惦念。
奶奶脸上露出笑容,对着孙子小龙说:你爸来的信,在城里找到工作了,这回还出息了。
李会计:是呀,树挪死,人挪活呀,闯出去就比在这农村强呀!
赵奶央求道:李会计,那你就费心给写封回信行不?
李会计:行是行,这两天忙,等过两天我给你写封回信吧。
奶奶感激:那行,那我先谢谢你了!走吧,小龙咱们回家吧。
李会计:嗨,老嫂子,你这旱烟拿上。
赵奶亲热地说:这把旱烟是给你拿来尝尝的,有劲,挺有劲,是我那后院子种的那几棵,你抽抽尝尝,愿意抽,哪天我再给你拿一把。
李会计客气:那谢谢老嫂子啦啊!
对于赵奶奶来说,这是值得激动高兴的一天。
32赵奶家 白天
夏天很燥热,树上的昆虫用力地鸣叫着。
奶奶和小兰蹲在大树底下筛选那半盆捡来的干瘪黄豆。奶奶对小兰说道:这活闹心……你去把簸箕给奶奶拿来。
小兰:嗯。
奶奶接过簸箕唰……唰地簸起来,空壳子、憋豆子簸了一地。
奶奶今天好像没有心思干活,她两眼不停地扫视这几个孩子,心里像是琢磨什么……
小兰、小阳端来小板凳围在奶奶身边,帮奶奶装烟点火,奶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二儿子赵亮今天没赶车,鞭子挂在墙上,孙子小龙摘下二叔的鞭子甩着玩,他一下一下的试着甩,甩不出响声。
二叔赵亮下工回来了,见小龙甩不响就说:拿来给我。
小龙把鞭子递给二叔说:你教我甩。
二叔赵亮接过鞭子在空中一挥,啪,一声脆响就像放炮似的。
孙子:再甩几个!
二叔摆了几个造型,甩的啪啪直响。小龙抢过鞭子,使劲地甩了几下还是不响。
二叔比喻道:你劲使的不对,这就跟唱歌没找准调是一回事,我再给你示范两下。
二叔接过鞭子,轻松的甩了几响:不光甩的响,还得抽的准,小龙你把那两个罐头瓶子放在墙头上。
赵亮举起鞭子瞄准瓶子,他往前走几步,又后退两步举起鞭子,小龙双手紧捂耳朵。
赵奶喊道:那瓶子留着装东西,你个败家子,什么东西都要损坏。
赵亮:这破瓶子有的是,明天我赶车上公社,多给你捡几个!你们都闪开我抽了!(他又举起鞭子瞄了又瞄。)
小龙、小兰、小阳、都双手捂着耳朵,眼睛紧盯着二叔。
小龙:二叔你倒是抽呀,干瞄不抽,真——真让人揪心!真让人揪心。
二叔手举起鞭子落,一下子把瓶子抽了下来,瓶子掉在地上,二叔再次举起鞭子,瞄准剩下的一个瓶子。
小龙拦住:二叔这个留给我抽!(小龙接过鞭子一下没抽到,二下三下都没抽到。)
二叔:第四下没抽到就换人。
小龙像模像样的瞄着,啪的一下,抽了下来,二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就像参加大型娱乐活动一样。
小龙乐颠颠地跑到奶奶跟前,发现奶奶的脸特别严肃,手里还握着大儿子的信呢!
小龙说:奶奶你怎么不高兴呢?有啥事呢?我爸爸都来信了,都找到工作了,你怎么还不高兴呀?
奶奶把手里的信掂了掂又长出一口气:嗨,一窝睁眼瞎,连封信都看不了,没有文化这还得了,还得念书能出息人哪,你们——你们呀!你们得念书……待续
小龙抬头看看小阳,小阳赶紧低头。
小龙骂道:小杂种你要是再斜眼偷看,我把你的眼珠子挤出来!你是不是又欠收拾了?
小兰:小龙哥哥,小弟不懂事,你别生气,他不敢偷看了,不敢了……
小阳:哥哥,我不敢了,不敢了。
奶奶端着姜汤进来:小兰你把这汤喝了,姜汤能驱寒。
孙子小龙抬起头,看看姜汤,又看看小兰。
小兰回应:奶奶您忙吧,我一会就喝。
奶奶心急地说:快喝呀,我做饭去了。奶奶转身到外屋烧饭去了。
小兰把姜汤端着递给小龙说:哥,你喝吧。
小龙接过姜汤,喝了两口吐到地上:啊,这么辣。他把碗放到炕上,继续看小人书。
小兰坐那,看看姜汤,又看看小龙她说:小龙哥你还喝不?
小龙抬起头:你喝吧,臭丫头片子,我不喝了。
小兰端起汤碗喝了下去。她把碗送到外屋,在厨房帮奶奶添柴烧饭。
奶奶:姜汤能驱寒,感冒受凉喝了就好。
27赵家大门口 白天
邮递员小朱骑个绿色的飞鸽自行车,停在门口喊道:赵大娘,你的信。
一家都跑出去了。奶奶心跳地问:谁来的信?哪来的信?
邮递员:不知道谁来的,是县城来的。
奶奶进屋,把信递给儿子赵亮。
赵亮羞愧地说:你给我干啥?我也不认字。
孙子小龙把信拿过来问奶奶:这信能是谁来的?信上说的是啥呀?
奶奶:你问我?我问谁去呀!
小龙着急地喊道:二叔!你知道就告诉我们呗,这多折磨人啊!你就快念给我们听听呗,这多折磨人呀?
奶奶和小龙两眼紧盯二叔,奶奶又一次地将信送的赵亮跟前。
二叔格外为难地说:我还想知道是什么信,什么内容呢。
小龙:那你就给我们念念呗?我们小孩不认得字,你这么大人了,还不认得呀?你饭白吃了?
二叔从奶奶手里接过信,朝着小龙头上抽了两下骂道:小兔崽子!就你事多,大人的事,小孩子少跟着掺和,滚出去!去去……玩去。
奶奶护住孙子,推了儿子一把:自己没能耐,拿孩子出啥气!跟孩子较什么劲?龙啊!别搭理他,自己玩去。
。
28小队 白天
奶奶气的拿过信转身走了,她要去小队找人看信。
一群男女社员聚集在粪堆旁边干活,老崔头蹲在粪堆旁磨镰刀。
奶奶乞求:他崔大爷,你把手里活停会,帮我看看这封信。
老崔头大惊小怪地说:哎呀,大妹子,你不知道?我就上过小学二年级,看不下来信啊!要是看个钱啥的还行,几元、几角、几分、都认识哈哈……钱我都认得哈哈……
奶奶半信半疑道:光认识钱呢?真看不下来啊?
崔大爷:那我还能谦虚呀!你——你呀这么的!你到三队找朱仓,那小子念了几年书,让他给你看看。
奶奶:朱仓能看吗?他念过书吗?
崔大爷:念过……那小子上过几年学。
奶奶犹豫不决地站在那:能不能在家?
崔大爷:你溜达过去看看呗!去吧,去看看。
29三队 白天
赵奶顺着弯路来到三队。
她在村里来回趟了三遍才找到朱仓家,走进朱仓家,屋里没人,她站在大门外嘹望。
三队妇女姜云:大姐,你在这等谁呢?
赵奶表情为难:我想找朱仓看看信。
妇女姜云:朱仓到他老岳父家去了!老岳父有病了,他们两口子都去了!你不如到大队让李会计给你看看。
奶奶心里没底地说:李会计一天挺忙的,我也不好意思求人家,也不知道人家能给看不?
姜云肯定的说:能帮你看,看完了顺便让他给你写封回信多好啊。
奶奶不敢相信地说:那得多大人情,给看看就不得了了,还帮你写回信,那得多大交情。
姜云:去吧,能帮能帮,那人还行……这点忙能帮。
奶奶犹豫不决:那我去求求他。
姜云:去吧!李会计现在大队呢,我中午还看到他了。
30家里 中午
奶奶急匆匆的跑回家,她从烟筐里拿出一小把旱烟。
赵亮问:到底是谁的来信呀?
奶奶烦躁地说:还没找到人看呢!
赵亮:那你拿烟干啥呀?
奶奶不耐烦道:我这不是要找李会计给看看,让他连给写封回信。给他拿把烟,哪能白求人哪!
奶奶急切的想知道信的内容,她匆匆地走出家门。
孙子小龙:奶奶等我一会,我也跟你去……我也去。
奶奶:小犊子!一步不离我,上哪都要跟着。
小龙嬉笑道:奶奶!我是你的警卫员,也是您的保镖。
奶奶心急:要去就快走,别贫嘴,我没有功夫听你耍贫嘴。
31李会计家 白天
奶奶带着小龙走进李会计的家门,寒暄客气了一番
李会计纳闷问:大嫂你来有事吧?
奶奶赶紧从衣兜里掏出信:啊,想求你看封信,今天早晨邮递员送来的。家里没有一个人识字,就得麻烦你给看看吧。
李会计接过信说道:是你大儿子来的,说是在县城机械铸造厂上班学徒,还处了个对象,挺好的你不要惦念。
奶奶脸上露出笑容,对着孙子小龙说:你爸来的信,在城里找到工作了,这回还出息了。
李会计:是呀,树挪死,人挪活呀,闯出去就比在这农村强呀!
赵奶央求道:李会计,那你就费心给写封回信行不?
李会计:行是行,这两天忙,等过两天我给你写封回信吧。
奶奶感激:那行,那我先谢谢你了!走吧,小龙咱们回家吧。
李会计:嗨,老嫂子,你这旱烟拿上。
赵奶亲热地说:这把旱烟是给你拿来尝尝的,有劲,挺有劲,是我那后院子种的那几棵,你抽抽尝尝,愿意抽,哪天我再给你拿一把。
李会计客气:那谢谢老嫂子啦啊!
对于赵奶奶来说,这是值得激动高兴的一天。
32赵奶家 白天
夏天很燥热,树上的昆虫用力地鸣叫着。
奶奶和小兰蹲在大树底下筛选那半盆捡来的干瘪黄豆。奶奶对小兰说道:这活闹心……你去把簸箕给奶奶拿来。
小兰:嗯。
奶奶接过簸箕唰……唰地簸起来,空壳子、憋豆子簸了一地。
奶奶今天好像没有心思干活,她两眼不停地扫视这几个孩子,心里像是琢磨什么……
小兰、小阳端来小板凳围在奶奶身边,帮奶奶装烟点火,奶奶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二儿子赵亮今天没赶车,鞭子挂在墙上,孙子小龙摘下二叔的鞭子甩着玩,他一下一下的试着甩,甩不出响声。
二叔赵亮下工回来了,见小龙甩不响就说:拿来给我。
小龙把鞭子递给二叔说:你教我甩。
二叔赵亮接过鞭子在空中一挥,啪,一声脆响就像放炮似的。
孙子:再甩几个!
二叔摆了几个造型,甩的啪啪直响。小龙抢过鞭子,使劲地甩了几下还是不响。
二叔比喻道:你劲使的不对,这就跟唱歌没找准调是一回事,我再给你示范两下。
二叔接过鞭子,轻松的甩了几响:不光甩的响,还得抽的准,小龙你把那两个罐头瓶子放在墙头上。
赵亮举起鞭子瞄准瓶子,他往前走几步,又后退两步举起鞭子,小龙双手紧捂耳朵。
赵奶喊道:那瓶子留着装东西,你个败家子,什么东西都要损坏。
赵亮:这破瓶子有的是,明天我赶车上公社,多给你捡几个!你们都闪开我抽了!(他又举起鞭子瞄了又瞄。)
小龙、小兰、小阳、都双手捂着耳朵,眼睛紧盯着二叔。
小龙:二叔你倒是抽呀,干瞄不抽,真——真让人揪心!真让人揪心。
二叔手举起鞭子落,一下子把瓶子抽了下来,瓶子掉在地上,二叔再次举起鞭子,瞄准剩下的一个瓶子。
小龙拦住:二叔这个留给我抽!(小龙接过鞭子一下没抽到,二下三下都没抽到。)
二叔:第四下没抽到就换人。
小龙像模像样的瞄着,啪的一下,抽了下来,二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就像参加大型娱乐活动一样。
小龙乐颠颠地跑到奶奶跟前,发现奶奶的脸特别严肃,手里还握着大儿子的信呢!
小龙说:奶奶你怎么不高兴呢?有啥事呢?我爸爸都来信了,都找到工作了,你怎么还不高兴呀?
奶奶把手里的信掂了掂又长出一口气:嗨,一窝睁眼瞎,连封信都看不了,没有文化这还得了,还得念书能出息人哪,你们——你们呀!你们得念书……待续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