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1898
成片时长:每集约36分钟
阅读:6199
发表:2020/11/17
20集 喜剧,古装 电视剧剧本
《寻御》第1-2集
1-2
3-5
6-8
9-10
11-13
14-16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画面地图上(北京-南京)
20、出租车上,外,日
(
人物:朱鼎声、小刚、朱妻、朱鑫、出租车司机)
(下了飞机,鼎声一行人在出租车上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和古都建筑。)
朱鼎声:还是喜欢这南京的梧桐啊,夏天遮阳,秋日随风落叶,也是一景啊!
出租车司机:现如今这南京城剩的景儿也不多了,最常见的也就是这梧桐了,前些年修地铁又是砍又是移的,闹的沸沸扬扬。
小刚:哦?那后来怎么处理的。
出租车司机:怎么处理,惊动了市委书记和市长,后来还开市人大常委会了呢,这才平息了下来,并申明‘不得乱砍树、不得乱移树’,这才大多数保了下来。
朱鼎声:(独叹)绿化环保真的很重要,留下来好啊!既好看,又纳凉啊。
小刚:什么呀,历史文明更重要!梧桐已经是南京的文化遗产了,当然不容破坏。
朱妻:你们不要说这么大好吗,又环保又文化遗产的,咱老百姓哪懂那么多,照我说啊,这夏天能遮阳,秋天能观景,才最直接,都是眼吧前的事,看得见,摸得着的。你们说的那些,太大了,咱管不了啊。
朱鼎声:……
小刚:女人永远是真理啊!
出租车司机:听着口音,你们是外地来的吧,来咱大金陵,走亲访友啊,还是来旅游啊。
朱鼎声:走亲访友,呵呵,我呀也是出生在这的,上学那会出去了,就很少回来,现在弄得倒像是个外地人了。
小刚:你这不是回来了吗,这儿还是你的根,跑不了。
出租车司机:哈,根这个词用的好,唉,咱开出租的倒是天天围绕着根转了,呵呵。
朱鑫:(趴在窗边看着街头)我要吃特色小吃。
朱鼎声:吃啥小吃啊,一会到了,完事后就好多东西可以吃。
21、老屋街角,外,日
(
人物:朱鼎声、小刚、朱妻、三叔、五叔)
(下了出租车,来到鼎声所在老房子的那条街道,映入眼帘的是地上一排排的人群,身旁都摆放谱盒和谱架。鼎声走在前头,只见前面迎头来两个年长者,是鼎声的三叔和五叔。)
三叔:(一脸憨笑道)来的够快的,寻思着你们得到中午才到呢。
朱鼎声:(回了笑脸)大日子,不敢偷懒,让二位叔叔久侯了。怎么样,这谱盒怎么都摆在这儿啊,一向不都是在隔壁那小广场上吗。。
三叔:别提了,广场一大早都被人家占了,老陈家,老马家也都在那边,还说这广场也不是咱私人家的,谁先到先得,这不,一早就去占地方了。
朱鼎声:行吧,他们爱占就占吧,在这边也挺好,这光线也不差,哈。那我这去收拾收拾,马上就开始吧。
五叔:你不到哪敢开始啊,毕竟你可是大房啊。
朱鼎声:哎呦,五叔快别这么说,我在你们跟前还是晚辈。
这么说,那就是在怪我啊,这已经来晚了,怪不好意的,天气热,带了点吃的给孩子们。哎,四叔呢。
三叔:他那个脾气,你不是不知道,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谁能叫得动他啊,你那四婶倒是一早就过来帮忙了。
(说罢朱妻从身后拎着了几个包裹走上前。)
三叔:(笑得慈祥)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这大热天的,这小伙子谁啊?没见过啊。
朱鼎声:哦,这是我那小舅子,在大学读博士呢,这回啊,正赶巧了,就跟着过来看看。
三叔:是吗,厉害啊!唉呀,这家里头晒晒谱,没啥太大讲头,只怕入不了大博士的眼啊,可千万别见笑啊。
小刚:不会,不会,老叔太客气了。
朱鑫:三爷爷好,五爷爷好!
三叔:哎,真乖,还是这小子嘴最甜。行吧,那你们赶紧去屋里把东西放下吧,我们等你。
朱鼎声:好大,我们马上就来哈。
五叔:那我们在祠堂等你们哈,可别让咱等太久哦。
(鼎声笑脸作别。)
22、朱鼎声老房子,内,日
(
人物:朱鼎声、小刚)
(鼎声从老屋香案上取下族谱盒,吹了吹上面的灰尘,轻轻的打开。小刚绕感兴趣的看着族谱盒子,也顺手手拿起一本瞧了起来。)
小刚(大惊!):这……姐夫?不会吧。
朱鼎声:怎么了,见到鬼啦?瞧你那傻样,哪像个大博士的样子啊,一惊一乍的。
小刚(回了回神,脑袋了飞速运转着,嘴里念叨):朱尚熠,明永乐三年生,卒于明 天顺五年。‘允尚高济有’,难不成这朱尚熠是秦王朱樉的儿子?不对啊,史料上记载朱樉薨于洪武二十八年,怎么可能有个永乐三年的儿子。奇怪啊,这不可能吧。
朱鼎声:(收了收族谱,装回谱盒内)你在那叨咕啥呢,帮忙搬一下,马上跟我一起去祠堂,都在等着呢。
小刚:(一把拉住鼎声)姐夫,您该不会真是这朱尚熠的后代吧,那这朱尚熠到底是不是秦王朱樉的儿子啊?
朱鼎声:别一口一个朱尚熠,那是咱老祖宗。(平静的回道)是啊,那又怎么样。
小刚:啊!?……那您岂不是皇族后裔啊!哇,偶像啊!
朱鼎声;(苦笑一声后回道)这就偶像啦,一会给你上点干货,别大呼小叫的,先干活!
小刚:啊,还有干货啊!得嘞,这些活我全包了,交给我了!
(小刚麻利的收拾着,抱起谱盒就跟着鼎声出门而去。朱妻留在屋子里打扫着卫生,朱鑫早就跑到小孩堆里玩耍去了。)
23、祠堂外街道,外,日
(
人物:小刚、朱鼎声)
(小刚边走边凑近鼎声耳旁一个劲的追问着。)
小刚:我实在忍不住了,您到底是不是皇族后裔啊,你快告诉我吧。
朱鼎声:(略带嫌弃的回道)干什么,干什么,大热天的凑这么近,你不嫌热啊,还皇族后裔呢,这明朝都亡了多少年啦,现在谁还管你是谁啊,你就说朱元璋的后代,现在在这世上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吧,甚至还远远不止呢,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小刚:(笑眯眯的)话可不能这么说,毕竟祖上也光辉过嘛。这么说来真是了,哇塞,我认识您这么些年了,居然不知道您这么大来头啊。
朱鼎声:有多大来头啊,这都等着呢,你能快点不。
小刚:那你之前说告诉我朱允文失踪之谜,看来有戏啊,你们也算是一个家族,一个体系的啊,难怪你会说那姓让的一族是胡扯呢,原来你自己就是啊,啧啧,不得了啊,简直是重大发现啊。
朱鼎声:看你这架势,是想要把我当成文物来研究啊。
小刚:嘿嘿。
24、祠堂外,外,日
(大长桌案上已摆放了十几个谱盒,三叔和四叔,加上鼎声自己,跪拜在案前,点上三炷香,两边杀鸡鸣爆,以祭先祖,接着三叔起身净手后,打开族谱盒盖,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拿出摆放,一本一本单放单晒。
仪式结束后,族人按大小辈分围坐方桌,喝酒叙旧。小刚作为学历史的,对这些传统仪式十分尊敬,并且兴趣非常的跟在鼎声身旁观赏。)
25、祠堂外远处大树下,外,日
(
人物:朱妻、三婶、四婶)
(一群女眷在一边忙碌着,一边七嘴八舌的嘻笑着。朱妻帮着婶婶们洗着碗碟,烧着开水,没有一点大城市里娇气的样子。)
朱妻(笑着看着众人):今儿这天可真好啊,阳光明媚啊。
三婶子:可不吗,要不怎么晒谱啊,哈哈哈。
四婶:(跟着笑容,凑将过来)哎,我说鼎声家的,我刚听说那个跟在边上的是你兄弟啊?
朱妻:是啊,他头一回跟我们过来,前些年都在学校里,马上就博士毕业了。
三婶、四婶(同时一惊),四婶笑道:都念博士啦!真厉害啊,小伙儿长得真精神,又这么有才学。(说话间,瞟了瞟三婶,向她使眼色。)
三婶会意,问:额,那你弟他有对象了没啊?这大小伙子真是不错。
朱妻:(苦笑一声)还没呢,我都催他好些次了,他呀,一点都不知道急。哎?三婶这么问,难道是想帮着介绍介绍?
三婶(微笑):嗨,那什么,是你四婶娘家一侄女,也是大学毕业,都二十六了,家里人为她那事都急死了,姑娘文文静静的,也挺好,就是眼光有点高,也不知道想找个啥样的。不过我看你弟弟这模样,一准能行,模样俊,学历又高,这事儿说不定能成。
朱妻:行啊,我兄弟二十九,年龄合适啊。那姑娘人在吗,抽空让他们见见呗。
四婶:(赶忙接上话,兴致冲冲的道)哎,我来给她打电话,让她下午就过来哈。
朱妻:好啊。
26、长桌上,外,日
(小刚倚坐在鼎声身旁,朱妻也出屋后和女眷们闲聊着家常,朱鑫则兴奋的和一群小伙伴玩的不亦乐乎。)
小刚:姐夫,这事也忙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该说说缘由了吧。
朱鼎声:找什么急啊,这次带你来呢,不光是欣赏晒谱的,更重要是想给你讲个故事。
小刚:(疑惑)讲故事?
朱鼎声:是啊,我在家的时候,不是和你说过了吗,帮你做一个论文选题。
小刚:嗯嗯,这么说来,你真是朱元璋的后人,那么你说你知道那失踪皇帝的下落不是诳我的咯,快跟我说说呀。
朱鼎声(抿了一口白酒):急什么,这是我家祖,也就是这谱上面的第一代人朱尚熠留存下来的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他的父亲朱爽,里面或许有你要的答案,待我慢慢道来。(说着打开一个古老的小册子,看上去有些年头了。)
小刚欲伸手一把抢来,被鼎声闪开,没抢着,只好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凝听着姐夫的一字一句。
(朱鼎声画外音):“那应该要从公元1402年说起了,少皇帝朱允文年纪轻轻继承了皇爷爷好容易打下的大明江山,可毕竟即位不长,根基未稳,诸位叔叔的实力依旧强劲,又急于削藩,而其中实力和野心最大的燕王朱棣则一心不甘,打着‘清君侧’名号,起兵进攻应天,战火连绵,人心惶惶……”
第二集
1、长江北岸燕军营帐,内,日
(公元1402年夏,营帐成片,旌旗飘飘,人马嘶昂,队列成排。
主帐内一个高大的身影背靠帐门,面对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特写)地图上江对面的应天城已被重点标记,那身影浓眉紧蹙,微微沉首,不时发出阵阵嗟叹。
只见帐外脚步急促,一青年将军(小北)上前禀报:殿下,前去对岸探查的士兵已经回来了。)
燕王朱棣:(此刻缓缓回身)小北,可有探查到什么?
小北:回殿下,应天城外的布防已基本控制,城内如今也只剩一些京军死守,已不足为虑。不过城楼上……
朱棣:(抬了抬头,眼中带一丝疑惑)城楼上怎么了?
小北:(略带犹豫,迟疑了片刻)额……城楼上悬挂着,挂着……
朱棣:挂着什么?快说。
小北:挂着先皇的画像。
朱棣:(先是一惊,踱了几步,然后发出一阵苦笑)呵,这帮子文臣,还真是酸腐的厉害,之前送来请和的诏书,这会子又搬来先皇的画像,想来也是黔驴技穷了吧。
小北(低声):那我们……
朱棣(厉声道):再探!
小北:是!
20、出租车上,外,日
(
人物:朱鼎声、小刚、朱妻、朱鑫、出租车司机)
(下了飞机,鼎声一行人在出租车上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和古都建筑。)
朱鼎声:还是喜欢这南京的梧桐啊,夏天遮阳,秋日随风落叶,也是一景啊!
出租车司机:现如今这南京城剩的景儿也不多了,最常见的也就是这梧桐了,前些年修地铁又是砍又是移的,闹的沸沸扬扬。
小刚:哦?那后来怎么处理的。
出租车司机:怎么处理,惊动了市委书记和市长,后来还开市人大常委会了呢,这才平息了下来,并申明‘不得乱砍树、不得乱移树’,这才大多数保了下来。
朱鼎声:(独叹)绿化环保真的很重要,留下来好啊!既好看,又纳凉啊。
小刚:什么呀,历史文明更重要!梧桐已经是南京的文化遗产了,当然不容破坏。
朱妻:你们不要说这么大好吗,又环保又文化遗产的,咱老百姓哪懂那么多,照我说啊,这夏天能遮阳,秋天能观景,才最直接,都是眼吧前的事,看得见,摸得着的。你们说的那些,太大了,咱管不了啊。
朱鼎声:……
小刚:女人永远是真理啊!
出租车司机:听着口音,你们是外地来的吧,来咱大金陵,走亲访友啊,还是来旅游啊。
朱鼎声:走亲访友,呵呵,我呀也是出生在这的,上学那会出去了,就很少回来,现在弄得倒像是个外地人了。
小刚:你这不是回来了吗,这儿还是你的根,跑不了。
出租车司机:哈,根这个词用的好,唉,咱开出租的倒是天天围绕着根转了,呵呵。
朱鑫:(趴在窗边看着街头)我要吃特色小吃。
朱鼎声:吃啥小吃啊,一会到了,完事后就好多东西可以吃。
21、老屋街角,外,日
(
人物:朱鼎声、小刚、朱妻、三叔、五叔)
(下了出租车,来到鼎声所在老房子的那条街道,映入眼帘的是地上一排排的人群,身旁都摆放谱盒和谱架。鼎声走在前头,只见前面迎头来两个年长者,是鼎声的三叔和五叔。)
三叔:(一脸憨笑道)来的够快的,寻思着你们得到中午才到呢。
朱鼎声:(回了笑脸)大日子,不敢偷懒,让二位叔叔久侯了。怎么样,这谱盒怎么都摆在这儿啊,一向不都是在隔壁那小广场上吗。。
三叔:别提了,广场一大早都被人家占了,老陈家,老马家也都在那边,还说这广场也不是咱私人家的,谁先到先得,这不,一早就去占地方了。
朱鼎声:行吧,他们爱占就占吧,在这边也挺好,这光线也不差,哈。那我这去收拾收拾,马上就开始吧。
五叔:你不到哪敢开始啊,毕竟你可是大房啊。
朱鼎声:哎呦,五叔快别这么说,我在你们跟前还是晚辈。
这么说,那就是在怪我啊,这已经来晚了,怪不好意的,天气热,带了点吃的给孩子们。哎,四叔呢。
三叔:他那个脾气,你不是不知道,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谁能叫得动他啊,你那四婶倒是一早就过来帮忙了。
(说罢朱妻从身后拎着了几个包裹走上前。)
三叔:(笑得慈祥)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这大热天的,这小伙子谁啊?没见过啊。
朱鼎声:哦,这是我那小舅子,在大学读博士呢,这回啊,正赶巧了,就跟着过来看看。
三叔:是吗,厉害啊!唉呀,这家里头晒晒谱,没啥太大讲头,只怕入不了大博士的眼啊,可千万别见笑啊。
小刚:不会,不会,老叔太客气了。
朱鑫:三爷爷好,五爷爷好!
三叔:哎,真乖,还是这小子嘴最甜。行吧,那你们赶紧去屋里把东西放下吧,我们等你。
朱鼎声:好大,我们马上就来哈。
五叔:那我们在祠堂等你们哈,可别让咱等太久哦。
(鼎声笑脸作别。)
22、朱鼎声老房子,内,日
(
人物:朱鼎声、小刚)
(鼎声从老屋香案上取下族谱盒,吹了吹上面的灰尘,轻轻的打开。小刚绕感兴趣的看着族谱盒子,也顺手手拿起一本瞧了起来。)
小刚(大惊!):这……姐夫?不会吧。
朱鼎声:怎么了,见到鬼啦?瞧你那傻样,哪像个大博士的样子啊,一惊一乍的。
小刚(回了回神,脑袋了飞速运转着,嘴里念叨):朱尚熠,明永乐三年生,卒于明 天顺五年。‘允尚高济有’,难不成这朱尚熠是秦王朱樉的儿子?不对啊,史料上记载朱樉薨于洪武二十八年,怎么可能有个永乐三年的儿子。奇怪啊,这不可能吧。
朱鼎声:(收了收族谱,装回谱盒内)你在那叨咕啥呢,帮忙搬一下,马上跟我一起去祠堂,都在等着呢。
小刚:(一把拉住鼎声)姐夫,您该不会真是这朱尚熠的后代吧,那这朱尚熠到底是不是秦王朱樉的儿子啊?
朱鼎声:别一口一个朱尚熠,那是咱老祖宗。(平静的回道)是啊,那又怎么样。
小刚:啊!?……那您岂不是皇族后裔啊!哇,偶像啊!
朱鼎声;(苦笑一声后回道)这就偶像啦,一会给你上点干货,别大呼小叫的,先干活!
小刚:啊,还有干货啊!得嘞,这些活我全包了,交给我了!
(小刚麻利的收拾着,抱起谱盒就跟着鼎声出门而去。朱妻留在屋子里打扫着卫生,朱鑫早就跑到小孩堆里玩耍去了。)
23、祠堂外街道,外,日
(
人物:小刚、朱鼎声)
(小刚边走边凑近鼎声耳旁一个劲的追问着。)
小刚:我实在忍不住了,您到底是不是皇族后裔啊,你快告诉我吧。
朱鼎声:(略带嫌弃的回道)干什么,干什么,大热天的凑这么近,你不嫌热啊,还皇族后裔呢,这明朝都亡了多少年啦,现在谁还管你是谁啊,你就说朱元璋的后代,现在在这世上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吧,甚至还远远不止呢,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小刚:(笑眯眯的)话可不能这么说,毕竟祖上也光辉过嘛。这么说来真是了,哇塞,我认识您这么些年了,居然不知道您这么大来头啊。
朱鼎声:有多大来头啊,这都等着呢,你能快点不。
小刚:那你之前说告诉我朱允文失踪之谜,看来有戏啊,你们也算是一个家族,一个体系的啊,难怪你会说那姓让的一族是胡扯呢,原来你自己就是啊,啧啧,不得了啊,简直是重大发现啊。
朱鼎声:看你这架势,是想要把我当成文物来研究啊。
小刚:嘿嘿。
24、祠堂外,外,日
(大长桌案上已摆放了十几个谱盒,三叔和四叔,加上鼎声自己,跪拜在案前,点上三炷香,两边杀鸡鸣爆,以祭先祖,接着三叔起身净手后,打开族谱盒盖,自上而下,从左到右拿出摆放,一本一本单放单晒。
仪式结束后,族人按大小辈分围坐方桌,喝酒叙旧。小刚作为学历史的,对这些传统仪式十分尊敬,并且兴趣非常的跟在鼎声身旁观赏。)
25、祠堂外远处大树下,外,日
(
人物:朱妻、三婶、四婶)
(一群女眷在一边忙碌着,一边七嘴八舌的嘻笑着。朱妻帮着婶婶们洗着碗碟,烧着开水,没有一点大城市里娇气的样子。)
朱妻(笑着看着众人):今儿这天可真好啊,阳光明媚啊。
三婶子:可不吗,要不怎么晒谱啊,哈哈哈。
四婶:(跟着笑容,凑将过来)哎,我说鼎声家的,我刚听说那个跟在边上的是你兄弟啊?
朱妻:是啊,他头一回跟我们过来,前些年都在学校里,马上就博士毕业了。
三婶、四婶(同时一惊),四婶笑道:都念博士啦!真厉害啊,小伙儿长得真精神,又这么有才学。(说话间,瞟了瞟三婶,向她使眼色。)
三婶会意,问:额,那你弟他有对象了没啊?这大小伙子真是不错。
朱妻:(苦笑一声)还没呢,我都催他好些次了,他呀,一点都不知道急。哎?三婶这么问,难道是想帮着介绍介绍?
三婶(微笑):嗨,那什么,是你四婶娘家一侄女,也是大学毕业,都二十六了,家里人为她那事都急死了,姑娘文文静静的,也挺好,就是眼光有点高,也不知道想找个啥样的。不过我看你弟弟这模样,一准能行,模样俊,学历又高,这事儿说不定能成。
朱妻:行啊,我兄弟二十九,年龄合适啊。那姑娘人在吗,抽空让他们见见呗。
四婶:(赶忙接上话,兴致冲冲的道)哎,我来给她打电话,让她下午就过来哈。
朱妻:好啊。
26、长桌上,外,日
(小刚倚坐在鼎声身旁,朱妻也出屋后和女眷们闲聊着家常,朱鑫则兴奋的和一群小伙伴玩的不亦乐乎。)
小刚:姐夫,这事也忙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该说说缘由了吧。
朱鼎声:找什么急啊,这次带你来呢,不光是欣赏晒谱的,更重要是想给你讲个故事。
小刚:(疑惑)讲故事?
朱鼎声:是啊,我在家的时候,不是和你说过了吗,帮你做一个论文选题。
小刚:嗯嗯,这么说来,你真是朱元璋的后人,那么你说你知道那失踪皇帝的下落不是诳我的咯,快跟我说说呀。
朱鼎声(抿了一口白酒):急什么,这是我家祖,也就是这谱上面的第一代人朱尚熠留存下来的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他的父亲朱爽,里面或许有你要的答案,待我慢慢道来。(说着打开一个古老的小册子,看上去有些年头了。)
小刚欲伸手一把抢来,被鼎声闪开,没抢着,只好瞪大眼睛,竖起耳朵,凝听着姐夫的一字一句。
(朱鼎声画外音):“那应该要从公元1402年说起了,少皇帝朱允文年纪轻轻继承了皇爷爷好容易打下的大明江山,可毕竟即位不长,根基未稳,诸位叔叔的实力依旧强劲,又急于削藩,而其中实力和野心最大的燕王朱棣则一心不甘,打着‘清君侧’名号,起兵进攻应天,战火连绵,人心惶惶……”
第二集
1、长江北岸燕军营帐,内,日
(公元1402年夏,营帐成片,旌旗飘飘,人马嘶昂,队列成排。
主帐内一个高大的身影背靠帐门,面对一幅巨大的军事地图,(特写)地图上江对面的应天城已被重点标记,那身影浓眉紧蹙,微微沉首,不时发出阵阵嗟叹。
只见帐外脚步急促,一青年将军(小北)上前禀报:殿下,前去对岸探查的士兵已经回来了。)
燕王朱棣:(此刻缓缓回身)小北,可有探查到什么?
小北:回殿下,应天城外的布防已基本控制,城内如今也只剩一些京军死守,已不足为虑。不过城楼上……
朱棣:(抬了抬头,眼中带一丝疑惑)城楼上怎么了?
小北:(略带犹豫,迟疑了片刻)额……城楼上悬挂着,挂着……
朱棣:挂着什么?快说。
小北:挂着先皇的画像。
朱棣:(先是一惊,踱了几步,然后发出一阵苦笑)呵,这帮子文臣,还真是酸腐的厉害,之前送来请和的诏书,这会子又搬来先皇的画像,想来也是黔驴技穷了吧。
小北(低声):那我们……
朱棣(厉声道):再探!
小北:是!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