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0753
成片时长:每集约50分钟
阅读:8513
发表:2015/11/27
28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十粒金丹》第25-26集
1-2
…
23-24
25-26
27-28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5-J-07350】
槐氏说:“活该是咱们的福,老粉头,一场积攒到头空。这是她,花中取利阴功损,咱二人只当打个抱不平。”
她二人把衣服脱尽,把王婆抬起来。安宁看到白刷刷的肉体,自语道:“就这么往屋里抬呀,甚是难看。”他闭上了眼睛,只听,咕咚,一声,安宁一睁眼,见那两个泼妇,把抬着的妇人,扔到了江里。
小豪杰翻身爬起,一纵身就跳过船来,一只手抓住一个,大喊一声:“有人害人!”槐氏、邹婆,吓得魂不附体,颤作一堆。
前舱的两个夫人被惊醒,急忙叫道:“老院工,赶紧去后舱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院子来到后舱,见郑安宁摁着两个妇人,忙向前问道:“这位将爷,你是从哪里来,发生了什么事?”
安宁道:“我的主人奉威远王九千岁差遣,进京上本。在下奉令巡更,方才见你这船上这两个妇人,抬着一个妇人,掷在江中,因此跳过船来,将二位拿住。”
院子大惊道:“多亏将爷看见,不然我们难免一番口舌了。我们这船是从山东来的,孀居祖母带着小主人上京投亲。见到这三个逃难之人,祖母一时慈悲带她三人上京,乃是好意,不料她们做出这样事来。”
安宁向两个妇人问道:“你二人姓甚名谁?既是一同避难之人,为何掷她下水?”
邹婆子说:“老身勾氏姓邹,这位是翰林夫人寇门槐氏。因避贼荒,逃躲出来,上京投奔宁波侯海老爷她的娘家,呸,不对、不对,是她的表婶家。那个是美人街的王鸨子,半路撞见的搭伴同行。”
院子说:“管你那些闲帐,我问你,为何把她扔进水里。”
槐氏说:“哪个扔她进水的,是她失脚掉进去的。无冤无仇我们为什么害他?”
郑安宁暗想道:(画外音)
“听她俩所言,这两个妇人,明明是邹婆子与姑爷的庶母槐氏,何不带她俩过去见老爷,问清旧事,与姑爷雪恨哪!”
想罢,向院子说道:“她二人虽非府上之人,但害了人命,也免不了地方官纠治。总算无干涉,也要耽误行程。我将她二人带到那边船上,禀了我家老爷,知会了曹元帅,只用一个谕贴交于地方官,你们就只管开船走路,岂不是省下许多罗唣?”
院子大喜,连连致谢道:“多乘将爷下顾,老朽侯信便了。”
15、高公的船上 前舱 夜
镇国王与公子双印,尚未安歇,父子二人在灯下观看古书。
郑安宁走进来,一抱拳道:“老爷、公子。小人方才巡更,发现侧畔船上,有人害人。”
老爷、公子为之一振,放下书本,看着安宁。
是这么码事……郑安宁把方才之事,如此这般的说了一番。
高公道:“将她二人带来。”
槐氏与邹婆随着安宁进了前舱,战战兢兢的跪在老爷面前。
高公问道:“哪一位是翰林公的夫人?”
槐氏见问的安详,称呼又好,遂放下心来,答道:“妾身便是。”
高公道:“云龙公子、琼花小姐而今何在?”
槐氏不语。
邹婆接言道:“都被山贼冲散了。”
高公道:“五松山被曹公子所杀者,是你何人?卖入勾栏自刎者,又是哪个?”
二人大惊,一齐叩头道:“老爷这话我们全然不晓。”
高公冷笑道:“料你不肯实言,来人!着实打嘴。”
防护兵道:“是!”向前两个人扶持一个,揪住头发,垫着膝盖。可叹这两个泼妇每日对吃对喝,今日却对着挨嘴巴子。只听平平啪啪,只打的满口流血,牙齿乱掉。打到三十下上,她俩大叫:“别打了,大老爷,求求您了,别打了,我们实说就是了。”
邹婆与槐氏,互相补充,尽情实诉。
双印在案边,写着记录。
高公道:“来人,把她俩锁在后舱,让梁氏看守。郑昆,你到那边船上,如此回复。”
苍头答应:“是。”便来到那舱前门外。船板的柱子上挂着灯笼,老院子见了郑坤连忙迎问:“怎样发落了那两个妇人?”
郑昆说:“那两个妇人犯了事故,我家老爷要带她们进京请旨定罪。方才之事与府上无关,只管放心,明日一同开船走路。令我来不过是问问令主人的姓名,好之照会。”
院子刚要回答,只见一个丫鬟掀起竹帘走出舱来,向郑昆问道:“这位老人家可是渔阳人氏,姓郑名昆吗?”
郑昆一惊,道:“正是。大姐何以知之?”丫鬟说:“你那左脚有点残疾,是怎么又不瘸了?”
郑昆愣愣的看着丫鬟说:“我这残疾是吕祖的金丹治好的,说来话长,一时难以尽诉。”
一言未尽,只听里面呼唤道:“你是郑昆,快来见我。”
苍头闻声,掀起竹帘走进舱来,抬头一看,桌上放着灯烛,上面坐着两位夫人,俱是缟素衣装,右边那位,明明是二夫人黎氏。老头瞥然一见,吃了一惊,往后退了两步,状着胆子问道:“上面莫非二夫人吗?是人是鬼,不要恐吓老奴。”
黎素娘流着泪道:“正是妾身,我还活着,那年投河自尽,被姐姐所救,之后就跟姐姐回山东老家了。你不要害怕,我是人,不是鬼。”
郑昆连忙跪倒向上叩头道:“老奴叩见二祖母、姨太太。”
素娘站起身来,道:“你快起来,一旁落座,我要问你话来。”
丫鬟拿过椅子,郑昆坐在了下边。
素娘道:“你如何得至此间?千岁想是还在塞北吗?”
郑昆悲喜交加,复又起身叩头道:“二夫人不消伤感,快些随老奴过去与老爷相见。”
素娘拭泪,道:“老爷在哪里?千岁怎至此处?”
郑昆道:“这一时也说不明白,就请二夫人随老奴过去,便知分晓了。”
当下姨太太令丫鬟搀扶素娘,同至大船。
16、高公的船上 前舱 夜
慌得苍头两步并作一步,跑进舱中。
高公问道:“何事如此惊慌?”苍头说:“千岁、公子,万千之喜,二夫人来了!”
高公惊异道:“莫非素娘未死?”
郑昆刚一开口……
丫鬟掀帘,黎素娘走进舱中,见到高千岁,双膝跪倒,泣不成声的说道:“老爷,妾身该死,没有保住高门的后续香烟,本想自裁,不料巧遇姐姐获救。随姐姐去了山东老家,时刻思念,度日如年,姐姐常常解劝,妾身抱有一丝的希望,活至而今。望老爷治罪……”话未落音,就昏厥过去了。
高公近前,抱起素娘,双目流泪说:“素娘啊,你为高门受尽了折磨,拙夫岂能治罪于你。快快醒来吧!”
双印赶紧跪在素娘身边,拉住素娘的手,流着泪说:“母亲、母亲,快快苏醒!都是孩儿不好,让父母大人,揉碎了心肝,娘啊,快醒来与孩儿和父亲,团聚吧。……”
素娘在冥冥中听到有人一声声的叫母亲,心中一动,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看着抱着她的高公,又把眼神慢慢的移到,跪在身边的小将军身上。用力坐了起来,说道:“方才是谁在叫母亲?”
双印道:“是孩儿。”
素娘惊愣的看着双印。道:“你——你——……”
高公道:“他是双印,咱们久已想念的儿子。”
素娘惊讶的:“什么?儿子双印?”
双印道:“母亲,念孩儿幼小无知,未能久违膝下,身在他乡数载,如在梦中。”
素娘面对银灯,左瞧右看,拉着双印,先看手掌,果然印着“永保遐龄,遇难成祥”八个字。一把抱住双印,道:“我的娇儿呀,你可想死为娘了!那年中秋,是何人把你抱去?哪里存身?是谁把你抚养成人?你父子何处相逢?几时见面?此刻是真是幻,是醒是睡?儿呀,你是人是鬼?为娘到底是活着,还是已死?莫非是思儿想子心随意转,一片迷离在魂梦中?”
母子俩抱在一起,嚎啕痛哭,久久不能节哀。
郑昆、梁氏、安宁,舱外的护兵、舵公,无不落泪。
镇国王左手拉妻,右手挽子,带泪含笑道:“你母子不要哭了,咱如今骨肉重逢,奇灾已过,理宜欢喜,不该如此的伤情。”
素娘拭泪挽起公子,小爷叩头站起了身。
梁氏、安宁,近前拜倒,道:“祖母万福。”
送来的丫鬟、院子,一齐近前施礼,道:“老爷、公子、姨太太大喜。”
高公、素娘归坐。
素娘道:“儿呀,你到娘的身边来。”
双印施礼道:“遵命。”遂坐在了素娘的身边。
素娘拉着双印的手,摸着双印的脸,流着眼泪说:“我的儿呀,你怎么与你父亲相认的?”
双印道:“也是苍天的点化吧,是这么、这么、这么的,阴错阳差,我与爹爹就相逢了。”
素娘点头,又说:“我想知道,那年中秋,是谁把你抱去,你在何处存身,是谁把你抚养成人?”
没等双印开口,高公道:“那时孩儿幼小,他哪知道是谁把他抱去。是伏氏的嫂子滑氏,为了让她的儿子伏准,继承高家的财产,设计害死咱的小公子。给任婆一锭黄金,两个元宝。中秋节用蒙汗药酒,把你与丫鬟秋月灌醉,半夜子时,任婆子把公子抱出去,让哑叭任守志,在后花园门外等候接孩子,埋在事先挖好的坑里。本来任守志不想干的,但又怕她们找别人,就答应了她们。可是半夜里接到孩子,他不忍心埋了小公子,就抱他回到他们的住处,拿出他嫂子藏在炕洞子里的黄金与银子,抱着小公子就远走他乡了。如今任义士的哑疾也好了,会说话了。后来之事,明天你见到任守志,问他吧,他会把事情的始终全告诉于你。”
素娘如梦方醒,抱住双印,娘儿俩又是双双落泪。
素娘抽泣着道:“我儿真是命大,遇到如此的义士。”
双印道:“都是我父母的阴德照化,孩儿方有今日。”
素娘撒开双印,向着高公说:“真是人心难测,竟至于此。那任婆素来小心殷勤,常常提起那年的恩德,不料竟做出如此的事来。可敬那任守志,哑叭废人,倒有此一副过人的肝胆。”
高公道:“若非如此慈心,焉得胎疾忽愈。”
素娘道:“他在哪里?妾身必要拜他一拜。”
高公道:“就在那边船上。今日太晚,明日再请来相见罢。我与他认了异性叔侄,每日早晚叫孩儿过去问安,三餐都是与我同桌而食。”
素娘道:“正该如此。”
说话间,送回来的院子、丫鬟,前来施礼道:“禀老爷、姨太。小人告退回船。”
高公道:“来人,赏他二人每人一两银子。”
二人叩头领赏,而去。
17、高公的船上 前舱 夜
这里夫妻母子,重又谈心。
素娘道:“如今梦鸾,在哪里?小姐好么?”
高公低头不语。
双印看了高公一眼,郑重的说道:“娘,不久前,我姐姐女扮男妆进京应试,战胜群雄夺魁,现领兵挂帅,前去塞北平番。咱们到京时姐姐也该回来了。”
素娘惊喜,道:“呀!你姐姐真不愧为将门之女,你可见到了你姐姐?”
双印道:“孩儿见到了姐姐,孩儿与曹元帅在进京的路上,因丢失了战马,误了考期,没有参加比武,孩儿与曹元帅,都是我姐姐向朝廷举荐,得到了皇上的应允。”
素娘叹异道:“我的好姑娘,是你成全了咱们家呀!那你们姐弟相认了吗?”
双印道:“这……”
没等双印说出口,高公道:“别事慢说,最可恼者,是那伏氏蠢才,这一回家,必手刃此妇,方解吾恨。”
素娘道:“老爷不必埋怨别人,妾身当日不劝千岁续弦,焉有他日之事?”
高公仰面想想,点头道:“是了,这是我命该如此。未曾定她之前,你与我求的吕仙祖,暗示的你还记得吗?”
素娘道:“妾身不大记得了。”
高公道:“我方才想起后两句来了,乃是:‘河州重睹面,方是好鸳鸯。’彼时认作断弦重续,必获佳偶。谁知却应在你我水面重逢之事。”
素娘光然大悟道:“老爷不言,妾身也忘记了。当日失去孩儿之时,郑昆在福禄庵求得一卦,是:‘莫讶风波恶,滩头获宝珠,团员奸字引,重庆喜何如。’彼时也只认作我同双印重逢欢喜。万万猜不到,应在今日宝珠滩头得见千岁面,又与孩儿相逢,岂非两重意外之喜吗?可这‘奸字引’三个字。直到今日方不得悟。”
一家三口,都在思考。
双印眼睛突然一亮,道:“孩儿知晓了。”
高公也胸有成竹了。微微一笑说:“说来听听。”
双印道:“奸字,乃三个女字,一个干字,组合而成,应解为三个女人干的。而今若非这三个妇人作引,同行到京,爹爹与孩儿,做梦也不知母亲在对面船上啊,怎得有此一番的巧遇奇逢?”
高公夫妇,齐笑道:“我儿解得甚是。”
素娘道:“可见神签仙卜,是当敬信的。”
18、高公的船上 前舱 夜
郑昆拿一包裹,进来施礼道:“禀老爷、公子、二夫人,这是那面船上送来的王婆之物,冯姨太太说:“不义之财无处消放,请千岁发落便了。”说罢,放在了一旁。
高公道:“安宁何在?”
安宁进来,施礼道:“千岁有何吩咐?”
高公看着包裹道:“你把那包裹拿去,明早至岸上与逃难之人发放。”
安宁道:“小人遵命。”拿起包裹退了出去。
高公道:“夜已深沉,大家歇息,明日再拜见恩人任守志,与那船上的姐姐。”
19、高公的船上 早晨
她二人把衣服脱尽,把王婆抬起来。安宁看到白刷刷的肉体,自语道:“就这么往屋里抬呀,甚是难看。”他闭上了眼睛,只听,咕咚,一声,安宁一睁眼,见那两个泼妇,把抬着的妇人,扔到了江里。
小豪杰翻身爬起,一纵身就跳过船来,一只手抓住一个,大喊一声:“有人害人!”槐氏、邹婆,吓得魂不附体,颤作一堆。
前舱的两个夫人被惊醒,急忙叫道:“老院工,赶紧去后舱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院子来到后舱,见郑安宁摁着两个妇人,忙向前问道:“这位将爷,你是从哪里来,发生了什么事?”
安宁道:“我的主人奉威远王九千岁差遣,进京上本。在下奉令巡更,方才见你这船上这两个妇人,抬着一个妇人,掷在江中,因此跳过船来,将二位拿住。”
院子大惊道:“多亏将爷看见,不然我们难免一番口舌了。我们这船是从山东来的,孀居祖母带着小主人上京投亲。见到这三个逃难之人,祖母一时慈悲带她三人上京,乃是好意,不料她们做出这样事来。”
安宁向两个妇人问道:“你二人姓甚名谁?既是一同避难之人,为何掷她下水?”
邹婆子说:“老身勾氏姓邹,这位是翰林夫人寇门槐氏。因避贼荒,逃躲出来,上京投奔宁波侯海老爷她的娘家,呸,不对、不对,是她的表婶家。那个是美人街的王鸨子,半路撞见的搭伴同行。”
院子说:“管你那些闲帐,我问你,为何把她扔进水里。”
槐氏说:“哪个扔她进水的,是她失脚掉进去的。无冤无仇我们为什么害他?”
郑安宁暗想道:(画外音)
“听她俩所言,这两个妇人,明明是邹婆子与姑爷的庶母槐氏,何不带她俩过去见老爷,问清旧事,与姑爷雪恨哪!”
想罢,向院子说道:“她二人虽非府上之人,但害了人命,也免不了地方官纠治。总算无干涉,也要耽误行程。我将她二人带到那边船上,禀了我家老爷,知会了曹元帅,只用一个谕贴交于地方官,你们就只管开船走路,岂不是省下许多罗唣?”
院子大喜,连连致谢道:“多乘将爷下顾,老朽侯信便了。”
15、高公的船上 前舱 夜
镇国王与公子双印,尚未安歇,父子二人在灯下观看古书。
郑安宁走进来,一抱拳道:“老爷、公子。小人方才巡更,发现侧畔船上,有人害人。”
老爷、公子为之一振,放下书本,看着安宁。
是这么码事……郑安宁把方才之事,如此这般的说了一番。
高公道:“将她二人带来。”
槐氏与邹婆随着安宁进了前舱,战战兢兢的跪在老爷面前。
高公问道:“哪一位是翰林公的夫人?”
槐氏见问的安详,称呼又好,遂放下心来,答道:“妾身便是。”
高公道:“云龙公子、琼花小姐而今何在?”
槐氏不语。
邹婆接言道:“都被山贼冲散了。”
高公道:“五松山被曹公子所杀者,是你何人?卖入勾栏自刎者,又是哪个?”
二人大惊,一齐叩头道:“老爷这话我们全然不晓。”
高公冷笑道:“料你不肯实言,来人!着实打嘴。”
防护兵道:“是!”向前两个人扶持一个,揪住头发,垫着膝盖。可叹这两个泼妇每日对吃对喝,今日却对着挨嘴巴子。只听平平啪啪,只打的满口流血,牙齿乱掉。打到三十下上,她俩大叫:“别打了,大老爷,求求您了,别打了,我们实说就是了。”
邹婆与槐氏,互相补充,尽情实诉。
双印在案边,写着记录。
高公道:“来人,把她俩锁在后舱,让梁氏看守。郑昆,你到那边船上,如此回复。”
苍头答应:“是。”便来到那舱前门外。船板的柱子上挂着灯笼,老院子见了郑坤连忙迎问:“怎样发落了那两个妇人?”
郑昆说:“那两个妇人犯了事故,我家老爷要带她们进京请旨定罪。方才之事与府上无关,只管放心,明日一同开船走路。令我来不过是问问令主人的姓名,好之照会。”
院子刚要回答,只见一个丫鬟掀起竹帘走出舱来,向郑昆问道:“这位老人家可是渔阳人氏,姓郑名昆吗?”
郑昆一惊,道:“正是。大姐何以知之?”丫鬟说:“你那左脚有点残疾,是怎么又不瘸了?”
郑昆愣愣的看着丫鬟说:“我这残疾是吕祖的金丹治好的,说来话长,一时难以尽诉。”
一言未尽,只听里面呼唤道:“你是郑昆,快来见我。”
苍头闻声,掀起竹帘走进舱来,抬头一看,桌上放着灯烛,上面坐着两位夫人,俱是缟素衣装,右边那位,明明是二夫人黎氏。老头瞥然一见,吃了一惊,往后退了两步,状着胆子问道:“上面莫非二夫人吗?是人是鬼,不要恐吓老奴。”
黎素娘流着泪道:“正是妾身,我还活着,那年投河自尽,被姐姐所救,之后就跟姐姐回山东老家了。你不要害怕,我是人,不是鬼。”
郑昆连忙跪倒向上叩头道:“老奴叩见二祖母、姨太太。”
素娘站起身来,道:“你快起来,一旁落座,我要问你话来。”
丫鬟拿过椅子,郑昆坐在了下边。
素娘道:“你如何得至此间?千岁想是还在塞北吗?”
郑昆悲喜交加,复又起身叩头道:“二夫人不消伤感,快些随老奴过去与老爷相见。”
素娘拭泪,道:“老爷在哪里?千岁怎至此处?”
郑昆道:“这一时也说不明白,就请二夫人随老奴过去,便知分晓了。”
当下姨太太令丫鬟搀扶素娘,同至大船。
16、高公的船上 前舱 夜
慌得苍头两步并作一步,跑进舱中。
高公问道:“何事如此惊慌?”苍头说:“千岁、公子,万千之喜,二夫人来了!”
高公惊异道:“莫非素娘未死?”
郑昆刚一开口……
丫鬟掀帘,黎素娘走进舱中,见到高千岁,双膝跪倒,泣不成声的说道:“老爷,妾身该死,没有保住高门的后续香烟,本想自裁,不料巧遇姐姐获救。随姐姐去了山东老家,时刻思念,度日如年,姐姐常常解劝,妾身抱有一丝的希望,活至而今。望老爷治罪……”话未落音,就昏厥过去了。
高公近前,抱起素娘,双目流泪说:“素娘啊,你为高门受尽了折磨,拙夫岂能治罪于你。快快醒来吧!”
双印赶紧跪在素娘身边,拉住素娘的手,流着泪说:“母亲、母亲,快快苏醒!都是孩儿不好,让父母大人,揉碎了心肝,娘啊,快醒来与孩儿和父亲,团聚吧。……”
素娘在冥冥中听到有人一声声的叫母亲,心中一动,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看着抱着她的高公,又把眼神慢慢的移到,跪在身边的小将军身上。用力坐了起来,说道:“方才是谁在叫母亲?”
双印道:“是孩儿。”
素娘惊愣的看着双印。道:“你——你——……”
高公道:“他是双印,咱们久已想念的儿子。”
素娘惊讶的:“什么?儿子双印?”
双印道:“母亲,念孩儿幼小无知,未能久违膝下,身在他乡数载,如在梦中。”
素娘面对银灯,左瞧右看,拉着双印,先看手掌,果然印着“永保遐龄,遇难成祥”八个字。一把抱住双印,道:“我的娇儿呀,你可想死为娘了!那年中秋,是何人把你抱去?哪里存身?是谁把你抚养成人?你父子何处相逢?几时见面?此刻是真是幻,是醒是睡?儿呀,你是人是鬼?为娘到底是活着,还是已死?莫非是思儿想子心随意转,一片迷离在魂梦中?”
母子俩抱在一起,嚎啕痛哭,久久不能节哀。
郑昆、梁氏、安宁,舱外的护兵、舵公,无不落泪。
镇国王左手拉妻,右手挽子,带泪含笑道:“你母子不要哭了,咱如今骨肉重逢,奇灾已过,理宜欢喜,不该如此的伤情。”
素娘拭泪挽起公子,小爷叩头站起了身。
梁氏、安宁,近前拜倒,道:“祖母万福。”
送来的丫鬟、院子,一齐近前施礼,道:“老爷、公子、姨太太大喜。”
高公、素娘归坐。
素娘道:“儿呀,你到娘的身边来。”
双印施礼道:“遵命。”遂坐在了素娘的身边。
素娘拉着双印的手,摸着双印的脸,流着眼泪说:“我的儿呀,你怎么与你父亲相认的?”
双印道:“也是苍天的点化吧,是这么、这么、这么的,阴错阳差,我与爹爹就相逢了。”
素娘点头,又说:“我想知道,那年中秋,是谁把你抱去,你在何处存身,是谁把你抚养成人?”
没等双印开口,高公道:“那时孩儿幼小,他哪知道是谁把他抱去。是伏氏的嫂子滑氏,为了让她的儿子伏准,继承高家的财产,设计害死咱的小公子。给任婆一锭黄金,两个元宝。中秋节用蒙汗药酒,把你与丫鬟秋月灌醉,半夜子时,任婆子把公子抱出去,让哑叭任守志,在后花园门外等候接孩子,埋在事先挖好的坑里。本来任守志不想干的,但又怕她们找别人,就答应了她们。可是半夜里接到孩子,他不忍心埋了小公子,就抱他回到他们的住处,拿出他嫂子藏在炕洞子里的黄金与银子,抱着小公子就远走他乡了。如今任义士的哑疾也好了,会说话了。后来之事,明天你见到任守志,问他吧,他会把事情的始终全告诉于你。”
素娘如梦方醒,抱住双印,娘儿俩又是双双落泪。
素娘抽泣着道:“我儿真是命大,遇到如此的义士。”
双印道:“都是我父母的阴德照化,孩儿方有今日。”
素娘撒开双印,向着高公说:“真是人心难测,竟至于此。那任婆素来小心殷勤,常常提起那年的恩德,不料竟做出如此的事来。可敬那任守志,哑叭废人,倒有此一副过人的肝胆。”
高公道:“若非如此慈心,焉得胎疾忽愈。”
素娘道:“他在哪里?妾身必要拜他一拜。”
高公道:“就在那边船上。今日太晚,明日再请来相见罢。我与他认了异性叔侄,每日早晚叫孩儿过去问安,三餐都是与我同桌而食。”
素娘道:“正该如此。”
说话间,送回来的院子、丫鬟,前来施礼道:“禀老爷、姨太。小人告退回船。”
高公道:“来人,赏他二人每人一两银子。”
二人叩头领赏,而去。
17、高公的船上 前舱 夜
这里夫妻母子,重又谈心。
素娘道:“如今梦鸾,在哪里?小姐好么?”
高公低头不语。
双印看了高公一眼,郑重的说道:“娘,不久前,我姐姐女扮男妆进京应试,战胜群雄夺魁,现领兵挂帅,前去塞北平番。咱们到京时姐姐也该回来了。”
素娘惊喜,道:“呀!你姐姐真不愧为将门之女,你可见到了你姐姐?”
双印道:“孩儿见到了姐姐,孩儿与曹元帅在进京的路上,因丢失了战马,误了考期,没有参加比武,孩儿与曹元帅,都是我姐姐向朝廷举荐,得到了皇上的应允。”
素娘叹异道:“我的好姑娘,是你成全了咱们家呀!那你们姐弟相认了吗?”
双印道:“这……”
没等双印说出口,高公道:“别事慢说,最可恼者,是那伏氏蠢才,这一回家,必手刃此妇,方解吾恨。”
素娘道:“老爷不必埋怨别人,妾身当日不劝千岁续弦,焉有他日之事?”
高公仰面想想,点头道:“是了,这是我命该如此。未曾定她之前,你与我求的吕仙祖,暗示的你还记得吗?”
素娘道:“妾身不大记得了。”
高公道:“我方才想起后两句来了,乃是:‘河州重睹面,方是好鸳鸯。’彼时认作断弦重续,必获佳偶。谁知却应在你我水面重逢之事。”
素娘光然大悟道:“老爷不言,妾身也忘记了。当日失去孩儿之时,郑昆在福禄庵求得一卦,是:‘莫讶风波恶,滩头获宝珠,团员奸字引,重庆喜何如。’彼时也只认作我同双印重逢欢喜。万万猜不到,应在今日宝珠滩头得见千岁面,又与孩儿相逢,岂非两重意外之喜吗?可这‘奸字引’三个字。直到今日方不得悟。”
一家三口,都在思考。
双印眼睛突然一亮,道:“孩儿知晓了。”
高公也胸有成竹了。微微一笑说:“说来听听。”
双印道:“奸字,乃三个女字,一个干字,组合而成,应解为三个女人干的。而今若非这三个妇人作引,同行到京,爹爹与孩儿,做梦也不知母亲在对面船上啊,怎得有此一番的巧遇奇逢?”
高公夫妇,齐笑道:“我儿解得甚是。”
素娘道:“可见神签仙卜,是当敬信的。”
18、高公的船上 前舱 夜
郑昆拿一包裹,进来施礼道:“禀老爷、公子、二夫人,这是那面船上送来的王婆之物,冯姨太太说:“不义之财无处消放,请千岁发落便了。”说罢,放在了一旁。
高公道:“安宁何在?”
安宁进来,施礼道:“千岁有何吩咐?”
高公看着包裹道:“你把那包裹拿去,明早至岸上与逃难之人发放。”
安宁道:“小人遵命。”拿起包裹退了出去。
高公道:“夜已深沉,大家歇息,明日再拜见恩人任守志,与那船上的姐姐。”
19、高公的船上 早晨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