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父亲:蜈蚣也吃了,叫鸡公也吃了,还花了局里那么多药费,怎么就不见效呢?
儿子:支局长不是说了,你退了休,一样可以治病。
父亲:(不快地)我不是在说治病。
儿子:你就是在说治病嘛。
父亲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父亲:老二,过来。
狗扭过头,高兴地跑到主人身边,它对两人的话不投机多少显得有点幸灾乐祸。
父亲指了指自己的腿。
老二懂事的趴在地上,让父亲的腿放在自己的身体。
父亲把水倒在手心里让老二喝。
儿子回过头来,接过父亲的水壶喝了几口。
儿子:你回吧,我一个人能行。
父亲:一出太阳,这山里就热。
儿子:你放心,我晓得走的。俗话说,路在嘴巴上。
父亲看了儿子一眼,站直了身子。
父亲:老二,赶路了。
狗熟门熟路的走在前面,父亲不理儿子,继续向上爬。儿子背了邮包,自己跟自己笑了一下。
16、日外 山间
阳光在一笔一笔地勾勒着山的轮廓,把山尖染成金色。这时刚才走过的山脚又被雾遮住了,没着没落的山好象浮在水中。
17、日外 山路上
父亲、儿子和狗继续向山上走,狗仍旧在最前面。
儿子一边走,一边拧着一个小半导体,不多的几个台换来换去,没有什么可听的,还有杂音。
儿子就关了。
儿子:这山里走几里路见不到一个人,就是神仙也要闷死了。(回头)
神仙为什么要住在山里?到哪都不方便。
父亲:神仙会腾云驾雾。
儿子:(一边爬一边喘)我要是会腾云驾雾,别说这点儿邮包,早就改变山区面貌了。
儿子脚下一不留神,趔趄了一下。
父亲:这话说得离谱,人可不敢把自己看的太高了。我看你,能把邮件送好就不错了。
儿子又打开半导体,找到一个唱流行歌曲的台。
儿子跟着小声唱起来,渐渐的,他的声音盖过了半导体。
老二回头看他。
儿子也回头。
儿子:你一个人走路唱不唱?
父亲:不唱。
儿子:闷不闷?
父亲:看着脚底下。赶路嘛,有啥闷的?
狗突然叫了起来。
儿子:老二见我唱,它也唱。
父亲:它不是唱,是报信呢。
果然就到了山顶,可以看到山腰里零零星星的村落了。
18、日外 山顶
在一块大青石上,父亲把邮包打开,把放在最上面的邮件和报纸拿出来,捆成一个小包,又把邮包捆好。
父亲:那就是望风坑了。这包邮件全是他们的,每次送到村委会,要发走的邮件也在村委会。不过你要记住,倘若有葛荣的信,你要单独拿出来,弯两里路送到她家去,她家和村秘书家打过架,秘书不给她转信,她丈夫在外面当木匠,盼信盼的心焦。还有,王五行是一个瘫痪,他大儿子在部队,要是有了汇票,你要亲手交给他,他那在家的细仔不正路,以前瞒着他取过汇款。
父亲抬头看了儿子一眼。
父亲:都记住了?
儿子:记住了。
父亲:你可要上心做,这山里的人,指望着咱们呢。
儿子:(眼睛转向山腰上的村落)他们是不是很盼着你来?
父亲:那当然,几天不见省长没关系,几天不见我可不行。
儿子开玩笑地作了个仰视父亲的动作,但他确实被父亲的叙述所陶醉。
父亲:老二,我们下山。
19、日外 下山的路
父亲、儿子与狗的背影,步履显得轻快多了。
小村在望。
[画外音]
儿子:他们为什么要住在山里?
层层叠叠的民居。
父亲:他们都是神仙的后代吧。
20、日外 山村小路
太阳挂在树梢上,碎碎的树影铺得东一片、西一片。房屋错落有致地依山排列着,四下静悄悄的。
狗的主观镜头:一级一级高高的台阶。
狗熟门熟路的进村。
儿子不时东张西望,一是因为第一次来,同时他也期待着他们的到来在小山村引起的震动。村里没有见到几个人,偶尔有人经过,和父亲打着简短的招呼。
父亲的回答也一样的简单,也就是"来了"、"刚到"之类,如果人家用询问的目光看儿子,父亲就补充一句"我儿子",人家就冲儿子笑笑,
没等儿子收起笑容,人家就已经匆匆走远了。儿子有些失望,他所期待的轰动并没有出现,那表情就象一个初次登台但没有得到掌声的演员。
父亲一边走,一边指指点点,告诉儿子一些他应该知道并且应该记住的事情。
老二嫌他们走的慢,有点不耐烦了。它一边东张西望,一边往前走。
21、日外 村中
老二走过一家院外,院外层层叠叠,有一些摞在一起的兔笼。在狗的眼里,这些兔笼很大,里面的兔子也怪里怪气的,它有些怕,往前几步,往后几步,又大叫了起来。
父亲:老二,别叫了,别吓唬兔子。村里还靠它们致富呢。
老二住了嘴,没精打采的走了。
父亲:(对儿子)下次你也要提醒它,它老是不习惯这些笼子。
22、日外 村委会门前
拐过一个小弯,就是村委会的门外。
父亲伸手推开虚掩的院门,院子里静静的。
23、日外 村委会院内
这是一座颇有地方特色的山区民居,很古旧,但很有情调。院子里也没有人。
狗到一边的一个水槽中喝水。
父亲又推开照样虚掩着的屋门,屋里也没有人。
24、日内 村委会屋内
儿子背着邮包,高高大大的在狭小的屋子里转不过身来。
父亲:把邮包放下,坐下,边歇边等。
儿子:(放下邮包四下望着)怎么没有人?
父亲:大白天的,谁能专门在这里等你来?我们又不是来视察,要人家夹道欢迎。
儿子:那我们要等多久?
父亲:老二一叫,就知道了。
儿子不再说什么,打开那包邮件,分好了类。
父亲从什么地方熟门熟路地找出了一支竹烟筒,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
25、日外 村委会院里
院门一响,狗叫了两声。
从门外匆匆地跑进来一个中年汉子,他一边快步朝屋里走,一边把卷得高高的裤腿放下来。
26、日内 村委会屋内
汉子跨进门来。热情地。
汉子:来了?
父亲:秘书,又上山了?
汉子:想盖房呢,备料去了。老二叫的时候,我在那儿,一路冲了下来。
汉子用手指了一个高不可攀的位置。
儿子的表情有些惊讶。
父亲:这是我儿子。
汉子一边手忙脚乱的给他们倒水,自己先喝了几口,又递给父亲,扭过头来冲儿子笑,再递给儿子 一杯,那笑容够纯朴。
儿子却故做严肃的要他在需要签字的地方签字。
汉子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一边签,一边用疑问的目光看着父亲。
父亲:以后我这条邮路,就由他来跑了。
汉子:那你呢?要当局长了吧。
父亲:我么,以后愿意来,自然还可以来。
汉子:外面来我们这里的老师、医生、储蓄员、公安个个都能当劳模、当干部,就你,光是走啊走啊,这么多年。
父亲看了儿子一眼
儿子的表情不太自然。
父亲:我还没有嫌久,你倒嫌久了。
汉子:儿子都这么大了,你是不该受这份辛苦了。
父亲:好了好了,把寄出的邮件拿了来,我们赶路了。
汉子:学校王老师那里有个什么报名表要交出去,昨天没有送来,我去取一下,这就回来。
象匆匆来一样,汉子又匆匆地走了。
27、日内 屋里
屋里的气氛有些尴尬。
父亲低下头去抽烟。
儿子伸过手去。
儿子:我来试试。
父亲:我还不知道,你也抽烟。
儿子:你不常回家,你回来,我就不抽。
父亲笑了一下,咳起来。
父亲:老二呢?老二。
老二从外面跑进来。
父亲指了指腿。
老二趴下,让父亲的腿跷在它身上。
父亲:(对儿子)你以后可别跟我学,为了抄近路老是蹚冷水,落了病不好治。
儿子:你蹚冷水谁知道?
父亲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不知该怎样回答。他深深吸了一口烟。
父亲:这条路,就我一个人跑,我又不能整天跑到领导面前去叫苦。一个月前,支局长陪我跑了一趟,他掉了眼泪,说他该死,怎么当了两年支局长就没想到这条路这么苦,他说他要给我请功,没有想到他一面拉你去培训,一面要我写退休报告。
儿子:那乡里村里的,也不给你写封表扬信?
父亲:写倒是写过,我没让他们寄。哪有自己给自己投递表扬信的,再说,乡亲们长年累月地在山里,谁又表扬他们了?你也记住了,不兴自己喊苦,不象条汉子。
父亲:走,我们出去迎迎他。
父亲站起来的时候有些吃力,儿子想扶一下,手伸出去了,但没有碰到父亲。
儿子背起邮包,跟在父亲的身后。
28、日外 院内
老二冲到院门前,但他没有钻出虚掩的院门,而是转回身来看父亲。
儿子:支局长不是说了,你退了休,一样可以治病。
父亲:(不快地)我不是在说治病。
儿子:你就是在说治病嘛。
父亲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父亲:老二,过来。
狗扭过头,高兴地跑到主人身边,它对两人的话不投机多少显得有点幸灾乐祸。
父亲指了指自己的腿。
老二懂事的趴在地上,让父亲的腿放在自己的身体。
父亲把水倒在手心里让老二喝。
儿子回过头来,接过父亲的水壶喝了几口。
儿子:你回吧,我一个人能行。
父亲:一出太阳,这山里就热。
儿子:你放心,我晓得走的。俗话说,路在嘴巴上。
父亲看了儿子一眼,站直了身子。
父亲:老二,赶路了。
狗熟门熟路的走在前面,父亲不理儿子,继续向上爬。儿子背了邮包,自己跟自己笑了一下。
16、日外 山间
阳光在一笔一笔地勾勒着山的轮廓,把山尖染成金色。这时刚才走过的山脚又被雾遮住了,没着没落的山好象浮在水中。
17、日外 山路上
父亲、儿子和狗继续向山上走,狗仍旧在最前面。
儿子一边走,一边拧着一个小半导体,不多的几个台换来换去,没有什么可听的,还有杂音。
儿子就关了。
儿子:这山里走几里路见不到一个人,就是神仙也要闷死了。(回头)
神仙为什么要住在山里?到哪都不方便。
父亲:神仙会腾云驾雾。
儿子:(一边爬一边喘)我要是会腾云驾雾,别说这点儿邮包,早就改变山区面貌了。
儿子脚下一不留神,趔趄了一下。
父亲:这话说得离谱,人可不敢把自己看的太高了。我看你,能把邮件送好就不错了。
儿子又打开半导体,找到一个唱流行歌曲的台。
儿子跟着小声唱起来,渐渐的,他的声音盖过了半导体。
老二回头看他。
儿子也回头。
儿子:你一个人走路唱不唱?
父亲:不唱。
儿子:闷不闷?
父亲:看着脚底下。赶路嘛,有啥闷的?
狗突然叫了起来。
儿子:老二见我唱,它也唱。
父亲:它不是唱,是报信呢。
果然就到了山顶,可以看到山腰里零零星星的村落了。
18、日外 山顶
在一块大青石上,父亲把邮包打开,把放在最上面的邮件和报纸拿出来,捆成一个小包,又把邮包捆好。
父亲:那就是望风坑了。这包邮件全是他们的,每次送到村委会,要发走的邮件也在村委会。不过你要记住,倘若有葛荣的信,你要单独拿出来,弯两里路送到她家去,她家和村秘书家打过架,秘书不给她转信,她丈夫在外面当木匠,盼信盼的心焦。还有,王五行是一个瘫痪,他大儿子在部队,要是有了汇票,你要亲手交给他,他那在家的细仔不正路,以前瞒着他取过汇款。
父亲抬头看了儿子一眼。
父亲:都记住了?
儿子:记住了。
父亲:你可要上心做,这山里的人,指望着咱们呢。
儿子:(眼睛转向山腰上的村落)他们是不是很盼着你来?
父亲:那当然,几天不见省长没关系,几天不见我可不行。
儿子开玩笑地作了个仰视父亲的动作,但他确实被父亲的叙述所陶醉。
父亲:老二,我们下山。
19、日外 下山的路
父亲、儿子与狗的背影,步履显得轻快多了。
小村在望。
[画外音]
儿子:他们为什么要住在山里?
层层叠叠的民居。
父亲:他们都是神仙的后代吧。
20、日外 山村小路
太阳挂在树梢上,碎碎的树影铺得东一片、西一片。房屋错落有致地依山排列着,四下静悄悄的。
狗的主观镜头:一级一级高高的台阶。
狗熟门熟路的进村。
儿子不时东张西望,一是因为第一次来,同时他也期待着他们的到来在小山村引起的震动。村里没有见到几个人,偶尔有人经过,和父亲打着简短的招呼。
父亲的回答也一样的简单,也就是"来了"、"刚到"之类,如果人家用询问的目光看儿子,父亲就补充一句"我儿子",人家就冲儿子笑笑,
没等儿子收起笑容,人家就已经匆匆走远了。儿子有些失望,他所期待的轰动并没有出现,那表情就象一个初次登台但没有得到掌声的演员。
父亲一边走,一边指指点点,告诉儿子一些他应该知道并且应该记住的事情。
老二嫌他们走的慢,有点不耐烦了。它一边东张西望,一边往前走。
21、日外 村中
老二走过一家院外,院外层层叠叠,有一些摞在一起的兔笼。在狗的眼里,这些兔笼很大,里面的兔子也怪里怪气的,它有些怕,往前几步,往后几步,又大叫了起来。
父亲:老二,别叫了,别吓唬兔子。村里还靠它们致富呢。
老二住了嘴,没精打采的走了。
父亲:(对儿子)下次你也要提醒它,它老是不习惯这些笼子。
22、日外 村委会门前
拐过一个小弯,就是村委会的门外。
父亲伸手推开虚掩的院门,院子里静静的。
23、日外 村委会院内
这是一座颇有地方特色的山区民居,很古旧,但很有情调。院子里也没有人。
狗到一边的一个水槽中喝水。
父亲又推开照样虚掩着的屋门,屋里也没有人。
24、日内 村委会屋内
儿子背着邮包,高高大大的在狭小的屋子里转不过身来。
父亲:把邮包放下,坐下,边歇边等。
儿子:(放下邮包四下望着)怎么没有人?
父亲:大白天的,谁能专门在这里等你来?我们又不是来视察,要人家夹道欢迎。
儿子:那我们要等多久?
父亲:老二一叫,就知道了。
儿子不再说什么,打开那包邮件,分好了类。
父亲从什么地方熟门熟路地找出了一支竹烟筒,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
25、日外 村委会院里
院门一响,狗叫了两声。
从门外匆匆地跑进来一个中年汉子,他一边快步朝屋里走,一边把卷得高高的裤腿放下来。
26、日内 村委会屋内
汉子跨进门来。热情地。
汉子:来了?
父亲:秘书,又上山了?
汉子:想盖房呢,备料去了。老二叫的时候,我在那儿,一路冲了下来。
汉子用手指了一个高不可攀的位置。
儿子的表情有些惊讶。
父亲:这是我儿子。
汉子一边手忙脚乱的给他们倒水,自己先喝了几口,又递给父亲,扭过头来冲儿子笑,再递给儿子 一杯,那笑容够纯朴。
儿子却故做严肃的要他在需要签字的地方签字。
汉子在衣服上擦了擦手,一边签,一边用疑问的目光看着父亲。
父亲:以后我这条邮路,就由他来跑了。
汉子:那你呢?要当局长了吧。
父亲:我么,以后愿意来,自然还可以来。
汉子:外面来我们这里的老师、医生、储蓄员、公安个个都能当劳模、当干部,就你,光是走啊走啊,这么多年。
父亲看了儿子一眼
儿子的表情不太自然。
父亲:我还没有嫌久,你倒嫌久了。
汉子:儿子都这么大了,你是不该受这份辛苦了。
父亲:好了好了,把寄出的邮件拿了来,我们赶路了。
汉子:学校王老师那里有个什么报名表要交出去,昨天没有送来,我去取一下,这就回来。
象匆匆来一样,汉子又匆匆地走了。
27、日内 屋里
屋里的气氛有些尴尬。
父亲低下头去抽烟。
儿子伸过手去。
儿子:我来试试。
父亲:我还不知道,你也抽烟。
儿子:你不常回家,你回来,我就不抽。
父亲笑了一下,咳起来。
父亲:老二呢?老二。
老二从外面跑进来。
父亲指了指腿。
老二趴下,让父亲的腿跷在它身上。
父亲:(对儿子)你以后可别跟我学,为了抄近路老是蹚冷水,落了病不好治。
儿子:你蹚冷水谁知道?
父亲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不知该怎样回答。他深深吸了一口烟。
父亲:这条路,就我一个人跑,我又不能整天跑到领导面前去叫苦。一个月前,支局长陪我跑了一趟,他掉了眼泪,说他该死,怎么当了两年支局长就没想到这条路这么苦,他说他要给我请功,没有想到他一面拉你去培训,一面要我写退休报告。
儿子:那乡里村里的,也不给你写封表扬信?
父亲:写倒是写过,我没让他们寄。哪有自己给自己投递表扬信的,再说,乡亲们长年累月地在山里,谁又表扬他们了?你也记住了,不兴自己喊苦,不象条汉子。
父亲:走,我们出去迎迎他。
父亲站起来的时候有些吃力,儿子想扶一下,手伸出去了,但没有碰到父亲。
儿子背起邮包,跟在父亲的身后。
28、日外 院内
老二冲到院门前,但他没有钻出虚掩的院门,而是转回身来看父亲。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