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0714
成片时长:约102分钟
阅读:6719
发表:2021/12/18 修改:2021/12/24
儿童,家庭
电影剧本
小棉鞋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1、红旗公社驻地、日、外
某公社驻地。
晨曦穿过深冬的萧瑟与朴素的静谧,呈现出此时此地的冷清。
东西大街的中段上,坐落着“红旗公社革命委员会”。大门两侧的墙壁上,“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成为时代的象征。
革委会旁边是公社中心小学,显示出基础教育曾经在这里的进步与地位。
鸡鸣狗吠中,清晨的街上已经有稀稀拉拉的人影。
一双手工缝制的旧棉鞋,在一双细腿的带动下,彳亍在通往学校的土路上。顺着瘦弱的身躯看上去,十岁女孩的小脸上写着忧郁和倔强,晨曦打在她
身上,也让她显得格外清纯、顽强、向上。
(老年爱国的画外音):我三岁的时候,随父母的工作调动,来到这个公社驻地生活和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服从国家需要,去了遥远的西藏帮助建设。三年期满后他没有回来,又接近三年过去了,他还没有回来。我对爸爸的念想,除了分别时跟他的约定,就是格外珍惜他当年寄回来的小棉鞋……
推出片名:《小棉鞋》
2、某县水利建设工地、日、外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深冬。
某县水利建设工地。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这里红旗招展,热火朝天。
“铁姑娘战斗队”和“青年突击队”的两面旗子,在寒风中烈烈作响。
劳动的汗水流淌在人们的脸上。
青年突击队员的头上冒着袅袅热气,脸上写满阳光、朝气和自信。
劳动妇女身体臃肿、双手皴裂、挥汗如雨。
推着石子的男女劳力,你追我赶。
红旗公社妇联主任、三十四五岁的韩冬梅,听着广播里的工程进度,心满意足地一把扯下了脖子上的毛巾。
胸前的毛主席像章和为人民服务的胸牌像“忠诚”两个大字般夺人眼目。
冬梅:(朝某村妇代会主任翠萍挥着围巾)翠萍,行啊,好样的!
翠萍:(自豪地)又没比他们少长点,凭什么不行!
两个粗粗拉拉的女人同时发出了男人般爽朗的笑声。
3、红旗公社中心小学、日、外
公社中心小学校门两侧的墙上,写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字标语。
学校里一排座北朝南的平房,白墙红瓦。教室的门口挂有年级的牌子。不大的校园里有体育场所和设施。
4、中心小学、教室、内、外
“铛、铛、铛……”,下课的钟声传进教室。
学生们不顾教语文的张望老师还在满怀激情地讲课,就叽叽喳喳地起身拿起书包,雀跃着冲出教室。
鲁爱国最后一个从书本上抬起头来,仔细地把书本放进单薄的书包。
张望:(走到爱国跟前,满眼的期待)鲁爱国同学,老师讲的内容你喜欢吗?
爱国认真地点了点头。张老师也欣喜地用眼神给了她一个大大的肯定。
爱国目送着张老师离开。
爱国的同桌郝军英穿着漂亮暖和的条绒棉鞋,围着漂亮暖和的围巾,蹦蹦跳跳地已经出了教室门口。又回头对爱国说:鲁爱国,你快点啊!
爱国的目光爱惜地落在了自己的旧棉鞋上,她用手抚摸了一番,忍不住在地上把脚朝后磕了磕,才朝外走。
魏强:(爱国刚到门口,调皮捣蛋的男同学魏强一下子从门外冲了进来)拿弹弓,拿弹弓……(左脚猛地踩到了爱国左脚的旧棉鞋上。)
爱国:你干嘛呀!(虽然疼得趔趄了一下,她还是先去关心自己的小棉鞋。)
魏强:(嬉皮笑脸地)啊呀,你珍贵的棉鞋硌到我了!
爱国没有理他,还是忍疼看脚。却见棉鞋的前端已经开裂,穿着破袜子的趾端从裂开的口子里跑了出来。
爱国:(一向低调内敛的她忍不住愤怒了,她朝拿上弹弓准备出门的魏强吼道)这是我爸爸给我寄来的棉鞋!
魏强:(又调侃道)你还有爸爸,这么多年了,怎么从来没见过呀?
爱国无言以对,扔给魏强一个白眼后,就用手去捏住棉鞋的前端,可是小手一松开,旧棉鞋仍然张开了大口,脚趾又探了出来。
军英:鲁爱国,你快点啊!
爱国:郝军英,你先走吧。
军英:(不满地)真能磨蹭,那我找我妈去了。
爱国蹲在门口,解下鞋带,扎住了棉鞋张开的大口子,穿上试着走了几步。没有鞋带的另一只棉鞋又拖慢了脚步。她无奈地趿拉着棉鞋,小心翼翼地走
出教室,走出校门。瘦弱无助的小小身影后,留下了一排或深或浅的小小脚印。
5、邮电局门口、日、外
王素琴:(牵着女儿军英的小手走出门来,又忍不住回头对同事)有鲁书记的来信或包裹,千万第一时间给他们家里送过去啊。
室内的两个职工:王姐你放心吧。
6、水利建设工地、夜、外
清冷的月光照在刚下过雪的工地上。
幽幽的灯光从几个不同的窝棚里透了出来,有的伴着青年男女的欢快声,有的正独自幽暗着。
冬梅头戴一顶男式的大棉帽子,脖子上系一条灰色的粗毛线围巾,手里端一个“进藏干部纪念”的搪瓷茶缸,从一个热闹的窝棚里出来,喜滋滋地朝“铁姑娘”队的窝棚走来。
7、铁姑娘队窝棚、夜、内
这个窝棚里灯光暗淡,地铺上或坐或躺着一些女社员。
靠近门口的翠平斜歪在自己地铺上,一只马灯照出她脸上的沮丧。此时她一只手撑着脑袋,一只手不自觉地把身下的草褥子抠出了一个洞。
冬梅:(掀起挡风的帘子走进窝棚,对躺在地铺上的翠萍小声地)哎,快起来,今天有馒头。
翠萍坐起身子,精神萎靡得像霜打的茄子。
冬梅:(放下茶缸,变着脸)你不去伙房吃饭算咋回事?
翠萍:(嘟着嘴)窝囊!
冬梅:(噗嗤笑了)看你个熊样?不就一车石子的事嘛!
翠萍:所以才窝囊嘛!
冬梅:输了就不吃饭了?等着明天继续输?
翠萍:(一把扯下脖子上的围巾,不服气地)想得美!“铁姑娘”队不能白姓了铁!
冬梅:(嗔道)那你就先把这碗粘粥喝了!
翠萍:(“腾”地一下从地铺上站了起来)明天铁姐妹跟他们拼上!
冬梅:(看到她刚才躺过的地方,留下了斑斑血迹。心疼地瞪了翠萍一眼)看能得你!坐下,喝了粘粥!
翠萍看一眼冬梅,坐了下来,端起茶缸就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冬梅:(从棉袄里掏出个布包,打开后露出了里面的几个馒头)我把李宏图那小子的也抢过来了,叫他啃窝窝头去。
翠萍也没客气,抓过来馒头,一口就咬去了大半个,噎得脖子抻了几抻。
冬梅看到翠萍的样子,一丝忧虑暗暗地爬上了她刚毅和粗粝的面颊。
8、爱国家、夜、内
爱国家居住的院子是供销社的仓库,现在兼具居住功能,院子里有六七户人家。
此时清冷的月光照见了屋里的物件。门旁的水缸里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风箱上放着草编的笸箩,里边盛着几个粗大的包子;用过的碗筷还躺在锅台上。
爱国端着煤油灯,在墙角一个破旧的碗柜里找到了一把小锤子和几只钉子。
她拿着锤子和钉子走进北屋。
月光照在炕前像铺了一层薄霜。炕前一端的三抽桌上方有两排奖状贴在墙上。一排是母亲韩冬梅的工作奖状,一排是鲁爱国在学校里发的“三好学生”奖状。
爱国把煤油灯放在炕上,脱下了脚上的破棉鞋,再上炕把自己包进被子,然后开始自己修理棉鞋。
(父亲的画外音):做这双棉鞋的阿姨,小儿子不到四个月就被送到乡下跟着奶奶,想孩子的时候,她就会做棉鞋……
爱国几番努力钉子都砸不到鞋子上,耳边却响起了苍蝇般的嗡嗡声。
(闲人的画外音)……你爸爸走了五年多,怎么都没有回来过,是不是犯什么事了……
小爱国难过地哭了。泪眼朦胧中,他似乎看见了父亲。
爱国:(在睡梦总扎煞着小手)爸爸,爸爸……!
父亲伟岸的身影在爱国的梦中幻化成雄伟的珠穆朗玛峰……
9、军英家、日、晨
一个僻静的巷子里,有个三间房的院落,“光荣人家”几个字在门楣的正中,显得格外醒目。院子里边住着军属郝军英和母亲王素琴、弟弟军雄。
这个家里被娴雅素净的素琴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清晨,她做好了早饭,喊军英和军雄起床时,还见缝插针地给孩子们准备了洗脸的热水。
碗筷摆上饭桌后,她又给院子里的鸡舍、兔舍添加了粮草。
小军英哼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快乐地编着自己黝黑的大辫子。素琴回到屋内,又亲昵地在军英的大辫子上别上了蝴蝶结。
五岁的军雄也伸着懒腰洗漱完毕,素琴幸福地陪孩子们一起吃饭。
军英:妈妈,爸爸到底能不能回来过年啊?
素琴:他要是回不来,给你们的礼物也一定在路上了。
10、水利工地上、日、外
朝霞洒在雪地上的时候,社员们已经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多时了。
冬梅正在往翠萍的小推车上铲石子,翠萍的身体却趔趄了一下。
冬梅:(赶紧搀扶并挖苦)再叫你逞能,落下病根别赖我!
翠萍:(倔强地)不赖你赖谁?还不是跟你这个韩小姐学的!
冬梅:(苦笑道)就我这样的,还韩小姐呢,谁信?
翠萍:(故意地)那大破鞋呢!
冬梅:(佯装恼怒地)你再胡说八道,看我不撕破你的嘴!
翠萍:别别别,亲姐姐,俺知道那是鲁书记不在家,别人肮脏你!
冬梅:俺都背五六年黑锅了,还怕你的肮脏啊!
翠萍:(调皮地在冬梅脸上狠狠地啃了一口)姐姐这么多年没个男人疼了,俺就再黑你一把!
冬梅:(突然红了眼睛,瞪了翠萍一眼)你个死妮子,怪不得嫁不出去!
翠萍:你倒是嫁了,还不是嫁成了活寡妇!
冬梅:(被戳到了痛处,吼道)他本来说去三年的,可现在都五年了……话没说完,她突然举起镐头,狠命地向一块冻土劈去。
11、公社中心小学校内、日、外
雪虽然已经停了,但学校的阴暗处,还堆着一堆堆的残雪。
操场边的沙坑旁,五年级一班的同学们正在上体育课。
某公社驻地。
晨曦穿过深冬的萧瑟与朴素的静谧,呈现出此时此地的冷清。
东西大街的中段上,坐落着“红旗公社革命委员会”。大门两侧的墙壁上,“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标语,成为时代的象征。
革委会旁边是公社中心小学,显示出基础教育曾经在这里的进步与地位。
鸡鸣狗吠中,清晨的街上已经有稀稀拉拉的人影。
一双手工缝制的旧棉鞋,在一双细腿的带动下,彳亍在通往学校的土路上。顺着瘦弱的身躯看上去,十岁女孩的小脸上写着忧郁和倔强,晨曦打在她
身上,也让她显得格外清纯、顽强、向上。
(老年爱国的画外音):我三岁的时候,随父母的工作调动,来到这个公社驻地生活和学习。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服从国家需要,去了遥远的西藏帮助建设。三年期满后他没有回来,又接近三年过去了,他还没有回来。我对爸爸的念想,除了分别时跟他的约定,就是格外珍惜他当年寄回来的小棉鞋……
推出片名:《小棉鞋》
2、某县水利建设工地、日、外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深冬。
某县水利建设工地。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背景下,这里红旗招展,热火朝天。
“铁姑娘战斗队”和“青年突击队”的两面旗子,在寒风中烈烈作响。
劳动的汗水流淌在人们的脸上。
青年突击队员的头上冒着袅袅热气,脸上写满阳光、朝气和自信。
劳动妇女身体臃肿、双手皴裂、挥汗如雨。
推着石子的男女劳力,你追我赶。
红旗公社妇联主任、三十四五岁的韩冬梅,听着广播里的工程进度,心满意足地一把扯下了脖子上的毛巾。
胸前的毛主席像章和为人民服务的胸牌像“忠诚”两个大字般夺人眼目。
冬梅:(朝某村妇代会主任翠萍挥着围巾)翠萍,行啊,好样的!
翠萍:(自豪地)又没比他们少长点,凭什么不行!
两个粗粗拉拉的女人同时发出了男人般爽朗的笑声。
3、红旗公社中心小学、日、外
公社中心小学校门两侧的墙上,写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大字标语。
学校里一排座北朝南的平房,白墙红瓦。教室的门口挂有年级的牌子。不大的校园里有体育场所和设施。
4、中心小学、教室、内、外
“铛、铛、铛……”,下课的钟声传进教室。
学生们不顾教语文的张望老师还在满怀激情地讲课,就叽叽喳喳地起身拿起书包,雀跃着冲出教室。
鲁爱国最后一个从书本上抬起头来,仔细地把书本放进单薄的书包。
张望:(走到爱国跟前,满眼的期待)鲁爱国同学,老师讲的内容你喜欢吗?
爱国认真地点了点头。张老师也欣喜地用眼神给了她一个大大的肯定。
爱国目送着张老师离开。
爱国的同桌郝军英穿着漂亮暖和的条绒棉鞋,围着漂亮暖和的围巾,蹦蹦跳跳地已经出了教室门口。又回头对爱国说:鲁爱国,你快点啊!
爱国的目光爱惜地落在了自己的旧棉鞋上,她用手抚摸了一番,忍不住在地上把脚朝后磕了磕,才朝外走。
魏强:(爱国刚到门口,调皮捣蛋的男同学魏强一下子从门外冲了进来)拿弹弓,拿弹弓……(左脚猛地踩到了爱国左脚的旧棉鞋上。)
爱国:你干嘛呀!(虽然疼得趔趄了一下,她还是先去关心自己的小棉鞋。)
魏强:(嬉皮笑脸地)啊呀,你珍贵的棉鞋硌到我了!
爱国没有理他,还是忍疼看脚。却见棉鞋的前端已经开裂,穿着破袜子的趾端从裂开的口子里跑了出来。
爱国:(一向低调内敛的她忍不住愤怒了,她朝拿上弹弓准备出门的魏强吼道)这是我爸爸给我寄来的棉鞋!
魏强:(又调侃道)你还有爸爸,这么多年了,怎么从来没见过呀?
爱国无言以对,扔给魏强一个白眼后,就用手去捏住棉鞋的前端,可是小手一松开,旧棉鞋仍然张开了大口,脚趾又探了出来。
军英:鲁爱国,你快点啊!
爱国:郝军英,你先走吧。
军英:(不满地)真能磨蹭,那我找我妈去了。
爱国蹲在门口,解下鞋带,扎住了棉鞋张开的大口子,穿上试着走了几步。没有鞋带的另一只棉鞋又拖慢了脚步。她无奈地趿拉着棉鞋,小心翼翼地走
出教室,走出校门。瘦弱无助的小小身影后,留下了一排或深或浅的小小脚印。
5、邮电局门口、日、外
王素琴:(牵着女儿军英的小手走出门来,又忍不住回头对同事)有鲁书记的来信或包裹,千万第一时间给他们家里送过去啊。
室内的两个职工:王姐你放心吧。
6、水利建设工地、夜、外
清冷的月光照在刚下过雪的工地上。
幽幽的灯光从几个不同的窝棚里透了出来,有的伴着青年男女的欢快声,有的正独自幽暗着。
冬梅头戴一顶男式的大棉帽子,脖子上系一条灰色的粗毛线围巾,手里端一个“进藏干部纪念”的搪瓷茶缸,从一个热闹的窝棚里出来,喜滋滋地朝“铁姑娘”队的窝棚走来。
7、铁姑娘队窝棚、夜、内
这个窝棚里灯光暗淡,地铺上或坐或躺着一些女社员。
靠近门口的翠平斜歪在自己地铺上,一只马灯照出她脸上的沮丧。此时她一只手撑着脑袋,一只手不自觉地把身下的草褥子抠出了一个洞。
冬梅:(掀起挡风的帘子走进窝棚,对躺在地铺上的翠萍小声地)哎,快起来,今天有馒头。
翠萍坐起身子,精神萎靡得像霜打的茄子。
冬梅:(放下茶缸,变着脸)你不去伙房吃饭算咋回事?
翠萍:(嘟着嘴)窝囊!
冬梅:(噗嗤笑了)看你个熊样?不就一车石子的事嘛!
翠萍:所以才窝囊嘛!
冬梅:输了就不吃饭了?等着明天继续输?
翠萍:(一把扯下脖子上的围巾,不服气地)想得美!“铁姑娘”队不能白姓了铁!
冬梅:(嗔道)那你就先把这碗粘粥喝了!
翠萍:(“腾”地一下从地铺上站了起来)明天铁姐妹跟他们拼上!
冬梅:(看到她刚才躺过的地方,留下了斑斑血迹。心疼地瞪了翠萍一眼)看能得你!坐下,喝了粘粥!
翠萍看一眼冬梅,坐了下来,端起茶缸就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
冬梅:(从棉袄里掏出个布包,打开后露出了里面的几个馒头)我把李宏图那小子的也抢过来了,叫他啃窝窝头去。
翠萍也没客气,抓过来馒头,一口就咬去了大半个,噎得脖子抻了几抻。
冬梅看到翠萍的样子,一丝忧虑暗暗地爬上了她刚毅和粗粝的面颊。
8、爱国家、夜、内
爱国家居住的院子是供销社的仓库,现在兼具居住功能,院子里有六七户人家。
此时清冷的月光照见了屋里的物件。门旁的水缸里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风箱上放着草编的笸箩,里边盛着几个粗大的包子;用过的碗筷还躺在锅台上。
爱国端着煤油灯,在墙角一个破旧的碗柜里找到了一把小锤子和几只钉子。
她拿着锤子和钉子走进北屋。
月光照在炕前像铺了一层薄霜。炕前一端的三抽桌上方有两排奖状贴在墙上。一排是母亲韩冬梅的工作奖状,一排是鲁爱国在学校里发的“三好学生”奖状。
爱国把煤油灯放在炕上,脱下了脚上的破棉鞋,再上炕把自己包进被子,然后开始自己修理棉鞋。
(父亲的画外音):做这双棉鞋的阿姨,小儿子不到四个月就被送到乡下跟着奶奶,想孩子的时候,她就会做棉鞋……
爱国几番努力钉子都砸不到鞋子上,耳边却响起了苍蝇般的嗡嗡声。
(闲人的画外音)……你爸爸走了五年多,怎么都没有回来过,是不是犯什么事了……
小爱国难过地哭了。泪眼朦胧中,他似乎看见了父亲。
爱国:(在睡梦总扎煞着小手)爸爸,爸爸……!
父亲伟岸的身影在爱国的梦中幻化成雄伟的珠穆朗玛峰……
9、军英家、日、晨
一个僻静的巷子里,有个三间房的院落,“光荣人家”几个字在门楣的正中,显得格外醒目。院子里边住着军属郝军英和母亲王素琴、弟弟军雄。
这个家里被娴雅素净的素琴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清晨,她做好了早饭,喊军英和军雄起床时,还见缝插针地给孩子们准备了洗脸的热水。
碗筷摆上饭桌后,她又给院子里的鸡舍、兔舍添加了粮草。
小军英哼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快乐地编着自己黝黑的大辫子。素琴回到屋内,又亲昵地在军英的大辫子上别上了蝴蝶结。
五岁的军雄也伸着懒腰洗漱完毕,素琴幸福地陪孩子们一起吃饭。
军英:妈妈,爸爸到底能不能回来过年啊?
素琴:他要是回不来,给你们的礼物也一定在路上了。
10、水利工地上、日、外
朝霞洒在雪地上的时候,社员们已经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多时了。
冬梅正在往翠萍的小推车上铲石子,翠萍的身体却趔趄了一下。
冬梅:(赶紧搀扶并挖苦)再叫你逞能,落下病根别赖我!
翠萍:(倔强地)不赖你赖谁?还不是跟你这个韩小姐学的!
冬梅:(苦笑道)就我这样的,还韩小姐呢,谁信?
翠萍:(故意地)那大破鞋呢!
冬梅:(佯装恼怒地)你再胡说八道,看我不撕破你的嘴!
翠萍:别别别,亲姐姐,俺知道那是鲁书记不在家,别人肮脏你!
冬梅:俺都背五六年黑锅了,还怕你的肮脏啊!
翠萍:(调皮地在冬梅脸上狠狠地啃了一口)姐姐这么多年没个男人疼了,俺就再黑你一把!
冬梅:(突然红了眼睛,瞪了翠萍一眼)你个死妮子,怪不得嫁不出去!
翠萍:你倒是嫁了,还不是嫁成了活寡妇!
冬梅:(被戳到了痛处,吼道)他本来说去三年的,可现在都五年了……话没说完,她突然举起镐头,狠命地向一块冻土劈去。
11、公社中心小学校内、日、外
雪虽然已经停了,但学校的阴暗处,还堆着一堆堆的残雪。
操场边的沙坑旁,五年级一班的同学们正在上体育课。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