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9528
成片时长:每集约44分钟
阅读:3567
发表:2021/12/25 修改:2023/5/4
50集 主旋律,古装,古装 电视剧剧本
《辛弃疾》第28-30集
1-3
…
25-27
28-30
31-33
…
49-50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五十集电视剧《辛弃疾》之第二十八集
1、万安造口江岸凉亭,黄昏,外
林秀才近似疯狂地追至凉亭外。
远处,马蹄声声。
辛弃疾一行五人已消失在夜色之中。
突然,林秀才双膝跪地,注视着远方。
林秀才:造口要火了,造口要火了!有辛大人这首词,造口将与此词一道,要千古流传了!辛大人,我林秀才代替造口百姓,感谢你啊!
林尚仙:爹爹,辛大人已经走远了!
林秀才慢慢起身。
林尚仙:爹爹,女儿有一事不明。
林秀才:什么事呀?
林尚仙:当年,金军为何紧紧追赶隆祐太后呀?
林秀才:说来话就长了。
林尚仙:您就跟我说说吧!
2、赣江,黄昏,外
赣江水滚滚北流。
江面上,几艘渔船借着渔灯,仍在撒网打鱼。
3、万安造口江岸凉亭,黄昏,内
林秀才:隆祐太后姓孟,叫孟婵,成了哲宗皇后。后来,宋哲宗喜欢另一个刘婕妤。刘婕妤为了夺得皇后,诬陷孟皇后用法术诅咒皇帝,被打入冷宫。故而在“靖康之变”时,未被金军掠走,因祸得福。当年金军掠走徽、钦二帝等三千余人,发现漏了孟皇后。大宋皇帝被抓走了,皇后还在,宋王朝就不能算灭亡。
林尚仙:原来是这样。
林秀才:后来,宋高宗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便把孟婵接到商丘。尊称她为“元祐太后”,后又改称为“隆祐太后”。
林尚仙:宋高宗为何如此敬重“隆祐太后”?
林秀才:孟婵是哲宗的第一任皇后。按辈份,宋高宗称她为母后。1129年,
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在扬州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禅位,史称“苗、刘之变”。隆祐太后私下召见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进宫,下达起兵勤王的懿旨。韩世忠接到懿旨后,率领大军赶赴扬州。叛将苗傅和刘正彦束手就擒,宋高宗帝位得以恢复。从此,宋高宗更加尊重这位母后。“隆祐太后”成了两宋唯一的纽带,南宋唯一的太后。有她在,南宋就在。几万金军之所以在江西境内对“隆祐太后”穷追不舍,目的是要“隆祐太后”投降,逼迫宋高宗跟着投降。
4、万安造口林秀才家,夜,内
简陋的农家土屋内,一灯如豆。
灯光下,林秀才一笔一划,极为认真地誊写着《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林尚仙:爹爹,您在抄写辛词?
林秀才:这首词,在爹爹眼里是不可多得的词中瑰宝啊!爹爹把这首辛词
誊写下来,免得遗失。
林尚仙:他不是写在凉亭墙上吗?还不够呀?
林秀才:写在墙上,能留多久?
林尚仙:想要久远,干脆把它刻在墙上得了。
林秀才:对呀!若能把它刻在墙上,过往路人既能得见,又能长久留存。造口江边有巨大山石,是“摹崖石刻”的好地方。爹爹若把它凿在山石之上,岂不千秋万代?
林尚仙:爹爹。这首词究竟有哪些精妙之处,能如此打动爹爹?
5、[空镜]星空,夜,外
繁星闪烁,万里无云。
中天一颗星星,明亮耀眼,光彩夺目。
6、万安造口林秀才家,夜,内
林秀才:你看啊,词的开篇便把郁孤台巍巍独立之感,映衬着滔滔不绝之
江水,使满腔磅礴之激愤劈面而来。紧接着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流露出辛弃疾深情的爱国情思,让人痛感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一江流水,宛如行人流之不尽的伤心泪水。
林尚仙:还有呢?
林秀才:接下来遥望长安,可惜双眼被无数青山遮挡。终究遮挡不住江水东流,浩浩不息。整个词面不难看出,词人对于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而心怀一腔愁苦。
林尚仙:难怪爹爹对于此词爱不释手!
林秀才:爹爹一辈子读书,难得见到如此好词。此生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
上乘之作。天不早了,睡觉吧!我的宝贝女儿。
林尚仙:您还没写完呢,不继续写啦?
林秀才:还写什么呀?说干就干!明天一早,爹爹就请工匠来,把词凿在山石上去,作永久存留。岂不更好?
林尚仙:女儿也很喜欢填词,一心想要做到像杜甫所说的那样“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是填写来填写去,却难以达到语出惊人这一步。
林秀才:说明女儿尚欠火候。就像烹饪一样,食材配料虽已备齐,火候不佳,同样做不出美味佳肴。赋诗填词写文章,都是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来。没有灵感,何以抒发胸臆?
林尚仙:女儿主意已定,要学填词!
林秀才:好哇!女儿有此决心,早晚也会成女词人了。
7、万安造口江边,清晨,外
林秀才带着几名工匠,来到江边。
林秀才:几位师傅。我林秀才一生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好文章。前天,
江西提刑辛弃疾写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词写得好哇!它将载入史册,也令造口名扬天下。我林秀才看后,爱不释手。想请几位师傅照此将词凿刻在这块巨石上,作永久留存。(递纸样)
工匠刘:我懂,这叫“摹崖石刻”。
林秀才:这就好,这就好!工钱,我会双倍付给。
林尚仙:(走来)爹爹。女儿就要走了,特来向爹爹道别!
林秀才:(意外)你背着包裹,要上哪儿去?
林尚仙:去赣州,找辛大人学填词呀!
林秀才:你疯啦!这到赣州二三百里地,上哪儿找他去?
林尚仙:他不是“江西提刑”吗?提刑署衙就在赣州。到了赣州找到署
衙,不就能找到辛大人吗?
林秀才:你打算跟谁去?
林尚仙:我一个人去呀!
林秀才:你疯啦!女孩子独自一人跑去赣州,路上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
林尚仙:没事的!女儿这身打扮,谁能认出,我是女儿身呀?
林秀才:那也用不着跑去赣州,在家照样可以学呀!
林尚仙:在家向谁学?向爹爹您学?女儿这么多年不都在向爹爹学吗?结
果怎样?一事无成!
林秀才:你!
林尚仙:辛大人是填词高手,女儿跟他学错不了!爹爹,女儿这就告辞了!
林秀才:先别急着要走!等爹爹把辛大人的这首“菩萨蛮”刻于崖上,再陪女儿同去。总可以吧?
林尚仙:您做您的“摹崖石刻”,我赶我的路。两不耽误!
林秀才:你独自一人赶路,我哪放心得下哟!好好好,待爹爹租条船去。
林尚仙:租船走水路?女儿不干。
林秀才:又是为什么?
林尚仙:走水路寂寞!女儿要走旱路。旱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多惬意呀!
林秀才:走水路,轻松愉快,没有疲惫。
林尚仙:走旱路。
林秀才:走水路!
林尚仙:走旱路!
林秀才:好好好,走旱路就走旱路。哎哟,我怎么就拗不过你哟!
8、万安驿道,黄昏,外
太阳西斜。
林秀才和林尚仙背着包裹行走在驿道上。
渐渐地,林尚仙越走越慢,竟然跛起脚来。
林秀才:你看看,你看看,才走了一天路程,就跛起脚走不动了。还是回家吧!趁早回家,等爹爹把“摹崖石刻”做成了,再陪女儿去赣州。行吗?
林尚仙:要回家,您自个回家去。女儿就是爬,也要爬去赣州。
林秀才:好好好,我真服你了!
9、某客栈,夜,内
林尚仙走进客房,疲惫地倒在床上。
林秀才:(端来热水)热水来喽!女儿呀,趁热洗洗再睡觉。
林尚仙:别吵我,我太困了!
林秀才:再困,也得烫烫脚呀!尚仙,尚仙,睡着了?走了一天的路,可把她给累坏了!
林秀才忙将她的鞋子脱了,发现女儿脚上水泡,便挑起泡来。
10、赣州提刑署衙,日,外
辛弃疾和辛如站在署衙大门外,注视着过往行人。
熙熙攘攘的行人中,几名牵着骡马的商人,情神十分沮丧。
辛弃疾:去把那几个商人给我叫来。
辛如答应一声,朝商人走去。
辛如:几位老哥,请留步。我们大人有请!
马锅头:你们大人,我不认识。
辛如:别走哇!大人有请,总得给个面子吧?
众商人无奈,只好牵着骡马朝署衙走来。
11、署衙大堂,日,内
辛如将商人带进大堂。
马锅头忙跪在辛弃疾面前,纳头便拜。
马锅头:大人行行好!小的身上已经没有银两,再也交不起税钱了。
1、万安造口江岸凉亭,黄昏,外
林秀才近似疯狂地追至凉亭外。
远处,马蹄声声。
辛弃疾一行五人已消失在夜色之中。
突然,林秀才双膝跪地,注视着远方。
林秀才:造口要火了,造口要火了!有辛大人这首词,造口将与此词一道,要千古流传了!辛大人,我林秀才代替造口百姓,感谢你啊!
林尚仙:爹爹,辛大人已经走远了!
林秀才慢慢起身。
林尚仙:爹爹,女儿有一事不明。
林秀才:什么事呀?
林尚仙:当年,金军为何紧紧追赶隆祐太后呀?
林秀才:说来话就长了。
林尚仙:您就跟我说说吧!
2、赣江,黄昏,外
赣江水滚滚北流。
江面上,几艘渔船借着渔灯,仍在撒网打鱼。
3、万安造口江岸凉亭,黄昏,内
林秀才:隆祐太后姓孟,叫孟婵,成了哲宗皇后。后来,宋哲宗喜欢另一个刘婕妤。刘婕妤为了夺得皇后,诬陷孟皇后用法术诅咒皇帝,被打入冷宫。故而在“靖康之变”时,未被金军掠走,因祸得福。当年金军掠走徽、钦二帝等三千余人,发现漏了孟皇后。大宋皇帝被抓走了,皇后还在,宋王朝就不能算灭亡。
林尚仙:原来是这样。
林秀才:后来,宋高宗赵构在河南商丘称帝,便把孟婵接到商丘。尊称她为“元祐太后”,后又改称为“隆祐太后”。
林尚仙:宋高宗为何如此敬重“隆祐太后”?
林秀才:孟婵是哲宗的第一任皇后。按辈份,宋高宗称她为母后。1129年,
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在扬州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禅位,史称“苗、刘之变”。隆祐太后私下召见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进宫,下达起兵勤王的懿旨。韩世忠接到懿旨后,率领大军赶赴扬州。叛将苗傅和刘正彦束手就擒,宋高宗帝位得以恢复。从此,宋高宗更加尊重这位母后。“隆祐太后”成了两宋唯一的纽带,南宋唯一的太后。有她在,南宋就在。几万金军之所以在江西境内对“隆祐太后”穷追不舍,目的是要“隆祐太后”投降,逼迫宋高宗跟着投降。
4、万安造口林秀才家,夜,内
简陋的农家土屋内,一灯如豆。
灯光下,林秀才一笔一划,极为认真地誊写着《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林尚仙:爹爹,您在抄写辛词?
林秀才:这首词,在爹爹眼里是不可多得的词中瑰宝啊!爹爹把这首辛词
誊写下来,免得遗失。
林尚仙:他不是写在凉亭墙上吗?还不够呀?
林秀才:写在墙上,能留多久?
林尚仙:想要久远,干脆把它刻在墙上得了。
林秀才:对呀!若能把它刻在墙上,过往路人既能得见,又能长久留存。造口江边有巨大山石,是“摹崖石刻”的好地方。爹爹若把它凿在山石之上,岂不千秋万代?
林尚仙:爹爹。这首词究竟有哪些精妙之处,能如此打动爹爹?
5、[空镜]星空,夜,外
繁星闪烁,万里无云。
中天一颗星星,明亮耀眼,光彩夺目。
6、万安造口林秀才家,夜,内
林秀才:你看啊,词的开篇便把郁孤台巍巍独立之感,映衬着滔滔不绝之
江水,使满腔磅礴之激愤劈面而来。紧接着纵笔写出“中间多少行人泪”,流露出辛弃疾深情的爱国情思,让人痛感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一江流水,宛如行人流之不尽的伤心泪水。
林尚仙:还有呢?
林秀才:接下来遥望长安,可惜双眼被无数青山遮挡。终究遮挡不住江水东流,浩浩不息。整个词面不难看出,词人对于朝廷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而心怀一腔愁苦。
林尚仙:难怪爹爹对于此词爱不释手!
林秀才:爹爹一辈子读书,难得见到如此好词。此生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
上乘之作。天不早了,睡觉吧!我的宝贝女儿。
林尚仙:您还没写完呢,不继续写啦?
林秀才:还写什么呀?说干就干!明天一早,爹爹就请工匠来,把词凿在山石上去,作永久存留。岂不更好?
林尚仙:女儿也很喜欢填词,一心想要做到像杜甫所说的那样“语不惊人死不休”。可是填写来填写去,却难以达到语出惊人这一步。
林秀才:说明女儿尚欠火候。就像烹饪一样,食材配料虽已备齐,火候不佳,同样做不出美味佳肴。赋诗填词写文章,都是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才能写出好文章来。没有灵感,何以抒发胸臆?
林尚仙:女儿主意已定,要学填词!
林秀才:好哇!女儿有此决心,早晚也会成女词人了。
7、万安造口江边,清晨,外
林秀才带着几名工匠,来到江边。
林秀才:几位师傅。我林秀才一生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好文章。前天,
江西提刑辛弃疾写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词写得好哇!它将载入史册,也令造口名扬天下。我林秀才看后,爱不释手。想请几位师傅照此将词凿刻在这块巨石上,作永久留存。(递纸样)
工匠刘:我懂,这叫“摹崖石刻”。
林秀才:这就好,这就好!工钱,我会双倍付给。
林尚仙:(走来)爹爹。女儿就要走了,特来向爹爹道别!
林秀才:(意外)你背着包裹,要上哪儿去?
林尚仙:去赣州,找辛大人学填词呀!
林秀才:你疯啦!这到赣州二三百里地,上哪儿找他去?
林尚仙:他不是“江西提刑”吗?提刑署衙就在赣州。到了赣州找到署
衙,不就能找到辛大人吗?
林秀才:你打算跟谁去?
林尚仙:我一个人去呀!
林秀才:你疯啦!女孩子独自一人跑去赣州,路上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
林尚仙:没事的!女儿这身打扮,谁能认出,我是女儿身呀?
林秀才:那也用不着跑去赣州,在家照样可以学呀!
林尚仙:在家向谁学?向爹爹您学?女儿这么多年不都在向爹爹学吗?结
果怎样?一事无成!
林秀才:你!
林尚仙:辛大人是填词高手,女儿跟他学错不了!爹爹,女儿这就告辞了!
林秀才:先别急着要走!等爹爹把辛大人的这首“菩萨蛮”刻于崖上,再陪女儿同去。总可以吧?
林尚仙:您做您的“摹崖石刻”,我赶我的路。两不耽误!
林秀才:你独自一人赶路,我哪放心得下哟!好好好,待爹爹租条船去。
林尚仙:租船走水路?女儿不干。
林秀才:又是为什么?
林尚仙:走水路寂寞!女儿要走旱路。旱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多惬意呀!
林秀才:走水路,轻松愉快,没有疲惫。
林尚仙:走旱路。
林秀才:走水路!
林尚仙:走旱路!
林秀才:好好好,走旱路就走旱路。哎哟,我怎么就拗不过你哟!
8、万安驿道,黄昏,外
太阳西斜。
林秀才和林尚仙背着包裹行走在驿道上。
渐渐地,林尚仙越走越慢,竟然跛起脚来。
林秀才:你看看,你看看,才走了一天路程,就跛起脚走不动了。还是回家吧!趁早回家,等爹爹把“摹崖石刻”做成了,再陪女儿去赣州。行吗?
林尚仙:要回家,您自个回家去。女儿就是爬,也要爬去赣州。
林秀才:好好好,我真服你了!
9、某客栈,夜,内
林尚仙走进客房,疲惫地倒在床上。
林秀才:(端来热水)热水来喽!女儿呀,趁热洗洗再睡觉。
林尚仙:别吵我,我太困了!
林秀才:再困,也得烫烫脚呀!尚仙,尚仙,睡着了?走了一天的路,可把她给累坏了!
林秀才忙将她的鞋子脱了,发现女儿脚上水泡,便挑起泡来。
10、赣州提刑署衙,日,外
辛弃疾和辛如站在署衙大门外,注视着过往行人。
熙熙攘攘的行人中,几名牵着骡马的商人,情神十分沮丧。
辛弃疾:去把那几个商人给我叫来。
辛如答应一声,朝商人走去。
辛如:几位老哥,请留步。我们大人有请!
马锅头:你们大人,我不认识。
辛如:别走哇!大人有请,总得给个面子吧?
众商人无奈,只好牵着骡马朝署衙走来。
11、署衙大堂,日,内
辛如将商人带进大堂。
马锅头忙跪在辛弃疾面前,纳头便拜。
马锅头:大人行行好!小的身上已经没有银两,再也交不起税钱了。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