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7682
成片时长:约147分钟
阅读:15564
发表:2015/1/1
20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走出乡镇》第1集
1
2
3
6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进屋子]
回放完
刘所长:“他们把出纳室安排在最东边的屋子,原以为最安全,结果因为靠近平台,还最不安全。”
唐绍增:“这是最后的结论吗?”
刘所长:“是的。我们在窗户里面和外面的窗台上都发现了脚印,在空调机和窗户上边的过梁上发现了手印,都是新留下的。一般情况下,在这种地方是不应该有手印和脚印的。”
冯树人:“我也同意这个结论。对赵小兰和袁德富的审查也没发现什么疑点。出纳员赵小兰家在青河,一家三代林业职工。她父亲退休前是青河林场书记。会计袁德富是刚毕业的中专生,家住在县城,父母是双职工。两人参加工作前后均无劣迹,也没发现不良社会关系。案发前几天都忙于算工资作报表,没外出,没有作案的机会和可能。”
唐绍增:“那好,那就解除对那两个人的审查。人回来了吗?”
冯树人:“袁德富已经回来了。赵小兰下午就能出院。”
刘所长:“据我们初步分析,作案的人不会是内部的人,但也不会是流窜的人,因为他们对咱们局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很会选择时机。”
唐绍增:“会不会有内应呢?”
刘所长:“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唐绍增:“好,那就抓紧破案吧。冯科长你配合一下,需要咱们这边作什么排查,你都帮帮忙。另外,给出纳室调一下房子。借此机会对局机关的安保情况作一次检查。还有劳动服务公司那边,他们那里现金流通量很大,人也多了,容易出问题。出纳室发生的问题不是偶然的,这是新形势下发生的新问题,要引起咱们大家的注意。”
冯树人:“好的。”
刘所长:“局长说得很对,是应该作一次检查。”
唐绍增:“就这样吧,你们去忙吧。”
[刘所长和冯树人同时离去]
11、林业局安保科办公室
[冯树人回到安保科]
李 某:“科长回来了,案情汇报完了?”
冯树人:“汇报完了,第一个结论否定了。窃贼不是从房门进去的,是从窗户空调机那里进去的。在那里发现了脚印和手印。”
小 张:“是嘛!那保险柜是硬给撬开的,姆指那么粗的销子都给别弯了。咱们那两个小青年还能干得了这种事?”
李 某 :“对,没点力气是撬不开那保险柜的。”
小 张:“报警器也不响了,看来是些惯偷呀。”
李 某:“是惯偷,也是了解咱们内部情况的,知道什么时候发工资,什么时候保险柜里有钱。”
冯树人:“这是咱们局里近年来发生的大案,局领导很重视,要求尽快破案,还要求对全局的安保情况作一次大检查,特别是劳动服务公司那边。”
小 张:“劳服那边不是配保卫干事了吗?”
冯树人:“是。这次是全局统一行动。破案的事,技术方面的问题由派出所负责,咱们配合。老李,你找一下财务科,把近来在咱们局里干活的临时工、民工的情况了解一下,拉出个单子来,交给派出所,帮他们作调查。小张跟我一起组织大检查。”
李某、小张:“好吧。”
12、飞达金属制品公司厂房
[加工厂的机器还没安装,都装在大箱子里堆在墙角]
[厂房里正在分发过节的食品,一部分人在大门口从汽车上卸,有 冻鸡、冻鱼、豆油、啤酒、月饼等。另一部分人在给各车间分发。三轮车、平板车、自行车还有小卡车摆放在库房内外。后勤人员忙碌着。职工们拿着东西在库房进进出出。他们一个个嘻嘻哈哈,笑逐颜开,一边干活一边开着玩笑]
[徐丽在给后勤人员帮忙分东西]
职工甲:“丽丽!你不是上劳服了吗?”
徐 丽:“那边没事儿,过来帮帮忙!”
职工甲:“好啊!都分些啥呀?”
徐 丽:“每人一包冻带鱼、一只冻鸡、一桶油、一梱啤酒、二斤月饼,记好了,啊!”
职工甲:“记好了。国庆节的东西就这些了?”
徐 丽:“对,就这些了。”
职工乙:“你还嫌少呀?”
职工甲:“还有中秋节呢,不给了?”
职工乙:“知足吧,五一劳动节给分啥了,你忘了?”
职工丙:“劳动节啥也没给。”
职工甲:“真是老太太过年儿,一天儿不如一天儿呀。”
职工丙:“以前过年,分多少东西!那家伙,从年三十儿吃到正月十五都吃不完,要不是十冬蜡月,那些东西你都放不住,都得坏了。”
职工乙:“那可不!那啤酒喝都喝不完。不会喝酒的人家干脆把酒倒了去卖空酒瓶!”
职工甲:“不是还没到年吗?等到过年你再看,东西也少不了。”
职工丙:“看这架式,够呛!当官儿的早就说了,效益滑坡。”
职工乙:“效益滑坡?我看他们那吃吃喝喝的一点也没滑坡,越吃越来劲呢!”
13、飞达金属制品公司经理室
[林业局安保科长冯树人、行政科长沈海涛和劳动服务公司总经理马宝林三人一起来到王升办公室]
[王升坐在大板台后面皮转椅上,见他们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王 升:“各位领导,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视察了?”
马宝林:“听说你干得不错,来学习学习,取取经。”
王 升:“不敢不敢!”
冯树人:“不是发福利了吗?来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
王 升:“怎么,领这么点东西还得你们头儿亲自来呀?他们行政科还不给你们送上门去?”
沈海涛:“送上门没问题呀,再给我们配几个人,两辆车。”
王 升:“这不马总也在吗?配几个人还有啥问题?”
马宝林:“他的事我现在可管不着了。”
沈海涛:“对了,马部长现在不是组织部长,是总经理了。那今年国庆节发的东西得上你那里去报销了吧?”
马宝林:“嗯,你找我报销,我再找局长报销。”
王 升:“名义上还是三产的,这比直接从局长那里报销名义上好一些,三产的效益嘛。”
冯树人:“拐了一个弯儿,又回到原处,一样。”
马宝林:“不一样,将来三产效益好了,局长的一些开支还得找我来报销呢。”
王 升:“那倒是。”
冯树人:“三产的效益?就冲你们花钱这架式,你看这王经理的办公室,比局长的都阔气。”
王 升:“嫉妒了?你来,我让给你。”
冯树人:“别!你那活儿我可干不了。马总的官邸我还没去拜访,比这还阔吧?”
马宝林:“我的不行,不能跟人家比。”
沈海涛:“以后分东西我就不管了吧?由他们劳服直接给发。”
马宝林:“你发你的,劳服是劳服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冯树人:“最好你们一块发,各发各的,咱们两边都沾光。”
马宝林:“东西好发,就是钱不好挣呀,挣不来钱拿什么发?”
冯树人:“别着急呀,你看这金属加工厂,这么大的厂子,一投产不就挣来钱了?”
马宝林:“那就看王老板的了。”
王 升:“别看我的笑话就不错了!我这正发愁呢。设备来了,没钱安装,要进原材料,没钱买。我还指望马总给我拨点资金呢,有了资金我才能开张呀。”
马宝林:“我这里还拉不开栓呢,还能给你拨资金?再说,你这么个大厂,我也管不了,还得靠你自己。你直接跟局里要去吧,再不就自己跟银行贷款。”
王 升:“可我不能越级呀!不是得总公司出面吗?”
马宝林:“不必!你是独立生产单位,也是独立核算单位,你自己完全可以直接向银行贷款。”
王 升:“你们看,马总把我给踢出来了,将来我有了利润也不用给你上交了吧?”
马宝林:“那不行!两码事。你也是劳服的单位嘛。”
冯树人:“对,都是劳服的单位。唐局长说了,这次全局安全保卫大检查,劳服单位你们自己进行。”
王 升:“对了,出纳室那个盗窃案怎么样了?有线索了吗?”
冯树人:“哪有那么快的?正在排查。可以肯定的是,在咱们这里干活的那些人是最大的怀疑对象。沈科长、王升,你们都用过临时工,请你们帮忙查一下,有谁到出纳室去过,领钱报销什么的。”
马宝林:“还有基建科,他们长年都顾工,有的临时工都成了林业局的固定工了。”
冯树人:“对,这些人作案的可能性最大。”
王 升:“这破案的事得公安局来吧?”
冯树人:“以他们为主,咱们配合。”
14、飞达金属制品公司厂房
[分发食品现场]
某职工:“丽丽,我们的在哪儿领呀?”
徐 丽:“你们木材加工厂的不在这儿,这里是局机关和劳服的,你们的在三车间领。”
某职工:“噢,好吧。”
[某职工离去]
工人甲:“今年国庆节还不错,分的东西不少呀,还有月饼呢!”
工人乙:“今年不是成立三产了吗?有效益了。”
工人丙:“啥三产效益?他这个金属加工厂还没投产呢,机器不是还在那搁着呢吗?”
工人乙:“还有别的项目嘛!宾馆、饭店、歌厅。”
工人丙:“那几个地方?还不够他们自己消费的呢,还能有效益?”
工人甲:“啥三产二产的,还不都是共产党的!”
工人乙:“没有全民的哪有集体的?没有集体的哪有自己的?”
[韩东开了一辆客货两用车过来]
徐 丽:“东哥!你给谁领呀?”
韩 东:“我们仓库两个领导的,还有我的。”
徐 丽:“还是你们仓库有办法呀,用汽车来拉。”
韩 东:“你的呢?我给你一块带回去吧?”
徐 丽:“好啊!还有我们王经理的,也给带回去吧?”
韩 东:“行,在哪儿呢?”
徐 丽:“都不在一块儿,劳服是劳服的,机关是机关的,咱们先装上
六个人的,回头我去给他们登记一下就行。”
[徐丽和韩东往车上装食品]
徐 丽:“总共六包带鱼、六只冻鸡、六梱啤酒、六桶油,还有月饼,
多亏你来车了,要不还拿不了呢。”
韩 东:“王经理家在哪儿呀?”
徐 丽:“我跟你一块去吧,咱们一块给他们搬。”
[装完东西,他们俩一起上车开走]
15、徐丽家门口
[徐丽的家在镇西头,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
[韩东开车过来,徐丽下车,提了两桶油去开门。韩东也提着东西跟在她后面]
徐 丽:“妈,厂里分东西了!”
韩 东:“阿姨!”
徐 母:“好呀,快进来!”
徐 丽:“我和我爸的,两份儿。”
徐 母:“好,放地下吧,你们来坐一会儿。”
徐 丽:“这是我师傅,韩东。”
韩 东:“阿姨!”
徐 母:“韩东呀,谢谢你啦!坐一会吧。”
韩 东:“不坐了,阿姨,还得给别人送呢。”
徐 丽:“不坐了,还没送完呢,走吧!”
韩 东:“阿姨再见!”
徐 母:“再见!以后来玩儿,慢点开车。”
16、韩东的客货两用车上
[韩东开车送货回来,徐丽坐在副驾]
回放完
刘所长:“他们把出纳室安排在最东边的屋子,原以为最安全,结果因为靠近平台,还最不安全。”
唐绍增:“这是最后的结论吗?”
刘所长:“是的。我们在窗户里面和外面的窗台上都发现了脚印,在空调机和窗户上边的过梁上发现了手印,都是新留下的。一般情况下,在这种地方是不应该有手印和脚印的。”
冯树人:“我也同意这个结论。对赵小兰和袁德富的审查也没发现什么疑点。出纳员赵小兰家在青河,一家三代林业职工。她父亲退休前是青河林场书记。会计袁德富是刚毕业的中专生,家住在县城,父母是双职工。两人参加工作前后均无劣迹,也没发现不良社会关系。案发前几天都忙于算工资作报表,没外出,没有作案的机会和可能。”
唐绍增:“那好,那就解除对那两个人的审查。人回来了吗?”
冯树人:“袁德富已经回来了。赵小兰下午就能出院。”
刘所长:“据我们初步分析,作案的人不会是内部的人,但也不会是流窜的人,因为他们对咱们局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很会选择时机。”
唐绍增:“会不会有内应呢?”
刘所长:“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唐绍增:“好,那就抓紧破案吧。冯科长你配合一下,需要咱们这边作什么排查,你都帮帮忙。另外,给出纳室调一下房子。借此机会对局机关的安保情况作一次检查。还有劳动服务公司那边,他们那里现金流通量很大,人也多了,容易出问题。出纳室发生的问题不是偶然的,这是新形势下发生的新问题,要引起咱们大家的注意。”
冯树人:“好的。”
刘所长:“局长说得很对,是应该作一次检查。”
唐绍增:“就这样吧,你们去忙吧。”
[刘所长和冯树人同时离去]
11、林业局安保科办公室
[冯树人回到安保科]
李 某:“科长回来了,案情汇报完了?”
冯树人:“汇报完了,第一个结论否定了。窃贼不是从房门进去的,是从窗户空调机那里进去的。在那里发现了脚印和手印。”
小 张:“是嘛!那保险柜是硬给撬开的,姆指那么粗的销子都给别弯了。咱们那两个小青年还能干得了这种事?”
李 某 :“对,没点力气是撬不开那保险柜的。”
小 张:“报警器也不响了,看来是些惯偷呀。”
李 某:“是惯偷,也是了解咱们内部情况的,知道什么时候发工资,什么时候保险柜里有钱。”
冯树人:“这是咱们局里近年来发生的大案,局领导很重视,要求尽快破案,还要求对全局的安保情况作一次大检查,特别是劳动服务公司那边。”
小 张:“劳服那边不是配保卫干事了吗?”
冯树人:“是。这次是全局统一行动。破案的事,技术方面的问题由派出所负责,咱们配合。老李,你找一下财务科,把近来在咱们局里干活的临时工、民工的情况了解一下,拉出个单子来,交给派出所,帮他们作调查。小张跟我一起组织大检查。”
李某、小张:“好吧。”
12、飞达金属制品公司厂房
[加工厂的机器还没安装,都装在大箱子里堆在墙角]
[厂房里正在分发过节的食品,一部分人在大门口从汽车上卸,有 冻鸡、冻鱼、豆油、啤酒、月饼等。另一部分人在给各车间分发。三轮车、平板车、自行车还有小卡车摆放在库房内外。后勤人员忙碌着。职工们拿着东西在库房进进出出。他们一个个嘻嘻哈哈,笑逐颜开,一边干活一边开着玩笑]
[徐丽在给后勤人员帮忙分东西]
职工甲:“丽丽!你不是上劳服了吗?”
徐 丽:“那边没事儿,过来帮帮忙!”
职工甲:“好啊!都分些啥呀?”
徐 丽:“每人一包冻带鱼、一只冻鸡、一桶油、一梱啤酒、二斤月饼,记好了,啊!”
职工甲:“记好了。国庆节的东西就这些了?”
徐 丽:“对,就这些了。”
职工乙:“你还嫌少呀?”
职工甲:“还有中秋节呢,不给了?”
职工乙:“知足吧,五一劳动节给分啥了,你忘了?”
职工丙:“劳动节啥也没给。”
职工甲:“真是老太太过年儿,一天儿不如一天儿呀。”
职工丙:“以前过年,分多少东西!那家伙,从年三十儿吃到正月十五都吃不完,要不是十冬蜡月,那些东西你都放不住,都得坏了。”
职工乙:“那可不!那啤酒喝都喝不完。不会喝酒的人家干脆把酒倒了去卖空酒瓶!”
职工甲:“不是还没到年吗?等到过年你再看,东西也少不了。”
职工丙:“看这架式,够呛!当官儿的早就说了,效益滑坡。”
职工乙:“效益滑坡?我看他们那吃吃喝喝的一点也没滑坡,越吃越来劲呢!”
13、飞达金属制品公司经理室
[林业局安保科长冯树人、行政科长沈海涛和劳动服务公司总经理马宝林三人一起来到王升办公室]
[王升坐在大板台后面皮转椅上,见他们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王 升:“各位领导,今天怎么有时间到我这里来视察了?”
马宝林:“听说你干得不错,来学习学习,取取经。”
王 升:“不敢不敢!”
冯树人:“不是发福利了吗?来看看,都有什么好东西。”
王 升:“怎么,领这么点东西还得你们头儿亲自来呀?他们行政科还不给你们送上门去?”
沈海涛:“送上门没问题呀,再给我们配几个人,两辆车。”
王 升:“这不马总也在吗?配几个人还有啥问题?”
马宝林:“他的事我现在可管不着了。”
沈海涛:“对了,马部长现在不是组织部长,是总经理了。那今年国庆节发的东西得上你那里去报销了吧?”
马宝林:“嗯,你找我报销,我再找局长报销。”
王 升:“名义上还是三产的,这比直接从局长那里报销名义上好一些,三产的效益嘛。”
冯树人:“拐了一个弯儿,又回到原处,一样。”
马宝林:“不一样,将来三产效益好了,局长的一些开支还得找我来报销呢。”
王 升:“那倒是。”
冯树人:“三产的效益?就冲你们花钱这架式,你看这王经理的办公室,比局长的都阔气。”
王 升:“嫉妒了?你来,我让给你。”
冯树人:“别!你那活儿我可干不了。马总的官邸我还没去拜访,比这还阔吧?”
马宝林:“我的不行,不能跟人家比。”
沈海涛:“以后分东西我就不管了吧?由他们劳服直接给发。”
马宝林:“你发你的,劳服是劳服的,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冯树人:“最好你们一块发,各发各的,咱们两边都沾光。”
马宝林:“东西好发,就是钱不好挣呀,挣不来钱拿什么发?”
冯树人:“别着急呀,你看这金属加工厂,这么大的厂子,一投产不就挣来钱了?”
马宝林:“那就看王老板的了。”
王 升:“别看我的笑话就不错了!我这正发愁呢。设备来了,没钱安装,要进原材料,没钱买。我还指望马总给我拨点资金呢,有了资金我才能开张呀。”
马宝林:“我这里还拉不开栓呢,还能给你拨资金?再说,你这么个大厂,我也管不了,还得靠你自己。你直接跟局里要去吧,再不就自己跟银行贷款。”
王 升:“可我不能越级呀!不是得总公司出面吗?”
马宝林:“不必!你是独立生产单位,也是独立核算单位,你自己完全可以直接向银行贷款。”
王 升:“你们看,马总把我给踢出来了,将来我有了利润也不用给你上交了吧?”
马宝林:“那不行!两码事。你也是劳服的单位嘛。”
冯树人:“对,都是劳服的单位。唐局长说了,这次全局安全保卫大检查,劳服单位你们自己进行。”
王 升:“对了,出纳室那个盗窃案怎么样了?有线索了吗?”
冯树人:“哪有那么快的?正在排查。可以肯定的是,在咱们这里干活的那些人是最大的怀疑对象。沈科长、王升,你们都用过临时工,请你们帮忙查一下,有谁到出纳室去过,领钱报销什么的。”
马宝林:“还有基建科,他们长年都顾工,有的临时工都成了林业局的固定工了。”
冯树人:“对,这些人作案的可能性最大。”
王 升:“这破案的事得公安局来吧?”
冯树人:“以他们为主,咱们配合。”
14、飞达金属制品公司厂房
[分发食品现场]
某职工:“丽丽,我们的在哪儿领呀?”
徐 丽:“你们木材加工厂的不在这儿,这里是局机关和劳服的,你们的在三车间领。”
某职工:“噢,好吧。”
[某职工离去]
工人甲:“今年国庆节还不错,分的东西不少呀,还有月饼呢!”
工人乙:“今年不是成立三产了吗?有效益了。”
工人丙:“啥三产效益?他这个金属加工厂还没投产呢,机器不是还在那搁着呢吗?”
工人乙:“还有别的项目嘛!宾馆、饭店、歌厅。”
工人丙:“那几个地方?还不够他们自己消费的呢,还能有效益?”
工人甲:“啥三产二产的,还不都是共产党的!”
工人乙:“没有全民的哪有集体的?没有集体的哪有自己的?”
[韩东开了一辆客货两用车过来]
徐 丽:“东哥!你给谁领呀?”
韩 东:“我们仓库两个领导的,还有我的。”
徐 丽:“还是你们仓库有办法呀,用汽车来拉。”
韩 东:“你的呢?我给你一块带回去吧?”
徐 丽:“好啊!还有我们王经理的,也给带回去吧?”
韩 东:“行,在哪儿呢?”
徐 丽:“都不在一块儿,劳服是劳服的,机关是机关的,咱们先装上
六个人的,回头我去给他们登记一下就行。”
[徐丽和韩东往车上装食品]
徐 丽:“总共六包带鱼、六只冻鸡、六梱啤酒、六桶油,还有月饼,
多亏你来车了,要不还拿不了呢。”
韩 东:“王经理家在哪儿呀?”
徐 丽:“我跟你一块去吧,咱们一块给他们搬。”
[装完东西,他们俩一起上车开走]
15、徐丽家门口
[徐丽的家在镇西头,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
[韩东开车过来,徐丽下车,提了两桶油去开门。韩东也提着东西跟在她后面]
徐 丽:“妈,厂里分东西了!”
韩 东:“阿姨!”
徐 母:“好呀,快进来!”
徐 丽:“我和我爸的,两份儿。”
徐 母:“好,放地下吧,你们来坐一会儿。”
徐 丽:“这是我师傅,韩东。”
韩 东:“阿姨!”
徐 母:“韩东呀,谢谢你啦!坐一会吧。”
韩 东:“不坐了,阿姨,还得给别人送呢。”
徐 丽:“不坐了,还没送完呢,走吧!”
韩 东:“阿姨再见!”
徐 母:“再见!以后来玩儿,慢点开车。”
16、韩东的客货两用车上
[韩东开车送货回来,徐丽坐在副驾]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