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0044
成片时长:约155分钟
阅读:13830
发表:2015/1/1
20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走出乡镇》第2集
1
2
3
6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王 升:“老祖宗呀?不错!最后一站了,还能不好好干吗?都列到编外了,再不好好干,就得回家抱孙子啦。”
吴振兴:“老会计,有经验,给你把把关嘛!”
王 升:“对对,把关。谢谢吴科长对飞达公司的关怀和支持。这钱今天能汇出去吗?”
吴振兴:“上午不行,她们都不在,得下午了。”
王 升:“那这样吧,我自己去吧,这款要得挺急,我怕耽误了。”
吴振兴:“那就麻烦王经理了,反正你自己有车,也方便。”
王 升:“你忙吧,我走了,再见!”
吴振兴:“再见!”
[王升和徐丽出门下楼]
10、林业局办公楼前
[王升和徐丽从楼里出来,上吉普车]
王 升:“看见了吧?这种事,以前还用得着咱们自己干吗?汇款本来是他们的事,这是他们的职责。现在人家不管了,好像这不是他们的事似的。”
徐 丽:“要过节了,上班也不正常了。”
王 升:“不是过节的事!不是还没过节吗?咱们不还照常上班吗?现在咱们是三产了,跟他们没关系了,人家不愿意管你了。”
小 宋:“咱们现在上哪儿?”
王 升:“先上银行。丽丽你这就把款子汇出去。然后咱们上县城。”
[小宋开车离开局大楼]
11、绥芬河火车站
[火车减速进入绥芬河车站。亚玲、亚琳和刘杰三人拿起旅行袋,随同车厢的旅客下车]
[出了车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站名“绥芬河”三个大字,以及站名下面的两条金字标语:“架亚太陆海金桥 塑中国铁路形象”]
刘 杰:“这车站还挺气派呢!”
亚 玲:“是吧?你看人家这候车室,比咱们景阳镇强多了吧?”
刘 杰:“那是。”
亚 琳:“市里这样的大楼挺多呢,都是俄罗斯式的。”
[亚琳、亚玲和刘杰三人从出站口出来。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连串招牌上写着“俄贸商场”、“俄货专卖”、“俄货精品店”、“俄罗斯精品总汇”等字样的商店。一个大幅广告牌上赫然用中文、俄文标明:“欧洲塑窗A类标准,70覆铝型材、门窗,专为俄罗斯高寒地区设计的高档门窗!”等字样]
刘 杰:“这怎么跟到了俄罗斯一样啊!”
亚 玲:“好吧?以后别上广州了,就在这进货吧!”
刘 杰:“是呀,这多近,多方便呀。”
12、景阳镇农业银行门前
[徐丽从银行出来,上了吉普车]
王 升:“汇出去了吗?”
徐 丽:“汇出去了。”
王 升:“等着吧,款一到他们就会给发货的。小宋,上县城!咱们今天放松一下,去吃个饭,玩一玩。”
[吉普车向县城方向开去]
小 宋:“王总,咱们上哪儿吃呀?”
王 升:“丽丽,你说,上哪儿吃?”
徐 丽:“随便,我也不知道哪儿好。”
王 升:“县里有个饭店卖水煎包挺好,咱们去看看?”
徐 丽:“好呗。”
王 升:“小宋,上东大街,良友饭店。”
13、县城东大街 良友饭店
[王升的吉普车在良友饭店门前停下,王升等三人走进饭店玻璃门]
小 姐:“欢迎光临!几位?”
王 升:“三位,有包间吗?”
小 姐:“有,请上二楼。”
14、良友饭店包间:
[王升等三人在包间坐下]
小 宋:“这个饭店也不小呀”
王 升:“谁说它小了?”
小 宋:“水煎包一般都是小饭馆里卖,这大饭店怎么也有水煎包呀?”
王 升:“这说明他有经营头脑,既有大餐,也有特色小吃,这样他的客人就多了。”
[服务员进来]
服务员:“请点菜吧。”
徐 丽:“这里也有炒菜?”
王 升:“当然,你点吧。”
徐 丽:“我也不知道啥好吃,你点吧。”
王 升:“好吧我点。松鼠鱼,有吗?”
服务员:“有。”
王 升:“有鱼就好。再来个姜丝肉、拉皮儿、油麦菜,四个菜,两荤两素,小宋不能喝酒,丽丽也不喝吧?一瓶啤酒,够了。”
服务员:“请稍等。”
[服务员离去]
徐 丽:“王总,咱们这个钢丝厂啥时候能投产呀?”
王 升:“着急了?你说咱们这个厂具备投产条件吗?”
徐 丽:“咋不具备呀?厂房是现成的,设备也到了,安装起来不就可以生产了吗?”
王 升:“不错,厂房有了,设备也到了,可是光有厂房和设备就能投产吗?钱呢?没钱拿什么买原材料?没有原材料拿什么生产产品?还有工人、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有了吗?没有,还差得远呢,现在不就咱们这几个人吗?咱们只是在筹备。咱们是筹备处。”
徐 丽:“那就赶快要钱呗。”
王 升:“跟谁要钱?”
徐 丽:“跟局里要,跟总公司要呀。”
王 升:“我这不跟局里要了吗?我想要二百五十万,人家就给我五十万,这还是借的,到时候还得还呢。总公司更没钱,他恨不得还跟我要钱呢。跟你们说吧,我现在关心的不是投产生产产品,而是挣钱。当然了,生产出来产品也能挣钱,可是那太慢了,周期太长了。我跟局里借钱买低碳钢丝,并不是当原材料储备起来,那得备到什么时候?我就是要倒一把,先赚一笔。这批钢丝要能都买过来,就算每吨赚一百快钱,一千吨就能赚十万,都不用挪窝,货咱都不用提,就地一转手就出去了,这多方便。这不比卖产品来得快?”
徐 丽:“那现在二百吨,能赚多少钱呀?”
王 升:“你算哪,一吨赚一百,十吨一千,一百吨一万,二百吨才赚
两万块钱嘛。”
徐 丽:“两万块钱也行了。”
王 升:“不行还能咋的?也只能这样了。”
小 宋:“就怕没有人要。”
王 升:“这你不用怕。你没看现在都在盖房子呢吗?盖房子要什么?钢材、木材、水泥,三大材,缺一不可。在咱们林区木材不缺,钢材水泥都得从外边进。你还怕没人要?咱们搞钢材经营这可是出奇制胜。”
徐 丽:“咱们的公司别叫金属制品公司,干脆就叫金属供销公司吧,不生产产品,光作买卖得了。”
王 升:“我同意你的看法,那样挣钱还快呢。可是不行呀,局里不批。发展三产不能光作生意搞买卖,还得有实业。”
[服务员送一个菜上来]
服务员:“姜丝肉。”
王 升:“菜来了,很好。服务员,饭也上来吧,还有那几个菜,一块上。咱们这就吃吧,抓紧时间,吃完了咱们去玩玩。”
徐 丽:“上哪儿去玩?”
王 升:“打打保龄球吧,玩过吗?”
徐 丽:“没玩过。”
王 升:“那就去玩保龄球吧,挺有意思。”
徐 丽:“在哪儿玩?”
王 升:“在明星俱乐部,也在县城,不远。”
[三人开始吃饭]
第 九 集
1、绥芬河边贸市场
[亚琳、亚玲和刘杰三人来到贸易市场。市场上非常热闹。在市场上作交易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差不多各占一半,几乎每人都有个腰包挎在腰间。许多店主都能操着不太流利的俄语向俄罗斯顾客推销自己的产品,与他们讨价还价]
亚 玲:“这个市场是专门卖批发的。”
刘 杰:“你们来过?”
亚 玲:“这个市场来的不多,以后恐怕得常来了。”
刘 杰:“这里苏联人真不少。”
亚 玲:“不是苏联,俄罗斯人。”
刘 杰:“老毛子!”
亚 玲:“对,老毛子。”
亚 琳:“别叫老毛子,人家会不高兴的。你第一次来吗?”
刘 杰:“是呀,你们来好多次了?”
亚 玲:“那当然!哪个月不得来呀。”
刘 杰:“现在进去吗?”
亚 琳:“先到那边看看百货吧,回来再进去。”
刘 杰:“好吧。”
[一个红脸堂、留两撇小胡子的俄罗斯人正把一个大编织袋很费力地扛到肩上,往市场外面的卡车走去]
刘 杰:“那个人买的什么,那么老沉?”
亚 玲:“服装呗!”
刘 杰:“他往哪儿扛呀?”
亚 玲:“他们肯定有车在外边,要不就是到火车站发运。”
刘 杰:“他们还上这来买服装?”
亚 玲:“那咋不行?你不是也买外国服装吗?咱们的服装到他们那就是外国服装了。”
[刘杰不语,在想什么]
亚 玲:“其实你在南方买的服装可以拿到这来卖给俄罗斯人,再从这买俄罗斯的服装回去卖给景阳镇的中国人,两边的生意都作。”
亚 琳:“这倒是个好主意。”
刘 杰:“那么大的生意我可作不了。”
亚 玲:“作生意还怕作大?”
2、县城明星俱乐部保龄球馆
[王升、徐丽、小宋三人走进保龄球馆]
王 升:“门票多少钱?”
徐 丽:“一张八十块。”
王 升:“还没涨价。”
小 宋:“八十块?这么贵!”
王 升:“八十块还贵?你没玩过高尔夫吧?高尔夫门票多少钱你知道吗?”
小 宋:“我不知道,多少钱?”
王 升:“我也不知道。咱这也没有高尔夫,反正我知道高尔夫贵得多,一般人根本玩不起。先把鞋换了。”
小 宋:“还得换鞋?真麻烦。”
徐 丽:“换就换吧,这是规矩。”
吴振兴:“老会计,有经验,给你把把关嘛!”
王 升:“对对,把关。谢谢吴科长对飞达公司的关怀和支持。这钱今天能汇出去吗?”
吴振兴:“上午不行,她们都不在,得下午了。”
王 升:“那这样吧,我自己去吧,这款要得挺急,我怕耽误了。”
吴振兴:“那就麻烦王经理了,反正你自己有车,也方便。”
王 升:“你忙吧,我走了,再见!”
吴振兴:“再见!”
[王升和徐丽出门下楼]
10、林业局办公楼前
[王升和徐丽从楼里出来,上吉普车]
王 升:“看见了吧?这种事,以前还用得着咱们自己干吗?汇款本来是他们的事,这是他们的职责。现在人家不管了,好像这不是他们的事似的。”
徐 丽:“要过节了,上班也不正常了。”
王 升:“不是过节的事!不是还没过节吗?咱们不还照常上班吗?现在咱们是三产了,跟他们没关系了,人家不愿意管你了。”
小 宋:“咱们现在上哪儿?”
王 升:“先上银行。丽丽你这就把款子汇出去。然后咱们上县城。”
[小宋开车离开局大楼]
11、绥芬河火车站
[火车减速进入绥芬河车站。亚玲、亚琳和刘杰三人拿起旅行袋,随同车厢的旅客下车]
[出了车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站名“绥芬河”三个大字,以及站名下面的两条金字标语:“架亚太陆海金桥 塑中国铁路形象”]
刘 杰:“这车站还挺气派呢!”
亚 玲:“是吧?你看人家这候车室,比咱们景阳镇强多了吧?”
刘 杰:“那是。”
亚 琳:“市里这样的大楼挺多呢,都是俄罗斯式的。”
[亚琳、亚玲和刘杰三人从出站口出来。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连串招牌上写着“俄贸商场”、“俄货专卖”、“俄货精品店”、“俄罗斯精品总汇”等字样的商店。一个大幅广告牌上赫然用中文、俄文标明:“欧洲塑窗A类标准,70覆铝型材、门窗,专为俄罗斯高寒地区设计的高档门窗!”等字样]
刘 杰:“这怎么跟到了俄罗斯一样啊!”
亚 玲:“好吧?以后别上广州了,就在这进货吧!”
刘 杰:“是呀,这多近,多方便呀。”
12、景阳镇农业银行门前
[徐丽从银行出来,上了吉普车]
王 升:“汇出去了吗?”
徐 丽:“汇出去了。”
王 升:“等着吧,款一到他们就会给发货的。小宋,上县城!咱们今天放松一下,去吃个饭,玩一玩。”
[吉普车向县城方向开去]
小 宋:“王总,咱们上哪儿吃呀?”
王 升:“丽丽,你说,上哪儿吃?”
徐 丽:“随便,我也不知道哪儿好。”
王 升:“县里有个饭店卖水煎包挺好,咱们去看看?”
徐 丽:“好呗。”
王 升:“小宋,上东大街,良友饭店。”
13、县城东大街 良友饭店
[王升的吉普车在良友饭店门前停下,王升等三人走进饭店玻璃门]
小 姐:“欢迎光临!几位?”
王 升:“三位,有包间吗?”
小 姐:“有,请上二楼。”
14、良友饭店包间:
[王升等三人在包间坐下]
小 宋:“这个饭店也不小呀”
王 升:“谁说它小了?”
小 宋:“水煎包一般都是小饭馆里卖,这大饭店怎么也有水煎包呀?”
王 升:“这说明他有经营头脑,既有大餐,也有特色小吃,这样他的客人就多了。”
[服务员进来]
服务员:“请点菜吧。”
徐 丽:“这里也有炒菜?”
王 升:“当然,你点吧。”
徐 丽:“我也不知道啥好吃,你点吧。”
王 升:“好吧我点。松鼠鱼,有吗?”
服务员:“有。”
王 升:“有鱼就好。再来个姜丝肉、拉皮儿、油麦菜,四个菜,两荤两素,小宋不能喝酒,丽丽也不喝吧?一瓶啤酒,够了。”
服务员:“请稍等。”
[服务员离去]
徐 丽:“王总,咱们这个钢丝厂啥时候能投产呀?”
王 升:“着急了?你说咱们这个厂具备投产条件吗?”
徐 丽:“咋不具备呀?厂房是现成的,设备也到了,安装起来不就可以生产了吗?”
王 升:“不错,厂房有了,设备也到了,可是光有厂房和设备就能投产吗?钱呢?没钱拿什么买原材料?没有原材料拿什么生产产品?还有工人、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有了吗?没有,还差得远呢,现在不就咱们这几个人吗?咱们只是在筹备。咱们是筹备处。”
徐 丽:“那就赶快要钱呗。”
王 升:“跟谁要钱?”
徐 丽:“跟局里要,跟总公司要呀。”
王 升:“我这不跟局里要了吗?我想要二百五十万,人家就给我五十万,这还是借的,到时候还得还呢。总公司更没钱,他恨不得还跟我要钱呢。跟你们说吧,我现在关心的不是投产生产产品,而是挣钱。当然了,生产出来产品也能挣钱,可是那太慢了,周期太长了。我跟局里借钱买低碳钢丝,并不是当原材料储备起来,那得备到什么时候?我就是要倒一把,先赚一笔。这批钢丝要能都买过来,就算每吨赚一百快钱,一千吨就能赚十万,都不用挪窝,货咱都不用提,就地一转手就出去了,这多方便。这不比卖产品来得快?”
徐 丽:“那现在二百吨,能赚多少钱呀?”
王 升:“你算哪,一吨赚一百,十吨一千,一百吨一万,二百吨才赚
两万块钱嘛。”
徐 丽:“两万块钱也行了。”
王 升:“不行还能咋的?也只能这样了。”
小 宋:“就怕没有人要。”
王 升:“这你不用怕。你没看现在都在盖房子呢吗?盖房子要什么?钢材、木材、水泥,三大材,缺一不可。在咱们林区木材不缺,钢材水泥都得从外边进。你还怕没人要?咱们搞钢材经营这可是出奇制胜。”
徐 丽:“咱们的公司别叫金属制品公司,干脆就叫金属供销公司吧,不生产产品,光作买卖得了。”
王 升:“我同意你的看法,那样挣钱还快呢。可是不行呀,局里不批。发展三产不能光作生意搞买卖,还得有实业。”
[服务员送一个菜上来]
服务员:“姜丝肉。”
王 升:“菜来了,很好。服务员,饭也上来吧,还有那几个菜,一块上。咱们这就吃吧,抓紧时间,吃完了咱们去玩玩。”
徐 丽:“上哪儿去玩?”
王 升:“打打保龄球吧,玩过吗?”
徐 丽:“没玩过。”
王 升:“那就去玩保龄球吧,挺有意思。”
徐 丽:“在哪儿玩?”
王 升:“在明星俱乐部,也在县城,不远。”
[三人开始吃饭]
第 九 集
1、绥芬河边贸市场
[亚琳、亚玲和刘杰三人来到贸易市场。市场上非常热闹。在市场上作交易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差不多各占一半,几乎每人都有个腰包挎在腰间。许多店主都能操着不太流利的俄语向俄罗斯顾客推销自己的产品,与他们讨价还价]
亚 玲:“这个市场是专门卖批发的。”
刘 杰:“你们来过?”
亚 玲:“这个市场来的不多,以后恐怕得常来了。”
刘 杰:“这里苏联人真不少。”
亚 玲:“不是苏联,俄罗斯人。”
刘 杰:“老毛子!”
亚 玲:“对,老毛子。”
亚 琳:“别叫老毛子,人家会不高兴的。你第一次来吗?”
刘 杰:“是呀,你们来好多次了?”
亚 玲:“那当然!哪个月不得来呀。”
刘 杰:“现在进去吗?”
亚 琳:“先到那边看看百货吧,回来再进去。”
刘 杰:“好吧。”
[一个红脸堂、留两撇小胡子的俄罗斯人正把一个大编织袋很费力地扛到肩上,往市场外面的卡车走去]
刘 杰:“那个人买的什么,那么老沉?”
亚 玲:“服装呗!”
刘 杰:“他往哪儿扛呀?”
亚 玲:“他们肯定有车在外边,要不就是到火车站发运。”
刘 杰:“他们还上这来买服装?”
亚 玲:“那咋不行?你不是也买外国服装吗?咱们的服装到他们那就是外国服装了。”
[刘杰不语,在想什么]
亚 玲:“其实你在南方买的服装可以拿到这来卖给俄罗斯人,再从这买俄罗斯的服装回去卖给景阳镇的中国人,两边的生意都作。”
亚 琳:“这倒是个好主意。”
刘 杰:“那么大的生意我可作不了。”
亚 玲:“作生意还怕作大?”
2、县城明星俱乐部保龄球馆
[王升、徐丽、小宋三人走进保龄球馆]
王 升:“门票多少钱?”
徐 丽:“一张八十块。”
王 升:“还没涨价。”
小 宋:“八十块?这么贵!”
王 升:“八十块还贵?你没玩过高尔夫吧?高尔夫门票多少钱你知道吗?”
小 宋:“我不知道,多少钱?”
王 升:“我也不知道。咱这也没有高尔夫,反正我知道高尔夫贵得多,一般人根本玩不起。先把鞋换了。”
小 宋:“还得换鞋?真麻烦。”
徐 丽:“换就换吧,这是规矩。”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