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0044
成片时长:约155分钟
阅读:13832
发表:2015/1/1
20集 农村 电视剧剧本
《走出乡镇》第2集
1
2
3
6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郑魁松:“谁说要撤?”
小 郭:“具体也没听谁说,不是都在精简机构嘛,就不知道咱们这个印刷厂会不会也给精简了。”
郑魁松:“精简谁也不会精简咱们。全局不就一个印刷厂吗?”
小 周:“那倒是。”
小 秦:“到现在都不撤,也可能就不撤了。”
大班长:“不是说还要买新机器呢吗?怎么还能撤呢?”
小 周:“要买新机器,那就不会撤了。”
小 秦:“要撤也不能现在撤呀,这不马上就国庆节了,不管咋的国庆节还不出张报呀。”
小 周:“对呀,还是双节呢。”
大班长:“什么双节?”
小 秦:“国庆节、中秋节呀。”
大班长:“几号是中秋节?”
小 秦:“就在国庆节前几天,紧挨着。”
小 郭:“谁过中秋节呀?”
小 周:“公家不过,老百姓可是要过的呀。”
小 秦:“对嘛,要不怎么还发那么些东西呢。”
大班长:“要买新机器就得在国庆节前买,也好出国庆的报纸。国庆的报,肯定得是套色的。就咱这破机器,根本印不了套色。”
郑魁松:“大班长说对了,国庆节就是要出报,还得是套色的。”
小 周:“出不出报那得局里说了算吧?”
小 秦:“郑厂长就是局里宣传科的干事嘛!”
小 郭:“厂长兼干事。”
小 秦:“干事兼厂长。”
郑魁松:“别管干事还是厂长,这国庆节的报肯定得出,还得是特刊呢!你们放心吧。”
大班长:“真要出报,出特刊,那就真得买机器,买套色机。”
[徐丽走进来]
小 郭:“丽丽回来啦?”
徐 丽:“厂长在这!”
郑魁松:“你怎么回来了?”
徐 丽:“那边没啥事儿,回来看看。听说您要出去买新机器?”
郑魁松:“你的消息挺灵通嘛。”
徐 丽:“这样的大好事谁不知道呀?”
郑魁松:“是要去,这不来征求一下意见嘛,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干?”
小 郭:“愿意呀!还有谁不愿意吗?”
小 周:“愿意!”
小 秦:“没人不愿意!”
徐 丽:“要上哪儿去买呀?”
郑魁松:“要买就上哈尔滨呗。”
徐 丽:“您准备带谁去呀?”
郑魁松:“我自个儿就行了,还带啥人呀?”
徐 丽:“您带我去吧,我给您当秘书兼会计。”
郑魁松:“我又不是领导,还带什么秘书呀?”
徐 丽:“您是厂长嘛,咋不是领导?”
郑魁松:“咱们这个厂其实就是个车间,还是个小车间,比起人家加工厂的车间小多了。你们那个飞达公司怎么样?”
徐 丽:“不怎么样,离投产还远着呢,机器还没安装呢。”
郑魁松:“飞达行,那是真正的工厂,有发展。”
徐 丽:“看不出有啥发展,我都想回来了。”
郑魁松:“别!你先在那干着吧,这是个机会,不要轻易放弃。以后真要不行了再说,反正这边有你的岗,啥时候回来都行。”
徐 丽:“谢谢厂长!”
郑魁松:“谢啥!我走了。”
徐 丽:“再见厂长。”
大班长:“买机器可得快点呀!”
郑魁松:“放心吧!”
8、绥芬河边贸市场
[亚琳的一个编织袋已经装满了]
亚 琳:“怎么样,差不多了吧?”
亚 玲:“行了,咱们跟他去看看服装吧。”
亚 琳:“好,我把东西在这存一下。”
[亚琳把编织袋扎好,跟俄罗斯老板比划着手势]
亚 琳:“这个,放在这存一下,我们上那边买衣服,很快回来,行吗?”
俄罗斯老板:“行!行!”
亚 琳:“谢谢老板!”
俄罗斯老板:“不用!不用!”
亚 玲:“走吧,服装在那边。”
[亚琳、亚玲和刘杰来到服装商场。一进商场,刘杰的眼睛立刻亮起来。各式各样的俄罗斯服装让他眼界大开,都是他从未见过的:带毛领的呢大衣、男女皮靴、各种纱巾、毛围巾、毛披肩、暖手筒、各种手袋、拎包、不同样式的夹克衫等等]
[刘杰指着一件毛领呢大衣问俄罗斯女老板]
刘 杰:“这个多少钱?”
俄罗斯女老板:“九十。”
刘杰问亚玲:“她说的是人民币吗?”
亚 玲:“在这里说的都是人民币。”
刘 杰:“不贵吧?”
亚 玲:“跟咱们内地比起来当然不贵。”
刘 杰:“还能还价吗?”
亚 玲:“能,你买得越多越便宜。”
刘 杰:“好,我买几样带回去,你帮我参谋参谋。”
亚 琳:“大衣先别买,一时半会儿出不了手,冬天再买。”
刘 杰:“行。”
[刘杰和亚玲选服装,先后选了连衣裙、女皮靴、毛围巾、纱巾、毛披肩等。俄罗斯女老板用计算机计算钱数,亚琳一件一件地往背包里面装,一会就把刘杰的背包装满了]
刘 杰:“行了,就这些吧,总共多少钱?”
俄罗斯女老板:“九百八十三元,人民币。”
亚 玲:“九百五十元吧。”
俄罗斯女老板:“不行,九百八十元。”
亚 玲:“九百六十元。”
俄罗斯女老板:“九百七十元。”
亚 玲:“九百六十元。我们是老朋友了。他是服装店老板,第一次来,便宜一点,以后买得还多呢。”
俄罗斯女老板:“好,九百六十元。”
[刘杰数出九百六十元交女老板]
刘 杰:“九百六十元,正好。”
俄罗斯女老板:“谢谢!欢迎再来。”
刘 杰:“咱们走吧,背包装满了,钱也用完了。”
亚 玲:“走。”
9、景阳镇 林业工人报编辑部
[姜文启来到宣传科大办公室]
姜文启:“老郑,印刷设备你去买了吗?”
郑魁松:“我联系了一下,初步有个意见,正想给你汇报呢。”
姜文启:“准备在哪儿买?”
郑魁松:“哈尔滨印刷器材公司,那是个印刷设备的专营公司。”
姜文启:“买几台?”
郑魁松:“两台,都是彩印机,一台对开的,一台四开的。”
姜文启:“要多少钱?”
郑魁松:“两台总共七、八十万块钱吧,不到一百万。”
姜文启:“是现成的机器吗?”
郑魁松:“是呀,现成的,买来就安装,安装了就能用。”
姜文启:“那你就去买吧,不用再汇报了。不过你得先写个报告,让领导批一下。”
郑魁松:“行。”
10、林业局财务科
[郑魁松来到财务科,将一分报告交给吴振兴]
郑魁松:“科长,要请一笔款。”
吴振兴:“请坐。什么款?买印刷机?”
郑魁松:“对,买印刷机。”
吴振兴:“怎么想起买印刷机了?”
郑魁松:“不是现在想买,早就想买了。去年不是提了个报告吗?还申请了银行贷款,贷款银行也批了。”
吴振兴:“对,贷款已经批了,局长也同意了,那就买吧,什么时候用钱?”
郑魁松:“如果钱没问题,我马上就去订货,可能三两天之内就得汇款。”
吴振兴:“行。你订上货之后,把收款单位的帐号地址和具体钱数告诉我们,我们直接给他们汇过去。”
郑魁松:“好!那就这样,谢谢科长!”
吴振兴:“不客气。”
郑魁松:“再见!”
吴振兴:“再见!”
[郑魁松起身离去]
11、绥芬河火车站
[在行李托运处,亚琳和亚玲托运完了包裹,只留一个小旅行袋在手里]
亚 玲:“刘杰,把你的包也托运得了,还背着它干啥?”
刘 杰:“不用,不沉。”
亚 玲:“啥不沉?还能比空手轻快?”
亚 琳:“他愿意背就背着呗。”
亚 玲:“不是,我是说,咱们今天路过海林的时候,不想上杨子荣的陵园去看看吗?”
亚 琳:“上陵园?”
亚 玲:“是呀。”
亚 琳:“你没去过吗?”
亚 玲:“没有呗,今天刘杰来了,刘杰还不想去看看吗?”
刘 杰:“陵园在哪儿?”
亚 玲:“就在海林火车站,一下车就是,可近了。”
亚 琳:“你想去吗?”
刘 杰:“那就去呗,反正是路过。”
亚 玲:“对了!把这大包托运了吧。”
刘 杰:“好吧。”
小 郭:“具体也没听谁说,不是都在精简机构嘛,就不知道咱们这个印刷厂会不会也给精简了。”
郑魁松:“精简谁也不会精简咱们。全局不就一个印刷厂吗?”
小 周:“那倒是。”
小 秦:“到现在都不撤,也可能就不撤了。”
大班长:“不是说还要买新机器呢吗?怎么还能撤呢?”
小 周:“要买新机器,那就不会撤了。”
小 秦:“要撤也不能现在撤呀,这不马上就国庆节了,不管咋的国庆节还不出张报呀。”
小 周:“对呀,还是双节呢。”
大班长:“什么双节?”
小 秦:“国庆节、中秋节呀。”
大班长:“几号是中秋节?”
小 秦:“就在国庆节前几天,紧挨着。”
小 郭:“谁过中秋节呀?”
小 周:“公家不过,老百姓可是要过的呀。”
小 秦:“对嘛,要不怎么还发那么些东西呢。”
大班长:“要买新机器就得在国庆节前买,也好出国庆的报纸。国庆的报,肯定得是套色的。就咱这破机器,根本印不了套色。”
郑魁松:“大班长说对了,国庆节就是要出报,还得是套色的。”
小 周:“出不出报那得局里说了算吧?”
小 秦:“郑厂长就是局里宣传科的干事嘛!”
小 郭:“厂长兼干事。”
小 秦:“干事兼厂长。”
郑魁松:“别管干事还是厂长,这国庆节的报肯定得出,还得是特刊呢!你们放心吧。”
大班长:“真要出报,出特刊,那就真得买机器,买套色机。”
[徐丽走进来]
小 郭:“丽丽回来啦?”
徐 丽:“厂长在这!”
郑魁松:“你怎么回来了?”
徐 丽:“那边没啥事儿,回来看看。听说您要出去买新机器?”
郑魁松:“你的消息挺灵通嘛。”
徐 丽:“这样的大好事谁不知道呀?”
郑魁松:“是要去,这不来征求一下意见嘛,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干?”
小 郭:“愿意呀!还有谁不愿意吗?”
小 周:“愿意!”
小 秦:“没人不愿意!”
徐 丽:“要上哪儿去买呀?”
郑魁松:“要买就上哈尔滨呗。”
徐 丽:“您准备带谁去呀?”
郑魁松:“我自个儿就行了,还带啥人呀?”
徐 丽:“您带我去吧,我给您当秘书兼会计。”
郑魁松:“我又不是领导,还带什么秘书呀?”
徐 丽:“您是厂长嘛,咋不是领导?”
郑魁松:“咱们这个厂其实就是个车间,还是个小车间,比起人家加工厂的车间小多了。你们那个飞达公司怎么样?”
徐 丽:“不怎么样,离投产还远着呢,机器还没安装呢。”
郑魁松:“飞达行,那是真正的工厂,有发展。”
徐 丽:“看不出有啥发展,我都想回来了。”
郑魁松:“别!你先在那干着吧,这是个机会,不要轻易放弃。以后真要不行了再说,反正这边有你的岗,啥时候回来都行。”
徐 丽:“谢谢厂长!”
郑魁松:“谢啥!我走了。”
徐 丽:“再见厂长。”
大班长:“买机器可得快点呀!”
郑魁松:“放心吧!”
8、绥芬河边贸市场
[亚琳的一个编织袋已经装满了]
亚 琳:“怎么样,差不多了吧?”
亚 玲:“行了,咱们跟他去看看服装吧。”
亚 琳:“好,我把东西在这存一下。”
[亚琳把编织袋扎好,跟俄罗斯老板比划着手势]
亚 琳:“这个,放在这存一下,我们上那边买衣服,很快回来,行吗?”
俄罗斯老板:“行!行!”
亚 琳:“谢谢老板!”
俄罗斯老板:“不用!不用!”
亚 玲:“走吧,服装在那边。”
[亚琳、亚玲和刘杰来到服装商场。一进商场,刘杰的眼睛立刻亮起来。各式各样的俄罗斯服装让他眼界大开,都是他从未见过的:带毛领的呢大衣、男女皮靴、各种纱巾、毛围巾、毛披肩、暖手筒、各种手袋、拎包、不同样式的夹克衫等等]
[刘杰指着一件毛领呢大衣问俄罗斯女老板]
刘 杰:“这个多少钱?”
俄罗斯女老板:“九十。”
刘杰问亚玲:“她说的是人民币吗?”
亚 玲:“在这里说的都是人民币。”
刘 杰:“不贵吧?”
亚 玲:“跟咱们内地比起来当然不贵。”
刘 杰:“还能还价吗?”
亚 玲:“能,你买得越多越便宜。”
刘 杰:“好,我买几样带回去,你帮我参谋参谋。”
亚 琳:“大衣先别买,一时半会儿出不了手,冬天再买。”
刘 杰:“行。”
[刘杰和亚玲选服装,先后选了连衣裙、女皮靴、毛围巾、纱巾、毛披肩等。俄罗斯女老板用计算机计算钱数,亚琳一件一件地往背包里面装,一会就把刘杰的背包装满了]
刘 杰:“行了,就这些吧,总共多少钱?”
俄罗斯女老板:“九百八十三元,人民币。”
亚 玲:“九百五十元吧。”
俄罗斯女老板:“不行,九百八十元。”
亚 玲:“九百六十元。”
俄罗斯女老板:“九百七十元。”
亚 玲:“九百六十元。我们是老朋友了。他是服装店老板,第一次来,便宜一点,以后买得还多呢。”
俄罗斯女老板:“好,九百六十元。”
[刘杰数出九百六十元交女老板]
刘 杰:“九百六十元,正好。”
俄罗斯女老板:“谢谢!欢迎再来。”
刘 杰:“咱们走吧,背包装满了,钱也用完了。”
亚 玲:“走。”
9、景阳镇 林业工人报编辑部
[姜文启来到宣传科大办公室]
姜文启:“老郑,印刷设备你去买了吗?”
郑魁松:“我联系了一下,初步有个意见,正想给你汇报呢。”
姜文启:“准备在哪儿买?”
郑魁松:“哈尔滨印刷器材公司,那是个印刷设备的专营公司。”
姜文启:“买几台?”
郑魁松:“两台,都是彩印机,一台对开的,一台四开的。”
姜文启:“要多少钱?”
郑魁松:“两台总共七、八十万块钱吧,不到一百万。”
姜文启:“是现成的机器吗?”
郑魁松:“是呀,现成的,买来就安装,安装了就能用。”
姜文启:“那你就去买吧,不用再汇报了。不过你得先写个报告,让领导批一下。”
郑魁松:“行。”
10、林业局财务科
[郑魁松来到财务科,将一分报告交给吴振兴]
郑魁松:“科长,要请一笔款。”
吴振兴:“请坐。什么款?买印刷机?”
郑魁松:“对,买印刷机。”
吴振兴:“怎么想起买印刷机了?”
郑魁松:“不是现在想买,早就想买了。去年不是提了个报告吗?还申请了银行贷款,贷款银行也批了。”
吴振兴:“对,贷款已经批了,局长也同意了,那就买吧,什么时候用钱?”
郑魁松:“如果钱没问题,我马上就去订货,可能三两天之内就得汇款。”
吴振兴:“行。你订上货之后,把收款单位的帐号地址和具体钱数告诉我们,我们直接给他们汇过去。”
郑魁松:“好!那就这样,谢谢科长!”
吴振兴:“不客气。”
郑魁松:“再见!”
吴振兴:“再见!”
[郑魁松起身离去]
11、绥芬河火车站
[在行李托运处,亚琳和亚玲托运完了包裹,只留一个小旅行袋在手里]
亚 玲:“刘杰,把你的包也托运得了,还背着它干啥?”
刘 杰:“不用,不沉。”
亚 玲:“啥不沉?还能比空手轻快?”
亚 琳:“他愿意背就背着呗。”
亚 玲:“不是,我是说,咱们今天路过海林的时候,不想上杨子荣的陵园去看看吗?”
亚 琳:“上陵园?”
亚 玲:“是呀。”
亚 琳:“你没去过吗?”
亚 玲:“没有呗,今天刘杰来了,刘杰还不想去看看吗?”
刘 杰:“陵园在哪儿?”
亚 玲:“就在海林火车站,一下车就是,可近了。”
亚 琳:“你想去吗?”
刘 杰:“那就去呗,反正是路过。”
亚 玲:“对了!把这大包托运了吧。”
刘 杰:“好吧。”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