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编剧】(并非虚构)司马辽阔追踪录系列之-凋谢之花(大型超级电视台影视拍摄电视系列N集剧本•脚本)
根据多部【原创编剧】系列侦探推理小说改编
作者/编剧:王立伏(笔名:诸葛风)
故事梗概:
一个纯洁可爱的女孩被法制教育和自私欲望双重走向命运深渊的事情,是当今社会教育的警钟……
此系列电视剧本由许多的单位故事组成:刑侦/推理/社会/伦理加言情-使精彩纷呈有一个连贯性而各个部分精彩的故事又可以独立成电视剧。这是追捕与被追捕智力的较量……
□笔名/诸葛风/作者 / 编剧 /王立伏
※※※※※※※※※※※※※※※※※※※※※※※※※※※※※※※※※※※
【原创】(并非虚构)司马辽阔追踪录之-凋谢之花
(电视台影视拍摄电视系列剧本•脚本)
□笔名/诸葛风/作者 / 编剧 /王立伏
(幕开/加脆鼓点背景音乐并渐渐推出《凋谢之花》字)
1.野外树林(夜)
这是一个夏天,N市长寿县一个名叫流水镇的宁静小城彻夜未眠,全镇大批居民摸黑出动,拿着手电筒分道四处寻找一个名叫张媛媛的13岁女孩,一名天真活泼的中学生。张媛媛参加夏令营的游泳活动,和其他参加活动的学生一样,在下午两点散营后就各自回家。在开营的头几天,张媛媛天天骑着自行车准时回家,但是当天下午,她的母亲在三点钟后仍没有看到张媛媛的踪影。张媛媛的母亲猜想张媛媛是在散营后到同学家逗留了一会儿,就没有将她的晚归放在心上,觉得她会在四点钟前回家或打电话回家,但是过了下午四点钟,张媛媛仍毫无踪影,也没有打电话回家。
2.屋里(夜)
张媛媛的妈妈急急忙忙打电话给张媛媛的同学,这些同学都说张媛媛散营后没有去他们家,以往和张媛媛一起回家的同学也说张媛媛下午两点散营后就离开夏令营,独自骑车回家。
3.野外(黄昏)
张媛媛的父母在傍晚找到了夏令营的主办人员。他们也证实散营后张媛媛单独一人骑着自行车回家了。张媛媛与家人的关系恨融洽,平日与父母亲很亲密,也很听父母的话,在亲友的眼中,是个乖女孩。她的老师也说她平时与同学和睦相处,人缘很好,不是叛逆型的孩子。自从参加夏令营后,同学都说她十分开心,根本不可能私自离家出走。流水镇的居民大多是中等收入的农民家庭,从来没有发生过孩童失踪的案件,听到张媛媛没有回家的消息后。
4.派出所内(日)
镇上的派出所布置马上组成一支20多人的搜索队,开始延着张媛媛到夏令营必经的山林小道及附近地区搜索。
5.山林(晨)
“张媛媛!张媛媛!”的叫声此起彼落,只听到山谷传回“张媛媛!张媛媛!”的回音,天亮了,搜索仍没有任何结果,没有人见到张媛媛的踪影,警方也没有接到任何线索。
6.派出所内(日)同上
派出所发现事态严重,第二天便组织规模更大的搜索行动,
7.镇上(日)
张媛媛的父母赶紧将张媛媛的照片印成传单,在镇上四处散发,看到人就拿着传单问“你有没有看到这个女孩?”平时张媛媛会和附近小孩到镇上的敬老院义务劳动,许多居民对张媛媛有很好的印象,因而更多人主动加入了搜索队伍。张媛媛失踪的第二天,分头寻找的三支搜索队仍找不到任何线索。
8.野外(日)
就在太阳快要下山时,在山区地带搜索的一名队员在离夏令营不远的树丛深处,发现一个土坑里裸露出一点白色的东西。大家赶紧跑过查看,原来是一双白色的球鞋,再扫开满地的树叶,发现了一具女孩尸体,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根本无法看清其面容。搜索队连忙将张媛媛的父母找来辨识,虽然尸体已被烧得五官全毁,但是从尸体的体形及衣着上,他们认出这具尸体很可能就是他们那原本天真可爱的娇娇女。张媛媛的母亲看到自己女儿惨不忍睹的被害情景,突然间晕倒在地。流水镇的派出所和其他小镇的派出所一样,主要是处理一些小型案件和维护治安,当地发生命案时,往往是由县公安局来负责处理。
9.公安局内(日)
长寿县公安局的刑警得知流水镇发生命案的消息,感觉事情重大,于是马上打电话,希望市公安局派刑事鉴识化验室人员到现场勘查。
(镜头切换)
司马辽阔从西泉旅游回来之后,神清气爽,近段时间接连破了好几个案子,因此顺利通过了组织上的考验,被正事任命为市公安局刑事鉴识化验室主任一职。因为在中山区的新办公大楼上班,为让他方便上班,司马志刚便在‘皇城新都’为他买了一栋带游泳池的别墅。
10.别墅内(日)
自从两人突破关系以后,王慧没事就往这里跑,司马辽阔叫她搬过来住,她又不愿意,还说要有个人空间、距离产生美。司马辽阔不禁想:“狗屁个距离,都已经零距离接触了……”不过她没过来住,不等于她不管司马辽阔的起居生活,管家老李现在基本上对这个‘少奶奶’是言听计从了。
昨天又说游泳池不干净,非要逼着司马辽阔亲自清理。可司马辽阔从来没用也没住过有游泳池的房子,便向网友们请教了如何清理。趁周末便着手清理游泳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清理干净,放入清水后,整个游泳池碧蓝透底。司马辽阔欣赏着自己忙了大半天的成果,顺便将椅子搬到游泳池边,准备大家一边游泳一边庆祝,李管家端来了一壶果珍,还准备了一大盘精美的点心。看着司马辽阔开心的笑容,李强笑着说:“少爷,一会儿少奶奶来了肯定会高兴的!你们这一代真幸福,老爷和夫人结婚那会儿,都没有住过这样舒适的房子,更不用说有游泳池了……”司马辽阔正想追问这个话题,电话响了起来。他接起电话一听,原来是市局刑警总队值班警员打来的电话,说长寿警方发现一具焦尸,请他马上前往现场侦查。打电话来的刑警告诉司马辽阔详细的路线方向,叫他沿着N西高速公路向北走,从流水镇出口处下交流道,往左会看到一家加油站,继续往西越过一些山坡就会看到一片树林,尸体就在树丛内,当地警察会在树林外等他。司马辽阔连忙将果珍杯子放下,抓起几块点心往嘴里一塞,就急急忙忙地赶着出门,好在天黑前赶到现场。
11.车内(日)
市局科级干部一般都没配车,但由于刑事鉴识化验室经常需要出到现场,就给他配了一辆长安福特出产的警车。开了40多分钟的车,终于看到一大片树林。但是树林旁并没有警车和刑警等候。司马辽阔判断当地警察可能忙于维护现场而没有派人来接应。便下车到树林里寻找他们。
12.野外(黄昏)
天色渐渐暗下来,走进茂密的树林时,光线变得更暗,四李沉静死寂,不见人影。司马辽阔向密密麻麻的树丛喊到“喂,有没有人在这里?”树林里死气沉沉地没有任何声响,他连叫几声,都没有任何回音。
13.车内(日)同上
司马辽阔赶紧回到车内,这时手机响了起来,接通以后,话筒里传来:“司马主任,您到了没有?”司马辽阔连忙说:“我是司马辽阔,你们要我到流水镇的树林调查一宗焚尸案,说好会在树林旁等候我,我现在就在树林处,但没有见到你们的踪影,现场究竟在哪里?”对方回答说:“我们现在正在树林中,也派了人在林边道上等您,怎么可能找不到我们呢?”司马辽阔回答:“我也在树林里!”“您是在哪个树林?”“就是你们告诉值班室说的流水镇出口左转不远处的树林。”“糟糕,我们说错了,不是那个出口,而是前面一个出口,您现在不要离开,我们马上派人过去带领您到现场。”
5分钟后,果然看见有辆闪着警灯的桑塔纳前来引导,司马辽阔跟随着警车穿过密密的丛林,终于到达了现场。
14.树林(夜)
当司马辽阔到达现场时,天已黑了,但是仍有一群记者和好奇的群众在旁观看,两位刑警及多位当地派出所的民警正在四处走动。司马辽阔心里想:糟糕,现场可能又被破坏了。一般来说,命案的侦破工作主要是由刑警来负责,一般警员从事巡逻工作。必须执勤多年,对刑事案件的处理有一定经验后,经过进修才能升任刑警。刑警受理案件后,要负责案件的侦查,证人及证据的收集,以及最后的出庭作证。而鉴识人员则负责现场物证的收集,化验及鉴识,提供新线索,导正侦查方向,确认嫌犯身份及证明其犯罪,因此要成功地侦破一宗案件,需要两者的密切配合。当司马辽阔准备上前向承办本案件的两位刑警打招呼随便了解案情时,发现其中一位竟然是602的老大杨旭!他这才想起来,杨旭本来就是长寿人,参加刑侦培训也是长寿县公安局委派去的,结业后当然要回到本单位工作。
杨旭递过来一杯咖啡,笑呵呵地跟他说:“辽阔,这可能是连环摧花杀手干的,我们已经知道是谁干的,上级只是请你来看看而已……”司马辽阔笑一笑表示:“老大,先不说这些,我看看再说吧……”
15.现场(夜)
他小心翼翼地走到尸体的旁边,地上已有很多不同的脚印,尸体的头部及衣服都被动过。司马辽阔十分气恼,责问当地的民警及派出所所长为何没有先封锁现场。从来没有处理过刑事案件现场的两名年轻民警支支吾吾地无以对答。
封锁现场,是侦破案件最重要的一环。在保留完整的现场上,刑事鉴识人员才能收集到犯案者的指纹,脚印,毛发等。这些印痕及物证可能无法用肉眼看到,但是可以用一些化学药品,激光或仪器将潜藏的痕迹显现并摘取下来。在户外的现场中,还可以从鞋印的深度及方向判断犯案者的体重及来去路线。刑事现场处理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保全现场。
第一位到现场的警员必须完全封锁现场,不让任何人进入,以免现场的证据被污染活遭破坏。刑警或刑事鉴识人员,在进入现场前也必须对现场有大致通盘的了解,才能有系统地收集物证。由于现场维护不良,再加上微物证据保存不易,司马辽阔决定争取时间,彻夜勘查。他蹲下来仔细在杂草从生的地面上勘查尸体时,发现虽然尸体焦黑,手脚却可以看出绑住的痕迹,身上的游泳衣被脱下罩住脸部,胸部裸露,泳衣及脸部均被烧毁,下体和双手也被烧焦。人体是不可能自己燃烧的。传统的犯罪侦查学认为,燃烧必需具备助燃物,氧气,和热能。八十年代的‘四要素’学说则认为燃烧不能或缺助燃物,氧气,热能和分子连锁反应。但是我一直主张侦查焚尸案必须采用‘五要素’学说,除‘四要素’学说的四个因素外,燃烧的条件还包括了引燃物。一般现场中,氧气,热能和分子连锁反应是无形的,因而侦查这样的现场只能集中搜查两件东西,一是助燃物,二是引燃物。司马辽阔在尸体下面收集了一些土壤及残余物,鉴识结果证明助燃物是无铅汽油。一般室内纵火原因有电线走火,电炉过热等二十多种,但在树林等户外地区纵火引燃物90%都是打火机或火柴,鲜有例外。警察和联防队员分头到山林里搜索,司马辽阔和杨旭继续在尸体旁收集证据。其他负责警戒的民警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弯着腰,手里持着高亮度的电筒,蹲在地上一步一步地搜索。司马辽阔蹲在烧焦的草丛旁搜索时,发现草丛中有一小块彩色塑料,看起来像是一次性打火机的底部,他便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拾起,放入微物迹证的盒子里,带回化验室化验。
司马辽阔想,既然火有可能是用打火机点燃的,那就必须找到打火机的其他部分,于是他叫刑警们在四周搜索,寻找塑料打火机的其他残骸。果然,在距离尸体十五公尺的半径范围内陆续找到了一些打火机的碎片,其中一块还带着广告贴纸。只是打火机上的贴纸已被烧过,用肉眼很难看出上面的字样。司马辽阔压低身子闻了闻烧焦草丛的气味,再用现场检测剂测试了一下焦灰结果,很像无铅的汽油。站在一旁看着司马辽阔一声不响地在草丛里查找的杨旭,走到他面前问道:“辽阔,你看是用什么助燃物来烧的?”司马辽阔回答说:“可能是汽油,一种无铅汽油。”杨旭听到他的回答,走过来接着问道:“你真能确定是无铅汽油吗?能不能告诉我是哪一个牌子的汽油?”司马辽阔想了想回答说:“现在仍然很难判定是哪个牌子的汽油,但是……我可以肯定助燃物是汽油。”虽然死者已被烧得面目全非,但还是可以从张媛媛的牙齿,指纹记录,很快就确定死者的确是她。
(音乐加画外音)
一般来说,刑事鉴识学有十六种辨认身份的方法,如指纹,牙齿,容颜颅骨等。如果这些证据被摧毁,确定死者的身份会相当困难。嫌犯将下体烧掉,很可能是一宗奸杀案,凶手试图将液体证据烧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身辨别更加容易了。即使人体的重要部位被烧毁,但是警方仍然有办法取得指纹,例如手掌外表皮被烧毁,仍可从第二层表皮看到指纹,可以用头颅骨透过计算机重建原貌。
从张媛媛脸上留下的烧焦物来看,凶手在强暴她时是将泳衣拉起,罩住她的眼睛,不让张媛媛看到他的脸。
16.现场(夜)同上
司马辽阔想了一下就跟杨旭说:“这名强奸杀人犯很可能认识张媛媛,可能就是她的同学,朋友或邻居。”杨旭却有不同意见:“辽阔,你是怎么知道的?!”司马辽阔就根据罪犯心理剖析的经验解释说:“老大,如果你去强暴你认识的人,你愿意面对这位你熟悉的人吗?”杨旭自讨没趣地摇了摇头。司马辽阔接着说:“强奸犯在强奸时不愿意面对被害者,为了灭口,他便下了毒手!”
17.公安局内(日)
司马辽阔发现死者的双手和双脚都是被鞋带绑住,便将烧焦的鞋带带回化验室作进一步的检验。死者被刺了12刀,从伤势及伤口的长宽来分析,凶器是小型,可放入口袋内的单刃小刀。经过大半夜的现场勘查,收集到不少物证,刑警便叫人来准备将尸体移走,但是司马辽阔表示仍未结束,仍要从死者的下体收集Semen证据。其他人都不相信,因为下体已被烧焦,一般都会以为所有Semen证据都已被烧毁。
不过,司马辽阔跟他们说刑事鉴识人员不能满足于“想当然”,而要实际检验。果然,司马辽阔用棉棒从死者烧焦的下体收集到一些液体。他用放大镜在靠近下体的地面上寻找,发现了几根细毛,很可能是阴毛,就将这几根细毛放入证据袋内。司马辽阔连夜驱车赶回市公安局的化验室,虽然时间有限,但是他还是利用显微镜及一些化学方法,开始进行检验分析。在烧焦的打火机贴纸上有一些汉字,经过一番辨认,原来是一家总部设在长寿县城的建筑公司,司马辽阔马上打电话叫当地县公安局民警沿线查访。细毛分析时,司马辽阔发现这些细毛是男性黄种人的细毛,很可能是嫌犯在强奸被害者时摩擦脱落的。至于绑住死者的鞋带方面,司马辽阔发现那是一种靴子的鞋带。靴子的鞋带通常有不同的标准长度,如20厘米或40厘米等,但是本案的鞋带却有80厘米长,相当奇怪。他推想嫌犯家里也许有一捆鞋带,然后自己剪下来使用。另外,他在鞋带上还发现了红色油漆,这种油漆是家庭装修所使用的单层油漆,经过漆片化验,油漆很新,因此他推判凶犯在案发前不久曾做过油漆工作。司马辽阔曾告诉两位民警,烧毁张媛媛尸体的助燃物是无铅汽油,他们希望能找出汽油的厂家,再向出售该牌子的加油站探查线索,于是派遣大批人力,到市内各加油站收集汽油,送到化验室叫技术员对比,但是现在加油站的汽油来源不一,炼油厂众多,不可能对比得出汽油的出产地,也就只好作罢。
司马辽阔在死者下体取到的液体中找到了Sperm。用血液酵母分析法,更进一步分析血液中的遗传因子,化验分析后发现疑犯血型为B型。几个月前,距离沙石镇60多公里远的一个小镇曾连续发生小女孩遭强暴杀害的案件,凶手至今逍遥法外。因此有人怀疑本案与该名凶手有关,“连环摧花杀手”的疑云笼罩着整个沙石镇,人心惶惶,许多家长因而不再让小孩外出。Semen对比之后,司马辽阔马上通知杨旭,告诉他张媛媛为独立案件,因为现场采集的Semen与连环催花案受害女孩身上的不同,不可能是同一位疑犯所为。原先就认定此案为“连环催花杀手”所为的杨旭就有点骑虎难下的困窘了。但是,司马辽阔逐条向他说明各种血液分析的科学证据后,再加上市内几家医学研究机构的权威人士也认同这个观点,杨旭无话可说了,暂时排除了原先的假定,改以科学证据获取到的线索来进行侦查。
(画外音)
司马辽阔就行凶的手法及证据向项目小组提供一些侦查方向:从凶手将泳衣拉起罩住脸部,可以判定嫌犯很可能与张媛媛认识;从用汽油焚尸的手法来看,嫌犯知道如何烧毁证据,因而智力不低;从Pubes的分析中可判定嫌犯是一位男性黄种人;从鞋带的微物分析来看,嫌犯家里可能仍有大捆鞋带,并且很可能最近从事过油漆工作;再从打火机追查,估计可以从打火机贴纸上的建筑公司查出打火机的主人。更重要的是到现在为止,仍没有找到杀人的凶器。司马辽阔建议刑警继续地毯式搜索以寻获凶器。皇天不负有心人,果然经过两个星期的搜索,刑警在树丛中找到一把单刃的瑞士军刀,刀刃上仍有一些血痕。小刀上的血迹吻合张媛媛的血型,刀刃的切痕也与她身上的刀痕一样,因而可以判定此刀即为杀害她的凶器。司马辽阔再将刀柄用药品显相,果然出现几只指纹。
这些指纹成为破案的关键。以指纹鉴别身份最早始于我国的唐代,当时所有重要的档如契约等都以指纹作为签字或签名画押的证据。后来通过法医界证实每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人有相同的指纹,掌纹,或脚纹,在十九世纪末指纹开始应用在刑事鉴识上。当嫌犯作案时,除非带上手套,很难不在现场留下指纹。嫌犯用手拿住东西,或抓住物品,都会留下指纹。指纹的产生是因为手掌接触物品留下油脂或汗液所致。当手指接触过尘埃,血液或墨水,再模到一些物品时,都会留下转移性指纹。
指纹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明显纹,就是目视即可见的纹路。如手沾油漆,血液,墨水等物品转印而成,通常都是印在指纹卡上成为基本资料。
第二类是成型稳纹,这是指在柔软物质,如手接触压印在蜡烛,黏土上发现的指纹。
第三类是潜伏指纹,这类指纹是经身体自然分泌物如汗液,转移形成的指纹纹路,目视不易发现,是案发现场中最常见的指纹。
潜伏指纹往往是手指先接触到油脂,汗液或尘埃后,再接触到干净的表面而留下,虽然肉眼无法看到这类指纹,但是经过特别的方法及使用一些特别的化学试剂加以处理,即能显现出这类潜伏的指纹。鉴识人员最常接触到达指纹是潜伏纹。
如果指纹是留在金属,塑料,玻璃,瓷砖等非吸水性的表面,检验方法就比较容易。通常可以用粉末法,选择颜色对比大的粉末,撒在物品表面提取出完整的指纹;另一方法是磁粉法,以微细的铁粉颗粒,用磁铁作为刷子,来回刷扫,显现指纹。如果指纹留在纸张,卡片,皮革,木头等吸水性的表面,必须经过化学处理才能在化验室显形。常用的化学法有:碘熏法——使用碘晶体加热产生蒸汽,它与指纹残留物产生反应后,便会出现黄棕色的指纹,必须立即拍照或用化学方法固定。宁海得林(Ninhydrin)法:将试剂喷在检体上,与身体分泌物的氨基酸产生反应后会呈现出紫色的指纹。硝酸银法:硝酸银溶液与潜伏指纹中的氯化钠产生反应后在阳光下会产生黑色的指纹。荧光试剂法:荧光氨与邻苯二醛几乎马上与指纹残留物的蛋白质或氨基酸作用,产生高荧光性指纹,此试剂可以用在彩色物品的表面。采集证据还可以使用其它的方法,如三秒胶法即利用氰丙烯酸酯的气体与水和氨基酸分子反应而产生指纹。如果采取人体皮肤上的指纹,可以使用碘熏——银板转印法:经过碘处理过的指纹,在接触到银板时会显现出黑色的指纹;或可以先用三秒胶法进行处理,再用雷射或多波段光源侦检。
此外,近年来也有一些最新先进的指纹采取技术,这些新方法逐渐得到法庭的认可。如氩离子雷射法,利用适当的光学设计,将一些指纹残留物的成份呈现荧光而拍摄下来,又如使用荧光粉末或染料,可以加强雷射效果;X光法。在指纹上撒上铅粉以X光照射后,会产生明显的指纹,此法可用于皮肤上;真空镀膜法,在真空槽内利用高压电生成细微金属蒸气,附着于指纹纹路上,在纸张,纺织品及塑料上均可使用此技术;多波段光源法,使用不同的滤色镜来改变照在潜伏指纹上的光线波长,可以加强指纹反差,或使背景变暗以凸现指纹。采取到指纹只是第一步,接着还要对指纹进行分析及对比。指纹的基本纹型可分成三大类,其中第一类是箕形类,其指纹纹路形成像簸箕状纹路,又分为反箕形纹及正箕形纹;第二类是弧形类,其纹线从一端流向另一端,且中央拱起,又分成弧形及帐形纹两种;第三类是斗形类,至少有两个三角形外端,中间为回形纹线,又分为斗形纹,囊形纹,双箕形纹及杂形纹等四种,斗形纹约占全部指纹的29%。
在1982年,公安部的指纹中心开始以计算机进行指纹鉴识,到了1993年,指纹中心开始将各省、市、自治区政府执法部门的指纹卡全部输入了计算机,从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指纹数据库。
18.县刑警队(日)
长寿县刑警队开会决定先从打火机下手,到县城的一家建筑公司查问打火机的来源。
19.建筑公司(日)
打火机仅是宣传赠送之用,赠送对象主要是与公司有生意来往的营建商或建材商,而在沙石镇地区只送了两家客户。刑警回到沙石镇查访这两家公司时,发现其中一家姓孙的商家住在离张媛媛家不远的地方,其长子孙祥与张媛媛上同一学校,很可能两人认识。
20.街道(日)
不久,刑警按照司马辽阔的指示挨家挨户寻找新油漆过的门窗时,发现一家住宅的院子的大门好像是不久前才用红色油漆刷过一样,便上前向屋主打听。屋主是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平时深居浅出。几个月前他雇了一名叫孙祥的中学生将院子的大门上了一层红色油漆,这个16岁左右的小伙子就住在斜对面,而斜对面正是孙家!
(画外音)
所有线索都指孙祥,但不论要逮捕孙祥或搜查孙祥的家仍需要更多的证据。根据刑事诉讼法如果并非紧急情况,警察要搜查民宅或入屋逮捕嫌犯,必须先向检察机关申请搜查令或逮捕证。申请时警察必须附申请书,具有充分理由认为民宅内有涉案证据或被逮捕对象可能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