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68357
阅读:10936
发表:2015/12/17
主旋律
小说
期货男人 上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现金流,就是广东人说的财源滚滚。还是叫William好。”那个首先发现娃儿拉屎就是Walras的男同学说。
“这是一句很中听的话。”
所谓好名一半运。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因为要取一个英文名字,因为Walras的谐音是“娃儿拉屎”,不好听,就改名叫William,因为Bill是William的简写。因为Bill又是帐单,也有钞票的意思,所以就成了财源滚滚。因为财源滚滚,所以,魏莱迟早有一天会有滚滚财源!不叫Walras, 叫William,结果,跟莎士比亚,克林顿和威廉皇帝联系在一起,然后,又和现钞搭上了,成了财源滚滚的代名词。总之,简单地说,魏莱就是财源滚滚。
魏莱有了两个英文名字William(Bill),或者Williams(Bills)。一个多么美丽的意识流。一个善意的意识流(至少魏莱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这堂英文课对他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冲击,当时的感觉尤其是这样。后来,对魏莱竟然形成了强烈的心理暗示。将来某一天,即使他会忘记所有的教科书和那些教条,也会牢记这堂英语课。
我,魏莱,终将有一天会财源滚滚!这可是大家说的。从此,他就产生了巨大无比的自信心。
可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他却发现,生活依然是很艰难的。到处流浪,没有住处,没有现金,经常为金钱发愁。
老外的改名,那个关于“娃儿拉屎”的玩笑,还有同学们的良好祝愿,都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当时的刺激和兴奋历历在目,甚至可以用手触摸到。
属于他的滚滚财源在什么地方呢?他经常这样问自己。这是一个梦想。
作者的几句废话:
屈指算来,在期货行业已经“鬼混”了12年+。经纪人,高管,客户,什么都做过,亏过,赚过,高兴过,失望过,几乎是九死一生。朋友们都说,你居然在这个不是正常人干的行业里“鬼混”了这么长的时间,都快成精怪了。
平生有记事的坏习惯,因此,记载了这个行业所发生的一些小事。听到的、看到的,自己的、别人的,客户的、经纪人的,……
一鳞半爪,断断续续,几乎全是期货人的故事。
在搬家的时候,正准备把这些东西扔了算了,无意中被帮我搬家的朋友发现,这位文学爱好者看了半天,居然看中了这些素材,提醒我说:这些故事串起来就是一部“小说”。
一语提醒梦中人。居然就没有丢掉这些东西。居然就听信这话。于是,花了些许功夫,居然把这些八竿子搭不着的事情“串”起来了。还居然把这东西弄完了,之后,自己都根本不相信这玩意是什么“小说”。
2004年12月30日总算把这些东西整理完了。
这玩意得起个名字,想了半天加几个小时,没有想出什么好名字。朋友说:“想个啥,就叫《期货男人》。”
俺说:“中!就叫《期货男人》。”
其实,是不是“小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当是在期货这个行业发生的某些“故事”吧。干“fiction”这等营生,好在是行伍出身,没有科班人的那种压力。什么布局谋篇,语法问题,等等,就不要过分计较了。故事就是故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好了,想通了,就斗胆把这不伦不类的东西张贴在本人的专栏,任由诸位评说。看完了,觉得还马马虎虎,笑一笑;觉得不好,批评批评。倒是希望网上各位大侠笔下留情,在下感激不尽。拜托拜托。
这玩意一共有23万多字,52个单元。诸位如有兴趣,笨人提前给各位打个招呼,得慢慢地看,要有足够的耐心。
《期货男人》刚刚张贴出来,就有反馈了。
因为有反馈,所以,这里写的废话,每次都会有一点小小的新东西。这应该叫互动。希望良性的多一些。
真诚希望。
声明三点:
第一,本文故事全系虚构,请不必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二,这玩意,有时间的话,还会作适当的修改,现在的这个只能算是半成品。
第三,作者不反对转载,但是,转载时必须注明出处并按照国家有关法条办事。否则,转载者应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期货男人》作者:郑友林 2005年1月15日星期六 于深圳
05
上午。
魏莱和另外两位操盘手准时到达操盘手工作室。为了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现代白领,魏莱特地买了一件白色衬衣,还买了两条领带。今天就穿上了,显得格外精神,一个字“帅”。
所谓培训,就是在会议室了解这次竞赛的详细规则和一些注意事项。
操盘手的培训是在会议室进行的。
操盘手工作室老总在开训第一天讲了几句话,很简单。
他说:一个人做事情只要100%地投入,没有不成功的道理!而,你们在我这里的操盘,我保证给你们创造100%地投入工作的环境,至于能不能保证投入,还希望你们配合。我相信,只要你们投入了,成功肯定是属于你们的。我预祝大家成功!也希望你们享受交易带来的快乐!
之后,在业界有“交易大师”称号的交易总监讲话:“我是公司的交易总监。以后,我们要经常打交道。你们的比赛时间是一年,只有12次交易。这意味着你们的每一次交易都非常重要。每一次交易都不能浪费。每一次都要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他喝了一口水,继续说:
“作为一个优秀的交易员,每天都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每天都要认真地研究周线转市信号。记住,是周线,不是小时图,也不是日线图。要耐心等待大机会。第二件:充分休息。不要把自己搞得很疲劳,在你们所从事的行业,靠打疲劳仗是赚不到钱的,反而会亏钱。第三件:每天坚持写日志和日记。”
有人笑。
“别笑,我可不是开玩笑的,我是认真的。不仅要求大家写工作日志,而且还要写日记。日记的内容是你每天看到听到的美好的东西,我希望你们由此改善心态。要学会欣赏,感恩,坚定信念。我可以非常坦率地告诉你们,谁坚持做到这三点,谁就有可能取得最后的冠军。”
他的讲话也算简洁。
培训为期三天。比原定的五天减少了两天。
第一天,开班。举行了一次性格测验和一个考试,这一天的培训就结束了。
第二天上午,组织三人去登山,登南山,公司派车把他们用车送到南山山脚,也就是海关登山口,告诉他们必须到达山上的三个地方,也就是山上的三个亭子,公司在这三个地方都有人,到达之后会给一个到达卡,到达卡会记录每个人到达的时间,达到最高的那个亭子之后,登山者必须从另外一面下山,之后,自己搭车回公司,看谁先回到公司。
第一名是刘卉。李钢第二。魏莱第三。
魏莱是第一个到达山顶凉亭的人。可是,他没有急于跑到另外两个亭子,到了三个亭子,他也没有急于下山,而是用他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在山上照了不少照片。因此,耽误了不少时间。他发现南山的山势就是一幅绝妙的走势图,非常象头肩顶,乍看之下,也象一个双头。原来期货的奥妙也隐藏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交易总监安排我们登南山,恐怕不完全是要考验我们的体力吧。
为了得到好名次,刘卉和李钢都是分别打出租车回公司。
魏莱回公司时,搭乘的是公共汽车。因此,他比他的伙伴同时也是对手晚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公司。
等魏莱回到公司,大家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尤其是交易总监,他最不喜欢办事拖拖拉拉的人。
交易总监问大家,今天你们登南山有什么感想?
刘卉说:这种运动,我女生也能赢过男生,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大赛中也赢过他们。
李钢说:在办公室工作习惯了,很少锻炼身体,感觉体力跟不上。
魏莱说:我觉得登山就是要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的体力倒没有什么问题,我没有刻意去追求第一名,我在登山时发现,南山的走势本身就是一幅股票,外汇,或者期货的走势图,由此,我得到一个重大的启发,我们对待市场,一定要顺其自然。
魏莱在发言的时候,交易总监在一旁一边认真地听,一边点头。但是,他觉得魏莱有些夸夸其谈。心想,这家伙究竟怎么样,还很难说。
交易总监对魏莱并不感兴趣,他甚至建议换掉他。魏莱对此可是一无所知。魏莱后来得知这件事,是在全部交易结束后,交易总监亲自跟他说的。
第三天,是公司安排比赛规则的讲解。
由策划此次活动的交易总监向操盘手仔细讲解游戏规则。在比赛期间,操盘手要做的事情,在交易日,要认真仔细地研究市场,撰写市场分析报告。操盘手自己分析,自己交易,在遇到重大市场变化时,要报告。操盘手的交易情况由证券公司、银行和期货公司提供结算报告。严格执行止损纪律,出现亏损时,绝对不准死守仓位,违反此条纪律者,一律终止交易。操盘手无权从各自的交易帐户中提款。在正常操作期间,操盘手有权更换帐户密码,但不得将交易密码泄露给任何第三人,因操盘手泄露密码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由操盘手及其担保人承担全部责任。达到亏损限度,操盘手应该无条件地停止交易,并将帐户的交易密码告诉公司,由公司指定的人员对该帐户的密码进行更换锁定,并最后清理。非常自然地,操盘手无权动用该帐户资金。
关于12次交易,交易总监也做了专门说明。他说:
“操盘手每次使用资金可以达到最高限,最高限就是满仓交易。当然,你也可以低于这个限制。”
“建仓时,可以分批进行,但是,建仓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两个交易日。也就是说,必须在两个交易日之内完成建仓,遇到节假日可以顺延。平仓时,也是如此,平仓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两个交易日。也就是说,必须在两个交易日之内完成前一轮交易的全部平仓。这么一个来回就是一次完整的交易。”
“你要是做了,哪怕只是一点点,比方说,只运用了1%的资金,而且,你还平仓了,那也算是一次交易。”
“这个规则非常清楚。规则是平等的。也是非常残酷的。”
不知道组织者为什么要制定出这么一种规则,大概是要证明什么。反正不管怎么样,既然参加比赛,就要接受这项规则。
刘卉嘀咕:“一年才做十二次交易,是不是少了点?”
“什么?你们觉得少了?”
“是少了点。”李钢也附和。
“我觉得十二次足够了。”魏莱说。
“对,关键是你怎么做。我看,一点也不少,一年做十二次交易已经是够多的了。我们这么定是有根据的,请你们不要就规则本身讨论了。否则,我们只好请接受这些规则的人来做。谁要是不接受,请现在就告诉我。”
“我接受。”魏莱表态。
“我接受。”李钢说。
“我也接受。”刘卉也表示没有异议。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我们就看各位的表现了,我预祝各位获得好的成绩!希望你们都能拿到一笔丰厚的奖金!”
然后,利用三十分钟举行了一个现场测试。测试参赛选手对游戏规则的理解。
结果,三个人全部过关。
完成培训这个程序,马上就要进入实盘操作阶段。
最后,交易总监告诉大家,公司为了激励大家,决定增加大家的固定收入。报酬支取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年初领取5万元,在年末再领取5万元,总共是10万元。第二种方式是每月领取1万元,总共可以领到12万元,个人所得税自理,对于分两次领取的人我们会在技术上保证使他所上缴的个人所得税不高于后一种方式。
魏莱申请第一种方式,哪怕年初支取的钱在纳税之后只有4万元也行。他的设想很简单,在风云变幻的期货市场上,必须非常小心谨慎,自己先预支半年的薪水4万元,再加上手头将近4万多元资金,可以在期货公司开设一个个人帐户,用这个帐户的资金,按照交易同样的交易规则,做12次交易实验,感受市场,检验自己的水平,找感觉,做好了,作为一个借鉴,当然是求之不得,做得不好,可以作为大帐户的参考,舍小就大,这是围棋的思路,魏莱很自然地运用到期货投资方面。
魏莱预支了4万多元的薪水。刘达也把钱还了。他手头有8万多元现金。
他到期货公司开设了一个个人帐户,打了6万元资金进帐,因为期货公司要求最低投资是5万元。
他还将这样做的理由向工作室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
工作室同意。
06
“这是一句很中听的话。”
所谓好名一半运。一切就是这么简单。
因为要取一个英文名字,因为Walras的谐音是“娃儿拉屎”,不好听,就改名叫William,因为Bill是William的简写。因为Bill又是帐单,也有钞票的意思,所以就成了财源滚滚。因为财源滚滚,所以,魏莱迟早有一天会有滚滚财源!不叫Walras, 叫William,结果,跟莎士比亚,克林顿和威廉皇帝联系在一起,然后,又和现钞搭上了,成了财源滚滚的代名词。总之,简单地说,魏莱就是财源滚滚。
魏莱有了两个英文名字William(Bill),或者Williams(Bills)。一个多么美丽的意识流。一个善意的意识流(至少魏莱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这堂英文课对他形成了强大的心理冲击,当时的感觉尤其是这样。后来,对魏莱竟然形成了强烈的心理暗示。将来某一天,即使他会忘记所有的教科书和那些教条,也会牢记这堂英语课。
我,魏莱,终将有一天会财源滚滚!这可是大家说的。从此,他就产生了巨大无比的自信心。
可是,回到现实生活中,他却发现,生活依然是很艰难的。到处流浪,没有住处,没有现金,经常为金钱发愁。
老外的改名,那个关于“娃儿拉屎”的玩笑,还有同学们的良好祝愿,都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当时的刺激和兴奋历历在目,甚至可以用手触摸到。
属于他的滚滚财源在什么地方呢?他经常这样问自己。这是一个梦想。
作者的几句废话:
屈指算来,在期货行业已经“鬼混”了12年+。经纪人,高管,客户,什么都做过,亏过,赚过,高兴过,失望过,几乎是九死一生。朋友们都说,你居然在这个不是正常人干的行业里“鬼混”了这么长的时间,都快成精怪了。
平生有记事的坏习惯,因此,记载了这个行业所发生的一些小事。听到的、看到的,自己的、别人的,客户的、经纪人的,……
一鳞半爪,断断续续,几乎全是期货人的故事。
在搬家的时候,正准备把这些东西扔了算了,无意中被帮我搬家的朋友发现,这位文学爱好者看了半天,居然看中了这些素材,提醒我说:这些故事串起来就是一部“小说”。
一语提醒梦中人。居然就没有丢掉这些东西。居然就听信这话。于是,花了些许功夫,居然把这些八竿子搭不着的事情“串”起来了。还居然把这东西弄完了,之后,自己都根本不相信这玩意是什么“小说”。
2004年12月30日总算把这些东西整理完了。
这玩意得起个名字,想了半天加几个小时,没有想出什么好名字。朋友说:“想个啥,就叫《期货男人》。”
俺说:“中!就叫《期货男人》。”
其实,是不是“小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当是在期货这个行业发生的某些“故事”吧。干“fiction”这等营生,好在是行伍出身,没有科班人的那种压力。什么布局谋篇,语法问题,等等,就不要过分计较了。故事就是故事,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好了,想通了,就斗胆把这不伦不类的东西张贴在本人的专栏,任由诸位评说。看完了,觉得还马马虎虎,笑一笑;觉得不好,批评批评。倒是希望网上各位大侠笔下留情,在下感激不尽。拜托拜托。
这玩意一共有23万多字,52个单元。诸位如有兴趣,笨人提前给各位打个招呼,得慢慢地看,要有足够的耐心。
《期货男人》刚刚张贴出来,就有反馈了。
因为有反馈,所以,这里写的废话,每次都会有一点小小的新东西。这应该叫互动。希望良性的多一些。
真诚希望。
声明三点:
第一,本文故事全系虚构,请不必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二,这玩意,有时间的话,还会作适当的修改,现在的这个只能算是半成品。
第三,作者不反对转载,但是,转载时必须注明出处并按照国家有关法条办事。否则,转载者应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期货男人》作者:郑友林 2005年1月15日星期六 于深圳
05
上午。
魏莱和另外两位操盘手准时到达操盘手工作室。为了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现代白领,魏莱特地买了一件白色衬衣,还买了两条领带。今天就穿上了,显得格外精神,一个字“帅”。
所谓培训,就是在会议室了解这次竞赛的详细规则和一些注意事项。
操盘手的培训是在会议室进行的。
操盘手工作室老总在开训第一天讲了几句话,很简单。
他说:一个人做事情只要100%地投入,没有不成功的道理!而,你们在我这里的操盘,我保证给你们创造100%地投入工作的环境,至于能不能保证投入,还希望你们配合。我相信,只要你们投入了,成功肯定是属于你们的。我预祝大家成功!也希望你们享受交易带来的快乐!
之后,在业界有“交易大师”称号的交易总监讲话:“我是公司的交易总监。以后,我们要经常打交道。你们的比赛时间是一年,只有12次交易。这意味着你们的每一次交易都非常重要。每一次交易都不能浪费。每一次都要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他喝了一口水,继续说:
“作为一个优秀的交易员,每天都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每天都要认真地研究周线转市信号。记住,是周线,不是小时图,也不是日线图。要耐心等待大机会。第二件:充分休息。不要把自己搞得很疲劳,在你们所从事的行业,靠打疲劳仗是赚不到钱的,反而会亏钱。第三件:每天坚持写日志和日记。”
有人笑。
“别笑,我可不是开玩笑的,我是认真的。不仅要求大家写工作日志,而且还要写日记。日记的内容是你每天看到听到的美好的东西,我希望你们由此改善心态。要学会欣赏,感恩,坚定信念。我可以非常坦率地告诉你们,谁坚持做到这三点,谁就有可能取得最后的冠军。”
他的讲话也算简洁。
培训为期三天。比原定的五天减少了两天。
第一天,开班。举行了一次性格测验和一个考试,这一天的培训就结束了。
第二天上午,组织三人去登山,登南山,公司派车把他们用车送到南山山脚,也就是海关登山口,告诉他们必须到达山上的三个地方,也就是山上的三个亭子,公司在这三个地方都有人,到达之后会给一个到达卡,到达卡会记录每个人到达的时间,达到最高的那个亭子之后,登山者必须从另外一面下山,之后,自己搭车回公司,看谁先回到公司。
第一名是刘卉。李钢第二。魏莱第三。
魏莱是第一个到达山顶凉亭的人。可是,他没有急于跑到另外两个亭子,到了三个亭子,他也没有急于下山,而是用他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在山上照了不少照片。因此,耽误了不少时间。他发现南山的山势就是一幅绝妙的走势图,非常象头肩顶,乍看之下,也象一个双头。原来期货的奥妙也隐藏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交易总监安排我们登南山,恐怕不完全是要考验我们的体力吧。
为了得到好名次,刘卉和李钢都是分别打出租车回公司。
魏莱回公司时,搭乘的是公共汽车。因此,他比他的伙伴同时也是对手晚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公司。
等魏莱回到公司,大家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尤其是交易总监,他最不喜欢办事拖拖拉拉的人。
交易总监问大家,今天你们登南山有什么感想?
刘卉说:这种运动,我女生也能赢过男生,我希望在接下来的大赛中也赢过他们。
李钢说:在办公室工作习惯了,很少锻炼身体,感觉体力跟不上。
魏莱说:我觉得登山就是要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的体力倒没有什么问题,我没有刻意去追求第一名,我在登山时发现,南山的走势本身就是一幅股票,外汇,或者期货的走势图,由此,我得到一个重大的启发,我们对待市场,一定要顺其自然。
魏莱在发言的时候,交易总监在一旁一边认真地听,一边点头。但是,他觉得魏莱有些夸夸其谈。心想,这家伙究竟怎么样,还很难说。
交易总监对魏莱并不感兴趣,他甚至建议换掉他。魏莱对此可是一无所知。魏莱后来得知这件事,是在全部交易结束后,交易总监亲自跟他说的。
第三天,是公司安排比赛规则的讲解。
由策划此次活动的交易总监向操盘手仔细讲解游戏规则。在比赛期间,操盘手要做的事情,在交易日,要认真仔细地研究市场,撰写市场分析报告。操盘手自己分析,自己交易,在遇到重大市场变化时,要报告。操盘手的交易情况由证券公司、银行和期货公司提供结算报告。严格执行止损纪律,出现亏损时,绝对不准死守仓位,违反此条纪律者,一律终止交易。操盘手无权从各自的交易帐户中提款。在正常操作期间,操盘手有权更换帐户密码,但不得将交易密码泄露给任何第三人,因操盘手泄露密码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由操盘手及其担保人承担全部责任。达到亏损限度,操盘手应该无条件地停止交易,并将帐户的交易密码告诉公司,由公司指定的人员对该帐户的密码进行更换锁定,并最后清理。非常自然地,操盘手无权动用该帐户资金。
关于12次交易,交易总监也做了专门说明。他说:
“操盘手每次使用资金可以达到最高限,最高限就是满仓交易。当然,你也可以低于这个限制。”
“建仓时,可以分批进行,但是,建仓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两个交易日。也就是说,必须在两个交易日之内完成建仓,遇到节假日可以顺延。平仓时,也是如此,平仓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两个交易日。也就是说,必须在两个交易日之内完成前一轮交易的全部平仓。这么一个来回就是一次完整的交易。”
“你要是做了,哪怕只是一点点,比方说,只运用了1%的资金,而且,你还平仓了,那也算是一次交易。”
“这个规则非常清楚。规则是平等的。也是非常残酷的。”
不知道组织者为什么要制定出这么一种规则,大概是要证明什么。反正不管怎么样,既然参加比赛,就要接受这项规则。
刘卉嘀咕:“一年才做十二次交易,是不是少了点?”
“什么?你们觉得少了?”
“是少了点。”李钢也附和。
“我觉得十二次足够了。”魏莱说。
“对,关键是你怎么做。我看,一点也不少,一年做十二次交易已经是够多的了。我们这么定是有根据的,请你们不要就规则本身讨论了。否则,我们只好请接受这些规则的人来做。谁要是不接受,请现在就告诉我。”
“我接受。”魏莱表态。
“我接受。”李钢说。
“我也接受。”刘卉也表示没有异议。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我们就看各位的表现了,我预祝各位获得好的成绩!希望你们都能拿到一笔丰厚的奖金!”
然后,利用三十分钟举行了一个现场测试。测试参赛选手对游戏规则的理解。
结果,三个人全部过关。
完成培训这个程序,马上就要进入实盘操作阶段。
最后,交易总监告诉大家,公司为了激励大家,决定增加大家的固定收入。报酬支取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年初领取5万元,在年末再领取5万元,总共是10万元。第二种方式是每月领取1万元,总共可以领到12万元,个人所得税自理,对于分两次领取的人我们会在技术上保证使他所上缴的个人所得税不高于后一种方式。
魏莱申请第一种方式,哪怕年初支取的钱在纳税之后只有4万元也行。他的设想很简单,在风云变幻的期货市场上,必须非常小心谨慎,自己先预支半年的薪水4万元,再加上手头将近4万多元资金,可以在期货公司开设一个个人帐户,用这个帐户的资金,按照交易同样的交易规则,做12次交易实验,感受市场,检验自己的水平,找感觉,做好了,作为一个借鉴,当然是求之不得,做得不好,可以作为大帐户的参考,舍小就大,这是围棋的思路,魏莱很自然地运用到期货投资方面。
魏莱预支了4万多元的薪水。刘达也把钱还了。他手头有8万多元现金。
他到期货公司开设了一个个人帐户,打了6万元资金进帐,因为期货公司要求最低投资是5万元。
他还将这样做的理由向工作室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
工作室同意。
06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