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百万大移民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第一部(1——29)
第一集
背景画面:长江三峡大江截流场面……
我(韩信)旁白音、画面字幕: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六年,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一个占有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的文明古国,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一段叫作三峡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至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枢纽。与此同时很自然地就产生了一件令世界瞩目的事件——百万大移民!
小小寰球震撼了,坐落在北美洲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惊动了……联合国世界人口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国际移民管理局都给与了高度关注,马上派出联合专家组赴该国视察……
那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国家机器动起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国务院三峡办、国务院三建委移民开发局……国务院有关各部委都动起来了……
我所经历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片头曲:
念奴娇 · 《坛子岭赋》
(借苏东坡“赤壁怀古”上阙)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高坝耸立三峡,
横陈中堡岛,
惊魏吴蜀。
百万移民,泣鬼神,
更需人和地利。
古龙溪风,
龙碧潭雨,
只待大江截。
登高怀远,
坛子岭语巴楚!
片中主题曲:四季农事歌
立春锄掉呀嘛旱田草,锄掉呀嘛旱田草。
春分到清明抓呀嘛抓三早,(育早稻秧、种早红薯、种早包谷)
立夏前呀嘛清明后早稻插呀嘛早稻插,
立夏三天连杆响,麦子收了呀嘛抢三草,(包谷地草、稻秧草、花生草)
八月八挖花生,九月九芝麻上了院呀嘛芝麻上了院。
弯弯镰呀嘛就进了包谷地、就近了包谷地。
立冬收了呀嘛二季稻,收了呀嘛二季稻,
脐橙柑橘大雪跟前下了树呀嘛,呀嘛下了树,
冬至前三天就把洋芋种呀嘛就把洋芋种,
(本编剧在移民区秭归县郭家坝镇采访农业专家郭昌州老师之原作)
附郭昌州老师原作全文:
春分到清明抓三早,(育早稻秧、种早红薯、种早包谷)
立夏前清明后早稻插,
立夏三天连杆响,麦子收了抢三草,(包谷地草、稻秧草、花生草)
小暑跟前早稻割,插上二季稻。
八月八挖花生,九月九芝麻上了院。
弯弯镰就进了包谷地。
冬播肥就积在七、八、九,
十月一日国庆节,油菜就播在寒露前,
十一月五种胡豆,麦子就播在霜降后,
立冬收了二季稻,
小雪锄掉油菜地的草,
脐橙柑橘大雪跟前下了树,
农田建设大雪后,冬播肥就进了田。
冬至前三天就把洋芋种,
立春锄掉旱田草。
(编剧在秭归县郭家坝镇采访农业专家郭昌州老师原作)
1——1 田野 外 · 傍晚
极目田野深处……
夜幕初降,阴云沉沉。在广袤的田野上,一列特快内燃机车行驶在田野上……渐渐地由地平线那边迎面驶来,直至镜头前,又带着轰鸣驶去……
1——2 列车 内 · 傍晚
列车内。
列车有节奏地轰响着,
软卧包厢门外走廊处,一位32、3岁的女士(剧中第一人称——我、韩信)站立在车窗前,她两臂交叉胸前,双目凝视窗外……陷入沉思之中……(叠影化出三峡工程开工典礼场面)
1——3 三峡三斗坪 外 · 日
三斗坪。
“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典礼”大会现场。
(《中国三峡工程报》1994,12,14)
1——4 丘陵 外 · 傍晚
野外丘陵地带。
列车疾驰在丘陵地带……沉沉阴云下,列车旋着鸣笛从镜头前呼啸而过……
(叠影中现出……沉思中的我……我的思绪……)
1——5 三峡三斗坪 外 · 日
三峡开工典礼现场。
主席台上……《三峡开工典礼》会标格外显眼。
主席台下欢呼雀跃……
(《宜昌日报》1994,12,14)
1——6 群山深涧间高架铁路桥 外 · 傍晚 · 大雨
高架铁路桥上。
沉沉阴云之下……大雨滂沱……群山深涧……列车飞驰在高架铁路桥上……滂沱大雨中传来列车低沉的鸣笛声……
……
1——7 三峡三斗坪 外 · 日
三峡开工典礼现场。
三峡工程开工典礼现场全景。会场正中宽大的横幅,会场四周高高飘荡的大红色气球悬挂着巨型条幅……庄严简朴的主席台……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
(《三峡工程建设报》1994,12,14)
1——8 隧道 外 · 傍晚 · 大雨
高山峻岭……立涧深壑……大雨成烟……
高架桥上列车飞驰……
列车旋着鸣笛驶入隧道……
1——9 列车 内 · 傍晚 ·大雨
列车内。
软卧车厢走廊……
我站立着双手交叉胸前凝视窗外……
沉思中……
…………
1——10 隧道 内 · 傍晚 · 大雨
隧道内。
列车飞驰在隧道内……
隧道壁灯在列车飞驰中纷纷闪过……
隧道出口闪现在前方。
隧道口处……越来越近……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列车即将驶出隧道口的霎那间……似有沉沉的雷声隆隆滚过,接着隧道口处猛可地出现一道闪电——
——推出电视剧片名:
《百万大移民》
隧道内,
列车呼啸着驶出隧道口……瞬间伴着闪电雷鸣推出:
演职员表
1——11 列车 内 · 晚
列车内。
列车在行进。
软卧车厢,四号包厢门外走廊处……
仍在沉思中的我突然被一阵低语声惊醒……我看到一位女乘务员引领着一男一女两位老人向我这边走来……
女乘务员:“跟着我……对,往前走。”
我看到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过来……
女乘务员指着四号包厢……
女乘务员:“就是这儿……四号包厢——二号位。”
女乘务员把老奶奶扶到包厢里……
“老爷爷”肩上背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背包尾随着老奶奶进了包厢。
1——12 四号包厢内 内 · 晚
包厢内。
两位老人。
女乘务员出……
我进入包厢,映入眼帘的是在我的铺位对面,两位六七十岁老人,满目沧桑……二位老人均是农村穿戴。“老爷爷”一身黑,黑夹袄黑裤,老奶奶蓝色大对襟儿夹袄黑裤。二人衣裤虽旧但浆洗得很干净……
“老爷爷”安抚老奶奶在铺位上躺下……“老爷爷”从背包里取出自家准备的干粮和一罐咸菜……
我从旅行包里取出洗漱用具走出包厢……
1——13 车厢过道 内 · 晚
车厢过道。
我拿着洗漱用具在车厢过道走着……思索着……思索着 ……(叠影化出北京国际饭店中外记者招待会)
1——14 北京国际饭店 外内 · 日
北京国际饭店外观……
会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外记者招待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决定在这里(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大会现场……有关人员在主席台就座……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郭树言、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等参加了大会,就三峡开工、开工后环境保护、库区移民等问题向中外记者一一作了阐述……(外国记者提问用英语,中国官员回答问题……英语翻译,均打字幕)
……
记者:“我的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总数是多少?”
中方官员:“由于三峡工程采取的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因此,在长迖17年的建设期间内,考虑人口自然增长,最终安置移民的总数将达到113、18万人。”
(《三峡水利枢纽》新星出版社北京周报社编“开发性移民好”62页)
一欧洲记者提问,
欧洲记者:“我是美联社记者,贵国在长江三峡那个地方修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我的问题是,你们建设中的三峡工程,目的只是为了发电吗?”
中国官员:“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兴建三峡工程,最主要目标也就是首要目标——防洪,即修建高程185米,总长2309米的拦河大坝,形成总库容393亿立方米的巨大水库滞蓄洪水,使长江中游的防洪能力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兴建三峡工程第二个目标——发电。三峡将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装机总容量1768万千瓦,年发电量840亿千瓦时。”
“兴建三峡第三个目标——航运。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干支流延展18个省,水运条件十分优越,历来是沟通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运输大动脉。水系通航7万余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70%,年运量占全国内河运量的80%。三峡工程的修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宜昌至重庆的航道条件,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单向年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
“此外,三峡工程替代火电,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万吨~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一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对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等危害也将起到巨大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北京国际饭店中外记者招待会》1994年12月20日)(《中国三峡建设年鉴》1995——309页)
第一集
背景画面:长江三峡大江截流场面……
我(韩信)旁白音、画面字幕: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六年,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一个占有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的文明古国,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一段叫作三峡的地方,修建了一座至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枢纽。与此同时很自然地就产生了一件令世界瞩目的事件——百万大移民!
小小寰球震撼了,坐落在北美洲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惊动了……联合国世界人口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国际移民管理局都给与了高度关注,马上派出联合专家组赴该国视察……
那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国家机器动起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国务院三峡办、国务院三建委移民开发局……国务院有关各部委都动起来了……
我所经历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片头曲:
念奴娇 · 《坛子岭赋》
(借苏东坡“赤壁怀古”上阙)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高坝耸立三峡,
横陈中堡岛,
惊魏吴蜀。
百万移民,泣鬼神,
更需人和地利。
古龙溪风,
龙碧潭雨,
只待大江截。
登高怀远,
坛子岭语巴楚!
片中主题曲:四季农事歌
立春锄掉呀嘛旱田草,锄掉呀嘛旱田草。
春分到清明抓呀嘛抓三早,(育早稻秧、种早红薯、种早包谷)
立夏前呀嘛清明后早稻插呀嘛早稻插,
立夏三天连杆响,麦子收了呀嘛抢三草,(包谷地草、稻秧草、花生草)
八月八挖花生,九月九芝麻上了院呀嘛芝麻上了院。
弯弯镰呀嘛就进了包谷地、就近了包谷地。
立冬收了呀嘛二季稻,收了呀嘛二季稻,
脐橙柑橘大雪跟前下了树呀嘛,呀嘛下了树,
冬至前三天就把洋芋种呀嘛就把洋芋种,
(本编剧在移民区秭归县郭家坝镇采访农业专家郭昌州老师之原作)
附郭昌州老师原作全文:
春分到清明抓三早,(育早稻秧、种早红薯、种早包谷)
立夏前清明后早稻插,
立夏三天连杆响,麦子收了抢三草,(包谷地草、稻秧草、花生草)
小暑跟前早稻割,插上二季稻。
八月八挖花生,九月九芝麻上了院。
弯弯镰就进了包谷地。
冬播肥就积在七、八、九,
十月一日国庆节,油菜就播在寒露前,
十一月五种胡豆,麦子就播在霜降后,
立冬收了二季稻,
小雪锄掉油菜地的草,
脐橙柑橘大雪跟前下了树,
农田建设大雪后,冬播肥就进了田。
冬至前三天就把洋芋种,
立春锄掉旱田草。
(编剧在秭归县郭家坝镇采访农业专家郭昌州老师原作)
1——1 田野 外 · 傍晚
极目田野深处……
夜幕初降,阴云沉沉。在广袤的田野上,一列特快内燃机车行驶在田野上……渐渐地由地平线那边迎面驶来,直至镜头前,又带着轰鸣驶去……
1——2 列车 内 · 傍晚
列车内。
列车有节奏地轰响着,
软卧包厢门外走廊处,一位32、3岁的女士(剧中第一人称——我、韩信)站立在车窗前,她两臂交叉胸前,双目凝视窗外……陷入沉思之中……(叠影化出三峡工程开工典礼场面)
1——3 三峡三斗坪 外 · 日
三斗坪。
“长江三峡工程开工典礼”大会现场。
(《中国三峡工程报》1994,12,14)
1——4 丘陵 外 · 傍晚
野外丘陵地带。
列车疾驰在丘陵地带……沉沉阴云下,列车旋着鸣笛从镜头前呼啸而过……
(叠影中现出……沉思中的我……我的思绪……)
1——5 三峡三斗坪 外 · 日
三峡开工典礼现场。
主席台上……《三峡开工典礼》会标格外显眼。
主席台下欢呼雀跃……
(《宜昌日报》1994,12,14)
1——6 群山深涧间高架铁路桥 外 · 傍晚 · 大雨
高架铁路桥上。
沉沉阴云之下……大雨滂沱……群山深涧……列车飞驰在高架铁路桥上……滂沱大雨中传来列车低沉的鸣笛声……
……
1——7 三峡三斗坪 外 · 日
三峡开工典礼现场。
三峡工程开工典礼现场全景。会场正中宽大的横幅,会场四周高高飘荡的大红色气球悬挂着巨型条幅……庄严简朴的主席台……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
(《三峡工程建设报》1994,12,14)
1——8 隧道 外 · 傍晚 · 大雨
高山峻岭……立涧深壑……大雨成烟……
高架桥上列车飞驰……
列车旋着鸣笛驶入隧道……
1——9 列车 内 · 傍晚 ·大雨
列车内。
软卧车厢走廊……
我站立着双手交叉胸前凝视窗外……
沉思中……
…………
1——10 隧道 内 · 傍晚 · 大雨
隧道内。
列车飞驰在隧道内……
隧道壁灯在列车飞驰中纷纷闪过……
隧道出口闪现在前方。
隧道口处……越来越近……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列车即将驶出隧道口的霎那间……似有沉沉的雷声隆隆滚过,接着隧道口处猛可地出现一道闪电——
——推出电视剧片名:
《百万大移民》
隧道内,
列车呼啸着驶出隧道口……瞬间伴着闪电雷鸣推出:
演职员表
1——11 列车 内 · 晚
列车内。
列车在行进。
软卧车厢,四号包厢门外走廊处……
仍在沉思中的我突然被一阵低语声惊醒……我看到一位女乘务员引领着一男一女两位老人向我这边走来……
女乘务员:“跟着我……对,往前走。”
我看到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相互搀扶着走过来……
女乘务员指着四号包厢……
女乘务员:“就是这儿……四号包厢——二号位。”
女乘务员把老奶奶扶到包厢里……
“老爷爷”肩上背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背包尾随着老奶奶进了包厢。
1——12 四号包厢内 内 · 晚
包厢内。
两位老人。
女乘务员出……
我进入包厢,映入眼帘的是在我的铺位对面,两位六七十岁老人,满目沧桑……二位老人均是农村穿戴。“老爷爷”一身黑,黑夹袄黑裤,老奶奶蓝色大对襟儿夹袄黑裤。二人衣裤虽旧但浆洗得很干净……
“老爷爷”安抚老奶奶在铺位上躺下……“老爷爷”从背包里取出自家准备的干粮和一罐咸菜……
我从旅行包里取出洗漱用具走出包厢……
1——13 车厢过道 内 · 晚
车厢过道。
我拿着洗漱用具在车厢过道走着……思索着……思索着 ……(叠影化出北京国际饭店中外记者招待会)
1——14 北京国际饭店 外内 · 日
北京国际饭店外观……
会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外记者招待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决定在这里(北京国际饭店)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
大会现场……有关人员在主席台就座……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郭树言、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等参加了大会,就三峡开工、开工后环境保护、库区移民等问题向中外记者一一作了阐述……(外国记者提问用英语,中国官员回答问题……英语翻译,均打字幕)
……
记者:“我的问题是,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总数是多少?”
中方官员:“由于三峡工程采取的是“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因此,在长迖17年的建设期间内,考虑人口自然增长,最终安置移民的总数将达到113、18万人。”
(《三峡水利枢纽》新星出版社北京周报社编“开发性移民好”62页)
一欧洲记者提问,
欧洲记者:“我是美联社记者,贵国在长江三峡那个地方修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我的问题是,你们建设中的三峡工程,目的只是为了发电吗?”
中国官员:“正在兴建的长江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泛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兴建三峡工程,最主要目标也就是首要目标——防洪,即修建高程185米,总长2309米的拦河大坝,形成总库容393亿立方米的巨大水库滞蓄洪水,使长江中游的防洪能力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兴建三峡工程第二个目标——发电。三峡将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装机总容量1768万千瓦,年发电量840亿千瓦时。”
“兴建三峡第三个目标——航运。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干支流延展18个省,水运条件十分优越,历来是沟通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运输大动脉。水系通航7万余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70%,年运量占全国内河运量的80%。三峡工程的修建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宜昌至重庆的航道条件,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单向年通过能力将从目前的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
“此外,三峡工程替代火电,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万吨~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一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对减轻环境污染和酸雨等危害也将起到巨大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北京国际饭店中外记者招待会》1994年12月20日)(《中国三峡建设年鉴》1995——309页)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