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6345
成片时长:约152分钟
阅读:16329
发表:2018/2/4
主旋律,都市,农村
电影剧本
红色老总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江涛竟然摇头晃脑背起《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提出带兵打仗,要讲究战略战术,这里的诡道,不是贬义词,不是指阴谋诡计(奔下台去了)
同学们为他摇头晃脑的表情大笑、拍手
个别同学暗中议论:这小子太有学问了,我们一点都听不懂
裘然老师:同学们,江涛同学太有才了,大家好好学习他,爱好国学,我一定教你们学好国学。听说你们当中有一个小明星,是不是请他表现表现
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
江涛站起来说:就是他。(指着同桌的发小,并拉起发小)
同学们齐心说:表现——表现——表现。(发小只好上台)
小年发小学着报幕员口腔:今天,我们非常荣幸,才华横溢的裘然老师,做我们两年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让我们行拜师礼仪,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全体同学齐刷刷起立),一拜老师身体健康,鞠躬(全体鞠躬);二拜老师幸福快乐,鞠躬(全体鞠躬);一拜老师桃李遍野,鞠躬(全体鞠躬);
大家齐齐刷刷三鞠躬,(发小退下)
裘然老师两眼旺旺:同学们,我一定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特写镜头:裘然老师形象和56个同学团结坚毅的集体及江涛深邃的目光
32 内景 教室 日
一组镜头:
裘然老师在教学生讲授王勃的《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裘然老师散乱头发,讲得起劲,黑板上字写得龙飞凤舞,(同学暗暗议论说“书法家”,学其字体,在笔记本上写下此名句)
裘然老师:这么好的诗,今天不背诵下,太可惜了,谁朗诵这首诗?
江涛被老师讲课感染,主动站起来:我来朗诵
“落霞与孤露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江涛用表情展示,教室同学感染了、沸腾了,个个举手要求表现。
裘然老师:既然大家这么多激情,我们就来一个诗词朗诵的“击鼓传花”,我敲桌报学号,你们上
全体拍手同意
(画外音):进行三轮诗词朗诵的“击鼓传花”后,下课铃声响起
(旁白):师生在诗词朗诵的“击鼓传花”中,触发学生爱国学,读文课激情和氛围,在操场上,学生装模作样在表现
屏幕转换
任物理课的葛老师走上讲台,一上课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听说你们班都是作家,却没有一个数学家,难道学不好数学,能造出拖拉机?难道没有拖拉机,永远让牛耕地?背诵诗歌能够当饭吃?缺腿的学生不能全面发展。今天,我要考考你们,谁能说出牛顿的三大定律,我给他平时分记5分
看了一下,一个学生也没有举手。
物理课葛老师:好啊,竟然一个学生也没有,我点名了,江涛,站起来
江涛很不情愿站起来,低头无话
物理课葛老师走到他前面,狠狠地骂骂咧咧,忽然看到数学作业本上写着“治大国,如烹小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字迹,拿起来向全班亮相,说:“身上的毛还没有干,却不自量力,学起老子、孔子,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狠狠地将作业本撕毁,抛在地上
江涛愤怒地整理课本走出教室
屏幕转换
英语任老师上课就讲读书无用论,无可奈何样子在课堂上上课
英语任老师看看学生一付无精打采样子,就说:我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看来学英语不是有很多用处,大家不喜欢,但教育任务要完成,没办法,现在请江涛同学上黑板写“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老师发现江涛爬在桌上睡着了,老师敲下桌子,江涛迷迷糊糊醒来,急忙起立,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33、内景 江涛家 夜
江涛伏案写小说,桌上放着已经写好的小说稿子(特写镜头“迷路”)
少年发小在帮江涛找书,抄写材料
一会儿,两人在讨论小说人物,旁白(江涛母亲喊声“涛涛,介晚了,明天还要上学,快睡了”)
发小:你妈妈催你了,我回去了
发小走出家门,但江涛的灯还亮着,还在伏案写作
34、内景 教室 日
裘然老师:同学们,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节课,我的心情很难过,我舍不得你们毕业,你们是我一生教过的最好的一班学生,将来,你们当中一定有出类拔萃的企业家,人民的好干部。你们就要到农村去,你们要办好黑板报,宣传国家政策,帮农民识字,做一个好农民。我教你们办好黑板报的方法
裘然老师挂起来小黑板,对黑板报写法一一图解细细讲授,台下学生认真抄写、专注,安静得“无声无息”
裘然老师:同学们,在我将要告别你们的时刻,我特别要推荐我的好学生江涛同学,在高中两年内,他完成了三万字的小说,叫《迷路》,我出钱推荐,寄给省儿童文学出版社,总编看了很喜欢,准备出版,已经打出样本,我在帮江涛同学校对、改字,
随后,裘然老师拿出《迷路》小说样本,给学生亮相,并说不容易啊,同学们,你们要有吃苦耐劳精神,一个不会吃苦的人,将来必定一事无成;你们一定要有本事,一个有本事的人,不怕任何人、任何事;你们咬定做一件事,千万不可半途而废,即使一生只做成功一件事,也无怨无悔了。同学们,记住我的话了吗?
众学生:记住了,个别女学生用手蒙着眼睛,发出哭泣声
下课铃响起,师生依依不舍围着老师身边,问长问短,老师说不出话,脱不了身
35外景 操场上 日
操场上,学生背着行旅书包,三三俩俩离开母校,远处传来:“老师—老师—老师”的叫唤声,有的远远向老师鞠躬
裘然老师哽咽着招招手:同学们,再见,(忍不住难过,缓慢离开)
学生围着裘然老师不让其离开,其中两个女学生抱着裘然老师,哭着坚决不离开
裘然老师老泪纵横,劝说:同学们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突然,发小跑路过来:老师,有人在找你
裘然老师看见走过来握手的记者:老朋友啊,什么风让你吹到江城中学?
记者:老朋友,从省来到乡村,让你受苦了!我是省教育厅派来的记者,不做出版社工作了,我当记者了,是来采访你的宝贝学生,小作家江涛小同学,,听说他们要毕业了,快找找小作家江涛小同学
发小一把将江涛拉到前面:就是这个小作家
记者看了貌不惊人的小江涛,有些惊讶:噢,是你呀!
江涛低低头,有些不好意思
记者: 你怎么会想到写小说?
你这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你是谁为原型创作的?
你将来有什么目标?
江涛只是低头,不好意思笑了笑,什么都不说
裘然老师:江涛同学比较内向,个性倔犟,我最近送给他高尔基的《人生三步曲》,希望他将来是个小高尔基,大作家,
记者:噢,是这样的呀!你小子太幸运了,碰到了德高望重的好老师(摸摸江涛的头)
江涛微微开心笑了
裘然老师:老朋友啊,你要采访的材料,由我来代江涛同学回答吧,走,到办公室喝茶
两人招手离开
同学们一面向老师告别,一面抓住江涛到操场上,齐心协力将江涛抛向空中,口中大叫“小作者—小作者—小作者,抛死你”。真的是失手,将江涛跃倒在地上,江涛不好意思拍拍泥土,离开可爱的母校,就毕业回家务农。
36、外景 大队间门口 日
屏幕旁白:七十年代初期,县政府下属公社分大队—小队,两级制的政策体制
屏幕显示当时的县政府下属公社分大队—小队牌子以及其他社会、农村风貌
特写镜头:“农业学大寨”
江涛在大队黑板报上编辑黑板报,画插图
旁白(过路的农民指指点点议论)“这小子,两个字倒写得不错”、
“阿涛,小作者有点像”、“这个你写错了,现在是立秋季节,乍写成秋风了,这个笨蛋,书呆子”
正当江涛得意忘形时,生产队长派人来叫江涛去种田
江涛没办法放下黑板报,去种田
原来隔在中间的江涛,被后面的人骂骂咧咧,改叫他快些,江涛象插香一样,没办法快,被岸上青年换下,赶到角落种田,
由于田水深,江涛不是在种田,而是在赶蚂蝗,一群人在讥笑他
队长走过来辱骂他:你小子文不象读书人,武不象救火兵,只能拿三分工,明天不要来种田了,负责担“点心”去
第二天上午八时半,江涛挑着两锅粥到田里,乡民看到是两锅粥,纷纷辱骂他:“笨蛋”、“书大糊”、“饭桶”等离开
屏幕显示镜头:
江涛气打一处,找到一个隐蔽地方,偷偷将着两锅粥倒地路沟里,
休工时,被人发现,指指点点,又遭一顿辱骂:
旁白:“呆大儿子”、“书大糊”、“混帐王八蛋”
37内景 江涛、师叔家 晚上
江涛父亲哀声叹气对妻子道:看来,江涛不是一个种田人,需要另寻出路
江涛哭丧着脸对父母说:这样叫我去种田,人家十分工,我三分工,只有饿死了
江涛父亲劝说:你不学,又介倔犟,我有什么办法?
江涛:阿爹,你上海有园艺师兄师弟,你介绍我到上海学圆艺好了
江涛父亲:你会吃苦吗?吃圆艺饭更加苦,我怕你白费心机?
江涛:阿爹,这是我自己选的,我不成功便成仁,我死也到上海去了
江涛父亲:你有介大决心,我想办法依你
江涛:阿爹,你马上写介绍信,我明天一早去上海
江涛父亲知道自己儿子个性,就写了封信,并写上地址,交给江涛
江涛母亲千万叮嘱:“要当心”、“要有礼貌”、“不成功就回家”
江涛母亲给其三百元钱,交给江涛,
镜头转入梦里:(一组智取威虎山音乐)
江涛千辛万苦来到志明师傅工作的上海国际饭店,
江涛向师叔交上父亲的介绍信:(特写镜头)
“志明师傅:我儿子不是种田料,喜欢学园林,我身体不好,只能求您带我儿学艺”
师叔打量后,问了几句其父亲有关话后,就带江涛来到园艺场,手把手教他学艺
师叔:侄子,你有文化,只要你有心学,阿叔一定教你成功,我老了,又没文化,身边子女也不想学,我劝说多次了,也没用,实在没办法
(江涛低头叩拜)
晚上,就睡在师叔同床,半夜,江涛看师叔床上圆林书籍,师叔催他休息,江涛废寝忘食学习、研究桌上盆景
师叔有空讲左宗棠征新疆种杨树等故事,让园林与爱国联系起来
江涛一边学圆林,一边学国学,触发他对园林的灵感,做成的园艺作品超过了师叔,也开始寄钱到家里
38、内景 江涛家 夜
旁白:江涛抱着不成功便成仁决心,千辛万苦,从上海学艺成功归来
屏幕显示:某晚,他特意时髦打扮,得胜归来,但大队乡邻不屑一顾
在碰见江涛时,还是看不起他,还叫他“砻康”
一组散镜头:
同学们为他摇头晃脑的表情大笑、拍手
个别同学暗中议论:这小子太有学问了,我们一点都听不懂
裘然老师:同学们,江涛同学太有才了,大家好好学习他,爱好国学,我一定教你们学好国学。听说你们当中有一个小明星,是不是请他表现表现
同学们交头接耳议论,
江涛站起来说:就是他。(指着同桌的发小,并拉起发小)
同学们齐心说:表现——表现——表现。(发小只好上台)
小年发小学着报幕员口腔:今天,我们非常荣幸,才华横溢的裘然老师,做我们两年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让我们行拜师礼仪,请同学们全体起立,(全体同学齐刷刷起立),一拜老师身体健康,鞠躬(全体鞠躬);二拜老师幸福快乐,鞠躬(全体鞠躬);一拜老师桃李遍野,鞠躬(全体鞠躬);
大家齐齐刷刷三鞠躬,(发小退下)
裘然老师两眼旺旺:同学们,我一定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特写镜头:裘然老师形象和56个同学团结坚毅的集体及江涛深邃的目光
32 内景 教室 日
一组镜头:
裘然老师在教学生讲授王勃的《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裘然老师散乱头发,讲得起劲,黑板上字写得龙飞凤舞,(同学暗暗议论说“书法家”,学其字体,在笔记本上写下此名句)
裘然老师:这么好的诗,今天不背诵下,太可惜了,谁朗诵这首诗?
江涛被老师讲课感染,主动站起来:我来朗诵
“落霞与孤露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江涛用表情展示,教室同学感染了、沸腾了,个个举手要求表现。
裘然老师:既然大家这么多激情,我们就来一个诗词朗诵的“击鼓传花”,我敲桌报学号,你们上
全体拍手同意
(画外音):进行三轮诗词朗诵的“击鼓传花”后,下课铃声响起
(旁白):师生在诗词朗诵的“击鼓传花”中,触发学生爱国学,读文课激情和氛围,在操场上,学生装模作样在表现
屏幕转换
任物理课的葛老师走上讲台,一上课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听说你们班都是作家,却没有一个数学家,难道学不好数学,能造出拖拉机?难道没有拖拉机,永远让牛耕地?背诵诗歌能够当饭吃?缺腿的学生不能全面发展。今天,我要考考你们,谁能说出牛顿的三大定律,我给他平时分记5分
看了一下,一个学生也没有举手。
物理课葛老师:好啊,竟然一个学生也没有,我点名了,江涛,站起来
江涛很不情愿站起来,低头无话
物理课葛老师走到他前面,狠狠地骂骂咧咧,忽然看到数学作业本上写着“治大国,如烹小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字迹,拿起来向全班亮相,说:“身上的毛还没有干,却不自量力,学起老子、孔子,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狠狠地将作业本撕毁,抛在地上
江涛愤怒地整理课本走出教室
屏幕转换
英语任老师上课就讲读书无用论,无可奈何样子在课堂上上课
英语任老师看看学生一付无精打采样子,就说:我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看来学英语不是有很多用处,大家不喜欢,但教育任务要完成,没办法,现在请江涛同学上黑板写“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老师发现江涛爬在桌上睡着了,老师敲下桌子,江涛迷迷糊糊醒来,急忙起立,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33、内景 江涛家 夜
江涛伏案写小说,桌上放着已经写好的小说稿子(特写镜头“迷路”)
少年发小在帮江涛找书,抄写材料
一会儿,两人在讨论小说人物,旁白(江涛母亲喊声“涛涛,介晚了,明天还要上学,快睡了”)
发小:你妈妈催你了,我回去了
发小走出家门,但江涛的灯还亮着,还在伏案写作
34、内景 教室 日
裘然老师:同学们,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节课,我的心情很难过,我舍不得你们毕业,你们是我一生教过的最好的一班学生,将来,你们当中一定有出类拔萃的企业家,人民的好干部。你们就要到农村去,你们要办好黑板报,宣传国家政策,帮农民识字,做一个好农民。我教你们办好黑板报的方法
裘然老师挂起来小黑板,对黑板报写法一一图解细细讲授,台下学生认真抄写、专注,安静得“无声无息”
裘然老师:同学们,在我将要告别你们的时刻,我特别要推荐我的好学生江涛同学,在高中两年内,他完成了三万字的小说,叫《迷路》,我出钱推荐,寄给省儿童文学出版社,总编看了很喜欢,准备出版,已经打出样本,我在帮江涛同学校对、改字,
随后,裘然老师拿出《迷路》小说样本,给学生亮相,并说不容易啊,同学们,你们要有吃苦耐劳精神,一个不会吃苦的人,将来必定一事无成;你们一定要有本事,一个有本事的人,不怕任何人、任何事;你们咬定做一件事,千万不可半途而废,即使一生只做成功一件事,也无怨无悔了。同学们,记住我的话了吗?
众学生:记住了,个别女学生用手蒙着眼睛,发出哭泣声
下课铃响起,师生依依不舍围着老师身边,问长问短,老师说不出话,脱不了身
35外景 操场上 日
操场上,学生背着行旅书包,三三俩俩离开母校,远处传来:“老师—老师—老师”的叫唤声,有的远远向老师鞠躬
裘然老师哽咽着招招手:同学们,再见,(忍不住难过,缓慢离开)
学生围着裘然老师不让其离开,其中两个女学生抱着裘然老师,哭着坚决不离开
裘然老师老泪纵横,劝说:同学们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突然,发小跑路过来:老师,有人在找你
裘然老师看见走过来握手的记者:老朋友啊,什么风让你吹到江城中学?
记者:老朋友,从省来到乡村,让你受苦了!我是省教育厅派来的记者,不做出版社工作了,我当记者了,是来采访你的宝贝学生,小作家江涛小同学,,听说他们要毕业了,快找找小作家江涛小同学
发小一把将江涛拉到前面:就是这个小作家
记者看了貌不惊人的小江涛,有些惊讶:噢,是你呀!
江涛低低头,有些不好意思
记者: 你怎么会想到写小说?
你这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你是谁为原型创作的?
你将来有什么目标?
江涛只是低头,不好意思笑了笑,什么都不说
裘然老师:江涛同学比较内向,个性倔犟,我最近送给他高尔基的《人生三步曲》,希望他将来是个小高尔基,大作家,
记者:噢,是这样的呀!你小子太幸运了,碰到了德高望重的好老师(摸摸江涛的头)
江涛微微开心笑了
裘然老师:老朋友啊,你要采访的材料,由我来代江涛同学回答吧,走,到办公室喝茶
两人招手离开
同学们一面向老师告别,一面抓住江涛到操场上,齐心协力将江涛抛向空中,口中大叫“小作者—小作者—小作者,抛死你”。真的是失手,将江涛跃倒在地上,江涛不好意思拍拍泥土,离开可爱的母校,就毕业回家务农。
36、外景 大队间门口 日
屏幕旁白:七十年代初期,县政府下属公社分大队—小队,两级制的政策体制
屏幕显示当时的县政府下属公社分大队—小队牌子以及其他社会、农村风貌
特写镜头:“农业学大寨”
江涛在大队黑板报上编辑黑板报,画插图
旁白(过路的农民指指点点议论)“这小子,两个字倒写得不错”、
“阿涛,小作者有点像”、“这个你写错了,现在是立秋季节,乍写成秋风了,这个笨蛋,书呆子”
正当江涛得意忘形时,生产队长派人来叫江涛去种田
江涛没办法放下黑板报,去种田
原来隔在中间的江涛,被后面的人骂骂咧咧,改叫他快些,江涛象插香一样,没办法快,被岸上青年换下,赶到角落种田,
由于田水深,江涛不是在种田,而是在赶蚂蝗,一群人在讥笑他
队长走过来辱骂他:你小子文不象读书人,武不象救火兵,只能拿三分工,明天不要来种田了,负责担“点心”去
第二天上午八时半,江涛挑着两锅粥到田里,乡民看到是两锅粥,纷纷辱骂他:“笨蛋”、“书大糊”、“饭桶”等离开
屏幕显示镜头:
江涛气打一处,找到一个隐蔽地方,偷偷将着两锅粥倒地路沟里,
休工时,被人发现,指指点点,又遭一顿辱骂:
旁白:“呆大儿子”、“书大糊”、“混帐王八蛋”
37内景 江涛、师叔家 晚上
江涛父亲哀声叹气对妻子道:看来,江涛不是一个种田人,需要另寻出路
江涛哭丧着脸对父母说:这样叫我去种田,人家十分工,我三分工,只有饿死了
江涛父亲劝说:你不学,又介倔犟,我有什么办法?
江涛:阿爹,你上海有园艺师兄师弟,你介绍我到上海学圆艺好了
江涛父亲:你会吃苦吗?吃圆艺饭更加苦,我怕你白费心机?
江涛:阿爹,这是我自己选的,我不成功便成仁,我死也到上海去了
江涛父亲:你有介大决心,我想办法依你
江涛:阿爹,你马上写介绍信,我明天一早去上海
江涛父亲知道自己儿子个性,就写了封信,并写上地址,交给江涛
江涛母亲千万叮嘱:“要当心”、“要有礼貌”、“不成功就回家”
江涛母亲给其三百元钱,交给江涛,
镜头转入梦里:(一组智取威虎山音乐)
江涛千辛万苦来到志明师傅工作的上海国际饭店,
江涛向师叔交上父亲的介绍信:(特写镜头)
“志明师傅:我儿子不是种田料,喜欢学园林,我身体不好,只能求您带我儿学艺”
师叔打量后,问了几句其父亲有关话后,就带江涛来到园艺场,手把手教他学艺
师叔:侄子,你有文化,只要你有心学,阿叔一定教你成功,我老了,又没文化,身边子女也不想学,我劝说多次了,也没用,实在没办法
(江涛低头叩拜)
晚上,就睡在师叔同床,半夜,江涛看师叔床上圆林书籍,师叔催他休息,江涛废寝忘食学习、研究桌上盆景
师叔有空讲左宗棠征新疆种杨树等故事,让园林与爱国联系起来
江涛一边学圆林,一边学国学,触发他对园林的灵感,做成的园艺作品超过了师叔,也开始寄钱到家里
38、内景 江涛家 夜
旁白:江涛抱着不成功便成仁决心,千辛万苦,从上海学艺成功归来
屏幕显示:某晚,他特意时髦打扮,得胜归来,但大队乡邻不屑一顾
在碰见江涛时,还是看不起他,还叫他“砻康”
一组散镜头: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请您与中国编剧网客服中心联系,谢谢!
你好!请回信告知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