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31833
阅读:6279
发表:2020/2/1
25章 商战 小说
《医院风云》第6-10章
0-5
6-10
11-15
16-20
21-24
25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0-B-00538】
“哪里哪里,”张明轩象征性地把酒杯朝他的碰了碰,“你们院有王景平,他是我同班学友兼好友,成绩一流,有干劲,有头脑,你们有了他就行啦。”
“哪里哪里!”王景平笑着说,“您过奖了,明轩。”
接着是南州市现代综合医院总院院长兼董事长肖长安出现在张明轩面前。他把酒杯朝张明轩的轻轻一碰,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华佗’同志,有空到我们院去传经送宝啊!哈哈哈!”
“哪里的话,”张明轩听了心里热乎乎的,笑逐颜开,“你们院的何家成也是我学友哩,成绩好,有想法,有了他你们就更上一层楼啦。”
“明轩你……”何家成故作生气状,然后转脸对肖长安说,“这杯让我代老友饮了吧?”
“对对,老友之间互相关心。”
又有一个不知什么医院的院长来敬张明轩酒,孙小坚代他喝了。这位院长问张明轩:“这位是……”
张明轩介绍说:“他叫孙小坚,也是我的学友,在市医卫局医政科工作,他父亲是……”
“张明轩——”孙小坚瞪他一眼。
“是是……”张明轩连忙住嘴。
张明轩把两个得力助手介绍给大家:“这是第一助手冯新波;这是第二助手黄永才——我做神经导航术少不了他们的协助;他们呀……”接下来,张明轩有点言过其实地夸了他们俩一番。红花还需绿叶衬嘛。
“主任您过奖了,我们不过是助手而已,”冯新波黄永才不好意思地把脸转向大家,笑笑,“我们只做些辅助性的工作……”虽然如此,可看得出他们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听的人不知道是否言过其实,自已嘛也脸上有光,哈哈,沾光。
他俩说的是实话。就拿那根导航探针为例吧,从开始到现在全由张明轩一人搞,他们俩根本插不上手——不是张明轩不信任他们,而是大家各有分工:张明轩作为神经导航术提倡者、最初研究者、临时科主任、课题组长搞主机部分,包括计算机图像工作站、红外线定位仪,此外还搞与主机密切相关的附件部分的导航探针;而得力助手冯新波和黄永才搞主机部分的机械臂,装载计算机图像工作站、显示屏和红外线定位仪的车架和附件部分的联结组件、参考架;其他人搞外围设备和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其实大家任务都很重,容不得分心,所以这根导航探针就自始至终由他一个人搞并保管了。当然,除此之外,还跟院长李泽南的指示有关,那就是:尽量被少些人接触,保密。
孙小坚不知什么时候退到一边,笑呵呵地看着这热闹喜庆的场景:我喜欢这场面,我喜欢这气氛,噢喔!哎啊呵哟!!
其他医院院长等得不耐烦了,不顾一切地挤上前来,端着酒杯:“来来来……”要不是三个好友和两个助手挡架,张明轩早就瘫倒在红地毯上了。周围人见了,都为张明轩有这么三个肝胆相照的学友、死党、结拜兄弟和两个得力助手而感到高兴。电视记者不停拍摄,把这些镜头传遍千家万户……
酒会结束,三个学友、死党、结拜兄弟醉成烂泥,两个得力助手也不省人事。五个人被同事送回院急诊科打点滴。这个酒会,用了二十八箱茅台。
然而,有两个好友却希望醉的不是他们,而是张明轩才好:醉坏他脑子;醉坏他心肝,醉坏他的胃——最好马上胃出血穿孔,或者得了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死亡……
有的院长甚至希望张明轩死掉,马上死掉!
此后不久的一天上午,在南州市北城区市府三楼的一个会议室里,新一轮医改前准备工作座谈会正在进行。
主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魏晋的声音在会议室上空回荡:“……已经是第三次座谈了,可能还要谈十次、二十次……本市一百多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占一半,条件很差,基本上还靠‘老三件’找饭吃,有B超和X光机的只有三分一,其余的只有三大常规。市区医院条件好的好到可与国外媲美,差的差到……唉,总的来说情况不容乐观。”
这么熟悉情况?坐在最后一排的孙大志抬起头来,向魏晋望去。
“市里财政紧张,给卫生系统的钱只能减不能增,除一家搞综合的人医保底、一家传染病院应急、一家疾控中心掌控疫情外,其余的都要自找饭吃……前一阵子谈了几家民企和一家外资集团投资的事,想搞股份制,卖掉一些效益不好的医院,可医卫局出的价那些厂长经理都说高了,外资集团那桩纯属被自已人搞碰……一直以来舆论也对你们不利,想想哪年没十几二十起医疗纠纷的?就连法官都对你们……群众对你们有怨气,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
“嘘……”会场一阵骚动。
“我不是批评你们,我知道你们有你们的难处,但老百姓的不满也是客观存在,我之所以摆出来,暴露问题,是希望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今天这个会还是想听听你们这些局长院长们的想法,希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孙大志正考虑该不该说和说些什么,魏晋的声音传来:“孙大志,你先说,你是医卫局长。”
“是。”孙大志站起来:“全市一百六十多家医疗机构,除人医和几家民营的盈利外,其余的半死不活。给公立医院拨款只是象征性的,还不够交水电费;民营的每分钱都靠自已赚,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就说我们公立这块吧,不足部分要我们自已挣,自已挣又不能做生意,还不是想方设法从诊查、检查、药费中捞?医改医改,当然要改,但前提是医院是‘公益性’还是‘盈利性’?说公益性上头不给钱——不,象征性给一些;说‘盈利性’收费贵患者有意见,便宜医院要亏……患者要发泄当然先找医院医生,不会找医卫局市政府,这样一来就把医务人员推到风口浪尖上。骂个别医院少数医生不奇怪,哪个行业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骂整个行业就不正常了,媒体也应该和我们好好沟通……人事方面说我们完全自主,实际上要走的赶不走,要来的来不了,待遇方面也得按条条框框办……”孙大志脑中浮现出近来调研时看到的一幕幕情景,不由得有点激动。旁边有个人用胳膊肘碰碰他,他装作不知道,继续说。得趁此机会把问题摆出来,引起重视,他想,于是继续说。那个人又扯扯他的衣脚,他才住了嘴,坐下来:反正该说的都说得七七八八了。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问题积了这么多,历史欠债这么多……下面请市第一人医院长发言,然后是第二人医,第三人医……一个个来,不要急,都有发言机会,为医改献计……”
接着是第一人医院长发言;然后是第二人医、第三人医……
第七章釜底抽薪
必须开始行动了,刘国江想,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哪里哪里!”王景平笑着说,“您过奖了,明轩。”
接着是南州市现代综合医院总院院长兼董事长肖长安出现在张明轩面前。他把酒杯朝张明轩的轻轻一碰,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华佗’同志,有空到我们院去传经送宝啊!哈哈哈!”
“哪里的话,”张明轩听了心里热乎乎的,笑逐颜开,“你们院的何家成也是我学友哩,成绩好,有想法,有了他你们就更上一层楼啦。”
“明轩你……”何家成故作生气状,然后转脸对肖长安说,“这杯让我代老友饮了吧?”
“对对,老友之间互相关心。”
又有一个不知什么医院的院长来敬张明轩酒,孙小坚代他喝了。这位院长问张明轩:“这位是……”
张明轩介绍说:“他叫孙小坚,也是我的学友,在市医卫局医政科工作,他父亲是……”
“张明轩——”孙小坚瞪他一眼。
“是是……”张明轩连忙住嘴。
张明轩把两个得力助手介绍给大家:“这是第一助手冯新波;这是第二助手黄永才——我做神经导航术少不了他们的协助;他们呀……”接下来,张明轩有点言过其实地夸了他们俩一番。红花还需绿叶衬嘛。
“主任您过奖了,我们不过是助手而已,”冯新波黄永才不好意思地把脸转向大家,笑笑,“我们只做些辅助性的工作……”虽然如此,可看得出他们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听的人不知道是否言过其实,自已嘛也脸上有光,哈哈,沾光。
他俩说的是实话。就拿那根导航探针为例吧,从开始到现在全由张明轩一人搞,他们俩根本插不上手——不是张明轩不信任他们,而是大家各有分工:张明轩作为神经导航术提倡者、最初研究者、临时科主任、课题组长搞主机部分,包括计算机图像工作站、红外线定位仪,此外还搞与主机密切相关的附件部分的导航探针;而得力助手冯新波和黄永才搞主机部分的机械臂,装载计算机图像工作站、显示屏和红外线定位仪的车架和附件部分的联结组件、参考架;其他人搞外围设备和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其实大家任务都很重,容不得分心,所以这根导航探针就自始至终由他一个人搞并保管了。当然,除此之外,还跟院长李泽南的指示有关,那就是:尽量被少些人接触,保密。
孙小坚不知什么时候退到一边,笑呵呵地看着这热闹喜庆的场景:我喜欢这场面,我喜欢这气氛,噢喔!哎啊呵哟!!
其他医院院长等得不耐烦了,不顾一切地挤上前来,端着酒杯:“来来来……”要不是三个好友和两个助手挡架,张明轩早就瘫倒在红地毯上了。周围人见了,都为张明轩有这么三个肝胆相照的学友、死党、结拜兄弟和两个得力助手而感到高兴。电视记者不停拍摄,把这些镜头传遍千家万户……
酒会结束,三个学友、死党、结拜兄弟醉成烂泥,两个得力助手也不省人事。五个人被同事送回院急诊科打点滴。这个酒会,用了二十八箱茅台。
然而,有两个好友却希望醉的不是他们,而是张明轩才好:醉坏他脑子;醉坏他心肝,醉坏他的胃——最好马上胃出血穿孔,或者得了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死亡……
有的院长甚至希望张明轩死掉,马上死掉!
此后不久的一天上午,在南州市北城区市府三楼的一个会议室里,新一轮医改前准备工作座谈会正在进行。
主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魏晋的声音在会议室上空回荡:“……已经是第三次座谈了,可能还要谈十次、二十次……本市一百多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占一半,条件很差,基本上还靠‘老三件’找饭吃,有B超和X光机的只有三分一,其余的只有三大常规。市区医院条件好的好到可与国外媲美,差的差到……唉,总的来说情况不容乐观。”
这么熟悉情况?坐在最后一排的孙大志抬起头来,向魏晋望去。
“市里财政紧张,给卫生系统的钱只能减不能增,除一家搞综合的人医保底、一家传染病院应急、一家疾控中心掌控疫情外,其余的都要自找饭吃……前一阵子谈了几家民企和一家外资集团投资的事,想搞股份制,卖掉一些效益不好的医院,可医卫局出的价那些厂长经理都说高了,外资集团那桩纯属被自已人搞碰……一直以来舆论也对你们不利,想想哪年没十几二十起医疗纠纷的?就连法官都对你们……群众对你们有怨气,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
“嘘……”会场一阵骚动。
“我不是批评你们,我知道你们有你们的难处,但老百姓的不满也是客观存在,我之所以摆出来,暴露问题,是希望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今天这个会还是想听听你们这些局长院长们的想法,希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孙大志正考虑该不该说和说些什么,魏晋的声音传来:“孙大志,你先说,你是医卫局长。”
“是。”孙大志站起来:“全市一百六十多家医疗机构,除人医和几家民营的盈利外,其余的半死不活。给公立医院拨款只是象征性的,还不够交水电费;民营的每分钱都靠自已赚,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就说我们公立这块吧,不足部分要我们自已挣,自已挣又不能做生意,还不是想方设法从诊查、检查、药费中捞?医改医改,当然要改,但前提是医院是‘公益性’还是‘盈利性’?说公益性上头不给钱——不,象征性给一些;说‘盈利性’收费贵患者有意见,便宜医院要亏……患者要发泄当然先找医院医生,不会找医卫局市政府,这样一来就把医务人员推到风口浪尖上。骂个别医院少数医生不奇怪,哪个行业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骂整个行业就不正常了,媒体也应该和我们好好沟通……人事方面说我们完全自主,实际上要走的赶不走,要来的来不了,待遇方面也得按条条框框办……”孙大志脑中浮现出近来调研时看到的一幕幕情景,不由得有点激动。旁边有个人用胳膊肘碰碰他,他装作不知道,继续说。得趁此机会把问题摆出来,引起重视,他想,于是继续说。那个人又扯扯他的衣脚,他才住了嘴,坐下来:反正该说的都说得七七八八了。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问题积了这么多,历史欠债这么多……下面请市第一人医院长发言,然后是第二人医,第三人医……一个个来,不要急,都有发言机会,为医改献计……”
接着是第一人医院长发言;然后是第二人医、第三人医……
第七章釜底抽薪
必须开始行动了,刘国江想,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