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动作
小说
鐵血兒女傳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娇奴花心芳香在,和衣睡倒他人怀;
忘了三从背了夫,弃子红楼楣间快。
卢柳青和婉儿许诺范忠,诚意相邀将他的妻儿接来洛阳府,自当一家人看待。满心欢喜的范忠也是数年未回家乡,翌日便策马直奔千里外的青州府①。一路上他心思如花似玉的娇妻董氏,想当年还未投身军营的他一怒冲冠为红颜。
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秋月,正直年华的范忠邀约了李本志等兄弟来到瓦肆看杂耍表演,他们几人找了一张方桌坐了下来,期间要了甜酒借着秋色欣赏着台戏。当幕幕戏过了场,一名身着半臂②,腰系桃色丝裙的少女行了出来,她不笑不语端坐在高脚凳上,怀中紧紧抱着一只五弦琵琶,看样子她显得很是慌张。台下众人一望,这少女面孔新秀,不知道又是瓦肆哪日买来的歌妓?
老鸨③站在台下见她不弹不唱,气急败坏的冲了上来,朝着她的手臂就恨恨地掐了下去。少女疼得差点从高脚凳上摔了下来,但她不敢吱声,只是将身子挪了挪,坐正后又一拨琴弦,唱了起来。
她带着哭腔唱道:“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④;风儿吹,壮士何时归?寄相思之苦,只闻风萧哭诉;月儿圆,桃花早落尽。”
一盏茶后,少女唱罢,正要准备再唱下一首词曲时,一名公子爷提起酒壶就扔上了台,他叫喊道:“鸨娘,她这是唱什么?哭哭啼啼的,老子我还没有死的。”
老鸨闻听有人动怒,一见还是当地有威望的公子,便气呼呼的又冲上了台子对着少女又是一番责打。而这名公子似乎觉得还不解气,带着几名家丁也跟着冲了上来,他一把抢过少女怀中的琵琶摔在了地上,少女站起身来去拾琵琶,这名公子却一把从后面拉住她的裙带,用力一扯便将裙带扯下,瞬间那丝裙也滑落了下来。少女急忙去提丝裙,又被他一脚踩住,羞得少女脸红耳赤。
老鸨见他行为过头,急忙相欠道:“杨公子,她才来瓦肆几天,还是不懂事道的孩子,我日后会好好调教她的。”
谁想,这杨公子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那是冲着少女没唱好词曲动怒的,只听他当着众人的面对着老鸨叫道:“鸨娘,这小丫头词曲唱得不好,留在你这里再唱下去恐怕也会扫了瓦肆的客场,本公子看她长得还可以,不如我将人带走,改日再给你送个能弹会唱的来。”
说罢,吩咐家丁塞给老鸨一锭银子,拖着少女就往台下走。少女又羞又恐,大声相求道:“杨公子,求求你放了我!”
可那杨公子走在前,一脸淫笑不作回应,任凭家丁拖着少女来到台子下。范忠实在看不下去,一脚将方桌踢起老高,回身一个旋摆,又一脚将方桌踢向那公子爷。‘轰隆’一声,方桌正中淫徒,把他砸了个四脚朝天动弹不得。几名家丁见状,冲上来就围住了范忠,一时间瓦肆内打斗声起,众看客立即散去。但不出一会儿功夫,家丁们被打得满地找牙、抱头鼠窜,无奈拖起睡在地上的杨公子逃出了瓦肆。
范忠和兄弟们惩治了淫徒,但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名少女,在问询老鸨后得知,这名少女姓董名淑贞,今年已过一十四岁⑤,来自河南安阳,母亲已经过世,被她那好吃懒做的父亲卖到了这里。而淑贞见范忠也是堂堂七尺男儿,为人善良侠义,故抱着他的大腿紧紧不放,声声泪下央求他为自己赎身。
淑贞道:“大哥,你是好人、你是好人,求求你为我赎身。要是你们走后,我一定会被他们打死的。”
淑贞说完,泪眼汪汪的抱着范忠的腿,抬着头看着他。范忠回道:“我和诸位兄弟也是穷苦人家,哪有银子为你赎身,姑娘你还是另找他人为你赎身吧!”
说完,范忠轻轻拔足意想离开,可那淑贞就是不放手,老鸨见此情形也欠范忠为她赎身,并将卖身契取了出来,当着他们的面叫人在契书上加了一段文字,上面写到:如是谁与我赎身,我将与他许定终身,为他之妻。
写好契书,老鸨拿到淑贞的面前给她看,并说道:“你这孩子真是不懂事,你央求人家为你赎身,哪有便宜的事情。”
淑贞想了想,好似明白过来一般,一咬手指又在新修的卖身契上按了一个红红的手印。又哭着求道:“大哥,你为我赎身,我定以身相许。”
范忠真是无奈,又解释道:“我一心报效国家,没有想过儿女私情!”
当他说完这话,淑贞好似觉得很失望,便将双手慢慢从他的大腿上松开,范忠则轻轻地将脚拔出。可正要离开时只见她拔下发髻上的钗子就往胸口上扎。即时,那殷红的鲜血就染红了淑贞的外装,范忠又冲了过去,一把将钗子夺了下来。
范忠安慰道:“你这是何苦呢?”
说罢,抓起淑贞的右手按在她流血的胸口上。回头对着老鸨说道:“姑娘家的赎身价你开一个便是。”
老鸨一听,假惺惺的为淑贞高兴着,又搬着指头数了数,开口就索要五百两白银,本想范忠会压价,哪知他一口答应了下来。范忠告诫道:“今晚你去找个郎中为她医治,我明日午时自会来接人,如是她有任何闪失,我便寻来拎下你的狗头。”
翌日午时,范忠真的没有食言,他将五百两银子重重地扔在了老鸨的跟前,拿回淑贞的卖身契后,寻到了她的房间抱起她就离开了瓦肆。好男儿真心肠,不食言不愧心,原来是范忠将故亲留给他的大房子抵押给了当铺,换得了这五百两银子。
此后,范忠又花了剩余的银子,在城郊的某处地方置了一间小房与那淑贞成了亲。可心怀大志的范忠,却在淑贞怀有身孕的时候,毅然同李本志等兄弟投身老将军章楶的帐下,从军杀敌、为国报效,而他这一去就是整整的数年之久。
古人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⑥。”就如淑贞曾经在瓦肆唱的那首小曲一样,自从范忠投身军营后的第二年,做为丈夫的他就再没有寄回过一封家书。淑贞带着他们的儿子为保生计,又抱着她那五弦琵琶踏进了瓦肆的门槛。其实她不知道范忠投身经营后,奋勇杀敌,力拼自己的一番业绩,在鲜血淋淋的沙场上得到了老将军章楶的提拔,从一名小小的步卒,硬是闯到了武义郎的军阶。
俗话又说女子为人要兼顾三从,既: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⑦。可这恼人的世道却让淑贞两面为难,自从又跨进瓦肆后又过去了数年,这一年他们的儿子已经满了四岁,可那丈夫还是没有一点音讯。虽然淑贞已经为人之母,可她的心智却还是少女之初,望着还未取名的儿子,她是一股气一股气的在心里叹,心恨当初还不如留在瓦肆。
这一夜弹唱作罢,淑贞以那瓦肆当口换取了银子,正要走时却被一名老鸨拦住,说是一名自称张姓的公子要求她到府上为自己单独弹唱。淑贞开始找借口推脱,却不想那名张公子找了进来,她抬头瞟了一眼这名张公子,只见他年纪和自己相仿,又长得俊俏面善,故留住了脚步。
张公子倒是显得知书达礼,见她留住了脚步后立即当着她的面,给她施了君子之礼。张公子道:“闻听你名淑贞,在听你弹唱的小曲,可赞之清音秀名。可惜在这瓦肆里人声嘈杂,却不能好好听闻贵人的悠悠古韵。如贵人不见怪,我自当请你回府,一悦雅韵。”
言语罢,张公子吩咐下人递上了一定银子。淑贞拿着银子想了想,便轻轻一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随后坐着张府的四抬轿从后门进了他人家的院门。
忘了三从背了夫,弃子红楼楣间快。
卢柳青和婉儿许诺范忠,诚意相邀将他的妻儿接来洛阳府,自当一家人看待。满心欢喜的范忠也是数年未回家乡,翌日便策马直奔千里外的青州府①。一路上他心思如花似玉的娇妻董氏,想当年还未投身军营的他一怒冲冠为红颜。
记得那是一个凉爽的秋月,正直年华的范忠邀约了李本志等兄弟来到瓦肆看杂耍表演,他们几人找了一张方桌坐了下来,期间要了甜酒借着秋色欣赏着台戏。当幕幕戏过了场,一名身着半臂②,腰系桃色丝裙的少女行了出来,她不笑不语端坐在高脚凳上,怀中紧紧抱着一只五弦琵琶,看样子她显得很是慌张。台下众人一望,这少女面孔新秀,不知道又是瓦肆哪日买来的歌妓?
老鸨③站在台下见她不弹不唱,气急败坏的冲了上来,朝着她的手臂就恨恨地掐了下去。少女疼得差点从高脚凳上摔了下来,但她不敢吱声,只是将身子挪了挪,坐正后又一拨琴弦,唱了起来。
她带着哭腔唱道:“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④;风儿吹,壮士何时归?寄相思之苦,只闻风萧哭诉;月儿圆,桃花早落尽。”
一盏茶后,少女唱罢,正要准备再唱下一首词曲时,一名公子爷提起酒壶就扔上了台,他叫喊道:“鸨娘,她这是唱什么?哭哭啼啼的,老子我还没有死的。”
老鸨闻听有人动怒,一见还是当地有威望的公子,便气呼呼的又冲上了台子对着少女又是一番责打。而这名公子似乎觉得还不解气,带着几名家丁也跟着冲了上来,他一把抢过少女怀中的琵琶摔在了地上,少女站起身来去拾琵琶,这名公子却一把从后面拉住她的裙带,用力一扯便将裙带扯下,瞬间那丝裙也滑落了下来。少女急忙去提丝裙,又被他一脚踩住,羞得少女脸红耳赤。
老鸨见他行为过头,急忙相欠道:“杨公子,她才来瓦肆几天,还是不懂事道的孩子,我日后会好好调教她的。”
谁想,这杨公子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那是冲着少女没唱好词曲动怒的,只听他当着众人的面对着老鸨叫道:“鸨娘,这小丫头词曲唱得不好,留在你这里再唱下去恐怕也会扫了瓦肆的客场,本公子看她长得还可以,不如我将人带走,改日再给你送个能弹会唱的来。”
说罢,吩咐家丁塞给老鸨一锭银子,拖着少女就往台下走。少女又羞又恐,大声相求道:“杨公子,求求你放了我!”
可那杨公子走在前,一脸淫笑不作回应,任凭家丁拖着少女来到台子下。范忠实在看不下去,一脚将方桌踢起老高,回身一个旋摆,又一脚将方桌踢向那公子爷。‘轰隆’一声,方桌正中淫徒,把他砸了个四脚朝天动弹不得。几名家丁见状,冲上来就围住了范忠,一时间瓦肆内打斗声起,众看客立即散去。但不出一会儿功夫,家丁们被打得满地找牙、抱头鼠窜,无奈拖起睡在地上的杨公子逃出了瓦肆。
范忠和兄弟们惩治了淫徒,但不知道如何处理这名少女,在问询老鸨后得知,这名少女姓董名淑贞,今年已过一十四岁⑤,来自河南安阳,母亲已经过世,被她那好吃懒做的父亲卖到了这里。而淑贞见范忠也是堂堂七尺男儿,为人善良侠义,故抱着他的大腿紧紧不放,声声泪下央求他为自己赎身。
淑贞道:“大哥,你是好人、你是好人,求求你为我赎身。要是你们走后,我一定会被他们打死的。”
淑贞说完,泪眼汪汪的抱着范忠的腿,抬着头看着他。范忠回道:“我和诸位兄弟也是穷苦人家,哪有银子为你赎身,姑娘你还是另找他人为你赎身吧!”
说完,范忠轻轻拔足意想离开,可那淑贞就是不放手,老鸨见此情形也欠范忠为她赎身,并将卖身契取了出来,当着他们的面叫人在契书上加了一段文字,上面写到:如是谁与我赎身,我将与他许定终身,为他之妻。
写好契书,老鸨拿到淑贞的面前给她看,并说道:“你这孩子真是不懂事,你央求人家为你赎身,哪有便宜的事情。”
淑贞想了想,好似明白过来一般,一咬手指又在新修的卖身契上按了一个红红的手印。又哭着求道:“大哥,你为我赎身,我定以身相许。”
范忠真是无奈,又解释道:“我一心报效国家,没有想过儿女私情!”
当他说完这话,淑贞好似觉得很失望,便将双手慢慢从他的大腿上松开,范忠则轻轻地将脚拔出。可正要离开时只见她拔下发髻上的钗子就往胸口上扎。即时,那殷红的鲜血就染红了淑贞的外装,范忠又冲了过去,一把将钗子夺了下来。
范忠安慰道:“你这是何苦呢?”
说罢,抓起淑贞的右手按在她流血的胸口上。回头对着老鸨说道:“姑娘家的赎身价你开一个便是。”
老鸨一听,假惺惺的为淑贞高兴着,又搬着指头数了数,开口就索要五百两白银,本想范忠会压价,哪知他一口答应了下来。范忠告诫道:“今晚你去找个郎中为她医治,我明日午时自会来接人,如是她有任何闪失,我便寻来拎下你的狗头。”
翌日午时,范忠真的没有食言,他将五百两银子重重地扔在了老鸨的跟前,拿回淑贞的卖身契后,寻到了她的房间抱起她就离开了瓦肆。好男儿真心肠,不食言不愧心,原来是范忠将故亲留给他的大房子抵押给了当铺,换得了这五百两银子。
此后,范忠又花了剩余的银子,在城郊的某处地方置了一间小房与那淑贞成了亲。可心怀大志的范忠,却在淑贞怀有身孕的时候,毅然同李本志等兄弟投身老将军章楶的帐下,从军杀敌、为国报效,而他这一去就是整整的数年之久。
古人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⑥。”就如淑贞曾经在瓦肆唱的那首小曲一样,自从范忠投身军营后的第二年,做为丈夫的他就再没有寄回过一封家书。淑贞带着他们的儿子为保生计,又抱着她那五弦琵琶踏进了瓦肆的门槛。其实她不知道范忠投身经营后,奋勇杀敌,力拼自己的一番业绩,在鲜血淋淋的沙场上得到了老将军章楶的提拔,从一名小小的步卒,硬是闯到了武义郎的军阶。
俗话又说女子为人要兼顾三从,既: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⑦。可这恼人的世道却让淑贞两面为难,自从又跨进瓦肆后又过去了数年,这一年他们的儿子已经满了四岁,可那丈夫还是没有一点音讯。虽然淑贞已经为人之母,可她的心智却还是少女之初,望着还未取名的儿子,她是一股气一股气的在心里叹,心恨当初还不如留在瓦肆。
这一夜弹唱作罢,淑贞以那瓦肆当口换取了银子,正要走时却被一名老鸨拦住,说是一名自称张姓的公子要求她到府上为自己单独弹唱。淑贞开始找借口推脱,却不想那名张公子找了进来,她抬头瞟了一眼这名张公子,只见他年纪和自己相仿,又长得俊俏面善,故留住了脚步。
张公子倒是显得知书达礼,见她留住了脚步后立即当着她的面,给她施了君子之礼。张公子道:“闻听你名淑贞,在听你弹唱的小曲,可赞之清音秀名。可惜在这瓦肆里人声嘈杂,却不能好好听闻贵人的悠悠古韵。如贵人不见怪,我自当请你回府,一悦雅韵。”
言语罢,张公子吩咐下人递上了一定银子。淑贞拿着银子想了想,便轻轻一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随后坐着张府的四抬轿从后门进了他人家的院门。
到头了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