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6169
成片时长:每集约40分钟
阅读:5837
发表:2021/2/8 修改:2021/2/20
2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靰鞡草》第1-3集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21-A-00628】
马焕娣躺在炕上,容色憔悴。
黄郎中为之切脉。
高镇川和家人守在一旁。
黄郎中默然不语。
高镇川:咋样,黄大夫?
黄郎中松开手,来到屋中,慢慢坐在椅子上。
慢慢摇头。
黄郎中:脉象细弱,这种病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病人饮食和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两亏所造成。常见症状为形体消瘦、手脚冰凉、神疲乏力、失眠多梦……
高镇川甚为关切:该怎样医治?
黄郎中:这却也不难,用人参,白术,山药,茯苓,黄芪,当归,木香,远志,炙甘草,龙眼肉,酸枣仁熬汤,辅以蜂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可以调和身体——不过扶正固本、恢复体力还需要假以时日。
高镇川:那就请你赶快开方子吧。
黄郎中:可是我这味药里,有两样比较难办……
高镇川:你说,无需顾虑。
黄郎中:红枣、人参。
高镇川:这并不难呀?红枣乃寻常之物,在哪儿都能找到?人参虽说贵重了些,但即属药材,大多数药铺也当有存储。
黄郎中(使劲摇头):非也,我说的红枣要麸炒蜜炙,这倒能办到。至于人参,却非得生长于深山老林,三四两以上、顶花带叶的新鲜参颅,现采现用……
高镇川:这个确实有点难?
思忖一下,忽又摇头。
高镇川:难道不能用别的药材代替吗?
黄郎中不无责怪地瞟了他一眼。
黄郎中:人参有调中治气,滋阴补生之功效,鲜参药力尤强。岂能随意更换?
高镇川:人参一般采自吉林长白山,路途遥远,就算鲜参,快马加鞭运到这里,也早已干枯了。
黄郎中:非也,非也,我在古镇听过往人讲,在九门口金牛山某个地方,生长着一片老山参。足有几百年了。但具体在哪个位置,却谁也搞不清。
高镇川:那又该怎样寻找呢?
黄郎中:据说只有一个年近七旬的守关老人知道山参的去处,且时常前往探看、守护……
高镇川:守关老人?
黄郎中:可是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这个守关老人脾气古怪、性情孤僻,是个怪老头。向来不与外人接近。恐怕从他的嘴里也难问出下落。
高镇川苦笑:有一分指望,总比两手空空要强。
3—20 山野 晨 外
高镇川纵马飞奔。
3—21 九门口长城 黄昏 外
群峰汇聚,层峦叠嶂。
水上长城雄关屹立,九江河水穿关奔涌而下,浩浩汤汤,远观如银河倒悬,近看则水汽氤氲。
气势磅礴,云起风生。
桥墩四周及水门下百米宽的河道上,全部用巨型花岗岩条石铺成,石与石间用铁腰咬合,形成规整的石铺河床。
向北望去,古长城逶迤于群山之间。
一个打柴人经过。
高镇川问路:大爷,这里为何叫“九门口”?
打柴人:十门少一门,门门断人魂,要想出一门,十人九断魂。九门口长城又被称为“一片石关”,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高镇川离开打柴老者,去往碉楼。
3—22 碉楼 日 内
碉楼里有两个人,一个合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另一个白发白胡须老者在地上生火,用陶壶煮茶。
高镇川进门。
举手一礼。
高镇川:请问哪位是守关老人?
老者目光冷淡:你有什么事?
高镇川:我想找守关老人讨要一棵老山参。
老者态度倨傲:又一个来打人参主意的。
高镇川:你这是哪里话?在我之前还有人来过吗,我讨山参可是为了治病救人?
老人吐了一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就像干瘪萎缩的橘子皮。
用蒲扇不紧不慢地扇火。
老者:来求人参的哪个不说得天花乱坠,有的说老爹生病、有的讲八十岁老娘快死了,撂在炕上,就指着一口人参汤吊气?结果呢……
高镇川:结果怎样?
老者:还不都是骗子,说得好听,千万可怜,得了人参转手就拿去换钱。
高镇川不信:世间还有这等人吗?
老者:犯不上装模作样,就像你有多干净似的?老夫活了七十岁,别的不敢说,好坏人打跟前过,不用吱声,一眼瞅上去就能断个善恶贤愚——
高镇川气乐了:那你来看,站在你面前的,我,究竟是个骗子还是好人?
老人扇火:这我还不能肯定。
高镇川:就是,既然你不能分辨好坏,又焉知我的用意不是出自真心?假若真的治病救人,你一再拖延,岂不误事?
老人丢下蒲扇,拿过两个黑乌乌的茶碗,提壶倒水。
老者:我说不过你,也不和你多废话,赶紧出去,该干嘛干嘛。至于人参,你干脆不用想,连半根都没有。
高镇川:我给你钱还不行吗?你说,得多少钱?
老者(轻蔑一笑):刚才我还以为你不是坏人,这不三说两说,就露出了本相?钱算什么?你有钱,爱上哪儿买上哪买去。前几天,有两个日本人拿来五千块大洋,要我的人参,我都没搭理他!
高镇川:我和那些人不一样。
老者:我看你和他们是一路货色。
高镇川叹了口气,也懒得去回驳老人。
守关老人倒了茶,两手端着,大声召唤那个横在床上睡觉的汉子。
老者:大侄子,起来,你都睡了一天,黑白不分。也该醒醒了,起来陪我喝碗茶。
床上那人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伸动手脚,慢慢地坐起身。
抬手揉着眼睛。
睡觉之人:正在做好梦,就被你老叫醒了。
老人开玩笑:做梦娶媳妇儿了不是?
睡觉之人:哪呀,梦里正跟一个日本武士打擂比武,我赢了,把他踢到台下。得到一把天皇颁奖的倭刀。
打量了一眼高镇川。
睡觉之人:这谁呀,瞅着有点面熟?大爷,你这里可是成年到辈子见不着外人?
老人将茶碗放在木桌上。
哼了一声。
老者:能是谁?一个又想打我人参主意的坏小子。
高镇川楞了下,也抬眼望去,却见床上那人一部络腮胡子,豹头环眼,厚嘴唇,两只圆眼转动之间熠熠发亮。
高镇川:是你,你是那个好汉……
床上那人也认出了他。
睡觉之人:你不就是那个打抱不平、和日本小子动手的人吗,奇哉怪也,想不到咱俩会在这儿见面?
床上呼呼大睡的人正是那天高镇川在古镇与小野发生冲突、警察署出面干涉、偏袒日本人,而仗义出手相助的那个黑袍壮汉!
高镇川一抱拳:这位仁兄,我是高镇川。
那人朗声一笑,跳下床。
抱拳行礼。
睡觉之人:既然有缘再次会面,兄弟,我也不瞒你,在下便是啸聚八角镇的绿林人物,自治军首领,青山狼范希久——
3—23 长城烽火台 夜 外
高镇川与范希久两人各携了一小坛酒,一路攀登向上,来到烽火台。
伫立遥望,远山奔涌,四野寂静。
夜色漆黑。
范希久抬起腿,用脚踏在城堞上,咕噜咕噜饮了两大口酒,披襟当风,好不爽快。
范希久:望峰息心,有酒便醉,痛快!
高镇川:范兄,很冒昧——我有一句话,揣在心里很久了,不知当问不当问?
范希久回过头:高兄请讲。
高镇川:像你这样的英雄人物,能文能武,敢作敢当,在社会上应该风生水起,为何流落于绿林?
范希久目光一闪:高兄敢是瞧不起绿林中人?
高镇川也喝了口酒:不敢,我确实没那个意思。不知为何,当日古镇与你一见,即有惺惺相惜之感。只是可惜了范兄这样一个人才……
范希久:什么英雄、人才,范某俱不敢当。哈哈,我能掂量出自己几斤几两?青山狼范希久,说得好听点、算是个江湖之人,说难听的,不就是世人所不齿的土匪吗?
高镇川忽觉失言,面皮有些发涨。
范希久:我说得不对吗?
高镇川:看来是我低估了范兄,出言无状,希请见谅。
范希久呵呵一笑:怎么说都无所谓,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绑票勒索、收取捐税的匪人?
高镇川:你还在生气?
范希久:我为何要生气,我就是我,随便别人怎么看,那都没有关系。
高镇川也笑了:你倒看得开。
范希久:看得开如何,看不开又怎样?我觉得做人还是要本色。
走过来,扬起手中的酒坛,与高镇川碰了下,仰头痛饮。
范希久:高兄最近在哪儿高就?
高镇川也喝了一大口,觉着肚子火热。
高镇川:辽宁迫击炮厂。
范希久:具体做什么?
高镇川:研制汽车。
范希久:实业救国,高兄,你这才叫不折不扣的人才。
高镇川:惭愧。
范希久挥手,用大拳头往城墙上一捶。
黄郎中为之切脉。
高镇川和家人守在一旁。
黄郎中默然不语。
高镇川:咋样,黄大夫?
黄郎中松开手,来到屋中,慢慢坐在椅子上。
慢慢摇头。
黄郎中:脉象细弱,这种病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病人饮食和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两亏所造成。常见症状为形体消瘦、手脚冰凉、神疲乏力、失眠多梦……
高镇川甚为关切:该怎样医治?
黄郎中:这却也不难,用人参,白术,山药,茯苓,黄芪,当归,木香,远志,炙甘草,龙眼肉,酸枣仁熬汤,辅以蜂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可以调和身体——不过扶正固本、恢复体力还需要假以时日。
高镇川:那就请你赶快开方子吧。
黄郎中:可是我这味药里,有两样比较难办……
高镇川:你说,无需顾虑。
黄郎中:红枣、人参。
高镇川:这并不难呀?红枣乃寻常之物,在哪儿都能找到?人参虽说贵重了些,但即属药材,大多数药铺也当有存储。
黄郎中(使劲摇头):非也,我说的红枣要麸炒蜜炙,这倒能办到。至于人参,却非得生长于深山老林,三四两以上、顶花带叶的新鲜参颅,现采现用……
高镇川:这个确实有点难?
思忖一下,忽又摇头。
高镇川:难道不能用别的药材代替吗?
黄郎中不无责怪地瞟了他一眼。
黄郎中:人参有调中治气,滋阴补生之功效,鲜参药力尤强。岂能随意更换?
高镇川:人参一般采自吉林长白山,路途遥远,就算鲜参,快马加鞭运到这里,也早已干枯了。
黄郎中:非也,非也,我在古镇听过往人讲,在九门口金牛山某个地方,生长着一片老山参。足有几百年了。但具体在哪个位置,却谁也搞不清。
高镇川:那又该怎样寻找呢?
黄郎中:据说只有一个年近七旬的守关老人知道山参的去处,且时常前往探看、守护……
高镇川:守关老人?
黄郎中:可是你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这个守关老人脾气古怪、性情孤僻,是个怪老头。向来不与外人接近。恐怕从他的嘴里也难问出下落。
高镇川苦笑:有一分指望,总比两手空空要强。
3—20 山野 晨 外
高镇川纵马飞奔。
3—21 九门口长城 黄昏 外
群峰汇聚,层峦叠嶂。
水上长城雄关屹立,九江河水穿关奔涌而下,浩浩汤汤,远观如银河倒悬,近看则水汽氤氲。
气势磅礴,云起风生。
桥墩四周及水门下百米宽的河道上,全部用巨型花岗岩条石铺成,石与石间用铁腰咬合,形成规整的石铺河床。
向北望去,古长城逶迤于群山之间。
一个打柴人经过。
高镇川问路:大爷,这里为何叫“九门口”?
打柴人:十门少一门,门门断人魂,要想出一门,十人九断魂。九门口长城又被称为“一片石关”,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高镇川离开打柴老者,去往碉楼。
3—22 碉楼 日 内
碉楼里有两个人,一个合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另一个白发白胡须老者在地上生火,用陶壶煮茶。
高镇川进门。
举手一礼。
高镇川:请问哪位是守关老人?
老者目光冷淡:你有什么事?
高镇川:我想找守关老人讨要一棵老山参。
老者态度倨傲:又一个来打人参主意的。
高镇川:你这是哪里话?在我之前还有人来过吗,我讨山参可是为了治病救人?
老人吐了一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就像干瘪萎缩的橘子皮。
用蒲扇不紧不慢地扇火。
老者:来求人参的哪个不说得天花乱坠,有的说老爹生病、有的讲八十岁老娘快死了,撂在炕上,就指着一口人参汤吊气?结果呢……
高镇川:结果怎样?
老者:还不都是骗子,说得好听,千万可怜,得了人参转手就拿去换钱。
高镇川不信:世间还有这等人吗?
老者:犯不上装模作样,就像你有多干净似的?老夫活了七十岁,别的不敢说,好坏人打跟前过,不用吱声,一眼瞅上去就能断个善恶贤愚——
高镇川气乐了:那你来看,站在你面前的,我,究竟是个骗子还是好人?
老人扇火:这我还不能肯定。
高镇川:就是,既然你不能分辨好坏,又焉知我的用意不是出自真心?假若真的治病救人,你一再拖延,岂不误事?
老人丢下蒲扇,拿过两个黑乌乌的茶碗,提壶倒水。
老者:我说不过你,也不和你多废话,赶紧出去,该干嘛干嘛。至于人参,你干脆不用想,连半根都没有。
高镇川:我给你钱还不行吗?你说,得多少钱?
老者(轻蔑一笑):刚才我还以为你不是坏人,这不三说两说,就露出了本相?钱算什么?你有钱,爱上哪儿买上哪买去。前几天,有两个日本人拿来五千块大洋,要我的人参,我都没搭理他!
高镇川:我和那些人不一样。
老者:我看你和他们是一路货色。
高镇川叹了口气,也懒得去回驳老人。
守关老人倒了茶,两手端着,大声召唤那个横在床上睡觉的汉子。
老者:大侄子,起来,你都睡了一天,黑白不分。也该醒醒了,起来陪我喝碗茶。
床上那人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伸动手脚,慢慢地坐起身。
抬手揉着眼睛。
睡觉之人:正在做好梦,就被你老叫醒了。
老人开玩笑:做梦娶媳妇儿了不是?
睡觉之人:哪呀,梦里正跟一个日本武士打擂比武,我赢了,把他踢到台下。得到一把天皇颁奖的倭刀。
打量了一眼高镇川。
睡觉之人:这谁呀,瞅着有点面熟?大爷,你这里可是成年到辈子见不着外人?
老人将茶碗放在木桌上。
哼了一声。
老者:能是谁?一个又想打我人参主意的坏小子。
高镇川楞了下,也抬眼望去,却见床上那人一部络腮胡子,豹头环眼,厚嘴唇,两只圆眼转动之间熠熠发亮。
高镇川:是你,你是那个好汉……
床上那人也认出了他。
睡觉之人:你不就是那个打抱不平、和日本小子动手的人吗,奇哉怪也,想不到咱俩会在这儿见面?
床上呼呼大睡的人正是那天高镇川在古镇与小野发生冲突、警察署出面干涉、偏袒日本人,而仗义出手相助的那个黑袍壮汉!
高镇川一抱拳:这位仁兄,我是高镇川。
那人朗声一笑,跳下床。
抱拳行礼。
睡觉之人:既然有缘再次会面,兄弟,我也不瞒你,在下便是啸聚八角镇的绿林人物,自治军首领,青山狼范希久——
3—23 长城烽火台 夜 外
高镇川与范希久两人各携了一小坛酒,一路攀登向上,来到烽火台。
伫立遥望,远山奔涌,四野寂静。
夜色漆黑。
范希久抬起腿,用脚踏在城堞上,咕噜咕噜饮了两大口酒,披襟当风,好不爽快。
范希久:望峰息心,有酒便醉,痛快!
高镇川:范兄,很冒昧——我有一句话,揣在心里很久了,不知当问不当问?
范希久回过头:高兄请讲。
高镇川:像你这样的英雄人物,能文能武,敢作敢当,在社会上应该风生水起,为何流落于绿林?
范希久目光一闪:高兄敢是瞧不起绿林中人?
高镇川也喝了口酒:不敢,我确实没那个意思。不知为何,当日古镇与你一见,即有惺惺相惜之感。只是可惜了范兄这样一个人才……
范希久:什么英雄、人才,范某俱不敢当。哈哈,我能掂量出自己几斤几两?青山狼范希久,说得好听点、算是个江湖之人,说难听的,不就是世人所不齿的土匪吗?
高镇川忽觉失言,面皮有些发涨。
范希久:我说得不对吗?
高镇川:看来是我低估了范兄,出言无状,希请见谅。
范希久呵呵一笑:怎么说都无所谓,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绑票勒索、收取捐税的匪人?
高镇川:你还在生气?
范希久:我为何要生气,我就是我,随便别人怎么看,那都没有关系。
高镇川也笑了:你倒看得开。
范希久:看得开如何,看不开又怎样?我觉得做人还是要本色。
走过来,扬起手中的酒坛,与高镇川碰了下,仰头痛饮。
范希久:高兄最近在哪儿高就?
高镇川也喝了一大口,觉着肚子火热。
高镇川:辽宁迫击炮厂。
范希久:具体做什么?
高镇川:研制汽车。
范希久:实业救国,高兄,你这才叫不折不扣的人才。
高镇川:惭愧。
范希久挥手,用大拳头往城墙上一捶。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