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45234
成片时长:每集约50分钟
阅读:1905
发表:2023/2/4 修改:2024/8/9
30集 主旋律,爱情,军事 电视剧剧本
《江山儿女》第25-27集
1-3
…
22-24
25-27
28-30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江中波涛汹涌,滚滚向前。江心一艘炮艇劈波斩浪溯江而上。
王思远举起望远镜向前察看,旁边立着宋佳文。几名警卫员端着冲锋枪立在四周。
望远镜里,南岸的国军正在构筑工事。
周尚浩:(匆匆赶来,责怪地)哎呀王军长,怎么又跑到江堤上来了,没看见江心的敌炮舰吗?
王思远:(将望远镜递过去)政委你看,南岸的国军正在抢修江防工事呢。
周尚浩:(接过望远镜看了一会,然后取下)得建议抓紧过江呐,等他们的工事修好了,汛期也来了,那时我们渡江的损失会很大呀。
王思远:目前国军残部不足一百五十万,包括太原的七万多晋军、西北的青马和新疆的陶峙岳十七万部队。长江以南的国军不多,要一鼓作气打过江去才行。
宋佳文:北平正在和谈。谈成了,我们就扛着枪过江;谈崩了,我们就开着枪过江。大政由中央定。我们能过黄河,也就能过长江。
王思远:蒋介石在位时,白崇禧呼吁老蒋向我党求和;李宗仁上台了,他主张利用长江天堑及海空军优势与我抗衡,企图划江而治。
周尚浩:一厢情愿。
宋佳文:据说我们一直在争取他,他却翘起尾巴来了。
王思远:桂系的资本不大,白崇禧手下的兵多半是蒋系。与蒋介石斗,桂系还有一点资本,与我们掰手腕,二十多万桂军必成齑粉。
11、周县县委,内、日
秦碧君:(吃惊地)什么,碰上土匪了?哎呀,为了我的婚事,你们两个干嘛冒险啊。
胡瑶仙:(坐在椅子上)林正春畏首畏尾,过去执行命令不坚决,他也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呀,不过现在改了嘛,要不老王能把你介绍给他?
荷花:秦县长,我姐夫看中的人能力不会差到那里。如果你磨磨蹭蹭,可别怪本公主委身林师长了。
秦碧君:你怎么与胡县长唱起双簧来了。你委身林师长,几岁了?
荷花:甭管几岁,我姐夫看中的人不会错,你就说同不同意吧。
秦碧君:好好好,同意。行了吧。
荷花:这还差不多。
12、南岸江堤,日
敌参谋长:(穿中校军服,举起望远镜向北岸察看)团长快看,北岸大堤上三人拿着望远镜,向我们这边观察呢。
敌团长:(着上校军服,举起望远镜)旁边的卫兵端的是冲锋枪,应是共军的大官。我们正面是共军哪支队伍?
敌参谋长:是共军王思远部,该军三个师,近四万人。
敌团长:这么说共军在我们的正面部署了一个军的庞大兵力。
敌参谋长:要不要通知榴弹炮团打几炮?
敌团长:北平在和谈,打掉了他们,谈判破裂的责任就会由风雨飘摇的南京政府承担。现在枯水时节,江面最窄处不到三公里,如果共军大举渡江,问题就严重了。
敌参谋长:团长,哪里还有南京政府?行政院、立法院、国防部都迁广州了,南京只剩下看门的桂系老头李宗仁。
敌团长:非常之时,就别节外生枝了。
13、北岸江堤,日
王思远:应立派一个营过江侦察,摸清对岸荻、繁昌一线敌情,尤其是敌炮阵位置。发起渡江时首毁其炮阵,减少敌炮火对江面的阻拦封锁。
程能宽:(匆匆赶来,大声地)军长,军长……
周尚浩:程参谋长赶来,一定有大事。
程能宽来到大堤上。
周尚浩:出了什么事?
程能宽:军机大事没有,有个人要见军长。
周尚浩:什么人?
程能宽:平陆县县长。
周尚浩:一定是带林师长的准夫人来了,快回去。
14、长江南岸江堤,日
敌团长:(取下望远镜)别看了,他们离开了。
敌参谋长:(懊丧地)几条大鱼溜了。我敢肯定那里面有王思远。
敌团长:哪又怎样?你打几发炮弹过去,共军百万大军顷刻就会打过江。你不怕死不要紧,可手下还有一千五百多号弟兄哪。
敌参谋长:国民政府是不会在和谈协定上签字的,共军晚早都要打过来。
敌团长:参谋长,求和是按照美国洋爹的旨意,由李代总统为首的南京政府向共方提出来的。
敌参谋长:蒋介石还是国民党的总裁,他剿共二十多年,抗战时期忙里偷闲也剿了几次,他是绝不会向共党俯首称臣的。如今成立了十四个编练司令部,准备扩军五百万。李宗仁是代总统。政府需要他为摇摇欲坠的国府多争取一点时日。如果蒋总裁不同意政府与共党达成的和平协定,北平和谈产生的协定是不可能生效的。
敌团长:我吩咐士兵在江里钓了两条鱼,走,吃饭去。
15、渔村,军部,内、日
胡瑶仙端着杯在喝茶。
王思远(画外音):瑶仙。
胡瑶仙放下杯子站起来。
王思远:(匆匆进来)瑶仙。
胡瑶仙:(高兴地)思远。
周尚浩、宋佳文和警卫员跟了进来。
胡瑶仙:周政委、宋副参谋长,我到这儿只有程参谋长在,你们三个去了哪儿?
宋佳文:我们去江堤上观察南岸的敌情。
周尚浩:我去交代一下伙房。(看了看宋佳文,两人退出)
胡瑶仙:这次支前民工较多,路程也远,我与秦碧君亲自带本县的支前队来,现在任务已完成,你要快刀斩乱麻,让林师长与秦碧君尽早完婚。
王思远:人呢?
胡瑶仙:与荷花刚出去。
王思远:好。
胡瑶仙:开始她不同意,我与荷花去了一趟周县。在凤鸣山哑口还碰上了十四个国民党散兵,为首的是廖汉斌师的那个政训处长,被我与荷花收拾了。
王思远:(惊疑地)封处长?
胡瑶仙:荷花出入总带一支匣子枪、一支冲锋枪,那天刚好派上了用场。
王思远:没事就好。
胡瑶仙:傅作义起义后,国民党的四个大的战略集团被我军歼灭了三个。蒋介石下野了,李宗仁举起了和平的旗帜,可我感觉他们像在拖延时间。
王思远:我们也是这么研判的。有一点可以肯定,凡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他们也休想。
胡瑶仙:近期有什么计划?
王思远:我们将派一个营偷渡过江,侦察对岸国军的布防情况。若谈判破裂,就打过江去。
16、村街,内、日
村子很大,街上狗走鸡行,战士很多。秦碧君与荷花走马观花地走着。
丁玲:(迎面走来,看了荷花,大声地)荷花!
荷花:(惊喜地)丁玲姐,你怎么在这?
丁玲:我怎么在这,问姐夫呀。
丁玲:(看了看秦碧君)荷花,她是谁?
秦碧君:我是秦碧君。
丁玲:(惊讶地)你就是秦县长呀,你与林师长的事,是我发报给小姐的。
秦碧君:你们怎么对胡县长都叫姐?
丁玲:抗战时我被派到兖州梅花布坊情报站,成了梅花掌柜的伙计,店里的伙计都对她叫小姐或姐。
秦碧君:这样啊。她同意你们这样叫吗?
荷花:习惯了,都不想改。
17、渔村,军部
A、外、日
丁玲、荷花、秦碧君三人向军部走来。
荷花:(大声地)姐、姐夫,我们回来啦。
B、内、日
丁玲:秦县长、荷花妹,我值班去了。
秦碧君:去吧。
王思远:你们去了哪?
秦碧君:报告王军长,我们在村中逛了逛。
王思远:前边不远便是长江,这一带肯定有许多国民党特务,无事最好不要出去。
荷花:(拍了拍匣子枪)我带了枪防身。
王思远:哪也不行。还有说话声音低一点,这里是军部,不是淮海前线,你弄个高音喇叭来,不行。
荷花:我知道了。
王思远:秦县长,这里是前线,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刚才我通知了林师长,待会他来接你。
秦碧君:(吃惊地)我就这样把自己给嫁啦?
王思远:要不我让军乐队来给你们吹一曲?
秦碧君:得得得,自认倒霉吧。一师师部距这里多远?
王思远:在前边的小村庄,不到一里。
C、村街、日
林正春与警卫员大步走来。
警卫员:师长,我们来接谁呀。
林正春:(看了看警卫员)一个女同志。
警卫员:接个女同志需要你亲自来啊。
林正春:我的老婆,不来行吗?
警卫员:(惊讶地)啊,你有老婆啦?
林正春:废话。
D、内、日
王思远、胡瑶仙、秦碧君、荷花站在一起。
林正春:(从外面进来,立正敬礼)军长好,嫂子好,秦县长好,荷花小妹好。
胡瑶仙:林师长,人我给你带来了,三天后必须还我。
林正春:(惊愕地)三天?
胡瑶仙:人无头不走,鸟无翅不飞。周县那边还有一大摊事呢。
王思远举起望远镜向前察看,旁边立着宋佳文。几名警卫员端着冲锋枪立在四周。
望远镜里,南岸的国军正在构筑工事。
周尚浩:(匆匆赶来,责怪地)哎呀王军长,怎么又跑到江堤上来了,没看见江心的敌炮舰吗?
王思远:(将望远镜递过去)政委你看,南岸的国军正在抢修江防工事呢。
周尚浩:(接过望远镜看了一会,然后取下)得建议抓紧过江呐,等他们的工事修好了,汛期也来了,那时我们渡江的损失会很大呀。
王思远:目前国军残部不足一百五十万,包括太原的七万多晋军、西北的青马和新疆的陶峙岳十七万部队。长江以南的国军不多,要一鼓作气打过江去才行。
宋佳文:北平正在和谈。谈成了,我们就扛着枪过江;谈崩了,我们就开着枪过江。大政由中央定。我们能过黄河,也就能过长江。
王思远:蒋介石在位时,白崇禧呼吁老蒋向我党求和;李宗仁上台了,他主张利用长江天堑及海空军优势与我抗衡,企图划江而治。
周尚浩:一厢情愿。
宋佳文:据说我们一直在争取他,他却翘起尾巴来了。
王思远:桂系的资本不大,白崇禧手下的兵多半是蒋系。与蒋介石斗,桂系还有一点资本,与我们掰手腕,二十多万桂军必成齑粉。
11、周县县委,内、日
秦碧君:(吃惊地)什么,碰上土匪了?哎呀,为了我的婚事,你们两个干嘛冒险啊。
胡瑶仙:(坐在椅子上)林正春畏首畏尾,过去执行命令不坚决,他也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呀,不过现在改了嘛,要不老王能把你介绍给他?
荷花:秦县长,我姐夫看中的人能力不会差到那里。如果你磨磨蹭蹭,可别怪本公主委身林师长了。
秦碧君:你怎么与胡县长唱起双簧来了。你委身林师长,几岁了?
荷花:甭管几岁,我姐夫看中的人不会错,你就说同不同意吧。
秦碧君:好好好,同意。行了吧。
荷花:这还差不多。
12、南岸江堤,日
敌参谋长:(穿中校军服,举起望远镜向北岸察看)团长快看,北岸大堤上三人拿着望远镜,向我们这边观察呢。
敌团长:(着上校军服,举起望远镜)旁边的卫兵端的是冲锋枪,应是共军的大官。我们正面是共军哪支队伍?
敌参谋长:是共军王思远部,该军三个师,近四万人。
敌团长:这么说共军在我们的正面部署了一个军的庞大兵力。
敌参谋长:要不要通知榴弹炮团打几炮?
敌团长:北平在和谈,打掉了他们,谈判破裂的责任就会由风雨飘摇的南京政府承担。现在枯水时节,江面最窄处不到三公里,如果共军大举渡江,问题就严重了。
敌参谋长:团长,哪里还有南京政府?行政院、立法院、国防部都迁广州了,南京只剩下看门的桂系老头李宗仁。
敌团长:非常之时,就别节外生枝了。
13、北岸江堤,日
王思远:应立派一个营过江侦察,摸清对岸荻、繁昌一线敌情,尤其是敌炮阵位置。发起渡江时首毁其炮阵,减少敌炮火对江面的阻拦封锁。
程能宽:(匆匆赶来,大声地)军长,军长……
周尚浩:程参谋长赶来,一定有大事。
程能宽来到大堤上。
周尚浩:出了什么事?
程能宽:军机大事没有,有个人要见军长。
周尚浩:什么人?
程能宽:平陆县县长。
周尚浩:一定是带林师长的准夫人来了,快回去。
14、长江南岸江堤,日
敌团长:(取下望远镜)别看了,他们离开了。
敌参谋长:(懊丧地)几条大鱼溜了。我敢肯定那里面有王思远。
敌团长:哪又怎样?你打几发炮弹过去,共军百万大军顷刻就会打过江。你不怕死不要紧,可手下还有一千五百多号弟兄哪。
敌参谋长:国民政府是不会在和谈协定上签字的,共军晚早都要打过来。
敌团长:参谋长,求和是按照美国洋爹的旨意,由李代总统为首的南京政府向共方提出来的。
敌参谋长:蒋介石还是国民党的总裁,他剿共二十多年,抗战时期忙里偷闲也剿了几次,他是绝不会向共党俯首称臣的。如今成立了十四个编练司令部,准备扩军五百万。李宗仁是代总统。政府需要他为摇摇欲坠的国府多争取一点时日。如果蒋总裁不同意政府与共党达成的和平协定,北平和谈产生的协定是不可能生效的。
敌团长:我吩咐士兵在江里钓了两条鱼,走,吃饭去。
15、渔村,军部,内、日
胡瑶仙端着杯在喝茶。
王思远(画外音):瑶仙。
胡瑶仙放下杯子站起来。
王思远:(匆匆进来)瑶仙。
胡瑶仙:(高兴地)思远。
周尚浩、宋佳文和警卫员跟了进来。
胡瑶仙:周政委、宋副参谋长,我到这儿只有程参谋长在,你们三个去了哪儿?
宋佳文:我们去江堤上观察南岸的敌情。
周尚浩:我去交代一下伙房。(看了看宋佳文,两人退出)
胡瑶仙:这次支前民工较多,路程也远,我与秦碧君亲自带本县的支前队来,现在任务已完成,你要快刀斩乱麻,让林师长与秦碧君尽早完婚。
王思远:人呢?
胡瑶仙:与荷花刚出去。
王思远:好。
胡瑶仙:开始她不同意,我与荷花去了一趟周县。在凤鸣山哑口还碰上了十四个国民党散兵,为首的是廖汉斌师的那个政训处长,被我与荷花收拾了。
王思远:(惊疑地)封处长?
胡瑶仙:荷花出入总带一支匣子枪、一支冲锋枪,那天刚好派上了用场。
王思远:没事就好。
胡瑶仙:傅作义起义后,国民党的四个大的战略集团被我军歼灭了三个。蒋介石下野了,李宗仁举起了和平的旗帜,可我感觉他们像在拖延时间。
王思远:我们也是这么研判的。有一点可以肯定,凡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他们也休想。
胡瑶仙:近期有什么计划?
王思远:我们将派一个营偷渡过江,侦察对岸国军的布防情况。若谈判破裂,就打过江去。
16、村街,内、日
村子很大,街上狗走鸡行,战士很多。秦碧君与荷花走马观花地走着。
丁玲:(迎面走来,看了荷花,大声地)荷花!
荷花:(惊喜地)丁玲姐,你怎么在这?
丁玲:我怎么在这,问姐夫呀。
丁玲:(看了看秦碧君)荷花,她是谁?
秦碧君:我是秦碧君。
丁玲:(惊讶地)你就是秦县长呀,你与林师长的事,是我发报给小姐的。
秦碧君:你们怎么对胡县长都叫姐?
丁玲:抗战时我被派到兖州梅花布坊情报站,成了梅花掌柜的伙计,店里的伙计都对她叫小姐或姐。
秦碧君:这样啊。她同意你们这样叫吗?
荷花:习惯了,都不想改。
17、渔村,军部
A、外、日
丁玲、荷花、秦碧君三人向军部走来。
荷花:(大声地)姐、姐夫,我们回来啦。
B、内、日
丁玲:秦县长、荷花妹,我值班去了。
秦碧君:去吧。
王思远:你们去了哪?
秦碧君:报告王军长,我们在村中逛了逛。
王思远:前边不远便是长江,这一带肯定有许多国民党特务,无事最好不要出去。
荷花:(拍了拍匣子枪)我带了枪防身。
王思远:哪也不行。还有说话声音低一点,这里是军部,不是淮海前线,你弄个高音喇叭来,不行。
荷花:我知道了。
王思远:秦县长,这里是前线,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刚才我通知了林师长,待会他来接你。
秦碧君:(吃惊地)我就这样把自己给嫁啦?
王思远:要不我让军乐队来给你们吹一曲?
秦碧君:得得得,自认倒霉吧。一师师部距这里多远?
王思远:在前边的小村庄,不到一里。
C、村街、日
林正春与警卫员大步走来。
警卫员:师长,我们来接谁呀。
林正春:(看了看警卫员)一个女同志。
警卫员:接个女同志需要你亲自来啊。
林正春:我的老婆,不来行吗?
警卫员:(惊讶地)啊,你有老婆啦?
林正春:废话。
D、内、日
王思远、胡瑶仙、秦碧君、荷花站在一起。
林正春:(从外面进来,立正敬礼)军长好,嫂子好,秦县长好,荷花小妹好。
胡瑶仙:林师长,人我给你带来了,三天后必须还我。
林正春:(惊愕地)三天?
胡瑶仙:人无头不走,鸟无翅不飞。周县那边还有一大摊事呢。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