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4259
成片时长:约47分钟
阅读:15569
发表:2012/3/18
20集 主旋律,犯罪 电视剧剧本
《送你一束沙枣花》第3集
1
2
3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万国忠冷冷地说:你赶快回去,好好做做战士们的工作。不准和当地老乡发生任何矛盾。叫指导员好好给战士们上一堂执行民族政策,搞好民族团结的课。
王春歌答应一声,朝门外走。
万国忠叫住他:等一等。
王春歌又转过身来,很不情愿地看着万国忠。
万国忠瞪着王春歌:怎么?当了生产建设兵,敬礼都忘了吗?
王春歌嘻嘻一笑,轻飘飘地向万国忠敬了个礼,体态夸张地向后转,开步走。
10 伊犁河边 麦地里 白天
七月骄阳似火,一块麦地里王春歌带领战士们正挥镰收割成熟的麦子。熊正德弯腰割麦走在全连的前面。他抬起头来向后看了看,离他最近的一个战士也在十米以外。他擦了把汗,笑着向王春歌走来。
熊正德说:连长,你歇会吧,我们开荒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真叫人高兴啊。
王春歌看了一眼正热火朝天割麦的战士们说:行,叫同志们都休息一下吧。
熊正德大喊:休息了,休息了——并掏出哨子吹了两声。
听到哨音,有的战士坐下来休息,有的还在不停地干。
王春歌对熊正德说:你估摸这一亩地能打多少斤?
熊正德不加思索地说:可能有四百多斤吧。
王春歌说:就是再少点,今年打的粮食也够连队吃两年的了。我们赤手空拳就打了一个漂亮的开垦伊犁河畔的前哨战。
这时,忽然从河边方向传来两声枪响。并听到猪嚎的声音。王春歌顿感意外地对熊正德说:你带几个战士赶快到那边去看看。
熊正德立即招呼几个战士向伊犁河边跑去。
11 伊犁河边 玉米地 白天
青青的玉米棵子已有半人高了,一头白猪腿部受了伤正嚎叫着躺在玉米地旁。刘传仁煽动几名老乡,抓住一名解放军战士要往村里带。
熊正德和几名带着武器的战士快步跑过来。
一位老乡用生硬的汉话说:“你们汉人不买都(维语坏的意思)怎么能把它赶到我们的地里放牧。”其它老乡也附和着叫起来,“太不懂规矩了,我们要把他送到区政府去,看有没有人能管管你们。”
刘传仁不停地叫嚷着:把他带走,这是活证据。
熊正德走上前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个战士挣脱了老乡的纠缠,跑过来对熊正德说:排长,我们炊事班养的两头猪不知怎么跑出圈了。跑到了老乡的玉米地里。我发现后刚赶回去一头,还没来得及赶这头,腿就叫谁用猎枪打伤了。现在躺在地上动不了啦。
一位领头的老乡走上前对熊正德道:你们把猪放出来吃青,这是解放军该做的吗?我们抓他不是要把他怎么样,就是把他作为证据,到区里县上告你们。
众人纷纷道:“真主保佑,再不要发生这样的事。”“猪吃了我们的庄稼,你们要赔偿的。”
刘传仁嚷道:他们是一伙的,不会替咱们老百姓说话。
面对闹哄哄的群众。熊正德大声道:“老乡们,对不起了,我在这儿向你们道歉。”他恭敬地给老乡们敬了个礼,接着又说,“出这样的事,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这是误会,我们的战士绝不会有意把猪赶到田里去吃青。可能是猪圈的门没关好造成的。损失的庄稼我们一定按价赔偿。请老乡们放心,我们不会再不发生这样的事,我向老乡们保证。”
熊正德转身对几个战士说:把你们身上的钱都掏出来,来赔偿老乡的损失。
几个战士都从口袋里掏钱,交到熊正德手里。熊正德数了数拿着钱向领头的那个老乡走去。
经他这么一做,不少老乡不情愿地离去。而刘传仁还在嚷着:解放军无法无天,破坏民族风俗,我们要到县上州上告你们!
12 伊犁河边 连部驻地 黄昏
连队文教和一个战士站在连部门口,门外挤满了怒气冲冲闹事的老乡。刘传仁混在群众中进行煽动。
王春歌急忙跑来,从人群中挤了进去。文教像见到了救星:连长,你快来吧,我招架不住了。
王春歌向老乡大声喊道:乡亲们,大家有话好好说。
“把那个放猪的兵交出来。”
“你们种我们的地,还破坏我们的风俗!”
“你们把猪放到玉米地里吃青,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不交出那个放猪的兵,我们就不走!”
一张张说话的嘴……
王春歌的脸……
说话的嘴……
他的脸……
熊正德带领战士们跑来把老乡包围起来。刘传仁在群众中大叫:解放军要向我们开枪了,要打死我们啦。
群众骚动。王春歌气愤地对熊正德喊道:胡闹!谁叫你集合队伍的?赶快叫同志们解散。
战士们撤退。王春歌对骚动的老乡喊道:乡亲们,你们误会了,解放军和你们是一家人。我们尊重你们的民族习俗,绝不会有意把猪放出去吃青的。大家不要被人利用,破坏军民关系。我在这里给大家道歉,损坏的庄稼我们赔偿……他向老乡敬了个军礼,又脱帽深鞠一躬。
这时,吐达洪和几个村干部骑马跑来。王春歌迎上前去和吐达洪握手。
吐达洪对众人道:现在正是夏收大忙时节,大家赶快回去,有什么问题,请相信我们,一定会把问题解决好。
村干部们在劝说老乡回去。三三两两的老乡开始离开营房。刘传仁和身边的人嘀嘀咕咕说着什么,走在人群中。
13 伊宁市 州人民政府大门口 早上
上班的干部陆续走进大门,刘传仁和几个老乡走向门卫,出示写好的信。
刘传仁对门卫讲:我们是从伊犁河边惠远来的,到州上告解放军抢占我们的土地,放猪到我们地里吃青。
门卫指着办公楼:群众来访在一楼103 室,可你们只能进去两个人。
刘传仁和老乡商量后和一个中年维族人走进大门,其它人退在大门一边等候。
14 新原12团 渠边 白天
水渠里流着清清的水,渠边的胡杨树吐出新绿,渠旁边是一个条田的麦地。渠道的闸口上堆积着肥料。地里十几名穿着军装的女人在施肥。孙秀珍呆坐在闸口上。
孙秀珍望着流动的渠水,渠水化为王大娘身影,小莲的身子,又化成她和王春歌成亲的场面。她叹气,又自言自语地说:王春歌你究竟是死是活,你在哪里?她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了。
15 伊宁市 州人民政府门口 白天
刘传仁和一个中年维族人笑着走出大门,临出门刘传仁东张西望向院内扫视。几个在门口等待的老乡迎了上去。
刘传仁笑着对众人说:我们告赢了,州上的干部说,我们的地要让解放军退还给我们,还说要调查他们违反民族政策的事,向他们的上级部门反映。
中年维族人说道:州上说他们抢占土地是错误的,不管他们在我们的地上开了多少荒,也要还给我们。
众人欢笑着离开大门,向大街走去。
16 12团 孙秀珍的家 夜
桌子上放着吃饭后未收拾的碗筷、菜盘。李道华坐在灯下看材料。孙秀珍走来收拾碗筷。她走进灶台间洗刷碗筷。
孙秀珍边干活边问:我让你打听王春歌的消息, 你到底打听到了没有?也不见你的回话。
李道华装着没听见,继续看他的材料。
孙秀珍走到他跟前,生气地问:你听到没有?
李道华皮笑肉不笑地:你说什么啊?
孙秀珍:你打听到王春歌的消息没有?
李道华:王春歌对你这么重要吗?
孙秀珍:当然重要,我给你说过的,他是我在家乡结了婚的男人。
李道华:可你并没有和他同居过,婚姻这件事,要有缘有分,强求不得。你现在是我的女人,这是组织上定的,你别老想着什么狗铁柱王春歌。
孙秀珍生气地:当初你是怎么讲的,你说找着王春歌你就离开我,现在怎么一下子就变卦了,你说话还算不算数?
李道华冷笑:你想人家,人家未必就想你。再说,你现在又不是黄花闺女。
孙秀珍转身向内室走去。
孙秀珍躺在内室的床上。
孙秀珍拉过枕巾蒙住了脸。
李道华走进内室,站在孙秀珍面前,嬉皮笑脸地:秀珍……我……我对你是真心的。说完,他掀起被子在孙秀珍身上狂吻着。然后他突然站起来,揭开了枕巾,看到孙秀珍满脸的泪水。
李道华转身走了,睡到外间的一张柳条编的抬把上。
17 惠远城 团部驻地 白天
三间相通的屋内坐满了排以上干部,朱政委、万国忠等团领导坐在台上。
万国忠手扶着桌子讲道:同志们,我团响应毛主席屯垦戍边的伟大号召,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就冒着严寒投入战斗,整个伊犁河谷红旗招展。不少战士累垮了,病倒了,仍坚持工作。挖冻土,钢钎打弯了,镐把震断了,钢锹卷刃了,双手打泡了,没有人叫苦叫累。战士们编顺口溜自励:半月不吃油,干劲照样有;一月不吃菜,豪情依旧在。在向荒原进军的战斗中,英雄辈出,捷报频传,涌现出一批创日挖地4 亩奇迹的特等功臣。他们是张福成、牛学义、熊正德、刘要高……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万国忠接着讲道:全团指战员苦战一个月开荒25000 亩。播种一万多亩,收获粮食69.8 万斤,油料2.35 万斤,除实现粮菜自给外,还支援了地方政府部分粮食。
台下又响起一片掌声。
朱政委看了一眼大家,站起来讲道:同志们,为了使部队能够顺利地执行垦荒任务,我们师和绥定县划分了界线,根据协议,我们已开垦的土地,有4000 多亩要无偿地划给老乡。划给老乡最多的地在一营一连。除划拨土地外,我们团部也将搬出惠远城,迁到三营驻地。从现在起,我们就着手建设新团部……
众人闻言都有些意外。
有人不悦地说:“早知道要划给老乡还不如不开荒呢。”“我们流血流汗竟白白送给人家了。”
有人小声道:我们尽干些出力不讨好的事呢。
朱政委眼睛看着王春歌,王春歌满脸不快。
朱政委止住众人,接着说:同志们,不要忘了我们是人民军队,我们要无条件地执行上级命令。此外,我们要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据反映有的连队饲养的猪跑到老乡的地里吃青,这是严重违反民族政策的事,今后一定要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
万国忠望着王春歌说:散会后,一连的干部留下来。
王春歌和熊正德等人闻言一怔,相互看看。
18 惠远城 团部驻地 白天
万国忠居所的外间,万国忠正召集一连的干部开小会。王春歌和万国忠隔着一张方桌,王春歌拿着本子准备记录。
万国忠问:把你们连的大部分土地划给老乡,你们怎么想啊?
王春歌道:思想一时想不通,白白干了一个春天。
万国忠道:一时想不通可以理解,慢慢去想,但一定要执行,这是师里的命令。你们连在这次开荒战斗中成绩突出,你们干得很好。干部也都以身作则,在全团起了带头作用。
王春歌抬头看了万国忠一眼。没吭声又低下了头。
万国忠对着王春歌:王连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连最近连续和当地老乡发生冲突,这说明你们在军民团结执行民族政策上有问题。
熊正德挠挠头:和老乡发生冲突的问题根本不怪我们。
万国忠沉着脸说:小熊,你这个小伙子,就是不善于自我批评,倒是经常自我表扬。
熊正德道:团长,你批评的对,我这人口无遮拦,经常自我批评也没有用。
万国忠不悦地说:那就要好好学习加强思想修养。
万国忠对王春歌说:这就是你带的兵,很象你吗?光拼命干工作不行,要加强思想修养。
王春歌笑着说:团长你批评的对。
万国忠道:过去战争时期,每天打仗行军,打一仗走一个地方,只要有不怕死的精神,勇敢杀敌就是好同志,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要长期在这儿住下去,不搞好军民团结,不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我们就会犯大的错误。特别是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搞好民族团结比完成生产任务还重要。我们不能与民争地、争水。如果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将无立足之地。你们知道吗?
众人认真地听着、记着。
万国忠喝了口水:你们还记得吧,1949年冬,我们先头部队到达南疆后,接着又投入了剿匪战斗。后进疆的家属队在从乌鲁木齐到库车的路上,遭遇了叛匪的袭击。一位首长的爱人和她的女儿,被叛匪追杀。首长爱人被枪击中,昏倒在地里。虽被好心的少数民族大妈救助,躲过了敌人的枪杀。但因失血过多而牺牲。牺牲前她拉着女儿的手说,记住,一辈子也不要忘了少数民族的恩情。他的女儿至今还在少数民族家抚养着。
众人望着万国忠,都沉思不语。
王春歌答应一声,朝门外走。
万国忠叫住他:等一等。
王春歌又转过身来,很不情愿地看着万国忠。
万国忠瞪着王春歌:怎么?当了生产建设兵,敬礼都忘了吗?
王春歌嘻嘻一笑,轻飘飘地向万国忠敬了个礼,体态夸张地向后转,开步走。
10 伊犁河边 麦地里 白天
七月骄阳似火,一块麦地里王春歌带领战士们正挥镰收割成熟的麦子。熊正德弯腰割麦走在全连的前面。他抬起头来向后看了看,离他最近的一个战士也在十米以外。他擦了把汗,笑着向王春歌走来。
熊正德说:连长,你歇会吧,我们开荒第一年就获得了丰收,真叫人高兴啊。
王春歌看了一眼正热火朝天割麦的战士们说:行,叫同志们都休息一下吧。
熊正德大喊:休息了,休息了——并掏出哨子吹了两声。
听到哨音,有的战士坐下来休息,有的还在不停地干。
王春歌对熊正德说:你估摸这一亩地能打多少斤?
熊正德不加思索地说:可能有四百多斤吧。
王春歌说:就是再少点,今年打的粮食也够连队吃两年的了。我们赤手空拳就打了一个漂亮的开垦伊犁河畔的前哨战。
这时,忽然从河边方向传来两声枪响。并听到猪嚎的声音。王春歌顿感意外地对熊正德说:你带几个战士赶快到那边去看看。
熊正德立即招呼几个战士向伊犁河边跑去。
11 伊犁河边 玉米地 白天
青青的玉米棵子已有半人高了,一头白猪腿部受了伤正嚎叫着躺在玉米地旁。刘传仁煽动几名老乡,抓住一名解放军战士要往村里带。
熊正德和几名带着武器的战士快步跑过来。
一位老乡用生硬的汉话说:“你们汉人不买都(维语坏的意思)怎么能把它赶到我们的地里放牧。”其它老乡也附和着叫起来,“太不懂规矩了,我们要把他送到区政府去,看有没有人能管管你们。”
刘传仁不停地叫嚷着:把他带走,这是活证据。
熊正德走上前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个战士挣脱了老乡的纠缠,跑过来对熊正德说:排长,我们炊事班养的两头猪不知怎么跑出圈了。跑到了老乡的玉米地里。我发现后刚赶回去一头,还没来得及赶这头,腿就叫谁用猎枪打伤了。现在躺在地上动不了啦。
一位领头的老乡走上前对熊正德道:你们把猪放出来吃青,这是解放军该做的吗?我们抓他不是要把他怎么样,就是把他作为证据,到区里县上告你们。
众人纷纷道:“真主保佑,再不要发生这样的事。”“猪吃了我们的庄稼,你们要赔偿的。”
刘传仁嚷道:他们是一伙的,不会替咱们老百姓说话。
面对闹哄哄的群众。熊正德大声道:“老乡们,对不起了,我在这儿向你们道歉。”他恭敬地给老乡们敬了个礼,接着又说,“出这样的事,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这是误会,我们的战士绝不会有意把猪赶到田里去吃青。可能是猪圈的门没关好造成的。损失的庄稼我们一定按价赔偿。请老乡们放心,我们不会再不发生这样的事,我向老乡们保证。”
熊正德转身对几个战士说:把你们身上的钱都掏出来,来赔偿老乡的损失。
几个战士都从口袋里掏钱,交到熊正德手里。熊正德数了数拿着钱向领头的那个老乡走去。
经他这么一做,不少老乡不情愿地离去。而刘传仁还在嚷着:解放军无法无天,破坏民族风俗,我们要到县上州上告你们!
12 伊犁河边 连部驻地 黄昏
连队文教和一个战士站在连部门口,门外挤满了怒气冲冲闹事的老乡。刘传仁混在群众中进行煽动。
王春歌急忙跑来,从人群中挤了进去。文教像见到了救星:连长,你快来吧,我招架不住了。
王春歌向老乡大声喊道:乡亲们,大家有话好好说。
“把那个放猪的兵交出来。”
“你们种我们的地,还破坏我们的风俗!”
“你们把猪放到玉米地里吃青,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不交出那个放猪的兵,我们就不走!”
一张张说话的嘴……
王春歌的脸……
说话的嘴……
他的脸……
熊正德带领战士们跑来把老乡包围起来。刘传仁在群众中大叫:解放军要向我们开枪了,要打死我们啦。
群众骚动。王春歌气愤地对熊正德喊道:胡闹!谁叫你集合队伍的?赶快叫同志们解散。
战士们撤退。王春歌对骚动的老乡喊道:乡亲们,你们误会了,解放军和你们是一家人。我们尊重你们的民族习俗,绝不会有意把猪放出去吃青的。大家不要被人利用,破坏军民关系。我在这里给大家道歉,损坏的庄稼我们赔偿……他向老乡敬了个军礼,又脱帽深鞠一躬。
这时,吐达洪和几个村干部骑马跑来。王春歌迎上前去和吐达洪握手。
吐达洪对众人道:现在正是夏收大忙时节,大家赶快回去,有什么问题,请相信我们,一定会把问题解决好。
村干部们在劝说老乡回去。三三两两的老乡开始离开营房。刘传仁和身边的人嘀嘀咕咕说着什么,走在人群中。
13 伊宁市 州人民政府大门口 早上
上班的干部陆续走进大门,刘传仁和几个老乡走向门卫,出示写好的信。
刘传仁对门卫讲:我们是从伊犁河边惠远来的,到州上告解放军抢占我们的土地,放猪到我们地里吃青。
门卫指着办公楼:群众来访在一楼103 室,可你们只能进去两个人。
刘传仁和老乡商量后和一个中年维族人走进大门,其它人退在大门一边等候。
14 新原12团 渠边 白天
水渠里流着清清的水,渠边的胡杨树吐出新绿,渠旁边是一个条田的麦地。渠道的闸口上堆积着肥料。地里十几名穿着军装的女人在施肥。孙秀珍呆坐在闸口上。
孙秀珍望着流动的渠水,渠水化为王大娘身影,小莲的身子,又化成她和王春歌成亲的场面。她叹气,又自言自语地说:王春歌你究竟是死是活,你在哪里?她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了。
15 伊宁市 州人民政府门口 白天
刘传仁和一个中年维族人笑着走出大门,临出门刘传仁东张西望向院内扫视。几个在门口等待的老乡迎了上去。
刘传仁笑着对众人说:我们告赢了,州上的干部说,我们的地要让解放军退还给我们,还说要调查他们违反民族政策的事,向他们的上级部门反映。
中年维族人说道:州上说他们抢占土地是错误的,不管他们在我们的地上开了多少荒,也要还给我们。
众人欢笑着离开大门,向大街走去。
16 12团 孙秀珍的家 夜
桌子上放着吃饭后未收拾的碗筷、菜盘。李道华坐在灯下看材料。孙秀珍走来收拾碗筷。她走进灶台间洗刷碗筷。
孙秀珍边干活边问:我让你打听王春歌的消息, 你到底打听到了没有?也不见你的回话。
李道华装着没听见,继续看他的材料。
孙秀珍走到他跟前,生气地问:你听到没有?
李道华皮笑肉不笑地:你说什么啊?
孙秀珍:你打听到王春歌的消息没有?
李道华:王春歌对你这么重要吗?
孙秀珍:当然重要,我给你说过的,他是我在家乡结了婚的男人。
李道华:可你并没有和他同居过,婚姻这件事,要有缘有分,强求不得。你现在是我的女人,这是组织上定的,你别老想着什么狗铁柱王春歌。
孙秀珍生气地:当初你是怎么讲的,你说找着王春歌你就离开我,现在怎么一下子就变卦了,你说话还算不算数?
李道华冷笑:你想人家,人家未必就想你。再说,你现在又不是黄花闺女。
孙秀珍转身向内室走去。
孙秀珍躺在内室的床上。
孙秀珍拉过枕巾蒙住了脸。
李道华走进内室,站在孙秀珍面前,嬉皮笑脸地:秀珍……我……我对你是真心的。说完,他掀起被子在孙秀珍身上狂吻着。然后他突然站起来,揭开了枕巾,看到孙秀珍满脸的泪水。
李道华转身走了,睡到外间的一张柳条编的抬把上。
17 惠远城 团部驻地 白天
三间相通的屋内坐满了排以上干部,朱政委、万国忠等团领导坐在台上。
万国忠手扶着桌子讲道:同志们,我团响应毛主席屯垦戍边的伟大号召,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就冒着严寒投入战斗,整个伊犁河谷红旗招展。不少战士累垮了,病倒了,仍坚持工作。挖冻土,钢钎打弯了,镐把震断了,钢锹卷刃了,双手打泡了,没有人叫苦叫累。战士们编顺口溜自励:半月不吃油,干劲照样有;一月不吃菜,豪情依旧在。在向荒原进军的战斗中,英雄辈出,捷报频传,涌现出一批创日挖地4 亩奇迹的特等功臣。他们是张福成、牛学义、熊正德、刘要高……
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万国忠接着讲道:全团指战员苦战一个月开荒25000 亩。播种一万多亩,收获粮食69.8 万斤,油料2.35 万斤,除实现粮菜自给外,还支援了地方政府部分粮食。
台下又响起一片掌声。
朱政委看了一眼大家,站起来讲道:同志们,为了使部队能够顺利地执行垦荒任务,我们师和绥定县划分了界线,根据协议,我们已开垦的土地,有4000 多亩要无偿地划给老乡。划给老乡最多的地在一营一连。除划拨土地外,我们团部也将搬出惠远城,迁到三营驻地。从现在起,我们就着手建设新团部……
众人闻言都有些意外。
有人不悦地说:“早知道要划给老乡还不如不开荒呢。”“我们流血流汗竟白白送给人家了。”
有人小声道:我们尽干些出力不讨好的事呢。
朱政委眼睛看着王春歌,王春歌满脸不快。
朱政委止住众人,接着说:同志们,不要忘了我们是人民军队,我们要无条件地执行上级命令。此外,我们要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据反映有的连队饲养的猪跑到老乡的地里吃青,这是严重违反民族政策的事,今后一定要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
万国忠望着王春歌说:散会后,一连的干部留下来。
王春歌和熊正德等人闻言一怔,相互看看。
18 惠远城 团部驻地 白天
万国忠居所的外间,万国忠正召集一连的干部开小会。王春歌和万国忠隔着一张方桌,王春歌拿着本子准备记录。
万国忠问:把你们连的大部分土地划给老乡,你们怎么想啊?
王春歌道:思想一时想不通,白白干了一个春天。
万国忠道:一时想不通可以理解,慢慢去想,但一定要执行,这是师里的命令。你们连在这次开荒战斗中成绩突出,你们干得很好。干部也都以身作则,在全团起了带头作用。
王春歌抬头看了万国忠一眼。没吭声又低下了头。
万国忠对着王春歌:王连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连最近连续和当地老乡发生冲突,这说明你们在军民团结执行民族政策上有问题。
熊正德挠挠头:和老乡发生冲突的问题根本不怪我们。
万国忠沉着脸说:小熊,你这个小伙子,就是不善于自我批评,倒是经常自我表扬。
熊正德道:团长,你批评的对,我这人口无遮拦,经常自我批评也没有用。
万国忠不悦地说:那就要好好学习加强思想修养。
万国忠对王春歌说:这就是你带的兵,很象你吗?光拼命干工作不行,要加强思想修养。
王春歌笑着说:团长你批评的对。
万国忠道:过去战争时期,每天打仗行军,打一仗走一个地方,只要有不怕死的精神,勇敢杀敌就是好同志,现在是和平建设时期,我们要长期在这儿住下去,不搞好军民团结,不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我们就会犯大的错误。特别是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搞好民族团结比完成生产任务还重要。我们不能与民争地、争水。如果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将无立足之地。你们知道吗?
众人认真地听着、记着。
万国忠喝了口水:你们还记得吧,1949年冬,我们先头部队到达南疆后,接着又投入了剿匪战斗。后进疆的家属队在从乌鲁木齐到库车的路上,遭遇了叛匪的袭击。一位首长的爱人和她的女儿,被叛匪追杀。首长爱人被枪击中,昏倒在地里。虽被好心的少数民族大妈救助,躲过了敌人的枪杀。但因失血过多而牺牲。牺牲前她拉着女儿的手说,记住,一辈子也不要忘了少数民族的恩情。他的女儿至今还在少数民族家抚养着。
众人望着万国忠,都沉思不语。
上一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