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2470
成片时长:约41分钟
阅读:8728
发表:2017/4/8
22集 主旋律,爱情 电视剧剧本
《几度风月几度情》第12集
1-3
…
11
12
13
…
22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13、王家两老最先改变态度
字幕:半年后。
乡亲们见到,王玉文家两老在一起商量。
王玉文:女儿年龄上真的大了,咱得让她快快成了个家去好一点,我们当爹妈的也才安下心来呀。况且,芳芳和巍巍早一个离不开一个,咱要是总跟他黄亚兵吵架,最终他总是不同意,我们也拿他没办法呀。这毕竟是咱家的姑娘嫁过去当他家的儿媳妇呀,又不是他儿子来我们家“倒插门”。
李兰英:是呀,咱得想尽一切办法,逼他黄亚兵慢慢转变态度同意了这门亲事,愿意接收咱的姑娘嫁过去当他儿媳。只有这样做谁也才没什么二话可多说哩,何况我们的孩子往后也少遭罪。
王玉文:看来只得跟他黄亚兵讲和啦,要不然呀,对于孩子成家的问题是很难解决得了哟。年青人倒是巴不得早一天挤在一块儿,而老人偏怄气也难成事。
李兰英:对喽,要想让孩子快快成了家去,双方老人就得讲和。
次日清早,她芳芳的老妈就真的上了他们黄家来试探了,就专门去找他的老爹黄亚兵“谈判”。
14、黄亚兵家,日,内
芳芳的老妈李兰英天大早就来到黄亚兵家。
她面对黄亚兵,挺认真地宣布“新政策”,着重跟黄亚兵摆明“利害关系”。
李兰英提到了芳芳和巍巍两个多么地想成家在一起哟。他俩希望在一块儿的愿望太迫切了。要是老人再耽误了他们,如何也总阻拦他们的话,那他们不仅没有安心工作,甚至还不想回家来哩。他俩都为着两个家庭闹矛盾而苦恼了不知有多少年去,也为此流了不知有多少次泪水。
可黄亚兵总埋着头,不说话。
稍停片刻,当妈的李兰英又苦口婆心地规劝黄亚兵:到了今天,咱要是再不想方设法给他们办了几桌结婚酒,就宴请四方亲朋好友过来见证一下,那会对得起他们么?而且当父母的再不准他们结合到一块儿来的话,别说我们,就是亲朋好友也很难见得到他们往后有哪天开心过。
连黄家的长女小玉也规劝起老爹来:老爹呀,人始终都会慢慢变老的呀,每个人一旦进入成年期后终究要成家立业去呀。谁降生来到这凡间尘世里,不需要结婚?那毕竟只是少数人。
李兰英:(继续添油加)可以这么说,一个人终究要完婚成家去的,每个人始终要有个“着落”才好哩,特别是女人,最需要有一座安稳的“靠山”才行。
15、黄亚兵家堂屋,日,内
(闪回)刚开始时,黄亚兵总甩手一边去,如何也懒得多听李兰英啰嗦。
字幕:三十分钟后,他慢慢地点头了。
黄亚兵独白:她李兰英的话也不无道理呀。
于是,黄亚兵也开始“言听计从”了。
然而他黄亚兵始终没有马上做出果断的决定来。只说“我不阻拦他们,我准许他们在一起了!”
这时,她的老妈李兰英为了芳芳能早点儿成个家去,又“得寸进尺”继续说:老黄,你能不能把他们俩的日子安排在今年年底来办好呢?
黄亚兵:(始终不紧不慢地)---今年也行嘛,可是我还没有什么准备哩。
李兰英:(却爽快地说)还用什么准备嘛?要钱他们两个都领工资哩。
黄亚兵:(此时埋下了头去)这个---我知道的,可我需要的不仅仅只是钱?
李兰英不解地追问:那还要等什么?
黄亚兵:(显得有点儿烦恼起来)你甭多说了,我并不阻拦他们哟,也没有不许他们回家来办酒呀。
李兰英:(可急了)那怎么不直接安排在今年办了酒呢?
黄亚兵:(叹起气来)我---随他们咋办也好喽,也随他们安排在哪时候办就安排在哪时候办,我不想插手他们年轻人的事。
李兰英:(只好摇着头)好吧!就这样说定了吧。
黄亚兵:(抬手上来)放心吧,我不会阻拦他们的。
黄亚兵说毕猛站上来,跌跌撞撞地走一边去。
她老妈李兰英也站上来走出他黄家的大门来。
16、马路上,日,外
字幕:七天后。
王玉文和李兰英在马路上碰着了黄亚兵,便过去打了声招呼。
王玉文:(着重强调)老黄,要是我们老人总记恨着过去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那我们还算大人吗?
她老妈李兰英还向黄亚兵投去了信任的目光。
黄亚兵:(赶忙对王玉文)老王呀,我并没有处处都阻拦他们,也并没有不准他们成家住在一起。
王玉文:我们都是老同学嘛,你连一点面子都不给我?以前我们两家如何说去的嘛?
黄亚兵:(张大眼睛起来)哎呀,我并没有阻拦他们在一起呀,请别怪我。
王玉文反问:那你怎么下不了决心做决定呢?
黄亚兵:(面带笑容)好啦,都别说了,我们从此还是亲家。
王玉文:(可斜起眼过来)嘴里头说是亲家,晓得心里头咋想哟?
黄亚兵:(挺干脆地)我都随他们想在哪时候办就在哪时候办了,只要他们想办结婚酒,我绝不会说半个“不”字。
王玉文:(可睁大了眼)真的?你甭说谎哟!
他黄亚兵:(挺爽快地)好的,一言为定!我会记住的,也请你记住哟。
王玉文:(极爽快地)行,只要你这样说就行了,以后办不到再找你算账!
黄亚兵:(不用看人)随你如何处置我也好喽。
黄亚兵说罢就抽身走了。
王家老两口也跟着转身自己走自己的“路”去了。
17、王玉文家,日,内
李兰英和王玉文两口子在家里闲谈。
李兰英:虽然都规劝过黄亚兵两次后,我们还是放心不下,于是我们就只好接二连三地派熟人上他黄家里去规劝他黄亚兵。
王玉文:希望她们能替我王家劝劝他爹黄亚兵。让两家赶快趁早开亲结戚算了,甭老在怄气了。
李兰英自言自语:黄兄呀,你要晓得“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道理呀,千万别学“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王玉文伸手上来,看着老婆说:黄亚兵这小子就得敲打敲打。
18、黄亚兵家,日,内
在黄亚兵家屋里。
王玉文家还派两个男人过来劝说他黄亚兵。
男人一:要是你当爹的黄亚兵心头上还总是想不通的话,那就请赶快放下包袱吧。因为烦恼的事仍会接二连三地压过来,则问题不是多多的都需要处理么?
男人二:况且,人都马上六十整整了,也早该替后代,替孩子们打算了,只有这样做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老人呀。
男人一:其实嘛,谁生下来长大成人后不都是为了后代?人类从有史以来,曾有多少人仅仅只为了自己,而不曾考虑到能为后代打造出一块幸福园哩?
男人二:而且,我们所有的努力还不都是为了有后人来享受吗?
片刻,又有一个妇人走进他黄亚兵家来规劝他:若一个人只仅仅为了自己过得好就行,从来不会考虑到别人的人,还算得上男人吗?
当初说话的男人一:特别是从来不会为后代着想的家长,那他们还算得上合格的家长么?就像黄亚兵这当父亲的,在某些时候,也真算不上一个称职的老人。
王家两老的画外音:我们家早就盼望巍巍能跟芳芳快点完成了终身大事去。
18、黄亚兵家,日,外
字幕:十一月二十日,
李兰英又照常走到他黄家来,对他爹黄亚兵下了最后通牒:老黄,你到底看好了日子没有?
黄亚兵:(仍不紧不慢地)没有呀,可我不会阻拦他们哩。
李兰英:(焦急起来了)可我们就想听到你快些答复呀,你能不能快些告诉我,究竟要到了哪天去才肯为他们办酒呀?
黄亚兵:(仍是那种态度)我随他们哪一天办了酒都行哩。
李兰英:(显得很焦急地)那就定在下个月行不行?
黄亚兵:(仍然是那种态度)我随便他们安排在了哪一天哩。
李兰英:(挺急迫地)总之,最好把日子放在一前一后就可以了。
黄亚兵:(实在听得不耐烦起来)哎呀!你们家又很担心我不同意,是吧?
李兰英:(把心里话全倒了)就是,就是很怕你不会跟他们办了酒,总在心里头记恨着当年我们两口子曾那样对待你一家哩。
黄亚兵:(笑了起来)哎呀!你们少胡闹点好不好?他们还在那遥远的省城里工作哩。就算我可以定在下个月十号吧,可是,他们要是不同意在那天办酒,我能咋办!
黄亚兵还显出不耐烦起来,脸都变红了。
李兰英:(可急了起来)怎么不愿哩?他们早不是小孩子了。
黄亚兵:(反问起来)那万一他们到那天不能准时回到家里来呢,那我们当父母的该咋办哩?
李兰英:(肯定地)这好说。只要你真的同意了准他们在一起的话,那就好说了。我们家会有办法叫他们准时回来的。
黄亚兵:(笑起来了,坚决地)你放心,从此后我没再有半个“不”字,我早跟老王说过了,何况从今儿起我们两家还成了亲家哩。你大娘就请放它一百二十个心好不好?
李兰英:(点了点头,有好一阵子才说)我只要听到了你说这样的话,我也放心了,可说我已没什么顾虑了。
19、黄亚兵家的堂屋,日,内
她的老妈李兰英在他们黄家吃了一餐饭。
饭桌上,李兰英总在提醒他黄亚兵:老黄,你既然同意了,那就麻烦你写封信去叫他们快些来家把这婚酒办了再回去上班吧!
黄亚兵也挺爽快地说:可以嘛,不过,我想过了,最好是随他们想安排在哪天办酒也行,具体时间谁敢定呀?况且,现在也不用老人包办代替。
黄亚兵:(还叹起气来)如今可是他们的天下了,老的管不着喽。
李兰英:(可急了)那我就给他们写封信去。
黄亚兵:(显得平静地)你想写就写吧。
李兰英:(当即表态)很好,我吃饱饭后就赶紧回家去,今晚上我必须完成了给孩子们的信---。
黄亚兵没有搭话,而他的孩子们惊奇地望着他。
20,机械厂黄立平宿舍,日,内
在黄立平的单身宿舍里。
字幕:三天后。
黄立平中午下班回来,恰开门跨进屋去,他的门缝下面果真丢下了一封家书。
他立马躬身下去捡上来一看,那地址果真写明了芳芳老家的地址。
黄立平顿时似乎明白了什么,赶忙拆开信件来看看:
巍巍:
你工作一定很忙,我们老人是知道的。
从旧历十月间起,我们农家人就开始清闲了,也开始热闹了。就算有活儿干的也比“三秋”生产时少得多了。而从这时候起,也是我们老人挺关心的“酒期”了。而我们老的也正盼着能品尝到你俩的一杯喜酒哩。我们想,若能在近期饮上你们的一杯喜酒那该多好啊。为此你或许还不知道我们老的多么盼望着你们两个能快快地成个家去哟。
巍巍,以前我们老的包办了你们,这是不对的,是愚蠢的行为,因此才导致咱们两家发生了那么多令人不愉快的事,由此才引发了一系列不该发生的烦恼之事,这才使得你们在年纪还小就开始烦恼了起来,甚至为此事常常伤心、掉泪。
孩子呀,你们都三十有余了,应该早早成了个家去才好哟。我都早就盼望着你们能早一天成了家去好一天哟。
孩子,我们老的当年都是同班同学,你爹同我们都不是一般的亲密哩。只因为那件事,我们两家才闹出很多矛盾来,你们当时为我们的包办闹事是对的,我们老人真的罪该万死。你们就把我们老人当成永远长不大,永远不懂事的孩子吧。
从你们响应党的号召一起去当“知青”回来后,我们老人便开始发觉你们已不再是当年的同学关系了。并慢慢地了解到你们将来还有发展成为一家人的可能。可你们总怕我们会笑话了你们,会笑你们“好马还吃回头草”。直到后来我们都全发觉了,你们才不得已任由它暴露出来。
我们曾反对你们这种悄悄的行为。可你俩的感情在历经风霜雨打之后,却日比一日变得更刚强。最后我们老人唯有但愿你们的追求最终情爱结硕果。乡亲们都说了,祝愿你们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在就请你们大胆地回来完成了你们的终身大事去吧,我们老的谁都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了,我们通过对你爹劝说了几遍后,今儿他已真的同意,真正想通啦,你们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回来吧。
巍巍,你们最好在今年冬月间回来把这顿酒办去吧!我们老人都很担心你们啦。老是担心你们年岁已够大了,也仍不会成了个家去。你们就听了老人的话,快些回来成个家再返城去上班吧。
顺致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