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1068
成片时长:每集约56分钟
阅读:8082
发表:2019/4/17
36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汉宣大帝》第16-18集
1-3
…
13-15
16-18
19-21
…
34-3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026】
这时,正在做着皇后美梦的霍成君听到自己的皇后梦碎了一地,忽地一下哭着跑回自己房间里去了。
霍显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仍不肯服输,“你冲我发什么火啊?把咱们的女儿都吓着了。有本事,你到朝堂中发火去!”说完,就追着自己的女儿去了。
霍成君跑进了自己的屋子里,把门关了,放声哭了起来。
霍显追到了门口,拍打着门,“君儿啊,你快把门开开。让娘进来!”
霍成君这会儿知道她娘在外面,哭得更大声了。
霍显听了,更觉得自己心瘆得慌,“君儿啊,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啊,听娘的话。你爹爹没本事,连个皇后的位子都看不住,你放心好了,只要有娘在,这个皇后的位子娘一定要帮你抢回来!”
由于丞相杨敞忽然去世,霍光召开了一次紧急的廷议,商议丞相的人选事项。参加廷议的有霍光、御史大夫蔡义、大司农田延年。
立许平君为皇后的事,就这么有惊无险地过关了,刘病已这几天来的心情很是高兴。他走进宣室的时候,霍光他们已经在等候了。
刘病已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都坐下,然后坐到君位上,“今天,找各位爱卿前来,主要是商量一件大事。你们也是知道的,杨丞相前日忽然病逝了。丞相乃百官之首,这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也不可一日无相。你们看,由谁出任丞相合适?”
大司农田延年站出来道:“禀陛下,依大汉惯例,丞相职务出现空缺时,按例是由御史大夫出任。”
刘病已打量了一下御史大夫蔡义,心里不禁暗暗嘀咕起来。当初,在未央宫偏殿的时候,自己三让天子之位,这蔡义就站在一旁,并无什么支持自己的动作,直到邴吉喊天子就位时,他才跟着大伙跪拜,由此看来,他并不属于自己一方的人,把丞相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合适吗?
霍光看刘病已不发话,估计他是想要听取自己的意见,便开口说道:“陛下,由蔡大人出任丞相,一来符合朝廷惯例,二来,蔡大人精经诗。曾在我府上给小孩讲过经诗,后来又进宫给先帝说诗,甚得先帝垂青,累迁光禄大夫、少府、御史大夫等职。依老臣看来,正是丞相的不二人选。”
刘病已听出来了,原来这御史大夫蔡义也是从霍府出来的,以前就是霍府的私塾先生啊。既然是霍府的旧臣,那不用也得用了,“朕也正有此意,那丞相一职就由蔡爱卿出任。腾出来的御史大夫一职,就由左冯翊田广明担任,可否?”
刘病已抛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由左冯翊田广明接任蔡义腾出来的御史大夫一职。一来,田广明是自己的初恋情人张美姣的公爹,如今自己当了皇上,怎么也得在过去的情人面前显摆一下,施点恩惠啊!二来,当初,在未央宫偏殿的时候,这左冯翊田广明是拥立过自己的。通过安插一枚棋子,扶植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将来对制衡霍光还是有用的。
霍光本来是想让大司农田延年接任的,没想到刘病已又不动声色地打乱了自己的布局,想要拒绝,但这又是刘病已登基两个月来第一次向自己提出请求,不同意就相当于撕破了脸,这可是下下之策,他目前还不想走到这一步,只好打落门牙往肚子吞。可是,他又不想直接认输,转头问蔡义:“蔡丞相,如今你是百官之长了,皇上问你话呢!说说你的意见吧。”
蔡义没想到刘病已这么爽快地答应了自己的任命,他哪里知道霍光肚子里的盘算?立刻投桃报李,“禀陛下,左冯翊田广明平定过益州之乱,在出任京辅重地任左冯翊期间,又治有能名。臣以为由他担任御史大夫,乃英明之举。臣完全赞同。”
刘病已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还有一件事。朕找钦天监的人看过了,十一月壬子日,是个吉日,朕将在未央宫举行皇后的册封大典。大典之后,拟对有关大臣进行封赏。这件事本来早就要办了,只因杨丞相身体欠佳拖延了一下。今天蔡丞相已就位,就由你来主持一下。看看哪些大臣该封赏,怎么封?怎么赏?大家一起议一议吧。”
蔡义道:“好,那我就来挑这个头。老臣以为,这一次封赏,主要封赏在拥立皇上、皇后的过程中有功的人员。这首功当推大司马。不过,大司马已是博陆侯,爵位不能再加封,只能增加食邑了。凭借大司马在拥立过程中所立之功,加封万户也不为过。第二位嘛,当推车骑将军张安世,可益封七千户。第三,大司农田大人与太仆杜延年、御史大夫田广明、韩增将军、赵充国将军、光禄大夫邴吉、典属国苏武、宗正刘德,都拥立有功,可酌情给予封赏。”
霍光故作谦虚地说道:“我的封赏已经够多的了。这一次,车骑将军张安世的功劳最大,若不是他及时率兵解除了安乐等人的兵权,就不可能出现今日之局面。这首功当推车骑将军。这样吧,把我的封赏与车骑将军换一下,加封张安世一万零六百户,他的两个儿子张千秋、张延寿为中郎将侍中。你们看,怎么样?”
刘病已听说霍光自愿将封赏与张安世换过来,不禁对霍光产生了一丝好感,看来他不是一个贪财之人,不过,把这头功赏给张安世按理来说要比赏给霍光好,毕竟自己与张安世更亲近一些,便笑道:“大司马这是高风亮节啊,看来朕不依都不行。那其它人的封赏,也请大司马一并拿个主意吧。”
霍光捏了捏胡须,道:“大司农田大人功不可没,应封为阳成侯,食邑三千户。”
田延年听后,顿时有点小激动,看来主子还是没有忘记自己。
刘病已点了点头,“准。其它人呢?”
霍光接着说道:“左冯翊田广明已升任御史大夫,陛下可再封他为昌水侯,食邑二千户。杜延年以定策安宗庙,增户二千三百,与始封食邑共四千三百户。韩增、赵充国为营平侯,食邑一千户。典属国苏武、宗正刘德、光禄大夫邴吉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其余的百官各赐绢一匹。”
刘病已听霍光这么一封赏,倒也公平合理,点头准了。
田延年插嘴道:“我们还漏掉了一个人,那就是杨丞相。他虽然人不在了,但他在拥立过程中,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霍光道:“那当然,我们可不能做出人死茶凉之事来,臣觉得杨丞相安定宗庙大有功劳,应加封三千五百户。他人虽然不在了,可由他大儿子杨忠继承其爵位。陛下觉得如何?”
刘病已道:“妥。大司马这么做,合情又合理。你们都说完了,朕还有一个人想要封赏一下。册立皇后之后,依照汉家旧例,皇后的父亲应封侯。你们看,给他封个什么侯合适?”
刘病已这么一问,蔡义与田延年顿时就不吱声了,他们知道,这触到了霍光的痛处。
果然,霍光的脸色顿时就青了,“陛下,臣认为不妥。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是受过宫刑的人,不适合封侯管理侯国。”
霍显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仍不肯服输,“你冲我发什么火啊?把咱们的女儿都吓着了。有本事,你到朝堂中发火去!”说完,就追着自己的女儿去了。
霍成君跑进了自己的屋子里,把门关了,放声哭了起来。
霍显追到了门口,拍打着门,“君儿啊,你快把门开开。让娘进来!”
霍成君这会儿知道她娘在外面,哭得更大声了。
霍显听了,更觉得自己心瘆得慌,“君儿啊,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啊,听娘的话。你爹爹没本事,连个皇后的位子都看不住,你放心好了,只要有娘在,这个皇后的位子娘一定要帮你抢回来!”
由于丞相杨敞忽然去世,霍光召开了一次紧急的廷议,商议丞相的人选事项。参加廷议的有霍光、御史大夫蔡义、大司农田延年。
立许平君为皇后的事,就这么有惊无险地过关了,刘病已这几天来的心情很是高兴。他走进宣室的时候,霍光他们已经在等候了。
刘病已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都坐下,然后坐到君位上,“今天,找各位爱卿前来,主要是商量一件大事。你们也是知道的,杨丞相前日忽然病逝了。丞相乃百官之首,这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也不可一日无相。你们看,由谁出任丞相合适?”
大司农田延年站出来道:“禀陛下,依大汉惯例,丞相职务出现空缺时,按例是由御史大夫出任。”
刘病已打量了一下御史大夫蔡义,心里不禁暗暗嘀咕起来。当初,在未央宫偏殿的时候,自己三让天子之位,这蔡义就站在一旁,并无什么支持自己的动作,直到邴吉喊天子就位时,他才跟着大伙跪拜,由此看来,他并不属于自己一方的人,把丞相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他,合适吗?
霍光看刘病已不发话,估计他是想要听取自己的意见,便开口说道:“陛下,由蔡大人出任丞相,一来符合朝廷惯例,二来,蔡大人精经诗。曾在我府上给小孩讲过经诗,后来又进宫给先帝说诗,甚得先帝垂青,累迁光禄大夫、少府、御史大夫等职。依老臣看来,正是丞相的不二人选。”
刘病已听出来了,原来这御史大夫蔡义也是从霍府出来的,以前就是霍府的私塾先生啊。既然是霍府的旧臣,那不用也得用了,“朕也正有此意,那丞相一职就由蔡爱卿出任。腾出来的御史大夫一职,就由左冯翊田广明担任,可否?”
刘病已抛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由左冯翊田广明接任蔡义腾出来的御史大夫一职。一来,田广明是自己的初恋情人张美姣的公爹,如今自己当了皇上,怎么也得在过去的情人面前显摆一下,施点恩惠啊!二来,当初,在未央宫偏殿的时候,这左冯翊田广明是拥立过自己的。通过安插一枚棋子,扶植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将来对制衡霍光还是有用的。
霍光本来是想让大司农田延年接任的,没想到刘病已又不动声色地打乱了自己的布局,想要拒绝,但这又是刘病已登基两个月来第一次向自己提出请求,不同意就相当于撕破了脸,这可是下下之策,他目前还不想走到这一步,只好打落门牙往肚子吞。可是,他又不想直接认输,转头问蔡义:“蔡丞相,如今你是百官之长了,皇上问你话呢!说说你的意见吧。”
蔡义没想到刘病已这么爽快地答应了自己的任命,他哪里知道霍光肚子里的盘算?立刻投桃报李,“禀陛下,左冯翊田广明平定过益州之乱,在出任京辅重地任左冯翊期间,又治有能名。臣以为由他担任御史大夫,乃英明之举。臣完全赞同。”
刘病已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还有一件事。朕找钦天监的人看过了,十一月壬子日,是个吉日,朕将在未央宫举行皇后的册封大典。大典之后,拟对有关大臣进行封赏。这件事本来早就要办了,只因杨丞相身体欠佳拖延了一下。今天蔡丞相已就位,就由你来主持一下。看看哪些大臣该封赏,怎么封?怎么赏?大家一起议一议吧。”
蔡义道:“好,那我就来挑这个头。老臣以为,这一次封赏,主要封赏在拥立皇上、皇后的过程中有功的人员。这首功当推大司马。不过,大司马已是博陆侯,爵位不能再加封,只能增加食邑了。凭借大司马在拥立过程中所立之功,加封万户也不为过。第二位嘛,当推车骑将军张安世,可益封七千户。第三,大司农田大人与太仆杜延年、御史大夫田广明、韩增将军、赵充国将军、光禄大夫邴吉、典属国苏武、宗正刘德,都拥立有功,可酌情给予封赏。”
霍光故作谦虚地说道:“我的封赏已经够多的了。这一次,车骑将军张安世的功劳最大,若不是他及时率兵解除了安乐等人的兵权,就不可能出现今日之局面。这首功当推车骑将军。这样吧,把我的封赏与车骑将军换一下,加封张安世一万零六百户,他的两个儿子张千秋、张延寿为中郎将侍中。你们看,怎么样?”
刘病已听说霍光自愿将封赏与张安世换过来,不禁对霍光产生了一丝好感,看来他不是一个贪财之人,不过,把这头功赏给张安世按理来说要比赏给霍光好,毕竟自己与张安世更亲近一些,便笑道:“大司马这是高风亮节啊,看来朕不依都不行。那其它人的封赏,也请大司马一并拿个主意吧。”
霍光捏了捏胡须,道:“大司农田大人功不可没,应封为阳成侯,食邑三千户。”
田延年听后,顿时有点小激动,看来主子还是没有忘记自己。
刘病已点了点头,“准。其它人呢?”
霍光接着说道:“左冯翊田广明已升任御史大夫,陛下可再封他为昌水侯,食邑二千户。杜延年以定策安宗庙,增户二千三百,与始封食邑共四千三百户。韩增、赵充国为营平侯,食邑一千户。典属国苏武、宗正刘德、光禄大夫邴吉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其余的百官各赐绢一匹。”
刘病已听霍光这么一封赏,倒也公平合理,点头准了。
田延年插嘴道:“我们还漏掉了一个人,那就是杨丞相。他虽然人不在了,但他在拥立过程中,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霍光道:“那当然,我们可不能做出人死茶凉之事来,臣觉得杨丞相安定宗庙大有功劳,应加封三千五百户。他人虽然不在了,可由他大儿子杨忠继承其爵位。陛下觉得如何?”
刘病已道:“妥。大司马这么做,合情又合理。你们都说完了,朕还有一个人想要封赏一下。册立皇后之后,依照汉家旧例,皇后的父亲应封侯。你们看,给他封个什么侯合适?”
刘病已这么一问,蔡义与田延年顿时就不吱声了,他们知道,这触到了霍光的痛处。
果然,霍光的脸色顿时就青了,“陛下,臣认为不妥。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是受过宫刑的人,不适合封侯管理侯国。”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