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1068
成片时长:每集约56分钟
阅读:8080
发表:2019/4/17
36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汉宣大帝》第16-18集
1-3
…
13-15
16-18
19-21
…
34-3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026】
这时,光禄大夫邴吉却站出来道:“陛下,臣觉得还应补充一下。陛下在登基的时候,臣就听陛下说过,要以法治国。原昌邑封国的大臣二百多人,作为臣子不能尽辅佐劝导之职责,致使主子犯下大罪,按大汉律例,确实该杀。可是,据臣所知,这当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没有尽辅佐劝导之职责啊。所以,此事还应交廷尉府审理清楚之后再杀,以彰显大汉律例之公正,陛下以法治国之新气象!”
“是啊,说得有理。”大臣们窃窃私语起来。
这时,田广明站出来道:“禀陛下,廷尉府已派人审过了。翻阅朝中所有记录之后,只有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有多次劝谏的谏书。”
丞相杨敞站出来道:“禀陛下,那郎中令龚遂我听说过,他进宫劝谏的时候双膝跪地而行,泪流满面,低声哭泣,连刘贺周围侍候的人都感动得直落泪,是个诤臣,不可杀啊!请陛下三思。”
“既是诤臣,那当然不可杀,那就将他们二位判处髡刑(剃去头发),罚去修筑四年城池吧。诸位爱卿,你们看如何?”刘病已道。他本来想免除这二人的罪,但顾及到霍光的脸面,得给他留一点面子的啊,于是念头一变,判处髡刑外加四年苦役。
“吾皇圣明!”众大臣恭维道。
田广明又说道:“禀陛下,诏狱中还有一人,名叫王式,是位儒士,曾为刘贺的老师。臣曾经责问道过他为什么没有写谏书,他回答说:‘臣用《诗》三百零五篇早晚教王,讲到忠臣孝子的篇章,没有不为王反复诵读的;讲到危亡无道的君主,没有不流泪为王深刻痛陈的。臣用三百零五篇来劝谏,所以没有谏书。’臣不知道此人是否也应归于王吉、龚遂一类人?还请陛下明示,免得枉杀无辜。”
刘病已一听,顿时便想起了张贺教自己学《诗》的情形来,不禁动了恻隐之心。“这个朕知道,《诗》三百零五篇中的确有不少忠臣孝子的篇章,讲解《诗》篇,也应算是劝谏,大司马,你认为呢?”
“陛下说讲解《诗》篇,也应算是劝谏,臣没有异议。”霍光很高兴,象这种小事,刘病已还最终得问自己的主意,撸了撸自己的胡须答道。
“好,那就也判处髡刑(剃去头发),罚去修筑四年城池吧。”刘病已拍完板后,又接着问道。“诸位爱卿,还有别的事吗?”
“启奏陛下。臣有事要奏。”大司农田延年站出来道。
“田爱卿,你有何事?”刘病已问道。
“禀陛下。因先帝驾崩,事发突然,杜陵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还不到。臣按照上次圣上的旨意,想要加快皇陵的进度。但是,皇室事先并没有预备好修造陵墓的物资。而茂陵的富豪焦氏、贾氏等人,瞅准了这个空档,大肆收购木炭、芦苇等修造坟墓的物资,蓄积起来,囤积居奇,想卖个高价。以前的木炭,市面上只要三十钱一石,现在居然要卖六十钱一石;以前的芦苇,市面上只要一十钱一石,现在也涨到了二十钱一石。臣多次议价未果。朝廷下拨的造陵费用捉襟见肘,因此皇陵的建造进度非常缓慢。”
“嗯。诸位爱卿,关于此事,你们有何高见?”刘病已问道。
“是啊,现在世风日下,无商不奸。这些奸商囤积居奇这不是趁火打劫、陷朝廷于危难之间吗?”大臣们一听,顿时义愤填胸,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陛下,此风不可长。木炭乃城中百姓冬季御寒必需之用品,奸商们正是看中了修造陵墓忽然增加的需求巨大,故而减少市面的供应,抬高物价,就与把刀子架在别人的脖子上打劫有何区别?现在天气逐渐寒冷,木炭的价格上涨这么厉害,长安城的一些底层的百姓肯定会有因买不起木炭而挨冻遭殃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得由朝廷出面制止。”后将军赵充国站出来说道。
刘病已听后点了点头,“商人,赚点差价过日子,本来是应该的。但是,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手段谋取暴利,那就不对了。诸位爱卿,你们都议一议,此事朝廷该如何处罚?”
田延年一听,答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主意。茂陵的富户焦氏、贾氏等人囤积居奇,抬高木炭的市价,让长安城的百姓买不起木炭而挨冻,他们这是趁火打劫、陷朝廷于不义。臣也赞同赵将军所说的,此风决不可长。臣认为朝廷应该将焦氏贾氏等商人蓄积的那些建陵物资全部没收。一来可以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要遵纪守法;二来可以告诫其它的商人要不得囤积居奇,以降低市场木炭的价格,让长安城的百姓不再因买不起木炭而挨冻。”
“嗯,是应该给那些奸商们一个教训的时候了。他们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连朝廷都没放在眼里。长此以往,那还了得?”大臣们又纷纷议论起来。
“大司马,您觉得这事该如何处罚?”刘病已又问霍光。
“茂陵的富户焦氏、贾氏等人囤积居奇,抬高木炭的市价,让长安城的百姓买不起木炭而挨冻,已引起大家的共愤。臣觉得田司农的意见可行。不给他们一点教训,他们的眼中就只有金钱而没有王法了。” 田延年是霍光以前的家奴,也是他的得力干将,所以,霍光必须要支持他的。但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就是他的这一支持,从此,将田延年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对啊,没收焦氏贾氏等商人蓄积的那些建陵物资,可以降低杜陵的建造费用,还可以平抑市面上木炭的价格,这是煮饭烧石灰------一举两得的好事啊。臣看此事可行。”杜延年说道。
“好,既然各位爱卿都同意了,那此事就由田爱卿去办吧。两条原则,务必保证长安城中的木炭正常供应、务必保证皇陵的建造要按照以前的计划在明年的六月底前完工。”刘病已说道。
“臣遵旨。” 田延年道。他的心中很是高兴,他早就看茂陵的富户焦氏、贾氏等人不顺眼了,每次去见他们谈价格的事他们居然没把自己这个朝廷的大司农放在眼里,这会儿,自己有了皇上的圣旨,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把他们所有囤积的物资一把都抄光了,让他们欲哭无泪!
田延年领完旨意,退回了原来的队列中。这时,杜延年两眼瞅了瞅朝堂之上的众人,准备出来交上联名册立大将军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当皇后的折子。
刘病已得了戴长乐的消息,岂有不明之理?他见杜延年有异动,马上来了个先发制人,大声道:“诸位爱卿,朕这儿有一封诏书要宣布。”
众大臣一听,很是惊讶。这刘病已登基也有三个多月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说要颁布诏书,都很好奇他的第一份诏书是关于哪个方面的。
霍光、张安世等人听了,也是大出意外,以前,第一次上朝的时候,这刘病已有什么事情无论大小都是找他们商量的啊,怎么他今天居然一反常态忽然就弄出一个什么诏书出来了呢?
霍光的脸色顿时有些异样。不过,他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也想听听这刘病已所发出的第一封诏书会是什么样的。
只见刘病已不慌不忙的从怀里掏出一份帛书来,朗声念道:“朕微眇时,无所怙也。尝伴朕者,唯一宝剑,今竟遗落。虽古语有云‘物不如新,人不如故。’,但朕仍甚思之。有知之者,勿使匿焉,朕必嘉赏!”
“是啊,说得有理。”大臣们窃窃私语起来。
这时,田广明站出来道:“禀陛下,廷尉府已派人审过了。翻阅朝中所有记录之后,只有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有多次劝谏的谏书。”
丞相杨敞站出来道:“禀陛下,那郎中令龚遂我听说过,他进宫劝谏的时候双膝跪地而行,泪流满面,低声哭泣,连刘贺周围侍候的人都感动得直落泪,是个诤臣,不可杀啊!请陛下三思。”
“既是诤臣,那当然不可杀,那就将他们二位判处髡刑(剃去头发),罚去修筑四年城池吧。诸位爱卿,你们看如何?”刘病已道。他本来想免除这二人的罪,但顾及到霍光的脸面,得给他留一点面子的啊,于是念头一变,判处髡刑外加四年苦役。
“吾皇圣明!”众大臣恭维道。
田广明又说道:“禀陛下,诏狱中还有一人,名叫王式,是位儒士,曾为刘贺的老师。臣曾经责问道过他为什么没有写谏书,他回答说:‘臣用《诗》三百零五篇早晚教王,讲到忠臣孝子的篇章,没有不为王反复诵读的;讲到危亡无道的君主,没有不流泪为王深刻痛陈的。臣用三百零五篇来劝谏,所以没有谏书。’臣不知道此人是否也应归于王吉、龚遂一类人?还请陛下明示,免得枉杀无辜。”
刘病已一听,顿时便想起了张贺教自己学《诗》的情形来,不禁动了恻隐之心。“这个朕知道,《诗》三百零五篇中的确有不少忠臣孝子的篇章,讲解《诗》篇,也应算是劝谏,大司马,你认为呢?”
“陛下说讲解《诗》篇,也应算是劝谏,臣没有异议。”霍光很高兴,象这种小事,刘病已还最终得问自己的主意,撸了撸自己的胡须答道。
“好,那就也判处髡刑(剃去头发),罚去修筑四年城池吧。”刘病已拍完板后,又接着问道。“诸位爱卿,还有别的事吗?”
“启奏陛下。臣有事要奏。”大司农田延年站出来道。
“田爱卿,你有何事?”刘病已问道。
“禀陛下。因先帝驾崩,事发突然,杜陵只完成了三分之一还不到。臣按照上次圣上的旨意,想要加快皇陵的进度。但是,皇室事先并没有预备好修造陵墓的物资。而茂陵的富豪焦氏、贾氏等人,瞅准了这个空档,大肆收购木炭、芦苇等修造坟墓的物资,蓄积起来,囤积居奇,想卖个高价。以前的木炭,市面上只要三十钱一石,现在居然要卖六十钱一石;以前的芦苇,市面上只要一十钱一石,现在也涨到了二十钱一石。臣多次议价未果。朝廷下拨的造陵费用捉襟见肘,因此皇陵的建造进度非常缓慢。”
“嗯。诸位爱卿,关于此事,你们有何高见?”刘病已问道。
“是啊,现在世风日下,无商不奸。这些奸商囤积居奇这不是趁火打劫、陷朝廷于危难之间吗?”大臣们一听,顿时义愤填胸,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陛下,此风不可长。木炭乃城中百姓冬季御寒必需之用品,奸商们正是看中了修造陵墓忽然增加的需求巨大,故而减少市面的供应,抬高物价,就与把刀子架在别人的脖子上打劫有何区别?现在天气逐渐寒冷,木炭的价格上涨这么厉害,长安城的一些底层的百姓肯定会有因买不起木炭而挨冻遭殃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得由朝廷出面制止。”后将军赵充国站出来说道。
刘病已听后点了点头,“商人,赚点差价过日子,本来是应该的。但是,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手段谋取暴利,那就不对了。诸位爱卿,你们都议一议,此事朝廷该如何处罚?”
田延年一听,答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主意。茂陵的富户焦氏、贾氏等人囤积居奇,抬高木炭的市价,让长安城的百姓买不起木炭而挨冻,他们这是趁火打劫、陷朝廷于不义。臣也赞同赵将军所说的,此风决不可长。臣认为朝廷应该将焦氏贾氏等商人蓄积的那些建陵物资全部没收。一来可以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要遵纪守法;二来可以告诫其它的商人要不得囤积居奇,以降低市场木炭的价格,让长安城的百姓不再因买不起木炭而挨冻。”
“嗯,是应该给那些奸商们一个教训的时候了。他们简直不知道天高地厚,连朝廷都没放在眼里。长此以往,那还了得?”大臣们又纷纷议论起来。
“大司马,您觉得这事该如何处罚?”刘病已又问霍光。
“茂陵的富户焦氏、贾氏等人囤积居奇,抬高木炭的市价,让长安城的百姓买不起木炭而挨冻,已引起大家的共愤。臣觉得田司农的意见可行。不给他们一点教训,他们的眼中就只有金钱而没有王法了。” 田延年是霍光以前的家奴,也是他的得力干将,所以,霍光必须要支持他的。但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就是他的这一支持,从此,将田延年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对啊,没收焦氏贾氏等商人蓄积的那些建陵物资,可以降低杜陵的建造费用,还可以平抑市面上木炭的价格,这是煮饭烧石灰------一举两得的好事啊。臣看此事可行。”杜延年说道。
“好,既然各位爱卿都同意了,那此事就由田爱卿去办吧。两条原则,务必保证长安城中的木炭正常供应、务必保证皇陵的建造要按照以前的计划在明年的六月底前完工。”刘病已说道。
“臣遵旨。” 田延年道。他的心中很是高兴,他早就看茂陵的富户焦氏、贾氏等人不顺眼了,每次去见他们谈价格的事他们居然没把自己这个朝廷的大司农放在眼里,这会儿,自己有了皇上的圣旨,就可以正大光明地把他们所有囤积的物资一把都抄光了,让他们欲哭无泪!
田延年领完旨意,退回了原来的队列中。这时,杜延年两眼瞅了瞅朝堂之上的众人,准备出来交上联名册立大将军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当皇后的折子。
刘病已得了戴长乐的消息,岂有不明之理?他见杜延年有异动,马上来了个先发制人,大声道:“诸位爱卿,朕这儿有一封诏书要宣布。”
众大臣一听,很是惊讶。这刘病已登基也有三个多月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说要颁布诏书,都很好奇他的第一份诏书是关于哪个方面的。
霍光、张安世等人听了,也是大出意外,以前,第一次上朝的时候,这刘病已有什么事情无论大小都是找他们商量的啊,怎么他今天居然一反常态忽然就弄出一个什么诏书出来了呢?
霍光的脸色顿时有些异样。不过,他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也想听听这刘病已所发出的第一封诏书会是什么样的。
只见刘病已不慌不忙的从怀里掏出一份帛书来,朗声念道:“朕微眇时,无所怙也。尝伴朕者,唯一宝剑,今竟遗落。虽古语有云‘物不如新,人不如故。’,但朕仍甚思之。有知之者,勿使匿焉,朕必嘉赏!”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