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7194
成片时长:每集约62分钟
阅读:8674
发表:2019/4/19
36集 主旋律,古装 电视剧剧本
《汉宣大帝》第28-30集
1-3
…
25-27
28-30
31-33
34-36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本作品已在华语剧本网版权保护中心进行版权登记,登记2019-A-03029】
“没事,老臣还撑得住。朝廷遭此大难,老臣就算在家也睡不着的啊。”
“那好,快替大司马拿把椅子过来。”刘病已让一个黄门下去找椅子,然后才接着问梁丘贺,“梁爱卿,既然此次天灾乃是未央宫中有冤屈所致,不知可有办法解救?你只管按知道的说来,不要有所避讳。”
梁丘贺道:“陛下,既然陛下信得过臣,那臣就照直说了。这事需陛下办好三件事。”
“好,只要能对天下苍生有利,别说是三件事了,就算是三十件朕也依,你且说说是哪三件事吧。”
“第一件事,陛下需要身穿素服替百姓祈福并避开皇宫正殿五天;第二件事,需要陛下大赦天下;第三件事呢,需三辅、太常、内郡国各举荐贤良、方正之士各一人充实到朝廷为官。” 梁丘贺不紧不慢地说道。
“好,这三件事朕都依了。大司马,你们看如何?”刘病已把目光投向了霍光。
霍光坐在椅子上,点了点头,“老臣没有意见。陛下能以天下苍生为念,实乃我大汉之福,天下苍生之福啊!老臣以为,此次天灾,受害人数之广,损失之大,实属罕见。陛下应下旨打开朝廷粮仓赈济贫民,渡过难关;其次还应诏令各郡国积极开展救助、组织百姓搞好灾后的生产。”
毕竟是三朝元老,经历过的事也多,许多事能抓到点子上去。他知道当务之急是赶紧救助灾民,不要让无家可归的人因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而饿死、冻死;其次是积极展开灾后生产。
刘病已听了后,脸上一红,这姜还是老的辣啊。“大司马说得很对,当务之急,就是各郡国要安抚好灾民,并积极搞好灾后的生产。受灾的地方,夏收是指望不上了,但秋收一定不能落下。朝廷粮仓应打开赈济贫民,尽量要做到不能饿死人。没有受灾的郡国要伸出一把手来,支援受灾的郡国。所有官员都应上报捐助谷物数字,输入长安仓,以帮助灾民。朕也将从上林苑中拿出钱来救济流入长安城的流民。对,就这么写,诏书要尽快发到各郡国。”
“陛下,上一回西征匈奴,您从上林苑里拨出了不少的钱,今年以来,又接连出了两件大事,上林苑的钱库、粮库都差不多空了。还请陛下不要再从上林苑里拨钱了。”水衡都尉站出来禀报道。
“差不多空了,那就还是没有空嘛!宫廷的开支太多了,有些完全是可以省一省的。每日菜肴的数量、份量都可以减少一半,到年底的宴会都应取消,把省下的这一部份拿出来,就可以救济不少的灾民了。还有啊,朕早几天看了一组数字,很惊人啊,少府所属职官中,太官和汤官各拥有奴婢3000人,还有不少的宫廷馔膳、屠工和乐工。这些宫廷馔膳、屠工和乐工,还有一部份奴婢,都完全可以调出来去参加农业的生产嘛!”刘病已决定从自己做起,第一刀就砍向宫廷的闲置人员。
这时候,张安世也都被感动了,站出来说道:“陛下圣明,是臣等楷模。老臣愿意将这五年来的薪俸五百万钱捐出来,输入长安仓,以帮助灾民。”好家伙!这有钱的就是不一样。张安世自己家中有桑园,还办了剿丝坊、印染坊、绸缎庄,拥有的帮工都上千人,真正的产、供、销一条龙,平时都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加上对刘病已有愧,所以一下子就将自己五年来的薪俸五百万钱捐了出来,帮助那些流民。
“好,好样的。张爱卿,朕替天下的百姓谢谢您了。”刘病已十分的感动,许多的人在朝廷为官,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将朝廷的公驽往自己的腰包里揣,象公孙敬声、田延年之流更是为此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这张安世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己上一次赐给他的平定楚王谋逆的奖赏都还一直在上林苑替他保管着呢!这一回,他还要把自己五年来的薪俸五百万钱都捐出来帮助灾民,的确是我大汉的忠臣。幸亏上一次听取了许平君的意见,没有将他赐死。看来冲动是魔鬼,下回办大事之前,决不可鲁莽行事。
霍光看着刘病已,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小子,一点就透,办事越来越老练的了,看来自己当初选择他,真的没有看走眼。只不过张安世的这一表态,让他觉得脸上有些无光,论家产钱财,张安世还是比不上他的。他虽然没有象张安世一样的办有作坊做生意,也没有贪过朝廷的一钱公驽,但皇帝给他的赏赐多啊。朝廷中百官送给他家人的钱财多得甚至他自己心中都没有个数的。
此刻看张安世把五年来的薪俸五百万钱都捐出来帮助灾民,一时就犯难了。捐多少呢?捐得太多了吧,别人就会说自己的,他所有的家人,一个个都过着皇家般的生活,连妻妾女儿的房间都是仿照椒房的配置布置的,开支这么大,百姓们难道就不怀疑自己钱财的来路吗?其实,他对自己家人收取别人的钱财也不是不清楚的,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想一想,那不是从朝廷公驽中拿的钱,也就心安理得了。
若是捐得太少了吧,也不太合适。自己可是朝廷的三朝元老,孝武帝派自己监国的,外孙女是太皇太后,女儿也是皇后,太抠门了也是要被非议的。也罢,就与张安世看齐吧,捐个五百万钱得了。
于是,也用拐杖拄了拄地,“陛下,既然车骑将军都捐出五百万钱了,那老臣也就有样学样,也捐五百万钱出来救济流民。此外,还在城门外前置一粥棚施粥。”狐狸就是狐狸,他这是既得了面子又得了里子。你想一下,流民们过来,都能喝到大司马府施的粥,还不对霍家感激涕零的?
“好,朕替天下的百姓谢谢您了。”刘病已说道。
于是,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报出了自己心中愿意捐助的数字,刘病已都让黄门一一记下了之后,又对魏相说道:“魏爱卿,对于朝中官员捐助的谷物数字、钱财,你都要统计出来,一一张榜公布。对于这些捐助的谷物、钱财,你要与长安仓中现有的谷物、钱财统一筹划好,合理安排,朕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饿死人!如果有,那朕是要拿你问罪的!”
“是,陛下,臣遵旨。”
这时,京兆尹赵广汉又站出来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哦,赵爱卿,你有何事,请讲。”
京兆尹赵广汉咳了一下,润了润嗓子,这才说道:“陛下,这可是千年难遇的大灾之年,流民遍地。京城一向是流民们向往的地方,希望能够在这儿有口活命的饭吃,所以肯定会大举进入的。如果外地的难民大举进入的话,我们本地的口粮供应、社会的治安就会压力山大,稍微弄不好,就会出问题,引发灾民的民变。未雨绸缪,臣认为,我们要有一个妥善应对之策。”
朝中众大臣一听,也一个个交头接耳起来,纷纷称是。魏相与霍光等人也点了点头,十分认可他的看法。
刘病已想了一下,道:“有道理。好,你接着往下说,你有什么妥善的应对之策。”
“这粮食的问题,刚才陛下交给大司农魏大人了,臣就不多说了。臣只管京城的治安。臣认为,要将灾民隔绝于外,不能让灾民进城。”
刘病已一听颇有些惊讶,愕然道:“隔绝于外?不让进城?”
赵广汉重复了一次,“对,要将灾民隔绝于外,不能让灾民进城。刚才大司马的提议让臣很受启发,我们应该在长安城外择地安置,施粥赈济。臣会派出人手维持那儿的秩序,同时号召长安城中有钱的乡绅都来此地施粥,以减轻朝廷的压力。对于进入灾民区的人,都要登记造册。男女老幼、有何技能,都要一一登记在册。那些灾民当中,有不少是青壮劳力,更有一些都是有技能在身的,反正呆在那里也没事干,不如,把他们都统一组织起来,发放进城许可证,进城来修葺粮仓、宫殿、水利、房屋之类的。大灾之年,他们也是有口饭吃就行的,想必不会要很多钱的。这样,又可减少一部分流民的安置问题,也不会影响到京城的社会治安问题。”
“好啊。赵爱卿这办法好啊,朕准了。此事你可与大司农一道商量着去安排吧。还有什么事吗?没事今天就退朝了。”刘病已道。
未央宫内的空地上,迅速地搭起了一个巨大的祭坛。刘病已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古代,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祭祖也是汉人宣告自己为炎黄子孙最直接的方式。
“那好,快替大司马拿把椅子过来。”刘病已让一个黄门下去找椅子,然后才接着问梁丘贺,“梁爱卿,既然此次天灾乃是未央宫中有冤屈所致,不知可有办法解救?你只管按知道的说来,不要有所避讳。”
梁丘贺道:“陛下,既然陛下信得过臣,那臣就照直说了。这事需陛下办好三件事。”
“好,只要能对天下苍生有利,别说是三件事了,就算是三十件朕也依,你且说说是哪三件事吧。”
“第一件事,陛下需要身穿素服替百姓祈福并避开皇宫正殿五天;第二件事,需要陛下大赦天下;第三件事呢,需三辅、太常、内郡国各举荐贤良、方正之士各一人充实到朝廷为官。” 梁丘贺不紧不慢地说道。
“好,这三件事朕都依了。大司马,你们看如何?”刘病已把目光投向了霍光。
霍光坐在椅子上,点了点头,“老臣没有意见。陛下能以天下苍生为念,实乃我大汉之福,天下苍生之福啊!老臣以为,此次天灾,受害人数之广,损失之大,实属罕见。陛下应下旨打开朝廷粮仓赈济贫民,渡过难关;其次还应诏令各郡国积极开展救助、组织百姓搞好灾后的生产。”
毕竟是三朝元老,经历过的事也多,许多事能抓到点子上去。他知道当务之急是赶紧救助灾民,不要让无家可归的人因为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而饿死、冻死;其次是积极展开灾后生产。
刘病已听了后,脸上一红,这姜还是老的辣啊。“大司马说得很对,当务之急,就是各郡国要安抚好灾民,并积极搞好灾后的生产。受灾的地方,夏收是指望不上了,但秋收一定不能落下。朝廷粮仓应打开赈济贫民,尽量要做到不能饿死人。没有受灾的郡国要伸出一把手来,支援受灾的郡国。所有官员都应上报捐助谷物数字,输入长安仓,以帮助灾民。朕也将从上林苑中拿出钱来救济流入长安城的流民。对,就这么写,诏书要尽快发到各郡国。”
“陛下,上一回西征匈奴,您从上林苑里拨出了不少的钱,今年以来,又接连出了两件大事,上林苑的钱库、粮库都差不多空了。还请陛下不要再从上林苑里拨钱了。”水衡都尉站出来禀报道。
“差不多空了,那就还是没有空嘛!宫廷的开支太多了,有些完全是可以省一省的。每日菜肴的数量、份量都可以减少一半,到年底的宴会都应取消,把省下的这一部份拿出来,就可以救济不少的灾民了。还有啊,朕早几天看了一组数字,很惊人啊,少府所属职官中,太官和汤官各拥有奴婢3000人,还有不少的宫廷馔膳、屠工和乐工。这些宫廷馔膳、屠工和乐工,还有一部份奴婢,都完全可以调出来去参加农业的生产嘛!”刘病已决定从自己做起,第一刀就砍向宫廷的闲置人员。
这时候,张安世也都被感动了,站出来说道:“陛下圣明,是臣等楷模。老臣愿意将这五年来的薪俸五百万钱捐出来,输入长安仓,以帮助灾民。”好家伙!这有钱的就是不一样。张安世自己家中有桑园,还办了剿丝坊、印染坊、绸缎庄,拥有的帮工都上千人,真正的产、供、销一条龙,平时都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加上对刘病已有愧,所以一下子就将自己五年来的薪俸五百万钱捐了出来,帮助那些流民。
“好,好样的。张爱卿,朕替天下的百姓谢谢您了。”刘病已十分的感动,许多的人在朝廷为官,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将朝廷的公驽往自己的腰包里揣,象公孙敬声、田延年之流更是为此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这张安世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己上一次赐给他的平定楚王谋逆的奖赏都还一直在上林苑替他保管着呢!这一回,他还要把自己五年来的薪俸五百万钱都捐出来帮助灾民,的确是我大汉的忠臣。幸亏上一次听取了许平君的意见,没有将他赐死。看来冲动是魔鬼,下回办大事之前,决不可鲁莽行事。
霍光看着刘病已,满意地点了点头,这小子,一点就透,办事越来越老练的了,看来自己当初选择他,真的没有看走眼。只不过张安世的这一表态,让他觉得脸上有些无光,论家产钱财,张安世还是比不上他的。他虽然没有象张安世一样的办有作坊做生意,也没有贪过朝廷的一钱公驽,但皇帝给他的赏赐多啊。朝廷中百官送给他家人的钱财多得甚至他自己心中都没有个数的。
此刻看张安世把五年来的薪俸五百万钱都捐出来帮助灾民,一时就犯难了。捐多少呢?捐得太多了吧,别人就会说自己的,他所有的家人,一个个都过着皇家般的生活,连妻妾女儿的房间都是仿照椒房的配置布置的,开支这么大,百姓们难道就不怀疑自己钱财的来路吗?其实,他对自己家人收取别人的钱财也不是不清楚的,只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想一想,那不是从朝廷公驽中拿的钱,也就心安理得了。
若是捐得太少了吧,也不太合适。自己可是朝廷的三朝元老,孝武帝派自己监国的,外孙女是太皇太后,女儿也是皇后,太抠门了也是要被非议的。也罢,就与张安世看齐吧,捐个五百万钱得了。
于是,也用拐杖拄了拄地,“陛下,既然车骑将军都捐出五百万钱了,那老臣也就有样学样,也捐五百万钱出来救济流民。此外,还在城门外前置一粥棚施粥。”狐狸就是狐狸,他这是既得了面子又得了里子。你想一下,流民们过来,都能喝到大司马府施的粥,还不对霍家感激涕零的?
“好,朕替天下的百姓谢谢您了。”刘病已说道。
于是,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报出了自己心中愿意捐助的数字,刘病已都让黄门一一记下了之后,又对魏相说道:“魏爱卿,对于朝中官员捐助的谷物数字、钱财,你都要统计出来,一一张榜公布。对于这些捐助的谷物、钱财,你要与长安仓中现有的谷物、钱财统一筹划好,合理安排,朕只要一个结果,那就是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饿死人!如果有,那朕是要拿你问罪的!”
“是,陛下,臣遵旨。”
这时,京兆尹赵广汉又站出来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哦,赵爱卿,你有何事,请讲。”
京兆尹赵广汉咳了一下,润了润嗓子,这才说道:“陛下,这可是千年难遇的大灾之年,流民遍地。京城一向是流民们向往的地方,希望能够在这儿有口活命的饭吃,所以肯定会大举进入的。如果外地的难民大举进入的话,我们本地的口粮供应、社会的治安就会压力山大,稍微弄不好,就会出问题,引发灾民的民变。未雨绸缪,臣认为,我们要有一个妥善应对之策。”
朝中众大臣一听,也一个个交头接耳起来,纷纷称是。魏相与霍光等人也点了点头,十分认可他的看法。
刘病已想了一下,道:“有道理。好,你接着往下说,你有什么妥善的应对之策。”
“这粮食的问题,刚才陛下交给大司农魏大人了,臣就不多说了。臣只管京城的治安。臣认为,要将灾民隔绝于外,不能让灾民进城。”
刘病已一听颇有些惊讶,愕然道:“隔绝于外?不让进城?”
赵广汉重复了一次,“对,要将灾民隔绝于外,不能让灾民进城。刚才大司马的提议让臣很受启发,我们应该在长安城外择地安置,施粥赈济。臣会派出人手维持那儿的秩序,同时号召长安城中有钱的乡绅都来此地施粥,以减轻朝廷的压力。对于进入灾民区的人,都要登记造册。男女老幼、有何技能,都要一一登记在册。那些灾民当中,有不少是青壮劳力,更有一些都是有技能在身的,反正呆在那里也没事干,不如,把他们都统一组织起来,发放进城许可证,进城来修葺粮仓、宫殿、水利、房屋之类的。大灾之年,他们也是有口饭吃就行的,想必不会要很多钱的。这样,又可减少一部分流民的安置问题,也不会影响到京城的社会治安问题。”
“好啊。赵爱卿这办法好啊,朕准了。此事你可与大司农一道商量着去安排吧。还有什么事吗?没事今天就退朝了。”刘病已道。
未央宫内的空地上,迅速地搭起了一个巨大的祭坛。刘病已在这里举行祭祀仪式。古代,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祭祖也是汉人宣告自己为炎黄子孙最直接的方式。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