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22124
阅读:4158
发表:2020/4/18 修改:2021/1/25
371章 武侠动作 小说
《群女传》第276-280章
001-005
…
276-280
366-370
371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李白鹤:“咦……您先阵说了:不妥。还是以后再写吧。”
郎迎新:“洪夫人和师傅都说:夫妻久别重逢,而且是在自己家里,无事也要找事做。这是明摆着的深情和人性:关心我俩啊!我俩就找事做,来吧……”
……
郎迎新乐道:“事情做完。现在松弛了,睡下。可以摆一会儿龙门阵。”
李白鹤:“好!我在天中楼上,每天都要思念您。思念时,就有许多感慨!”
郎迎新不亦乐乎:“应该添字:总有许多脱光、拥抱爱妻睡的感慨。”
李白鹤深沉道:“也有。那是人之常情。如果说不想,是自欺欺人。但我感慨之一是:南梁全民皆兵,打仗是为自己和大众生存加幸福,十分有意义。所以个个不怕牺牲,受人十分敬仰。”
郎迎新:“是。我深有感受。”
李白鹤:“感慨之二:我俩过去的部下,父母养大他们极不容易。可是当了炮灰,我俩却满无所谓。他们为什么要当炮灰?为什么要跟着主子作恶呢?”
郎迎新:“答案很简单:一是主子强令;二是自觉自愿;三是生活所迫;四是国家正义或邪恶需要。”
李白鹤慢慢地说:“我在想:北圣顶头上司就我俩,大娃子调转枪口就可以消灭我们。可是他们不,而是愿意为我俩去死。扩大来说:国内国外都一样,炮灰们为何不惜自己性命?我直到现在,也没想通这奇怪的迷。”
郎迎新:“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大娃子、小娃子、皇帝总统兵,都是由一两个人率领的集体;因为是集体,就无形中有一种集体力量;每一个人就被这种集体力量互相制约着;所以心理上就不敢反抗。另一些人则是下意识的愚忠,想当官,想封妻荫子;还有的纯粹是雇佣;再有的是慒懂……所有这些五花八门的人,组成愚昧野蛮、专干杀人勾当的团体,不动脑筋地听从指挥官的指使。有的兵到死时也没有明白:当这样的兵,多么不值得。他们是‘不义军队’的基础,是实足的送死愚蠢兵。”
李白鹤:“贤妻是答题高手!说得极好!并简明扼要。我希望以后的炮灰们觉悟,不要步后尘上当。啊!说起大娃子,我老早就有一个深沉的感慨:就是有些马头,命令杀死伤兵。这事我虽是道听途说,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郎迎新:“你才是道听途说,我是亲目所睹。”
李白鹤不禁感慨:“呵!硬是真有其事?”
郎迎新:“是啊!我第一次轮到参加驻守边界。原边防姐妹对我说:敌方部队,无论人的素质,武器装备,战略战术,都十分低下、落后。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极低。况且,其中绝大多数大娃子,都是出于无奈才当大娃子的青少年,就这样当炮灰,不明不白地死了,多么可悲、可叹。师长嫦娥讲:我们执行人道主义,对于一般的,只打他们肩膀。让他们负伤,回去就是了。”
李白鹤感慨:“这是南梁人,高尚的善良心肠。”
郎迎新:“我在阵地上看见。敌人进攻时,就跟羊群似的,嘴里呐喊;有些举着大刀长矛,有些张弓射箭,有些盲目放枪。闹哄哄、砰砰叭叭的,颇有声势。如果你不阻止他们,真要被他们杀死。”
李白鹤:“那是。两军对垒,就是打死对方。这无可非议。”
郎迎新:“我们就按照师长讲的执行:只打他们肩膀。我们都是神枪手,发发命中。就见他们悉数倒下。倒下分多种类型:大多数是中了枪弹;有的是没有打过仗,初次参加,看见前面的出血倒下,并听见枪响,就被吓得倒下;有的则是老油条,装死躺下;有的是被前面倒下的绊倒;有的是爬下或卧倒射击。形式各样,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步调。”
李白鹤:“战场上表现各有千秋,这是大娃子兵的常情。”
郎迎新:“进攻的喽啰,全部在我们前面倒下。负伤轻的就回去。谁知带兵的头目‘瓜老四’,不但不抢救;竟然下令:打掉!不准回来!于是听见‘砰砰’枪响。我亲眼看见:随着枪声,被打人的脑袋,红的白的,像带血的豆腐渣,相继倏忽而起,溅起一两米高。简直惨不忍睹。”
李白鹤介绍:“瓜老四是西南韩的三管家,一向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但无论怎么残忍,也不该杀死伤兵哪!”
郎迎新:“不只是南韩一家,不少家都是那样:杀死伤兵。”
李白鹤感慨说:“真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郎迎新:“爬回去的伤兵,都要击毙。就更不会到现场,抢救伤兵。这就是马头们的恶毒心肠!我们喇叭宣传:‘地上的兄弟,过来吧!南梁自卫军优待你们。’有的就往我们这面动身,不幸也被他们那面当场击毙。到了晚上,有装死的饿得不行了,就大胆爬到我们工事下,轻声喊:‘南梁大哥、大姐,救救我们吧!’我们轻重机枪掩护,派人去把伤兵运过来。他们无不感恩戴德。”
李白鹤感慨:“只要到了南梁,就一步登天,享福了。”
郎迎新:“许多马头,都有一个共同的恶毒心肠,认为:在战场上把人击伤,而不是击毙,是南梁的阴谋诡计。”
李白鹤:“呵!竟然这样诬蔑南梁。”
郎迎新:“他们的谬论是:一因伤兵不但没有战斗力,反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是拖累。就要使马头军的力量大大削弱。二是表现南梁人高抬贵手,不要打死,只击伤,还要来救。是煽动马头军:心向南梁。所以马头们不要手软,凡是负伤者,一律处死。’还有第三个‘理由’,马头们没有明说,但事实看得出来。那就是:大娃子都是雇佣军。雇佣军的职业:一个是进攻敌人;二是去当炮灰送死。如果负伤要医治,花的医疗费和其它代价,比买一个新雇佣军多得多,所以就该死。这就是当雇佣军的下场。所以我希望:人不要当雇佣军。”
郎迎新:“洪夫人和师傅都说:夫妻久别重逢,而且是在自己家里,无事也要找事做。这是明摆着的深情和人性:关心我俩啊!我俩就找事做,来吧……”
……
郎迎新乐道:“事情做完。现在松弛了,睡下。可以摆一会儿龙门阵。”
李白鹤:“好!我在天中楼上,每天都要思念您。思念时,就有许多感慨!”
郎迎新不亦乐乎:“应该添字:总有许多脱光、拥抱爱妻睡的感慨。”
李白鹤深沉道:“也有。那是人之常情。如果说不想,是自欺欺人。但我感慨之一是:南梁全民皆兵,打仗是为自己和大众生存加幸福,十分有意义。所以个个不怕牺牲,受人十分敬仰。”
郎迎新:“是。我深有感受。”
李白鹤:“感慨之二:我俩过去的部下,父母养大他们极不容易。可是当了炮灰,我俩却满无所谓。他们为什么要当炮灰?为什么要跟着主子作恶呢?”
郎迎新:“答案很简单:一是主子强令;二是自觉自愿;三是生活所迫;四是国家正义或邪恶需要。”
李白鹤慢慢地说:“我在想:北圣顶头上司就我俩,大娃子调转枪口就可以消灭我们。可是他们不,而是愿意为我俩去死。扩大来说:国内国外都一样,炮灰们为何不惜自己性命?我直到现在,也没想通这奇怪的迷。”
郎迎新:“其实很简单。无论是大娃子、小娃子、皇帝总统兵,都是由一两个人率领的集体;因为是集体,就无形中有一种集体力量;每一个人就被这种集体力量互相制约着;所以心理上就不敢反抗。另一些人则是下意识的愚忠,想当官,想封妻荫子;还有的纯粹是雇佣;再有的是慒懂……所有这些五花八门的人,组成愚昧野蛮、专干杀人勾当的团体,不动脑筋地听从指挥官的指使。有的兵到死时也没有明白:当这样的兵,多么不值得。他们是‘不义军队’的基础,是实足的送死愚蠢兵。”
李白鹤:“贤妻是答题高手!说得极好!并简明扼要。我希望以后的炮灰们觉悟,不要步后尘上当。啊!说起大娃子,我老早就有一个深沉的感慨:就是有些马头,命令杀死伤兵。这事我虽是道听途说,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郎迎新:“你才是道听途说,我是亲目所睹。”
李白鹤不禁感慨:“呵!硬是真有其事?”
郎迎新:“是啊!我第一次轮到参加驻守边界。原边防姐妹对我说:敌方部队,无论人的素质,武器装备,战略战术,都十分低下、落后。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战斗力极低。况且,其中绝大多数大娃子,都是出于无奈才当大娃子的青少年,就这样当炮灰,不明不白地死了,多么可悲、可叹。师长嫦娥讲:我们执行人道主义,对于一般的,只打他们肩膀。让他们负伤,回去就是了。”
李白鹤感慨:“这是南梁人,高尚的善良心肠。”
郎迎新:“我在阵地上看见。敌人进攻时,就跟羊群似的,嘴里呐喊;有些举着大刀长矛,有些张弓射箭,有些盲目放枪。闹哄哄、砰砰叭叭的,颇有声势。如果你不阻止他们,真要被他们杀死。”
李白鹤:“那是。两军对垒,就是打死对方。这无可非议。”
郎迎新:“我们就按照师长讲的执行:只打他们肩膀。我们都是神枪手,发发命中。就见他们悉数倒下。倒下分多种类型:大多数是中了枪弹;有的是没有打过仗,初次参加,看见前面的出血倒下,并听见枪响,就被吓得倒下;有的则是老油条,装死躺下;有的是被前面倒下的绊倒;有的是爬下或卧倒射击。形式各样,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步调。”
李白鹤:“战场上表现各有千秋,这是大娃子兵的常情。”
郎迎新:“进攻的喽啰,全部在我们前面倒下。负伤轻的就回去。谁知带兵的头目‘瓜老四’,不但不抢救;竟然下令:打掉!不准回来!于是听见‘砰砰’枪响。我亲眼看见:随着枪声,被打人的脑袋,红的白的,像带血的豆腐渣,相继倏忽而起,溅起一两米高。简直惨不忍睹。”
李白鹤介绍:“瓜老四是西南韩的三管家,一向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家伙。但无论怎么残忍,也不该杀死伤兵哪!”
郎迎新:“不只是南韩一家,不少家都是那样:杀死伤兵。”
李白鹤感慨说:“真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郎迎新:“爬回去的伤兵,都要击毙。就更不会到现场,抢救伤兵。这就是马头们的恶毒心肠!我们喇叭宣传:‘地上的兄弟,过来吧!南梁自卫军优待你们。’有的就往我们这面动身,不幸也被他们那面当场击毙。到了晚上,有装死的饿得不行了,就大胆爬到我们工事下,轻声喊:‘南梁大哥、大姐,救救我们吧!’我们轻重机枪掩护,派人去把伤兵运过来。他们无不感恩戴德。”
李白鹤感慨:“只要到了南梁,就一步登天,享福了。”
郎迎新:“许多马头,都有一个共同的恶毒心肠,认为:在战场上把人击伤,而不是击毙,是南梁的阴谋诡计。”
李白鹤:“呵!竟然这样诬蔑南梁。”
郎迎新:“他们的谬论是:一因伤兵不但没有战斗力,反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是拖累。就要使马头军的力量大大削弱。二是表现南梁人高抬贵手,不要打死,只击伤,还要来救。是煽动马头军:心向南梁。所以马头们不要手软,凡是负伤者,一律处死。’还有第三个‘理由’,马头们没有明说,但事实看得出来。那就是:大娃子都是雇佣军。雇佣军的职业:一个是进攻敌人;二是去当炮灰送死。如果负伤要医治,花的医疗费和其它代价,比买一个新雇佣军多得多,所以就该死。这就是当雇佣军的下场。所以我希望:人不要当雇佣军。”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