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莫里逊拿着照相机,正忙于拍照。
张之洞看着出铁的机器,一脸的认真。
莫里逊拍了一圈照片,又组织众人站在一起,拍了一张照片,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16.外
场景:汉阳铁厂
人物:张之洞、白墩儿、莫里逊、辜鸿铭、中外友人若干、清政府官员若干、随从若干
时间:日
张之洞带着众人走在汉阳铁厂内的道路上,一脸满意地看向了身旁的两个外国工程师。
他笑着:二位辛苦了……
他指着白墩儿:白墩儿先生,我们是老朋友了,白墩儿先生久居我旁,受我熏陶深矣,可惜呀,你是个洋人,否则以你现在的才学,完全可以考个秀才,秀才呀!
白墩儿用流利的中文说着:我的学问和总督大人相比差的太远了,我听说当年在全国的科举考试中,您是贵国皇太后亲自选拔的第三名,也叫探花,是吗?
张之洞笑着:当年的事,不提也罢!
他看向了前面:目前最要紧的是办好铁厂,我想以后咱们再办个更大的,更先进的,世界第一流的铁厂。
对面,辜鸿铭领着海因里希走了过来。
辜鸿铭一作揖:大人,这是北洋招商局督办盛宣怀大人推荐过来的德国锅炉专家海因里希先生。
张之洞笑着:海因里希先生不远万里来到我邦,来帮助老夫,老夫是不胜感激啊!欢迎!
海因里希点了点头。
辜鸿铭看了过去:大人,请借一步说话。
二人走了过去,辜鸿铭低声说道:大人,有件事我必须得跟您说,这个海因里希先生希望您能提供一个实验室,他想重新化验矿石,要是矿石不合格,就得更换高炉,那,可就麻烦了。
张之洞皱着眉头,看向了海因里希。
1-17.内
场景:储秀宫
人物:慈禧、光绪、李莲英、翁同龢、阎敬铭、宦官若干
时间:日
李莲英和一个小太监将光绪皇帝手书的“颐和园”三个大字铺展开来。
慈禧走在一旁,看着这三个大字,点了点头:嗯,框架气势不错,总觉得骨子里力量不足,不过这也难为皇上了,赶明儿让七爷,挂在园子东宫的门上吧。
翁同龢点点头:是。
慈禧看向了光绪:皇上坐下。
二人过去,坐在了炕上。
慈禧看向了桌上的一沓奏折,说道:这些,都是请停修院子的?
光绪点点头:是。
慈禧:你的意思呢?
光绪犹豫片刻后开口:驳回去!
慈禧:哦?
光绪:亲爸爸辛苦几十年了,儿子和臣民们修个园子,让亲爸爸享福,尽忠尽孝,怎么着,也不为过啊。
慈禧:那你还将这些折子拿过来干嘛?
光绪:事关重大,儿臣不敢做主,这才请亲爸爸圣裁。
慈禧:我已归政与你,你还把这些事情拿来让我做主,这不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吗?
光绪:儿臣不敢!
慈禧:我知道你的孝心,我只是纳闷,这大清国怎么穷到这个份儿上了,连个修院子的钱都拿不出来。
她看向了对面的阎敬铭,说道:阎敬铭,你说呢。
阎敬铭跪了下去:禀太后,是拿不出来了。
慈禧犹豫片刻,有些不悦地开口道:怎么个拿不出来啊?
阎敬铭:近年来,水旱灾疫不断,军饷费用过巨,单这两项,户部已经颇难挪移,更加圆工开工,耗费巨大。
慈禧不悦:别给我说虚的,说实的!
阎敬铭:臣这就说,清逸园工程……
慈禧:颐和园!
阎敬铭:颐和园!颐和园工程经费来源,一是向洋人借的款子,前年从英国汇丰银行借款两百万两,去年从德国华泰银行借款五百万马克,合库平银九十八万两,还有光绪十三年,向英国怡和洋行借款一百五十万英镑,合库平银五百万辆,除去赴英国订购的船炮款外,其余二百五十万两,都用于圆工。二是筹集的铁路款一千万两,已被挪用,铁路大工随停!
慈禧:你阎敬铭以善于理财闻名天下,户部就没有积余的银子可拨吗?
阎敬铭:户部本有积余银七百八十二万三千两,那是臣历年从查抄款、罚款、变价款等款项中一两一两抠出来的,以备非常之用,可也全数被内务府要去,修典景等工程了。
慈禧走动了两步,叹了一口气,又坐了下去,看向了翁同龢:翁师傅。
翁同龢站了起来:臣在。
慈禧:你的那个折子,我就准了,那些个经堂经棚,牌楼戏台什么的寻常工程,没有开工的就不要再开了,已经开工的先停下。
翁同龢:体恤下情,圣明无过太后。
慈禧看向了跪着的阎敬铭:起来吧阎敬铭,这下你该轻松了吧?
阎敬铭依旧跪着:如牛重负,臣,轻松不起来!
慈禧面色微变:你这是何意?
阎敬铭:停了典景寻常工程,只能缓一口气,太后要是停了颐和园工程,臣方能轻松。
慈禧面色剧变,喘着大气说道:听见了吗皇上,这样直言敢谏的臣子,咱娘俩还真是埋没了他了。
光绪赶紧站了起来,解释道:他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啊!
慈禧怒骂:你胡说!
光绪吓的赶紧跪在了地上。
慈禧:他为了江山社稷,难道我要毁了江山社稷不成?
光绪:亲爸爸息怒,听儿臣慢慢说!
慈禧:你说什么?你能说什么?张口江山社稷、天下苍生,好像满朝忠义,就我一个人拿着祖宗的基业不当回事儿。
光绪欲言又止,不知道该说什么,最终闭上了嘴巴。
门口的方向,小太监看向了里面,给里面的李莲英打了个手势,李莲英明白了过来,冲着那小太监点了点头。
1-18.外
场景:储秀宫走廊
人物:李鸿章、李莲英
时间:日
李鸿章站在门口,来回踱了两步,又看向了里面。
李莲英从里面走了出来:哎吆,是中堂大人呐,好多日子不见了,我这给您请安了。
李鸿章笑着:公公这就生份了。
他看向了李莲英的脚。
李莲英有些疑惑:什么?
李鸿章:脚气好点了吗?
李莲英:哎呀,还是痒,痒得厉害。
他有些紧张:小声点儿,别让里面听见,太后啊,腻歪这个。
李鸿章一笑:知道知道。
他伸手拿出一个小药瓶,说道:所以呀,我自己给你送来了,不然呐,我早就让下人给你送进宫来喽。
李莲英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说道:都是洋字码,我看不懂。
李鸿章:大英帝国来的。
李莲英:好家伙,这什么呀?酒么?这一两口就喝没了。
李鸿章一笑:抹在脚上,就不痒了。
李莲英有些惊喜:还是中堂大人惦记我,为这么点小事儿千山万水的。
李鸿章一笑:公公的事儿怎么能是小事儿呢,公公的脚好好的,把太后伺候的好好的,咱们的福分,就有了。
李莲英:好,中堂大人这话,说到家了!
里面突然传来了慈禧怒骂的声音,二人看了过去,
1-19.内
场景:储秀宫
人物:慈禧、光绪、翁同龢、阎敬铭、小宦官
时间:日
慈禧正在骂着:平长毛,剿捻子,北边儿刚闹蝗虫,南边又是水灾,这十几年里我何尝睡过囫囵觉,这才换得个同治中兴,我这不是为的江山社稷,我这为的又是什么呀?就拿这万寿庆典来说吧,知道的人说我该享享福了,不知道的骂我穷奢极欲,谁个又知道我这为的也是江山社稷的一片苦心呐!
1-20.外
场景:储秀宫外
人物:李鸿章、李莲英、盛宣怀
时间:日
李莲英转身进入到了殿内,李鸿章依旧站在门口听着。
慈禧(OS):寻常百姓家的老太太六十大寿,办得风光热闹,左邻右舍就会说这个老太太有福气、有面子,这户人家在这一带就做的起人,百姓如此,国家更是如此!要是连我的生日都过寒颤了,不单连我的面子没地方搁,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还怎么个体现大清国和闫海青、国泰民安,同治中兴以来的兴旺气象都跑到哪儿去了?
不远处,盛宣怀提着装有鹦鹉的鸟笼子走了过来,将鸟笼子递给了李鸿章。
1-21.内
场景:储秀宫
人物:慈禧、光绪、翁同龢、阎敬铭、李莲英、宦官若干
时间:日
慈禧叹了一口气,继续说着:这样以来,不但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你,洋人瞧不起你,他就会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会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儿!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他看向了众人:这些个道理,你们是真不懂?假不懂?还是不想懂啊?我看你们是不想懂!
1-22.外
场景:储秀宫
人物:李鸿章、盛宣怀
时间:日
李鸿章陷入到了沉思中,紧皱着眉头,一旁的盛宣怀也是有些担忧。
1-23.内
场景:储秀宫
人物:慈禧、光绪、翁同龢、阎敬铭、李莲英、宦官若干
时间:日
慈禧继续说着:也就是说,你们做儿子的孝心,做臣子的忠心,都让夜猫子叼去当臭鱼干给吃了!
众人低头不语。
慈禧长吸了一口气:好吧,今儿个,我就把话给撂这儿,谁要是让我这个生日过的不舒坦,我就让他一辈子不舒坦!
殿内依旧鸦雀无声。
慈禧看了过去:怎么了?都哑巴了?
光绪赶紧说道:亲爸爸训斥得是,儿臣一定在颐和园工程上加倍用心!
翁同龢也说道:太后圣心远虑,时时事事以江山社稷为念,臣惟有谨遵慈训,无复他言。
慈禧点了点头,又看向了阎敬铭,说道:阎敬铭,你怎么不说话呀?
阎敬铭:话好说,事不好做!
慈禧怒了:这就是说,你阎敬铭还是要坚持将修园子的工程给停了?
阎敬铭不动声色:禀太后,不是臣阎敬铭要停,是银子要停!
慈禧唰的一下站了起来,怒骂道:好!好啊!你顶的好啊!我就不信死了张屠户,要吃连毛猪!
她指着外面:你给我滚!
阎敬铭缓缓起身,面色平静:臣有罪,太后可将臣罢黜问刑,不可叫滚!辱及朝廷制度!
慈禧更怒:我就说了!你给我滚!给我滚!滚!
两个宦官赶紧架住了阎敬铭,要架着阎敬铭出去。
阎敬铭挣脱两个宦官,一脸泰然:臣不滚!臣自会走!
慈禧气的身子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张之洞看着出铁的机器,一脸的认真。
莫里逊拍了一圈照片,又组织众人站在一起,拍了一张照片,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1-16.外
场景:汉阳铁厂
人物:张之洞、白墩儿、莫里逊、辜鸿铭、中外友人若干、清政府官员若干、随从若干
时间:日
张之洞带着众人走在汉阳铁厂内的道路上,一脸满意地看向了身旁的两个外国工程师。
他笑着:二位辛苦了……
他指着白墩儿:白墩儿先生,我们是老朋友了,白墩儿先生久居我旁,受我熏陶深矣,可惜呀,你是个洋人,否则以你现在的才学,完全可以考个秀才,秀才呀!
白墩儿用流利的中文说着:我的学问和总督大人相比差的太远了,我听说当年在全国的科举考试中,您是贵国皇太后亲自选拔的第三名,也叫探花,是吗?
张之洞笑着:当年的事,不提也罢!
他看向了前面:目前最要紧的是办好铁厂,我想以后咱们再办个更大的,更先进的,世界第一流的铁厂。
对面,辜鸿铭领着海因里希走了过来。
辜鸿铭一作揖:大人,这是北洋招商局督办盛宣怀大人推荐过来的德国锅炉专家海因里希先生。
张之洞笑着:海因里希先生不远万里来到我邦,来帮助老夫,老夫是不胜感激啊!欢迎!
海因里希点了点头。
辜鸿铭看了过去:大人,请借一步说话。
二人走了过去,辜鸿铭低声说道:大人,有件事我必须得跟您说,这个海因里希先生希望您能提供一个实验室,他想重新化验矿石,要是矿石不合格,就得更换高炉,那,可就麻烦了。
张之洞皱着眉头,看向了海因里希。
1-17.内
场景:储秀宫
人物:慈禧、光绪、李莲英、翁同龢、阎敬铭、宦官若干
时间:日
李莲英和一个小太监将光绪皇帝手书的“颐和园”三个大字铺展开来。
慈禧走在一旁,看着这三个大字,点了点头:嗯,框架气势不错,总觉得骨子里力量不足,不过这也难为皇上了,赶明儿让七爷,挂在园子东宫的门上吧。
翁同龢点点头:是。
慈禧看向了光绪:皇上坐下。
二人过去,坐在了炕上。
慈禧看向了桌上的一沓奏折,说道:这些,都是请停修院子的?
光绪点点头:是。
慈禧:你的意思呢?
光绪犹豫片刻后开口:驳回去!
慈禧:哦?
光绪:亲爸爸辛苦几十年了,儿子和臣民们修个园子,让亲爸爸享福,尽忠尽孝,怎么着,也不为过啊。
慈禧:那你还将这些折子拿过来干嘛?
光绪:事关重大,儿臣不敢做主,这才请亲爸爸圣裁。
慈禧:我已归政与你,你还把这些事情拿来让我做主,这不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吗?
光绪:儿臣不敢!
慈禧:我知道你的孝心,我只是纳闷,这大清国怎么穷到这个份儿上了,连个修院子的钱都拿不出来。
她看向了对面的阎敬铭,说道:阎敬铭,你说呢。
阎敬铭跪了下去:禀太后,是拿不出来了。
慈禧犹豫片刻,有些不悦地开口道:怎么个拿不出来啊?
阎敬铭:近年来,水旱灾疫不断,军饷费用过巨,单这两项,户部已经颇难挪移,更加圆工开工,耗费巨大。
慈禧不悦:别给我说虚的,说实的!
阎敬铭:臣这就说,清逸园工程……
慈禧:颐和园!
阎敬铭:颐和园!颐和园工程经费来源,一是向洋人借的款子,前年从英国汇丰银行借款两百万两,去年从德国华泰银行借款五百万马克,合库平银九十八万两,还有光绪十三年,向英国怡和洋行借款一百五十万英镑,合库平银五百万辆,除去赴英国订购的船炮款外,其余二百五十万两,都用于圆工。二是筹集的铁路款一千万两,已被挪用,铁路大工随停!
慈禧:你阎敬铭以善于理财闻名天下,户部就没有积余的银子可拨吗?
阎敬铭:户部本有积余银七百八十二万三千两,那是臣历年从查抄款、罚款、变价款等款项中一两一两抠出来的,以备非常之用,可也全数被内务府要去,修典景等工程了。
慈禧走动了两步,叹了一口气,又坐了下去,看向了翁同龢:翁师傅。
翁同龢站了起来:臣在。
慈禧:你的那个折子,我就准了,那些个经堂经棚,牌楼戏台什么的寻常工程,没有开工的就不要再开了,已经开工的先停下。
翁同龢:体恤下情,圣明无过太后。
慈禧看向了跪着的阎敬铭:起来吧阎敬铭,这下你该轻松了吧?
阎敬铭依旧跪着:如牛重负,臣,轻松不起来!
慈禧面色微变:你这是何意?
阎敬铭:停了典景寻常工程,只能缓一口气,太后要是停了颐和园工程,臣方能轻松。
慈禧面色剧变,喘着大气说道:听见了吗皇上,这样直言敢谏的臣子,咱娘俩还真是埋没了他了。
光绪赶紧站了起来,解释道:他也是为了江山社稷啊!
慈禧怒骂:你胡说!
光绪吓的赶紧跪在了地上。
慈禧:他为了江山社稷,难道我要毁了江山社稷不成?
光绪:亲爸爸息怒,听儿臣慢慢说!
慈禧:你说什么?你能说什么?张口江山社稷、天下苍生,好像满朝忠义,就我一个人拿着祖宗的基业不当回事儿。
光绪欲言又止,不知道该说什么,最终闭上了嘴巴。
门口的方向,小太监看向了里面,给里面的李莲英打了个手势,李莲英明白了过来,冲着那小太监点了点头。
1-18.外
场景:储秀宫走廊
人物:李鸿章、李莲英
时间:日
李鸿章站在门口,来回踱了两步,又看向了里面。
李莲英从里面走了出来:哎吆,是中堂大人呐,好多日子不见了,我这给您请安了。
李鸿章笑着:公公这就生份了。
他看向了李莲英的脚。
李莲英有些疑惑:什么?
李鸿章:脚气好点了吗?
李莲英:哎呀,还是痒,痒得厉害。
他有些紧张:小声点儿,别让里面听见,太后啊,腻歪这个。
李鸿章一笑:知道知道。
他伸手拿出一个小药瓶,说道:所以呀,我自己给你送来了,不然呐,我早就让下人给你送进宫来喽。
李莲英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说道:都是洋字码,我看不懂。
李鸿章:大英帝国来的。
李莲英:好家伙,这什么呀?酒么?这一两口就喝没了。
李鸿章一笑:抹在脚上,就不痒了。
李莲英有些惊喜:还是中堂大人惦记我,为这么点小事儿千山万水的。
李鸿章一笑:公公的事儿怎么能是小事儿呢,公公的脚好好的,把太后伺候的好好的,咱们的福分,就有了。
李莲英:好,中堂大人这话,说到家了!
里面突然传来了慈禧怒骂的声音,二人看了过去,
1-19.内
场景:储秀宫
人物:慈禧、光绪、翁同龢、阎敬铭、小宦官
时间:日
慈禧正在骂着:平长毛,剿捻子,北边儿刚闹蝗虫,南边又是水灾,这十几年里我何尝睡过囫囵觉,这才换得个同治中兴,我这不是为的江山社稷,我这为的又是什么呀?就拿这万寿庆典来说吧,知道的人说我该享享福了,不知道的骂我穷奢极欲,谁个又知道我这为的也是江山社稷的一片苦心呐!
1-20.外
场景:储秀宫外
人物:李鸿章、李莲英、盛宣怀
时间:日
李莲英转身进入到了殿内,李鸿章依旧站在门口听着。
慈禧(OS):寻常百姓家的老太太六十大寿,办得风光热闹,左邻右舍就会说这个老太太有福气、有面子,这户人家在这一带就做的起人,百姓如此,国家更是如此!要是连我的生日都过寒颤了,不单连我的面子没地方搁,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搁!还怎么个体现大清国和闫海青、国泰民安,同治中兴以来的兴旺气象都跑到哪儿去了?
不远处,盛宣怀提着装有鹦鹉的鸟笼子走了过来,将鸟笼子递给了李鸿章。
1-21.内
场景:储秀宫
人物:慈禧、光绪、翁同龢、阎敬铭、李莲英、宦官若干
时间:日
慈禧叹了一口气,继续说着:这样以来,不但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你,洋人瞧不起你,他就会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会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儿!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他看向了众人:这些个道理,你们是真不懂?假不懂?还是不想懂啊?我看你们是不想懂!
1-22.外
场景:储秀宫
人物:李鸿章、盛宣怀
时间:日
李鸿章陷入到了沉思中,紧皱着眉头,一旁的盛宣怀也是有些担忧。
1-23.内
场景:储秀宫
人物:慈禧、光绪、翁同龢、阎敬铭、李莲英、宦官若干
时间:日
慈禧继续说着:也就是说,你们做儿子的孝心,做臣子的忠心,都让夜猫子叼去当臭鱼干给吃了!
众人低头不语。
慈禧长吸了一口气:好吧,今儿个,我就把话给撂这儿,谁要是让我这个生日过的不舒坦,我就让他一辈子不舒坦!
殿内依旧鸦雀无声。
慈禧看了过去:怎么了?都哑巴了?
光绪赶紧说道:亲爸爸训斥得是,儿臣一定在颐和园工程上加倍用心!
翁同龢也说道:太后圣心远虑,时时事事以江山社稷为念,臣惟有谨遵慈训,无复他言。
慈禧点了点头,又看向了阎敬铭,说道:阎敬铭,你怎么不说话呀?
阎敬铭:话好说,事不好做!
慈禧怒了:这就是说,你阎敬铭还是要坚持将修园子的工程给停了?
阎敬铭不动声色:禀太后,不是臣阎敬铭要停,是银子要停!
慈禧唰的一下站了起来,怒骂道:好!好啊!你顶的好啊!我就不信死了张屠户,要吃连毛猪!
她指着外面:你给我滚!
阎敬铭缓缓起身,面色平静:臣有罪,太后可将臣罢黜问刑,不可叫滚!辱及朝廷制度!
慈禧更怒:我就说了!你给我滚!给我滚!滚!
两个宦官赶紧架住了阎敬铭,要架着阎敬铭出去。
阎敬铭挣脱两个宦官,一脸泰然:臣不滚!臣自会走!
慈禧气的身子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到头了
到底了
登录 后再戳我哦
人物语言每一句都把官场的较量和畏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受益匪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