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64981
成片时长:每集约30分钟
阅读:10086
发表:2015/4/28
2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国宝》第1-7集
1-7
8-13
14-19
20-23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叠影字幕加旁白]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五日下午四时,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
罗·溥仪结束了十六年惨淡的帝王生涯,离开了紫禁城,回到他十九年
前出生的地方——通称“北府”的什刹海北河沿醇王府,成为一位普通
的平民。
——五辆轿车一行在众人的夹持下、茫茫然奔什刹海醇王府而去。
第 三 集
(踏勘故宫)
1 、景山西街(外/黄昏)
街旁持枪的军警在驱赶着围观的人们。
前边有警车开道,后面有满载士兵的军用卡车断尾——五辆轿车在大街上奔跑着。
2 、轿车里(内/黄昏)
轿车里,婉容用一块白色的宫绸手绢在不停地抹着眼泪。
文绣不时偏头观看街景。
3 、醇王府前(外/黄昏)
醇王府前满布荷枪实弹的军警。
大小车辆驰到王府前停下来。乘车人先后下了车。
鹿钟麟走到溥仪面前,调侃地问:“你还是皇帝吗?”
溥仪:“我当然是民国一份子啊!”
鹿钟麟顿了一下,口气婉和地说:“溥仪先生,多有冒犯,有大总统指令,请多包涵!”
溥仪挺了挺身板,回答:“我本人早就不想要那个优待条件,这回蒙大总统之意由你鹿司令把它废止了,正合朕意。紫禁城里并不自由,我也想离开,现在我可得到我想要的了。”
鹿钟麟给溥仪敬了一个礼,伸手弯腰道:“请把!”
溥仪没有说话,径直向王府大门走去。
鹿钟麟指示士官:“留下一个班监视其行动!”
士官:“是!”
4 、京城内(外/晨)
蓝天如洗,霞光万道,天新地新。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喜笑颜开的人们。
豪院寒宅,到处都是喜庆的鞭炮声。
高房矮屋,到处都挂出了标志着汉、满、蒙、回、藏——五族一体的“五色旗”。
报童叫卖着跑过街市:“看报看报,《顺天时报》 ,国民政府昨日收复紫禁城,末代皇帝被逐出宫……”
5 、内务部办公厅(内/日)
办公桌上摆满了贺电。
【贺电的特技镜头】
贺电!
贺电!
纷飞如雪片的贺电——
6 、长城烽火台(外/日)
伍敬源和陈维钧倚靠着垛口极目远望。
伍敬源:“……真想不到这个冯大将军有如此魄力,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陈维钧:“应该说是办了两件大好事!”
伍敬源:“对!扣押了贿选总统曹锟,驱逐了晚清废帝溥仪——好事成双了!”
陈维钧:“大快人心啊!有了故宫这座华夏文化的千年宝库,我们的研究就有了更深厚的基础和更广阔的天地,华夏文明也该大放异彩了。”
伍敬源:“好啊!咱们比翼双飞吧。”
陈维钧:“好!咱们齐心协力,再攀高峰!”
伍敬源、陈维钧两人对击一掌,异口同声地:“攀!”
7 、长城步梯(外/日)
两个背影比拼着向上爬去。两个身影越来越小。
8 、天津大街上(外/傍晚)
一辆轿车在大街上疾驰而行。车内坐着神态肃穆的原清室内务府大臣罗振玉。
9 、天津·某府邸前(内/傍晚)
轿车在大街上疾驰,在府邸前转了个弯后驰进府院。
10 、府内大客厅(内/夜)
前清遗老和天津的寓公们聚在一起,一个个慷慨激昂,愤然有声——
一老朽挥动着一双颤抖的老拳,说:
“……这是在欺我天子年幼,辱我清宗皇祖!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就是拼上这条老命,也要和他姓冯的斗一斗!……”
一旧臣:“冯玉祥如此狂妄举动,实在欺人太甚!——我提议,公推几位代表,上京抗议!”
罗振玉:“段祺瑞本是我大清旧臣,近年来多倾向我朝,与清室友好,眼下有望接任民国执政总统,我们不妨求求他,结果恐怕要好一些。日本驻屯军司令部也是这个意思。”
众人七嘴八舌的迎合:
“对对对……”
“上策!上策啊!”
11 、天津·段祺瑞府邸(内/日)
——段祺瑞从席梦丝沙发上跳起来,一脚踢翻了身旁的一只痰盂,“啪”的一声把一团揉皱了的报纸拍在茶几上,愤愤地说:“言之无信!简直是胡闹!”
[叠影字幕]
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
[特写]
被揉皱的报纸在茶几上慢慢舒展开来,露出《顺天时报》和有关“溥仪出宫”消息的黑体大字。
俄倾,段祺瑞猛一转身,指着站在一旁的秘书说:
“马上给冯焕章发报——”
[特写]
快速跳动的手指——
嗒嗒作响的电键——
嗡嗡飞传的电波——
[电文话外音]
……顷闻皇室锁闭,迫移万寿山等语。要知清室逊政,非征服比。
优待条件,全球共闻。虽有移住万寿山之条,缓商为未不可。迫之,于
优待条件不无刺谬,何以昭大信于天下乎?望从长计议……
[化出]
电键声伴着画外音飞过城镇乡村,飞过千山万水,飞到天津前清遗老的笑脸上——
飞到北京醇王府王公大臣们的笑脸上——
12 、北京·醇王府(内/日)
耆龄万分欣喜的对溥仪说:“……有段公佐助,光复大业指日可望啊!”
荣源感慨万端地说:“忠勇可嘉!忠勇可嘉!”
绍英:“谁人料想得到,我前请旧臣依然忠君矢志不移,丹心一片,难能可贵啊!”
宝熙感叹地说:“倘若昔日的袁世凯能有芝泉忠君之心十之一成,大清的结局何至如此——江山社稷都毁在这奸贼手上了!”说着,挤出两滴浑浊的老泪。
溥仪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13 、北京·冯玉祥官邸(内/日)
冯玉祥躺在安乐椅上,手执电文,哈哈大笑……
“奇闻,奇闻——我冯某此次班师回京,自愧一事无成,唯有驱除溥仪,乃真可告天下后世而无愧啊!”
黄膺白鄙夷地骂道:“不知深浅的东西,若非将军击退了奉军,他段祺瑞恐怕还躲在老巢里不敢面世呢!”
冯玉祥:“芝泉曾领过皇室的俸禄,受过清室的恩惠,做做样子给他的故主看看也情有可原。不去理睬他便罢了。”
14 、神武门(外/日)
成群结队的太监、宫女提包携囊,肩扛背驮,从内宫朝着神武门蜂拥而来,被宫门内徒手的旧皇室警卫和执政府聘请的北京大学女学生拦住,依次接受检查——
门栏外,持枪的国民军士兵在执行检查监督——
经允许放行的太监、宫女们面带喜色,如鸟出笼,纷纷离去。被卡下来的或垂头丧气、或哭哭泣泣……
15 、卡口处(外/日)
[特写]
一个包袱打开了,衣什杂物间夹杂着珠宝、首饰等。
[镜头拉开]
一旧皇室警察若无其事地一挥手:“走吧!”
“慢!”一国民军军官隔着围栏,厉声止住。
旧皇室警察神色有些慌张地说:“都是私人财产——”
国民军军官:“少罗嗦。再打开!”
[特写]
包袱重新打开,珍珠首饰等物被翻来覆去地拨弄着——一座小金塔和几颗大东珠被一只手慢慢地托起来——
[镜头拉开]
国民军军官手托小金塔和大东珠、得意而面带嘲讽地问:“这是私人财产吗?”
旧皇室警察无语地白了国民军军官一眼。
“这边来!”军官吆喝着。
作弊的小太监无奈地被引向卡口一角。那里早有一堆包袱和或站或蹲着七、八个唉声叹气的宫中男女。
16 、宫中某厅(内/日)
鹿钟麟等人在与几位旧皇室老臣商议着——
鹿钟麟以商量的口气对宝熙说:“……清室业已出宫,宫中财产的清点须及时进行。国务院决定组织一个‘ 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 ’,其中政府指派五人,清室出二人。你们商量一下由谁参加适当?”
宝熙略显委屈地回答:
“——清室只出两人,似嫌太少!能不能考虑增加名额?”
鹿钟麟:“如果需要,可以加推二人以备资询。政府的目的重在取消帝号,其它方面均有商量的余地,不必过虑。”
宝熙微微点了点头,说:“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尽快答复。”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五日下午四时,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
罗·溥仪结束了十六年惨淡的帝王生涯,离开了紫禁城,回到他十九年
前出生的地方——通称“北府”的什刹海北河沿醇王府,成为一位普通
的平民。
——五辆轿车一行在众人的夹持下、茫茫然奔什刹海醇王府而去。
第 三 集
(踏勘故宫)
1 、景山西街(外/黄昏)
街旁持枪的军警在驱赶着围观的人们。
前边有警车开道,后面有满载士兵的军用卡车断尾——五辆轿车在大街上奔跑着。
2 、轿车里(内/黄昏)
轿车里,婉容用一块白色的宫绸手绢在不停地抹着眼泪。
文绣不时偏头观看街景。
3 、醇王府前(外/黄昏)
醇王府前满布荷枪实弹的军警。
大小车辆驰到王府前停下来。乘车人先后下了车。
鹿钟麟走到溥仪面前,调侃地问:“你还是皇帝吗?”
溥仪:“我当然是民国一份子啊!”
鹿钟麟顿了一下,口气婉和地说:“溥仪先生,多有冒犯,有大总统指令,请多包涵!”
溥仪挺了挺身板,回答:“我本人早就不想要那个优待条件,这回蒙大总统之意由你鹿司令把它废止了,正合朕意。紫禁城里并不自由,我也想离开,现在我可得到我想要的了。”
鹿钟麟给溥仪敬了一个礼,伸手弯腰道:“请把!”
溥仪没有说话,径直向王府大门走去。
鹿钟麟指示士官:“留下一个班监视其行动!”
士官:“是!”
4 、京城内(外/晨)
蓝天如洗,霞光万道,天新地新。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喜笑颜开的人们。
豪院寒宅,到处都是喜庆的鞭炮声。
高房矮屋,到处都挂出了标志着汉、满、蒙、回、藏——五族一体的“五色旗”。
报童叫卖着跑过街市:“看报看报,《顺天时报》 ,国民政府昨日收复紫禁城,末代皇帝被逐出宫……”
5 、内务部办公厅(内/日)
办公桌上摆满了贺电。
【贺电的特技镜头】
贺电!
贺电!
纷飞如雪片的贺电——
6 、长城烽火台(外/日)
伍敬源和陈维钧倚靠着垛口极目远望。
伍敬源:“……真想不到这个冯大将军有如此魄力,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陈维钧:“应该说是办了两件大好事!”
伍敬源:“对!扣押了贿选总统曹锟,驱逐了晚清废帝溥仪——好事成双了!”
陈维钧:“大快人心啊!有了故宫这座华夏文化的千年宝库,我们的研究就有了更深厚的基础和更广阔的天地,华夏文明也该大放异彩了。”
伍敬源:“好啊!咱们比翼双飞吧。”
陈维钧:“好!咱们齐心协力,再攀高峰!”
伍敬源、陈维钧两人对击一掌,异口同声地:“攀!”
7 、长城步梯(外/日)
两个背影比拼着向上爬去。两个身影越来越小。
8 、天津大街上(外/傍晚)
一辆轿车在大街上疾驰而行。车内坐着神态肃穆的原清室内务府大臣罗振玉。
9 、天津·某府邸前(内/傍晚)
轿车在大街上疾驰,在府邸前转了个弯后驰进府院。
10 、府内大客厅(内/夜)
前清遗老和天津的寓公们聚在一起,一个个慷慨激昂,愤然有声——
一老朽挥动着一双颤抖的老拳,说:
“……这是在欺我天子年幼,辱我清宗皇祖!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就是拼上这条老命,也要和他姓冯的斗一斗!……”
一旧臣:“冯玉祥如此狂妄举动,实在欺人太甚!——我提议,公推几位代表,上京抗议!”
罗振玉:“段祺瑞本是我大清旧臣,近年来多倾向我朝,与清室友好,眼下有望接任民国执政总统,我们不妨求求他,结果恐怕要好一些。日本驻屯军司令部也是这个意思。”
众人七嘴八舌的迎合:
“对对对……”
“上策!上策啊!”
11 、天津·段祺瑞府邸(内/日)
——段祺瑞从席梦丝沙发上跳起来,一脚踢翻了身旁的一只痰盂,“啪”的一声把一团揉皱了的报纸拍在茶几上,愤愤地说:“言之无信!简直是胡闹!”
[叠影字幕]
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
[特写]
被揉皱的报纸在茶几上慢慢舒展开来,露出《顺天时报》和有关“溥仪出宫”消息的黑体大字。
俄倾,段祺瑞猛一转身,指着站在一旁的秘书说:
“马上给冯焕章发报——”
[特写]
快速跳动的手指——
嗒嗒作响的电键——
嗡嗡飞传的电波——
[电文话外音]
……顷闻皇室锁闭,迫移万寿山等语。要知清室逊政,非征服比。
优待条件,全球共闻。虽有移住万寿山之条,缓商为未不可。迫之,于
优待条件不无刺谬,何以昭大信于天下乎?望从长计议……
[化出]
电键声伴着画外音飞过城镇乡村,飞过千山万水,飞到天津前清遗老的笑脸上——
飞到北京醇王府王公大臣们的笑脸上——
12 、北京·醇王府(内/日)
耆龄万分欣喜的对溥仪说:“……有段公佐助,光复大业指日可望啊!”
荣源感慨万端地说:“忠勇可嘉!忠勇可嘉!”
绍英:“谁人料想得到,我前请旧臣依然忠君矢志不移,丹心一片,难能可贵啊!”
宝熙感叹地说:“倘若昔日的袁世凯能有芝泉忠君之心十之一成,大清的结局何至如此——江山社稷都毁在这奸贼手上了!”说着,挤出两滴浑浊的老泪。
溥仪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13 、北京·冯玉祥官邸(内/日)
冯玉祥躺在安乐椅上,手执电文,哈哈大笑……
“奇闻,奇闻——我冯某此次班师回京,自愧一事无成,唯有驱除溥仪,乃真可告天下后世而无愧啊!”
黄膺白鄙夷地骂道:“不知深浅的东西,若非将军击退了奉军,他段祺瑞恐怕还躲在老巢里不敢面世呢!”
冯玉祥:“芝泉曾领过皇室的俸禄,受过清室的恩惠,做做样子给他的故主看看也情有可原。不去理睬他便罢了。”
14 、神武门(外/日)
成群结队的太监、宫女提包携囊,肩扛背驮,从内宫朝着神武门蜂拥而来,被宫门内徒手的旧皇室警卫和执政府聘请的北京大学女学生拦住,依次接受检查——
门栏外,持枪的国民军士兵在执行检查监督——
经允许放行的太监、宫女们面带喜色,如鸟出笼,纷纷离去。被卡下来的或垂头丧气、或哭哭泣泣……
15 、卡口处(外/日)
[特写]
一个包袱打开了,衣什杂物间夹杂着珠宝、首饰等。
[镜头拉开]
一旧皇室警察若无其事地一挥手:“走吧!”
“慢!”一国民军军官隔着围栏,厉声止住。
旧皇室警察神色有些慌张地说:“都是私人财产——”
国民军军官:“少罗嗦。再打开!”
[特写]
包袱重新打开,珍珠首饰等物被翻来覆去地拨弄着——一座小金塔和几颗大东珠被一只手慢慢地托起来——
[镜头拉开]
国民军军官手托小金塔和大东珠、得意而面带嘲讽地问:“这是私人财产吗?”
旧皇室警察无语地白了国民军军官一眼。
“这边来!”军官吆喝着。
作弊的小太监无奈地被引向卡口一角。那里早有一堆包袱和或站或蹲着七、八个唉声叹气的宫中男女。
16 、宫中某厅(内/日)
鹿钟麟等人在与几位旧皇室老臣商议着——
鹿钟麟以商量的口气对宝熙说:“……清室业已出宫,宫中财产的清点须及时进行。国务院决定组织一个‘ 清室善后事务委员会 ’,其中政府指派五人,清室出二人。你们商量一下由谁参加适当?”
宝熙略显委屈地回答:
“——清室只出两人,似嫌太少!能不能考虑增加名额?”
鹿钟麟:“如果需要,可以加推二人以备资询。政府的目的重在取消帝号,其它方面均有商量的余地,不必过虑。”
宝熙微微点了点头,说:“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尽快答复。”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