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培训班
编剧培训班
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6315
成片时长:每集约30分钟
阅读:9073
发表:2015/4/28 修改:2015/4/30
23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国宝》第8-13集
秋实先生 [贵州贵阳]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8-13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正文
  战争  爱国  近代

  经伍敬源、姜福海等人巧妙的追踪,一件件赃物从姚壮壮家里找出来。这个藏在博物馆里的内贼被送上法庭。
  在法庭的威慑下,姚壮壮供出了事情的内幕。不巧碰上刚刚来到北平法院的刘洋,姚壮壮盗窃案就全部翻了颠倒——姚壮壮无罪释放了。
  为了避免旧案重提,刘洋带姚壮壮和办案法官一起离开了北平。
  九一八事变发生,日军在3个多月时间里强占我东北全境。继后又占领了热河、察哈尔两省及河北省北部大部分土地,进逼天津、北平,达官显贵们纷纷往南逃窜,一番未患先忧的情景。
  在博物院里,李溥祥向余进振提出文物转迁的建议。经过集体讨论并报国府批准文物南迁,李溥祥却提出“狡兔三窟” ,文物分迁三处,由他自带文献馆走西安,费用分三分之一归他支配。这一要求没有得到国府的批准。
  南迁的准备工作开始了,清室余孽到处兴风作浪、煽动蛊惑,社会上掀起了很强烈的反对风潮,威胁、恐吓信件不断,扬言要武力阻止文物南迁。最初极力主张转迁文物的李溥祥,这时也拒绝接受押运,却私自暗地里去了南京。伍敬源接受了押运任务。
  黑夜里,文物悄悄启动,离开了故乡北平。
  本集40场戏,约1万字
  第 十 四 集
  南迁受挫
  为了防止日军在天津袭击,专列改道走京汉线转陇海线再转津浦线,一路上,押运人员百倍警惕,在沿途军警的护卫下,平安地到了徐州。
  徐州地界出现大股拦截土匪,遭到地方部队围剿,专列奋力冲出重围。
  经过几个昼夜的连续奔波,专列终于平安到达南京下关火车站。
  在下关火车站,总押运伍敬源意外见到李溥祥和专程来接待的行政院秘书长苏伟民。苏伟民告诉伍敬源,我们本来打算电告你们在徐州待命,但是电报发过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专列已经过了徐州。只好在这里迎接——伍敬源问:为什么要在徐州待命?苏伟民说:中政会议通过了你们要求改道洛阳、西安的提议……伍敬源一看在场的李溥祥,顿时明白了其中的诡秘!
  一连几天过去了,原定的上海存放点被否定,洛阳、西安两地回复又没有存放点,愁煞了总押运官伍敬源。联系了几处地点都没有成功,反遭主持中政会议决策改道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斥责。
  旷日持久的等待,负责随车警卫的卫队长姜福海惦念家中生病的母亲,终日焦愁不堪;雇请的兵也骂骂咧咧。好不容易等到行政院长宋子文回到南京,一夜之间解决了文物存放的问题。
  两千一百一十八箱珍贵文物终于安抵上海英租界天主教堂大库房。
  本集40场戏,约8000字
  第 十 五 集
  (初露峥嵘)
  第一批文物运抵上海后,故宫古物一万三千五百一十一箱,加上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国子监等地存放的六千零六十六箱(累计一万九千五百五十七箱)古物,在近四个月的时间里,分五次成功迁离北平,避免了圆明园大劫难的历史悲剧重演。“故宫博物院驻沪办事处”相继成立。
  英国资深的中国艺术品学者、著名的古物收藏家戴维爵士、借英国王室举办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继位25周年的银禧庆典之机会,发起组织了一次规模空前的伦敦‘ 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并通过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本届理事长蔡元培先生向中方发出了邀请。国府经过反复斟酌,决定从故宫南迁文物中遴选取书画金石陶瓷各项精品共735件,运往英伦参展,以传播中华文明,提升国家形象。
  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结束后,参展文物顺利返回。时逢南京朝天宫大库房落成,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全部转到这里,正式成立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举办了“赴英参展古物归国巡回首展” ,引起蒋介石等当过咬人的更大关注和兴趣。
  落荒出逃的姚壮壮流落到上海,被刘素鲜再次收买,最高检察院检察官朱贵生也被刘洋拉拢。两人都成了李溥祥迫害余进振的铁杆帮凶。
  朱贵生以参观的名誉到北平故宫博物院调查,搜集莫须有的罪证,余进振将朱贵生采取腐败的司法手段参与李溥祥栽赃陷害的卑劣行为以密电形式行知蒋介石和汪精卫。蒋介石的震怒被脑谋深算的汪精卫化解,任其双方窝里斗——
  本集42场戏,约1万字
  第 十 六 集
  护宝蒙冤
  汪精卫亲自主持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会议、讨论余进振提出处理司法腐败的问题,遭遇“此事乃司法部门之负责范围,本会议不便受理,免受侵犯司法独立之嫌”搪塞。
  余进振无奈亲自赶到南京,追求清白。刘素鲜通过姚壮壮放出话:只要他辞掉院长一职,并退出故宫博物院,以后双方互不攻訐,就可以万事俱休!
  双方的矛盾冲突发展到不可调解的程度。李溥祥采纳了汪精卫“区区鸡毛讼案,分量不够。要想法扩大为一起盗宝新案,方可击败对手”的主意,着手伪造罪证,欲把余进振推进“永世不得翻身”深渊。
  余进振向新闻界揭露了李溥祥、朱贵生之流司法腐败的行径,遭到袭击,险丧性命,引起社会轰动。晨光通讯社为此遭暴徒冲击,正义的晨光通讯社记者孙岐山挺身而出,借国民党四届六次会议采访的机会,刺杀幕后操纵支持的祸国殃民的罪魁汪精卫献出自己的生命。李溥祥却阴差阳错地成了舍己救人的英雄,汪精卫也倍加信任李溥祥。
  林森主持召开了审议故宫博物院古物纠纷案会议。会上,刘洋列举了大量伪证对余进振加以陷害。林世曾欲说公道话,被李溥祥以涉嫌‘通共’重大政治倾向威胁。
  李溥祥在发言中出人意料地说道:“……在古物南迁中,有太庙金制祭器二十六箱未运到上海。另外,传说余进振曾私送大批成扇给过张学良。”致使国府和博物院动用大批人员开箱查验。经查实,谎言一一被否定。
  被李溥祥控制的民国最高检察院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伪造了大量虚假证据,把余进振诉上法庭,查封了私家财产。拒绝与之同流合污的伍敬源也受到牵连。
  本集39场戏,约1.1万字。
  第 十 七 集
  宁死不屈
  伍敬源因受牵连而被北平地方法院带走。一些工役也同样无缘无故的身陷囹圄。李铁在工作时莫名其妙地被抓捕,当他遇见姚壮壮春风得意的上任科长时,才明白自己被抓捕的原因是曾经质证过姚壮壮盗窃国宝的行为。
  在上海的余进振身体伤势未愈又遭精神打击和心灵伤害,终于病倒了,临终前才明白了:“豺狼挡道,国无宁日,有冤无处申——天不变,道亦不变!”
  余进振含冤去世了,法院的缺席审判依然在进行——姚壮壮在北平故宫博物院肆无忌禅的盗窃、占有宝物,而这些被盗的宝物一一被扣在已经离开人世间的余进振头上。
  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发起全面侵华的大规模军事进犯。华北、华东、华中相继沦陷。南京政府仓惶西逃。伍敬源的牢狱生涯就这么无缘无故地开始、无缘无故的结束。
  古城北平,在铁蹄蹂躏前显得特别的沉寂!昔日霸气冲天的紫禁城,如今也黯然神殇——茫然中的伍敬源想到未尽的故宫博物院事业,勇敢地抬起头来向前走去。
  伍敬源来到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向同行们讲述了北平故宫惨遭日军掠夺的情景。更加激发了同行们愤慨和文化抗战的决心。
  日寇侵略的步伐在不断向南京迈进,国府会议决定了文物避寇内迁的方案,蒋介石却以“不易动摇士气民心,增加不稳定因素” 阻止国宝内迁。直至八·一三 “淞沪会战”开始,国宝才获准紧急抢运。然而,所有的运输工具都被征调支援前线,“抢运”成了一张空头支票。只有那80箱出国参展的宝中之宝由赵玉恒率先西迁离开了南京。
  本集40场戏,约7500字。
  第 十 八 集
  避寇内迁
  避寇内迁全面启动。院长周宏纹对南京朝天宫现存的19627箱文物做了分流部署:由伍敬源负责原一库的全部古物7287箱起至浦口走北路,经徐州、郑州,向大西北转移;陈维钧先生负责原二库的全部古物9369箱走中路沿长江上行,经汉口转重庆;三库中原有的2971箱由庄重科长协助李溥祥先生负责走南路转向广西白色方向。必要时继续向云南转迁。大家都投入到紧张而繁忙的抢运工作中,李溥祥却离开了南京、携家去了重庆。
  战火烧到南京外围,北路和中路文物护运队才获得运输工具、在敌机的轰炸中窜出重围。负责南路内迁的李溥祥却依然不见踪影,庄重等人费尽心机而不得法。
  西路护运队平安的到达长沙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学图书馆安顿下来。中路河北路文物却在敌机的追逐下拼命狂奔。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日军攻入中华门——南京沦陷!中路护运队在汉口码头从收音机里得知了南京沦陷的消息;刚刚到达陕西宝鸡的北路护运队也从当天的报纸上看到了南京沦陷的消息——痛苦折磨着这些身系国宝的故宫人。
  李溥祥回到朝天宫文物库时,日本人已经克陷了南京。李溥祥被日军俘虏。为保活命,李溥祥将库存的2971箱文物献给了日本人——成了日本侵略者的朋友。
  西路护运队到达湖南大学不久,长沙就响起了防空警报,赵玉恒立即组织转移,车队刚刚离开,湖南大学图书馆就在爆炸声中土崩瓦解,书写着“故宫博物院长沙办事处”的牌子被抛上天空后翻着跟头跌落下来……
  本集41场戏,约9000字
  第 十 九 集
  生死大迁徙
  西路、中路护运队继续奔波在转运路上。
  在故宫博物院重庆总办事处办公室里,心系护运队的周宏纹扼腕叹息:“幸好我没有把一号、二号库的重要文物转运任务交给他李溥祥,否则,损失更惨重!”
  西路护运队一路忘我奔波,除夕之夜方赶到目的地贵阳,住进蒋介石的行营毛公馆,开始了一段安闲的休整、学习时期。
  负责中路护运的陈维钧在途中结识了优秀青年船员毛凤,两人成了好朋友。船过“三峡” ,风急浪大,毛凤为救国宝投身江流——成了保卫国宝的一名英烈。
  负责北路护运的伍敬源关心和培养着一代新人。李铁在不断地成熟起来。
  宝鸡的城隍庙和关帝庙条件极差,于存放文物多有不利,西安行营派遣工兵挖掘窑洞,工程还没有结束就报废了。时逢暴雨连天,屋漏不止,护运队员们倾尽全力保护,连身上的衣服都脱下来遮雨,北路护运奉命继续向汉中转迁。转迁途中,大雪封山,天地一色,分不清哪是路哪是坎——李铁率先人工探路,不慎跌下悬崖,成为保卫国宝的再一名烈士。
  存放宝鸡关帝庙的最后一批文物离开时,遭遇敌机轰炸,车队在弹雨中穿梭,汽车伤痕累累,文物却一件都没有损坏!伍敬源惊讶不堪地说:“——真是老天有眼啊!”
  经过48天连续不断的奋斗,7286大箱文物在英勇顽强的北路护运队员们不畏艰险的努力下,终于从宝鸡全部转迁到了汉中。然而,他们愿望中的汉中,却并非抗战时期的一方净土,敌机的轰炸接踵而至——赶来支援的庄重刚到汉中,就立即投入到继续转迁成都的紧张工作中。
  本集40场戏,约1.2万字
  第 二 十 集
  守望国宝
  西路护运队的青年队员陶林在赵玉恒的启发下,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带动了年青一代掀起学习的热潮。
  中路护运队到达重庆后,立即对古物南运时的混装进行重新清点盘查造册登记。
  不辞艰辛的北路护运队依然奋战在转迁途中。
  安顿下来的文物,并没有给护运队员们带来安闲——不良的存放环境向国宝卫士们提出又一个严峻的挑战:中路护运队在重庆安达森洋行库房发现白蚁!得知这一情况后,重庆总办向各护运队发出紧急通知,强调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防空、防特、防匪、防盗、防潮、防鼠患、防虫蚀、防白蚁等事项,杜绝损坏现象发生。
  一场群众性的“八防”工作在各护运队迅速展开。
  李溥祥被日军军官带到日军宪兵司令部二长官中村佐介办公室。中村佐介很谦恭地接待了李溥祥。为了打消李溥祥的恐惧和戒备心理,中村佐介还特意邀约了汪精卫作陪。会见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下愉快的进行。
  会见结束后,李溥祥应邀到了汪精卫宅邸。汪精卫卫劝导李溥祥留下来和他一起干、把文化管理的担子肩起来,日本人从朝天宫拿走的两千九百多箱文物也已经收回来,全都交给李溥祥管理。走投无路的李溥祥很快倒向汪精卫。
  北路护运的文物转迁成都到了尾声,车队即将出发时敌机又来轰炸,车队在爆炸群中左冲右突,文庙在爆炸声中夷为平地,文物却一件都没有受损。——古物有灵就这么传开了。
  随着中日战争的推进,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中国的大西南。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五日,日军轰炸机首次把战争的灾难撒向贵阳,高原古镇贵阳顿时一片火海,成百上千的无辜平民死于非难;敌机飞临成都上空,密集的炸弹冰雹般撒向人间,一颗炸弹落在寺院的院墙外,一棵合抱大的古树被连根拔起,厚重的院墙被炸开一段豁口;遭遇空袭最频繁的属重庆——安达森洋行前的旗杆上瞬间换成英国的国旗。
  内迁文物开始了新一轮转迁——
  中路护运队的负责人陈维钧为了取得储藏地民众的支持,和袍哥堂主刘钊联谊结盟,留下一段佳话。
  一九三九年一月二十二日晚夜深人静的时候,西路内迁文物终于从贵阳被护送到了安顺华严洞,故宫博物院安顺办事处相继成立。
  本集39场戏,约1.35万字。
  第 二 十 一 集
  走向胜利
  战火并没有泯灭我国人民对国宝的热情和爱护,地处乐山县城南郊的安谷乡交通不便,刘钊乡长动员了大批的民工参与疏浚漕河,中路内迁的九千三百一十一大箱文物至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八日全部安全运抵乐山安谷乡,分别安放在宋、赵、陈、梁、易五家家祠堂和“朱、潘、刘”三氏宗祠及古佛寺内。同时设立了故宫博物院乐山办事处。北路护运队护送的七千二百八十六箱文物全部运抵峨眉县政府所在地绥山镇,分存于县城东门外的大佛寺和西门外的武庙。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相继成立。
  一九三九年八月十九日,日本侵略者出动了三十六架轰炸机,对乐山城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猛烈轰炸。乐山全城被全毁街道十二条,半毁街道三条,两千零五十户被炸,
  毁房三千五百余幢,三分之一的乐山城被完全炸毁,死亡、重伤乐山居民达伍仟多人,上万乐山人顷刻间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无家可归。而隐蔽在安谷乡的九千多箱文物始终没有被日本侵略者找到。在文物存放安谷乡近八年时间里,日机曾两次轰炸乐山,可是存放文物的几处地点却安然无恙。国宝在故宫人的精心保护下,无一损坏,无一缺失。
  一九四三年间,峨眉县城西街发生一场大火,烧毁民房无数,火势蔓延很快,威胁着国宝的安全。伍敬源果断地派出抢险救灾人员,保住了国宝不受侵袭,减轻了民众的财产损失;陈谦还义务办起了贫民儿童学校,护运队由此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由于国难当头,战火不止,故宫博物院时常欠薪,西路护运队的队员的生活极为艰苦。每天吃的糙米饭里面还掺有谷壳、麦子等,被人们戏称为“八宝饭”,食用的蔬菜就是野菜蘸酱油,衣服更是洗了补,补了洗,破破烂烂。然而他们没有怨言,默默地等待着胜利的那一天到来——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日军进犯黔南,“黔南事变”爆发,西路护运队奉命转移到重庆巴县永寿村外石油沟,度过了一段艰苦的时期,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护运队用自己的方式庆祝抗战胜利。
  西路护运队员们还都前在石油沟留影纪念。北路护运队员们惜别了依依不舍的峨眉人民。中路护运队临别前代表国民政府为安谷六祠颁赠了“功侔鲁壁”的牌匾。内迁国宝于一九四七年底胜利返回南京。
  本集40场戏,约1.15万字。
  第 二 十 二 集
  智挫运台计划
  避寇内迁国宝胜利返回南京,国府举办、召开了隆重的“避寇内迁文物回京首展仪式暨护宝功臣表彰大会”’迎接凯旋的国宝卫士。陈维钧、伍敬源、赵玉恒获得抗日胜利勋章。出人意料的是汉奸卖国贼李溥祥竟然成了渗入敌寇内部夺回国宝的“孤胆英雄” !
  伍敬源不忘烈士,把自己获得的抗日胜利勋章端端正正地挂在李铁的遗像框上。
  欢庆的军乐化为雄壮的进行曲,将军在乐曲声中开进反共反人民的战场。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对决,中国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国民党军的绝大部分有生力量,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的巩固基础,动摇了蒋家王
  朝在华夏大地上的统治——
  宋子文来到博物院,布置了国宝迁台的秘密任务,念念不忘独揽博物院大权的李溥祥自告奋勇承担了这次古物东渡的总负责和总押运。
  在莫愁湖的胜棋楼里,博物院的同仁们发泄着对文物东渡的不满情绪。傅文杰表示要回北大继续当“教书匠” ;伍敬源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参与这一破坏和分裂故宫博物院的叛经离道行动;赵玉恒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周宏纹则苦恼于无可奈何!陈伟钧在内心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设法阻止文物外流!”
  装箱现场,工役们故意拖延装箱进度。
  庄重把国民党密令文物迁台的情报汇报了南京地下党组织,南京市委指示:一定要想方设法阻止文物运往台湾,等待大军渡江!国共两党之间的一场文物运台和反文物运台较量开始了。
  伍敬源称病住进了上海同济医院。宋子文指示要对不满文物迁台和制造文物迁台障碍的人,严惩不贷!李溥祥对伍敬源实施了暗中监视。
  陈维钧家中,陈太太在麻将桌上故意把国民党逃台的消息散布出去,引起国民党将军的家眷们恐慌和不安,蜂拥抢占文物运输专轮,及大地障碍了文物迁台计划。
  伍敬源和周宏纹及家眷们在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顺利躲避了特务的追捕。博物院文物库的员工们也纷纷逃离工场。
  昆仑舰上的起义官兵为保卫文物与敌血战而壮烈牺牲。
  本集40场戏,约1.15万字。
  第 二 十 三 集
  国宝还乡
  解放军决胜千里。蒋介石逃往台湾。宋子文把文物迁台的失败归罪于李溥祥。走投无路的李溥祥选择了自杀。
  李溥祥死后,宋子文代表国府任命陈维钧代理博物院院长。陈维钧迅速组织博物院员工与国民党守军展开激战,在地下党组织的大力配合下,粉碎了国民党的破坏计划。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解放了南京,蒋家王朝彻底覆灭,国民党统治中国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伍敬源、周宏纹回到博物院,继续领导全院职工固守胜利成果。
  陈维钧和庄重代表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分会接管了博物院。博物院文物终于踏上了还乡之路,顺利回到北京故宫。李溥祥团伙的残渣余孽姚壮壮、齐文贵也落入法网,受到应得地制裁。
  伍敬源和周宏纹激情之下,把自己收藏多年的珍贵文物全部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在共产党和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关心下,重新向人民敞开了胸怀。
  陈维钧,伍敬源、周宏纹三个老朋友迎着漫天朝霞登上故宫角楼,晨风轻抚着他们的头发,他们显得愈发年轻了。
  旭日东升,霞光万道,故宫博物院万象更新!
  本集40场戏,约1.05万字。
阅读剧本正文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奉天承运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zxc
  • 学生
    莉莉丝
  • 神秘人
    xue
  • 编剧
    牛大力
  • 编剧
    uuu
  • 学生
    xxi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0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天地同心(主旋律)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报答(主旋律, 爱情, 都市)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几度风月几度情(主旋律, 爱情)
叠出的祸端(主旋律)
夺粮(主旋律, 军事)
为了和平(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我们都有一个家(主旋律, 家庭)
桃花盛开的村庄(主旋律, 爱情, 校园)
扯火县长之四川大抗战(主旋律, 喜剧)
一带一路上的爱情(主旋律)
沣水谣(主旋律, 军事)
那时花开槐乡情(主旋律)
红伤(主旋律)
迷途(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