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5668
阅读:5423
发表:2016/5/26
14章 主旋律 小说
《伤城》第8章
1
…
7
8
9
…
14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马上就要进入五一了,阳光普照,万物复苏的南方一片火热,似乎今天的南方比往年又更热了。每当晌午的时候,那火红的太阳高高的悬挂在天空的正中央,散发着他那该有的光芒。行人们行走在大路上,街道跑,小巷中都往着阴凉的地方去,或树下,又或者是那屋檐下,反正哪里没有太阳,人们就往哪里钻,可忍受不了那太阳毒恶的曝晒。
邱思宇还跟着父亲在工厂里辛苦的上着班呢。工厂不大,总共也就二十来个人,包括了做饭的阿姨。十八个人一人一台电车,两个烫工,两个剪线头和打包装的尾部。老板和老板娘也各自有一台电车,至于老板的家人父亲和侄子就在厂上帮衬着,哪里需要人手就去哪里,不过一般都是在尾部帮忙,也就只有他哥哥在外面搞搞业务,他哥哥也是这个厂的老板之一。工厂在四楼,顶楼是食堂,就是那做饭阿姨的地盘,做饭阿姨还要带着打扫工厂的活务。因为邱思宇父亲跟老板的关系还不错,听说那个做饭阿姨回家了,索性就叫邱思宇姑姑去那里做饭,也算是介绍了一份工作吧。
在这样的地方,像这样的小工厂到处都是,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小工厂,谁有点本事也就弄一个这样的加工厂,盈利虽说不是很大,但是只要自己手里有人基本上都可以发点小财,也有的夫妻两个人也整一个加工厂,自己忙的过来就自己加班加点的忙着,人手实在不够使唤时,也就花点钱雇佣两个临时工,邱思宇的父母就算是临时工,只不过邱思宇父亲被一个工厂长期的雇佣了,母亲也被一个工厂雇佣去做饭了,两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厂里没事儿做的时候才会到别人那里去挣些零花钱。所以在这里也都是老板成群,员工成伙了。
厂里的烫工,不用多说了,自然是邱思宇父子两个。刚来的时候,邱思宇手法还不够熟练,只是烫一些领边儿和衣服上安纽扣的边儿,速度还算是很慢,至于那做好了的成件的衣服和裤子都是由父亲负责的,这也算是帮上点忙了。思宇没来的时候,全部的活务都是由父亲一个人来完成,哪有像现在这样,吃完饭还有一些休息的时间,这也都是因为思宇来了,父亲一来不想思宇这么辛苦,二来思宇来了父亲的活务也确实是少了些许。时间一场,邱思宇的速度也就提高了,烫领边的速度都比父亲要快了,父亲的衣服和裤子赶着出货的时候,思宇也会帮忙了,只不过像这样成件的衣服,思宇的速度自然是跟不上父亲的。要是厂里没有忙的不可开交,父亲就会让思雨去母亲的厂里帮忙。母亲现在一边给一家工厂做饭,另一边在空闲的时候就去剪线头和打包装,哪里需要人就去哪里,父亲也是这样的,所以对这一带工厂的老板都算是比较熟悉的,以至于把没有工作且不想太累的姑父也介绍了一份他自己觉得挺满意的工作,虽然也要加班,也要受约束,但起码他觉得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邱思宇父亲和二叔也给他介绍过几分工作,只是他嫌累,太没自由,做了几天就不做了,人家老板也算是蛮好的一个人,给他结清了所有的工资,换做一些不怎么样的老板是需要扣工资的。
邱思宇每天早上跟着父亲八点钟就去工厂上班,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吃完饭就到邱思宇住的那里睡一个半个小时的午觉,然后再去上班,下午六点吃饭,七点上班,晚上下班的时候通常都在十点半左右,有时候也要到十一点才能够下班回到住的地方,邱思宇的父亲到了晚上就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了,让邱思宇一个人在那里睡着,因为邱思宇父母亲那里地方实在是太小了,邱思宇刚来的时候在那里地上铺了一张席子将就了两天,父母亲总觉得这不是个办法,就开始给思雨找房子住,算来算去还是租那种二十元一天的旅社划算一点,于是就找了一个离工厂更近的地方的旅社,这样方便邱思宇上下班。
每天中午邱思宇都和父亲在旅社里睡个午觉,邱思宇想着距离上次跟父亲睡在同一张床上是什么时候,已经记不清了。自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出去打工挣钱养家,只留下母亲一个人在家照顾着他,自己上一年级的时候,母亲跟着父亲一起去外地打工了,思宇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吃住,晚上就跟自己一样大小的表弟睡觉。父母亲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里一趟,平时间都见不着,那个时候通讯还不够发达,不过村里面也有好几家有电话的。没当父母亲打电话回来的时候,对面的大婶就在村里大声的喊着爷爷的名字,叫爷爷带领着思宇去接电话,喊爷爷的声音整个村子都要听见了,这个时候思宇就会拿着电筒兴致勃勃的跟着爷爷去接电话。那个时候年纪毕竟还小,也不会说什么话,多半是回答父母亲的问题,父母亲也只是问些关于学习上的问题,或者是家里面的问题。接完之后就又打着电筒回家,这次接完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接到父母的电话了。过年在家待得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邱思宇他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只是到现在他和父亲睡在同一张床上,感觉是那样的亲切,是那样的温暖。他似乎一下子感觉回到了小时候,依偎在父亲的怀抱里,听着父亲咚咚的心跳声,可是现在,却再也不能做出那些动作了,要还是做出那些动作,会被父亲笑话的。因为他再也不是小时候的邱思宇了,现在他是一个大学生,一个年满二十二岁的大小伙了。
每天早上,父亲都会在八点之前到达邱思宇住的地方。骑着那破旧的自行车,迎着朝阳,路过早餐店的时候就会停下来给思雨买上早餐,捎带也给自己一份。后来思宇才知道,以前父母亲都是不吃早餐上班的,只是偶尔的每人一个馒头,像这样丰盛的早餐也只是邱思宇来了之后才有的,两个包子加上一杯豆浆,有时候是油条和饼。邱思宇知道后,就会跟父母亲说,早上一定要吃早餐,不然对身体不好,父母亲也只是呵呵一笑答应着,想着到时候思宇不在身边,吃没吃思宇也不知道。不过,起码思宇在的那一段时间,父母亲还是会吃点早餐的。
要是晚上下班回来以后,父亲就会给思雨买上一份炒粉和一瓶啤酒当宵夜吃,自己却不曾买过什么宵夜,思宇问父亲为什么不买,父亲要么说不饿,要么就说家里昨天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吃完。其实邱思宇知道,父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都只是不让他这么辛苦,有什么好吃的父母亲都想着他。有时候母亲还会叫父亲,或是父亲自己去菜市场砍二斤猪肉回家,然后母亲做着香喷喷的红烧弱等着邱思宇和父亲晚上下班的时候来吃,以免在厂里待久了见不到荤腥,馋得慌。
看到思宇这么辛苦一天,父亲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时候父亲会恨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给够像别人的父母亲这样有钱有背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就是一个微弱不堪的工人。可是邱思宇并不这样想,父母亲这样辛辛苦苦的挣钱不都是为了邱思宇嘛。供他上学,从小到大别人有的,邱思宇从来没有少过,甚至别人没有的邱思宇都有。想着这些,邱思宇也觉得自己没用,辜负了父母亲的一片苦心,虽说现在是实习的时候,可是去了一趟北京,连一份工作都没有找,居然还跑到这里来“投奔”自己的父母。虽然胸中怀有伟大的抱负,可终究是一路荆棘。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心中的抱负,他是在沉淀着自己,他相信始终有一天,他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没当休息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总是跑到别的工厂去加班,有时候思宇也会跟着一起去,有的时候也只有父母亲去。思宇问着父母要不要一起去,每次父母都不让他去,生怕他累着。有时父母亲都不去的时候,就会想着带着思宇去哪里玩一下,去看看林则徐博物馆,去溜达公园,去逛逛街,可想是这么想着,却一直都没有去成,只有等到思宇快要回家的时候,父亲再也没有骑着他那破旧的自行车带着思宇去逛逛了,而是借着二叔的电动车带着思宇逛了一圈父母亲常年待得地方。思宇坐在那电动车的后面,父亲就一直给他介绍着这里的,哪里是公园,哪里是最大的商场,哪里是以前父母亲额外加班的地方,哪里又是一些还玩儿的地方。虽然父亲没有带他去过什么高档的游玩之地,也没有带他去什么好玩儿的地方,哪怕是没有带他去最出名的林则徐博物馆,可是思宇心里已经是感动不已了,没想到小时候没有实现的事情,到了这个年龄还能完成,他以为是一场梦,其实不是。他现在知道,原来父母亲对他的爱从来没有减退过。
五一小长假终于到了,这个时候离思宇回家的日子只有三两天了。思宇五月九号需要返校报到。思宇可真是左右矛盾着,一来回到学校可以见到妙彤了,马上就可以毕业了,二来也可以离开这工厂,不用再受苦受累了,可是,另一方面,他又是对着这些亲人的不舍,父亲,母亲,二叔,二婶,表哥,表嫂,姑姑和姑父,他早已不想受这劳力之苦,可又是舍不得他们。眼看着马上要离开这,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个通知,就在妙彤陪着父母亲在额外加班的时候,三叔突然打了一个电话,说他和三婶已经来到了东莞,希望他们三个人陪他一起去玩儿。可是他们三个人正在额外加班呢,哪里能够抽出时间去陪三叔和三婶玩儿呢,要玩也得等到明天了。不过这确实是一场意外的惊喜。
三叔以前一直是跟着父亲去打工的,那个时候都是进的矿山,直到慢慢的,三叔就开始跟随者二姑父去挖煤了,可是没几年,就跑到中山去了,在船厂干活呢。三叔这个人呢,思宇总感觉他还像是个孩子一样,比起父亲和二叔,思宇还是比较喜欢跟三叔待在一起的。三叔这个人大方,也没什么心眼,自从思宇出生,就一直护着思宇,有事儿没事儿的就背着思宇到处去玩儿。三婶是同一村的人,相比着回家娘倒是近了许多。三叔和三婶是别人做媒而结婚的,三叔很疼爱三婶,三婶心里知道,可嘴里却不说,不过他们两个倒也是相亲相爱的过了十来年的夫妻生活了,他们两个生了两个女儿,现在也都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他们。
次日中午,全部人都在二叔那里集合,好十几个人呢,刚聚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在嘘寒问暖的问候着,问三叔什么时候来的,坐什么车来的,到这里要多长时间。嘻嘻哈哈地一大群人,赶上过年走亲戚的场面了,哪怕稍微离得远一些的大表哥和大表嫂也都过来了,三叔可算得上是一座桥梁,把大家以前忙着上班没时间聚会的情况给撮合成现在这局面,以前在外打工的这群人哪有这样的场面呢。
全部的男人都奔到菜市场,那些妇女们就在家里准备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来到菜市场,看到什么好吃的就买。虽说他们都不是很富裕,但是看着三叔难得来一次,大家心里头高兴,特别是邱思宇父亲他们三兄弟,关系一直都很好,每个人的性格也都很分明。在菜市场中,三叔也说要掏钱买菜,硬是被其他人给拦下了,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出钱买菜,要是去了三叔那里让他买这是理所应当的,在这里,好歹也算是个客人。
一个偌大的菜市场被他们逛全了,一排排的买菜人在那里忙的不亦乐乎,菜市场也是人挤人,肩碰肩的,多少来这里买菜的家庭主妇,多少来这里买菜的居家好男人。萝卜白菜西红柿,鲶鱼猪肉大龙虾,生的熟的,活的死的,一排排地摆在那里,卖菜的人吆喝着,买菜的人寻索着,来来往往的很是热闹。
邱思宇还跟着父亲在工厂里辛苦的上着班呢。工厂不大,总共也就二十来个人,包括了做饭的阿姨。十八个人一人一台电车,两个烫工,两个剪线头和打包装的尾部。老板和老板娘也各自有一台电车,至于老板的家人父亲和侄子就在厂上帮衬着,哪里需要人手就去哪里,不过一般都是在尾部帮忙,也就只有他哥哥在外面搞搞业务,他哥哥也是这个厂的老板之一。工厂在四楼,顶楼是食堂,就是那做饭阿姨的地盘,做饭阿姨还要带着打扫工厂的活务。因为邱思宇父亲跟老板的关系还不错,听说那个做饭阿姨回家了,索性就叫邱思宇姑姑去那里做饭,也算是介绍了一份工作吧。
在这样的地方,像这样的小工厂到处都是,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小工厂,谁有点本事也就弄一个这样的加工厂,盈利虽说不是很大,但是只要自己手里有人基本上都可以发点小财,也有的夫妻两个人也整一个加工厂,自己忙的过来就自己加班加点的忙着,人手实在不够使唤时,也就花点钱雇佣两个临时工,邱思宇的父母就算是临时工,只不过邱思宇父亲被一个工厂长期的雇佣了,母亲也被一个工厂雇佣去做饭了,两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厂里没事儿做的时候才会到别人那里去挣些零花钱。所以在这里也都是老板成群,员工成伙了。
厂里的烫工,不用多说了,自然是邱思宇父子两个。刚来的时候,邱思宇手法还不够熟练,只是烫一些领边儿和衣服上安纽扣的边儿,速度还算是很慢,至于那做好了的成件的衣服和裤子都是由父亲负责的,这也算是帮上点忙了。思宇没来的时候,全部的活务都是由父亲一个人来完成,哪有像现在这样,吃完饭还有一些休息的时间,这也都是因为思宇来了,父亲一来不想思宇这么辛苦,二来思宇来了父亲的活务也确实是少了些许。时间一场,邱思宇的速度也就提高了,烫领边的速度都比父亲要快了,父亲的衣服和裤子赶着出货的时候,思宇也会帮忙了,只不过像这样成件的衣服,思宇的速度自然是跟不上父亲的。要是厂里没有忙的不可开交,父亲就会让思雨去母亲的厂里帮忙。母亲现在一边给一家工厂做饭,另一边在空闲的时候就去剪线头和打包装,哪里需要人就去哪里,父亲也是这样的,所以对这一带工厂的老板都算是比较熟悉的,以至于把没有工作且不想太累的姑父也介绍了一份他自己觉得挺满意的工作,虽然也要加班,也要受约束,但起码他觉得比以前好多了。以前邱思宇父亲和二叔也给他介绍过几分工作,只是他嫌累,太没自由,做了几天就不做了,人家老板也算是蛮好的一个人,给他结清了所有的工资,换做一些不怎么样的老板是需要扣工资的。
邱思宇每天早上跟着父亲八点钟就去工厂上班,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吃完饭就到邱思宇住的那里睡一个半个小时的午觉,然后再去上班,下午六点吃饭,七点上班,晚上下班的时候通常都在十点半左右,有时候也要到十一点才能够下班回到住的地方,邱思宇的父亲到了晚上就回到自己住的地方了,让邱思宇一个人在那里睡着,因为邱思宇父母亲那里地方实在是太小了,邱思宇刚来的时候在那里地上铺了一张席子将就了两天,父母亲总觉得这不是个办法,就开始给思雨找房子住,算来算去还是租那种二十元一天的旅社划算一点,于是就找了一个离工厂更近的地方的旅社,这样方便邱思宇上下班。
每天中午邱思宇都和父亲在旅社里睡个午觉,邱思宇想着距离上次跟父亲睡在同一张床上是什么时候,已经记不清了。自己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出去打工挣钱养家,只留下母亲一个人在家照顾着他,自己上一年级的时候,母亲跟着父亲一起去外地打工了,思宇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吃住,晚上就跟自己一样大小的表弟睡觉。父母亲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里一趟,平时间都见不着,那个时候通讯还不够发达,不过村里面也有好几家有电话的。没当父母亲打电话回来的时候,对面的大婶就在村里大声的喊着爷爷的名字,叫爷爷带领着思宇去接电话,喊爷爷的声音整个村子都要听见了,这个时候思宇就会拿着电筒兴致勃勃的跟着爷爷去接电话。那个时候年纪毕竟还小,也不会说什么话,多半是回答父母亲的问题,父母亲也只是问些关于学习上的问题,或者是家里面的问题。接完之后就又打着电筒回家,这次接完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接到父母的电话了。过年在家待得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邱思宇他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只是到现在他和父亲睡在同一张床上,感觉是那样的亲切,是那样的温暖。他似乎一下子感觉回到了小时候,依偎在父亲的怀抱里,听着父亲咚咚的心跳声,可是现在,却再也不能做出那些动作了,要还是做出那些动作,会被父亲笑话的。因为他再也不是小时候的邱思宇了,现在他是一个大学生,一个年满二十二岁的大小伙了。
每天早上,父亲都会在八点之前到达邱思宇住的地方。骑着那破旧的自行车,迎着朝阳,路过早餐店的时候就会停下来给思雨买上早餐,捎带也给自己一份。后来思宇才知道,以前父母亲都是不吃早餐上班的,只是偶尔的每人一个馒头,像这样丰盛的早餐也只是邱思宇来了之后才有的,两个包子加上一杯豆浆,有时候是油条和饼。邱思宇知道后,就会跟父母亲说,早上一定要吃早餐,不然对身体不好,父母亲也只是呵呵一笑答应着,想着到时候思宇不在身边,吃没吃思宇也不知道。不过,起码思宇在的那一段时间,父母亲还是会吃点早餐的。
要是晚上下班回来以后,父亲就会给思雨买上一份炒粉和一瓶啤酒当宵夜吃,自己却不曾买过什么宵夜,思宇问父亲为什么不买,父亲要么说不饿,要么就说家里昨天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吃完。其实邱思宇知道,父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都只是不让他这么辛苦,有什么好吃的父母亲都想着他。有时候母亲还会叫父亲,或是父亲自己去菜市场砍二斤猪肉回家,然后母亲做着香喷喷的红烧弱等着邱思宇和父亲晚上下班的时候来吃,以免在厂里待久了见不到荤腥,馋得慌。
看到思宇这么辛苦一天,父亲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时候父亲会恨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给够像别人的父母亲这样有钱有背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就是一个微弱不堪的工人。可是邱思宇并不这样想,父母亲这样辛辛苦苦的挣钱不都是为了邱思宇嘛。供他上学,从小到大别人有的,邱思宇从来没有少过,甚至别人没有的邱思宇都有。想着这些,邱思宇也觉得自己没用,辜负了父母亲的一片苦心,虽说现在是实习的时候,可是去了一趟北京,连一份工作都没有找,居然还跑到这里来“投奔”自己的父母。虽然胸中怀有伟大的抱负,可终究是一路荆棘。不过,他并没有放弃心中的抱负,他是在沉淀着自己,他相信始终有一天,他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没当休息的时候,父亲和母亲总是跑到别的工厂去加班,有时候思宇也会跟着一起去,有的时候也只有父母亲去。思宇问着父母要不要一起去,每次父母都不让他去,生怕他累着。有时父母亲都不去的时候,就会想着带着思宇去哪里玩一下,去看看林则徐博物馆,去溜达公园,去逛逛街,可想是这么想着,却一直都没有去成,只有等到思宇快要回家的时候,父亲再也没有骑着他那破旧的自行车带着思宇去逛逛了,而是借着二叔的电动车带着思宇逛了一圈父母亲常年待得地方。思宇坐在那电动车的后面,父亲就一直给他介绍着这里的,哪里是公园,哪里是最大的商场,哪里是以前父母亲额外加班的地方,哪里又是一些还玩儿的地方。虽然父亲没有带他去过什么高档的游玩之地,也没有带他去什么好玩儿的地方,哪怕是没有带他去最出名的林则徐博物馆,可是思宇心里已经是感动不已了,没想到小时候没有实现的事情,到了这个年龄还能完成,他以为是一场梦,其实不是。他现在知道,原来父母亲对他的爱从来没有减退过。
五一小长假终于到了,这个时候离思宇回家的日子只有三两天了。思宇五月九号需要返校报到。思宇可真是左右矛盾着,一来回到学校可以见到妙彤了,马上就可以毕业了,二来也可以离开这工厂,不用再受苦受累了,可是,另一方面,他又是对着这些亲人的不舍,父亲,母亲,二叔,二婶,表哥,表嫂,姑姑和姑父,他早已不想受这劳力之苦,可又是舍不得他们。眼看着马上要离开这,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个通知,就在妙彤陪着父母亲在额外加班的时候,三叔突然打了一个电话,说他和三婶已经来到了东莞,希望他们三个人陪他一起去玩儿。可是他们三个人正在额外加班呢,哪里能够抽出时间去陪三叔和三婶玩儿呢,要玩也得等到明天了。不过这确实是一场意外的惊喜。
三叔以前一直是跟着父亲去打工的,那个时候都是进的矿山,直到慢慢的,三叔就开始跟随者二姑父去挖煤了,可是没几年,就跑到中山去了,在船厂干活呢。三叔这个人呢,思宇总感觉他还像是个孩子一样,比起父亲和二叔,思宇还是比较喜欢跟三叔待在一起的。三叔这个人大方,也没什么心眼,自从思宇出生,就一直护着思宇,有事儿没事儿的就背着思宇到处去玩儿。三婶是同一村的人,相比着回家娘倒是近了许多。三叔和三婶是别人做媒而结婚的,三叔很疼爱三婶,三婶心里知道,可嘴里却不说,不过他们两个倒也是相亲相爱的过了十来年的夫妻生活了,他们两个生了两个女儿,现在也都在老家跟着爷爷奶奶他们。
次日中午,全部人都在二叔那里集合,好十几个人呢,刚聚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在嘘寒问暖的问候着,问三叔什么时候来的,坐什么车来的,到这里要多长时间。嘻嘻哈哈地一大群人,赶上过年走亲戚的场面了,哪怕稍微离得远一些的大表哥和大表嫂也都过来了,三叔可算得上是一座桥梁,把大家以前忙着上班没时间聚会的情况给撮合成现在这局面,以前在外打工的这群人哪有这样的场面呢。
全部的男人都奔到菜市场,那些妇女们就在家里准备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来到菜市场,看到什么好吃的就买。虽说他们都不是很富裕,但是看着三叔难得来一次,大家心里头高兴,特别是邱思宇父亲他们三兄弟,关系一直都很好,每个人的性格也都很分明。在菜市场中,三叔也说要掏钱买菜,硬是被其他人给拦下了,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出钱买菜,要是去了三叔那里让他买这是理所应当的,在这里,好歹也算是个客人。
一个偌大的菜市场被他们逛全了,一排排的买菜人在那里忙的不亦乐乎,菜市场也是人挤人,肩碰肩的,多少来这里买菜的家庭主妇,多少来这里买菜的居家好男人。萝卜白菜西红柿,鲶鱼猪肉大龙虾,生的熟的,活的死的,一排排地摆在那里,卖菜的人吆喝着,买菜的人寻索着,来来往往的很是热闹。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