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59731
成片时长:每集约49分钟
阅读:14921
发表:2016/5/27
20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微山湖边的火焰》第1-4集
免费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一集
1、1938年春夏之际 徐州 白天
1938年5月,台儿庄会战后,日军调集30余万人分五路向徐州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城市上空几架日机在低空盘旋轰炸,机翅上的太阳旗清晰可见。炸弹落在昔日繁华的街道上,落在小巷连绵起伏的民房上,落在树木和芦苇相间的水面上,烟火弥漫,水柱升腾。爆炸声中,成片的房屋化作火海,无数难民在烟火中奔跑逃生。
徐州城外,宽阔的战场上,炮声隆隆,弹着如雨,烟尘滚滚。桥头简易的工事里,中国士兵在猛烈地射击,顽强抵抗着日军的进攻。
大批的中国军队在向后方撤退。
村、镇纷乱的土路上,跑过一群群逃难的百姓。
2、徐州城里 街上 白天
爆炸声夹杂着弹片的尖啸声,猛烈而悠长。一架日机在俯冲扫射,街道上腾起一串串炸点。
一辆救火车摇动着铜钟歪歪扭扭地开过。
一幢二层楼下的商店门前,站着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日机从头顶上掠过。女孩捡起地上的石子,愤怒地朝敌机扔去,她嘴里发出吼叫声,石子扔了一块又一块。
忽然店门打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走出来,生气地喊道:芦花,你不要命啦!快进来!
芦花转身,执拗地:不么,爷爷,我想把日本鬼子的飞机打下来!
老人上前,硬把女孩拉进屋里。店门刚关上,一颗炸弹在店前附近爆炸,尘烟弥漫。
3、徐州城里 芦家院里 晚上
远处响着隆隆的炮声,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院里一片寂静。有六层台阶的堂屋里亮着昏黄的灯光,一个40多岁穿着阔气的女人,正坐在一张八仙桌旁的椅子上哭泣。芦花站在一旁把一条手绢递给她。
芦花:娘,别哭啦,等我爸回来,咱再给他好好说说嘛。
芦花娘哽咽着说:日本鬼子眼看就是打进城了,咱院四家人走了三家,就剩咱一家了,不知道你爸是怎么想的?是命要紧还是钱财重要……芦花,你爸不走,你可得跟娘走。说完,把芦花搂到怀里。
芦花:娘,我听你的。
这时,一个中等身材,40多岁的芦恒发推门进来,把手中的钱箱放在八仙桌上,望着芦花娘道:咋啦?又哭啥啊?
芦花瞪着两眼:叫你气的!
芦恒发半笑不笑:你娘就是小心眼,多愁善感,日本人来了咋啦?能把城里人全杀光?
芦花娘站起来,气愤地:我不跟你说这么多,你不走,我跟芦花、铁蛋俺娘仨走。
芦恒发:我不是不愿跟你们一块走,这事我跟老爷子说了,老人家说什么都不走,你说,我能撇下爹不管,拍拍屁股走吗?
芦花娘边哭边说:你爹不走俺就不能走?他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活多久?你不为我想,总得为两个孩子着想吧,不能陪着他都死在这里。
芦恒发:就你怕死,城里没走的人多着呢!
芦花娘哭泣声更大了:我怕死?我是为了两个孩子。炮弹不长眼,你没听来顺讲,今天东关叫日本飞机炸死好多人。
芦恒发沉默了一会:别哭了,我同意你们走,让来顺雇辆马车,明天送你们出城。
芦花娘停止了哭泣:现在兵荒马乱的,也做不成生意,你也跟我们一块走吧。
芦恒发摇摇头:不行,你们先走吧,我等等再说。
芦花娘想了想:我们先走也行,但你不能抛下我们不管,人不能活在钱眼里,命没有了什么都是空的。
芦恒发:行了,别嘟囔了。你们到哪去?
芦花:俺娘说到微山湖边老婊家去。
芦恒发深思了一下,对芦花娘说:你今晚收拾一下,把值钱的东西都带上,我去找来顺,让他雇车去。说完向门外走去。
4、小巷 芦家院门前 早晨
太阳还在晨雾之中,一条铺砌石板的小巷少有行人,小巷中间古
旧的院门口停着一辆马车。一个20多岁叫来顺的男青年把马缰绳拴在门前的一块石头上,手拿马鞭走上门前敲门。
门里的男音:是来顺吗?
“是我,老爷。”
门开了,芦恒发提着两个箱子,芦花娘一手牵着四岁的儿子,一手挎着包袱走了出来。
芦花娘转脸朝院里喊道:芦花,你快点!
“来啦。”从院里传来芦花的声音。
来顺接过芦恒发手里的箱子放在车上,又把芦生抱上车后,就去解马缰绳。芦恒发扶着妻子上车后,就朝院里观望。芦花提着个小包袱同爷爷一起走了出来。芦花把包袱扔到车上,正要爬上车,爷爷喊道:你等等。
芦花站在车旁转身看着爷爷。芦花爷爷从身上掏出一块玉佩戴在芦花的脖子上:戴上它辟邪。
芦恒发:爹,这么好的玉佩您戴着嘛。
“我老了,让它保佑她们一路平安。”
芦花爬上了车,芦恒发嘱咐道:路上小心,到了地方捎个信回来。
芦花娘:知道了,你和爹在家多保重。
来顺上车:老爷,我们走了。
芦花爷爷依依不舍地:走吧,一路平安。
来顺扬起马鞭,驱赶马车向小巷通向街道的方向驶去。
5、微山湖畔 村路上 白天
一队娶亲的人群行进在村路上,锣鼓喧天,喇叭声声。新娘子梅
英身穿红衣蒙着红盖头,坐在四人抬的轿内。后面是两人抬的盒洒、嫁妆及送亲迎亲的庄稼人。
6、微山湖畔李庄 李家院前 白天
一条较宽的土路从村中穿过,路两旁的一棵棵大柳树在阳光下随风摇曳着枝条。在两棵柳树北边的麦场上,几个货郎摊子围着看稀罕货的大人孩子。场边一户座北朝南的院落门前,一派喜洋洋的气氛,门两旁的墙上贴着大红的“双喜”字。院前人来人往,有的挤着看热闹,有的在帮忙往院内抬东西,还有的女人怀抱孩子已抢先坐在酒席桌边的凳子上,
一辆马车驶来在院前停下,许多人围了过来,从车上走下一位40多岁穿着马褂的男人。他是李家谱在城里做生意的二儿子李昌盛。他从身上掏出一盒纸烟撕开,递给几个围上来打招呼的人。
李昌盛对一位50多岁满面笑呵呵的老汉道:大叔,今儿四弟结婚,又是你当大老执,忙坏了吧。谢谢了。说完掏出火柴上前给大老执点火。
大老执抽了两口烟,笑容满面:好抽。谢什么啊?都是咱们自己的事。你媳妇爱梅不是说你生意忙来不了吗?
李昌盛叹了口气:唉,最近日本飞机常轰炸徐州,生意难做,我把店门关了。再说老四娶媳妇我能不来嘛。
大老执笑笑:那是,那是。你来了就圆满了。新娘子快到了,你快进家去吧。
李昌盛又掏出一盒烟来,塞到大老执的口袋里:大叔,你拿着招呼人,还有什么事要我操办的吗?
“都操办好了,你就等着喝喜酒吧”大老执也不客气,笑着把烟装入口袋里。
这时,一个穿着一身新衣的小孩跑到李昌盛面前喊道:爸爸。
李昌盛抱起小孩亲了亲:少杰,你娘呢?
少杰指了指站在人群外一名漂亮的中年妇女:在那儿。
李昌盛抱着少杰走过去,笑着问:爱梅,这两天你累坏了吧?
“可不是吗。许多事就我一个人忙活,咱娘年纪大了,老大家的没能力,老三家的啥也不懂……
李昌盛笑道:说来说去,就是你行。
赵爱梅羞红着脸反问:你不是说不来的吗?
“这两天城里日本飞机轰炸,我把店关了。我要是不来,老爷子又会说我钻到钱眼里去了。”李昌盛抱着孩子道。
赵爱梅亲热地:来了就好,走,快进家吧。
一群人向院里走去。
7、公路上 白天
沙石公路上,三五成群的难民扶老携幼行走在公路上。
芦花娘怀里揽着儿子坐在马车中间,芦花坐在来顺身后,来顺赶着马车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向前方驶去。
8、李庄 李家院内 白天
各屋的门上贴着大红的“双喜”字, 堂屋门前一张八仙桌上摆放着拜堂用的物品。60多岁的李家谱在指挥人把一张接一张的苇席铺向院门。新郎官李耕原正从堂屋里往外搬凳子。李昌盛抱着少杰和妻子赵爱梅等人走进院里。李耕原看到李昌盛立即迎上去,热情地招呼道:二哥,你来啦,快进屋歇息。
李昌盛把少杰交给赵爱梅,点了点头,然后走到李家谱面前掏出纸烟递上去道:爹,您抽口烟,有活让他们年轻人干去。
李家谱没有接纸烟,掏出自己的烟袋,嘲讽地说:我抽这个。难得你能回来一趟。
李昌盛陪着笑脸: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李家谱不悦地:你说你一年能回来几趟?几次打发人去叫你,你都说没空,你不能只顾赚钱就忘了这个养你的家!
李昌盛嘻嘻一笑:爹,你别生气,我以后常回来就是了。
李家谱没好气地:你就是个嘴,说的好听,说过就忘。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不跟你多说。说完转身走了。
李昌盛转脸看到站在一旁的李耕原问道:结了婚就是大人了,婚后准备干什么?
李耕原停顿了一下:我还没想好呢。
李昌盛关切地:我给你想好了,进城跟我学做生意,做生意赚钱。
李耕原怔了怔,摇头:不行,我不行,我哪会做生意。
李昌盛瞪起眼睛:不会就学嘛,不是我做生意赚钱,给家里买地盖房子,你能娶媳妇吗?
李耕原嘀咕:反正我不想当商人。
李昌盛生气地:你以为你是谁啊?不是我赚钱供你,你能上学识字吗?
赵爱梅在一旁劝慰道:你这事干嘛啊?刚回家就惹气生。大喜的日子你少说两句吧。
这时,院外传来鞭炮声和喇叭声,有人喊道:新娘子来啦。院里的人一齐向院外奔去。
9、公路上 白天
日机正在追逐扫射公路上的军队和难民,惊叫声和哭喊声连成一片。难民们惊慌地跑向公路两边,日机掠过之处,人群四处奔逃。
一群国军官兵架起机枪对空射击。
妇女和孩子坐在路边扶尸哭泣。
来顺赶着马车躲避着日机的火力奔驰在公路上。
路上有一辆卡车被击着火,爆炸和。
日机追逐马车俯冲投弹,马车被击中,人仰马翻。
10、李庄 李家院内 白天
院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一片欢歌笑语。在欢快的器乐声中,正在举行婚礼。
一司仪高声喊道:一拜天地!
一对新人跪在地上叩头。
司仪喊道:二拜高堂!
李耕原和新娘子向坐在八仙桌两旁的李家谱夫妇叩头。李大娘笑得合不上嘴。李家谱说:起来吧。
司仪喊道: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众人欢呼起来,簇拥着新郎新娘向新房走去。
大老执指挥几个小伙子摆放桌椅板凳、碗筷,招呼宾客入席。几个穿围裙的人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盘凉菜、酒壶摆在桌上。宾客围桌而坐,寒喧之后,赞叹新郎的英俊和新娘子的美貌。
酒菜上齐之后,大老执喊道:各位亲朋好友,老少爷们,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愿李家兴旺发达,喜庆吉祥。大家开怀畅饮,喜宴开始。
院里坐满了贺喜的客人,大人们觥筹交错,相互敬酒。
李家谱、李昌盛夫妇及新郎官喜不自胜一一应酬。
就在人们沉浸在欢乐的宴席上时,忽然一架日机飞来,从空中掠过。院里掀起一阵骚动,人们抬头惊奇地看向天空。
1、1938年春夏之际 徐州 白天
1938年5月,台儿庄会战后,日军调集30余万人分五路向徐州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城市上空几架日机在低空盘旋轰炸,机翅上的太阳旗清晰可见。炸弹落在昔日繁华的街道上,落在小巷连绵起伏的民房上,落在树木和芦苇相间的水面上,烟火弥漫,水柱升腾。爆炸声中,成片的房屋化作火海,无数难民在烟火中奔跑逃生。
徐州城外,宽阔的战场上,炮声隆隆,弹着如雨,烟尘滚滚。桥头简易的工事里,中国士兵在猛烈地射击,顽强抵抗着日军的进攻。
大批的中国军队在向后方撤退。
村、镇纷乱的土路上,跑过一群群逃难的百姓。
2、徐州城里 街上 白天
爆炸声夹杂着弹片的尖啸声,猛烈而悠长。一架日机在俯冲扫射,街道上腾起一串串炸点。
一辆救火车摇动着铜钟歪歪扭扭地开过。
一幢二层楼下的商店门前,站着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日机从头顶上掠过。女孩捡起地上的石子,愤怒地朝敌机扔去,她嘴里发出吼叫声,石子扔了一块又一块。
忽然店门打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走出来,生气地喊道:芦花,你不要命啦!快进来!
芦花转身,执拗地:不么,爷爷,我想把日本鬼子的飞机打下来!
老人上前,硬把女孩拉进屋里。店门刚关上,一颗炸弹在店前附近爆炸,尘烟弥漫。
3、徐州城里 芦家院里 晚上
远处响着隆隆的炮声,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院里一片寂静。有六层台阶的堂屋里亮着昏黄的灯光,一个40多岁穿着阔气的女人,正坐在一张八仙桌旁的椅子上哭泣。芦花站在一旁把一条手绢递给她。
芦花:娘,别哭啦,等我爸回来,咱再给他好好说说嘛。
芦花娘哽咽着说:日本鬼子眼看就是打进城了,咱院四家人走了三家,就剩咱一家了,不知道你爸是怎么想的?是命要紧还是钱财重要……芦花,你爸不走,你可得跟娘走。说完,把芦花搂到怀里。
芦花:娘,我听你的。
这时,一个中等身材,40多岁的芦恒发推门进来,把手中的钱箱放在八仙桌上,望着芦花娘道:咋啦?又哭啥啊?
芦花瞪着两眼:叫你气的!
芦恒发半笑不笑:你娘就是小心眼,多愁善感,日本人来了咋啦?能把城里人全杀光?
芦花娘站起来,气愤地:我不跟你说这么多,你不走,我跟芦花、铁蛋俺娘仨走。
芦恒发:我不是不愿跟你们一块走,这事我跟老爷子说了,老人家说什么都不走,你说,我能撇下爹不管,拍拍屁股走吗?
芦花娘边哭边说:你爹不走俺就不能走?他都七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活多久?你不为我想,总得为两个孩子着想吧,不能陪着他都死在这里。
芦恒发:就你怕死,城里没走的人多着呢!
芦花娘哭泣声更大了:我怕死?我是为了两个孩子。炮弹不长眼,你没听来顺讲,今天东关叫日本飞机炸死好多人。
芦恒发沉默了一会:别哭了,我同意你们走,让来顺雇辆马车,明天送你们出城。
芦花娘停止了哭泣:现在兵荒马乱的,也做不成生意,你也跟我们一块走吧。
芦恒发摇摇头:不行,你们先走吧,我等等再说。
芦花娘想了想:我们先走也行,但你不能抛下我们不管,人不能活在钱眼里,命没有了什么都是空的。
芦恒发:行了,别嘟囔了。你们到哪去?
芦花:俺娘说到微山湖边老婊家去。
芦恒发深思了一下,对芦花娘说:你今晚收拾一下,把值钱的东西都带上,我去找来顺,让他雇车去。说完向门外走去。
4、小巷 芦家院门前 早晨
太阳还在晨雾之中,一条铺砌石板的小巷少有行人,小巷中间古
旧的院门口停着一辆马车。一个20多岁叫来顺的男青年把马缰绳拴在门前的一块石头上,手拿马鞭走上门前敲门。
门里的男音:是来顺吗?
“是我,老爷。”
门开了,芦恒发提着两个箱子,芦花娘一手牵着四岁的儿子,一手挎着包袱走了出来。
芦花娘转脸朝院里喊道:芦花,你快点!
“来啦。”从院里传来芦花的声音。
来顺接过芦恒发手里的箱子放在车上,又把芦生抱上车后,就去解马缰绳。芦恒发扶着妻子上车后,就朝院里观望。芦花提着个小包袱同爷爷一起走了出来。芦花把包袱扔到车上,正要爬上车,爷爷喊道:你等等。
芦花站在车旁转身看着爷爷。芦花爷爷从身上掏出一块玉佩戴在芦花的脖子上:戴上它辟邪。
芦恒发:爹,这么好的玉佩您戴着嘛。
“我老了,让它保佑她们一路平安。”
芦花爬上了车,芦恒发嘱咐道:路上小心,到了地方捎个信回来。
芦花娘:知道了,你和爹在家多保重。
来顺上车:老爷,我们走了。
芦花爷爷依依不舍地:走吧,一路平安。
来顺扬起马鞭,驱赶马车向小巷通向街道的方向驶去。
5、微山湖畔 村路上 白天
一队娶亲的人群行进在村路上,锣鼓喧天,喇叭声声。新娘子梅
英身穿红衣蒙着红盖头,坐在四人抬的轿内。后面是两人抬的盒洒、嫁妆及送亲迎亲的庄稼人。
6、微山湖畔李庄 李家院前 白天
一条较宽的土路从村中穿过,路两旁的一棵棵大柳树在阳光下随风摇曳着枝条。在两棵柳树北边的麦场上,几个货郎摊子围着看稀罕货的大人孩子。场边一户座北朝南的院落门前,一派喜洋洋的气氛,门两旁的墙上贴着大红的“双喜”字。院前人来人往,有的挤着看热闹,有的在帮忙往院内抬东西,还有的女人怀抱孩子已抢先坐在酒席桌边的凳子上,
一辆马车驶来在院前停下,许多人围了过来,从车上走下一位40多岁穿着马褂的男人。他是李家谱在城里做生意的二儿子李昌盛。他从身上掏出一盒纸烟撕开,递给几个围上来打招呼的人。
李昌盛对一位50多岁满面笑呵呵的老汉道:大叔,今儿四弟结婚,又是你当大老执,忙坏了吧。谢谢了。说完掏出火柴上前给大老执点火。
大老执抽了两口烟,笑容满面:好抽。谢什么啊?都是咱们自己的事。你媳妇爱梅不是说你生意忙来不了吗?
李昌盛叹了口气:唉,最近日本飞机常轰炸徐州,生意难做,我把店门关了。再说老四娶媳妇我能不来嘛。
大老执笑笑:那是,那是。你来了就圆满了。新娘子快到了,你快进家去吧。
李昌盛又掏出一盒烟来,塞到大老执的口袋里:大叔,你拿着招呼人,还有什么事要我操办的吗?
“都操办好了,你就等着喝喜酒吧”大老执也不客气,笑着把烟装入口袋里。
这时,一个穿着一身新衣的小孩跑到李昌盛面前喊道:爸爸。
李昌盛抱起小孩亲了亲:少杰,你娘呢?
少杰指了指站在人群外一名漂亮的中年妇女:在那儿。
李昌盛抱着少杰走过去,笑着问:爱梅,这两天你累坏了吧?
“可不是吗。许多事就我一个人忙活,咱娘年纪大了,老大家的没能力,老三家的啥也不懂……
李昌盛笑道:说来说去,就是你行。
赵爱梅羞红着脸反问:你不是说不来的吗?
“这两天城里日本飞机轰炸,我把店关了。我要是不来,老爷子又会说我钻到钱眼里去了。”李昌盛抱着孩子道。
赵爱梅亲热地:来了就好,走,快进家吧。
一群人向院里走去。
7、公路上 白天
沙石公路上,三五成群的难民扶老携幼行走在公路上。
芦花娘怀里揽着儿子坐在马车中间,芦花坐在来顺身后,来顺赶着马车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向前方驶去。
8、李庄 李家院内 白天
各屋的门上贴着大红的“双喜”字, 堂屋门前一张八仙桌上摆放着拜堂用的物品。60多岁的李家谱在指挥人把一张接一张的苇席铺向院门。新郎官李耕原正从堂屋里往外搬凳子。李昌盛抱着少杰和妻子赵爱梅等人走进院里。李耕原看到李昌盛立即迎上去,热情地招呼道:二哥,你来啦,快进屋歇息。
李昌盛把少杰交给赵爱梅,点了点头,然后走到李家谱面前掏出纸烟递上去道:爹,您抽口烟,有活让他们年轻人干去。
李家谱没有接纸烟,掏出自己的烟袋,嘲讽地说:我抽这个。难得你能回来一趟。
李昌盛陪着笑脸: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李家谱不悦地:你说你一年能回来几趟?几次打发人去叫你,你都说没空,你不能只顾赚钱就忘了这个养你的家!
李昌盛嘻嘻一笑:爹,你别生气,我以后常回来就是了。
李家谱没好气地:你就是个嘴,说的好听,说过就忘。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不跟你多说。说完转身走了。
李昌盛转脸看到站在一旁的李耕原问道:结了婚就是大人了,婚后准备干什么?
李耕原停顿了一下:我还没想好呢。
李昌盛关切地:我给你想好了,进城跟我学做生意,做生意赚钱。
李耕原怔了怔,摇头:不行,我不行,我哪会做生意。
李昌盛瞪起眼睛:不会就学嘛,不是我做生意赚钱,给家里买地盖房子,你能娶媳妇吗?
李耕原嘀咕:反正我不想当商人。
李昌盛生气地:你以为你是谁啊?不是我赚钱供你,你能上学识字吗?
赵爱梅在一旁劝慰道:你这事干嘛啊?刚回家就惹气生。大喜的日子你少说两句吧。
这时,院外传来鞭炮声和喇叭声,有人喊道:新娘子来啦。院里的人一齐向院外奔去。
9、公路上 白天
日机正在追逐扫射公路上的军队和难民,惊叫声和哭喊声连成一片。难民们惊慌地跑向公路两边,日机掠过之处,人群四处奔逃。
一群国军官兵架起机枪对空射击。
妇女和孩子坐在路边扶尸哭泣。
来顺赶着马车躲避着日机的火力奔驰在公路上。
路上有一辆卡车被击着火,爆炸和。
日机追逐马车俯冲投弹,马车被击中,人仰马翻。
10、李庄 李家院内 白天
院里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一片欢歌笑语。在欢快的器乐声中,正在举行婚礼。
一司仪高声喊道:一拜天地!
一对新人跪在地上叩头。
司仪喊道:二拜高堂!
李耕原和新娘子向坐在八仙桌两旁的李家谱夫妇叩头。李大娘笑得合不上嘴。李家谱说:起来吧。
司仪喊道: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众人欢呼起来,簇拥着新郎新娘向新房走去。
大老执指挥几个小伙子摆放桌椅板凳、碗筷,招呼宾客入席。几个穿围裙的人从厨房里端出一盘盘凉菜、酒壶摆在桌上。宾客围桌而坐,寒喧之后,赞叹新郎的英俊和新娘子的美貌。
酒菜上齐之后,大老执喊道:各位亲朋好友,老少爷们,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愿李家兴旺发达,喜庆吉祥。大家开怀畅饮,喜宴开始。
院里坐满了贺喜的客人,大人们觥筹交错,相互敬酒。
李家谱、李昌盛夫妇及新郎官喜不自胜一一应酬。
就在人们沉浸在欢乐的宴席上时,忽然一架日机飞来,从空中掠过。院里掀起一阵骚动,人们抬头惊奇地看向天空。
到头了
到底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