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17590
阅读:11334
发表:2013/5/11 修改:2013/10/15
20章 主旋律 小说
《哈尼梯田的爱情故事:下篇》第6章:哈尼山花烂漫2
连中三元 [山西太原]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6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第11章 哈尼梯田好事成堆(5)
  
  由于记者小胡的出现,立刻打乱了哈尼然理的安排和三板斧的提议,哈尼然理所主持的联席会议并没有在幸福庄寨子村委会的小二楼顶上召开,反而转移到了樱桃坝子去召开了。
  这应该感谢及时到来的县委刘书记和李县长,是他们俩大呼小叫地把正在向幸福之中村委会小二楼楼顶上给喊住了。
  这时候,要到幸福庄寨子村委会小二楼楼顶上开联席会议的人,已经不是原来的三家了,已经增加了小胡他们这一行人,还有正在陆陆续续地赶来的各个方面的新闻记者呢。
  就是县里的刘书记和李县长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就匆匆忙忙地赶过来了嘛。
  刘书记和李县长从原始森林的大坡一爬上来就看见了幸福庄寨子村委会小二楼的楼顶上挤满了人,也听见了哈尼然理用麦克风正在往楼顶上召集人。
  刘书记和李县长两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了声“不好”,一边呐喊就一边不顾一切地跑过来了。
  这时候,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哈尼然理立刻被吓了一大跳,赶紧把要开联席会议的人们改请到幸福庄寨子的樱桃坝子,这个会议开的太及时了,太热闹了,简直大有惊天动地之感,人们一个个都太激动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联席会议嘛?
  这是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的代表参加的会议啊,他们是在和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山民在一起开会哪!
  哈尼梯田自从被法国的摄影家将哈尼梯田推向国际推向世界以来,哈尼梯田变成了世界关注的最干净最纯净的“世外桃源”,来哈尼梯田观光的外国人可是海下了,但是,这一回的外国人却和以往的外国人大不一样,这些人是决定哈尼梯田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参与决策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人。
  在幸福庄寨子的村民们列队又是献花又是夹道欢呼欢迎的时候,摩尔先生就激动地用中国话说道:“这里的人民太了不起了,你们创造了如此辉煌的奇迹,我们是到你们这里学习来的,你们还这样热烈地欢迎我们,这叫我们太不好意思了嘛---”
  当时,人们激动地简直就要疯狂了。
  现在,人家还要和我们这些大山里的人一块儿开会,先不要说是刘书记和李县长,就是那些各路记者也都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如此对我们中国,对我们的哈尼梯田重视甚为感动。
  你们看看我们哈尼梯田的幸福庄寨子、哈更村寨子和哈播村寨子的头头脑脑们都一个个激动的都无以言表了;你们再瞧瞧自知理亏的牛角寨子、坡垅寨子和箐口寨子的村干部和长老们一个个却是低头耷脑的,恨不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拉倒,可是,他们又不好意思再丢掉如此难得的机会。
  自己的意思是就那么好意思地表达出去了,谁知道人家怎么样决定嘛?
  幸亏那时候的人们是个个激动,连自己高兴都高兴不过来,那里还会有谁来注意你们这三个寨子的事情嘛。
  这时候,自知理亏的牛角寨子、坡垅寨子和箐口寨子的村干部和长老们一个个都后悔死了,可是,天底下又没有卖后悔药的。
  要恨只有恨自己,愿意哀声你们就哀声,喜欢叹气你们就叹气,要知现在何必当初!
  终于,哈尼然理的声音通过麦克风响起来了,他说道:“我们的联席会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的大力支持下,一共达成四条统一的意见,第一条意见呢,根据我们这里的具体情况,北京方面考察团的领导决定考察时间延长三天,决定在完成了对幸福庄寨子、哈更村寨子和哈播村寨子的考察指导之后,专门对牛角寨子、坡垅寨子和箐口寨子也进行三天考察和指导,大家以掌声表示感谢---”
  掌声立刻就像疾风暴雨般地响起来了。
  最有意思的是,幸福庄寨子的原始森林里的长臂猿也来凑热闹来了,它们拼命地摇晃着自己所在的大树上,互相之间发出怪里怪气的呼叫与呐喊。还有那两只漂亮的绿孔雀就在长臂猿所在的大树下悠闲自得地亦鸣亦舞,优美极了。
  一群群的小鸟儿遮天盖地地飞来,快把世界给吵翻了,那些个贼头贼脑的小松鼠虽然也是成群结队,但是它们却没有小鸟儿那么捣乱。
  最可爱的是一群群蓝蜻蜓和红蜻蜓,就像是密密麻麻的战斗机飞行在天空。
  要说可人,还是花蝴蝶,它们也是常常遮天盖地而来,然而却是轻轻地轻轻地几近于无声无息。
  等人们的掌声过后,哈尼然理继续说道:“第二条意见呢,牛角寨子、坡垅寨子和箐口寨子提出要学习幸福庄寨子、哈更村寨子和哈播村寨子进行三合一组合,形成建设“哈尼梯田哈尼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体系,与会的各位领导都给以鼎力支持,希望牛角寨子、坡垅寨子和箐口寨子马上行动起来---
  为了提速。我们决定抽调三板斧策划师、“闷葫芦”老师和倮折老板全天候过去帮忙。希望---”
  哈尼然理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普咪谷领头呼喊的口号声给淹没了。
  普米谷举起拳头喊道:“改革不忘打井人!”
  人们齐声喊道:“改革不忘打井人!!”
  普咪谷举起拳头喊道:“幸福感谢**!”
  人们齐声喊道:“幸福感谢**!!”
  普咪谷举起拳头喊道:“感谢国家好领导!”
  人们齐声喊道:“感谢国家好领导!!”
  普咪谷举起拳头喊道:“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
  人们齐声喊道:“感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
  普咪谷举起拳头喊道:“向幸福庄寨子老大哥学习!”
  人们齐声喊道:“向幸福庄寨子老大哥学习!”
  普咪谷举起拳头喊道:“向哈更村寨子老大哥学习!”
  人们齐声喊道:“向哈更村寨子老大哥学习!!”
  普咪谷举起拳头喊道:“向哈播村寨子老大哥学习!”
  人们齐声喊道:“向哈播村寨子老大哥学习!!”
  喊过口号,普咪谷带头鼓掌,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
  掌声和欢呼声渐渐地停下来,哈尼然理摆摆手又说道:“第三条意见呢,我们初步拟定,在一个星期之内,联合筹备召开幸福庄寨子、哈更村寨子、哈播村寨子“建设哈尼梯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委员会”暨牛角寨子、坡垅寨子、箐口寨子“建设哈尼梯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委员会”成立大会。
  大会的地点拟定于哈龙县、哈边县和边云县三县交界的三岔口的“三角坝子”。同时呢,我们《哈龙县哈尼梯田民间艺术团》大型歌舞剧《哈尼天萨》在那里进行汇报演出---”
  掌声和喊声再次大作,长臂猿、绿孔雀和小鸟儿小松鼠再次兴奋起来了。
  哈尼然理好不容易才将人们与长臂猿绿孔雀这些大肆喧嚣的狂欢强行压制下来,便开始宣布联合会议的第四条意见:“亲亲的兄弟姐妹们,我们的第四条意见,我在这里正式宣布,我们的张副主任已经和边云县政府和哈边县政府取得了联系,大家一致同意,三个县在三岔口重新开办新时代的“国际草皮街”---”
  幸福庄寨子的樱桃坝子顷刻就疯狂了。
  
  第12章 哈尼梯田好事成堆(6)
  
  “国际草皮街”就像一阵万物复苏的春风吹过哈尼梯田,漫山遍野霎时间就春光明媚,处处都是阳光灿烂,处处都是生机勃勃,就连路边的小草小石头也在闪闪发光,迎接着这无比美好的时光。
  话说第二天,在幸福庄寨子公路边的天天来饭店门口,一大早就一字排开停着三组农夫车,一组农夫车三辆,十分齐整,看来是商量好的。
  每组的三辆农夫车,头一辆车头上各插着一杆红旗在风中飘扬。
  一面红旗上写着:哈龙县牛角寨。
  一面红旗上写着:边云县坡垅寨。
  一面红旗上写着:哈边县箐口寨。
  每组的三辆农夫车都是披红挂绿,不一会儿三板斧、“闷葫芦”和倮折老板就被三个寨子的村民们簇拥着爬上坡来。
  三板斧被村民们簇拥着上了牛角寨子的第二辆农夫车。
  “闷葫芦”被村民们簇拥着上了坡垅寨子的第二辆农夫车。
  倮折被村民们簇拥着上了箐口寨子的第二辆农夫车。
  这三个寨子的三组农夫车就像三团熊熊燃烧的大火,每个寨子的头一辆农夫车上是欢迎的锣鼓队,第二辆是陪着三板斧、“闷葫芦”和倮折老板的村委会干部,最后东北一辆农夫车上是一路燃放鞭炮的青年男女。
  走在最前面的是哈龙县牛角寨子的农夫车队,走在正中间的是边云县坡垅寨子的农夫车队,走在最后面的是哈边县箐口寨子的农夫车队。
  三个寨子的欢迎的农夫车队把自己的客人欢迎到自己的农夫车队之后,在最前面领路的牛角寨子的卢摩匹大手一挥喊道:“开路了啊---”
  锣鼓队与鞭炮声顿起,刚才还是熊熊燃烧的大火,顷刻之间就变成了一条奔驰在山间公路上火龙。
  锣鼓声撒了一路,鞭炮声撒了一路,歌声和欢笑声撒了一路。
  高高的天空彩云翻滚,如万马奔腾。
  从哈龙县幸福庄寨子的公路旁边的天天来饭店飞出来的这条火龙,立刻就轰轰烈烈地大张旗鼓地一口气地飞到了哈尼梯田三岔口的三角坝子。
  从牛角寨子的山路上,从坡龙寨子的山路上,从箐口寨子的山路上各有一个敲锣打鼓的鼓乐队领着一大群村民燃烧着鞭炮蜂拥而来,立刻就把这些客人紧紧地包围了。
  三角坝子三面环山,森林密布,一面是公路,车辆不断。
  三个寨子的三个农夫车队的农夫车缓缓地停到坝子中央。
  三板斧第一个跳下车,环顾四周一阵,扭过头来向卢摩匹问道:“老人家,这里就是国内外有名的“草皮街”旧址吧?”
  卢摩匹惊讶地看着三板斧策划师:“哇,“草皮街”你也知道啊?”
  “闷葫芦”赞扬道:“嗬,他已经成了我们哈尼人的专家啦啊---”
  三板斧说道:“ “闷葫芦”老哥,我们能不能找一个制高点去看一看呢?”
  “闷葫芦”笑着用哈尼语和几个老人说了一会儿话,老人们开心地笑起来了。
  还等什么嘛,几个老人带路,三个寨子的仇人这时候亲的就像一家人那个样子,簇拥着三板斧他们三个人爬上山坡,三板斧策划师立刻拍手叫起好来了。
  三板斧感叹道:“真正的是天人合一啊!倮老板,你们知道张贤亮吧?”
  倮折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闷葫芦”问道:“是不是写《灵与肉》那个作家呢?”
  三板斧说道:“正是。这是一个奇人。他有一句名言,叫做“出卖荒凉”!《红高粱》电影你们俩看过吧?”
  倮折说道:“看过看过,太过瘾啦!”
  三板斧说道:“电影《红高粱》就是在他那里拍摄的。现在我想请老人家给我讲讲这里的历史呢---”
  普咪谷说道:“在以前啊,我们这里可不是个穷地方呢,尤其是我们牛角寨、坡垅寨和箐口寨子。不管稻谷和粮食收成好不好,我们这里的大人小孩都不会饿肚子呢。
  为什么呢,因为三角坝子这个草皮街养活着我们哈尼人呢。说句不好听的话,有一把镰刀就能糊了口,那象现在呢?”
  李长老说道:“那个时候啊,三角坝子尽是做买卖的人,光是买卖牲口的就多得不得了。牲口要吃草是不是?有一把镰刀不就可以糊口了嘛---”
  三板斧问道:“老人家,草皮街是从那个年代兴起来的呢?”
  卢摩匹说道:“应该是从清朝开始的吧。这个事情说来还有点话长呢。你们看,这里的上上下下全是哈尼梯田,哈尼梯田的后面就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山下呢,又有三条小河水绕山脚而过,然后汇聚在一起,流进了三角坝子下面的大溶洞里了,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原来我们不知道土司为什么要把他们家的祖坟移到这里来,原来这里有这么多的缅甸玉石和金银宝贝啊,我说那个“快一刀”为什么那么卖命,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情啊---”
  三板斧疑惑地问道:“老人家,这里怎么一下子就能成了国际贸易市场呢?”
  普咪谷说道:“要不说这里的风水好呢。你看啊,越南人一听说这里有贸易市场,成群结伙地来了。
  你们知道最先来的越南人是谁吗,就是你们幸福庄寨子最早迁移到越南去的那一家,就是和“闷葫芦”老师他们是一个家族的嘛,他的后人叫什么阮和,“闷葫芦”老师不是还领他们来我们哈尼梯田嘛,他的小女儿不是还在咱们的哈尼梯田嘛---
  哎呀呀,要是说起来,那可是了不起呢---
  他们带来了什么东西呢?
  一是法国手表,用藤簚包着,每次都是成千上百块。还有就是从我国转到越南的中国货。
  说来太好笑啦。我们云南十八怪里有一怪,那就是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我国沿海一带的日用产品和工业产品呢,要用轮船运到海防口岸,再用火车运到越南老街。越南边民在老街买到中国货,然后再来到我们这里卖。哈哈,货真价实的“中国货”,变成了从越南来的“洋货”。 接着,缅甸、老挝、柬埔寨这些国家的人都来了嘛!
  草皮街按十二生肖逢鼠日赶集交易,街子连赶三天三夜,来的人成千上万,真是令人怀念啊---”
  三板斧问道:“哇,那么多的人,在哪里吃,在哪里住呢?”
  李长老抽了口烟,说道:“那时候的“国际草皮街”只是在人们的心里,在人们的嘴上,从来没有什么招牌---
  烟草市场排开一溜,牛市场在坝子上围成一圈,猪羊市场围成一圈,药材市场一溜,杂货市场一溜,各种小吃一溜,饭摊子一溜,老百姓纷纷把煮熟的米饭、糯米饭、荞面粑粑摆在地摊卖,有的老百姓在卖烧烤,有的老百姓在卖水,国内国外的商人挤成一堆。
  如果要是说住,那好说。
  附近的老百姓当天来当天回,很方便的嘛。远一点的嘛,都已经习惯了风餐露宿,简直是家常便饭嘛。
  那些远道而来的商人和大的马帮商队呢,也没有什么影响。我们这里热,就是冬天也不要被子。到处都是芭蕉林,带个小帐蓬就能安营扎寨。有的用芭蕉叶子随便围一围就是一个临时的小篷子。实际上,大多数的人都是围着汤锅又吃又喝一夜不睡觉,几天几夜不睡觉啊!”
  三板斧问道:“老人家,都有些什么生意呢?”
  普咪谷笑道:“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而且方法非常灵活,可以进行货币交易,也可以以物易物。或者以牛换马,或者用鸡鸭换取针头线脑什么的。还有的人来这里卖过期的报纸,好贵呢!廉山先生啊,您要是能把那个时代给我们哈尼人策划回来啊,我们给您立碑,世世代代把您当作神来供奉呢!”
  在场的人齐声说道:“是啦,是啦,我们哈尼人世世代代把您当作神来供奉起来---”
  
  第13章 哈尼梯田好事成堆(7)
  
  前面普米谷所提到的阮和,在女儿媚妹给了他一点儿消息就积极地行动起来了,这应该归功于永平小伙子。
  因为媚妹是永平的崇拜者与追求者,这一对情投意合的生死冤家,可以说是哈尼梯田的双色花,他们俩可是中国与越南两个国家的男女联姻啊,他们俩一下子就牵动了东南亚与南亚的各国做买卖的商人。
  其实,用永平小伙子的话来说,他应该感谢媚妹姑娘,也可以说是应该感谢自己的老丈人。
  而用媚妹姑娘的话来说,她本来就是幸福庄寨子的哈尼人,只不过是到越南旅游了一趟罢了。
  正因为如此,阮和在行动,他在他的越南,他的行动与哈尼梯田这里有什么关系嘛?
  关系可是大着哩!
  就因为阮和在行动,所以才有了以后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做买卖的商人的大行动,阮和的姑娘媚妹和媚妹的另一半儿永平小伙子两个年轻人成了“三岔口国际草皮街”的举足轻重的最大的最有号召力的两个大老板,成了这是说一不二的一方“霸主”。
  你们知道阮和在行动什么吗?
  他一得到哈龙县那里的三个县交界的三岔口的三角坝子又要重新开发早已经消失了多年的“国际草皮街”的时候,他说什么也坐不住了。
  他要回去,他要回去三岔口的三角坝子,他要回去日思夜想的“国际草皮街”,他还要回去做自己最喜欢做的生意,制作草皮衣。
  阮和家的祖上,是哈尼人最会制作草皮衣的能手,在外行人看来,这是一项没有什么市场的生意,但是,如果是行家里手的话,就知道这门手艺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最“肥的生意”。
上一章
下一章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0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f7c
  • 学生
    rob
  • 学生
    eva
  • 学生
    sie
  • 学生
    akt
  • 学生
    k12
  • 学生
    cak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24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市长的面试(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血染的风采(主旋律)
狗与老人(主旋律)
青花梅瓶(主旋律)
蓝色游戏(主旋律)
丝路传说(主旋律, 爱情, 历史)
花开迟暮(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无境之战(主旋律, 犯罪, 军事)
剑影(主旋律, 武侠动作, 军事)
活着再见(主旋律, 军事)
天行有常(主旋律)
咳,工会(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灵的撞击(主旋律, 爱情, 悬疑推理)
尽头(主旋律)
夏春虎(主旋律, 家庭, 历史)
生命的荣光(主旋律)
天行有常(主旋律)
人间邪道也沧桑(主旋律, 都市, 犯罪)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