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6235
成片时长:每集约40分钟
阅读:7160
发表:2020/5/15
48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南下干部》第12-14集
1-5
…
12-14
45-46
47-48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昌子龙:我叫昌子龙。
两人骑车离去。
单车后面,一大群学生追逐着吆喝着:昌子龙坐车喽。
14,柞树村委会,门口,外,日
门口和窗口都挤满了叽叽喳喳的女人和小孩。关禁闭这新鲜事儿在柞树村还是头一遭,谁都想看个热闹。
刚到的曾庆仁和昌子龙也挤上前来,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15,柞树村委会,办公室,内,日
李小宝反背着双手:谁先开口骂人?
王国兴:我。不过李参谋……
李小宝:我不听你辩解。我只问你,骂人对不对?
王国兴:不对。
李小宝:以后还骂人不?
王国兴:不骂了。
李小宝:谁先动手打人?
史大明:我。是他先骂人我才……
李小宝:我也不听你解释。我只问你,打人对不对?
史大明:不对。
李小宝:以后还打架不?
史大明:不打了。
李小宝:那以后再碰到类似的纠纷,你们怎么办?
王国兴:先报告工作队,请工作队解决。
李小宝:赶明儿土改完了,工作队撤了呢?
史大明:找支部。
王国兴:还有,找贫协。
李小宝:嗯,你们俩都能认识错误,也知道怎样改正错误,这很好。回去吧。
王国兴和史大明都怔住了:回去?不关禁闭了?
李小宝:不关禁闭了,走吧走吧。
王国兴和史大明你望我我望你,谁也不敢先挪窝。
李小宝奇怪地:嘿,走哇。
史大明嗫呐:丁政委还没发话呢……
王国兴也直点头。
李小宝拍着他俩的肩头,笑了笑:没事儿。丁政委早就说了,能认识错误就是好同志。哪有好同志关禁闭的?大伙说说是吧?
门外一阵吆喝:是啊。
妇女甲:史大明不能放,他还打老婆呢。
史大明羞红了脸:去去去。
妇女乙:王国兴也不能放,他给人扶乩划符水,搞封建迷信。
王国兴:别瞎说,我早就洗手不干了。
史大明:李参谋,那,那我跟他的纠纷还没解决呀。
李小宝:放心吧,丁政委一定会给你们解决的。来来,两人拉拉手,好朋友。
两人羞赦地拉了拉手,然后在女人和小孩的讪笑声中钻出了办公室。
李小宝这时才发现了门外看热闹的曾庆仁。
他迎上前来:哎哟,这不是曾校长吗?快屋里坐屋里坐。
曾庆仁跨进门来:李参谋审案子,颇具丁政委风格呀。
李小宝:什么风格不风格?还不是各打五十大板,打一下摸两下呗。
曾庆仁:这就是风格嘛,这风格叫宽严相济以和为贵,国民党还学不来呢。呃,丁政委呢?
16,田间地头,外,日
丁大力皱着眉头,在听支部一班人汇报打架原委。
郑有庚指着脚下红花草籽丛中被踩压成的一条小路:丁政委,前天把阄一抓,这一丘田被切成了三块,脚下这块被王国兴抓到了,而史大明抓到了中间那块,您瞧,他那块连条田塍都没有,下田干活就只能打王国兴田里经过了,几趟下来,踩坏了王国兴的红花草籽,王国兴一发火就骂娘,偏偏遇上了史大明这个爆脾气,两个家伙就这么干上了。
柳长生:要我说呀,这事儿还不能全怪王国兴和史大明,祸根还是抓阄。要关禁闭首先得关昌万兴,都是他出的馊主意。
老霍:政委,看来抓阄这办法是值得研究研究。
丁大力眉头拧成了一个节。
17,昌万兴家,内,日
这是昌万兴刚分到的新房子。
王冬生扫地出门后,这座宅院前后两进正房成了村委会,两边的厢房分别分给了昌万兴等几户贫雇农。
大方桌上摆着酒菜。
丁大力拉着曾庆仁在饭桌上首坐下。
他他给曾庆仁斟满酒:老曾,我不怕你笑话,这土改真比打仗难整多了。打仗不怕死就成,可搞土改脑瓜子不灵光就得趴窝。早上电话里还跟你吹牛皮,说让你来看看土改工作的成果,本想在你面前显摆显摆呢,这下好,成果没让你看到,笑话倒让你看到了。
曾庆仁笑笑:老丁,话可不能这么说。庆仁一进柞树,百姓有口皆碑,无不盛赞土改功德无量,人心无价,这就是伟大成果。至于分田分土遇到了一些问题,那只是大战役中的一场小战斗偶尔失手,暇不掩瑜,无碍大局的。
丁大力:老曾,你别福禄寿喜歌功颂德了。我知道你们文化人脑瓜子好使,眼下分田这事搅成了一团乱麻,你帮咱们想个辙行不?
曾庆仁略一思忖:好吧,点子倒可以出几个,供你们参考参考。
丁大力:那太好了!来来,我先敬你一杯,咱们边吃边谈。
18,陈秀姑家,大门内外,日
时近中午,郑有庚和柳长生被陈秀姑留在家中吃午饭。
正在这时,有三四个年轻农妇,急匆匆地来到秀姑家门口,她们一见郑有庚和柳长生都在,不约而同地在大门口止住了脚步。
陈秀姑眼尖,扬手招呼:哎,那不是三姑四嫂吗?快进来快进来,站外面喝西北风不冷呀?
几个女人似乎有话要说,脸都憋红了。
好半晌,四嫂才开口:秀姑妹子,你出来一下。
陈秀姑连忙起身:什么事呀? 这么神神叨叨的。
19,大树下,外,日
陈秀姑一出门,就被几个女人拉到远离她家的大树底下。一个个神情紧张,仿佛生怕有什么秘密被人发现似的。
陈秀姑:四嫂,你们到底搞什么名堂?
四嫂压低声音:秀姑妹子,出大事儿了。
陈秀姑:什么事?你说吧,这里没外人。
几个女人面面相觑,红着脸反倒不吱声了。
陈秀姑笑道:噢,我知道了,是不是四哥满叔报名参军,你们舍不得,想拖后腿是不是?
几个女人连忙分辩:不是不是,秀姑你说哪儿去了。
四嫂脱口而出:秀姑,我,我们的裤衩叫人剪了。
陈秀姑大吃一惊:什么什么?裤衩儿被人剪了?
几个女人这才红着脸,从衣襟下拿出各自的短裤衩来。
特写:那是几条被人剪掉了裆的短裤衩!
陈秀姑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回该轮到她红脸了。
她问:这,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20,昌万兴家,内,日
饭已经吃完,但因为分田的事正议在兴头上,大家都还没有离座,饶有兴趣地听曾庆仁侃侃而谈。
曾庆仁:我上午进村的时候,就跟李参谋聊了聊,李参谋介绍了支部和老昌的两套方案,我觉得都有可取之处,但又都还不够完善。我的办法是就汤下面,取两种方案之长而避两种方案之短,也就是说,把全村的水田旱土果园山林,都统一制订出一个合理的参照比较标准,分配到户后,允许群众按标准进行置换,这样,不是可以舍远求近聚零为整,各得其所了吗?
老霍茅塞顿开:好,这办法好。这样一来,宜田则田宜土则土,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矛盾也就化解了。
丁大力:嗯,这主意不错。哎老曾,那置换的标准怎么定呢?你拿汉阳棒棒换人家的玛克沁姆,他不干呀。
曾庆仁:这事儿好办。我老曾家祖籍湘乡,那儿的山林田土跟这儿差不多,有一回族里闹田土纠纷,请族长出面调解,族长按一田二土三坡地,山林果园四换一的标准置换,大家都没意见。你们也不妨按这个标准试试,即使有些差异,也可以依据这个标准,相互协商上下浮动嘛。
丁大力:老曾,你把这置换标准再说细一点。
曾庆仁:好吧。
他顺手把桌上的菜碗、饭碗、汤勺、筷子依次排开,拿这些作道具,来给他们进行讲解。
他说:这菜碗就当它是田,饭碗是土,汤勺是果园,筷子是山林。所谓一田二土三坡地,就是冲垄下面一亩水田,可以换两亩旱土或者是三亩山坡地。按照这个标准,两亩旱土可以换三亩坡地。所谓山林果园四换一,也就是说四亩山林果园,可以换一亩水田。你要是不种水田呢?也好办,四亩山林果园还可以换两亩旱土,或者是三亩坡地。同样是田,你们不是说前冲和后冲有肥瘦悬殊吗?那也不难,同样可以商定出一个合理的标准来,进行田与田之间的置换,土与土林与林之间也可以照此办理,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他一边说,一边搬动着桌上的碗筷汤勺,把复杂的农村经济学对等置换原理,阐述得既形象具体又简明易懂。
老霍脱口称赞:好办法!好办法!这样一来,大量的矛盾,群众就可以自己协商解决了。政委,曾校长可帮咱们工作队大忙了。
曾庆仁:霍秘书过奖了。俗话说聪明齐颈要人提醒嘛。我这只是移花接木,把老家那套照搬过来罢了。
丁大力:妈的,要不怎么说人从书里乖呢,这文化人跟咱大老粗就是不一样。
曾庆仁谦虚地:过奖过奖,要不是共产党从根本上推翻了剥削制度,即便是再好的分田办法,那也只是画饼充饥,痴人说梦而已。
丁大力:老霍,看来咱们今儿请客,赚大发了是吧?
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丁大力:呃老曾,你不说有事吗?咱们的事一搅和,把你这茬给忘了。
曾庆仁:就是一中师资的问题,想专门向你汇报一下。
丁大力:好,上我房里谈。
21,南华,北门大街,晨
肖琴还在干活。
几个街痞掩鼻而过时发现了她。
街痞甲:呃,这不南华一枝花吗?几年不见怎么成这样了?来让哥看看,你脸上好像沾了条虫呢。
他边说边把手伸了过来。
肖琴一巴掌把手打开:请你放尊重点。
街痞甲:哟嗬,挺冲呀。一枝花,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哥好心好意帮你,你举手就打,得,这个忙哥可以不帮了,但你刚才这一巴掌,把满手的臭气沾我手上了,给哥把手洗干净,总可以吧?
众街痞群起吆喝:必须的。非洗不可……
肖琴:流氓!
她转身离开,被众街痞围住了,一个个伸手耍起流氓来。
两人骑车离去。
单车后面,一大群学生追逐着吆喝着:昌子龙坐车喽。
14,柞树村委会,门口,外,日
门口和窗口都挤满了叽叽喳喳的女人和小孩。关禁闭这新鲜事儿在柞树村还是头一遭,谁都想看个热闹。
刚到的曾庆仁和昌子龙也挤上前来,饶有兴趣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15,柞树村委会,办公室,内,日
李小宝反背着双手:谁先开口骂人?
王国兴:我。不过李参谋……
李小宝:我不听你辩解。我只问你,骂人对不对?
王国兴:不对。
李小宝:以后还骂人不?
王国兴:不骂了。
李小宝:谁先动手打人?
史大明:我。是他先骂人我才……
李小宝:我也不听你解释。我只问你,打人对不对?
史大明:不对。
李小宝:以后还打架不?
史大明:不打了。
李小宝:那以后再碰到类似的纠纷,你们怎么办?
王国兴:先报告工作队,请工作队解决。
李小宝:赶明儿土改完了,工作队撤了呢?
史大明:找支部。
王国兴:还有,找贫协。
李小宝:嗯,你们俩都能认识错误,也知道怎样改正错误,这很好。回去吧。
王国兴和史大明都怔住了:回去?不关禁闭了?
李小宝:不关禁闭了,走吧走吧。
王国兴和史大明你望我我望你,谁也不敢先挪窝。
李小宝奇怪地:嘿,走哇。
史大明嗫呐:丁政委还没发话呢……
王国兴也直点头。
李小宝拍着他俩的肩头,笑了笑:没事儿。丁政委早就说了,能认识错误就是好同志。哪有好同志关禁闭的?大伙说说是吧?
门外一阵吆喝:是啊。
妇女甲:史大明不能放,他还打老婆呢。
史大明羞红了脸:去去去。
妇女乙:王国兴也不能放,他给人扶乩划符水,搞封建迷信。
王国兴:别瞎说,我早就洗手不干了。
史大明:李参谋,那,那我跟他的纠纷还没解决呀。
李小宝:放心吧,丁政委一定会给你们解决的。来来,两人拉拉手,好朋友。
两人羞赦地拉了拉手,然后在女人和小孩的讪笑声中钻出了办公室。
李小宝这时才发现了门外看热闹的曾庆仁。
他迎上前来:哎哟,这不是曾校长吗?快屋里坐屋里坐。
曾庆仁跨进门来:李参谋审案子,颇具丁政委风格呀。
李小宝:什么风格不风格?还不是各打五十大板,打一下摸两下呗。
曾庆仁:这就是风格嘛,这风格叫宽严相济以和为贵,国民党还学不来呢。呃,丁政委呢?
16,田间地头,外,日
丁大力皱着眉头,在听支部一班人汇报打架原委。
郑有庚指着脚下红花草籽丛中被踩压成的一条小路:丁政委,前天把阄一抓,这一丘田被切成了三块,脚下这块被王国兴抓到了,而史大明抓到了中间那块,您瞧,他那块连条田塍都没有,下田干活就只能打王国兴田里经过了,几趟下来,踩坏了王国兴的红花草籽,王国兴一发火就骂娘,偏偏遇上了史大明这个爆脾气,两个家伙就这么干上了。
柳长生:要我说呀,这事儿还不能全怪王国兴和史大明,祸根还是抓阄。要关禁闭首先得关昌万兴,都是他出的馊主意。
老霍:政委,看来抓阄这办法是值得研究研究。
丁大力眉头拧成了一个节。
17,昌万兴家,内,日
这是昌万兴刚分到的新房子。
王冬生扫地出门后,这座宅院前后两进正房成了村委会,两边的厢房分别分给了昌万兴等几户贫雇农。
大方桌上摆着酒菜。
丁大力拉着曾庆仁在饭桌上首坐下。
他他给曾庆仁斟满酒:老曾,我不怕你笑话,这土改真比打仗难整多了。打仗不怕死就成,可搞土改脑瓜子不灵光就得趴窝。早上电话里还跟你吹牛皮,说让你来看看土改工作的成果,本想在你面前显摆显摆呢,这下好,成果没让你看到,笑话倒让你看到了。
曾庆仁笑笑:老丁,话可不能这么说。庆仁一进柞树,百姓有口皆碑,无不盛赞土改功德无量,人心无价,这就是伟大成果。至于分田分土遇到了一些问题,那只是大战役中的一场小战斗偶尔失手,暇不掩瑜,无碍大局的。
丁大力:老曾,你别福禄寿喜歌功颂德了。我知道你们文化人脑瓜子好使,眼下分田这事搅成了一团乱麻,你帮咱们想个辙行不?
曾庆仁略一思忖:好吧,点子倒可以出几个,供你们参考参考。
丁大力:那太好了!来来,我先敬你一杯,咱们边吃边谈。
18,陈秀姑家,大门内外,日
时近中午,郑有庚和柳长生被陈秀姑留在家中吃午饭。
正在这时,有三四个年轻农妇,急匆匆地来到秀姑家门口,她们一见郑有庚和柳长生都在,不约而同地在大门口止住了脚步。
陈秀姑眼尖,扬手招呼:哎,那不是三姑四嫂吗?快进来快进来,站外面喝西北风不冷呀?
几个女人似乎有话要说,脸都憋红了。
好半晌,四嫂才开口:秀姑妹子,你出来一下。
陈秀姑连忙起身:什么事呀? 这么神神叨叨的。
19,大树下,外,日
陈秀姑一出门,就被几个女人拉到远离她家的大树底下。一个个神情紧张,仿佛生怕有什么秘密被人发现似的。
陈秀姑:四嫂,你们到底搞什么名堂?
四嫂压低声音:秀姑妹子,出大事儿了。
陈秀姑:什么事?你说吧,这里没外人。
几个女人面面相觑,红着脸反倒不吱声了。
陈秀姑笑道:噢,我知道了,是不是四哥满叔报名参军,你们舍不得,想拖后腿是不是?
几个女人连忙分辩:不是不是,秀姑你说哪儿去了。
四嫂脱口而出:秀姑,我,我们的裤衩叫人剪了。
陈秀姑大吃一惊:什么什么?裤衩儿被人剪了?
几个女人这才红着脸,从衣襟下拿出各自的短裤衩来。
特写:那是几条被人剪掉了裆的短裤衩!
陈秀姑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这回该轮到她红脸了。
她问:这,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20,昌万兴家,内,日
饭已经吃完,但因为分田的事正议在兴头上,大家都还没有离座,饶有兴趣地听曾庆仁侃侃而谈。
曾庆仁:我上午进村的时候,就跟李参谋聊了聊,李参谋介绍了支部和老昌的两套方案,我觉得都有可取之处,但又都还不够完善。我的办法是就汤下面,取两种方案之长而避两种方案之短,也就是说,把全村的水田旱土果园山林,都统一制订出一个合理的参照比较标准,分配到户后,允许群众按标准进行置换,这样,不是可以舍远求近聚零为整,各得其所了吗?
老霍茅塞顿开:好,这办法好。这样一来,宜田则田宜土则土,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矛盾也就化解了。
丁大力:嗯,这主意不错。哎老曾,那置换的标准怎么定呢?你拿汉阳棒棒换人家的玛克沁姆,他不干呀。
曾庆仁:这事儿好办。我老曾家祖籍湘乡,那儿的山林田土跟这儿差不多,有一回族里闹田土纠纷,请族长出面调解,族长按一田二土三坡地,山林果园四换一的标准置换,大家都没意见。你们也不妨按这个标准试试,即使有些差异,也可以依据这个标准,相互协商上下浮动嘛。
丁大力:老曾,你把这置换标准再说细一点。
曾庆仁:好吧。
他顺手把桌上的菜碗、饭碗、汤勺、筷子依次排开,拿这些作道具,来给他们进行讲解。
他说:这菜碗就当它是田,饭碗是土,汤勺是果园,筷子是山林。所谓一田二土三坡地,就是冲垄下面一亩水田,可以换两亩旱土或者是三亩山坡地。按照这个标准,两亩旱土可以换三亩坡地。所谓山林果园四换一,也就是说四亩山林果园,可以换一亩水田。你要是不种水田呢?也好办,四亩山林果园还可以换两亩旱土,或者是三亩坡地。同样是田,你们不是说前冲和后冲有肥瘦悬殊吗?那也不难,同样可以商定出一个合理的标准来,进行田与田之间的置换,土与土林与林之间也可以照此办理,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他一边说,一边搬动着桌上的碗筷汤勺,把复杂的农村经济学对等置换原理,阐述得既形象具体又简明易懂。
老霍脱口称赞:好办法!好办法!这样一来,大量的矛盾,群众就可以自己协商解决了。政委,曾校长可帮咱们工作队大忙了。
曾庆仁:霍秘书过奖了。俗话说聪明齐颈要人提醒嘛。我这只是移花接木,把老家那套照搬过来罢了。
丁大力:妈的,要不怎么说人从书里乖呢,这文化人跟咱大老粗就是不一样。
曾庆仁谦虚地:过奖过奖,要不是共产党从根本上推翻了剥削制度,即便是再好的分田办法,那也只是画饼充饥,痴人说梦而已。
丁大力:老霍,看来咱们今儿请客,赚大发了是吧?
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丁大力:呃老曾,你不说有事吗?咱们的事一搅和,把你这茬给忘了。
曾庆仁:就是一中师资的问题,想专门向你汇报一下。
丁大力:好,上我房里谈。
21,南华,北门大街,晨
肖琴还在干活。
几个街痞掩鼻而过时发现了她。
街痞甲:呃,这不南华一枝花吗?几年不见怎么成这样了?来让哥看看,你脸上好像沾了条虫呢。
他边说边把手伸了过来。
肖琴一巴掌把手打开:请你放尊重点。
街痞甲:哟嗬,挺冲呀。一枝花,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哥好心好意帮你,你举手就打,得,这个忙哥可以不帮了,但你刚才这一巴掌,把满手的臭气沾我手上了,给哥把手洗干净,总可以吧?
众街痞群起吆喝:必须的。非洗不可……
肖琴:流氓!
她转身离开,被众街痞围住了,一个个伸手耍起流氓来。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