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授权发表
字数:19274
阅读:9994
发表:2012/5/25 修改:2012/5/26
历史
小说
蓝色幽灵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此刻,丁竹韵就在孙立华的身后,和石静兰一人握把锃亮的钢叉,脸对着脸在“出红薯”。听了安子明媳妇的话,丁竹韵鹅蛋脸胀的通红,骂到:“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给你个好脸子,你连自己姓啥都不知道了,跑这来“胡吣”双喜他女人的脸一下子变了颜色,低下头一语不发择起了红薯。
安子明媳妇跟没事人一样笑着说:“咦,这可怪了。世上有拾金子拾银子的,还没听说有谁拾着给人家做老婆的。俺又没提名道姓,你多的哪门子心哪。莫非你就是小孙的老婆。”丁竹韵弯腰拾一块湿漉漉的土坷拉向安子明媳妇砸去,愤愤的说:“我叫你不学好,象疯狗一样乱咬人。”
安子明媳妇笑着往旁边一闪,土坷拉砸到在她身后择红薯的刘杨氏的怀里。
刘杨氏是生产队长刘玉山的本家嫂子,刘玉奎的老伴儿。因为小时候“出花”落下“烂眼圈儿”,一年到头老是淌眼泪,翡翠坑的人们就叫她“瞎婶儿”。“瞎婶儿”眼神虽然不济,心地却不坏。虽然平白无故挨了一坷拉。她却不生丁竹韵的气,笑着说安子明媳妇:“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小福他娘,人家还没出阁,是个大闺女。你上嘴不念下嘴念,说人家“老婆”“老婆”的,也不怕遭报应。小心阎王割你哩舌头。”刘双喜冷冷的说:“阎王是没听到,听见了非割她舌头不可。”
人们沉默了,大家知道刘双喜这是话里有话。丁竹韵她爹是玉山县委书记,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党政一把抓,外号人称“丁阎王”,那可是一跺脚玉山就乱颤的人物。“瞎婶儿”眼神真是不济,居然就看不出众人眉眼高低,依然没话找话的说:“今个咋没见小梅组长呢?她可是“场场到”,从来不缺勤的呀。”
4
石静兰低声说:“俺组长病了。昨天夜里发了一夜烧,一个劲儿说胡话,队里敲钟的时候刚睡沉稳,没听见,俺也没喊她。”“瞎婶儿”感叹说:“我咋说呢,不是害病梅组长是舍不得“塌空儿”的。这闺女也真可怜,十八九岁就远离爹娘,上俺这穷乡僻壤来遭这份儿罪。害病跟前也没个人,想喝个茶要个水的也不能够。”
安子明媳妇嘴一撇:“还是你老心肠好。积福积福,儿女满屋,你老积德行善,赶明儿是不是还想生一扑拉姑娘小子。”“瞎婶儿”笑着骂到:“生你奶那脚。你这小蹄子没老没少,逮住谁咬谁,看俺不对安会计说,打歪你哩嘴。”安子明媳妇脸一嗔,正颜厉色地说:“为这个他才不打俺呢。本来嘛,人家梅组长她爹是县委书记,虽说“走资派”下台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比咱们有头脸的多。要不咋会连假也不用请,说不出工就不出工呢。哪象咱们,一年到头年不是年,月不是月的,连个星期天也没有。就是“轴子”还得让歇歇“鞍儿”哩。
安子明媳妇喋喋不休的说起来没完,众人懒的理她。苏佩秋在埋头割红薯秧。听了安子明媳妇的话忿忿的想,上面成天说贫下中农怎样怎样关心知识青年,看起来全是扯淡。梅组长一早上没出工你们倒看见了,他刘玉堂从昨天后晌就没露面,你们怎么连个响屁都不敢放。哼,还是队长呢。
睡了一夜的太阳只是匆匆露了一下脸,又迅速躲了起来,把一条条箭矢似的淡金色霞光射向天空。晨曦消失了,原出赶着牲口犁地的牲口把式们开始替牲口卸套,准备收工了。
在淡金色霞光的照射下,翡翠坑苏醒了。不管东大坑还是西大坑,水面上全飘荡着一层轻纱似的水蒸气,象雾,却比雾还要轻,要淡。霞光透过水蒸气,星星撒撒铺在水面上,忽闪忽闪的,就象是撒了满坑的金屑。村子里的鸡呀,鸭呀,鹅呀,从一家家的墙头上,门洞里来到外面街上,不住的扇着翅膀呷呷叫着,留下一滩滩粪便,然后摇摇摆摆散开,四处觅食去了。一只花克郎猪嘴巴拖着地嗅着慢慢往前走,,来到鸡鸭待过的地方,津津有味咀叫嚼起鸡鸭粪便,一边吃一边不住的扭动尾巴。一家家厨房烟囱里冒着灰白色的炊烟,有人说话有人走动。孩子的哭声,女人的叫骂声,老人的咳嗽声,勾担和水桶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拉开翡翠坑新一天的帷幕。
霞光象流水一样洒进“刘家大院”,黑乎乎的上房屋和东西两厢房渐渐变的明亮起来。
这是一座相当考究的宅院,处在“二龙捧寿”的正中间。虽然岁月风雨的侵蚀使它不如刚盖好时那样鲜亮,但是整个宅院的布局,房屋的式样结构,仍然不同凡响,不要说翡翠坑,就方圆十里八乡,也很难再找出第二家。
这宅院占地三分三厘,座北向南,大门朝东开,这在当地谓之“朝阳门”,取兴旺之意,进得大门,迎面就是一座“影壁”,简瓦扣脊,砖雕嵌面,影壁上面依稀可见“松鹤长青”图案。转过影壁,正面是上房屋,一拉溜五间,明三暗五。一尺二寸后的墙壁,卧砖到顶,檐高过丈,十三层“翅头”勾檐,滴水一应俱全。硬封山,滚花春,房坡上面缮满鱼鳞般的青灰色瓦片,瞧瓦缮的密实劲儿,就是从屋脊往下放石磙也绝对压不碎一片瓦。
房屋前面是五尺宽的“前檐”,青色柱顶石,脸盆粗细的明柱。前檐下面是白条石台阶,上得台阶穿过前檐是三尺六寸宽的房门,槐木框,榆木门页足足四指厚,门页上面包着黄铜饰件,开阖时会发出打雷似的轰鸣。屋里面方砖铺地,笆砖扣顶,重梁起架,两盘大梁足有水桶粗细。在上房的两边是东、西两厢房,同样坚固高大,只是没有“前檐”。西厢房住人,东厢房上首两间做厨房,下首一间做大门过道。在东厢房门口种一棵“核桃纹”枣树,碗口粗细,树高过檐,上面叶子已经落尽,如铁的枝干在戟指着天空。西厢房门口是一株梨树,取“枣〈早〉梨子〈梨子〉”之意。整个庭院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地势既高,房又恢弘,象一座高高在上的宫殿,睥睨着远丘人家的屋顶。
这就是生产队长刘玉堂的家。
5
刘玉堂是刘子钊的侄子。
刘玉堂的曾祖父和刘子钊的祖父是一奶吊大的亲哥俩。虽是一母所生,哥俩的秉性脾气却大不相同。刘子钊的祖父省吃俭用,钱串子拴在肋巴骨上,舍不得乱花一个大子儿。刘玉山的曾祖父却酷爱赌博,且赌性最硬,无论输多少,从不说草鸡话。
有一次,三天三夜没下赌桌,输得只剩下一条小裤衩,想翻本却又没钱下注。于是一咬牙剁下一根手指头往赌桌上一扔,大叫“老子今儿个拼了。要是翻不过来本来,我他妈就把剩下的手指头一根一根全剁了。”这真的镇住了所有在场的赌徒。这帮赌徒虽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平日里打瞎子,骂哑巴,抽自己亲爹,揍自己亲妈,扒绝户坟,踹寡妇门,哪个也不是省油灯,可剁下手指头当赌注却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刘玉堂的曾祖父这下是露足了脸,终于如愿以偿的把本翻过来。不做美的是感染了“破伤风”,最终不治身亡,撇下一屁股债,从此家道中落,一直到刘玉堂他爹这一辈儿,也没能缓过劲儿来,刘玉堂的爹和祖父因此遭了老罪。那知“塞翁失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后来划分阶级成分,刘子钊成了翡翠坑唯一的“地主”。刘玉堂则成了板上定钉的“贫农”,这才是人算不如天算呢。
“土改”那年开会斗争刘子钊,虽然翡翠坑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可是真等到面对面揭发诉苦的时候,却没人能抹下脸来。中国的农民就是这样,他们虽说大多不识字,却颇得“中庸之道”的精髓。他们信奉的处世哲学是“得饶人处且饶人”。这虽然比“落井下石”要来的高尚,可是也往往容易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刘子钊剥削人,但是没有血债。也许正是由于有这份自信,开斗争会时刘子钊被持枪的民兵押上主席台,居然还当众吟了一首诗,“刘子钊,上了台,父老姐妹两边排。你们今天把我斗,我把罪恶全交待。”台下人们被气乐了,对他的仇视心理大大缓和。眼瞅着斗争会就要开不下去,刘玉堂跳上主席台,一脚把他的“地主叔叔“踹了个”够吃屎”。转过脸来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刘玉堂的举动赢得土改工作组长梅剑亭的好感,把他列为“土改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等正式分田地时,翡翠坑人们为田好田坏争的面红耳赤。刘玉堂却表示,田好田坏没关系,他情愿要最坏的田。只要把刘子钊那套宅院跟给他就行。“农会“答应了他的要求。为这刘玉堂几乎被翡翠坑的人们戳断了脊梁筋。还是庄户人呢,要房子不要地,你就吃房子喝房子吧。翡翠坑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只不过高兴了几年,后来成立“初级社”“高级社”,农具土地一律充公,。他们分得的东西怎么拿回来又怎么拿了回去。倒是刘玉堂不费一枪一刀净落了一套翡翠坑最好的宅院。人们这才改变了对刘玉堂的看法,佩服他过人的精明。
挑满水缸,扫过院子,刘玉堂蹲在“前檐”底下吸了一会烟,然后起身去房屋,找了一块抹布,端来一盆水,开始细细擦拭桌椅。
昨天吃晌午饭的时候,刘振山接到在“县知青办”当主任的妹妹的电话,说是中共玉山县委书记,县革命委员会主任丁永红今天要来翡翠坑检查小麦备播情况。
翡翠坑是个大村子,辖东西两个自然村,共有八个生产队,两千多人。由于这里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在历史上称做“翡翠坑镇”。设有镇长,镇公所。直接属县上管辖。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一九五八年。当毛主席发出“人民公社好”伟大号召后,翡翠坑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最后是人民公社,翡翠坑这草撤消了“镇”的建制,划入皇村公社。公社办公所在地设在皇村,翡翠坑成了公社下属的一个大队。可是习惯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当人们思维一旦溶入惯性和惰性,对某种事物形成了定论,再去推翻它就要困难的多。翡翠坑尽管撤消“镇”的建制已经十余年了,可是人们潜意识里还是自觉不自觉的把翡翠坑当做“镇”来看待,就是玉山县新成立的革命委员会,也把翡翠坑当做县里直属单位来抓,与皇村公社的上下级关系只是徒有虚名。这种状况在刘卫东担任翡翠坑大队党支部书记后表现的尤为分明。
刘卫东是刘玉堂的大儿子,可是不论长相还是言谈举止一点儿也不像他爹。
刘玉堂在“刘家门儿”里排行老五,是个矬胖子,光脑壳,眼睛不算太小,只是脸上肌肉太多,把眼睛挤没了,尤其在笑的时候,更找不着眼睛。一年到头衣服从来不扣扣儿。冬天腰里杀一条黑蓝布板带。夏天闪披一件小褂儿,袒露着弥勒佛一样的黑肚皮。因为他既矮且胖,村里人背后称他“假老日”,意思是说“假日本鬼子”。
刘卫东和他爹刚好相反,一米八的个头儿,不胖不瘦,肩宽背直,生一张国字形的四方脸,白净面孔,鼻直口方,重眉毛,大眼睛。“大偏分”乌黑锃亮,举止文雅,谈吐不俗,完全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不论走到哪儿,总是牵动姑娘媳妇们的视线。真不知道刘玉堂这样一个“假日本鬼子”怎么会养出刘卫东这样一个漂亮儿子。难怪村里有人说,他们刘家的“风水”全让刘卫东一个人占了。
安子明媳妇跟没事人一样笑着说:“咦,这可怪了。世上有拾金子拾银子的,还没听说有谁拾着给人家做老婆的。俺又没提名道姓,你多的哪门子心哪。莫非你就是小孙的老婆。”丁竹韵弯腰拾一块湿漉漉的土坷拉向安子明媳妇砸去,愤愤的说:“我叫你不学好,象疯狗一样乱咬人。”
安子明媳妇笑着往旁边一闪,土坷拉砸到在她身后择红薯的刘杨氏的怀里。
刘杨氏是生产队长刘玉山的本家嫂子,刘玉奎的老伴儿。因为小时候“出花”落下“烂眼圈儿”,一年到头老是淌眼泪,翡翠坑的人们就叫她“瞎婶儿”。“瞎婶儿”眼神虽然不济,心地却不坏。虽然平白无故挨了一坷拉。她却不生丁竹韵的气,笑着说安子明媳妇:“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小福他娘,人家还没出阁,是个大闺女。你上嘴不念下嘴念,说人家“老婆”“老婆”的,也不怕遭报应。小心阎王割你哩舌头。”刘双喜冷冷的说:“阎王是没听到,听见了非割她舌头不可。”
人们沉默了,大家知道刘双喜这是话里有话。丁竹韵她爹是玉山县委书记,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党政一把抓,外号人称“丁阎王”,那可是一跺脚玉山就乱颤的人物。“瞎婶儿”眼神真是不济,居然就看不出众人眉眼高低,依然没话找话的说:“今个咋没见小梅组长呢?她可是“场场到”,从来不缺勤的呀。”
4
石静兰低声说:“俺组长病了。昨天夜里发了一夜烧,一个劲儿说胡话,队里敲钟的时候刚睡沉稳,没听见,俺也没喊她。”“瞎婶儿”感叹说:“我咋说呢,不是害病梅组长是舍不得“塌空儿”的。这闺女也真可怜,十八九岁就远离爹娘,上俺这穷乡僻壤来遭这份儿罪。害病跟前也没个人,想喝个茶要个水的也不能够。”
安子明媳妇嘴一撇:“还是你老心肠好。积福积福,儿女满屋,你老积德行善,赶明儿是不是还想生一扑拉姑娘小子。”“瞎婶儿”笑着骂到:“生你奶那脚。你这小蹄子没老没少,逮住谁咬谁,看俺不对安会计说,打歪你哩嘴。”安子明媳妇脸一嗔,正颜厉色地说:“为这个他才不打俺呢。本来嘛,人家梅组长她爹是县委书记,虽说“走资派”下台了,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比咱们有头脸的多。要不咋会连假也不用请,说不出工就不出工呢。哪象咱们,一年到头年不是年,月不是月的,连个星期天也没有。就是“轴子”还得让歇歇“鞍儿”哩。
安子明媳妇喋喋不休的说起来没完,众人懒的理她。苏佩秋在埋头割红薯秧。听了安子明媳妇的话忿忿的想,上面成天说贫下中农怎样怎样关心知识青年,看起来全是扯淡。梅组长一早上没出工你们倒看见了,他刘玉堂从昨天后晌就没露面,你们怎么连个响屁都不敢放。哼,还是队长呢。
睡了一夜的太阳只是匆匆露了一下脸,又迅速躲了起来,把一条条箭矢似的淡金色霞光射向天空。晨曦消失了,原出赶着牲口犁地的牲口把式们开始替牲口卸套,准备收工了。
在淡金色霞光的照射下,翡翠坑苏醒了。不管东大坑还是西大坑,水面上全飘荡着一层轻纱似的水蒸气,象雾,却比雾还要轻,要淡。霞光透过水蒸气,星星撒撒铺在水面上,忽闪忽闪的,就象是撒了满坑的金屑。村子里的鸡呀,鸭呀,鹅呀,从一家家的墙头上,门洞里来到外面街上,不住的扇着翅膀呷呷叫着,留下一滩滩粪便,然后摇摇摆摆散开,四处觅食去了。一只花克郎猪嘴巴拖着地嗅着慢慢往前走,,来到鸡鸭待过的地方,津津有味咀叫嚼起鸡鸭粪便,一边吃一边不住的扭动尾巴。一家家厨房烟囱里冒着灰白色的炊烟,有人说话有人走动。孩子的哭声,女人的叫骂声,老人的咳嗽声,勾担和水桶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拉开翡翠坑新一天的帷幕。
霞光象流水一样洒进“刘家大院”,黑乎乎的上房屋和东西两厢房渐渐变的明亮起来。
这是一座相当考究的宅院,处在“二龙捧寿”的正中间。虽然岁月风雨的侵蚀使它不如刚盖好时那样鲜亮,但是整个宅院的布局,房屋的式样结构,仍然不同凡响,不要说翡翠坑,就方圆十里八乡,也很难再找出第二家。
这宅院占地三分三厘,座北向南,大门朝东开,这在当地谓之“朝阳门”,取兴旺之意,进得大门,迎面就是一座“影壁”,简瓦扣脊,砖雕嵌面,影壁上面依稀可见“松鹤长青”图案。转过影壁,正面是上房屋,一拉溜五间,明三暗五。一尺二寸后的墙壁,卧砖到顶,檐高过丈,十三层“翅头”勾檐,滴水一应俱全。硬封山,滚花春,房坡上面缮满鱼鳞般的青灰色瓦片,瞧瓦缮的密实劲儿,就是从屋脊往下放石磙也绝对压不碎一片瓦。
房屋前面是五尺宽的“前檐”,青色柱顶石,脸盆粗细的明柱。前檐下面是白条石台阶,上得台阶穿过前檐是三尺六寸宽的房门,槐木框,榆木门页足足四指厚,门页上面包着黄铜饰件,开阖时会发出打雷似的轰鸣。屋里面方砖铺地,笆砖扣顶,重梁起架,两盘大梁足有水桶粗细。在上房的两边是东、西两厢房,同样坚固高大,只是没有“前檐”。西厢房住人,东厢房上首两间做厨房,下首一间做大门过道。在东厢房门口种一棵“核桃纹”枣树,碗口粗细,树高过檐,上面叶子已经落尽,如铁的枝干在戟指着天空。西厢房门口是一株梨树,取“枣〈早〉梨子〈梨子〉”之意。整个庭院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地势既高,房又恢弘,象一座高高在上的宫殿,睥睨着远丘人家的屋顶。
这就是生产队长刘玉堂的家。
5
刘玉堂是刘子钊的侄子。
刘玉堂的曾祖父和刘子钊的祖父是一奶吊大的亲哥俩。虽是一母所生,哥俩的秉性脾气却大不相同。刘子钊的祖父省吃俭用,钱串子拴在肋巴骨上,舍不得乱花一个大子儿。刘玉山的曾祖父却酷爱赌博,且赌性最硬,无论输多少,从不说草鸡话。
有一次,三天三夜没下赌桌,输得只剩下一条小裤衩,想翻本却又没钱下注。于是一咬牙剁下一根手指头往赌桌上一扔,大叫“老子今儿个拼了。要是翻不过来本来,我他妈就把剩下的手指头一根一根全剁了。”这真的镇住了所有在场的赌徒。这帮赌徒虽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平日里打瞎子,骂哑巴,抽自己亲爹,揍自己亲妈,扒绝户坟,踹寡妇门,哪个也不是省油灯,可剁下手指头当赌注却是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刘玉堂的曾祖父这下是露足了脸,终于如愿以偿的把本翻过来。不做美的是感染了“破伤风”,最终不治身亡,撇下一屁股债,从此家道中落,一直到刘玉堂他爹这一辈儿,也没能缓过劲儿来,刘玉堂的爹和祖父因此遭了老罪。那知“塞翁失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后来划分阶级成分,刘子钊成了翡翠坑唯一的“地主”。刘玉堂则成了板上定钉的“贫农”,这才是人算不如天算呢。
“土改”那年开会斗争刘子钊,虽然翡翠坑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可是真等到面对面揭发诉苦的时候,却没人能抹下脸来。中国的农民就是这样,他们虽说大多不识字,却颇得“中庸之道”的精髓。他们信奉的处世哲学是“得饶人处且饶人”。这虽然比“落井下石”要来的高尚,可是也往往容易半途而废,虎头蛇尾。刘子钊剥削人,但是没有血债。也许正是由于有这份自信,开斗争会时刘子钊被持枪的民兵押上主席台,居然还当众吟了一首诗,“刘子钊,上了台,父老姐妹两边排。你们今天把我斗,我把罪恶全交待。”台下人们被气乐了,对他的仇视心理大大缓和。眼瞅着斗争会就要开不下去,刘玉堂跳上主席台,一脚把他的“地主叔叔“踹了个”够吃屎”。转过脸来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刘玉堂的举动赢得土改工作组长梅剑亭的好感,把他列为“土改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等正式分田地时,翡翠坑人们为田好田坏争的面红耳赤。刘玉堂却表示,田好田坏没关系,他情愿要最坏的田。只要把刘子钊那套宅院跟给他就行。“农会“答应了他的要求。为这刘玉堂几乎被翡翠坑的人们戳断了脊梁筋。还是庄户人呢,要房子不要地,你就吃房子喝房子吧。翡翠坑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只不过高兴了几年,后来成立“初级社”“高级社”,农具土地一律充公,。他们分得的东西怎么拿回来又怎么拿了回去。倒是刘玉堂不费一枪一刀净落了一套翡翠坑最好的宅院。人们这才改变了对刘玉堂的看法,佩服他过人的精明。
挑满水缸,扫过院子,刘玉堂蹲在“前檐”底下吸了一会烟,然后起身去房屋,找了一块抹布,端来一盆水,开始细细擦拭桌椅。
昨天吃晌午饭的时候,刘振山接到在“县知青办”当主任的妹妹的电话,说是中共玉山县委书记,县革命委员会主任丁永红今天要来翡翠坑检查小麦备播情况。
翡翠坑是个大村子,辖东西两个自然村,共有八个生产队,两千多人。由于这里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在历史上称做“翡翠坑镇”。设有镇长,镇公所。直接属县上管辖。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一九五八年。当毛主席发出“人民公社好”伟大号召后,翡翠坑由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最后是人民公社,翡翠坑这草撤消了“镇”的建制,划入皇村公社。公社办公所在地设在皇村,翡翠坑成了公社下属的一个大队。可是习惯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当人们思维一旦溶入惯性和惰性,对某种事物形成了定论,再去推翻它就要困难的多。翡翠坑尽管撤消“镇”的建制已经十余年了,可是人们潜意识里还是自觉不自觉的把翡翠坑当做“镇”来看待,就是玉山县新成立的革命委员会,也把翡翠坑当做县里直属单位来抓,与皇村公社的上下级关系只是徒有虚名。这种状况在刘卫东担任翡翠坑大队党支部书记后表现的尤为分明。
刘卫东是刘玉堂的大儿子,可是不论长相还是言谈举止一点儿也不像他爹。
刘玉堂在“刘家门儿”里排行老五,是个矬胖子,光脑壳,眼睛不算太小,只是脸上肌肉太多,把眼睛挤没了,尤其在笑的时候,更找不着眼睛。一年到头衣服从来不扣扣儿。冬天腰里杀一条黑蓝布板带。夏天闪披一件小褂儿,袒露着弥勒佛一样的黑肚皮。因为他既矮且胖,村里人背后称他“假老日”,意思是说“假日本鬼子”。
刘卫东和他爹刚好相反,一米八的个头儿,不胖不瘦,肩宽背直,生一张国字形的四方脸,白净面孔,鼻直口方,重眉毛,大眼睛。“大偏分”乌黑锃亮,举止文雅,谈吐不俗,完全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不论走到哪儿,总是牵动姑娘媳妇们的视线。真不知道刘玉堂这样一个“假日本鬼子”怎么会养出刘卫东这样一个漂亮儿子。难怪村里有人说,他们刘家的“风水”全让刘卫东一个人占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