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9738
成片时长:约63分钟
阅读:564
发表:2024/5/17
45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詹天佑》第30集
1
…
28
30
35
…
4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第 三十 集
1 关沟段勘测现场 傍晚 外
天色傍晚,狂风怒号,徐四渊和张福才在一个崎岖的山岗上测量,天佑和彭虎在不太远的另一处测量。
张福才瞄了一眼仪器,匆匆在记录本上写了一串数字,对远处拿着标杆的徐四渊喊:“四渊,好了,收工了,走吧。”
徐四渊:(走到近前)“福才,最后这组数据怎么这么快?”
张福才:(得意地笑笑)“嘿,你没看是谁在干活?再说风大该早点收工。”
他俩来到詹天佑身旁,天佑在看测量仪器。
张福才:“老师,我们测完了,这是数据。”
张福才将材料递给天佑,天佑直起腰,接过材料仔细地看着,不一会,指着材料。
詹天佑:“这组数据怎么回事?准确吗?”
张福才:(略显吞吐)“应当准。.”
詹天佑:(严肃地) “应当准?”
张福才:“差不多。”
天佑:(盯着张福才,一字一句地)“差不多?不能这样!——走,去重测一次。”说着就往前走,攀爬山岩。
徐四渊:(着急地喊)“老师,让我和福才去吧。”
张福才:(不屑地小声嘟噜)“用得着吗?不就是一个数据吗?”
詹天佑艰难地攀爬上小山岗,在太阳的余晖中测量。测量完毕,天佑收拾仪器。
天佑:(对身旁的张福才)“福才,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获得准确的数据?”
张福才:(无所谓地)“这是您的行事风格。”
天佑:“乘铁路的百姓等于把身家性命交给我们了,我们‘差不多’,出了事故就是机毁人亡,我们怎么能‘差不多’?搞工程技术的一定不能说“差不多”,知道吗?”张福才没有吱声。
徐四渊和彭虎:(都诚恳地)“老师,知道了。”
2 关沟段勘测现场 日 外
詹天佑等人在山坡上忙碌地勘测,看测距仪、测高仪等,记录,绘制草图。忽然从山脚拐弯处来了几匹马,原来是金哒和咖克司、牛麻志等人,每人身背一杆猎枪,两匹空马背上的坨子里放着三脚架等仪器,还挂着猎物野兔等。
彭虎看到他们,对詹天佑。
彭虎:“詹工,金哒他们怎么来了?”
詹天佑抬头看的时候他们已经来到了近旁。但他们并没有下马。
金哒:(居高临下地对詹天佑)“詹工程师辛苦啦!进展还顺利吗?”
詹天佑:(直起腰来看了看他们)“还好!谢谢!金总怎么过来了?”
金哒:“我们抽空打猎休息一下。”
咖克司:(接过来故意炫耀)“金总是谦虚,实际他是受袁总督之命对京张铁路踏勘,为将来建路做准备啊!”
彭虎等人立刻表现出惊讶疑问的神情,詹天佑不动声色。
詹天佑:“那我要祝贺金总啊!可袁总督和我说过,这条铁路要用中国工程师呢!”
金哒:“但是袁总督其实很担心中国工程师能否胜任,所以才让我来踏勘啊。不过我是很欣赏詹工的,你的能力和踏实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詹天佑:“谢谢,天佑其实向金总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一直心存感激。不过这次是袁督也是朝廷力主用中国工程师兴建的第一条铁路,天佑只会兢兢业业的竭尽全力做好,给我们中国人争口气!”
金哒:“好,詹工是好样的。不过志气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据我踏勘,在八达岭一带要设计长达3000米的隧道,你们一无设备,二无技术,拿什么打通?我倒是建议,这块最硬的骨头交给我们英国人来做吧,让我们合作,怎么样?这样整条铁路也算是中国人修建的啊!”
詹天佑:(微笑)“谢谢金总,如果这样的话,全世界的报纸都会说: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建的,但是最难的八达岭隧道却是英国人建的!你们肯定希望是这样,可是中国人却盼望着全部自己建的铁路,金哒先生,我也这样盼望着呢。”
金哒:(不以为意地)“詹工还真是较真,如果你不想用我们英国的,我可以介绍你用日本的,他们的技术和设备都很过硬……
徐四渊:(打断)“金总,那是换汤不换药!”
咖克司:“詹工程师,你再能干也硬不过石头吧?八达岭隧道不是只靠愿望就能打通的,我们金总可是好心好意,你可要领情啊!”
彭虎:“你们的好意我听着怎么像中国一句老话:黄鼠狼给鸡拜年啊?你们不信就等着瞧吧,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打通八达岭隧道!”
咖克司:“我也用你们中国话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金哒:“好了,不争了,我祝福你们能够建成这条铁路,如果袁督真让你们建的话。我也声明,随时欢迎你们向我求助。”
詹天佑:(大度地)“谢谢金总的祝福。我们都是同行,向前辈学习是应该的。”
金哒:“再见!”众人互相说着再见,金哒等人策马而去。
彭虎:(看着金哒远去的背影,不屑地)“看他们那德行,趾高气扬的。”
张福才:(忧虑地)“既然袁总督让他们踏勘,我们会不会白忙乎?最后又落空?”
彭虎:(担心)“是啊,詹工已经二次给别人做嫁衣裳了,这次可别又白做了。”
徐四渊:(担心地)“再苦再累也不怕,就怕事情白做了。”
詹天佑:(坚定鼓励)“英国人高傲是因为他们有资本,我们管不了这个,让他去吧。我们要想让他们的预言落空,要想袁督的担心能消除,我看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勘测出一条无懈可击的最佳线路,袁督能不放心吗?能不让我们承担吗?所以我们要让担心转变为行动,你们说呢?”
徐四渊:“是这么回事!老师,最要紧的是坚定我们自己的信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彭虎:(高兴地)“对啊!詹工的话有如拨云见日,哈哈。”
詹天佑:(向张福才)“福才,你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大家。”
张福才:(勉强地)“知道了,老师。”
3 关沟段路上 日 外
金哒等人并銮而行。
咖克司:(对金哒笑着)“金总,刚才给詹天佑他们把水搅浑了,让他们心神不定去吧!你回去和袁总督再吹吹风,没准你真的能让袁总督改变主意把他们拉下来。”
金哒:“咖克司,你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我的话可以说,事情可以做,但他们毕竟都是中国人,当官的也有些民族主义,你知道吗?”
牛麻志:“金总,你再许袁总督以好处,他们不是无官不贪吗?”
金哒:“你们真是不知道,那得看是什么人,是什么事,现在朝廷上下瞩目的这条铁路,你给袁督十个胆他也不敢啊!而且据我所知,他还不算贪。”
咖克司:“那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金哒:“不会的,不过也只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4 八达岭前‘六郎庙’内 傍晚 内
(字幕) 八达岭前六郎庙
傍晚,八达岭前面小山岗上“六郎庙”内。庙已失修,几间破屋子,是詹天佑勘测队的临时驻地。
暮色苍茫,站在屋里透过斑驳破旧的窗棂,隐约看到远处裹挟于风沙中的连绵山脉,蜿蜒起伏雄伟的万里长城。
徐四渊伏在桌上绘图,外面大风怒号,漫天风沙,隐隐传来远方跋涉的骆驼队清脆的铃声。张福才和彭虎背着标杆和经纬仪,满身灰沙的闯进来。
徐四渊:(抬头乐呵呵的打招呼)“回来了?”
张福才:(放下标杆,大喘了一口气)“这鬼天,刮得眼睛都睁不开!”(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赶什么呢?”
徐四渊:(继续画图)“青龙桥的测图,快完了,老师等着要。”
彭虎:(在墙边放好经纬仪)“风沙虽大,任务完成了。我去后面,该弄些吃的了。”从侧门走出去。
张福才:“咳,快累死啦!”
徐四渊抬头看看,略微惊诧,继续低头绘图。
张福才走到桌前提壶倒水,喝了一口立刻哇地吐出来。
张福才:(不满地)“又是灌的凉水,满口的泥沙,这水怎么喝?谁打的水啊?”
徐四渊:“将就点吧,这还是从三里外村子里打来的呢。”
张福才:(一屁股坐下,长叹)“咱在这青龙桥、居庸关、八达岭转几个来回来啦?非要找最佳路线,找一条两条就行了吧?哪怕是三条四条也行,现在已经五、六条线了,把我的腿都跑断了!”
徐四渊:(吃惊地看着张福才)“福才,你怎么会这样?你才二十几岁,詹老师都四十多了,每次不都是他走在前面?甚至还帮你拿东西,你有没有点良心?”
张福才:(仍然满有理地)“我没说老师,我说的是在这穷山恶水里转的没完,成天上山、下山,除了山就是树,除了树就是石头,勘测啊勘测,什么时候是个头?我真够了!”
徐四渊:(更加吃惊)“福才,你忘记我们遇见金哒那天了?老师不是为了交一份最佳的答卷吗?我们要对得起朝廷,对得起百姓啊!”
张福才:(不屑地)“行了!我真没想到干铁路这么苦,早知道我才不上这个铁路学堂呢!”
徐四渊着急的咳了一声,不知道说什么好。停了一会。
张福才:“我问你,青龙桥的方案到底定了没有?”
徐四渊摇摇头。
张福才:(来劲了)“到现在方案都没定下来,怎么过八达岭?火车能飞过去吗?”
忽然庙外面人声嘈杂,徐四渊露出笑容。
徐四渊:“可能是邝工程师来了,听说他今天要来。”(整理图纸,念着)“110,111,……150,151,……这儿还有一张,这还有,这……”他高兴的举起一摞图纸对张福才:“你看,从南口到青龙桥,就有一百七十五张图纸!”
张福才:(颓唐地)“这管什么用?我真的怕这些图纸都白费了呢!”
徐四渊:“福才,你怎么会这么想?”
张福才:“我原来没想到八达岭如此险峻,火车最大爬坡角你是知道的,要想通过八达岭,除非如金哒所说打3000米的隧道,我们拿什么打?所以人家说咱们不行是有道理的。”
徐四渊:(十分惊讶和生气)“什么?你怎么也这么说?”
张福才:(不屑)“我是实事求是。”
徐四渊:“你怎么能信金哒他们的话?滦河大桥、新易铁路不是老师修的?关内外铁路也倾注了老师和我们的多少心血?咖克司是为了拿到京张铁路,不惜诽谤嘲笑老师,嘲笑我们中国人,你怎么还信?”
张福才:(依然不屑)“这回你可猜错了,徐四渊。”(从身上拿出一张英文报纸递给徐四渊)“你自己看看吧!”
徐四渊手捧着一摞图纸,扭头看张福才给他看的是一张上海出的英文报纸,口里念道:“《字林西报》”。
外面传来了怒喝声,鞭子呼啸声。
徐四渊放下图纸探身到窗外。
徐四渊:(好像是对张福才)“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抓他?还用鞭子抽他?”(忽然高兴地大喊)“远处有人,可能是邝工程师来了!”说着转身冲出门去。
张福才:(也好奇的探身窗外)“闹什么呢?”
5 六郎庙外 傍晚 外
庙外的山坡上,三名衙役用绳子绑着一个六十来岁的老汉拉他走,老汉偏不走。
衙役甲:(用鞭子抽老汉)“给你脸不要,非要老子抽你是吧?”一鞭子抽在老汉背上。
老汉:(痛苦地喊)“你们凭什么抓我?凭什么打人?”挣扎着。
衙役甲:“打你个不听话的穷骨头,打你怎么了?”又是一鞭子!老汉被衙役乙和丙用绳子绑着跑不掉,踉跄着往前走。老汉依然大声呐喊。突然从旁边冲过来一个壮汉。
壮汉:(伸手拦住)“你们干什么?光天化日之下无故打人抓人?”
衙役乙:(蛮横地)“小子,你活够了?管什么闲事?”
壮汉:“我就是要管。”(转身对老汉)“老乡,他们为什么要抓你?你是欠了官府的钱粮?”
老汉:“壮士,你来评评理,我听说有朝廷派来建铁路的勘测队要上鹞儿梁,要找向导,我就来了。没成想县里的衙役刚才把我截住,非让我回去给英国人当向导,说也要勘测,说给他们钱了,不去不行。你说说,有这个理吗?我愿意给中国人当向导,他们凭什么非要让我给洋人当向导?”
壮汉:(问衙役)“是这么回事吗?”
衙役乙:“是又怎么样?我们是奉县老爷的命来请他的,可是他敬酒不吃吃罚酒,怨不得我们了!”
壮汉:“这是你们不讲理了,人家愿意给谁当向导自己定,有你们这样蛮横强迫的吗?”
衙役甲:(暴怒)“你小子管个屁闲事?这没你说话的地方,滚,给我滚得远远的!”
壮汉:“少来这套,你吓唬谁呢?老子不吃这套!”
衙役甲:(上下打量了壮汉几眼,鄙夷地)“你也就是个卖苦力的,敢在我面前装蒜?滚!”说着就是一鞭子抽向壮汉。
壮汉挨了一鞭子,胳臂上立刻出现一道血痕,他擦了擦,壮汉岂肯罢休,上去就跟衙役甲打起来了,衙役乙上前去帮助打壮汉。老汉见状大声呼喊救人。
恰在此时徐四渊陪着邝瑾扬过来了。
邝瑾扬:(见状大喊)“住手!”衙役和壮汉都停下,衙役看来人长袍马褂像个士绅。
1 关沟段勘测现场 傍晚 外
天色傍晚,狂风怒号,徐四渊和张福才在一个崎岖的山岗上测量,天佑和彭虎在不太远的另一处测量。
张福才瞄了一眼仪器,匆匆在记录本上写了一串数字,对远处拿着标杆的徐四渊喊:“四渊,好了,收工了,走吧。”
徐四渊:(走到近前)“福才,最后这组数据怎么这么快?”
张福才:(得意地笑笑)“嘿,你没看是谁在干活?再说风大该早点收工。”
他俩来到詹天佑身旁,天佑在看测量仪器。
张福才:“老师,我们测完了,这是数据。”
张福才将材料递给天佑,天佑直起腰,接过材料仔细地看着,不一会,指着材料。
詹天佑:“这组数据怎么回事?准确吗?”
张福才:(略显吞吐)“应当准。.”
詹天佑:(严肃地) “应当准?”
张福才:“差不多。”
天佑:(盯着张福才,一字一句地)“差不多?不能这样!——走,去重测一次。”说着就往前走,攀爬山岩。
徐四渊:(着急地喊)“老师,让我和福才去吧。”
张福才:(不屑地小声嘟噜)“用得着吗?不就是一个数据吗?”
詹天佑艰难地攀爬上小山岗,在太阳的余晖中测量。测量完毕,天佑收拾仪器。
天佑:(对身旁的张福才)“福才,你知道我为什么一定要获得准确的数据?”
张福才:(无所谓地)“这是您的行事风格。”
天佑:“乘铁路的百姓等于把身家性命交给我们了,我们‘差不多’,出了事故就是机毁人亡,我们怎么能‘差不多’?搞工程技术的一定不能说“差不多”,知道吗?”张福才没有吱声。
徐四渊和彭虎:(都诚恳地)“老师,知道了。”
2 关沟段勘测现场 日 外
詹天佑等人在山坡上忙碌地勘测,看测距仪、测高仪等,记录,绘制草图。忽然从山脚拐弯处来了几匹马,原来是金哒和咖克司、牛麻志等人,每人身背一杆猎枪,两匹空马背上的坨子里放着三脚架等仪器,还挂着猎物野兔等。
彭虎看到他们,对詹天佑。
彭虎:“詹工,金哒他们怎么来了?”
詹天佑抬头看的时候他们已经来到了近旁。但他们并没有下马。
金哒:(居高临下地对詹天佑)“詹工程师辛苦啦!进展还顺利吗?”
詹天佑:(直起腰来看了看他们)“还好!谢谢!金总怎么过来了?”
金哒:“我们抽空打猎休息一下。”
咖克司:(接过来故意炫耀)“金总是谦虚,实际他是受袁总督之命对京张铁路踏勘,为将来建路做准备啊!”
彭虎等人立刻表现出惊讶疑问的神情,詹天佑不动声色。
詹天佑:“那我要祝贺金总啊!可袁总督和我说过,这条铁路要用中国工程师呢!”
金哒:“但是袁总督其实很担心中国工程师能否胜任,所以才让我来踏勘啊。不过我是很欣赏詹工的,你的能力和踏实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詹天佑:“谢谢,天佑其实向金总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一直心存感激。不过这次是袁督也是朝廷力主用中国工程师兴建的第一条铁路,天佑只会兢兢业业的竭尽全力做好,给我们中国人争口气!”
金哒:“好,詹工是好样的。不过志气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据我踏勘,在八达岭一带要设计长达3000米的隧道,你们一无设备,二无技术,拿什么打通?我倒是建议,这块最硬的骨头交给我们英国人来做吧,让我们合作,怎么样?这样整条铁路也算是中国人修建的啊!”
詹天佑:(微笑)“谢谢金总,如果这样的话,全世界的报纸都会说: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建的,但是最难的八达岭隧道却是英国人建的!你们肯定希望是这样,可是中国人却盼望着全部自己建的铁路,金哒先生,我也这样盼望着呢。”
金哒:(不以为意地)“詹工还真是较真,如果你不想用我们英国的,我可以介绍你用日本的,他们的技术和设备都很过硬……
徐四渊:(打断)“金总,那是换汤不换药!”
咖克司:“詹工程师,你再能干也硬不过石头吧?八达岭隧道不是只靠愿望就能打通的,我们金总可是好心好意,你可要领情啊!”
彭虎:“你们的好意我听着怎么像中国一句老话:黄鼠狼给鸡拜年啊?你们不信就等着瞧吧,看我们中国人能不能打通八达岭隧道!”
咖克司:“我也用你们中国话说: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金哒:“好了,不争了,我祝福你们能够建成这条铁路,如果袁督真让你们建的话。我也声明,随时欢迎你们向我求助。”
詹天佑:(大度地)“谢谢金总的祝福。我们都是同行,向前辈学习是应该的。”
金哒:“再见!”众人互相说着再见,金哒等人策马而去。
彭虎:(看着金哒远去的背影,不屑地)“看他们那德行,趾高气扬的。”
张福才:(忧虑地)“既然袁总督让他们踏勘,我们会不会白忙乎?最后又落空?”
彭虎:(担心)“是啊,詹工已经二次给别人做嫁衣裳了,这次可别又白做了。”
徐四渊:(担心地)“再苦再累也不怕,就怕事情白做了。”
詹天佑:(坚定鼓励)“英国人高傲是因为他们有资本,我们管不了这个,让他去吧。我们要想让他们的预言落空,要想袁督的担心能消除,我看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勘测出一条无懈可击的最佳线路,袁督能不放心吗?能不让我们承担吗?所以我们要让担心转变为行动,你们说呢?”
徐四渊:“是这么回事!老师,最要紧的是坚定我们自己的信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彭虎:(高兴地)“对啊!詹工的话有如拨云见日,哈哈。”
詹天佑:(向张福才)“福才,你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大家。”
张福才:(勉强地)“知道了,老师。”
3 关沟段路上 日 外
金哒等人并銮而行。
咖克司:(对金哒笑着)“金总,刚才给詹天佑他们把水搅浑了,让他们心神不定去吧!你回去和袁总督再吹吹风,没准你真的能让袁总督改变主意把他们拉下来。”
金哒:“咖克司,你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我的话可以说,事情可以做,但他们毕竟都是中国人,当官的也有些民族主义,你知道吗?”
牛麻志:“金总,你再许袁总督以好处,他们不是无官不贪吗?”
金哒:“你们真是不知道,那得看是什么人,是什么事,现在朝廷上下瞩目的这条铁路,你给袁督十个胆他也不敢啊!而且据我所知,他还不算贪。”
咖克司:“那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金哒:“不会的,不过也只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4 八达岭前‘六郎庙’内 傍晚 内
(字幕) 八达岭前六郎庙
傍晚,八达岭前面小山岗上“六郎庙”内。庙已失修,几间破屋子,是詹天佑勘测队的临时驻地。
暮色苍茫,站在屋里透过斑驳破旧的窗棂,隐约看到远处裹挟于风沙中的连绵山脉,蜿蜒起伏雄伟的万里长城。
徐四渊伏在桌上绘图,外面大风怒号,漫天风沙,隐隐传来远方跋涉的骆驼队清脆的铃声。张福才和彭虎背着标杆和经纬仪,满身灰沙的闯进来。
徐四渊:(抬头乐呵呵的打招呼)“回来了?”
张福才:(放下标杆,大喘了一口气)“这鬼天,刮得眼睛都睁不开!”(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赶什么呢?”
徐四渊:(继续画图)“青龙桥的测图,快完了,老师等着要。”
彭虎:(在墙边放好经纬仪)“风沙虽大,任务完成了。我去后面,该弄些吃的了。”从侧门走出去。
张福才:“咳,快累死啦!”
徐四渊抬头看看,略微惊诧,继续低头绘图。
张福才走到桌前提壶倒水,喝了一口立刻哇地吐出来。
张福才:(不满地)“又是灌的凉水,满口的泥沙,这水怎么喝?谁打的水啊?”
徐四渊:“将就点吧,这还是从三里外村子里打来的呢。”
张福才:(一屁股坐下,长叹)“咱在这青龙桥、居庸关、八达岭转几个来回来啦?非要找最佳路线,找一条两条就行了吧?哪怕是三条四条也行,现在已经五、六条线了,把我的腿都跑断了!”
徐四渊:(吃惊地看着张福才)“福才,你怎么会这样?你才二十几岁,詹老师都四十多了,每次不都是他走在前面?甚至还帮你拿东西,你有没有点良心?”
张福才:(仍然满有理地)“我没说老师,我说的是在这穷山恶水里转的没完,成天上山、下山,除了山就是树,除了树就是石头,勘测啊勘测,什么时候是个头?我真够了!”
徐四渊:(更加吃惊)“福才,你忘记我们遇见金哒那天了?老师不是为了交一份最佳的答卷吗?我们要对得起朝廷,对得起百姓啊!”
张福才:(不屑地)“行了!我真没想到干铁路这么苦,早知道我才不上这个铁路学堂呢!”
徐四渊着急的咳了一声,不知道说什么好。停了一会。
张福才:“我问你,青龙桥的方案到底定了没有?”
徐四渊摇摇头。
张福才:(来劲了)“到现在方案都没定下来,怎么过八达岭?火车能飞过去吗?”
忽然庙外面人声嘈杂,徐四渊露出笑容。
徐四渊:“可能是邝工程师来了,听说他今天要来。”(整理图纸,念着)“110,111,……150,151,……这儿还有一张,这还有,这……”他高兴的举起一摞图纸对张福才:“你看,从南口到青龙桥,就有一百七十五张图纸!”
张福才:(颓唐地)“这管什么用?我真的怕这些图纸都白费了呢!”
徐四渊:“福才,你怎么会这么想?”
张福才:“我原来没想到八达岭如此险峻,火车最大爬坡角你是知道的,要想通过八达岭,除非如金哒所说打3000米的隧道,我们拿什么打?所以人家说咱们不行是有道理的。”
徐四渊:(十分惊讶和生气)“什么?你怎么也这么说?”
张福才:(不屑)“我是实事求是。”
徐四渊:“你怎么能信金哒他们的话?滦河大桥、新易铁路不是老师修的?关内外铁路也倾注了老师和我们的多少心血?咖克司是为了拿到京张铁路,不惜诽谤嘲笑老师,嘲笑我们中国人,你怎么还信?”
张福才:(依然不屑)“这回你可猜错了,徐四渊。”(从身上拿出一张英文报纸递给徐四渊)“你自己看看吧!”
徐四渊手捧着一摞图纸,扭头看张福才给他看的是一张上海出的英文报纸,口里念道:“《字林西报》”。
外面传来了怒喝声,鞭子呼啸声。
徐四渊放下图纸探身到窗外。
徐四渊:(好像是对张福才)“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抓他?还用鞭子抽他?”(忽然高兴地大喊)“远处有人,可能是邝工程师来了!”说着转身冲出门去。
张福才:(也好奇的探身窗外)“闹什么呢?”
5 六郎庙外 傍晚 外
庙外的山坡上,三名衙役用绳子绑着一个六十来岁的老汉拉他走,老汉偏不走。
衙役甲:(用鞭子抽老汉)“给你脸不要,非要老子抽你是吧?”一鞭子抽在老汉背上。
老汉:(痛苦地喊)“你们凭什么抓我?凭什么打人?”挣扎着。
衙役甲:“打你个不听话的穷骨头,打你怎么了?”又是一鞭子!老汉被衙役乙和丙用绳子绑着跑不掉,踉跄着往前走。老汉依然大声呐喊。突然从旁边冲过来一个壮汉。
壮汉:(伸手拦住)“你们干什么?光天化日之下无故打人抓人?”
衙役乙:(蛮横地)“小子,你活够了?管什么闲事?”
壮汉:“我就是要管。”(转身对老汉)“老乡,他们为什么要抓你?你是欠了官府的钱粮?”
老汉:“壮士,你来评评理,我听说有朝廷派来建铁路的勘测队要上鹞儿梁,要找向导,我就来了。没成想县里的衙役刚才把我截住,非让我回去给英国人当向导,说也要勘测,说给他们钱了,不去不行。你说说,有这个理吗?我愿意给中国人当向导,他们凭什么非要让我给洋人当向导?”
壮汉:(问衙役)“是这么回事吗?”
衙役乙:“是又怎么样?我们是奉县老爷的命来请他的,可是他敬酒不吃吃罚酒,怨不得我们了!”
壮汉:“这是你们不讲理了,人家愿意给谁当向导自己定,有你们这样蛮横强迫的吗?”
衙役甲:(暴怒)“你小子管个屁闲事?这没你说话的地方,滚,给我滚得远远的!”
壮汉:“少来这套,你吓唬谁呢?老子不吃这套!”
衙役甲:(上下打量了壮汉几眼,鄙夷地)“你也就是个卖苦力的,敢在我面前装蒜?滚!”说着就是一鞭子抽向壮汉。
壮汉挨了一鞭子,胳臂上立刻出现一道血痕,他擦了擦,壮汉岂肯罢休,上去就跟衙役甲打起来了,衙役乙上前去帮助打壮汉。老汉见状大声呼喊救人。
恰在此时徐四渊陪着邝瑾扬过来了。
邝瑾扬:(见状大喊)“住手!”衙役和壮汉都停下,衙役看来人长袍马褂像个士绅。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