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9738
成片时长:约63分钟
阅读:562
发表:2024/5/17
45集 古装 电视剧剧本
《詹天佑》第30集
1
…
28
30
35
…
45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徐四渊:“我是说,这些都是应当向老师学习的,可是你却——”
张福才:“我怎么?我当面也敢向老师提出,不像有的人——唯唯诺诺。”
徐四渊:“我认为对的为什么要反对老师的意见呢?这叫虚心学习。”
张福才:“得了,别——”话还没说完,焦洪推门进来了。
焦洪:“二位,吃饭了。”
12 居庸关 道捐局门外 日 外
居庸关道捐局的牌子挂在门口,詹天佑一行五人鱼贯进入。
13 居庸关 道捐局 日 内
詹天佑一行五人来到道捐局总管委员的办公室,委员一身官服,与另一属下在说话,看到詹天佑一身四品官服进来,比自己级别高,立刻起身躬身施礼。
委员:“不知大人来此,未曾远迎,多请见谅!”
詹天佑:(拱手施礼)“大人不必客气,今骤然来访,多有叨扰,请见谅。”
委员:“大人请坐!”
詹天佑:“坐!”分宾主坐下。
委员:“不知大人何处供职?前来敝处有何赐教?”
詹天佑:“敝人乃关内外铁路局工程师詹天佑,奉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大人之命勘测从北京起至张家口之铁路,今来贵处乃有若干问题想要请教。”
委员:“哦,原来是詹大人,新易铁路乃大人所建,国人谁人不知?交口称赞。今又欲建京张铁路,在下亦有耳闻。”(转以不解口吻)“只是我局乃收税之所,与大人勘测线路有何瓜葛?”
詹天佑:“看似无关,实则关系重大。建铁路为何?其中大目的为有利于国家和商民,国家以此获利,商民用此减负。我们是想了解每日,月,年从贵关经过之车辆数,货物数,人数及过关之赋税。我们还想知道当地的用工价格,小工、大工,等等由此即可算出铁路的大致的效益,为国家决策提供实数,大人看是很有瓜葛吧?”
委员:“经詹大人这一说,确实有关系,你要此数,好办。”(转向侧首坐着的属下)“这位刘先生正管理这些账目,由他给你们介绍即可。”
刘先生却站起来走到委员身边耳语一阵,又退回原坐。委员立即变了一副严肃的神色。
委员:“此事嘛——我现在并未奉上司之命,即未经上司允准,不便向你们透漏,你们如一定要,请去户部办手续,我方可接待。”
天佑:(一愣)“大人,我们有商部签发的边关文书,请大人过目。”说着将文书递上。
委员接过看看递还:“请詹大人见谅,我局隶属户部,你隶属商部,未接上司命令,在下委实难以从命。”
詹天佑:“按大人意思,若我取得户部准允,大人即可告知所需?”
委员:“正是,请詹大人体谅在下难处。”
詹天佑:(站起来)“大人仍秉公办事,无可非议。詹某即按大人所言去办理,改日再来打扰,今日就此告辞了。” 众人也都站了起来。
委员:“詹大人如此通情达理,下官深为佩服,大人如若拿来上司告知,下官定当速办,请放心。”
詹天佑:“谢大人。”相互作揖致礼告辞。
14 居庸关街道 日 外
出道捐局返回驻地,沿途看到居庸关的街道、店铺、人家不少,甚为繁华。
彭虎:“詹工,此委员先前痛快答应,那个刘先生说了几句话就变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张福才:“肯定是没说好话。”
詹天佑:“现当务之急是速办理文书。这样,彭虎你辛苦一趟,立即动身回京,找到邝老师和东方镜助理,说明情况,请他们速去商部找胡大人,必要时再找袁总督,一定要办来户部的允准文函。我们先去完成其他工作。”
彭虎:“好的,詹工,我回到驻地后立即出发。”
徐四渊:“刘先生一句话,让我们得费多大事?耽误多少时间?”
詹天佑:“我们往下进行其他工作,不会耽误的。”
焦洪默默听着,没有说话。
15 道捐局刘先生家 傍晚 外
傍晚,焦洪一身长衫马褂打扮,几乎换了一个人,肩上斜跨个蓝布包,像个商人,在居庸关小镇的街道上打听,好像在寻找什么,最后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出来一位年轻的小子。
焦洪:“请问,这里是道捐局刘先生的府上吗?”
小子:“是啊,你是谁?有事吗?”
焦洪:“请你告诉刘先生,有昌平焦某来访。”小子让稍等,进去了。
不一会刘先生走了出来。
焦洪:“刘先生,焦某特意来拜访你啦!”
刘先生:(疑问的神色看着焦洪)“你是——好像——”
焦洪:“刘先生贵人多忘事啊,今天白天不是在道捐局见过面?”
刘先生:“哦,对对,你是随詹大人一同来的?”
焦洪:“是一同来的,但不是一路的,我是昌平府的商人——我有事,想借刘先生一步到酒坊喝酒说话可好?”
说着把自己斜跨的包袱动了动,刘先生斜眼看到包袱沉甸甸的,堆上了笑脸
刘先生:“能认识朋友实乃幸事,好,我们就去此地有名的得月酒楼。”
16 得月酒楼 晚 内
酒楼一个雅间,焦洪和刘先生对面坐定,酒保上好了酒菜下去。
刘先生:“不知先生雅号?有何赐教?”
焦洪:“在下姓焦名洪,昌平府人氏,做生意常来往贵地,一向想结识贵局贵人,偶遇詹大人等,说是有事要拜访贵局,我就趁便同往。今见刘先生在委员面前乃举足轻重之人,更是想结识刘先生。”
刘先生:“见笑,过奖,焦先生是豪爽之人,有事但说无妨,只要刘某能办,定当助力。”
焦洪:“刘先生真是爽快,实不相瞒,焦某能见到刘先生实赖詹大人,而他今日所求之事听委员讲正是刘先生所管,我为报答詹大人引荐之力,想替他迅速办成他想要之事,以免走户部太多麻烦。更是想借此结识刘先生。”说着将挂在椅背上的沉甸甸的布包拿起来放在桌子上,只听得是银子落在桌子上的硬物响声,焦洪打开布包,白花花的银元宝。
焦洪:“这点银两算做孝敬刘先生,只是请刘先生将詹大人所要之账册借给焦某抄录,我再送与詹大人,算对他的答谢。此事于刘先生并无半点损失,况且今日委员也曾请你提供来着。此事之后,焦某常过关卡,以后定会经常孝敬刘先生。可否?”
刘先生:(手捋八字胡看着银子满脸堆笑)“区区小事,有何难哉?不知焦先生想何时办此事?”
焦洪:“事不宜迟,我已在街上订了个悦来旅馆,我在旅馆等你,今夜我就抄完,明早你就送回局里,岂不是人不知鬼不觉?此事詹大人、委员均毫无知晓,我给詹大人也就是还他一个人情。”
刘先生:(喝酒,夹菜)“好,焦先生讲义气,我们喝酒吃菜,然后我马上去局里。”
17 居庸关小街 晚 外
出了得月酒楼,焦洪和刘先生抱拳作别,各奔东西。
焦洪找到一个专门给人代写书信、诉讼的店铺,敲开了门,一位带眼镜的老先生。
焦洪:“老先生,到我旅馆帮我抄写些东西,付费双倍。”
老先生:(抬头看看)“远吗?”
焦洪:“就在前面的悦来旅馆。”
老先生:“好,等我带了东西就随你走。”
焦洪:“你收拾。”
18 石屋院子 晚 内
蜡烛灯火下,詹天佑正在看资料,看图。徐四渊进来了。
徐四渊:“老师,焦洪叔到现在也没有回来。”
詹天佑:(太专注了没有听到说什么,抬起头)“什么?你说什么?”
徐四渊:“我说焦叔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他晚上从来是不出去的。”
詹天佑:(认真地)“哦,怎么回事?怎么没有早告诉我?”
徐四渊:“我和张福才都以为他一会就会回来,谁知等到现在也没回。”
詹天佑:“不会出什么事吧?到他住处看看。”
詹天佑急匆匆来到焦洪的住屋,看到床上被褥,衣服,用具,小箱子都放得好好的。
张福才:(走了进来)“是不是走啦?不辞而别?”
詹天佑:“不会,他绝不会不辞而别!”
徐四渊:“是啊,他的东西还都在呢。”
张福才:“他这种粗人,四海为家,这点东西对他无所谓!”
詹天佑:(十分生气地)“住口,不许你这么说他!”(天佑看着张福才)“他是粗人?他是抗法、抗日的英雄!他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国家,对他只有尊敬的份,不可有丁点的不敬,知道吗?!” 第一次见老师发这么大的火。
张福才:(只好嗫嚅)“知道了。”
詹天佑:(以平缓但坚决的声音)“我们三人马上分头在附近和居庸关找,带上马灯。”
19 居庸关一带 夜 外
夜色中,徐四渊手提马灯在山路上寻找着,不时喊着“焦叔叔!”
张福才手提马灯在居庸关街道上寻找着,他提起马灯朝前看,前面一片黑暗,他掉转头开始往回走。
詹天佑手提马灯在山路上,树林里寻找,嘴里不时喊着“焦兄弟!焦兄弟!”他深一脚,浅一脚,还被绊了一跤,幸亏灯没有灭,爬起来继续找,继续喊“焦兄弟,你在哪里?……”
20 石屋 清晨 内
清晨,天刚朦朦亮,焦洪拿着一卷纸从外面回来了,蹑手蹑脚的进入到自己房间,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了,背在背上,拿着那卷纸来到徐四渊和张福才的房间,张福才躺在床上,盖着被子。徐四渊和衣仰躺在床上,马灯放在床边。
焦洪轻轻触碰了徐四渊好几次他才朦胧中睁开眼,看见是焦洪,连忙一骨碌坐了起来。
徐四渊:“焦叔叔,你去哪里了?怎么才回来,老师和我们找了你一夜,马灯没油了才回来。”
焦洪:“你就不要管我去哪了,这卷纸是昨天我们去道捐局天佑兄弟要的数字和材料,我已经弄到了,等天亮,你给天佑兄弟。”
徐四渊:(很吃惊地站了起来)“焦叔叔,你是怎么弄到的?你自己给他不行吗?你拿着这么多东西准备去哪儿啊?”
焦洪:“等彭虎不知猴年马月呢,最终能不能弄到也不可知,不能因此耽误了我兄弟的事业。昨天饭后我用我的唯一银票换了银子,贿赂了刘先生然后弄出来的,此事万一泄漏我怕牵连我兄弟,故这里我不能待了,我现在就走。”
徐四渊:“焦叔,这一切,你都亲自和老师说不行吗?”
焦洪:“不行,我和他说,他该不让我走了。他对我此事也许不认可,所以,我弄的这个材料只好由你转交我兄弟。而此事,你、我天佑兄弟都不知道,跟你们毫无关系,就是查你们也不怕。好,我走了,后会有期。”
徐四渊:“你……后……”
焦洪:“我再去看一眼我兄弟。”说着走出房间到天佑的房间,徐四渊也跟着。
他们推开门,看到詹天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马灯就放在桌子上,焦洪嘴里想说话,只见嘴唇在动,却没有说出来……
焦洪猛然一掉头,走出了大门,徐四渊追出去对已走出去丈余的焦洪。
徐四渊:“焦叔叔,风头一过你还回来,我们等着你——”
焦洪回头,向徐四渊招了招手,回身,走了。
21 北京 商部 侍郎办公房 日 内
彭虎和邝瑾扬、东方镜坐在商部侍郎胡大人的办公室里,胡大人六十岁左右。胡大人另一侧面坐着一位官员,仔细看去原来是薛宝丰。
邝瑾扬:“胡大人,详情在下已经禀报,天佑在居庸关等待十分焦急。”
胡大人:“此事好办。”(转头对薛宝丰)“宝丰,你开具一份商部信函,由我签章拿到户部,再由户部给道捐局出份公函即可。”
薛宝丰:(站起来恭敬地)“是,大人,属下这就去办。”说着走了出去。
胡大人:(对邝瑾扬)“是谁从居庸关回来的?”
彭虎:(站起来)“大人,彭虎昨天连夜赶回,今早刚到。”
胡大人:“辛苦了!那边情况怎样?进度如何?你给我详细讲讲,坐下讲。”
张福才:“我怎么?我当面也敢向老师提出,不像有的人——唯唯诺诺。”
徐四渊:“我认为对的为什么要反对老师的意见呢?这叫虚心学习。”
张福才:“得了,别——”话还没说完,焦洪推门进来了。
焦洪:“二位,吃饭了。”
12 居庸关 道捐局门外 日 外
居庸关道捐局的牌子挂在门口,詹天佑一行五人鱼贯进入。
13 居庸关 道捐局 日 内
詹天佑一行五人来到道捐局总管委员的办公室,委员一身官服,与另一属下在说话,看到詹天佑一身四品官服进来,比自己级别高,立刻起身躬身施礼。
委员:“不知大人来此,未曾远迎,多请见谅!”
詹天佑:(拱手施礼)“大人不必客气,今骤然来访,多有叨扰,请见谅。”
委员:“大人请坐!”
詹天佑:“坐!”分宾主坐下。
委员:“不知大人何处供职?前来敝处有何赐教?”
詹天佑:“敝人乃关内外铁路局工程师詹天佑,奉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袁世凯大人之命勘测从北京起至张家口之铁路,今来贵处乃有若干问题想要请教。”
委员:“哦,原来是詹大人,新易铁路乃大人所建,国人谁人不知?交口称赞。今又欲建京张铁路,在下亦有耳闻。”(转以不解口吻)“只是我局乃收税之所,与大人勘测线路有何瓜葛?”
詹天佑:“看似无关,实则关系重大。建铁路为何?其中大目的为有利于国家和商民,国家以此获利,商民用此减负。我们是想了解每日,月,年从贵关经过之车辆数,货物数,人数及过关之赋税。我们还想知道当地的用工价格,小工、大工,等等由此即可算出铁路的大致的效益,为国家决策提供实数,大人看是很有瓜葛吧?”
委员:“经詹大人这一说,确实有关系,你要此数,好办。”(转向侧首坐着的属下)“这位刘先生正管理这些账目,由他给你们介绍即可。”
刘先生却站起来走到委员身边耳语一阵,又退回原坐。委员立即变了一副严肃的神色。
委员:“此事嘛——我现在并未奉上司之命,即未经上司允准,不便向你们透漏,你们如一定要,请去户部办手续,我方可接待。”
天佑:(一愣)“大人,我们有商部签发的边关文书,请大人过目。”说着将文书递上。
委员接过看看递还:“请詹大人见谅,我局隶属户部,你隶属商部,未接上司命令,在下委实难以从命。”
詹天佑:“按大人意思,若我取得户部准允,大人即可告知所需?”
委员:“正是,请詹大人体谅在下难处。”
詹天佑:(站起来)“大人仍秉公办事,无可非议。詹某即按大人所言去办理,改日再来打扰,今日就此告辞了。” 众人也都站了起来。
委员:“詹大人如此通情达理,下官深为佩服,大人如若拿来上司告知,下官定当速办,请放心。”
詹天佑:“谢大人。”相互作揖致礼告辞。
14 居庸关街道 日 外
出道捐局返回驻地,沿途看到居庸关的街道、店铺、人家不少,甚为繁华。
彭虎:“詹工,此委员先前痛快答应,那个刘先生说了几句话就变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张福才:“肯定是没说好话。”
詹天佑:“现当务之急是速办理文书。这样,彭虎你辛苦一趟,立即动身回京,找到邝老师和东方镜助理,说明情况,请他们速去商部找胡大人,必要时再找袁总督,一定要办来户部的允准文函。我们先去完成其他工作。”
彭虎:“好的,詹工,我回到驻地后立即出发。”
徐四渊:“刘先生一句话,让我们得费多大事?耽误多少时间?”
詹天佑:“我们往下进行其他工作,不会耽误的。”
焦洪默默听着,没有说话。
15 道捐局刘先生家 傍晚 外
傍晚,焦洪一身长衫马褂打扮,几乎换了一个人,肩上斜跨个蓝布包,像个商人,在居庸关小镇的街道上打听,好像在寻找什么,最后敲开一户人家的门,出来一位年轻的小子。
焦洪:“请问,这里是道捐局刘先生的府上吗?”
小子:“是啊,你是谁?有事吗?”
焦洪:“请你告诉刘先生,有昌平焦某来访。”小子让稍等,进去了。
不一会刘先生走了出来。
焦洪:“刘先生,焦某特意来拜访你啦!”
刘先生:(疑问的神色看着焦洪)“你是——好像——”
焦洪:“刘先生贵人多忘事啊,今天白天不是在道捐局见过面?”
刘先生:“哦,对对,你是随詹大人一同来的?”
焦洪:“是一同来的,但不是一路的,我是昌平府的商人——我有事,想借刘先生一步到酒坊喝酒说话可好?”
说着把自己斜跨的包袱动了动,刘先生斜眼看到包袱沉甸甸的,堆上了笑脸
刘先生:“能认识朋友实乃幸事,好,我们就去此地有名的得月酒楼。”
16 得月酒楼 晚 内
酒楼一个雅间,焦洪和刘先生对面坐定,酒保上好了酒菜下去。
刘先生:“不知先生雅号?有何赐教?”
焦洪:“在下姓焦名洪,昌平府人氏,做生意常来往贵地,一向想结识贵局贵人,偶遇詹大人等,说是有事要拜访贵局,我就趁便同往。今见刘先生在委员面前乃举足轻重之人,更是想结识刘先生。”
刘先生:“见笑,过奖,焦先生是豪爽之人,有事但说无妨,只要刘某能办,定当助力。”
焦洪:“刘先生真是爽快,实不相瞒,焦某能见到刘先生实赖詹大人,而他今日所求之事听委员讲正是刘先生所管,我为报答詹大人引荐之力,想替他迅速办成他想要之事,以免走户部太多麻烦。更是想借此结识刘先生。”说着将挂在椅背上的沉甸甸的布包拿起来放在桌子上,只听得是银子落在桌子上的硬物响声,焦洪打开布包,白花花的银元宝。
焦洪:“这点银两算做孝敬刘先生,只是请刘先生将詹大人所要之账册借给焦某抄录,我再送与詹大人,算对他的答谢。此事于刘先生并无半点损失,况且今日委员也曾请你提供来着。此事之后,焦某常过关卡,以后定会经常孝敬刘先生。可否?”
刘先生:(手捋八字胡看着银子满脸堆笑)“区区小事,有何难哉?不知焦先生想何时办此事?”
焦洪:“事不宜迟,我已在街上订了个悦来旅馆,我在旅馆等你,今夜我就抄完,明早你就送回局里,岂不是人不知鬼不觉?此事詹大人、委员均毫无知晓,我给詹大人也就是还他一个人情。”
刘先生:(喝酒,夹菜)“好,焦先生讲义气,我们喝酒吃菜,然后我马上去局里。”
17 居庸关小街 晚 外
出了得月酒楼,焦洪和刘先生抱拳作别,各奔东西。
焦洪找到一个专门给人代写书信、诉讼的店铺,敲开了门,一位带眼镜的老先生。
焦洪:“老先生,到我旅馆帮我抄写些东西,付费双倍。”
老先生:(抬头看看)“远吗?”
焦洪:“就在前面的悦来旅馆。”
老先生:“好,等我带了东西就随你走。”
焦洪:“你收拾。”
18 石屋院子 晚 内
蜡烛灯火下,詹天佑正在看资料,看图。徐四渊进来了。
徐四渊:“老师,焦洪叔到现在也没有回来。”
詹天佑:(太专注了没有听到说什么,抬起头)“什么?你说什么?”
徐四渊:“我说焦叔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他晚上从来是不出去的。”
詹天佑:(认真地)“哦,怎么回事?怎么没有早告诉我?”
徐四渊:“我和张福才都以为他一会就会回来,谁知等到现在也没回。”
詹天佑:“不会出什么事吧?到他住处看看。”
詹天佑急匆匆来到焦洪的住屋,看到床上被褥,衣服,用具,小箱子都放得好好的。
张福才:(走了进来)“是不是走啦?不辞而别?”
詹天佑:“不会,他绝不会不辞而别!”
徐四渊:“是啊,他的东西还都在呢。”
张福才:“他这种粗人,四海为家,这点东西对他无所谓!”
詹天佑:(十分生气地)“住口,不许你这么说他!”(天佑看着张福才)“他是粗人?他是抗法、抗日的英雄!他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国家,对他只有尊敬的份,不可有丁点的不敬,知道吗?!” 第一次见老师发这么大的火。
张福才:(只好嗫嚅)“知道了。”
詹天佑:(以平缓但坚决的声音)“我们三人马上分头在附近和居庸关找,带上马灯。”
19 居庸关一带 夜 外
夜色中,徐四渊手提马灯在山路上寻找着,不时喊着“焦叔叔!”
张福才手提马灯在居庸关街道上寻找着,他提起马灯朝前看,前面一片黑暗,他掉转头开始往回走。
詹天佑手提马灯在山路上,树林里寻找,嘴里不时喊着“焦兄弟!焦兄弟!”他深一脚,浅一脚,还被绊了一跤,幸亏灯没有灭,爬起来继续找,继续喊“焦兄弟,你在哪里?……”
20 石屋 清晨 内
清晨,天刚朦朦亮,焦洪拿着一卷纸从外面回来了,蹑手蹑脚的进入到自己房间,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了,背在背上,拿着那卷纸来到徐四渊和张福才的房间,张福才躺在床上,盖着被子。徐四渊和衣仰躺在床上,马灯放在床边。
焦洪轻轻触碰了徐四渊好几次他才朦胧中睁开眼,看见是焦洪,连忙一骨碌坐了起来。
徐四渊:“焦叔叔,你去哪里了?怎么才回来,老师和我们找了你一夜,马灯没油了才回来。”
焦洪:“你就不要管我去哪了,这卷纸是昨天我们去道捐局天佑兄弟要的数字和材料,我已经弄到了,等天亮,你给天佑兄弟。”
徐四渊:(很吃惊地站了起来)“焦叔叔,你是怎么弄到的?你自己给他不行吗?你拿着这么多东西准备去哪儿啊?”
焦洪:“等彭虎不知猴年马月呢,最终能不能弄到也不可知,不能因此耽误了我兄弟的事业。昨天饭后我用我的唯一银票换了银子,贿赂了刘先生然后弄出来的,此事万一泄漏我怕牵连我兄弟,故这里我不能待了,我现在就走。”
徐四渊:“焦叔,这一切,你都亲自和老师说不行吗?”
焦洪:“不行,我和他说,他该不让我走了。他对我此事也许不认可,所以,我弄的这个材料只好由你转交我兄弟。而此事,你、我天佑兄弟都不知道,跟你们毫无关系,就是查你们也不怕。好,我走了,后会有期。”
徐四渊:“你……后……”
焦洪:“我再去看一眼我兄弟。”说着走出房间到天佑的房间,徐四渊也跟着。
他们推开门,看到詹天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马灯就放在桌子上,焦洪嘴里想说话,只见嘴唇在动,却没有说出来……
焦洪猛然一掉头,走出了大门,徐四渊追出去对已走出去丈余的焦洪。
徐四渊:“焦叔叔,风头一过你还回来,我们等着你——”
焦洪回头,向徐四渊招了招手,回身,走了。
21 北京 商部 侍郎办公房 日 内
彭虎和邝瑾扬、东方镜坐在商部侍郎胡大人的办公室里,胡大人六十岁左右。胡大人另一侧面坐着一位官员,仔细看去原来是薛宝丰。
邝瑾扬:“胡大人,详情在下已经禀报,天佑在居庸关等待十分焦急。”
胡大人:“此事好办。”(转头对薛宝丰)“宝丰,你开具一份商部信函,由我签章拿到户部,再由户部给道捐局出份公函即可。”
薛宝丰:(站起来恭敬地)“是,大人,属下这就去办。”说着走了出去。
胡大人:(对邝瑾扬)“是谁从居庸关回来的?”
彭虎:(站起来)“大人,彭虎昨天连夜赶回,今早刚到。”
胡大人:“辛苦了!那边情况怎样?进度如何?你给我详细讲讲,坐下讲。”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