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37547
成片时长:每集约42分钟
阅读:151
发表:2025/5/11 修改:2025/6/1
20集 主旋律,爱情 电视剧剧本
《白桦树下》第1-3集
1-3
4-6
7-9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罗中凯对他微笑点了点头。
连长:罗中凯,农工排。
罗中凯:到。(走到农工排的位置,他侧身看了看苏珊。)
连长:吴翠英农工排。金晓娟农工排…。
此时,只剩苏珊一人坐在那里。大家都投去不解的目光,苏珊期待的望着连长。
连长:还有一位她叫苏珊,暂时到连部等待分配。
知青中发出一阵嘘嘘声。
卫生员刘莉华示意苏珊过来,苏珊无奈的走了过去。
10、连部,夜,内。
连领导们在讨论苏珊的去留问题。
指导员:昨天我向团里报告了苏珊的情况,团里的意见是不在招收名额内,原则上应该遣返。但是又问我们连里是什么意见,好像这皮球踢给了我们,这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崔晓天:这有什么难的?收下,我们要了。我们知青都是满怀热情来兵团的,再叫人家回去这打击太大了,苏珊是肯定不会接受的。
连长:这女孩有这么坚强志向,不简单。她个人行为已证明她有革命的坚定性,我认为这与她政审通不通过没有关系。
徐颖丽:这几天劳动我观察她了,积极肯干,不怕苦不怕累,表现不错。不过我听说她是跟罗中凯陆超一起来的,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崔晓天:他们三人是同班同学,她跟着他俩一起来也是情理之中,有个照应吗。再说就算是恋爱关系也无妨啊,这和留不留她没关系。
连长:至于他们三个是什么关系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我看这样,老李,你跟团里再说说,我们连留下,多一个人又怎样?福利问题我们自己解决。
指导员:好,明天我就到团里去表明意见。如团里同意我就争取领一套冬装来。
连长:苏珊她先在你们农工排劳动,等团里意见明确了,她的工作再作分配。
(11)麦田,日,外。
麦田里远处的康贝英收割机正在作业,脱出的麦粒传送到一侧跟随的拖拉机上。
知青们在为康贝英收割机割麦开道,他们头戴着防蚊帽,还时不时的拍打着蚊子。
副指导员徐颖丽在教新来的知青如何捆绑割下的麦子。
一女知青丢下镰刀疯狂的拍打身边成群的蚊子。
罗中凯最先割到地头,他起身看了看身后,只见苏珊的身影一起一落,他找准苏珊割的这条垄对着割了过去。苏珊正割着感觉前面有人,起身一看是罗中凯,他俩会意的点头微笑了一下。
知青们陆续割到了地头,歪七八竖的倒在地上。
肖建国用麦捆垫在腰下:我的腰,我的腰要断了。
天津知青胡舒兰:累死我姑奶奶了。
崔晓天:大家休息一下,等一会我们往北过去一百米再割个康贝因通道。
林宝强:排长,你就饶了我们吧,这么长的垄割下来腰都要断了,下午再干吧。
徐颖丽:不行啊林宝强,等康贝因收割到这里就开不过去了,我们必须抢在它前面。
林宝强:这我懂,你跟他们新来的讲讲吧。哎呦,累死我大爷了,还是抓紧时间躺一下吧。
崔晓天(对新来的知青们):“康贝因要靠拖拉机牵引,在侧面收割,所以要人工打开一条通道。据说明年农场要给我们配备东风牌联合收割机,到那时就不需要人工打通道了。”
林宝强:那感情好,等到都机械化了你就等着吃白面吧。
大家都大笑起来。
(12)麦田,日,外。
陆超驾驶着拖拉机,副驾驶坐着机务排长周连胜在给他指点走垄的技术。
后面牵引着康贝因收割机,张建树在上面操作收割架,割下的麦子输送到收割机里脱谷,麦粒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拖拉机上。
(13)麦田,日,外。
罗中凯仍打头阵割在前面,他往后看了看。
金晓娟实在割不动了,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徐颖丽见状走过来:小金,怎么啦,哪里不舒服?
金晓娟:我又饿又累实在割不动了。副指导员,都什么时候了饭怎么还没送来?
徐颖丽(没好气):好了,你就在这休息,等饭送来。
苏珊过来:副指导员,她的垄我替她割了,反正马上要到地头了。
徐颖丽敬佩的看了看苏珊:好,我们俩一起干。
(14)田间小路,日,外。
一辆马车由远处赶来,郭小华挥动着马鞭:驾,驾。
马车上坐着炊事班长何丽丽和陈雷。何丽丽扶着水桶:小郭,你赶慢点,菜汤要洒出来了。
陈雷回头一看赶紧帮着去扶水桶。
(15)田间地头,日,外。
知青们纷纷割到了地头,一个个摊倒在地上。
苏珊搀扶着金晓娟也慢慢走来。
肖振国(看见远处马车):马车,马车,送饭的来了。
大家兴奋的起身望着马车赶来。
郭小华吆喝着马车停下,陈雷跳下后先把菜汤桶提下,何丽丽招呼大家过来拿包子,大家蜂拥而上。
何丽丽:别急,管够吃。
苏珊上前拿了几个包子递给了金晓娟,金晓娟接过包子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苏珊:慢点吃,别咽着。
陈雷在挨个的给大家盛汤。
林宝强接过一碗菜汤只见上面漂着几片菜叶,摇了摇头:唉,又是清汤寡水的菜汤,打点鸡蛋花也好啊。
陈雷:连里哪来的鸡啊。
林宝强:养啊,猪都养了,鸡为啥不能养?
徐颖丽在一旁听着没吱声。
陈雷提着汤桶来到苏珊和金晓娟跟前给她们各盛了一碗汤。
苏珊:陈雷,今天你怎么来送饭?
陈雷:我正要跟你说呢,是指导员让我来通知你,吃完饭跟马车回去,指导员有事要找你。
苏珊:叫我回去?什么事?
陈雷:不知道。你们慢吃,我去跟副指导员说一声。
金晓娟:不会是叫你再回去吧?
苏珊茫然的看了看罗中凯。
罗中凯似乎也感觉出有什么不对劲。
徐颖丽走过来对苏珊说:苏珊,吃完饭你就跟马车回去,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的。
金晓娟:副指导员,会不会让苏珊再回上海啊?
徐颖丽:怎么,是不是你想回上海啊?
金晓娟:我?我可不象苏珊那么革命。
苏珊推了一把金晓娟。
第三集
1、连部,日,内。
指导员在与会计王可英商议配备一名出纳兼统计员。
王可英:指导员,不是我叫苦,这二项工作以前都是我兼着,尤其是出纳员,这不符合财务规定。
指导员:这我知道,我和连长商量一下尽快给你配个人员。哎,你看苏珊行不行?
王可英:行,我看行,女同志心细,适合干这个工作。
指导员:那就这么说定了,等苏珊的户口落实了我和连长商量后就把她调到连部来。
王可英:我看她的户口迁移有点困难。
指导员:怎么困难?
王可英:就算团里发函同意接收,但她父母不迁户口怎么办?那苏珊不就成了盲流了。
指导员:我想不会的,听罗中凯说苏珊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应该知书达理,会理解女儿心的。
陈雷进来:指导员,苏珊来了。
苏珊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拿着防蚊帽随后走了进来,她沉着脸愣愣的站着。
指导员微笑着招呼她坐下。
指导员:苏珊同志,根据你劳动表现,经团里研究同意接收你。
苏珊惊喜的站起身:真的。
指导员:是的,团里已发函上海同意迁户口。所以,你要尽快写信告诉家人,让家人有个思想准备。
苏珊:好的,我这就回宿舍写。
王可英:苏珊,信要写得委婉点诚恳点,不要让你父母再生气了。
苏珊:知道了,我是但心我爸爸妈妈…,毕竟我的行为已伤了他们的心。
指导员:不会的,做父母的终归会理解儿女心的。
王可英:你是六八届的吧?
苏珊:是的。
王可英:六八届也没念到什么书啊。
苏珊:我六五年进中学,第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就停了课。不过我父亲叫我在家里坚持学文化课,所以初中三年的课程我是在家里自学完成的。
王可英与指导员会意的点了点头。
2、井台,日,外。
男知青就在井台边冲洗,罗中凯摇着轱辘为大家打水。
苏珊过来打水,罗中凯为她往脸盆里倒水。
苏珊(悄悄的):晚上我们碰个头,我有事跟你说,叫陆超也来。
罗中凯会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喊道:来,下一个,我来给你们打。
吴翠英上前:罗中凯你去洗吧,我们自己来。
罗中凯:你摇得动吗?
吴翠英:摇不动?你让开,我来摇给你看。
吴翠英艰难的摇着轱辘,罗中凯在一旁笑着看她。
吴翠英:还看什么,快来帮忙啊。
此时一双手从后面伸过来抓住轱辘把,吴翠英扭头一看是刘建树。
3、连队,傍晚,外。
吴翠英提着水桶走过篮球场,场上男知青在热闹的打篮球。
女生宿舍前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嬉笑打闹,有的在织毛衣。
吴翠英推门而进,正在洗身的女生顿时尖叫起来。
罗中凯拿着脸盆走到宿舍前,宿舍外有吹笛的,有拉二胡的,也有在拉小提琴的。
罗中凯走到正在吹口琴的陆超跟前:陆超,晚上去找苏珊。
陆超:我也去?
罗中凯:是的,苏珊说有事要跟我们说。
陆超:不会是团里没有批准?
罗中凯:今天下午连里就把她从地里叫回去,是不是就是这事?
4、场院,夜,外。
苏珊,罗中凯和陆超三人在谈论着。
陆超:真的?团里已发函了?
苏珊:是的,指导员让我写信叫家里注意查收。下午我就寄出了。
罗中凯:但是,我担心伯父伯母不同意迁户口。
陆超:此事主动权在你爸爸妈妈手里,他们不迁你也没有办法。
苏珊:这正是我担心的。
罗中凯:这样,我来给伯父伯母写封信,讲讲我们现在的生活劳动情况,尤其讲你的现状,让他们老人家放心。苏珊,你看行吗?
苏珊:那当然好啊,我爸妈就熟悉你们俩个人,也许还能相信你们。
陆超:那落款也写上我的名字。
苏珊:对对,这样更有力点。
罗中凯:好,今晚我就写信,明天让陈雷尽快到团部寄出。
罗中凯说完抬头看了看天空,又顺手抓起一把麦谷:雨季就要来了,看来后面的麦收会更艰苦。
苏珊:不管怎么说,我们三个在一起,再有困难也不怕。
罗中凯:对,苏珊说的对,我们三个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不落后别人。来,让我们共同握手迎接未来。
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5、连部,日,内。
陈雷挎着满满一包信,肩上还扛着一包邮件走进连部,他放下邮件包一屁股坐在板凳上:累死我了,今天信件邮包特别多。
王可英:我估计都是这批刚来的收到第一封家信。
陈雷把包里的信件往桌上一倒:“不知有没有我的。”
墙上挂着一块大布,上面分别有各排的小布袋,陈雷把信分拣到各小布袋里。陈雷把苏珊的信放进农工排的小袋里。
连长:罗中凯,农工排。
罗中凯:到。(走到农工排的位置,他侧身看了看苏珊。)
连长:吴翠英农工排。金晓娟农工排…。
此时,只剩苏珊一人坐在那里。大家都投去不解的目光,苏珊期待的望着连长。
连长:还有一位她叫苏珊,暂时到连部等待分配。
知青中发出一阵嘘嘘声。
卫生员刘莉华示意苏珊过来,苏珊无奈的走了过去。
10、连部,夜,内。
连领导们在讨论苏珊的去留问题。
指导员:昨天我向团里报告了苏珊的情况,团里的意见是不在招收名额内,原则上应该遣返。但是又问我们连里是什么意见,好像这皮球踢给了我们,这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大家发表一下意见。
崔晓天:这有什么难的?收下,我们要了。我们知青都是满怀热情来兵团的,再叫人家回去这打击太大了,苏珊是肯定不会接受的。
连长:这女孩有这么坚强志向,不简单。她个人行为已证明她有革命的坚定性,我认为这与她政审通不通过没有关系。
徐颖丽:这几天劳动我观察她了,积极肯干,不怕苦不怕累,表现不错。不过我听说她是跟罗中凯陆超一起来的,不知道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崔晓天:他们三人是同班同学,她跟着他俩一起来也是情理之中,有个照应吗。再说就算是恋爱关系也无妨啊,这和留不留她没关系。
连长:至于他们三个是什么关系不是我们讨论的问题。我看这样,老李,你跟团里再说说,我们连留下,多一个人又怎样?福利问题我们自己解决。
指导员:好,明天我就到团里去表明意见。如团里同意我就争取领一套冬装来。
连长:苏珊她先在你们农工排劳动,等团里意见明确了,她的工作再作分配。
(11)麦田,日,外。
麦田里远处的康贝英收割机正在作业,脱出的麦粒传送到一侧跟随的拖拉机上。
知青们在为康贝英收割机割麦开道,他们头戴着防蚊帽,还时不时的拍打着蚊子。
副指导员徐颖丽在教新来的知青如何捆绑割下的麦子。
一女知青丢下镰刀疯狂的拍打身边成群的蚊子。
罗中凯最先割到地头,他起身看了看身后,只见苏珊的身影一起一落,他找准苏珊割的这条垄对着割了过去。苏珊正割着感觉前面有人,起身一看是罗中凯,他俩会意的点头微笑了一下。
知青们陆续割到了地头,歪七八竖的倒在地上。
肖建国用麦捆垫在腰下:我的腰,我的腰要断了。
天津知青胡舒兰:累死我姑奶奶了。
崔晓天:大家休息一下,等一会我们往北过去一百米再割个康贝因通道。
林宝强:排长,你就饶了我们吧,这么长的垄割下来腰都要断了,下午再干吧。
徐颖丽:不行啊林宝强,等康贝因收割到这里就开不过去了,我们必须抢在它前面。
林宝强:这我懂,你跟他们新来的讲讲吧。哎呦,累死我大爷了,还是抓紧时间躺一下吧。
崔晓天(对新来的知青们):“康贝因要靠拖拉机牵引,在侧面收割,所以要人工打开一条通道。据说明年农场要给我们配备东风牌联合收割机,到那时就不需要人工打通道了。”
林宝强:那感情好,等到都机械化了你就等着吃白面吧。
大家都大笑起来。
(12)麦田,日,外。
陆超驾驶着拖拉机,副驾驶坐着机务排长周连胜在给他指点走垄的技术。
后面牵引着康贝因收割机,张建树在上面操作收割架,割下的麦子输送到收割机里脱谷,麦粒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拖拉机上。
(13)麦田,日,外。
罗中凯仍打头阵割在前面,他往后看了看。
金晓娟实在割不动了,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徐颖丽见状走过来:小金,怎么啦,哪里不舒服?
金晓娟:我又饿又累实在割不动了。副指导员,都什么时候了饭怎么还没送来?
徐颖丽(没好气):好了,你就在这休息,等饭送来。
苏珊过来:副指导员,她的垄我替她割了,反正马上要到地头了。
徐颖丽敬佩的看了看苏珊:好,我们俩一起干。
(14)田间小路,日,外。
一辆马车由远处赶来,郭小华挥动着马鞭:驾,驾。
马车上坐着炊事班长何丽丽和陈雷。何丽丽扶着水桶:小郭,你赶慢点,菜汤要洒出来了。
陈雷回头一看赶紧帮着去扶水桶。
(15)田间地头,日,外。
知青们纷纷割到了地头,一个个摊倒在地上。
苏珊搀扶着金晓娟也慢慢走来。
肖振国(看见远处马车):马车,马车,送饭的来了。
大家兴奋的起身望着马车赶来。
郭小华吆喝着马车停下,陈雷跳下后先把菜汤桶提下,何丽丽招呼大家过来拿包子,大家蜂拥而上。
何丽丽:别急,管够吃。
苏珊上前拿了几个包子递给了金晓娟,金晓娟接过包子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苏珊:慢点吃,别咽着。
陈雷在挨个的给大家盛汤。
林宝强接过一碗菜汤只见上面漂着几片菜叶,摇了摇头:唉,又是清汤寡水的菜汤,打点鸡蛋花也好啊。
陈雷:连里哪来的鸡啊。
林宝强:养啊,猪都养了,鸡为啥不能养?
徐颖丽在一旁听着没吱声。
陈雷提着汤桶来到苏珊和金晓娟跟前给她们各盛了一碗汤。
苏珊:陈雷,今天你怎么来送饭?
陈雷:我正要跟你说呢,是指导员让我来通知你,吃完饭跟马车回去,指导员有事要找你。
苏珊:叫我回去?什么事?
陈雷:不知道。你们慢吃,我去跟副指导员说一声。
金晓娟:不会是叫你再回去吧?
苏珊茫然的看了看罗中凯。
罗中凯似乎也感觉出有什么不对劲。
徐颖丽走过来对苏珊说:苏珊,吃完饭你就跟马车回去,放心吧,不会有什么事的。
金晓娟:副指导员,会不会让苏珊再回上海啊?
徐颖丽:怎么,是不是你想回上海啊?
金晓娟:我?我可不象苏珊那么革命。
苏珊推了一把金晓娟。
第三集
1、连部,日,内。
指导员在与会计王可英商议配备一名出纳兼统计员。
王可英:指导员,不是我叫苦,这二项工作以前都是我兼着,尤其是出纳员,这不符合财务规定。
指导员:这我知道,我和连长商量一下尽快给你配个人员。哎,你看苏珊行不行?
王可英:行,我看行,女同志心细,适合干这个工作。
指导员:那就这么说定了,等苏珊的户口落实了我和连长商量后就把她调到连部来。
王可英:我看她的户口迁移有点困难。
指导员:怎么困难?
王可英:就算团里发函同意接收,但她父母不迁户口怎么办?那苏珊不就成了盲流了。
指导员:我想不会的,听罗中凯说苏珊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高级知识分子,应该知书达理,会理解女儿心的。
陈雷进来:指导员,苏珊来了。
苏珊一手拿着镰刀一手拿着防蚊帽随后走了进来,她沉着脸愣愣的站着。
指导员微笑着招呼她坐下。
指导员:苏珊同志,根据你劳动表现,经团里研究同意接收你。
苏珊惊喜的站起身:真的。
指导员:是的,团里已发函上海同意迁户口。所以,你要尽快写信告诉家人,让家人有个思想准备。
苏珊:好的,我这就回宿舍写。
王可英:苏珊,信要写得委婉点诚恳点,不要让你父母再生气了。
苏珊:知道了,我是但心我爸爸妈妈…,毕竟我的行为已伤了他们的心。
指导员:不会的,做父母的终归会理解儿女心的。
王可英:你是六八届的吧?
苏珊:是的。
王可英:六八届也没念到什么书啊。
苏珊:我六五年进中学,第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就停了课。不过我父亲叫我在家里坚持学文化课,所以初中三年的课程我是在家里自学完成的。
王可英与指导员会意的点了点头。
2、井台,日,外。
男知青就在井台边冲洗,罗中凯摇着轱辘为大家打水。
苏珊过来打水,罗中凯为她往脸盆里倒水。
苏珊(悄悄的):晚上我们碰个头,我有事跟你说,叫陆超也来。
罗中凯会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喊道:来,下一个,我来给你们打。
吴翠英上前:罗中凯你去洗吧,我们自己来。
罗中凯:你摇得动吗?
吴翠英:摇不动?你让开,我来摇给你看。
吴翠英艰难的摇着轱辘,罗中凯在一旁笑着看她。
吴翠英:还看什么,快来帮忙啊。
此时一双手从后面伸过来抓住轱辘把,吴翠英扭头一看是刘建树。
3、连队,傍晚,外。
吴翠英提着水桶走过篮球场,场上男知青在热闹的打篮球。
女生宿舍前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嬉笑打闹,有的在织毛衣。
吴翠英推门而进,正在洗身的女生顿时尖叫起来。
罗中凯拿着脸盆走到宿舍前,宿舍外有吹笛的,有拉二胡的,也有在拉小提琴的。
罗中凯走到正在吹口琴的陆超跟前:陆超,晚上去找苏珊。
陆超:我也去?
罗中凯:是的,苏珊说有事要跟我们说。
陆超:不会是团里没有批准?
罗中凯:今天下午连里就把她从地里叫回去,是不是就是这事?
4、场院,夜,外。
苏珊,罗中凯和陆超三人在谈论着。
陆超:真的?团里已发函了?
苏珊:是的,指导员让我写信叫家里注意查收。下午我就寄出了。
罗中凯:但是,我担心伯父伯母不同意迁户口。
陆超:此事主动权在你爸爸妈妈手里,他们不迁你也没有办法。
苏珊:这正是我担心的。
罗中凯:这样,我来给伯父伯母写封信,讲讲我们现在的生活劳动情况,尤其讲你的现状,让他们老人家放心。苏珊,你看行吗?
苏珊:那当然好啊,我爸妈就熟悉你们俩个人,也许还能相信你们。
陆超:那落款也写上我的名字。
苏珊:对对,这样更有力点。
罗中凯:好,今晚我就写信,明天让陈雷尽快到团部寄出。
罗中凯说完抬头看了看天空,又顺手抓起一把麦谷:雨季就要来了,看来后面的麦收会更艰苦。
苏珊:不管怎么说,我们三个在一起,再有困难也不怕。
罗中凯:对,苏珊说的对,我们三个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不落后别人。来,让我们共同握手迎接未来。
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5、连部,日,内。
陈雷挎着满满一包信,肩上还扛着一包邮件走进连部,他放下邮件包一屁股坐在板凳上:累死我了,今天信件邮包特别多。
王可英:我估计都是这批刚来的收到第一封家信。
陈雷把包里的信件往桌上一倒:“不知有没有我的。”
墙上挂着一块大布,上面分别有各排的小布袋,陈雷把信分拣到各小布袋里。陈雷把苏珊的信放进农工排的小袋里。
到头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