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4308
成片时长:约47分钟
阅读:6170
发表:2018/6/3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11集
1
…
11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11-37、二十五日;南宫城
[鹿钟麟带着省政府的部分人员,抢先进入南宫城。]
11-38、南宫大街上
[几个国军士兵正在大街上贴布告。他们一离开,便有好多群众围过来观看。]
群众甲(轻声念道):布告:
在日军进犯南宫时,八路军不放一枪一弹,弃城而逃。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也逃之夭夭,不知去向,故而应即取消。省政府要求各县,遇事径呈省府,不必再与主任公署发生关系。
河北省政府主席 鹿钟麟
[群众听后,都议论纷纷。]
群众乙:主任公署被取消啦?这是真的吗?
群众甲:你没听见吗?这是省政府鹿主席的决定。
群众乙:行政公署带领我们坚壁清野,拆城墙破公路,干得热火朝天。为什么要撤销?
群众甲:这上面不是写着吗?八路军不放一枪一弹,弃城而逃,行政公署也逃之夭夭,不知去向。故而取消。
群众丙(气愤地):胡说八道!八路军在日寇占领南宫的当天晚上,就袭入城内,与日寇激战一夜,天亮前才撤出。之后,在城外到处打击敌人。
群众乙(接着):在宁晋县大陆村,八路军与企图在那里建立据点的日寇激战一天,歼灭大量敌人。
群众丁:是啊,没有八路军的不断打击,鬼子能撤得这么快吗?
[就在大家议论的时候,有一个群众悄悄离开人群,顺着大街向城外跑去。]
11-39、南宫城附近
[宋任穷和部分行署工作人员,就隐蔽在南宫城附近。他们正在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城里。]
[这时,那个群众满头大汗地跑过来。]
群众(气喘吁吁地):宋政委,不……不好啦!南宫城里……出大事啦!
宋任穷(忙问):出了什么事?
那群众(喘了口气):鹿钟麟带着他的省政府抢先进了南宫城。他们在大街上贴出告示,诬蔑八路军‘在日军进犯南宫时,不放一枪一弹,弃城而逃;冀南行署也逃之夭夭,不知去向。’公开宣布取消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由他代行职权。
[宋任穷的脸色变了,双拳攥得紧紧的。看得出,他已经愤怒到了极点。]
宋任穷(转身向身边的通讯员):快去把王贵德团长找来。
通讯员:是。
[通讯员转身跑出去。]
[宋任穷又拿出纸和笔,给鹿钟麟写了一封信。]
11-40、南宫城附近
[二十分钟后,七七一团团长王贵德走进来。]
宋任穷(将写好的信交给王贵德):你带领一个营的部队去见鹿钟麟,将我这封信交给他。他看完后再不走,就先将他控制起来。
王贵德:好。
[王贵德接过信,转身走出去。]
11-41、南宫城内
[王贵德带着一个营的兵力,快马加鞭赶到南宫城里,见到了鹿钟麟。]
王贵德:这是宋任穷主任给你的信,请你过目。
[王贵德将宋任穷的信递上去。]
[鹿钟麟脸色阴沉地接过信,打开,低下头看起来。]
叠影字幕;宋任穷的声音
鹿主席;
我正在阻击敌人,先派七七一团团长王贵德前去与鹿主席联系,我随后去拜访你。王贵德的部队是去保护鹿主席的。
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副主任 宋任穷
鹿钟麟(看完信,低下头沉思片刻,才向大家吩咐):省政府所有人员撤出南宫,返回冀县。
王承曾(连忙走过来):鹿主席,我们刚来,怎么就走呢?
鹿钟麟(把宋任穷的信递给他):你看看宋任穷的信。再不走,我们想走也走不了啦。
[王承曾接过信,认真观看。王孝绪也走过来,和他一起看。两个人看完信,都低下了头。]
王孝绪:撤吧。
11-42、南宫城;东进纵队司令部;徐向前宿办室
[徐向前坐在办公桌前,正在阅读一份文件。陈再道急匆匆地走进屋来。]
陈再道:副师长,我有一个重要情况向你汇报。
徐向前(放下手中的文件,一指旁边的一个高凳子):别着急,坐下说。
陈再道(走过去坐下):我今天阅读各地送来的战报,越看心情越沉重。敌人的汽车、坦克和骑兵,在广阔的原野上横冲直撞,想怎么打怎么打;而我军则只能利用村落、坟头和土丘打击敌人。这实在是太被动了。
徐向前(点点头):是啊。这次反扫荡,我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仅部队就伤亡三百多人。究其原因,除有些部队指挥不当,缺乏平原作战经验外,地形对我不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成了制约平原抗战的一个瓶颈。
陈再道(将一份战报放到徐向前面前):这是七七一团送来的一份战报。他们在巨鹿县北部的高庄村遭到敌人合围,因及时藏进该村村南的一个苇坑里,躲过了敌人的追捕。还有,广宗县游击大队利用一条小河沟躲过了敌人的追捕。看着这些战报,我心里突然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徐向前:什么想法?
陈再道:把村与村之间的道路都挖成道沟,宽度只能走马车,而汽车和坦克都无法通过。这样一来,敌人的汽车和坦克就失去了作用,甚至成了累赘。而我军则能任意穿行,战时容易接近敌人,战后容易撤退转移。
徐向前(眼前一亮,兴奋地):你这个想法很好!我早就有‘改造地形、改造村形’的想法,现在到了非实施不可的时候。
陈再道:我们马上开会布置。
徐向前(郑重地):这可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程。冀南地区,村庄星罗棋布,道路密如蛛网。要想把村与村的道路挖通,并保证大车通行,没有广大群众的参加是不可能的。
陈再道:那就发动全区群众,一起挖道沟。
徐向前:好。
叠影字幕;画外音
很快,在冀南各县最显眼的地方,都出现了一则告示,内容如下:
凡十五岁至五十五岁的健康农民,均须参加挖道沟活动。具体要求是:把所有大路都挖成深三尺,宽五尺的道沟,把挖出的土,堆到沟沿两旁,修成高一尺五寸,宽二尺的边墙,作为人行小道;每隔数十丈再挖两丈多的一段宽道,以便走碰头的大车能够错开。
[不久,一场群众性的挖道沟运动,在冀南地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11-43、挖道沟现场
[时值隆冬季节,土地冻得象石块一样坚硬。但到处是人山人海,有些人脱掉上衣,汗流浃背地抡着镐头,扬起铁锹掘地扔土。有的村庄,为了加快速度,在漆黑的夜里挑起灯笼,举着火把,昼夜不停地轮班干。]
11-44、莘县县城;第十支队司令部;张维翰办公室
[这是三间宽敞、明亮的北屋。屋里摆设很简单:靠北墙放着一张方桌,桌上搁着暖壶、茶杯、笔墨纸张以及一沓一沓的文件;东北角放着一个柜。立柜南边生着一个煤火炉,里面燃着蓝色的火苗。]
[张维翰坐在方桌左侧,张霖之坐在方桌右侧。徐运北、邵子言、申云浦、王幼平等人,都坐在方桌旁边的凳子上。大家正在热烈的讨论鲁西北的紧张局势。]
……
徐运北:范将军殉国后,鲁西北的形势一片混乱。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尽快把局面稳定下来。
王幼平:关键是掌握这里的武装力量,不能让他们落到顽固派手中。
赵伊萍:对。六区专员和游击总司令的职位不能长期空缺,必须找一个合适的人代理。
邵子言:我建议,由张维翰代理这个职务。
赵伊萍:同意。
申云甫:同意。
张霖之:那就举手表决吧。同意由张维翰代理六区专员和游击总部司令的,请举手。
[除了张维翰本人以外,其他人都举起了手。]
张霖之:好,一致通过。我们马上以张维翰的名义在各县发布告示,安定民心。
[当天下午,莘县县城便贴出了告示。]
11-45、临清城;鲁西行辕驻地;李树椿办公处
[王金祥急匆匆地跑进李树椿办公处。]
王金祥:李主任,你听说了吗?六区政治部的人在莘县,任命张维翰为六区专员和游击总部司令,并在莘县城里贴出了告示。
李树椿(愤怒地):岂有此理!他们有什么资格任命专员和游击总司令。
王金祥:那我们怎么办?
李树椿:我立即与沈主席联系,建议由你担任六区专员和游击总司令。
王金祥(激动地):谢谢你的信任。
李树椿:你马上率领第二支队、第二十一支队,火速赶到莘县县城,向第十支队发起攻击。
王金祥:好,我这就去集合部队。
[王金祥转身向外跑去。]
李树椿(从电话机上拿起听筒,用手拔了几个号码,然后将听筒放到耳边):喂,沈主席吗?我是李树椿。……
11-46、电话的另一端;山东省政府驻地
沈鸿烈(正在他的办公处接电话):……什么?他们任命张维翰为六区专员和游击总司令?……他们没有权力任命政府官员。他们的任命不算数。……好,好,我接受你的建议,任命王金祥为六区专员,兼游击总司令;齐子修为副司令。……
11-47、鲁西行辕驻地;李树椿办公处
李树椿:……沈主席,我已经命令王金祥带领他的人马,去莘县围攻第十支队,争取把他们一举歼灭。……
11-48、山东省政府驻地;沈鸿烈办公处
沈鸿烈:……干得好。李主任,你让王金祥和齐子修好好干,对他们俩的任命书随后就到。你告诉他们俩,对第十支队攻击要猛烈,围歼要彻底。事成之后,我给他们开庆功会。……
11-49、莘县城西关
[王金祥率领他的部队,来到了莘县城西关附近。]
王金祥(发布命令):大家马上进城,包围张维翰。
士兵们:是。
[这时,城门突然打开,一队人马从城内涌出,领头的正是张维翰。]
张维翰(站在队列前):对面可是临阵脱逃的王金祥?
王金祥(虽然脸色发红,但仍然狂妄地):什么临阵脱逃?我是沈主席任命的第六区专员兼游击总部司令。
张维翰(哈哈大笑):在聊城保卫战中,弃城逃跑的,你敢说不是你?由你来接任范司令的职务,你想范司令会同意吗?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