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3799
成片时长:约45分钟
阅读:6854
发表:2018/6/5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12集
1
…
12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陈赓(笑着):原来又是一个没有民族气节的家伙。(他随即走到挂在墙上的军用地图前,用手指点着)他们盘据在邱县东目寨一带。这可是个要害地方,正好阻断了我们通往冀南的道路,使我们和冀南联系不上。我们就先打王来贤的民军第一路。
徐运北:这太好啦!
陈赓: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的兵力分布情况。
徐运北:好。经过日军的扫荡,民军第一路现在只剩下了三个团。他们的司令部和第一、第二团,驻扎在邱县的东目寨一带;第三团驻在尖冢一带。
陈赓(思考了一下):那就由我带来的第六八八团负责解决东目寨王来贤的司令部和他们的两个团,由第十支队负责解决尖冢的第三团。大家看怎么样?
徐运北:六八八团的担子重了一些。
陈赓(诙谐地)一股小小的土匪,何足挂齿。
张维翰:咱们可以采取一些伪装技巧。
徐运北:什么技巧?
[陈赓等人也都盯着张维翰,等着他说话。]
张维翰:目前,国民党虽然不断制造摩擦,但还没有公开与我们破裂。我建议,让六八八团的战士都戴上我们第十支队的袖标,穿上第十支队的军装。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们的警觉,可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陈赓(高兴地):好,就这么办。
12-7、第六八八团驻地
[回到第六八八团驻地,陈赓立刻把团长韦杰叫到司令部,向他布置任务。]
陈赓:我和鲁西北特委商量好了。后天上午八点,我们和张维翰的第十支队联合起来,歼灭王来贤的民军第一路。你们六八八团担任主攻。]
韦杰(兴奋地):太好啦!我正有劲没处使呢!
陈赓(吩咐):回去马上召开动员大会,做好战前准备。
韦杰:没问题。一股小小的土匪,不在话下。
陈赓:你明天赶到第十支队,去领一些袖标和军装。你们都穿上第十支队的军装。这样可以迷惑敌人。
韦杰:我明天就去。
12-8、邱县东目寨村外
[十二月二十四日深夜,韦杰率领第六八八团奔袭东目寨。他们都戴着第十支队的袖标,穿着第十支队的军装,利用夜色作掩护,悄悄渡过卫河,于拂晓前将东目寨团团包围。]
[凌晨七时,战士们在团长韦杰的指挥下,潮水般的从四面冲进东目寨。]
[民军第一路的两个团虽然经过整编,但没有打过仗,哪经得起六八八团的冲击? 没多大功夫,就被击溃了。王来贤见大势已去,纠集了几十挺机枪,三百余人,趁乱冲出重围,向北逃去。]
韦杰:大家马上打扫战场,清点俘虏人数。
战士们:是。
12-9、馆陶县城;鲁西北特委驻地
[当天中午,韦杰率领第六八八团,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返回了馆陶城。]
韦杰(一见到陈赓,便急切地):第十支队在尖冢打得怎么样?
陈赓(笑着):没打。
韦杰(惊异地):没打?
陈赓(仍然笑着):是呀,没打。
韦杰(着急地):为什么不一起打呢?我们这里一打响,第三团就会增加防范,那样就不好打了。
徐运北(也笑了):不是没打,是没用打。
韦杰(着急地):这是怎么回事?
徐运北:是这么回事。匪军第三团的团长赵瀛洲是共产党员。他们见到第十支队,一枪未发,就投过来了。现在他们正在听我们的政工干部讲课呢。
韦杰(笑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12-10、威县七级镇张庄村;刘伯承住处
[邓小平带着两个警卫员,风尘仆仆地走进刘伯承居住的小院。]
刘伯承(从屋里迎出来,一把抓住邓小平的手):小平同志,你什么时候从延安回来的?
[参谋长李达跟在刘伯承身后,也迎出屋来。]
邓小平:我是前天回到辽县的。一看你们都到冀南来了,我没敢停,就直接赶过来了。
刘伯承:是啊,冀南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国民党疯狂挑衅,日寇大兵压境。为了就近指挥,我们就把师部机关迁到了这里。
邓小平:部队都带来了吗?
李达:跟我们一块来的,除了直属部队外,还有三八六旅补充团,先遣支队第三大队等部。另外,陈赓率领一一五师的六八八团和我们师的新一团等部,也越过平汉铁路来到冀南。目前,在邱县一带活动。
邓小平:很好!我这一路上,看到冀南的群众挖道沟、修战壕,干得热火朝天。
刘伯承:是啊!
李达:别在院里站着啦。到屋里再说吧。
邓小平:好。
[大家簇拥着邓小平,走进刘伯承的宿办室。]
12-11、宿办室里
刘伯承(指着屋里的几个高凳子):大家都坐吧。
[刘伯承说着,走过去坐在办公桌里面。其他人都拿着凳子,坐在刘伯承周围。]
邓小平(望着刘伯承):最近的工作顺利吗?
刘伯承:不太顺利。
邓小平:怎么啦?
刘伯承:我们想和鹿钟麟缓和关系。我跟他谈了两次,都收效甚微。
邓小平:他不配合?
刘伯承:岂止是不配合?他现在的派头很大,态度也冷若冰霜,与三个月前我在山西拜访他时判若两人。
李达:那时候他感到路上有风险,想让我们护送他们,才对我们恭敬有加。如今他自以为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所以就原形毕露了。
刘伯承(点点头,提议):现在小平来了,咱们干脆就开个会,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势,安排一下今后的工作。
邓小平:好。我正想熟悉这里的情况呢。
李达(转向通讯员):快去把徐副师长找来。
通讯员:是。
[通讯员转身向外跑去。不大功夫,徐向前便走进屋来。]
邓小平(迎上前去):副师长,你好!
徐向前:邓政委好!
刘伯承(向大家环视一周):咱们讨论一下冀南的形势。在讨论之前,先请小平传达党的六中全会精神。
[刘伯承说完,转身望着邓小平。]
邓小平(点点头,掏出他的工作日记看了看,开始介绍):全会于九月二十九日正式开幕,首先由毛泽东主席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抗战十五个月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抗战的发展趋势,确定了我党在抗战新阶段的战略任务。全会批判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中央认为,经过十五个月的抗战,中国已有很大进步,但尚未达到反攻胜利的程度。日军虽遇挫折,但仍有余力。故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力量对比,并无根本性变化,战争将具有长期性、残酷性。
然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战争潜力雄厚。而日本却正相反。且日本不但被拖在中国,还须北防苏联,东对美国,南对英法,可用于中国的兵力所剩无几。只要中国坚持持久抗战,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邓小平传达完毕,转身望着大家。]
徐向前:中央对当前形势的阐述很准确,对中日战争的结论非常有远见。
李达:对。
刘伯承:下面开始讨论冀南的形势。请大家畅所欲言。
李达(首先发言):现在冀南的形势十分严重。一方面是日军对我们形成包围,准备进行大扫荡;一方面是鹿钟麟疯狂向我们挑衅,恨不能置我们于死地。
刘志坚:鹿钟麟已经成了反共顽固派,再无争取的可能。
李达:对他,我们决不能再退让。
邓小平:大家应该明白,现在和鹿钟麟闹分裂,高兴的只有日本鬼子。
刘伯承:是啊,我们必须保持克制。
邓小平:中央的方针很明确:一是坚持国共合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独立日本侵略者;二是大力发动群众,坚持平原游击战,调集一切力量打击日寇。这是中央的大政方针,也是我们当前的大局。
刘伯承:对,我们还是要忍耐。我再去跟他谈一次,看能否有所收获。
徐向前:我建议,召开一次党政高级干部会议,布置一下今后的工作。
刘伯承:我赞成。
邓小平:好,就这样定啦。
叠影字幕;画外音
十二月三十日,一二九师首长在威县老虎张庄,召开冀南、太行、冀鲁豫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详细部署了今后的工作。
12-12、南宫县乔村;第十军团司令部
[十二月三十日,石友三率领第十军团第一八一师来到乔村。他将指挥部设在村西头的一座大宅子里,然后将他的弟弟石友信叫到身边。]
石友三(对石友信):我们从鲁西孤军深入,来到冀南,对当地的情况一无所知。你去调查一下,这一带谁的势力最大。
石友信(不解地):调查这些干什么?
石友三: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必须找一个靠山。
石友信:是鹿钟麟要求蒋介石,把我们调来的。他是河北省主席,手里又有军队,我们依靠他不就行了吗?
石友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鹿钟麟的实力怎么样,靠住靠不住,我们一点底也没有。你尽快查清楚,鹿钟麟实力如何?这一带谁的力量最大?
石友信:还是你想的周到。我马上就去。
12-13、南宫县乔村;第十军团指挥部
[两天后,石友信匆匆走进石友三的办公室。]
石友三:怎么样?都调查清楚啦?
石友信(点点头):据我们了解,鹿钟麟虽然身为河北省主席,但他手下没有像样的军队,只有最近收编的王子耀、胡和道、赵云祥这些杂牌军。
石友三:照你这么说,他的省政府只是个空架子?
石友信:不仅如此。据我们了解,赵云祥这个人很有个性,喜欢独树一帜。他听不听鹿钟麟的,还是个未知数。
石友三:那谁的实力最强?
石友信:八路军。
石友三:八路军?
石友信:对,这一带实力最强的就是八路军了。他们光主力部队就有好几万人,还有很多民众团体。现在,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都在冀南,也就是说,整个一二九师都到了冀南。
石友三(赞赏地):你了解得很全面。
石友信:据我所知,八路军是坚决抗日的队伍。我们要和他们合作,也要做出坚决抗日的样子。
石友三(高兴地):对!我这就派人向八路军请教对日作战的方法。
石友信:哥哥高明!
12-15、冀县漳淮村;省政府驻地
[刘伯承、宋任穷一前一后,走进鹿钟麟的办公处。]
鹿钟麟(热情地):伯承兄,多日不见,你最近好啊?
徐运北:这太好啦!
陈赓:你们介绍一下他们的兵力分布情况。
徐运北:好。经过日军的扫荡,民军第一路现在只剩下了三个团。他们的司令部和第一、第二团,驻扎在邱县的东目寨一带;第三团驻在尖冢一带。
陈赓(思考了一下):那就由我带来的第六八八团负责解决东目寨王来贤的司令部和他们的两个团,由第十支队负责解决尖冢的第三团。大家看怎么样?
徐运北:六八八团的担子重了一些。
陈赓(诙谐地)一股小小的土匪,何足挂齿。
张维翰:咱们可以采取一些伪装技巧。
徐运北:什么技巧?
[陈赓等人也都盯着张维翰,等着他说话。]
张维翰:目前,国民党虽然不断制造摩擦,但还没有公开与我们破裂。我建议,让六八八团的战士都戴上我们第十支队的袖标,穿上第十支队的军装。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们的警觉,可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陈赓(高兴地):好,就这么办。
12-7、第六八八团驻地
[回到第六八八团驻地,陈赓立刻把团长韦杰叫到司令部,向他布置任务。]
陈赓:我和鲁西北特委商量好了。后天上午八点,我们和张维翰的第十支队联合起来,歼灭王来贤的民军第一路。你们六八八团担任主攻。]
韦杰(兴奋地):太好啦!我正有劲没处使呢!
陈赓(吩咐):回去马上召开动员大会,做好战前准备。
韦杰:没问题。一股小小的土匪,不在话下。
陈赓:你明天赶到第十支队,去领一些袖标和军装。你们都穿上第十支队的军装。这样可以迷惑敌人。
韦杰:我明天就去。
12-8、邱县东目寨村外
[十二月二十四日深夜,韦杰率领第六八八团奔袭东目寨。他们都戴着第十支队的袖标,穿着第十支队的军装,利用夜色作掩护,悄悄渡过卫河,于拂晓前将东目寨团团包围。]
[凌晨七时,战士们在团长韦杰的指挥下,潮水般的从四面冲进东目寨。]
[民军第一路的两个团虽然经过整编,但没有打过仗,哪经得起六八八团的冲击? 没多大功夫,就被击溃了。王来贤见大势已去,纠集了几十挺机枪,三百余人,趁乱冲出重围,向北逃去。]
韦杰:大家马上打扫战场,清点俘虏人数。
战士们:是。
12-9、馆陶县城;鲁西北特委驻地
[当天中午,韦杰率领第六八八团,押着俘虏,带着战利品,返回了馆陶城。]
韦杰(一见到陈赓,便急切地):第十支队在尖冢打得怎么样?
陈赓(笑着):没打。
韦杰(惊异地):没打?
陈赓(仍然笑着):是呀,没打。
韦杰(着急地):为什么不一起打呢?我们这里一打响,第三团就会增加防范,那样就不好打了。
徐运北(也笑了):不是没打,是没用打。
韦杰(着急地):这是怎么回事?
徐运北:是这么回事。匪军第三团的团长赵瀛洲是共产党员。他们见到第十支队,一枪未发,就投过来了。现在他们正在听我们的政工干部讲课呢。
韦杰(笑了):原来是这么回事。
12-10、威县七级镇张庄村;刘伯承住处
[邓小平带着两个警卫员,风尘仆仆地走进刘伯承居住的小院。]
刘伯承(从屋里迎出来,一把抓住邓小平的手):小平同志,你什么时候从延安回来的?
[参谋长李达跟在刘伯承身后,也迎出屋来。]
邓小平:我是前天回到辽县的。一看你们都到冀南来了,我没敢停,就直接赶过来了。
刘伯承:是啊,冀南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国民党疯狂挑衅,日寇大兵压境。为了就近指挥,我们就把师部机关迁到了这里。
邓小平:部队都带来了吗?
李达:跟我们一块来的,除了直属部队外,还有三八六旅补充团,先遣支队第三大队等部。另外,陈赓率领一一五师的六八八团和我们师的新一团等部,也越过平汉铁路来到冀南。目前,在邱县一带活动。
邓小平:很好!我这一路上,看到冀南的群众挖道沟、修战壕,干得热火朝天。
刘伯承:是啊!
李达:别在院里站着啦。到屋里再说吧。
邓小平:好。
[大家簇拥着邓小平,走进刘伯承的宿办室。]
12-11、宿办室里
刘伯承(指着屋里的几个高凳子):大家都坐吧。
[刘伯承说着,走过去坐在办公桌里面。其他人都拿着凳子,坐在刘伯承周围。]
邓小平(望着刘伯承):最近的工作顺利吗?
刘伯承:不太顺利。
邓小平:怎么啦?
刘伯承:我们想和鹿钟麟缓和关系。我跟他谈了两次,都收效甚微。
邓小平:他不配合?
刘伯承:岂止是不配合?他现在的派头很大,态度也冷若冰霜,与三个月前我在山西拜访他时判若两人。
李达:那时候他感到路上有风险,想让我们护送他们,才对我们恭敬有加。如今他自以为在这里站稳了脚跟,所以就原形毕露了。
刘伯承(点点头,提议):现在小平来了,咱们干脆就开个会,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势,安排一下今后的工作。
邓小平:好。我正想熟悉这里的情况呢。
李达(转向通讯员):快去把徐副师长找来。
通讯员:是。
[通讯员转身向外跑去。不大功夫,徐向前便走进屋来。]
邓小平(迎上前去):副师长,你好!
徐向前:邓政委好!
刘伯承(向大家环视一周):咱们讨论一下冀南的形势。在讨论之前,先请小平传达党的六中全会精神。
[刘伯承说完,转身望着邓小平。]
邓小平(点点头,掏出他的工作日记看了看,开始介绍):全会于九月二十九日正式开幕,首先由毛泽东主席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抗战十五个月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抗战的发展趋势,确定了我党在抗战新阶段的战略任务。全会批判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中央认为,经过十五个月的抗战,中国已有很大进步,但尚未达到反攻胜利的程度。日军虽遇挫折,但仍有余力。故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力量对比,并无根本性变化,战争将具有长期性、残酷性。
然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战争潜力雄厚。而日本却正相反。且日本不但被拖在中国,还须北防苏联,东对美国,南对英法,可用于中国的兵力所剩无几。只要中国坚持持久抗战,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邓小平传达完毕,转身望着大家。]
徐向前:中央对当前形势的阐述很准确,对中日战争的结论非常有远见。
李达:对。
刘伯承:下面开始讨论冀南的形势。请大家畅所欲言。
李达(首先发言):现在冀南的形势十分严重。一方面是日军对我们形成包围,准备进行大扫荡;一方面是鹿钟麟疯狂向我们挑衅,恨不能置我们于死地。
刘志坚:鹿钟麟已经成了反共顽固派,再无争取的可能。
李达:对他,我们决不能再退让。
邓小平:大家应该明白,现在和鹿钟麟闹分裂,高兴的只有日本鬼子。
刘伯承:是啊,我们必须保持克制。
邓小平:中央的方针很明确:一是坚持国共合作,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独立日本侵略者;二是大力发动群众,坚持平原游击战,调集一切力量打击日寇。这是中央的大政方针,也是我们当前的大局。
刘伯承:对,我们还是要忍耐。我再去跟他谈一次,看能否有所收获。
徐向前:我建议,召开一次党政高级干部会议,布置一下今后的工作。
刘伯承:我赞成。
邓小平:好,就这样定啦。
叠影字幕;画外音
十二月三十日,一二九师首长在威县老虎张庄,召开冀南、太行、冀鲁豫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详细部署了今后的工作。
12-12、南宫县乔村;第十军团司令部
[十二月三十日,石友三率领第十军团第一八一师来到乔村。他将指挥部设在村西头的一座大宅子里,然后将他的弟弟石友信叫到身边。]
石友三(对石友信):我们从鲁西孤军深入,来到冀南,对当地的情况一无所知。你去调查一下,这一带谁的势力最大。
石友信(不解地):调查这些干什么?
石友三: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必须找一个靠山。
石友信:是鹿钟麟要求蒋介石,把我们调来的。他是河北省主席,手里又有军队,我们依靠他不就行了吗?
石友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鹿钟麟的实力怎么样,靠住靠不住,我们一点底也没有。你尽快查清楚,鹿钟麟实力如何?这一带谁的力量最大?
石友信:还是你想的周到。我马上就去。
12-13、南宫县乔村;第十军团指挥部
[两天后,石友信匆匆走进石友三的办公室。]
石友三:怎么样?都调查清楚啦?
石友信(点点头):据我们了解,鹿钟麟虽然身为河北省主席,但他手下没有像样的军队,只有最近收编的王子耀、胡和道、赵云祥这些杂牌军。
石友三:照你这么说,他的省政府只是个空架子?
石友信:不仅如此。据我们了解,赵云祥这个人很有个性,喜欢独树一帜。他听不听鹿钟麟的,还是个未知数。
石友三:那谁的实力最强?
石友信:八路军。
石友三:八路军?
石友信:对,这一带实力最强的就是八路军了。他们光主力部队就有好几万人,还有很多民众团体。现在,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都在冀南,也就是说,整个一二九师都到了冀南。
石友三(赞赏地):你了解得很全面。
石友信:据我所知,八路军是坚决抗日的队伍。我们要和他们合作,也要做出坚决抗日的样子。
石友三(高兴地):对!我这就派人向八路军请教对日作战的方法。
石友信:哥哥高明!
12-15、冀县漳淮村;省政府驻地
[刘伯承、宋任穷一前一后,走进鹿钟麟的办公处。]
鹿钟麟(热情地):伯承兄,多日不见,你最近好啊?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