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独家授权
字数:14077
成片时长:约46分钟
阅读:6487
发表:2018/6/30 修改:2020/3/29
43集 主旋律,军事 电视剧剧本
《鏖战冀南》第21集
1
…
21
32
33
全部
- 故事梗概
- 作品正文
21-14、涉县赤岸村;一二九师师部
[一个通讯员手里拿着一份电报,跑进会议室。]
通讯员:刘师长、邓政委,冀南军区发来的电报。
[通讯员说着,将电报递过去。刘伯承接过电报,邓小平也凑过来,两个人一道认真观看。]
刘伯承(轻声念道):刘师长、邓政委及宋任穷政委:
根据冀南区的严峻形势,我们决定将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去活动。具体措施是:军分区所属部队三分之二的兵力分散活动,三分之一整训:各野战旅所属部队三分之一分散活动,三分之二整训。各分散活动的小部队要以连、排,甚至以班为单位,必要是穿便衣,三至五人为一组,深入到敌人的据点、交通线附近,带领民兵、游击队积极活动,开展接敌区、敌占区的工作。……
刘伯承(越看越激动,没等念完,就抬起头):好!他们和我们都想到一块啦。我们正在起草‘分遣小部队’的命令,他们都已经开始实施了。
邓小平(高兴地):他们比我们想的还要周到。讨论这个工作汇报,也应该让宋任穷参加。(他接着向一个通讯员吩咐):快去把宋任穷叫来。
通讯员:是。
刘伯承:宋任穷的病还没好,还是我们到他那里去研究吧。
邓小平:好。
[两个人都站起身,向宋任穷的住处走去。]
21-15、宋任穷住处
[正躺在床上休息的宋任穷,看到刘伯承和邓小平进来,赶紧坐起来,想从床上下来。]
刘伯承(连忙拦住他):别动,别动,现在你是病人,就在那儿躺着。
宋任穷(抱歉地笑了):首长有什么吩咐?
邓小平(把那份电报递给宋任穷):这是你的老搭档发来的工作汇报。你看看。
[宋任穷接过电报看起来,等他看完抬起头时,发现两位首长还在盯着他。]
宋任穷(连忙表示):我认为,这个决定很及时,也非常重要。跟我想到一块啦。
[刘伯承和邓小平都点点头。]
邓小平:那怎样回复他们?
宋任穷(不假思索地):完全同意!
邓小平:同时,我们还要对他们的决定进行必要的补充,使之更加完善。
21-16、冀南军区司令部
陈再道(看完师部发来的复电,高兴地):刘邓首长完全同意我们的计划。还对我们的决定,作了必要的补充。
王宏坤:我建议,再向各部队下发一个命令,要求他们不仅要执行军事上的游击任务,还必须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以极大的努力帮助地方工作。
陈再道:我完全同意。(他随后又风趣地)在命令中还要加上这么几句话:你们一个个都是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使劲折腾。
王宏坤(兴奋地):好。
……
21-17、冀南军区政治部
[刘志坚、朱光把政治部各科室负责人,都召集到会议室。]
刘志坚(望着大家):现在,军区的一部分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去活动。咱们政治部也该有所行动了。
组织部长吴建初:怎么个行动法儿?
朱光:我和刘主任经过研究,决定以民运部为基础,选调一些政治坚强、大胆机敏、有独立活动能力的机关干部和连排干部,组成一支武装工作队,进到敌占区和接敌区开展活动。
组织部副部长刘华清:队长由谁担任?
刘志坚:队长是个关键的职务,一定要选一个胆大心细,能独立处理问题的人。
朱光:我认为,民运部长刘大坤就很合适。
刘志坚(转向大家):你们的意见呢?
[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刘志坚:好,那就这样定啦。(他随即转向身边的警卫员)快去把民运部长刘大坤找来。
警卫员:是。
[警卫员向外跑去。不大功夫,刘大坤便走进来。]
刘大坤(急切地):首长,是不是又有新任务啦?
刘志坚(点点头):我们决定以你们民运部为基础,再从各部队选调一些政治坚强的干部,组成一支‘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接敌区、敌占区,开展宣传和统战工作。
刘大坤(高兴地):这太好啦!
刘志坚:组织决定,由你担任武工队长。
刘大坤(郑重地):我服从组织安排。首长还有什么吩咐?
朱光:武工队和分遣的小部队不同。武工队的主要任务不是作战,而是搞统战工作,包括镇压汉奸,拉拢敌人上层有正义感的官员,在敌人内部制造矛盾等。执行这样的任务,需要有很高的政治水平,很强的判断力,面临的考验也更多。
刘大坤(点点头):我明白。
21-18、第二天上午;冀南军区政治部
[临出发前,刘志坚紧紧握着刘大坤的手,使劲摇晃着。]
刘志坚:那一带的环境十分残酷,你们又是单独活动。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疏忽。每个队员在活动的村里要建立三个‘联系户”,每个‘联系户’要有不同的暗号,以便遇到敌人搜捕时有可靠的掩护。
刘大坤(感动地):我都记住啦!
21-19、枣强与冀县交界处
[第二天凌晨,武工队就在刘大坤的带领下,来到枣强与冀县交界处,走进一片树林里。]
刘大坤:大家先隐蔽好。我去与当地的同志接头。
众队员:是。
[刘大坤随后便走出小树林,来到了商定的接头地点。这时,从对面传来一声布谷鸟的叫声。刘大坤也学了一声布谷鸟叫,就见从河沟里走出一个人。刘大坤连忙迎上前去。]
对面的人(走过来握住刘大坤的手,做自我介绍):我是枣南县委书记,兼县大队队长陈仝。同志们都来了吗?
刘大坤:都来啦。
陈 仝:请同志们过来吧。
刘大坤:好。
[刘大坤向后面的树林里一招手,隐蔽在树林里的三十多名武工队员,立刻走出树林,来到他们面前。]
陈 仝(兴奋地):跟我走吧。
刘大坤:好。
21-20、枣强县东司庄村外
[武工队跟随陈仝,向枣强县东司庄村走去。]
陈 仝(一边往村里走,一边向刘大坤介绍):这里是我们的一个联络点?堡垒户张步洲是个医生,保定武备学堂军医科毕业。虽医术精良,但因国内军阀混战,欲报国不得志,愤然回家半医半农。他走遍枣南各乡村,为民解除病痛,获“东司三先生药到病除”的美誉。
刘大坤:原来是这样。
陈仝(低下头想了想,又和刘大坤商议):如果大家都住在张家,那将很显眼,容易暴露。这么着吧,在这里先凑合一两天,我们尽快分出一部分同志,住到西关村的张俊秀家。你看怎么样?
刘大坤:西关村?离县城那么近,安全吗?
陈 仝:没问题。那里是我们的一个联络站,也是我们在敌人眼皮底下建立的指挥部。
刘大坤:好,就按你说的办。
[说话间,他们走到了张步洲家大门前。]
21-21、张步洲家里
[刘大坤、陈仝一行人,先后走进张家院里。张步洲听到动静,立刻从屋里迎出来。他的家人也都跟着他,从屋里走出来。]
张步洲(热情地):欢迎同志们!
陈 仝: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他指着刘大坤)这是武工队队长刘大坤同志。(他又转身指着张步洲)这位就是张步洲,我们的堡垒户。
刘大坤(立刻迎上去):听说你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谢谢你!
张步洲: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快到屋里去吧。
陈 仝:好。
[陈仝随即便领着刘大坤等人,走进了北屋。]
21-22、北屋里
[几个人在正当中的方桌周围坐下来。]
刘大坤:陈书记,你介绍一下敌人的情况吧。
陈仝:好。这段时间,日本人虽然经常扫荡,但他们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对我们的威胁并不十分大。最可恨的就是那些汉奸,他们人熟地也熟,又一肚子坏水,变着法儿的为日本人出坏主意。我建议,武工队要采取果断措施,狠狠打击那些为虎作伥的中国人。
刘大坤(点点头):这一带最可恨的汉奸,是哪个?
张步洲:最可恨的汉奸……就是王景云和曹锦辉了。
刘大坤:他们是什么人?
张步洲:一个是六离会的头目,一个是黄沙会的头目。
刘大坤:六离会?就是几年前我们曾经取缔过的六离会吗?
张步洲:对,就是那个六离会。自从我们取缔南宫六离会后,这里的六离会也老实多了,包括其他会道门也都不敢胡作非为了。最近,随着日本人的势力越来越占优势,那些会道门又开始狗仗人势,胡作非为。他们不光投靠日本人,为虎作伥,还横行乡里,欺压无辜百姓。
刘大坤:我们正准备除掉两个汉奸,杀一儆百呢。那就拿他们两个开刀。
张步洲(激动地):太好啦!最近,六离会和黄沙会因为臭味相投,有合并到一起的趋势。王景云和曹锦辉经常在一起喝酒,他们做什么都在一块。很可能一次抓住他们两个。
刘大坤:这太好啦!你们赶紧对他们进行追踪监视,尽快掌握他们的活动规律。一旦时机成熟,立即采取行动。
陈仝:好。
21-23、东司庄;张步洲家
[两天后,陈仝带着两名侦察员走进张步洲家。]
陈 仝:刘队长,我们已经掌握了王景云和曹锦辉的活动规律。
刘大坤(兴奋地):哦,你快说说。
陈 仝:据我们侦察,王景云和曹锦辉经常到县城里“逛窑子”。他俩同时相中了一个妓女。由于臭味相投,两个人没打没闹,经过秘密谈判,决定共同拥有此妓女。于是,两个人偷偷购买了一套房子,将那个妓女从窑子里赎出来,放到那套房子里,两个人一有空就到那里鬼混。有时两个人一起去,有时分开去。
刘大坤(激动地):这是很好的一个机会。(他立即做出安排)我带领几个武工队员,住到那个窑子附近。陈队长,你们继续监视。一旦发现他俩同时走进那座房子,立即通知我们。咱们一起行动,将他俩活捉。
陈仝:好,我马上安排。
[陈仝转身就往外走。]
张步洲(连忙叫住他):陈书记,你等一下。
[陈仝转回身,望着张步洲。]
张步洲:听说你们要把一部分武工队员,转移到别处住。我想,就让他们住在我亲(qing)家那里吧。
陈 仝:好,就让武工队住在你亲家。(他接着又转向刘大坤)他亲(qing)家就是我跟你介绍过的西关村的张俊秀。张俊秀年轻时在北京学过“首饰炉”技术,出师后开了一个“公聚”号门店。他家同时也是我们的堡垒户,曾经开设过大众医院,为八路军医治伤病员。现在是枣南县领导人在这里专设的一个地下指挥部。
刘大坤(惊喜地):原来是这样。我们就住在那里。
陈仝:好。
[一个通讯员手里拿着一份电报,跑进会议室。]
通讯员:刘师长、邓政委,冀南军区发来的电报。
[通讯员说着,将电报递过去。刘伯承接过电报,邓小平也凑过来,两个人一道认真观看。]
刘伯承(轻声念道):刘师长、邓政委及宋任穷政委:
根据冀南区的严峻形势,我们决定将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去活动。具体措施是:军分区所属部队三分之二的兵力分散活动,三分之一整训:各野战旅所属部队三分之一分散活动,三分之二整训。各分散活动的小部队要以连、排,甚至以班为单位,必要是穿便衣,三至五人为一组,深入到敌人的据点、交通线附近,带领民兵、游击队积极活动,开展接敌区、敌占区的工作。……
刘伯承(越看越激动,没等念完,就抬起头):好!他们和我们都想到一块啦。我们正在起草‘分遣小部队’的命令,他们都已经开始实施了。
邓小平(高兴地):他们比我们想的还要周到。讨论这个工作汇报,也应该让宋任穷参加。(他接着向一个通讯员吩咐):快去把宋任穷叫来。
通讯员:是。
刘伯承:宋任穷的病还没好,还是我们到他那里去研究吧。
邓小平:好。
[两个人都站起身,向宋任穷的住处走去。]
21-15、宋任穷住处
[正躺在床上休息的宋任穷,看到刘伯承和邓小平进来,赶紧坐起来,想从床上下来。]
刘伯承(连忙拦住他):别动,别动,现在你是病人,就在那儿躺着。
宋任穷(抱歉地笑了):首长有什么吩咐?
邓小平(把那份电报递给宋任穷):这是你的老搭档发来的工作汇报。你看看。
[宋任穷接过电报看起来,等他看完抬起头时,发现两位首长还在盯着他。]
宋任穷(连忙表示):我认为,这个决定很及时,也非常重要。跟我想到一块啦。
[刘伯承和邓小平都点点头。]
邓小平:那怎样回复他们?
宋任穷(不假思索地):完全同意!
邓小平:同时,我们还要对他们的决定进行必要的补充,使之更加完善。
21-16、冀南军区司令部
陈再道(看完师部发来的复电,高兴地):刘邓首长完全同意我们的计划。还对我们的决定,作了必要的补充。
王宏坤:我建议,再向各部队下发一个命令,要求他们不仅要执行军事上的游击任务,还必须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以极大的努力帮助地方工作。
陈再道:我完全同意。(他随后又风趣地)在命令中还要加上这么几句话:你们一个个都是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使劲折腾。
王宏坤(兴奋地):好。
……
21-17、冀南军区政治部
[刘志坚、朱光把政治部各科室负责人,都召集到会议室。]
刘志坚(望着大家):现在,军区的一部分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各地去活动。咱们政治部也该有所行动了。
组织部长吴建初:怎么个行动法儿?
朱光:我和刘主任经过研究,决定以民运部为基础,选调一些政治坚强、大胆机敏、有独立活动能力的机关干部和连排干部,组成一支武装工作队,进到敌占区和接敌区开展活动。
组织部副部长刘华清:队长由谁担任?
刘志坚:队长是个关键的职务,一定要选一个胆大心细,能独立处理问题的人。
朱光:我认为,民运部长刘大坤就很合适。
刘志坚(转向大家):你们的意见呢?
[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刘志坚:好,那就这样定啦。(他随即转向身边的警卫员)快去把民运部长刘大坤找来。
警卫员:是。
[警卫员向外跑去。不大功夫,刘大坤便走进来。]
刘大坤(急切地):首长,是不是又有新任务啦?
刘志坚(点点头):我们决定以你们民运部为基础,再从各部队选调一些政治坚强的干部,组成一支‘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接敌区、敌占区,开展宣传和统战工作。
刘大坤(高兴地):这太好啦!
刘志坚:组织决定,由你担任武工队长。
刘大坤(郑重地):我服从组织安排。首长还有什么吩咐?
朱光:武工队和分遣的小部队不同。武工队的主要任务不是作战,而是搞统战工作,包括镇压汉奸,拉拢敌人上层有正义感的官员,在敌人内部制造矛盾等。执行这样的任务,需要有很高的政治水平,很强的判断力,面临的考验也更多。
刘大坤(点点头):我明白。
21-18、第二天上午;冀南军区政治部
[临出发前,刘志坚紧紧握着刘大坤的手,使劲摇晃着。]
刘志坚:那一带的环境十分残酷,你们又是单独活动。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有半点疏忽。每个队员在活动的村里要建立三个‘联系户”,每个‘联系户’要有不同的暗号,以便遇到敌人搜捕时有可靠的掩护。
刘大坤(感动地):我都记住啦!
21-19、枣强与冀县交界处
[第二天凌晨,武工队就在刘大坤的带领下,来到枣强与冀县交界处,走进一片树林里。]
刘大坤:大家先隐蔽好。我去与当地的同志接头。
众队员:是。
[刘大坤随后便走出小树林,来到了商定的接头地点。这时,从对面传来一声布谷鸟的叫声。刘大坤也学了一声布谷鸟叫,就见从河沟里走出一个人。刘大坤连忙迎上前去。]
对面的人(走过来握住刘大坤的手,做自我介绍):我是枣南县委书记,兼县大队队长陈仝。同志们都来了吗?
刘大坤:都来啦。
陈 仝:请同志们过来吧。
刘大坤:好。
[刘大坤向后面的树林里一招手,隐蔽在树林里的三十多名武工队员,立刻走出树林,来到他们面前。]
陈 仝(兴奋地):跟我走吧。
刘大坤:好。
21-20、枣强县东司庄村外
[武工队跟随陈仝,向枣强县东司庄村走去。]
陈 仝(一边往村里走,一边向刘大坤介绍):这里是我们的一个联络点?堡垒户张步洲是个医生,保定武备学堂军医科毕业。虽医术精良,但因国内军阀混战,欲报国不得志,愤然回家半医半农。他走遍枣南各乡村,为民解除病痛,获“东司三先生药到病除”的美誉。
刘大坤:原来是这样。
陈仝(低下头想了想,又和刘大坤商议):如果大家都住在张家,那将很显眼,容易暴露。这么着吧,在这里先凑合一两天,我们尽快分出一部分同志,住到西关村的张俊秀家。你看怎么样?
刘大坤:西关村?离县城那么近,安全吗?
陈 仝:没问题。那里是我们的一个联络站,也是我们在敌人眼皮底下建立的指挥部。
刘大坤:好,就按你说的办。
[说话间,他们走到了张步洲家大门前。]
21-21、张步洲家里
[刘大坤、陈仝一行人,先后走进张家院里。张步洲听到动静,立刻从屋里迎出来。他的家人也都跟着他,从屋里走出来。]
张步洲(热情地):欢迎同志们!
陈 仝: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他指着刘大坤)这是武工队队长刘大坤同志。(他又转身指着张步洲)这位就是张步洲,我们的堡垒户。
刘大坤(立刻迎上去):听说你为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谢谢你!
张步洲: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气。快到屋里去吧。
陈 仝:好。
[陈仝随即便领着刘大坤等人,走进了北屋。]
21-22、北屋里
[几个人在正当中的方桌周围坐下来。]
刘大坤:陈书记,你介绍一下敌人的情况吧。
陈仝:好。这段时间,日本人虽然经常扫荡,但他们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对我们的威胁并不十分大。最可恨的就是那些汉奸,他们人熟地也熟,又一肚子坏水,变着法儿的为日本人出坏主意。我建议,武工队要采取果断措施,狠狠打击那些为虎作伥的中国人。
刘大坤(点点头):这一带最可恨的汉奸,是哪个?
张步洲:最可恨的汉奸……就是王景云和曹锦辉了。
刘大坤:他们是什么人?
张步洲:一个是六离会的头目,一个是黄沙会的头目。
刘大坤:六离会?就是几年前我们曾经取缔过的六离会吗?
张步洲:对,就是那个六离会。自从我们取缔南宫六离会后,这里的六离会也老实多了,包括其他会道门也都不敢胡作非为了。最近,随着日本人的势力越来越占优势,那些会道门又开始狗仗人势,胡作非为。他们不光投靠日本人,为虎作伥,还横行乡里,欺压无辜百姓。
刘大坤:我们正准备除掉两个汉奸,杀一儆百呢。那就拿他们两个开刀。
张步洲(激动地):太好啦!最近,六离会和黄沙会因为臭味相投,有合并到一起的趋势。王景云和曹锦辉经常在一起喝酒,他们做什么都在一块。很可能一次抓住他们两个。
刘大坤:这太好啦!你们赶紧对他们进行追踪监视,尽快掌握他们的活动规律。一旦时机成熟,立即采取行动。
陈仝:好。
21-23、东司庄;张步洲家
[两天后,陈仝带着两名侦察员走进张步洲家。]
陈 仝:刘队长,我们已经掌握了王景云和曹锦辉的活动规律。
刘大坤(兴奋地):哦,你快说说。
陈 仝:据我们侦察,王景云和曹锦辉经常到县城里“逛窑子”。他俩同时相中了一个妓女。由于臭味相投,两个人没打没闹,经过秘密谈判,决定共同拥有此妓女。于是,两个人偷偷购买了一套房子,将那个妓女从窑子里赎出来,放到那套房子里,两个人一有空就到那里鬼混。有时两个人一起去,有时分开去。
刘大坤(激动地):这是很好的一个机会。(他立即做出安排)我带领几个武工队员,住到那个窑子附近。陈队长,你们继续监视。一旦发现他俩同时走进那座房子,立即通知我们。咱们一起行动,将他俩活捉。
陈仝:好,我马上安排。
[陈仝转身就往外走。]
张步洲(连忙叫住他):陈书记,你等一下。
[陈仝转回身,望着张步洲。]
张步洲:听说你们要把一部分武工队员,转移到别处住。我想,就让他们住在我亲(qing)家那里吧。
陈 仝:好,就让武工队住在你亲家。(他接着又转向刘大坤)他亲(qing)家就是我跟你介绍过的西关村的张俊秀。张俊秀年轻时在北京学过“首饰炉”技术,出师后开了一个“公聚”号门店。他家同时也是我们的堡垒户,曾经开设过大众医院,为八路军医治伤病员。现在是枣南县领导人在这里专设的一个地下指挥部。
刘大坤(惊喜地):原来是这样。我们就住在那里。
陈仝:好。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