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6699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7170
发表:2020/6/20
48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南下干部》第33-35集
老朱11 [湖南常德]
 出售价格:面议 [如何联系作者]
33-35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江水滔滔,波涛汹涌。
  江堤上,拖拉机载着农药和农机配件从堤上急驶而来。
  陈秀姑:师傅,路不好,慢点儿开。
  机手:没事儿。
  大堤拐弯处,拖拉机与一部大卡车迎面错车。
  拖拉机避让不及,顺着堤坡栽下江中。
  顿时,堤岸上喊救人的声音响成一片。
  波峰浪谷中,柳长生和陈秀姑终于浮出水面,他们顺水游了不远,就被赶来搭救的机船救起。
  
  31,湘江,甲板上,外,日
  浑身湿漉漉的柳长生和陈秀姑冲着奔腾的江水高喊:江师傅……
  江水滔滔,哪儿还有机手和拖拉机的踪影……
  
  
  第 三 十 四 集
  
  1,病房,内,日
  〔闪回〕甲板上,浑身湿漉漉的柳长生和陈秀姑冲着奔腾的江水高喊:江师傅……
  郑有庚的陈述还在继续:就这样,拖拉机后来虽然捞上来了,可货却被水冲走了,机手也淹死了,幸亏长生和秀姑会水,才捡了条命回来。货物凭证全掉江里了,回来不好报账,我们只好以因公报损的名义把这笔账给冲了。可工作队听了昌万兴一面之词,死揪住这事儿不放,硬说这几百块钱是我们三人合伙贪污私分了。我们也没有旁证来证实,工作队柏队长天天逼问,把长生惹火了,气得捶了桌子,他说,老子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昌万兴话赶话,说我们把工作队比成鬼,是污蔑社教,这一来就越闹越僵了。
  丁大力沉吟片刻:有庚呀,你们三个都是我亲手培养的,我当然对你们知根知底了。可你们知不知道,这几年五风一刮,群众遭了多大罪,沤了多少气?不管有多少客观原因,这些烂事儿毕竟还是你们亲手办的,冤有头债有主,群众不找你们撒气找谁去?所以你们态度要端正,姿态也要放高点,不能由着性子来。不就是让群众出出气嘛,有什么大不了的?都像你们这样,跟社教工作队对着干,那不是乱上添乱吗?要是传到外边去,人家还以为是胡书记和我在背后给你们撑腰,阶级敌人就会幸灾乐祸,说,瞧见没有?还社教呢,连省委点上后院都起火了。你们说说,这影响多不好,下阶段的社教运动还怎么深入开展?
  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
  郑有庚:丁政委,您要这么说,我们还心服口服。您说我们怎么办?
  丁大力:我这信上不全写着吗?要顾全大局,老老实实工作,夹着尾巴做人。对贫下中农和工作队的批评,要虚心接受坚决改正
  
  2,柞树大队,村口,外,暮
  夕阳西下。灿烂的晚霞让雪后的柞树村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肖琴披着一身霞光,孤身一人在村口老银杏树下来回走动,她不时向公路远方引颈眺望。
  一辆军用吉普从公路远方开来。
  肖琴露出了欣喜的微笑。
  吉普在村口停下。
  副驾上的陈秀姑从车窗探出头来:肖老师,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肖琴:我……等你呀。
  陈秀姑:等我?哦,你是担心我们,是吧?没事儿。
  肖琴点点头:没事就好。我回学校了。
  说完转身要走。
  陈秀姑下车:哎,肖老师,学校饭餐肯定过点了,上我们家打牙祭去。
  郑有庚从后座车窗伸出头来:是啊肖老师,我们今天吃大户,李副政委把菜都买齐了呢。
  李小宝和柳长生也走出车门:是啊,肖老师,上车吧,多个人多份热闹。
  肖琴小声地:秀姑姐,我不去了,省得人家说闲话。
  陈秀姑:嗨,晚上蛤蟆叫还不上床睡觉了?没事,见了我男人那身军装,有闲话的都得咽进肚子里去。来来来,你坐前面,老郑坐过去一点儿。
  她连拖带推,把肖琴塞到了副驾座上,自己则上了后座。
  吉普载着欢声笑语,朝村里驶去。
  
  3,柞树大队部,内,日
  工作队主持召开对郑有庚柳长生和陈秀姑的批判斗争大会。
  三人站在台上接受批斗。
  昌万兴在作批判发言。
  老柏带头鼓掌,台下掌声寥寥。
  〔男声旁白〕:社教运动中,连郑有庚这样的干部都挨了批斗,可见农民三年来确实积怨太深,必须让它有序地发泄出来,而不致于酿成社会事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真不能责怪丁大力。
  
  4,南华农业局,局长办公室,内,日
  墙上挂着雷锋的画像和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丁大力坐在办公桌旁批阅文件。
  人事股长兴冲冲地走进办公室:丁政委,有两个大学生分配到我们农业局工作,今天报到来了,您是不是见见他们,给他们说点儿什么。
  丁大力高兴地:好啊,叫他们上这儿来吧,男的女的?
  人事股长:都是男的,而且您都认识。
  丁大力:我都认识?怪了,叫什么名字?
  人事股长故作神秘:呆会儿您就知道了。
  他转身朝门外喊道:哎,都进来吧。
  昌子龙和曾志国跨进门来。
  两人齐声喊:丁政委!
  丁大力眼睛一亮:啊!原来是你们两个小鬼呀。
  他上前就把两人抱住了,看了好一会儿才把手松开。
  他感叹地:啊,时间真快呀,老子进南华的时候,你们两个小罗卜头才这么点儿高呢,一眨眼的工夫,都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了,好哇好哇。唉,我老喽,该你们来接班喽。
  昌子龙:瞧您说的,您才四十多岁,我们还要靠您来培养呢。
  丁大力:志国,听你爸说,你是学农作的吧?
  曾志国:嗯。
  丁大力:那太好了,我们局里农作股正缺人,你就在农作股上班吧。不过,学农作的坐办公室没出息,你先到柞树去办点,在农村实践中历练历练,对你有好处。
  曾志国:好,我听您的安排。丁政委,听说柞树是省委胡书记的点,我到点上主要干些什么工作?
  丁大力:农村工作嘛,头发胡子都要一把抓的。但当前你的工作重点,一是巩固社教运动成果,二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孙秘书回省里去了,我这段时间大面上的工作又忙,点上一直唱空城计,我心里正着急呢。
  曾志国:您放心,我一定配合支部搞好工作。
  丁大力:子龙,按说刚出学堂门的大学生,还是先下农村锻炼锻炼好,可我知道你是学会计的,总不能让你到大队生产队去当会计吧,那人家就要骂我大材小用了。这样吧,局里的会计马上就要退休了,你先把他那摊子业务慢慢接过来,往后财务上你就要多担些担子了。
  昌子龙:好。
  
  5,农业局,财务室,内,日
  会计老陈正在埋头做账。
  女出纳员小唐则一边织毛衣一边看大众电影杂志。
  人事股长领着昌子龙和曾志国走了进来:哎,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两位都是刚分配到我们局的大学生,这位是昌子龙,学会计的,老会计您一退休,他就来接您的班。这位是曾志国,学农作的,安排在农作股。老同志你们也认识一下,这位老会计姓陈,农业局的开国元勋了。
  昌子龙上前握手:陈老前辈,您多指教。
  陈会计:不敢当不敢当,你是科班出身,老朽岂敢班门弄斧。
  人事股长:这位是出纳小唐。哎哎,上班时间又打毛衣,当心丁政委扣你工资。
  小唐吓得吐了下舌头,连忙将毛衣和杂志一古脑儿地塞进办公桌抽屉里。
  人事股长递过工资单说:陈会计,这是他们的工资单,今天十四号,该他们走运,领全月的工资。
  陈会计看过工资单:小唐,他们这个月工资打领条入账,下个月正式造表。这是工资单,作领款凭证入帐。
  小唐接过工资单一看:哇,四十二块五!这么高呀,我参加工作八年,才三十四块五呢。
  人事股长:眼红了吧,早干嘛去了?谁叫你不发奋读书呢?现在后悔可来不及喽。
  小唐:谁眼红了,我想上大学,考得上吗?
  大家都笑了。
  昌子龙和曾志国分别打领条。
  小唐将工资一五一十地分别发给他们。
  
  6,昌万兴家,内,日
  昌万兴一五一十地数着儿子递过来的工资:哎呀,四十二块五!当得老子半年的工分了。好啊好啊,我们老昌家终于有人当干部吃皇粮了,搭帮丁政委呀。
  昌妻一把夺过钱来:你真是见钱眼开,又想去赌呀,美的你。子龙你给我听好了,以后你的钱再多,也不能过他的手,他这人本性难移,有钱就手痒。你的工资,每月交三十块钱给妈,妈给你存着。剩下的十二块五作伙食费和零用。存的钱我们不会动用你一分,爱珍都有身孕了,孩子落地处处要钱。呃,你老丈人给爱珍换好工作了吧?
  昌子龙:换好了,安排在组织部管档案。
  昌万兴得意地:好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都有了,都有了,都在政府衙门吃皇粮了。老婆子,子龙大小也是个官儿了,官要有官体,当官起码的行头还得先让子龙置办齐了。你瞧瞧子龙这身,粗布大褂多寒碜。人靠衣妆,不要让外人看低了我们老昌家。
  昌妻:嗯,你这话还在理。哎你说说,当干部是不是都得穿官服?官服是个什么标准?
  昌万兴:你真是个土老婆子,连这都不懂,当干部当然得穿官服了。标准嘛,一般干部的官服,起码得是四个兜的卡叽布中山装。听人说,连那上衣兜里插的钢笔都有讲究,一般干部插一支钢笔,局长插两支,县长插三支……
  昌妻接上话茬:那毛主席不要插上百支了?胡扯吧你,丁政委就一支都没插。
  昌万兴一时语塞:你……你懂什么?丁政委是武将出身,武将不插钢笔只带枪,你没见丁政委土改那会儿,枪不离身吗?
  昌妻:他现在下耒,也没见带枪呀?
  昌万兴:嘿,存心跟我抬杠是吧?现在没仗打了,丁政委天天还带枪干嘛,别在腰间死沉死沉的,你以为跟你一样,手上戴个镯子,成天瞎显摆呀?
  昌子龙在一旁忍不住笑了起来。
  昌万兴:嘿,这当干部的行头,你们还别不把它当回事儿。必须的,拿着。
  他一把从老婆手中夺过钱来,塞到儿子怀中。
  他越说越来劲:俗话说,佛靠金装马靠鞍,当官就要有个当官的样儿,过去莽袍马褂是朝廷的脸面,现在虽然说是人民政府了,但礼数还是一样的。再怎么说,这个月工资你先自个儿花销,把该置办的行头都置办齐了,再体体面面去上班。
  
  7,南华大街,外,日
  曾庆仁夫妻俩在为儿子送行。
  曾志国推着单车,车架上绑着行李
  曾庆仁:志国,到了柞树点上,别摆大学生架子,农业大学你毕业了,农村这所大学你才刚刚入门,它够你学一辈子的。
  曾志国:嗯。
  曾庆仁:你要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农村里好多田秀才的本事,是书本上学不来的。这就跟你老爸在军校学军事一样,要是不上战场通过实战历练,永远只能是桐油罐子,书呆子一个。
  曾婶:你呀,一念叨起来就没个完,志国要下乡了,也不说给他买些吃的用的带上。
  曾庆仁:我看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不要一当上干部就觉得高人一等了。搞特殊化最让群众看不起,你可千万别沾染这些官场陋习。
  曾志国:爸,我一搞技术的,当什么官呀。
  曾庆仁:嗯,能记住这条就好,以后的社会,技术肯定吃香。
  他们路过新华书店。
  曾志国停下脚步:爸,你们等一下,我进去买些书。
  他支好单车。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编辑:青梅煮烈酒
举报
顶啦 1
踩啦 0
点击收藏。收藏后可以在会员中心快速找到我哦 收藏 0
登录 后再戳我哦
最近阅读者 更多
  • 神秘人
    qiu
  • 学生
    cak
  • 学生
    akt
  • 学生
    k12
  • 学生
    f7c
  • 学生
    sie
  • 学生
    rob
  • 学生
    eva
写个评论
请注意:反馈问题请到 建议反馈 页面,在此评论无法得到回复!
*  
验证码:今天是9月几日?(提示:17号)
      *

年金牌VIP会员作品

天地同心(主旋律)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同类推荐作品

红伤(主旋律)

同类最新作品

弦歌向西南(主旋律)
南侨抗日风云(主旋律, 谍战, 军事)
报答(主旋律, 爱情, 都市)
江山儿女(主旋律, 爱情, 军事)
几度风月几度情(主旋律, 爱情)
叠出的祸端(主旋律)
夺粮(主旋律, 军事)
为了和平(主旋律)

同类随机作品

挑战黑暗(主旋律, 动作, 军事)
辛弃疾(主旋律, 古装, 古装)
镜花缘(主旋律, 古装)
乡愁(主旋律, 爱情, 农村)
潮中儿女(主旋律)
卫国军魂(主旋律, 军事)
戴手铐的女贼(主旋律)
情场得意的小妞(主旋律)
分享页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