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属:原创 · 普通授权
字数:36699
成片时长:每集约41分钟
阅读:7170
发表:2020/6/20
48集 主旋律 电视剧剧本
《南下干部》第33-35集
1-5
…
33-35
45-46
47-48
全部
- 故事梗概
- 分集提纲
- 作品卖点
- 作品正文
江水滔滔,波涛汹涌。
江堤上,拖拉机载着农药和农机配件从堤上急驶而来。
陈秀姑:师傅,路不好,慢点儿开。
机手:没事儿。
大堤拐弯处,拖拉机与一部大卡车迎面错车。
拖拉机避让不及,顺着堤坡栽下江中。
顿时,堤岸上喊救人的声音响成一片。
波峰浪谷中,柳长生和陈秀姑终于浮出水面,他们顺水游了不远,就被赶来搭救的机船救起。
31,湘江,甲板上,外,日
浑身湿漉漉的柳长生和陈秀姑冲着奔腾的江水高喊:江师傅……
江水滔滔,哪儿还有机手和拖拉机的踪影……
第 三 十 四 集
1,病房,内,日
〔闪回〕甲板上,浑身湿漉漉的柳长生和陈秀姑冲着奔腾的江水高喊:江师傅……
郑有庚的陈述还在继续:就这样,拖拉机后来虽然捞上来了,可货却被水冲走了,机手也淹死了,幸亏长生和秀姑会水,才捡了条命回来。货物凭证全掉江里了,回来不好报账,我们只好以因公报损的名义把这笔账给冲了。可工作队听了昌万兴一面之词,死揪住这事儿不放,硬说这几百块钱是我们三人合伙贪污私分了。我们也没有旁证来证实,工作队柏队长天天逼问,把长生惹火了,气得捶了桌子,他说,老子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昌万兴话赶话,说我们把工作队比成鬼,是污蔑社教,这一来就越闹越僵了。
丁大力沉吟片刻:有庚呀,你们三个都是我亲手培养的,我当然对你们知根知底了。可你们知不知道,这几年五风一刮,群众遭了多大罪,沤了多少气?不管有多少客观原因,这些烂事儿毕竟还是你们亲手办的,冤有头债有主,群众不找你们撒气找谁去?所以你们态度要端正,姿态也要放高点,不能由着性子来。不就是让群众出出气嘛,有什么大不了的?都像你们这样,跟社教工作队对着干,那不是乱上添乱吗?要是传到外边去,人家还以为是胡书记和我在背后给你们撑腰,阶级敌人就会幸灾乐祸,说,瞧见没有?还社教呢,连省委点上后院都起火了。你们说说,这影响多不好,下阶段的社教运动还怎么深入开展?
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
郑有庚:丁政委,您要这么说,我们还心服口服。您说我们怎么办?
丁大力:我这信上不全写着吗?要顾全大局,老老实实工作,夹着尾巴做人。对贫下中农和工作队的批评,要虚心接受坚决改正
2,柞树大队,村口,外,暮
夕阳西下。灿烂的晚霞让雪后的柞树村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肖琴披着一身霞光,孤身一人在村口老银杏树下来回走动,她不时向公路远方引颈眺望。
一辆军用吉普从公路远方开来。
肖琴露出了欣喜的微笑。
吉普在村口停下。
副驾上的陈秀姑从车窗探出头来:肖老师,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肖琴:我……等你呀。
陈秀姑:等我?哦,你是担心我们,是吧?没事儿。
肖琴点点头:没事就好。我回学校了。
说完转身要走。
陈秀姑下车:哎,肖老师,学校饭餐肯定过点了,上我们家打牙祭去。
郑有庚从后座车窗伸出头来:是啊肖老师,我们今天吃大户,李副政委把菜都买齐了呢。
李小宝和柳长生也走出车门:是啊,肖老师,上车吧,多个人多份热闹。
肖琴小声地:秀姑姐,我不去了,省得人家说闲话。
陈秀姑:嗨,晚上蛤蟆叫还不上床睡觉了?没事,见了我男人那身军装,有闲话的都得咽进肚子里去。来来来,你坐前面,老郑坐过去一点儿。
她连拖带推,把肖琴塞到了副驾座上,自己则上了后座。
吉普载着欢声笑语,朝村里驶去。
3,柞树大队部,内,日
工作队主持召开对郑有庚柳长生和陈秀姑的批判斗争大会。
三人站在台上接受批斗。
昌万兴在作批判发言。
老柏带头鼓掌,台下掌声寥寥。
〔男声旁白〕:社教运动中,连郑有庚这样的干部都挨了批斗,可见农民三年来确实积怨太深,必须让它有序地发泄出来,而不致于酿成社会事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真不能责怪丁大力。
4,南华农业局,局长办公室,内,日
墙上挂着雷锋的画像和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丁大力坐在办公桌旁批阅文件。
人事股长兴冲冲地走进办公室:丁政委,有两个大学生分配到我们农业局工作,今天报到来了,您是不是见见他们,给他们说点儿什么。
丁大力高兴地:好啊,叫他们上这儿来吧,男的女的?
人事股长:都是男的,而且您都认识。
丁大力:我都认识?怪了,叫什么名字?
人事股长故作神秘:呆会儿您就知道了。
他转身朝门外喊道:哎,都进来吧。
昌子龙和曾志国跨进门来。
两人齐声喊:丁政委!
丁大力眼睛一亮:啊!原来是你们两个小鬼呀。
他上前就把两人抱住了,看了好一会儿才把手松开。
他感叹地:啊,时间真快呀,老子进南华的时候,你们两个小罗卜头才这么点儿高呢,一眨眼的工夫,都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了,好哇好哇。唉,我老喽,该你们来接班喽。
昌子龙:瞧您说的,您才四十多岁,我们还要靠您来培养呢。
丁大力:志国,听你爸说,你是学农作的吧?
曾志国:嗯。
丁大力:那太好了,我们局里农作股正缺人,你就在农作股上班吧。不过,学农作的坐办公室没出息,你先到柞树去办点,在农村实践中历练历练,对你有好处。
曾志国:好,我听您的安排。丁政委,听说柞树是省委胡书记的点,我到点上主要干些什么工作?
丁大力:农村工作嘛,头发胡子都要一把抓的。但当前你的工作重点,一是巩固社教运动成果,二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孙秘书回省里去了,我这段时间大面上的工作又忙,点上一直唱空城计,我心里正着急呢。
曾志国:您放心,我一定配合支部搞好工作。
丁大力:子龙,按说刚出学堂门的大学生,还是先下农村锻炼锻炼好,可我知道你是学会计的,总不能让你到大队生产队去当会计吧,那人家就要骂我大材小用了。这样吧,局里的会计马上就要退休了,你先把他那摊子业务慢慢接过来,往后财务上你就要多担些担子了。
昌子龙:好。
5,农业局,财务室,内,日
会计老陈正在埋头做账。
女出纳员小唐则一边织毛衣一边看大众电影杂志。
人事股长领着昌子龙和曾志国走了进来:哎,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两位都是刚分配到我们局的大学生,这位是昌子龙,学会计的,老会计您一退休,他就来接您的班。这位是曾志国,学农作的,安排在农作股。老同志你们也认识一下,这位老会计姓陈,农业局的开国元勋了。
昌子龙上前握手:陈老前辈,您多指教。
陈会计:不敢当不敢当,你是科班出身,老朽岂敢班门弄斧。
人事股长:这位是出纳小唐。哎哎,上班时间又打毛衣,当心丁政委扣你工资。
小唐吓得吐了下舌头,连忙将毛衣和杂志一古脑儿地塞进办公桌抽屉里。
人事股长递过工资单说:陈会计,这是他们的工资单,今天十四号,该他们走运,领全月的工资。
陈会计看过工资单:小唐,他们这个月工资打领条入账,下个月正式造表。这是工资单,作领款凭证入帐。
小唐接过工资单一看:哇,四十二块五!这么高呀,我参加工作八年,才三十四块五呢。
人事股长:眼红了吧,早干嘛去了?谁叫你不发奋读书呢?现在后悔可来不及喽。
小唐:谁眼红了,我想上大学,考得上吗?
大家都笑了。
昌子龙和曾志国分别打领条。
小唐将工资一五一十地分别发给他们。
6,昌万兴家,内,日
昌万兴一五一十地数着儿子递过来的工资:哎呀,四十二块五!当得老子半年的工分了。好啊好啊,我们老昌家终于有人当干部吃皇粮了,搭帮丁政委呀。
昌妻一把夺过钱来:你真是见钱眼开,又想去赌呀,美的你。子龙你给我听好了,以后你的钱再多,也不能过他的手,他这人本性难移,有钱就手痒。你的工资,每月交三十块钱给妈,妈给你存着。剩下的十二块五作伙食费和零用。存的钱我们不会动用你一分,爱珍都有身孕了,孩子落地处处要钱。呃,你老丈人给爱珍换好工作了吧?
昌子龙:换好了,安排在组织部管档案。
昌万兴得意地:好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都有了,都有了,都在政府衙门吃皇粮了。老婆子,子龙大小也是个官儿了,官要有官体,当官起码的行头还得先让子龙置办齐了。你瞧瞧子龙这身,粗布大褂多寒碜。人靠衣妆,不要让外人看低了我们老昌家。
昌妻:嗯,你这话还在理。哎你说说,当干部是不是都得穿官服?官服是个什么标准?
昌万兴:你真是个土老婆子,连这都不懂,当干部当然得穿官服了。标准嘛,一般干部的官服,起码得是四个兜的卡叽布中山装。听人说,连那上衣兜里插的钢笔都有讲究,一般干部插一支钢笔,局长插两支,县长插三支……
昌妻接上话茬:那毛主席不要插上百支了?胡扯吧你,丁政委就一支都没插。
昌万兴一时语塞:你……你懂什么?丁政委是武将出身,武将不插钢笔只带枪,你没见丁政委土改那会儿,枪不离身吗?
昌妻:他现在下耒,也没见带枪呀?
昌万兴:嘿,存心跟我抬杠是吧?现在没仗打了,丁政委天天还带枪干嘛,别在腰间死沉死沉的,你以为跟你一样,手上戴个镯子,成天瞎显摆呀?
昌子龙在一旁忍不住笑了起来。
昌万兴:嘿,这当干部的行头,你们还别不把它当回事儿。必须的,拿着。
他一把从老婆手中夺过钱来,塞到儿子怀中。
他越说越来劲:俗话说,佛靠金装马靠鞍,当官就要有个当官的样儿,过去莽袍马褂是朝廷的脸面,现在虽然说是人民政府了,但礼数还是一样的。再怎么说,这个月工资你先自个儿花销,把该置办的行头都置办齐了,再体体面面去上班。
7,南华大街,外,日
曾庆仁夫妻俩在为儿子送行。
曾志国推着单车,车架上绑着行李
曾庆仁:志国,到了柞树点上,别摆大学生架子,农业大学你毕业了,农村这所大学你才刚刚入门,它够你学一辈子的。
曾志国:嗯。
曾庆仁:你要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农村里好多田秀才的本事,是书本上学不来的。这就跟你老爸在军校学军事一样,要是不上战场通过实战历练,永远只能是桐油罐子,书呆子一个。
曾婶:你呀,一念叨起来就没个完,志国要下乡了,也不说给他买些吃的用的带上。
曾庆仁:我看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不要一当上干部就觉得高人一等了。搞特殊化最让群众看不起,你可千万别沾染这些官场陋习。
曾志国:爸,我一搞技术的,当什么官呀。
曾庆仁:嗯,能记住这条就好,以后的社会,技术肯定吃香。
他们路过新华书店。
曾志国停下脚步:爸,你们等一下,我进去买些书。
他支好单车。
江堤上,拖拉机载着农药和农机配件从堤上急驶而来。
陈秀姑:师傅,路不好,慢点儿开。
机手:没事儿。
大堤拐弯处,拖拉机与一部大卡车迎面错车。
拖拉机避让不及,顺着堤坡栽下江中。
顿时,堤岸上喊救人的声音响成一片。
波峰浪谷中,柳长生和陈秀姑终于浮出水面,他们顺水游了不远,就被赶来搭救的机船救起。
31,湘江,甲板上,外,日
浑身湿漉漉的柳长生和陈秀姑冲着奔腾的江水高喊:江师傅……
江水滔滔,哪儿还有机手和拖拉机的踪影……
第 三 十 四 集
1,病房,内,日
〔闪回〕甲板上,浑身湿漉漉的柳长生和陈秀姑冲着奔腾的江水高喊:江师傅……
郑有庚的陈述还在继续:就这样,拖拉机后来虽然捞上来了,可货却被水冲走了,机手也淹死了,幸亏长生和秀姑会水,才捡了条命回来。货物凭证全掉江里了,回来不好报账,我们只好以因公报损的名义把这笔账给冲了。可工作队听了昌万兴一面之词,死揪住这事儿不放,硬说这几百块钱是我们三人合伙贪污私分了。我们也没有旁证来证实,工作队柏队长天天逼问,把长生惹火了,气得捶了桌子,他说,老子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昌万兴话赶话,说我们把工作队比成鬼,是污蔑社教,这一来就越闹越僵了。
丁大力沉吟片刻:有庚呀,你们三个都是我亲手培养的,我当然对你们知根知底了。可你们知不知道,这几年五风一刮,群众遭了多大罪,沤了多少气?不管有多少客观原因,这些烂事儿毕竟还是你们亲手办的,冤有头债有主,群众不找你们撒气找谁去?所以你们态度要端正,姿态也要放高点,不能由着性子来。不就是让群众出出气嘛,有什么大不了的?都像你们这样,跟社教工作队对着干,那不是乱上添乱吗?要是传到外边去,人家还以为是胡书记和我在背后给你们撑腰,阶级敌人就会幸灾乐祸,说,瞧见没有?还社教呢,连省委点上后院都起火了。你们说说,这影响多不好,下阶段的社教运动还怎么深入开展?
三人交换了一下眼色。
郑有庚:丁政委,您要这么说,我们还心服口服。您说我们怎么办?
丁大力:我这信上不全写着吗?要顾全大局,老老实实工作,夹着尾巴做人。对贫下中农和工作队的批评,要虚心接受坚决改正
2,柞树大队,村口,外,暮
夕阳西下。灿烂的晚霞让雪后的柞树村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肖琴披着一身霞光,孤身一人在村口老银杏树下来回走动,她不时向公路远方引颈眺望。
一辆军用吉普从公路远方开来。
肖琴露出了欣喜的微笑。
吉普在村口停下。
副驾上的陈秀姑从车窗探出头来:肖老师,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肖琴:我……等你呀。
陈秀姑:等我?哦,你是担心我们,是吧?没事儿。
肖琴点点头:没事就好。我回学校了。
说完转身要走。
陈秀姑下车:哎,肖老师,学校饭餐肯定过点了,上我们家打牙祭去。
郑有庚从后座车窗伸出头来:是啊肖老师,我们今天吃大户,李副政委把菜都买齐了呢。
李小宝和柳长生也走出车门:是啊,肖老师,上车吧,多个人多份热闹。
肖琴小声地:秀姑姐,我不去了,省得人家说闲话。
陈秀姑:嗨,晚上蛤蟆叫还不上床睡觉了?没事,见了我男人那身军装,有闲话的都得咽进肚子里去。来来来,你坐前面,老郑坐过去一点儿。
她连拖带推,把肖琴塞到了副驾座上,自己则上了后座。
吉普载着欢声笑语,朝村里驶去。
3,柞树大队部,内,日
工作队主持召开对郑有庚柳长生和陈秀姑的批判斗争大会。
三人站在台上接受批斗。
昌万兴在作批判发言。
老柏带头鼓掌,台下掌声寥寥。
〔男声旁白〕:社教运动中,连郑有庚这样的干部都挨了批斗,可见农民三年来确实积怨太深,必须让它有序地发泄出来,而不致于酿成社会事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真不能责怪丁大力。
4,南华农业局,局长办公室,内,日
墙上挂着雷锋的画像和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丁大力坐在办公桌旁批阅文件。
人事股长兴冲冲地走进办公室:丁政委,有两个大学生分配到我们农业局工作,今天报到来了,您是不是见见他们,给他们说点儿什么。
丁大力高兴地:好啊,叫他们上这儿来吧,男的女的?
人事股长:都是男的,而且您都认识。
丁大力:我都认识?怪了,叫什么名字?
人事股长故作神秘:呆会儿您就知道了。
他转身朝门外喊道:哎,都进来吧。
昌子龙和曾志国跨进门来。
两人齐声喊:丁政委!
丁大力眼睛一亮:啊!原来是你们两个小鬼呀。
他上前就把两人抱住了,看了好一会儿才把手松开。
他感叹地:啊,时间真快呀,老子进南华的时候,你们两个小罗卜头才这么点儿高呢,一眨眼的工夫,都大学毕业了,参加工作了,好哇好哇。唉,我老喽,该你们来接班喽。
昌子龙:瞧您说的,您才四十多岁,我们还要靠您来培养呢。
丁大力:志国,听你爸说,你是学农作的吧?
曾志国:嗯。
丁大力:那太好了,我们局里农作股正缺人,你就在农作股上班吧。不过,学农作的坐办公室没出息,你先到柞树去办点,在农村实践中历练历练,对你有好处。
曾志国:好,我听您的安排。丁政委,听说柞树是省委胡书记的点,我到点上主要干些什么工作?
丁大力:农村工作嘛,头发胡子都要一把抓的。但当前你的工作重点,一是巩固社教运动成果,二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孙秘书回省里去了,我这段时间大面上的工作又忙,点上一直唱空城计,我心里正着急呢。
曾志国:您放心,我一定配合支部搞好工作。
丁大力:子龙,按说刚出学堂门的大学生,还是先下农村锻炼锻炼好,可我知道你是学会计的,总不能让你到大队生产队去当会计吧,那人家就要骂我大材小用了。这样吧,局里的会计马上就要退休了,你先把他那摊子业务慢慢接过来,往后财务上你就要多担些担子了。
昌子龙:好。
5,农业局,财务室,内,日
会计老陈正在埋头做账。
女出纳员小唐则一边织毛衣一边看大众电影杂志。
人事股长领着昌子龙和曾志国走了进来:哎,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两位都是刚分配到我们局的大学生,这位是昌子龙,学会计的,老会计您一退休,他就来接您的班。这位是曾志国,学农作的,安排在农作股。老同志你们也认识一下,这位老会计姓陈,农业局的开国元勋了。
昌子龙上前握手:陈老前辈,您多指教。
陈会计:不敢当不敢当,你是科班出身,老朽岂敢班门弄斧。
人事股长:这位是出纳小唐。哎哎,上班时间又打毛衣,当心丁政委扣你工资。
小唐吓得吐了下舌头,连忙将毛衣和杂志一古脑儿地塞进办公桌抽屉里。
人事股长递过工资单说:陈会计,这是他们的工资单,今天十四号,该他们走运,领全月的工资。
陈会计看过工资单:小唐,他们这个月工资打领条入账,下个月正式造表。这是工资单,作领款凭证入帐。
小唐接过工资单一看:哇,四十二块五!这么高呀,我参加工作八年,才三十四块五呢。
人事股长:眼红了吧,早干嘛去了?谁叫你不发奋读书呢?现在后悔可来不及喽。
小唐:谁眼红了,我想上大学,考得上吗?
大家都笑了。
昌子龙和曾志国分别打领条。
小唐将工资一五一十地分别发给他们。
6,昌万兴家,内,日
昌万兴一五一十地数着儿子递过来的工资:哎呀,四十二块五!当得老子半年的工分了。好啊好啊,我们老昌家终于有人当干部吃皇粮了,搭帮丁政委呀。
昌妻一把夺过钱来:你真是见钱眼开,又想去赌呀,美的你。子龙你给我听好了,以后你的钱再多,也不能过他的手,他这人本性难移,有钱就手痒。你的工资,每月交三十块钱给妈,妈给你存着。剩下的十二块五作伙食费和零用。存的钱我们不会动用你一分,爱珍都有身孕了,孩子落地处处要钱。呃,你老丈人给爱珍换好工作了吧?
昌子龙:换好了,安排在组织部管档案。
昌万兴得意地:好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都有了,都有了,都在政府衙门吃皇粮了。老婆子,子龙大小也是个官儿了,官要有官体,当官起码的行头还得先让子龙置办齐了。你瞧瞧子龙这身,粗布大褂多寒碜。人靠衣妆,不要让外人看低了我们老昌家。
昌妻:嗯,你这话还在理。哎你说说,当干部是不是都得穿官服?官服是个什么标准?
昌万兴:你真是个土老婆子,连这都不懂,当干部当然得穿官服了。标准嘛,一般干部的官服,起码得是四个兜的卡叽布中山装。听人说,连那上衣兜里插的钢笔都有讲究,一般干部插一支钢笔,局长插两支,县长插三支……
昌妻接上话茬:那毛主席不要插上百支了?胡扯吧你,丁政委就一支都没插。
昌万兴一时语塞:你……你懂什么?丁政委是武将出身,武将不插钢笔只带枪,你没见丁政委土改那会儿,枪不离身吗?
昌妻:他现在下耒,也没见带枪呀?
昌万兴:嘿,存心跟我抬杠是吧?现在没仗打了,丁政委天天还带枪干嘛,别在腰间死沉死沉的,你以为跟你一样,手上戴个镯子,成天瞎显摆呀?
昌子龙在一旁忍不住笑了起来。
昌万兴:嘿,这当干部的行头,你们还别不把它当回事儿。必须的,拿着。
他一把从老婆手中夺过钱来,塞到儿子怀中。
他越说越来劲:俗话说,佛靠金装马靠鞍,当官就要有个当官的样儿,过去莽袍马褂是朝廷的脸面,现在虽然说是人民政府了,但礼数还是一样的。再怎么说,这个月工资你先自个儿花销,把该置办的行头都置办齐了,再体体面面去上班。
7,南华大街,外,日
曾庆仁夫妻俩在为儿子送行。
曾志国推着单车,车架上绑着行李
曾庆仁:志国,到了柞树点上,别摆大学生架子,农业大学你毕业了,农村这所大学你才刚刚入门,它够你学一辈子的。
曾志国:嗯。
曾庆仁:你要放下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农村里好多田秀才的本事,是书本上学不来的。这就跟你老爸在军校学军事一样,要是不上战场通过实战历练,永远只能是桐油罐子,书呆子一个。
曾婶:你呀,一念叨起来就没个完,志国要下乡了,也不说给他买些吃的用的带上。
曾庆仁:我看根本没有这个必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不要一当上干部就觉得高人一等了。搞特殊化最让群众看不起,你可千万别沾染这些官场陋习。
曾志国:爸,我一搞技术的,当什么官呀。
曾庆仁:嗯,能记住这条就好,以后的社会,技术肯定吃香。
他们路过新华书店。
曾志国停下脚步:爸,你们等一下,我进去买些书。
他支好单车。
上一集
下一集
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后转载须注明出处:"转自华语剧本网 www.juben.pro"。 [ 如何申请转载 ]
登录 后再戳我哦